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金門連結了台灣與中國,但也把它們分隔開來──專訪首部入圍2024奧斯卡紀錄短片《金門》導演江松長

金門連結了台灣與中國,但也把它們分隔開來──專訪首部入圍2024奧斯卡紀錄短片《金門》導演江松長

導演江松長的紀錄片《金門》(Island in Between)成功闖進2024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入圍名單。這是台灣繼23年前的《臥虎藏龍》後,再度有資格角逐奧斯卡桂冠的作品。

一趟平凡的家族旅行,成為導演江松長拍攝紀錄片《金門》(Island in Between)的契機。面對中美博奕下的台海地緣政治,他以個人視角切入,溫柔地梳理複雜的脈絡,成功闖進2024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入圍名單。這是台灣繼23年前的《臥虎藏龍》十項提名之後,再度有資格角逐奧斯卡桂冠的作品。

岸與岸,隔著一片僅10公里的海峽。

海的那一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沿著海岸線擴展,如同一頭急遽成長的獸,昭示著大國崛起;這一端,沙灘上仍插著數十根直指對岸的軌條砦,曾經的尖端利刺早已爬滿斑駁鏽蝕,殺戮氛圍不再。遠處北山播音牆傳來鄧麗君〈甜蜜蜜〉的歌聲,成群遊客在沙灘上散步遊玩,開心地與軍事遺跡拍攝美照。

岸與岸之間,同屬福建省行政區,卻分屬兩個對立政權,成為數十年來雙方壁壘分明的界線。

面積僅150.5平方公里的小島金門,連結了台灣與中國,卻也把它們分隔開來。

由CNEX出品製作、江松長執導的《金門》(Island in Between),以第一人稱視角切入,紀錄金門居民生活、觀光遊客、被疫情中斷的小三通等日常樣貌,以金門隱喻台灣身處不同勢力角力下,所面臨的不確定性與矛盾,成為台灣首部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的作品。

導演江松長憑藉紀錄片《金門》入圍2024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攝影/KRIS KANG)

江松長坦言,對於台灣觀眾來說,《金門》這部片也許並沒有揭露什麼新奇的觀點。在金門首映時,鄉親們也反映:「怎麼沒有拍我們的菜刀、貢糖?高粱也沒有提到。」

對於一切意見,江松長皆微笑接受,他說,拍攝這部片的起心動念,是希望從人性出發,拆解複雜的政治歷史,「以說故事的形式,讓世界了解台灣。」

關注主流群體之外的少數視野

在美國成長,並從事紀錄片工作的江松長,其實是土生土長的高雄阿蓮人。

小時候,他特別喜歡跟著大人去電影院看電影。當時正值瓊瑤三廳電影風靡全台時期,二秦二林的愛恨糾葛,全都濃縮在黑暗中散發光亮的銀幕裡。小江松長跟著大人們看得津津有味,成為了他對於電影的啟蒙。

國中畢業後,江松長就被送到美國舊金山當起小留學生,大學進入聖塔芭芭拉加大(UC Santa Barbara)就讀電機系,畢業後順利進入科技巨擘蘋果(Apple)工作,擔任工程師。

江松長的人生本應該按照「成功的華裔工程師」劇本,順遂書寫下去,但小時候的電影夢想並未在他心中消退,反而加深了渴望。為了盡可能地接觸電影,他將閒暇時間都拿來看電影、跑影展、當志工,從台灣的楊德昌、香港的陳可辛,到波蘭的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美國的勞勃‧伊普斯汀(Robert Epstein),無論是商業劇情片、藝術片,還是紀錄片,他都來者不拒,廣泛地觀影吸收。

《金門》拍攝工作照。(圖片/CNEX提供)

如此邊工作邊跑影展兩年之後,他決定申請南加州大學電影製作碩士班,放棄了一般人認為高薪穩定的工程師工作。許多人都曾問他是否有過疑慮?「當時我25歲,已經很清楚心中想做的事情,可能會有一些懷疑,但當機會來臨時,我還是會毫不猶疑地jump in(跳進去)。」他肯定地說道。

攤開江松長的作品列表,他關注的主題大多為非主流的少數族群。首部作品《One + One》 (2002)講述愛滋病患者的日常生活;《A Village Called Versailles》 (2009)紀錄遭受颶風侵襲的美國越南裔社區;《Mr. Cao Goes to Washington》(2012)將攝影機對準越南裔的美國國會議員;《Out Run》(2016)描繪菲律賓的LGBTQ+政黨。最新作品《金門》(2023),將視角集中在人口數、政治立場,都屬於台灣主體中少數的金門。

《金門》拍攝工作照。(圖片/CNEX提供)

江松長說,這或許與他成長的歷程有關,「在台灣,我的家庭是一般主流家庭,但在美國,我則成為了邊緣少數。因此我對於生存在邊界、非主流的人事物一直很有興趣,我想要看他們如何在多數的環境生存、面對挑戰。我覺得這是紀錄片的功能之一,藉由紀錄,讓少數族群在大眾面前擁有生命。」

