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這世界已滄桑,而我們仍能選擇年輕——張鐵志《未來還沒被書寫》讀後感

這世界已滄桑,而我們仍能選擇年輕——張鐵志《未來還沒被書寫》讀後感

在這許多人都處於「更新都來不及」的焦慮氣氛中,張鐵志的《未來還沒被書寫:搖滾樂及其所創造的》出現在市面上,看似是逆風,但其實讀來有對「世代密室」破門而入的趣味。

擅於書寫搖滾樂的作家張鐵志發表最新著作《未來還沒有被書寫:搖滾樂及其所創造的》,邀請設計師朱疋為書中提及的音樂人繪製插畫。(左圖/Radiohead;右圖/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提供)

現代人要記得的人名與他們的豐功偉業太多,隨著資訊爆炸,每個世代曾經信奉的名人都開始變得輕飄飄的,他們的事蹟也將被排入被遺忘的list。每個人的「時代眼淚」都不一樣了,我們活在一個沒有共識的年代,每一代像密室一樣,如今癡迷的80年代時尚回歸,也是一種香水般的情調而已。

然而,在這許多人都處於「更新都來不及」的焦慮氣氛中,張鐵志的《未來還沒被書寫:搖滾樂及其所創造的》出現在市面上,看似是逆風,但其實讀來有對「世代密室」破門而入的趣味。誠然,書中寫的音樂人與樂團是大眾聽過無數次的,如披頭四(The Beatles)、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nd)、性手槍(Sex Pistols)、電台司令(Radoohead)、超脫(Nirvana)、大衛.鮑伊(David Bowie)、巴布.迪倫(Bob Dylan)等,這些時代象徵人物,隨時谷歌一下就有成百篇關於他們的論述。

那麼這本書不同在哪裡?這麼說吧,在人人被催促要趕上新時代的今日,我們能抓住的未來過於清楚(商業規則掌握在巨賈手中),但又形同置身在大霧之中(所有價值都在被改寫)。這樣形同前方有兔子拿著懷錶催促你「快來不及了」的時代,人是可被汰舊的(至少我們是這樣被提醒著),那麼這本書其實很像在寫在世事多變之中,可能「不變」的是什麼。

張鐵志在《未來還沒被書寫》裡寫那些經典的搖滾樂團/唱作人,但不寫他們的輝煌時刻,而是著墨在他們的焦慮與不安,從而突破、改變世界與自我的那個瞬間。(圖/Unsplash)

不同的世代,共同的焦慮

我們從看似快速貶值的流行文化中,甚至書中這些在音樂史上備受肯定的人物都已可能被簡化為符號的當下,書中寫著這些音樂人曾做過什麼,以及當初他們是如何寫下「自己的歷史」,《未來還沒被書寫》與其說作者在歌頌音樂人的偉大,不如說作者在寫從1968到70年代初開始(那時世界各地都爆發學運潮),到80年代在消費世界中感到徬徨與無聊,及如今的虛無與強權壓迫,我們從書中的人物可以投射出每一代的年輕人的處境,甚至為何我們至今仍從大衛.鮑伊無標籤的設定感到「他」仍是個「進行式」?包括2023年的時尚大秀也充滿了鮑伊當時的影子。

大衛.鮑伊的「無法被定義」,破解安迪.沃荷(Andy Warhol)口中「每人成名十五分鐘」的普普宿命,成為跨越時空的謬思。他的歌曲〈Heroes〉、〈Space Oddity〉從柏林圍牆倒下到如今極權興起仍是自由的代表。Nirvana在高速成長的80年代中看到了雷根政府下保守勢力與富人權力集中的開始,他們是如何敏感又刺痛地感受到繁華中加速形成的都市黑洞,以及Sex Pistols面對當時英國的高失業社會、巴布.狄倫在過了名聲的巔峰期後,沉寂了八年回歸,看到了已經凡事綜藝化的美國,又如何見證了美利堅這土地馬戲團式的迷惘與幻夢。

這本書將他們年輕時的迷惘與惶然,甚至是這些音樂人洞察到的今日混亂細細地描寫出來。

柏林圍牆的世界政局的影響,對當時的音樂人間接帶來新的啟發。(圖/Unsplash)

雖然現在世代斷裂,每一代都處於他們自己的回音中,但張鐵志這本書除了寫音樂,同時也在寫這群人當初面對的景況與個人掙扎。於是巧妙的是,他筆下的「世代密室」變成了透明屋,你可以從這本書看到書中名人同樣與你一樣感到孤獨、就業焦慮、社會動盪、對政府的不信任與對資本社會的疑慮,即便有的遠在70年代,但他們的生命處境並沒有跟我們如今有太大不同。

