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百工圖》裡的勞動紀實與音畫實驗(上):黃明川《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

VERSE X 2022 TIDF

《百工圖》裡的勞動紀實與音畫實驗(上):黃明川《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

由廣電基金會(公共電視前身)與王小棣導演「民心工作室」(民心影視公司)合製的電視節目《百工圖》系列紀錄片總計85集,從1986年開始播映到1991年,翔實地紀錄當時代各行各業勞動者面貌,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職人紀實節目。在勞動紀實之外,當年參與《百工圖》紀錄片新銳導演──黃明川、高重黎,也分別在作品中注入具個人風格特色的音畫實驗,從中可窺見其日後在不同藝術領域創作的端倪。

《百工圖》劇照。

由廣電基金會(公共電視前身)與王小棣導演「民心工作室」(民心影視公司)合製的電視節目《百工圖》系列紀錄片總計85集,從1986年開始播映到1991年,翔實地紀錄當時代各行各業勞動者面貌,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職人紀實節目。在勞動紀實之外,當年參與《百工圖》紀錄片新銳導演──黃明川、高重黎,也分別在作品中注入具個人風格特色的音畫實驗,從中可窺見其日後在不同藝術領域創作的端倪。

《百工圖》鏡頭不只對準傳統產業──工廠女工、修車工、採石工、白衣天使、綠衣郵差,也納入了八○年代末興起的新產業──漫畫人、運將、時尚模特兒、結婚攝影師、迪斯可舞廳DJ。

紀錄片採用「百工圖」這個傳統中國繪畫類型的名稱,也許是潛意識裡想要緩和美援冷戰以來反共體制中「勞動者」一詞的敏感性,同時也期待以繽紛並置的「浮世圖繪」,置換上下階層中的「階級圖像」。然而,參與紀錄片系列的年輕影視工作者,各自在作品裡偷渡不同議題、大展身手。也許,這系列紀錄片更可以說是《台灣社會力的分析》的影音版本。(編按:1970年7月,張紹文、張俊宏、許信良、包奕洪四人,在《大學雜誌》發表引起廣泛討論的〈台灣社會力的分析〉一文,分析地主、農民、勞工、財閥、智識青年、公務人員六個主要推動台灣社會發展動力的族群。)

原住民石礦工的勞動史與離散史

黃明川《石礦工人》的主場景位於台灣東岸一座露天石礦場,附近某山村的男人幾乎都在這裡採石為生。攝影機以遠鏡頭記錄石礦場大全景,同時也近距離特寫工人們徒手打石、操作機具的雙手與身體,甚至連設置炸藥、雷管、引線、最後引爆等危險工序也入鏡。

雖然工人老神在在、手腳俐落,旁白也解說「這個村子從來沒人被炸傷過」,但這恰好暗示發生工傷的可能性,也提醒觀者此片拍攝不久之前,頻繁於台灣發生的礦災歷史,比如1984年的海山礦災。

除了勞動實況,透過訪談與旁白,影片也記錄了當時石材業的勞動結構。比如整個山村的三分之一勞動力都在採石;工寮裡「工人守則」布告欄暗示了階級關係,而工頭或監工(職稱是「管理員」)夾在老闆和勞工的中間;「包工制」生產單位像是「家庭公司」,有「家長」、也有精打細算的「經理人」;片尾董事長(即資本家)受訪,談不同石材的不同用處,其實就是在談石材的價值與價格,揭示當時石材市場結構。

《百工圖》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職人紀實節目。

片尾終於出現一位外省勞工,以及一位講台語的工頭,這時觀眾才更加尖銳地意識到,此前入鏡的採石工人幾乎都是原住民,即使他們皆以漢人名字現身──雖然旁白一開始便自問自答地揭露他們的身分:「他們是誰呢?泰雅族人。」

片名的「部族」也暗示片中的「小村」其實是「部落」。原住民採石人在訪談裡提及,部落裡其它族人在外面「跑船、蓋房子、開卡車」的現況──原住民在漢人擔任船長的遠洋漁船跑船、在顫巍巍的鷹架上打造自己住不起的城市建築、駕駛大卡車在九彎十八拐的險路上,運送砂石貨物來往西岸與東岸之間。

