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余政達:酷兒藝術就是一種框架

余政達:酷兒藝術就是一種框架

藝術家余政達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酷兒藝術家之一,他的另一個身分是「法咪咪(FAMEME)」:一位由他創造及扮演的網紅榴蓮大亨。他爽快地同意自己的「酷兒」身分,卻對如何界定「酷兒藝術」遲疑了片刻。若要嘗試定義余政達、法咪咪,或酷兒藝術—這些流動、難以名狀的事物—就得先回到他舉起榴槤之前的那幾年。

藝術家余政達。(攝影/蔡傑曦)

藝術家余政達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酷兒藝術家之一,他的另一個身分是「法咪咪(FAMEME)」:一位由他創造及扮演的網紅榴蓮大亨。他爽快地同意自己的「酷兒」身分,卻對如何界定「酷兒藝術」遲疑了片刻。若要嘗試定義余政達、法咪咪,或酷兒藝術——這些流動、難以名狀的事物——就得先回到他舉起榴槤之前的那幾年。

余政達經歷過藝術路線的轉向,時間點發生在2015年至2017年的藝術計畫《Tell Me What You Want》。

那是一場探討馬尼拉色情產業工作者人際關係的仿紀錄片計畫,余政達在深入當地考察的過程裡,發現自己竟很自在地融入馬尼拉紅燈區的社會結構中。他也因此意識到,自己雖身為酷兒,在此之前卻未曾直接觸碰過這樣的藝術內容,「但透過那次打開身體的經驗,我往後的作品就漸漸帶領我往那個方向走。」

走向酷兒藝術之前的余政達,作品多以錄像藝術探討人主體狀態的隱晦與流動性,經常帶著諧擬與諷刺的情境。他認為,儘管形式上有所「轉向」,但自己現在從事的酷兒藝術創作其實是承接過去作品所探討的內涵,再加上在東南亞旅行接觸色情娛樂產業的經驗所形塑而成——他對酷兒藝術給出這樣的定義:「就是可以重新去想像與思考『流動』。」

余政達所創造的角色「FAMEME」。

然後?然後他就不願再定義了。「因為『酷兒藝術』就是一種框架。」他說。「框架」在於大眾以為酷兒藝術是處理性別社群的「酷兒議題」,但並非全然如此。「我不會強烈地把性別社群當成我的議題,我不覺得這是當代需要看到的,在當代已經沒有『定義』了,網路時空裡我怎麼去定義性別的形式、狀態或可能性?根本就都不需要了。」

當代年輕人對於生理/社會、性別認同和性傾向早已沒有陰與陽的對立,進入一種不定義自己,試圖捕捉跨越及流動的狀態。「酷兒本來就是一種狀態的描述,所以我現在常會使用的詞反而是『酷兒性(queerness)』,不是酷兒藝術(Queer Art)。」他說,當代的酷兒反而更專注於個人內在,只要自己的定義是流動的,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酷兒」。

框架的破除

以類似實境秀方法的「表演性」對酷兒性進行實踐,是余政達最主要的藝術表現形式。2017年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表演節目「女神我」,是他第一件正式進入該藝術領域的計畫。「女神我」以1930年代大稻埕的陪酒店、現已是歷史建物的「黑美人大酒家」為場域,打造一場三小時的沉浸式派對,邀請藝術家表演融合Voguing元素的當代舞蹈、演出女巫形象的Drag Queen,或聲音藝術介入傳統的聲音規則等,在派對中不斷進行性別的流動與轉換。

同一年,余政達繼續在各地美術館連續展出《TAI》、《西瓜姊妹》、《倘若(島嶼的)身體是一個優秀的(邊緣)粽子》等創作。《西瓜姊妹》與新加坡藝術家黃漢明(Ming Wong)合作,兩位藝術家扮成了一對仙子姐妹團體,挪用蔡明亮《天邊一朵雲》的西瓜當作慾望象徵,在MV中不斷唱著:「擁抱吧,我們擁抱吧」。「我們討論的是平等跟不需要框架的愛的形式。」余政達說,因為《西瓜姐妹》他開始站到攝影機前,從策劃表演者成為了表演者,這樣的創作方法直接影響了他往後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法咪咪(FAMEME)」。

余政達與黃漢明創作的《西瓜姐妹》,2017至今。(圖片/余政達提供)

法咪咪是余政達在「2019年紐約Performa雙年展」創作的虛擬網紅,名字取自Meme(迷因)與Fame Me(讓我成名)的雙關語,這個角色挪移了西方世界對於亞洲男性的刻板想像,他戴著墨鏡、衣著鮮豔、活力四射、說著腔調浮誇的英語,擁有馬來西亞榴槤世家富豪身分,所以手邊總永遠抱著一顆榴槤。