家族旅行打開故事的契機

2017年,因為工作及就近照顧父母等原因,江松長決定搬回台灣。

從事紀錄片工作二十多年來,他從未拍過關於台灣題材的作品。搬回台灣後,江松長覺得是時候講述家鄉的故事,但離自身越近的事物,反而越難以在一時間找到適合切入的題材。

「有些人認為紀錄片是客觀的,我不太同意,我覺得紀錄片是非常主觀的,它透過創作者個人視角,來講述某一個版本的現實。」他坦言,15歲離開台灣後,與台灣的連結是疏離的,「台灣有很多豐富的題材,適合在台灣成長的創作者詮釋紀錄,我必須要找到適合我這種雙文化、雙國際成長背景的故事題材。」

江松長認為台灣擁有許多珍貴的紀錄片素材。(攝影/KRIS KANG)

回國後,江松長因為工作需求仍是四處飛,拍攝台灣故事的想法便暫時擱置在心上。直到2019年底COVID-19疫情爆發,全世界陷入停滯,他也停止空中飛人的生活,乖乖待在台灣。一趟疫情期間家族旅行的契機,意外成為了他拍攝《金門》的起點。

「金門是一個我不熟悉,甚至是有點foreign(異國)的地方。」江松長說。

事實上,不只是江松長,許多台灣人可能都只聞金門其名,未曾真正踏足過。過去大眾對於金門的想像,大部分是來自抽到「金馬獎」義務役的男性,不得不遠赴前線金門服役之後帶回來的口述記憶。江松長對於金門的印象,也來自1968年曾在金門當兵的父親。

2020年,疫情促使國旅興盛,他提議帶著父母去金門旅行,「其實說來諷刺,我就住在松山機場旁,去金門只要一小時,比我回高雄還要近!但我從來沒去過。」

初踏上金門時,一切景觀都讓江松長覺得新鮮又震撼──一眼即可望見對岸廈門市的近距離、碉堡改裝成的咖啡廳及酒吧、鏽蝕的軌條砦、陷落在海灘上的戰車、北山播音牆的心戰喊話,以及父親講述年輕時當兵的回憶──這些實際存在著、不再只是耳聞的畫面,讓原本熟悉又陌生的金門,從模糊的形象中立體起來。

《金門》拍攝工作照。(圖片/CNEX提供)

江松長表示,台灣人大多經由義務教育學習到金門的歷史與概貌,但也許從來沒有機會親歷其地見證過,「只要你來到這裡,就會馬上知道──OK,這是我想像不出來的畫面。」

那一刻江松長知道,他找到屬於自己講述台灣故事的切入點了。

「紀錄片是一種視覺藝術,要探討兩岸關係最困難的一點,是沒有足夠的畫面支撐視覺媒材──而金門,充滿了讓人震撼的畫面。」江松長說。

既是前線也是邊陲的島嶼

金門,是世界上僅存的戰爭前線之一。

二戰以來分隔敵對勢力的戰爭前線,最知名的德國柏林圍牆已拆除,如今除了南北韓非軍事區(DMZ)、加薩走廊上的以巴隔離圍牆之外,就屬隔著海峽與中國對峙的金門仍存在著備戰布局。

這座曾經發生過熱戰,也是冷戰時代兩大勢力交鋒前線的小島,現今在名義上雖持續備戰,但在戰地政務解除、小三通政策開啟之後,島上氛圍產生不小轉變。

觀光業成為金門經濟發展的動力,肅殺的軍事基地已轉變成為戰爭主題的觀光勝地,遊客爭相與軍事遺跡合照;當地導遊也大玩「戰爭哏」,面對台灣與中國遊客,流利地切換著不同故事版本,以及「蔣委員長」、「毛主席」稱呼;而兩岸之間密切的貿易交流、結婚嫁娶、探親旅遊更是島嶼生活日常。

這座島,既是前線也是邊陲。繼續隔絕兩岸楚河漢界,但相近的地理位置與語言文化,卻讓民間交流悄悄地溢了界;而與台灣本島差異漸大的政治立場、族群認同、世代矛盾,也使金門成為國境裡斷裂的邊陲。

《金門》由CNEX出品,創辦人暨董事長蔣顯斌(圖右)與時任「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創作者導師的江松長(圖左)一拍即合。(攝影/KRIS KANG)

與此同時,中美大打貿易戰,關係日益緊張,身處在中美兩大強權博奕夾縫中的台灣,也因此躍升成為國際焦點。

CNEX創辦人暨董事長蔣顯斌表示,近年來中美關係緊繃,在地緣政治上交手頻頻,「台灣正處於國際政治交鋒的局勢上,我們當時就在想,身為紀錄片工作者,此時可以為台灣做些什麼?」

