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四十年了,從電影圖書館到國家影視聽中心

VERSE ✕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四十年了,從電影圖書館到國家影視聽中心

在成為影視聽中心董事長前,藍祖蔚已是著名影評人、記者,也曾主持電台節目,亦曾任中影製片部經理,但最為人所熟悉的是他的抒情文體。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藍祖蔚,受訪於樹林片庫。

「我看這次列的題目都談我的個人經驗啊。」快速地再次掃瞄了一次訪綱,藍祖蔚對這次專題擇以個人角度來談國家寶藏,似乎有些不適應,畢竟2020年5月他多了個名號──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多半得以新身份談些公眾事務。見來者欲解釋來意,他有些犀利的聲線忽然轉為柔和,「蠻好的,蠻好的。」

「我寫東西或做事這樣,可能顯得有點古典,我知道。」在成為影視聽中心的董事長前,藍祖蔚已是著名影評人、媒體記者,也曾主持電台節目,雖亦曾任中影製片部經理,但最為人所熟悉的,仍是他夾帶感情的敘事文體。或許因為得以卸下代言身份感到輕鬆,藍拿內部或外界都可能貼上身的標籤,率先調侃自己,「相對於這裡術業專精的同仁,我應該算是情感專業吧。」

訪問的地點在樹林片庫,一方委身工業區裡的國家電影膠卷與文物典藏地,藍祖蔚稱在去年5月走馬上任後他才初到此地,然而,他卻也這麼說:「40年來,我像是陰錯陽差地,繞了一大圈。」他的食指在空氣中比劃了一個圓後,敲擊桌面,「沒想到,人生最後一站,竟然又回到原點。」

藏身於新北市樹林區新加坡工業區(忠信街)的樹林片庫,周圍工廠環繞,需仔細尋覓才能找到入口招牌。

去年才來,何以說是回到原點?原來,40年前初入電影這行,時任影劇記者的他,就是從影視聽中心的前身,他稱之為「練功房」、「藏經閣」的電影圖書館發跡。自1970、80年代之交起,那個他稱沒有著作權、版權觀念,因此得以藉猖狂盜版吸取養分的「黃金年代」,藍祖蔚拉報社攝影記者一起在裡頭挖寶,一人摘譯,另一人翻攝架上國外雜誌,以無他人識得價值的舶來二手消息搶灘大報版面。

不僅於此,他也常以記者身份出入徐立功館長的辦公室,「採訪新聞、闊談影人影事之餘,我還在那小房間裡,看台灣解嚴初期市面上還不能流通的中國電影。」不止因此與中國第五代導演結緣,藍祖蔚還為我們插片另一段回憶:在看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時,他曾斗膽搭訕在影廳裡睡著的館長外甥女,搭訕成功一年後求婚成功,二人結髮至今。

無論於公抑或於私,藍跟電影糾結之深,早難清算乾淨。「不只是電影膠卷本身於我有莫大意義,從小我就住在西門國小對面,不管是電影的畫板海報,或是在電影街生活的人,都陪著我長大。」

他抓著空氣中的龍頭手把,左顧右盼,「30歲做電影記者時,我天天踩著腳踏車在西門町的大街小巷穿梭,那時候西門町還有一百多家的電影公司,將近十家的電影試片室。」「是的,我見證台灣電影某個繁花開遍的時刻。」藍談起與電影邂逅的怦然心動,與妻子初遇相守,聽起來簡直像抽換詞面而已。

你們可能不知道,有段時間曾經花開如此。所以,我感覺到我的天命,說天命或許言重了,但也差不多吧。我存在如今的意義,或許就是將那個我曾見證的,如花似玉的歲月帶到現在,讓大家看見和聽見。

位於台北市青島東路7號4樓的國影中心附設電影圖書館,過去曾是眾多文青影迷的電影寶庫。(圖片/游千慧拍攝)

是以任職影視聽中心董事長期間,他在片庫每撞見一輪膠卷,一個物事,出外口述訪談一位對象,回憶就泉湧上來。「像是為了去介紹陳子福電影海報時,看見一張名為《海誓山盟》的海報,我就想起當年曾拉我姐一起去看這部林福地導演、陽明焦姣演出的電影,你們大概沒有聽過這部片吧?畢竟膠卷已經找不到了。」

藍祖蔚坦言,「其實我也沒看,好險沒看。好險當年我姐不想看。那一天新生大戲院火災,如果看了,可能今天你們連我也看不到了。」

「後天我要去拜訪一位廣播前輩張宗榮,知道他嗎?」藍祖蔚談到電影海報如此,言及電視和廣播他也是這般,心花朵開的同時,私人故事就藤蔓著來,「準備聯考期間的高三寒假,每天中午12點下課,我一定趕回家,12:30到家就打開華視看《俠客行》,他製作主演、改編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的台語武俠電視劇,天天看得目瞪口呆。」

剛説完他如何瞠目於台語戲劇重演武俠經典之經典,又説起沒多久前剛拜訪趙琴這位1970年代《音樂風》廣播節目的製作主持人,説16歲年紀他如何自掏腰包踏入中山堂聽藝術歌曲,還想辦法學當天演唱的所有曲目。如今他雖無法原音重現張宗榮的嘴上功夫,現場倒是真唱了段「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滾滾長江東逝水,如今能有多少浪花重新回到你眼前?」對坐者的眼神幾乎都落在水平線以上,像在我們身後看不見的銀幕裡搜查翻找,他與影視、戲劇和音樂一刻握手,再無鬆開的超過半世紀裡,有什麼能再誘使當代聽眾一同跌回,他所謂如花似玉年代裡的吉光片羽。

更多手繪海報請見《繪聲繪影一時代: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

此人一開口就情不自禁引經據典,果真古典或可稱老派,也可謂不合時宜。至於潮湧情感與滔滔鄉愁是否能為時人共鳴,從同往的年輕夥伴抽離茫然的神色,大概可見一斑。

可是,當藍祖蔚又說起當年訪問張毅時見過導演的倔傲;小時候和家人同看第一齣有吻戲的電視劇是怎樣尷尬;知道並和導演分享那些年違背國語政策仍執意錄下的台語版電影⋯⋯,聽眾卻也不難想像他眼裡閃動的這些「Yesterday Once More」,確是能再次貼近同樣見識過那綺麗風光,打動他們的搭訕詞,或者說,深情吿白。

「我說不上來這龐大的影視典藏文物中什麼是寶貝,什麼不是寶貝。」藍祖蔚雖信手捻來,如數家珍,在樹林裡看見黃金珠玉與繁花似錦,卻也意會到敝帚自珍的主觀性,他嘴上雖說不知道,卻又熱心遙指那藏閃於「樹林」裡身懷絕技的行家。

「等會兒同仁帶你們去參觀時,記得問他們,問他們一些故事。我跟你說,同樣這場景啊,小和尚看到的東西,跟老和尚或者是掃地僧、挑茶水僧看到的不一樣。」他笑道,「我啊,在這裡,頂多是個挑水僧而已。」

樹林片庫中的電影膠卷整飭區,工作人員正專注於檢視膠卷的每一格狀況。

|延伸閱讀|

回到專題:樹林裡的國家寶藏

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VERSE VOL. 25 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 文字/陳亭聿
  • 攝影/蔡傑曦
  • 責任編輯/游千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