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專訪萬秀洗衣店計畫主理人張瑞夫| 從文化創意看餐飲故事性——轉譯情和義才能打動人心

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

【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專訪萬秀洗衣店計畫主理人張瑞夫| 從文化創意看餐飲故事性——轉譯情和義才能打動人心

2020 年,從后里的一間洗衣店發跡,「萬秀洗衣店」的 Instagram 在短時間內吸引了世界各地超過 60 萬人追蹤,打開萬秀洗衣店的帳號頁面,是一對年齡都已八十歲,相守超過一甲子的老夫老妻——萬吉和秀娥,一格格互動照裡,他們像潮流人士一般,不論是年輕繽紛的街頭運動感、或像是時光回溯的古著搭配,各種風格、配件、衣著單品都難不倒這對爺爺奶奶,這些穿搭的造型總監與幕後推手,正是他們的金孫、萬秀洗衣店第三代——張瑞夫。

萬秀洗衣店計畫主理人張瑞夫。

2020 年,從后里的一間洗衣店發跡,「萬秀洗衣店」的 Instagram 在短時間內吸引了世界各地超過 60 萬人追蹤,打開萬秀洗衣店的帳號頁面,是一對年齡都已八十歲,相守超過一甲子的老夫老妻——萬吉和秀娥,一格格互動照裡,他們像潮流人士一般,不論是年輕繽紛的街頭運動感、或像是時光回溯的古著搭配,各種風格、配件、衣著單品都難不倒這對爺爺奶奶,這些穿搭的造型總監與幕後推手,正是他們的金孫、萬秀洗衣店第三代——張瑞夫。

聊「上餐廳」,張瑞夫神秘地約在今年四月試營運,位於大安區街巷角新開幕的「立秋 Li Chiu」。推開大門,空間是沉靜的藏藍色,從半開放的廚房到包廂,小而精,座位數不多但每一處都看得見巧思。問「為什麼選在立秋?」張瑞夫笑了笑,賣個關子先。

世代與飲食

立秋的吧檯座位與廚房一隅。

回想在后里時的時光,張瑞夫印象深刻的是小時候阿嬤秀娥常囑咐不要亂花錢,所以要說能上餐廳的經驗常常是「有人結婚」和「長輩的朋友來訪」時。在這樣的日常中,曾發生阿公萬吉跟小瑞夫說:「你若是考到幾擺第一名,我就帶你上餐廳!」難得的機會讓他好高興,也努力考到目標,結果被帶去後才發現又是喝喜酒吃酒席,讓張瑞夫哭笑不得。

也因為這個幼年的日常讓張瑞夫上了一課:餐桌是學會禮儀和與人相處的一環。不論是陪阿公阿嬤出席喜宴、吃辦桌,或是他們帶洗衣公會的朋友上餐館,張瑞夫說從小開始餐桌就是與長輩相處,談話的媒介,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夾菜,就會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接話。對餐廳的深刻記憶,是透過食物與不同的人有了連繫。

少年時期,沉沉的側背書包裡也有餐廳的記憶。那天是后里孩子考上台中地區的高中第一志願,張爸爸帶著張瑞夫和同時錄取的同鄉朋友,一起上了餐廳。這是張爸爸第一次為孩子請客。「當時鄉下地方的學生要考上明星高中是不容易的,因為這一餐,我看到了爸爸對我的喜悅和驕傲,我覺得人在成長過程中其實都在尋求家人對自己肯定;也因為這一餐,讓我跟爸爸取得了夢想與期待上的平衡,我可以透過成績讓他放心我做除了學業外想做的事,對爸爸來說也是他對自己心裡的交代,能告訴親朋好友他是這樣支持兒子。」

在張瑞夫的記憶裡,所有深刻的事都與家人、故事有關。

想著這兩段記憶的張瑞夫語氣平穩中帶著笑意。長大後的他,不論是帶著阿公阿嬤上餐廳,還是有長輩在的團聚場合,他觀察到現在世代已經習慣的 「慶祝時要吃好料、壓力大時要用食物療癒自己、想要就隨時能上網找餐廳」這些稀鬆平常的觀念,很難建立在長輩們的生活中。

「因為時代背景不一樣,像阿公阿嬤還是會覺得上餐廳是一件奢侈的事。要讓他們不會在這樣的場合感到焦慮,一起吃飯的我們就是很重要的角色。」為了與長輩溝通,也結合自己在文化創意的背景,張瑞夫會去尋找飲食中的歷史;了解風味背後的文化;關注一間餐廳裡的故事,才能帶著家人一起,讓他們沒有恐懼地進入餐飲體驗中。

說吃,張瑞夫回憶起一些好笑的、感動的,甚至是議題,所有的所有都與家人有關,這些經驗裡有一條時間線,有連結與共鳴,而「故事性」是共通點。

故事的力量

立秋的副主廚聖為(圖左)與張瑞夫(圖右)。

帶著阿公阿嬤出外用餐的回憶,張瑞夫說到一半,廚房中端出了一道料理,張瑞夫看到穿著廚師服的男子打了聲招呼,介紹這是立秋的副主廚,也是他從高中時期到現在的朋友叫——聖為。