作爲一種自我扮演的虛擬角色,法咪咪巧妙地展現了主體的流動性,「有趣的是,他看起來更像一個無性戀者,所以他也是去性別化的——對我來說他更像一種網路酷兒化的實踐,想像怎麼去重新編輯一個虛構的人設。」余政達認為,在當代的網路經驗中其實每個人都在進行酷兒性的展示——當一個人躲在假的帳號密碼和照片後面,主體便已經產生折射,法咪咪則以身體展演的形式揭示了這個事實。

《倘若(島嶼的)身體是一個優秀的(邊緣)粽子》,雙頻道錄像,余政達,2017。(圖片/余政達提供)

登場於Performa雙年展的法咪咪意外受到好評,讓余政達開始思考將其作為長期計畫,以及是否有跨出美術館機構的可能性。不過他沒有想太久,2021年,法咪咪就向大眾文化大舉前進——與饒舌歌手春艷合作單曲〈Charlie的叭叭洗澎澎〉,2022年還於台北大安區開設快閃店「Durian Duty to be Free」,這兩個面向網路及資本的操作方式,讓法咪咪(與余政達)瞬間獲得大量媒體關注。

法咪咪終於成了一場萬眾矚目的實境秀。身為法咪咪的製作人,余政達策劃、拍攝並觀看著實境秀,更直接成為他的演員,但對余政達而言這人其實極為陌生,必須耗費許多精神才能扮演好他,「簡單地說,就是我是雙魚座,他是牡羊座。」也是因為兩者性格全然不同,才使余政達擁有探索自己的媒介,「我覺得酷兒應該要容納更多的可能性,而他就是在鞭策我怎麼去想像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當世界不再有框架要破除

法咪咪破除了余政達的藝術框架,也破除法咪咪自身的虛擬人設、流入至真實世界,接著重新改寫真實世界的框架。下一步,余政達將開設媒體公司「咪式媒體(Thorny Media)」,由他擔任老闆、法咪咪作為公司旗下IP,展開更具企圖心的藝術跨界計畫,這也能使他更釐清法咪咪的創作邏輯與兩者之間的結構性關係。「記者會簽約儀式將在明年舉行。」他預告。

余政達認為,台灣是一個很適合酷兒類型藝術發展的地方,沒有審查制度、整體對於多元性別開放與接受程度也相對較大,相比其他亞洲國家,台灣擁有較高比例的當代酷兒藝術家;那些與余政達相同世代的藝術家也不再將酷兒視為一種議題去操作,對他們來說「酷兒」是很自然的,源自於他們日常生活裡的事物。

(攝影/蔡傑曦)

「台灣是一個混合的族群,在民主化的過程中,其實也要重新去定義自己是什麼。我覺得2017年的同婚釋憲,就重新定義了台灣的主體,讓台灣是屬於人權、民主化跟可以投射自由的地方——透過這樣的主體轉換以及共識凝聚,台灣因此變成一個『國家』。」2017年也是台灣當代酷兒藝術迸發的一年,台灣正在加速流動,余政達說,他可以想見下個世代的孩子們在自我認同上將更沒有框架的限制。

或說,世界也正在流動。剛從2022日本愛知雙年展化身成「西瓜姐妹」回來的余政達,談起自己在日本感受到人們對於作品的觸動,「我一打開車門進到展場,民眾全都在路邊等西瓜姐妹,他們一直跟著我們遊行三個小時⋯⋯」有女孩寄e-mail給他,說自己如何被展覽鼓勵,或看見講座爆滿、許多的人在台下抄寫筆記,「我在想,其實我們面對的問題,是人的問題,必須要回到人的本質。」

讓流動回到自身。當我們都學會它,你我最終將到達一個不再被「酷兒藝術」框限的世界。

MAKEUP by Fio_na_Li

|延伸閱讀|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轉載自《VERSE》015封面故事「是男生,是女生,是流動與多元」,更多關於性別流動的故事請見雜誌。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郭振宇 攝影/蔡傑曦 圖片/余政達提供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郭振宇 攝影/蔡傑曦 圖片/余政達 提供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郭振宇 攝影/蔡傑曦 圖片/余政達 提供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郭振宇 攝影/蔡傑曦 圖片/余政達 提供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文字/郭振宇 攝影/蔡傑曦 圖片/余政達 提供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振宇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郭振宇
  • 攝影/蔡傑曦
  • 圖片/余政達 提供
  • 編輯/梁雯晶
  • 核稿/郭振宇
郭振宇

郭振宇

或許喜歡電影、音樂與文學。每次的自我介紹都覺得彆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