每種藝術都在投射當時社會處境。張鐵志的書中他們並不是時代的眼淚,在他眼中,他們並沒有成為過去,而是歷歷在目。

從世界崩壞的地方開始蛻變

以我身為讀者的角度看來,這本書其實另外一個核心是「年輕人」,甚至此書的隱主題可以視為「年輕群像」。每一代年輕人都難免將自己偶像神化(當然也關乎創作者的才華與技巧突出),但更重要的關鍵是那少數的年輕人可能代替許多人發聲,甚至成為他們成長期時的養分與救贖。

所以你可以從此書看到從60年代末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首腦盧.里德(Lou Reed)在封建保守的家庭長大,有如我們所熟悉的「規訓教育」下長大的青年,深深受到波特萊爾《惡之華》的靈感影響,讓你能體會那年代保守與衝突下,為何會產生了迷幻音樂的風潮(包括那年代披頭四也推出了迷幻經典《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那時美國也發生了驚人的「曼森家族案」(一群白領家庭培養的名校女孩願意追隨曼森犯案)、之後1972年庫伯力克導演的《發條橘子》驚天問世,可見當時規訓教育下的壓抑與伴隨而起的瘋狂。

隨著反戰聲浪崛起的60年代嬉皮文化,代表一種對舊時保守家庭思維與教育的反撲。(圖/Unsplash)

書中也提到披頭四的成長歷程,當他們太紅時,他們的名氣也變成公共財,這使得這幾個年少成名的小子除了要面對社會的激盪,也要面對自己人生的迷霧。市面上有很多寫披頭四的書,但這本是將披頭四帶入了70年代的烏托邦夢醒,其中有一段寫得很好,張鐵志認為《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是搖滾樂與披頭四一起轉大人了,「只不過,對披頭四來說,他們的新身分並不是帶來重生,反而是終結的開始。畢竟,裂縫已生,他們已經不想再做披頭了。你知道,這就是成長的滋味。」

他對這些曾經風雲的人保有冷靜的熱情,比方巴布.狄倫在經歷了瘋狂的被封神歷程後,他曾選擇回歸家庭生活八年,張鐵志書寫他的心境,則有如日本的「浦島太郎」再復出看到的美國已物換星移,花之子凋零,商業收編了搖滾,世界似乎只是換了另一張「瘋狂」的臉孔,良知與荒謬總結伴而行。

青春是永不停止的反叛與探索

由於張鐵志也是社會觀察者,所以你可以從書中爬梳從60年代到現在,即便從憤怒、激情到虛無,但搖滾樂一直是扮演對這社會相對的「提問」者,如書中的音樂詩人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與大衛.鮑伊,書中形容柯恩始終是時代的局外人,他始終不屬於那個時代或任何時代。而關於鮑伊,書中是這樣寫的:「那是與世界的疏離造成的不安,別忘了,他就是──而且一直是──那個孤單的Major Tom。」

其實現在這世界有著大把對青春的膜拜,戀慕新而厭惡老,但人們似乎都忘了,是否陳舊表面雖是看年齡,但更深層是人內心是否仍有好奇心與追求,甚至持續有向對這世界提問的決心,後者更接近所謂「新」的本質。

張鐵志形容音樂詩人Leonard Cohen是「搖滾樂裡永遠成熟世故的男人」。(圖/Shutterstock)

這本書其實不是將這些早已被世界公認是音樂巨人的藝人放在神壇上,相反的,它將他們放回了「俗世」與「人間」,讓你再次體會即便是披頭四、電台司令、大衛.拜恩(David Byrne)、巴布.狄倫這樣的巨星,本質上是多麼滾泥帶沙地掙扎、甚至感到孤寂狼狽的「異鄉人」,無法真的被社會收編也無法放棄質疑的人,記得他們在前方的身影,後續才有「年輕人」能接力跟上,有如對抗《魔戒》中「索倫之眼」的隊伍。

正如知名作家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Le Guin)所說:「成人不是小孩死去,而是小孩倖存。」這本書就在寫何謂「小孩倖存」,要持續保持年輕與質疑直到死去,所謂藝術正來自如此這般對生命的提煉。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馬欣 圖片/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提供 編輯/郭璈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馬欣 圖片/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提供、Unsplash 編輯/郭璈 核稿/李尤、郭振宇
文字/馬欣 圖片/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提供、Unsplash 編輯/郭璈 核稿/李尤、郭振宇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馬欣
  • 圖片/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提供、Unsplash
  • 編輯/郭璈
  • 核稿/李尤、郭振宇
馬欣

馬欣

長期觀察文化現象,興趣是嗜讀人性,曾任金曲、金鐘、金音、金馬評審。散文與專欄文字散見於《聯合報》、《GQ》、《博客來OKAPI》等媒體。著有《反派的力量》《當代寂寞考》《長夜之光》《階級病院》《邊緣人手記》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