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50最佳酒吧/8間首上榜酒吧一次追蹤!見證東歐與中國的崛起
今年世界50最佳酒吧榜單最有意思的不只是香港Bar Leone拿了第一名,而是誰第一次出現在名單上。8間新上榜酒吧來自8個城市:布拉提斯拉瓦、地拉那、廣州、利馬、紐約、奧斯陸、雅典、東京。這份名單是一個訊號——全球調酒版圖正在重新洗牌。
翻開最新的2025世界50最佳酒吧名單,過去被視為邊緣的東歐城市,第一次有酒吧不只進榜,還直接殺進前30名拿下最佳新上榜獎。而中國大陸等了這麼多年,終於有城市突破香港的陰影,擠進榜內。驚喜的是,連開業才一年的紐約新酒吧都能擠進榜單,證明只要概念夠強,時間不是問題。這8間酒吧的共同點不是豪華裝潢或米其林主廚加持,而是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對在地食材的執著。
1. 布拉提斯拉瓦Mirror Bar(第25名):東歐不再是配角
拿下「最佳新上榜酒吧獎」的Mirror Bar,證明東歐終於不用再羨慕倫敦和紐約。
這間酒吧位於Radisson Blu Carlton Hotel,一棟見證過中歐黃金時代的歷史建築。2019年重新開幕時,酒吧經理Peter Marcina做了一個聰明的決定:不模仿西歐的精緻路線,也不走北歐的極簡風格,而是回到中歐自己的美學——圖書館般的深色木質裝潢、祖母綠絲絨、大理石,還有一棵由當地花藝師打造的巨大樹木裝置。
雞尾酒單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以「設計的本質」(The Essence of Design)為核心,圍繞六大設計元素:形式、形狀、線條、質地、色彩、空間。酒單分為五大類別,每一類都用獨特的印刷技術呈現:包括Classy(經典)是12款向Carlton Hotel傳奇房客致敬的經典雞尾酒,
Design(設計)則為5款搭配AI生成藝術作品的創意雞尾酒,透過雷射切割展現互動體驗。
2. 地拉那Nouvelle Vague(第28名):家族酒吧初上榜
阿爾巴尼亞第一間進榜的酒吧,是一家人用手蓋出來的。
2012年,Sofokli Cali兩兄弟和父母一起動手建造Nouvelle Vague,當時甚至還沒完工就開始營業。他們沒有大筆資金,沒有國際團隊,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做一個讓社區的人願意來喝酒聊天的地方。
十幾年過去,這間色彩繽紛的酒吧變成地拉那最有活力的據點之一。它也是這座城市對LGBTQ+最友善的酒吧,不是刻意標榜,而是自然而然就是這樣一個讓每個人都自在的空間。背景音樂從爵士到雷鬼到放克,雞尾酒用阿爾巴尼亞的Raki(拉克酒)、山間茶葉、草本植物調製,在地卻不土氣。
Nouvelle Vague也採用零廢棄政策,每天的酒單根據可用食材調整。這不是為了趕永續潮流,而是一開始資源有限時養成的習慣,後來發現這樣做反而更有創意空間。
3. 廣州Hope & Sesame庙前冰室(第29名):中國大陸城市初進榜
2016年開業時,Hope & Sesame是廣州第一間speakeasy,藏在東山口一家傳統粵式小店後面。創辦人Andrew Ho和Bastien Ciocca都有高端酒店背景,但他們選擇了一條更冒險的路:在當時幾乎沒人知道Speakeasy是什麼的廣州,開一間需要穿過雜貨店才能進入的隱密酒吧。
「庙前冰室」這個名字也用得聰明。在粵語文化裡,「冰室」是街坊鄰里的日常場所,是喝涼茶、吃菠蘿包、聊天相聚的地方。把這個概念放進speakeasy,既致敬本土文化,又給了酒吧一個清晰的個性——我們不走高冷路線,我們要做的是廣州人會來的酒吧。
這些年Hope & Sesame在亞洲50最佳酒吧榜單上穩定攀升,2021年首次進入前20(第15名),今年終於以第29名進入世界主榜單。這是中國大陸城市第一次有酒吧進入世界50最佳。不是北京,不是上海,是廣州。
4. 利馬Sastrería Martinez(第33名):把Speakeasy玩到極致
從街上看,這是一間裁縫店。推開門,真的有裁縫師在工作。
Sastrería Martinez把speakeasy的概念玩得很徹底。店面完全偽裝成1920年代風格的裁縫店,有縫紉機、人體模型、捲尺。裁縫師,他們會打量你一番,如果覺得你「夠格」,就帶你穿過秘密門進入酒吧。這不是噱頭,而是完整的沉浸式體驗。
走進去之後是另一個世界:昏暗的金色燈光、人字形地板、復古皮沙發、厚重的絲絨扶手椅。老闆Diego Macedo穿著風尚的細條紋西裝,親自帶位!如果有現場樂隊,通常演奏拉丁美洲經典。整個空間的氛圍設定很明確:1920年代禁酒令時期的地下酒吧,但用的是祕魯的故事和食材。
這裡的調酒風格是經典的,但風味卻很祕魯,運用Andean agave、pistachio cream liqueur、Matacuy(草本浸泡的甘蔗烈酒)、tumbo(祕魯百香果)、muña(安地斯薄荷)、各種玉米品種、Macambo。這些食材大多來自亞馬遜叢林和高地,過去幾年才開始被利馬的酒吧和餐廳系統性地使用。
5. 紐約Sip & Guzzle(第39名):一間酒吧兩種個性
