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Issue 11愛上圖書館 »
May.29
專文 Articles
專欄 Columns
影像 Pictures & Video
雜誌 Magazine
商鋪 Shop
資訊 Info
搜尋
0
文章
文化. 電影
導演李哲昕在《迷航》將中國農村「烏坎」喻為一艘方舟,載浮載沉的人們在船上迷失方向,漂流洋上,沒有此岸,也沒有彼岸。
影劇. 文化
公視《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選擇從日治時期到1990年代於文學、哲學、民歌、政治四個場域裡「台灣自由主義」的四位代表人物,描繪其「不羈」的肖像與實踐。
文化
公共電視監製系列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以每集50分鐘的篇幅,講述台灣邁向現代化治理的演進過程中,受不同帝國在各個時期殖民的影響。
猶若紀念自由主義,不被制約的理想年代;暗夜仰望稀微星光,李雙澤的青春熱愛殉身山海兼美的淡水小鎮,影片結語是林洲民不勝欷歔的悼念。
關於台灣土地改革,及加入WTO面臨到各式挑戰,我們邀請長期關注農村問題的作詞人鍾永豐撰文,這次他以犀利角度回應公視《未完成的任務》。
人物. 影劇. 文化
朱賢哲導演以紀錄片捕捉作家「七等生」在斗室裡伏案苦思寫作叛亂,而作家的故鄉苗栗通霄,有座奇異歪邪的秋茂園,正恰似七等生之文體風格。
人物. 文化
黃明川導演於1970年代末,離開台大法律系,獨身勇赴紐約求學;1980年,黃明川又飛赴洛杉磯轉讀繪畫與平面攝影。至今日,其影像創作量已龐大如海。
陳俊志在很早就展現了一種特殊的酷兒性格,他大量擁抱「陰性」,總是以老娘或本姑娘自居,擺明就是「我跟你是不一樣的」。
今年TIDF影展開幕片,選擇了匿名組織「香港紀錄片工作者」攝製的《理大圍城》,用以宣示「台灣持續支持香港」的決心。
由黃春明編導、張照堂攝影、李季準旁白的《芬芳寶島》其中一集〈淡水暮色〉,以音畫緩緩述說起小鎮的前世今生。
閱讀設定
夜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