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台灣華納音樂 楊國修 × Spotify 湯宗穎:比起短影音,MV才能展現更多創意、說更多事

台灣華納音樂 楊國修 × Spotify 湯宗穎:比起短影音,MV才能展現更多創意、說更多事

2024 年由導演殷振豪創立的金狼獎,以推廣MV美學及鼓勵MV產業工作人員為核心,孕育出台灣首個專為MV設置的頒獎典禮;今年則暫別頒獎典禮形式,期待擴大交流推出「MV 新狼潮」活動,從線上串聯到線下,讓觀眾與音樂愛好者,感受MV魅力、深入認識MV製作。系列活動中的「MV MASTER PANEL」國際論壇邀請台、韓、日4組音樂與影像產業重要人士分享觀點。VERSE特別訪問受邀的台灣華納音樂董事總經理楊國修及Spotify藝人與廠牌關係大中華區負責人湯宗穎,透過兩位對談,了解短影音興起後的MV未來。

台灣早期的音樂錄影帶,為宣傳歌手並服務KTV業者,更看重音樂及伴唱功能,影像則為輔助;直到1990年代,隨著有線電視頻道(俗稱第四台)合法化、世界知名唱片公司陸續設立分公司及西洋音樂頻道MTV和Channel [V]在台登場,歐美音樂錄影帶成為參考依據,台灣對畫面拍攝手法也漸漸講究,一支3至5分鐘的影片有了更多故事性與創意,猶如微電影搭配著音樂播出。

數位時代來臨後,歌手將影音平台作為行銷媒介,音樂錄影帶在平台上的播放量更被視為人氣指標。如周杰倫於2016年推出的《告白氣球》MV,畫面以法國塞納河畔、巴黎鐵塔為背景,又融合愛情劇來突顯歌曲的浪漫氛圍,從劇本、道具、演員到剪輯,進一步強化聽眾對歌曲想像,至今2.7億觀看數仍是台灣歌手最好表現。

融入劇情的音樂錄影帶,也被視作一條表達訴求、抒發理念的渠道,像是戴愛玲〈暗了,亮了〉、Hush〈空中的戀人〉〈同一個答案〉等MV,透過影像來強調多元成家與婚姻平權。馳云章樂團〈武士〉、滅火器〈雙城記〉與拍謝少年〈時代看顧正義的人〉則在畫面加入社會與政治事件,展現政治立場。

短影音平台TikTok興起後,打著無俚頭趣味性與創意的短影片,快速在網路世界引起討論。2020年,社群平台Instagram搭上短影音風潮,開始提供Reels短影音功能,創作者如何在短短一部60秒影片內吸引觀眾注意,成了最大考驗。2021年,全球最大影音平台YouTube也推出以短影音為媒介的YouTube Shorts,影片長度同樣限制在60秒(2024年延長至180 秒),看似豐富、提供多元的形式創作,但隨著觀看習慣快速變化,MV的定位與價值也開始改變。

VERSE邀請參與金狼獎講座的台灣華納音樂董事總經理楊國修和Spotify藝人與廠牌關係大中華區負責人湯宗穎,聊聊MV的未來與價值。

(左)台灣華納音樂董事總經理楊國修(左);(右)Spotify藝人與廠牌關係大中華區負責人湯宗穎

1. 就兩位觀察,MV與短影音在近年的影響力有何變化?

楊國修(以下簡稱楊):短影音無疑在近年獲得顯著的影響力,這主要歸功於它們在Meta、TikTok和YouTube等主流社交平台上的爆炸性增長,這股趨勢使得短影音成為行銷策略中的關鍵元素。雖然MV還是在塑造藝人品牌形象和美學身份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短影音已是傳統專輯宣傳週期之外與粉絲互動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主導了與粉絲互動與行銷活動,反映出觀眾在內容消費方式上的轉變。不過,除了MV和短影音,我們在行銷與宣傳活動中也運用多元工具來推廣藝人品牌,如數位行銷活動、廣播訪談、社群媒體互動、網紅合作或現場演出等多元且全面的策略,更有助於提升能見度並與粉絲建立更深的連結。

湯宗穎(以下簡稱湯):是的,MV角色近年因短影音崛起而發生結構性轉變。TikTok、Reels讓歌曲片段能迅速擴散,而這種病毒式傳播也影響了音樂行銷節奏,但傳統MV的角色未被取代,它仍是展示藝人完整世界觀的媒介、傳遞品牌形象與深度敘事的核心。短影音改變的,只是音樂傳播模式,片段化內容成為主流入口,MV雖不再是唯一宣傳形式,但仍具品牌視覺與敘事優勢。使趨勢成為「短影音導流,MV深化印象」的行銷路徑。

2. 站在台灣華納音樂的角度,如何分配MV與短影音所需要的行銷等一切資源?數據上來看,它們的行銷影響力又有何差異?