這一切皆呈現了原住民「在自己土地上流浪」的離散史,也呼應影片旁白轉述工頭母親所言:「日本人逼迫遷村,從高山遷徙至平地」的族群命運。不久後,黃明川在1989年啟動「神話三部曲」的第一部電影《西部來的人》,深入探討東部原住民的命運,啟發其拍攝想法的核心動機,也許就是來自於此部紀錄片裡的這兩句話。

火車進站,在礦坑裡遇見洪瑞麟

黃明川在「神話三部曲」中進行的前衛實驗,其實在《石礦工人》已見端倪。

全片始於勞動者早晨準備上工──攝影機從屋內到屋外,跟拍「運炸藥的人」前往採石場,字正腔圓的國語旁白,以講故事的口吻,娓娓敘述採石工人一整天的勞動時序,並特寫採石的流程,全片最後一個鏡頭則結束於堆疊纍纍的採石成果。

細看黃明川的《石礦工人》,實則是一部風格前衛的紀錄片作品。

乍看這是段如緩丘般平順的紀錄片敘事,但音畫上卻有崢嶸崎嶇的實驗性質。比如在影片中段,旁白銳減甚至是缺席了,只配上鑽鑿畫外噪音的勞動影像,以及在敲鐘示警的鏡頭之後是一連串炸山蒙太奇鏡頭;露天石礦場登場之時也有巧妙的音畫設計:先是雲霧山景,隨著攝影機運動的橫搖鏡頭,聲軌上從悠揚音樂轉至隆隆噪音(此時山景和噪音顯得音畫不同步甚至音畫衝突),然後突兀地插入挖土機特寫鏡頭,讓觀眾突然被拋進採石現場。

片尾的音樂節奏強烈、風格前衛,攝影機鏡頭環視現場一周,巡視綠色山巒下堆滿一整片白雲石,最後鏡頭靜止在停駐於採石場月台鐵軌上的一列運石火車──在構圖角度上,這讓人想起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作品,盧米埃兄弟的《火車進站》。

《石礦工人》讓人聯想起洪瑞麟的畫作。

《石礦工人》全片除了「露天採石」的工作形式之外,也介紹「坑道採石」形式。黃明川的攝影機尾隨採石工人,進入坑道拍攝,在不通風、揚塵嚴重、視野混濁的礦坑裡,鑽孔機、怪手、堆石機等機具隆隆嗡鳴地施作著,這讓人想起在瑞芳煤礦擔任35年礦工、一邊採礦一邊素描的台灣美術史巨擘畫家洪瑞麟

近期正在台北市立北術館舉辦的「掘光而行:洪瑞麟」,是台灣睽違25年再一次舉辦洪瑞麟的大型個展。洪瑞麟留給世人的,除了煤礦勞動者畫作之外,還有好幾幀其以礦工頭燈照亮紙頁以便速寫的照片。

黃明川的《石礦工人》與洪瑞麟的畫作,分別從素描、圖像、攝影、紀錄片等不同視角與媒材,觀看石礦業勞動者,讓台灣美術史和台灣影像史在彼此交錯的礦脈中,掘出、炸出嶄新的觀點和視野。

2022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影展單元「時光台灣:1986—1991百工圖系列」,精選15部《百工圖》作品,藉此反射出當時台灣社會整體的情形,影展期間將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一樓展映,線上購票請按此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陳平浩 圖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編輯/梁雯晶 核稿/李尤
文字/陳平浩 圖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編輯/梁雯晶 核稿/李尤

回到專題:從職人到女性,用影像紀錄台灣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陳平浩
  • 圖片/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 編輯/梁雯晶
  • 核稿/李尤
陳平浩

陳平浩

台灣桃園人,1980年生。電影講師,影評散見於《破報》、《紀工報》、《周刊編集》、《放映週報》與《電影欣賞》等刊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