2020年,CNEX開展「Taiwan Matters」製播計畫,先訪談各大國際媒體,梳理出國外對於台灣有興趣的20個題目,以面向國際為目標,每屆推出一部單品與一個系列的紀錄片,用影像向世界說台灣的故事。

金門正是其中一個題目,「國際對於台灣複雜的地緣政治很有興趣,位處各種勢力交鋒前線的金門,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蔣顯斌說。

本就擔任CNEX「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CNEX Chinese Doc Forum,CCDF)創作者導師的江松長,對於拍攝金門的題材正好有興趣,雙方一拍即合。《金門》因此成為CNEX製作Taiwan Matters計畫的其中一部作品,在2021年啟動拍攝。

《金門》導演江松長(圖右)與監製蔣顯斌(圖左)。(攝影/KRIS KANG)

疏離又飄泊的三重身分

《金門》的開場,就是江松長娓娓道來的自白:「在台灣長大,我聽過許多關於金門的故事。如同大多數的台灣人,我不曾去過這些鄰近中國的島嶼,直到我在幾年前跟著父母一起來⋯⋯」

鏡頭中,江松長的母親笑著問他:「你在錄影對不對?」這是江松長第一次將自己的故事放進作品。其實,拍攝這段家族旅行影片的當下,他只是如同往常的習慣,拿起手機隨手紀錄家庭出遊影像,並沒有想過要成為影片的一部分。

長達一年多的拍攝期間,江松長訪問了金門地區的大陸配偶、退伍軍人、當地居民、觀光導遊、專家學者,試圖以觀察的角度講述複雜的台海關係。「但一直找不到明確的故事線主軸,初剪了很多版本,直到最後才決定把我的故事加進去。」

這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我是一個外來者,跟金門的關係沒有比大部分台灣人近多少。」但正是因為江松長台灣出身、美國成長、曾在中國工作──疏離又飄泊的三重身分介入,讓原本嚴肅的地緣政治,有了不同視角的切入點。

《金門》拍攝工作照。(圖片/CNEX提供)

不談沉重的歷史脈絡,也不講述外國人難以釐清的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台灣(Taiwan)三者之間的差異。影片中,江松長只是將自己的台胞證、台灣護照、美國護照,攤開在桌上──每個證件都在法理上證明了他的身分,卻又不能完全代表他的身分。

呼應《金門》的英文片名「Island in Between」──彼間之島,一座夾在中國、台灣,甚至美國影響力之下的島嶼。歸屬感、家在哪裡,是江松長畢生追尋的課題,他一直試圖釐清自己與台灣、中國及美國的關係,但直至拍完這部片,他還是沒有解答。

這也是江松長希望觀眾在《金門》看到的──不試圖給予答案,而是一段自我探索的過程,思考在這樣複雜的處境中,會如何定位自己?「這不僅是台灣,也是全世界的問題,大家很容易把別人置放在百分之百Yes或No的位置上,人不是這樣子的,你會有相信的、支持的,也會有一部分覺得:I don't really agree with this。」

江松長與蔣顯斌希望《金門》能夠讓世界更關注台灣。(攝影/KRIS KANG)

2023年12月5日,《金門》上線《紐約時報》紀錄片平台Op-Docs,立即引起國際注目,兩天內湧進八百多筆留言,甚至掀起各方論戰,讓官方暫時關閉留言平台(直至現今還未再度開啟)。

有觀眾針對政治意識打起筆戰,但也有來自韓國、古巴,以及中歐國家的觀眾不約而同地表示:「我們或許不了解台灣的狀況,但是了解那種無可奈何、被夾在中間的那種感覺。」

江松長說:「我想從人性經驗的角度,向國際說一個關於台灣的故事。」

世界上國家的歷史文化各不相同,但在時代的共同脈絡與經驗之下,人們內心的某些情感與經歷是類似的,它跨越族群地域語言的限制,甚至是陸地、海岸的隔閡,形成共鳴。

《金門》溫柔地抓住了這點。

無論奧斯卡最終是否得獎,讓世界用一個不同的角度看見台灣。

《金門》(Island in Between)


出品|視納華仁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蔣見美教授文教基金會、紐約時報 Op-Docs 共同出品
監製|蔣顯斌、陳玲珍、張釗維
製作人|錢孝貞、張與蘭、吳偉國
導演|江松長
Taiwan Matters 贊助名單|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必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李長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施振榮、洪永裕、財團法人宏碁基金會、童子賢、湀克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蔡憲聰(以上名單依照字首筆劃排列)
線上觀看|連結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梁雯晶 攝影/KRIS KANG 圖片/CNEX 提供 編輯、核稿/郭璈 場地協力/米糕日子

回到專題:2024 奧斯卡銀幕星光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文字/梁雯晶
  • 攝影/KRIS KANG
  • 圖片/CNEX 提供
  • 編輯、核稿/郭璈
  • 場地協力/米糕日子
梁雯晶

梁雯晶

高雄人,學歷史,除了編輯之外,也做過企畫,曾任《VERSE》雜誌主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