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攝影師張乾琦——帶著相機穿梭陰暗角落的詩人
Promotion

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

攝影師張乾琦——帶著相機穿梭陰暗角落的詩人

身為「馬格蘭攝影通訊社」首位華人終身會員,攝影師張乾琦的鏡頭向來關注社會弱勢,堅持用照片讓大眾窺見並同理這個社會與世界的多元樣貌。

攝影師張乾琦獲頒第27屆臺北文化獎殊榮。

身為「馬格蘭攝影通訊社」首位華人終身會員,攝影師張乾琦的鏡頭向來關注社會弱勢,堅持用照片讓大眾窺見並同理這個社會與世界的多元樣貌。

2022年2月24日,烏俄戰爭爆發,現年62歲的紀實攝影創作者張乾琦在3月4日便穿戴起防彈背心和頭盔,背著沉重的相機,深入烏克蘭紀錄現場。看著一張張拍回來的照片,呆滯的臉孔、傾頹的屋舍、無情的彈孔⋯⋯展露張乾琦長年對地緣政治、邊緣族群及社會議題的關注。用相機拍出對社會人文的濃厚關懷,正是他獲得「荷蘭世界新聞攝影獎」、「美國NAPPA年度攝影師」、「法國影像Visa國際紀實攝影獎」等獎項的原因。也因此讓他成為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

出生台中烏日鄉的張乾琦,小時家中生活相當拮据。他身為長子、下有四個妹妹,深深記得家裡直到他六歲時才有電,對父母的記憶,總是在為了養大五個孩子而拚命工作,後來由於因為父親要動胃出血手術,用光家中所有積蓄,他回憶道:「母親沒錢買菜都是常有的事。」

張乾琦長期致力於紀實攝影,時常深入世界最險峻、惡劣的戰亂環境裡捕捉真實鏡頭。

但這樣的經歷,讓張乾琦向來對社會底層多了一份熱切關注;同時,作為攝影師,若是得長時間在物質極差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拍攝工作,他也甘之如飴。

高二探訪暗房,就此愛上攝影

高二時,張乾琦曾跟同學一同去學校暗房洗照片,他在紅色安全燈下,從水中看著顯影劑在相紙上左右飄移,接著慢慢浮出影像,「怎麼能有這麼神奇的事?」他讚嘆,「攝影」也就此進入他的人生。

就讀東吳大學英語系時,他跟表姊借了兩萬元,買下人生第一台自己的單眼相機,從此與相機形影不離,展開對所有零件、各個功能的徹底研究。有一回,他在報紙標題上瞄到一個「攝」字,心想是什麼和攝影相關的新知,急忙翻開一看,才發現是談論「攝護腺的預防與治療」的新聞。往事說來有趣,卻是張乾琦對攝影癡迷的最佳證明。

自高二那年買了人生第一台相機後,攝影這件事便成為張乾琦這一生的追求。

攝影這件事,隨著張乾琦年歲、歷練不斷增長,逐步在他心頭生了根。從他到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攻讀教育碩士時在校兼了三份攝影差事,到畢業後留在美國擔任《西雅圖時報》、《巴爾的摩太陽報》攝影記者,再到想經營長期專題,最終成為自由攝影工作者,問張乾琦究竟如何看待「攝影」?他說:「攝影是很個人的語言,在一團混亂中,看到一種視覺秩序。」

他直言,每個紀錄、創作都是自傳的一部分,將來必須放在一個更大的圖像裡觀看,每一部個人作品,都會是一環扣一環,「所以要不遺餘力,但不要斧鑿太深。我希望自己能越來越準確地使用這個語言。」

張乾琦形容攝影是一生的追求,是「不遺餘力又不能鑿斧過深」的功課。

走進現場,如實呈現社會陰暗面

細看《唐人街》、《鍊》、《脫北者》、《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等張乾琦赤裸卻細膩的攝影作品,都是為了如實呈現社會弱勢,親自走入現場的證明,也讓人們藉由他的鏡頭窺見多元社會的另一面。

他曾搬進環境惡劣、擠滿福州偷渡客的紐約唐人街公寓,近距離觀察非法移民,作品最終促成美國勞工部展開查緝,真正為弱勢族群改善生活困境。

他亦曾耗時六年進入龍發堂精神病患收容所進行拍攝。「張乾琦會為身旁的新發現所喜,他是『帶著相機的詩人』。」國際知名戰地攝影師菲利浦.瓊斯.格里菲斯(Philip Jones Griffiths)如此評價。

張乾琦2019年在金三角遭老虎抓傷。

作為戰地紀實攝影記者,張乾琦經常需要頂級的防彈裝備,冒著生命危險深入戰場拍照。

儘管長期在海內外四處移動,但張乾琦仍有著鍾愛的台北角落,他尤其喜歡雙連站附近的咖啡店與書店,例如「好人好室x 七二聚場」、「好土:home to咖啡」、「浮光書店」等都是他的心頭好,「這些小店的建築、裝修改造,依舊維持記憶裡老台北的模樣。少了喧囂,可以沉思,也可以讓思緒飛揚。」

早有無數榮譽加身的張乾琦,不僅是全球地位最高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首位華人終身會員、多次獲得國際年度新聞攝影獎,攝影作品亦被紐約國際攝影博物館、台南奇美博物館、台灣美術館、紐約皇后藝術博物館等納為典藏。這次再獲臺北文化獎肯定,問其感想?這位攝影詩人給出了一個非常詩意的回答:「哥德在《浮士德》裡說,『名字是霧裡看花。』(Name ist Schall und Rauch.),很接近莎士比亞的 『名字裡有什麼?』(What’s in a name? )。」

即便獲獎無數,張乾琦更專注於眼前的攝影工作,並由衷希望將關注弱勢、深入現場的攝影精神傳承下去。

他解釋道,在紀實創作的過程中,受到肯定倍感榮幸,但張乾琦更在意的始終是繼續專注地為該做的事而努力,並期待將這樣的精神向下傳承,因為名聲就和名字一樣,只是個外在表徵與代稱,一個人的價值,終究還是來自於他的所作所為。

一窺其他三位本屆臺北文化獎得主故事,了解台北文化的多元與廣度。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蕭玉品 圖片/張乾琦、臺北文化獎 提供 編輯/郭璈、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蕭玉品 圖片/張乾琦、臺北文化獎 提供 編輯/郭璈、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蕭玉品 圖片/張乾琦、臺北文化獎 提供 編輯/郭璈、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蕭玉品 圖片/張乾琦、臺北文化獎 提供 編輯/郭璈、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蕭玉品 圖片/張乾琦、臺北文化獎 提供 編輯/郭璈、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蕭玉品 圖片/張乾琦、臺北文化獎 提供 編輯/郭璈、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蕭玉品 圖片/張乾琦、臺北文化獎 提供 編輯/郭璈、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蕭玉品 圖片/張乾琦、臺北文化獎 提供 編輯/郭璈、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蕭玉品 圖片/張乾琦、臺北文化獎 提供 編輯/郭璈、梁雯晶 核稿/郭璈

回到專題: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蕭玉品
  • 圖片/張乾琦、臺北文化獎 提供
  • 編輯/郭璈、梁雯晶
  • 核稿/郭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