這家酒吧開幕一年就擠進50大!是紐約傳奇調酒師Steve Schneider和亞洲酒吧大亨Shingo Gokan的最新合作,也是東京SG Club的姊妹店。兩位曾經在上海合作過The Odd Couple,這次在紐約重聚,想做的是把亞洲經驗帶回美國。
樓上Guzzle走1860年代紐約酒館風格,木質裝潢、輕快易飲的雞尾酒、日本啤酒、完美Highball。氛圍輕鬆,適合一群人喝酒聊天。樓下Sip是另一個世界:傳統日式私密空間,黑色吧檯、橡木牆板,調酒講究頗具儀式感,Whisky Nigiri是相當具有創意的特調。
關鍵亮點還有主廚Mike Bagale,曾在芝加哥三星餐廳Alinea工作。Guzzle供應Mochi Fries和Electric Chicken(炸雞去骨後辣味上桌),Sip則有Tuna Kooridashi、Uni Handrolls、Royale With Cheese(和牛三明治配櫻桃可樂風格的boozy float)。食物的水準讓這間酒吧不只是喝酒的地方。
6. 奧斯陸Svanen(第32名):藥房改建的酒吧
這不是裝潢成藥房風格,是真的在1896年藥房原址。
Svaneapoteket(天鵝藥房)從1896年營業到關閉,內部幾乎完整保留:大理石柱、深色木質鑲板、彩繪玻璃、天花板上的希臘醫藥之神插畫、原始櫃子裡的藥罐和器具。酒吧吧檯就是當年的藥房櫃檯,比一般吧檯低一點。到處都是天鵝裝飾,符合酒吧名字(Svanen在挪威語是天鵝)。
雞尾酒單靈感來自藥房抽屜上的拉丁文標籤:龍膽、花楸果、茴香、杜松子。調酒師把這些草本植物變成現代雞尾酒,比如Nordic Tiki(aquavit、橙酒、苦精)。經典款和創新款並存,都用酒吧自有品牌Svev的玻璃杯盛裝。
Svanen在2024年世界50最佳酒吧擴展榜單排名第72,今年以第32名進入主榜單。奧斯陸現在有兩間酒吧在榜單上,證明北歐調酒文化不只有斯德哥爾摩和哥本哈根,奧斯陸也有不少微醺驚喜。
7. 東京The Bellwood(第48名):懷石系的雞尾酒單
酒吧的設計靈感來自日本大正時代(1912-1926)的「喫茶店」(kissa)文化,那個年代西方咖啡館文化剛傳入日本,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混血風格。復古照片、木質裝飾、彩繪玻璃,空間氛圍是大正時代的,但雞尾酒完全是當代的。
最特別的是雞尾酒單的結構,是按照懷石料理的流程排列。從「先付」(開胃)開始,像Supermoni(花椒浸泡的Campari、柳橙汁、冷萃咖啡、通寧水);到「燒物」(燒烤),比如煙燻Bloody Mary;最後是「甘味」(甜點),喝一杯Melon Cream Paradise(pisco、香蘭葉、香檳、Gorgonzola起司)。
食物也很認真。除了下酒小菜,The Bellwood還有自己的壽司omakase,由主廚Ayaka Terai操刀。壽司的組合很野!鮪魚配醃紅蘿蔔和天婦羅麵衣(靈感來自越南法國麵包),竹筴魚配墨西哥辣椒和玉米片(像墨西哥料理)。搭配的雞尾酒會用SG Mugi Shochu、發酵茶、雪莉酒調製,還有粉紅色生薑雞尾酒當作palate cleanser。
8. 雅典The Bar in Front of the Bar(第47名):名字就是概念
取這個店名是認真的,真的有一間bar在另一間bar前面。
The Bar in Front of the Bar是一間街邊立飲酒吧,完全露天,只有幾張高腳桌,牆上有滾動的霓虹標語:「Streets are the new family」、「Something To Talk To Your Therapist About」。這裡沒有座位區,大家就站在街上喝,計程車和機車從旁邊經過。氛圍很鬆,很城市,很雅典。
重點是背後那扇不起眼的門。推開門進去是Rumble in the Jungle,一間叢林主題的speakeasy,靈感來自1974年阿里和福爾曼在薩伊的經典拳賽。植物壁紙、叢林動物雕塑、70年代靈魂樂和非洲拉丁節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The Bar in Front of the Bar在2023年世界50最佳酒吧擴展榜單排名第98,今年進入主榜單第47名。雅典今年有三間酒吧進榜(Line第8名、Baba au Rum第27名),希臘調酒場景的崛起已經不是新聞,現在是持續穩定。
回顧榜單,布拉提斯拉瓦、地拉那、廣州,這些城市過去在全球調酒地圖上幾乎隱形。現在它們不只出現,還排名前30!這不是偶然,是評審網絡擴張的結果,也是這些城市的調酒師證明自己的結果——廣州的「庙前冰室」、利馬用祕魯叢林食材、雅典的街頭文化、地拉那的阿爾巴尼亞拉克酒,這些創新沒有試圖成爲倫敦或紐約的複製品,而是挖掘自己的文化資源,創造出獨特的語言。
2025世界50最佳酒吧|8間首上榜酒吧 IG
Mirror Bar|布拉提斯拉瓦(第25名)
Nouvelle Vague|地拉那(第28名)
Hope & Sesame庙前冰室|廣州(第29名)
Sastrería Martinez|利馬(第33名)
Sip & Guzzle|紐約(第39名)
Svanen|奧斯陸(第32名)
The Bellwood|東京(第48名)
The Bar in Front of the Bar|雅典(第47名)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