楊:在台灣華納音樂,我們與每位藝人密切合作,根據行銷目標進行深入分析後,策略性地分配MV與短影音之間的資源。這樣的策略會依據專案性質進行調整,考量因素包含藝人類型與地位、目標受眾等。例如,我們會思考幾個關鍵問題:這次內容是單曲、EP或完整專輯的一部分?我們的目標是推動病毒式擴散,還是強化藝人的美學形象?此外,我們也會考慮哪種媒介最適合觸及目標觀眾——透過短影音還是MV,當我們確立這些參數後,便會配置投資,最大化成果並優化行銷影響力。這種縝密且經過校準的策略,不僅能吸引觀眾,也能將他們轉化為忠實粉絲,透過善用MV與短影音各自的角色,我們能創造出有影響力的內容,促進更深層的連結,進一步讓觀眾成為藝人的熱情支持者。

▼台灣華納音樂為蕭煌奇宣傳單曲〈你攏無咧看〉製作的短影音,內容以他取得客運駕駛執照為焦點,在社群社有很高討論度。

▼蕭煌奇今年推出的單曲〈你攏無咧看〉


3. Spotify為何在近年將全MV放至平台上,這項改變又帶來什麼變化?

楊:對台灣華納音樂而言,Spotify對影音內容的拓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提升與觀眾互動的管道,進而提高留存率,並在未來解鎖更多變現的可能。在這個注意力經濟的時代,影片已被證明是一種高效的互動媒介。

湯:Spotify不只是聽音樂的地方,而是藝人與粉絲建立視覺連結的平台。影像功能的加入,讓我們明顯看到用戶行為發生變化。尤其在台灣,用戶對視覺的接受度與參與度都在提高,策略目標為強化平台的娛樂深度與藝人互動方式。

4. MV的藝術價值向來高過於短影音,但如今短影音當道,兩者如何取得平衡?共存的方法為何?

楊:創意產業的專業人士具有極高的適應力,我相信這個產業最終會找到MV和短影音之間的平衡點。儘管MV目前在藝術層面具有更高的聲望,但短影音也在逐漸進化,並展現出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最終,兩種格式可能傳達的是不同類型的藝術價值,而挑戰在於如何讓這兩者都能保持一致的美學與藝術感受,使其在不同平台和格式中都能引起粉絲的共鳴。關鍵問題是:如何確保藝人的風格與訊息能清楚地傳達給粉絲?這意味著我們要以一致性的方式,講述藝人想傳遞的故事。

湯:兩者不是替代關係,而是協同共生,短影音擅長快速打開話題,MV優勢則是深度鞏固品牌印象。利用短影音製造話題與擴散,MV用於故事建構與品牌形象建立,兩者可組成完整的推廣鏈:「短影預熱+MV深化+社群轉化」透過MV分段剪輯釋出成短影音,提升素材再利用率。讓MV為核心內容,短影音是傳播外圍。

5. 站在觀賞者的角度欣賞,是否有讓你們印象深刻的MV作品?

楊:通常一支MV令人印象深刻,與該首歌曲本身的影響力密切相關。一首熱門歌曲通常會帶出一支令人難忘的音樂錄影帶。對我來說,〈APT〉就是一支成功MV的例子,它不需要高預算或華麗的編舞,卻能有效呈現音樂能量,透過鮮明色彩搭配和視覺設計來強化藝人魅力。同樣地,ØZI〈Sextape〉MV 也讓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透過精緻的色調處理、整體造型與鏡頭構圖,優雅地呈現性感氛圍。這些例子都證明,簡單與創意的結合依然能創造出令人難忘的視覺體驗。

湯:近期是GDJYB X WHIZZ〈Hey Darling Darling, Fill My Empty Soul〉。


6. MV在未來是否會被取代?不被取代的價值是什麼?

楊:只要影像內容仍是藝人與粉絲連結的核心之一,MV就不會被取代。音樂與影像的結合,能夠強烈地喚起情感共鳴,與觀眾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這種聲音與視覺融合的敘事方式,是無法被其他形式取代的,也因此確保了MV在音樂推廣中的關鍵角色。

湯:雖然面對短影音競爭,但MV的價值從未消失,只是轉型了。從品牌經營、內容深度,到延伸內容的素材池,MV仍是平台與藝人不能忽視的一塊,它是視覺敘事的核心形式,具備情感傳遞與品牌建構力,能延伸素材至短影音平台,提升整體行銷效率。華語音樂特有敘事性與文化語境,MV的地位仍不可取代。

7. 你們如何透過合作或不同形式來提升MV的影響力?

楊:我們持續透過與創意人才合作、吸收文化元素、使用各種工具與技術,並實驗不同的影片格式來嘗試多樣化的做法。MV本身就具備較長的播放時間,這提供了更多發揮創意與深度探索的空間,是短影音無法完全取代的優勢。這種彈性確保了MV的持續相關性,讓藝人能夠傳遞更複雜的敘事與藝術表達。

湯:Spotify與唱片公司並非只是內容合作,更是策略夥伴,要發展影像內容,雙方都需有更長遠與互補的分工。共同策劃主題企劃與內容節奏(如發片前 Canvas + Clips + MV)。平台提供數據回饋與推播資源,唱片方優化內容節奏與敘事深度,打造專屬視覺內容策展頁面與藝人視覺計畫。

8. MV是歌手與歌迷互動的媒介,並以觀看次數為人氣指標,這項特色未來是否會有變化

楊:觀看次數仍是許多藝人關心的指標,無論是對短影音或MV都一樣。這些公開的指標代表著人氣、認同與接受度,是娛樂產業中成功的重要基石。從唱片公司的角度來看,它們是評估一場宣傳活動或一位藝人整體成功與否的重要數據之一,能提供寶貴的觀眾互動與市場影響力的洞察。

湯:MV正在往「更短、更深、更互動」的方向進化,未來幾年預期MV將融合技術與敘事,變得更沉浸、更可參與。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編輯/葉聖博 圖片/金狼獎、Spotify 核稿/高麗音
VERSE VOL. 29 廚房的美學VERSE VOL. 29 廚房的美學
  • 文字&編輯/葉聖博
  • 圖片/金狼獎、Spotify
  • 核稿/高麗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