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Podcast聲音觀點❷:未來世界的狂熱、歧視與喧囂

Podcast聲音觀點❷:未來世界的狂熱、歧視與喧囂

世界越來越吵,手機也必定附贈耳機,讓人們沉浸於聲音之中,脫離現實。但很少人察覺聲音如何改變社會。

聲音的力量可以改變社會。(圖/Unsplash

世界越來越吵。咖啡廳的音樂、街頭的廣告聲、車上的廣播。手機也必定附贈耳機,讓人們沉浸於聲音之中,脫離現實。但很少人察覺聲音如何改變社會。理解聲音的力量,才能理解podcast的興起,以及政治的民粹化。

|延伸閱讀|Podcast聲音觀點❶:在聲音的世界旅行,從廣播到podcast

許多人覺得「聽」比「讀」輕鬆。這是因為聲音比文字包含更多資訊。此處的資訊定義是「對不確定性的解析度」(resolution of uncertainty)。

對照以下兩句話:

「晚上7點一起去吃鼎泰豐。」

「今晚一起吃飯。」

前者包含更多資訊,因為消除了更多的「不確定性」。說話也是,其包含了抑揚頓挫的語氣,可以傳遞豐富、細微的訊息。而聽者可以全部捕捉。聽聲音沒有疑義,自然比較輕鬆。

聲音傳達各種資訊。(圖/Unsplash

這細微的差別,產生了全然不同的影響力。傳播學家 Mahshall McLuhan 把媒體分成光譜,在光譜的一端是「冷媒體」。冷媒體隱諱、間接,通常是「一來一往」對話的形式,需要受眾的高度參與(participation),也就是思考。臉書、Twitter、PTT論壇是冷媒體。

例如PTT上的留言,總是包含許多隱喻與典故。鄉民想要參與,必須有同樣的次文化背景,或是隸屬於「同溫層」之中。冷媒體依賴受眾自行補上缺失的資訊。

「熱媒體」則直接、飽滿。通常是單方向的傳遞。訊息沒有疑義,受眾也不需要參與,但會有高度的投入(engagement)。

傳統報紙、雜誌更接近熱媒體,因為是單方向的傳播,不可能與受眾「對話」。Email 也是。臉書隨著性質由私人社交網絡轉為公眾意見平台,逐漸「由冷轉熱」。

聲音媒體,例如廣播,大多很「熱」。YouTube也是。YouTube上大部分內容都是「一個人對著鏡頭說話」的形式,真正傳遞訊息的是聲音,不是視覺。

聲音可以藉由各種媒體呈現。(圖/Unsplash

訊息要在適當的媒體中才能發揮作用。情侶冷戰時,常常會猜疑對方的簡訊「到底是什麼意思」(冷媒體)。不如打電話(熱媒體)直接了當——但也一翻兩瞪眼。

這也是為何所有的宗教都建築在聲音之上。聲音可以佔據心神、衝撞心靈,感染信徒;很少人可以用文字「寫」出一個宗教。

McLuhan同時指出,社會注入新的媒體時會產生質變。例如廣播問世後,富渲染力的希特勒靠著廣播建立了納粹德國。陳水扁首次贏得台灣總統大選,也得益於造勢晚會、地下電台與SNG直播車的興盛。

網路至今為社會注入過兩次不同的媒體。早期的網路論壇、臉書、Twitter等對擅長冷媒體的人有利,如歐巴馬與蔡英文。她們擅長創造討論、動員議題型組織,在辯論中獲勝。

川普則是頂尖的熱媒體寵兒。他的文字慘不忍睹;但聲音自信、強大,有爆發力。他的人氣隨著廣播與影音散播到美國中西部,號召忠誠於他(而不是議題)的選民出門投票。

聽比讀輕鬆,是聲音的鋒利之處。(圖/Unsplash

媒體形式也影響社會關注的焦點。冷媒體的含意需要由受眾填補,留下開放的空間。例如歐巴馬的競選標語「Yes We Can!」就非常地開放:任何人都能填入自己想做到的事情。冷媒體先天就容納多元的意見。

而熱媒體的資訊飽滿,沒有疑義。受眾會高度投入,感受其中的細微訊息。於是人們更傾向關注彼此的差異,而非共同點。川普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描述的目標非常明確,因此也就非常地排他。

聽比讀輕鬆,正是聲音的鋒利之處。與其說podcast興起,不如說是聲音持續擴大占據人們的注意力。只是當社會再次擺盪至熱媒體,政治與文化將隨之改變。社會將更激情,人們更強調區別,也更追隨渲染型領袖。世界將更加喧囂。

Text by 周欽華 周欽華創辦《科技島讀》電子報與同名podcast,專注分析科技趨勢與商業策略的交口。目前有數千名會員訂閱。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02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也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回到專題:More Than Podcast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周欽華
  • 圖片/Unsplash
  • 編輯/楊惠芬
  • 核稿/郭振宇、梁雯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