會選擇立秋的原因,就藏在張瑞夫與聖為兩人間的緣分,以及聖為與餐廳立秋的故事之中,像是三個獨立個體,點點連結成一張立秋裡的木製圓形餐桌,而餐桌上有立秋的招牌主餐——爐烤鑲餡全雞。

張瑞夫一邊拿著刀叉將飽滿多汁的雞肉切塊,娓娓道著他是聖為在廚師這條路上的見證者。他們是高中同班同學,在當年升學風氣下,聖為不負眾望考上台大,而因為對美食的喜愛,毅然決然進入餐飲業,這樣非常規的選擇,讓聖為的學廚路上遇過欺負、質疑、被看輕⋯⋯過程中,張瑞夫與聖為一直保持著聯繫。

「看他這樣走上非常規的路,經歷那些過程和外部的各種阻饒,我覺得就像看見了我自己。因為創業的關係,我也遇到很多的攻擊和偏見,但聖為最後實現夢想變成一位真正的廚師,他的故事給了我動力。」從張瑞夫看向聖為的眼中,看得見驕傲、肯定和自我的投射。

看見聖為在廚師路上的付出,為張瑞夫帶來了前進的動力。

聖為也在一旁靜靜地聽。張瑞夫接著說聖為成為廚師後為什麼選擇來到立秋,其實也有一段故事。在立秋 2021 開始規劃時,張瑞夫本來想找聖為一起開餐廳,結果聖為已經決定要來立秋,說立秋的經營者也是主廚的蘇以農,是他學廚時的恩師,而來到立秋只因想要「報恩」。這個觸發點也讓張瑞夫了解主廚的故事,立秋的故事。

「我覺得餐廳本身不一定是餐對人有重要性,當然料理一定要好吃,但我會更關注餐飲裡有故事的部分。當你坐在這個空間裡,看著這些有故事、可能是不同領域卻有相同經歷的人,吃著他們做出來的料理,感受他們用心做好一件事的態度,會發現他們透過自己的方式去追尋理想的樣子,那我好像也可以,我們都是在同一條道路上。」張瑞夫一邊吃著,從而解釋了力量的來源。

讓餐飲裡有情有義

在餐飲產業,「如何說自己的故事」成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張瑞夫談若以文化創意層面,看向餐飲產業,他會從五感可以接收到的一切、從文化面,感知每個餐飲品牌不同的歷史、經營者的背景甚至是空間裝潢、體驗設計,都會因為其中有不同的故事,呈現出不一樣的餐飲樣子。他一邊說同時比向立秋的地板一半有裝潢的痕跡,一半是古早的磨石子,這些選擇的背後,不只關乎到飲食,而是轉譯故事的方式。

那要怎麼說自己的故事?作為計畫主理人,張瑞夫說心法的原則有二:「一是忠於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東西;二是分清楚行銷點和生命故事的連結點,這兩者不一樣。」以萬秀洗衣店來說,是張瑞夫從小看著阿公阿嬤經營洗衣店,除了有感於那些未取的舊衣服,更想改變萬吉與秀娥的無聊生活,透過穿搭及有情境的攝影轉譯衣物與人的故事。

微觀的看,是讓追蹤者們對家中長輩的日常議題有共鳴;宏觀的看,從洗衣店老衣物的新生到老靈魂的 as young,更牽涉到時尚產業背後的永續議題、洗衣產業的困境與職人轉型。而真正讓大眾喜愛及共鳴的原因,並不在「讓老人家打扮得時尚」這件事,而是「大部分人家裡都有因為時代變化,失去生活意義的長輩們」張瑞夫在翻轉這件事。

「人在生命歷程裡面常常會去尋找某一些逗號,那些逗號都有意義。像衣服、照片、餐飲都是載體,從體驗者的角度,這些事讓我去記得當下的感受,讓我重新獲得力量。從經營者的角度,是希望透過一件我辦得到的事,可以讓人變得更開心,也希望這個開心可以渲染到其他人,有一些動力在這個社會上存活下去。而這些最後都會變成生命的反映。」

看更多餐飲界年度活動|風味文化年會 Flavor Culture Gala 2022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Flavor 編輯部 圖片/Flavor 編輯部 核稿/郭璈
文字/Flavor 編輯部 圖片/Flavor 編輯部 核稿/郭璈
文字/Flavor 編輯部 圖片/Flavor 編輯部 核稿/郭璈
VERSE VOL. 24 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VERSE VOL. 24 台南再發現:藝術、酒吧,偶爾還有爵士樂
  • 文字/Flavor 編輯部
  • 圖片/Flavor 編輯部
  • 核稿/郭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