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一個從在地出發的另類文化園區──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一個從在地出發的另類文化園區──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由古蹟建築、舊工廠改建而成的文創園區遍布全台灣。但在花蓮,有一個很不一樣的以舊鐵道出張所改造的文化園區。這裡不是由大企業由上而下的經營管理,而是由一群原本在地的文化工作者,打造出一個有點另類的文化園區,有電影院、音樂空間、歷史展覽廳,還有一個屬於花蓮的文化社群。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的前身為前身為鐵道部花蓮出張所。

由古蹟建築、舊工廠改建而成的文創園區遍布全台灣。但在花蓮,有一個很不一樣的以舊鐵道出張所改造的文化園區。這裡不是由大企業由上而下的經營管理,而是由一群原本在地的文化工作者,打造出一個有點另類的文化園區,有電影院、音樂空間、歷史展覽廳,還有一個屬於花蓮的文化社群。

位處花蓮東大門夜市旁邊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以下簡稱鐵道園區),緊鄰觀光鬧區,但因外觀不顯眼、知名度不大,一不小心就會被旅客忽略,或是錯跑到附近的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外觀看似毫無吸引力的場域,從大門進入後卻是別有洞天。四合院形制的日式辦公廳舍圍繞庭院,沿著長廊移動,典雅的日式建築化身為手工藝品店、電影院及音樂展演場域,園區每周上映不同主題的電影,經常性舉辦市集,屬於花蓮在地的文化能量,似乎正在此醞釀而生。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保存完整的日式木構造建築。

舊鐵路辦公室,專注文化再次出發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前身為鐵道部花蓮出張所,是早期花東鐵路的總指揮所,負責台灣東部鐵公路工程。1988年花蓮車站遷站,出張所因此荒廢。為了保存珍貴的木構造建築,在地文史工作者奔走多年,在2002年成功登錄歷史建築、推動保存修復,重新定位為鐵道園區。

2014年園區正式委外經營,但受限於《文化資產保存法》、經費仰賴中央補助等諸多因素,多年來,鐵道園區就像台灣各地文創園區遇到的問題一樣,廠商無法規劃長遠營運策略,因此未見顯著的成果,即便園區已對外開放了多年,仍有許多在地居民不清楚這裡的營運情況。

直到2020年,時任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的王君琦與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共同推動「地方影視音體驗及聚落發展計畫」,修復園區內的員工集會空間「中山堂」,將其改造為「花蓮鐵道電影院」。文化局也於2021年推出「主題創意策展」公開徵選營運計畫,由9個在地品牌組成「鐵了心共營團隊」接手經營。鐵道園區的新樣貌於焉成形。

花蓮鐵道電影院,台北觀眾也被吸引前來觀影

花蓮鐵道電影院位處園區內的中山堂,若非招牌指引,或許難以一眼認出這是一間電影院。

中山堂原本是鐵路員工集會和育樂場所,將原本的舞台空間改建為電影院後,保留了建築物木門上的風箏型透明玻璃,牆上還有可輕推旋轉的圓窗,以及通風口的雕花裝飾,從外觀上來看仍舊保留建築物古典雅致的氛圍。

作為東部唯一的非營利電影院,放送電影是基本工作,除此之外,營運團隊還肩負推動「花蓮影視基地計畫」:舉辦花蓮短片創作獎、接洽來花蓮拍片的製作團隊等。


鐵道電影院由中山堂改建而成。

計畫主持人張志宏出身花蓮,多年來在地深耕,以紀錄片工作者身分為花蓮留下許多珍貴的影像紀錄。他對於鐵道電影院有著深刻的期待,除了播放東部商業電影院不會上映的藝術電影、紀錄片之外,也希望將此地打造成為影展巡迴的據點之一,為花東地區的居民連結西部藝術影視的資源。

鐵道電影院希望以不同角度創造民眾獨特觀影經驗,因此策畫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觀影活動,像是針對親子與兒少設計的「走走電影院」,讓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上戲院共讀電影,或是「娃娃車電影院」,家長可以大方地將娃娃車推進電影院,享受觀影的樂趣,「就算你成了家、有孩子,也還是可以走進電影院看電影。」

「誰來電影院」則會邀請特別來賓擔任選片人和映後座談人,例如邀請園區所在地的里長擔任選片人,「里長選了年輕時和老婆約會時看的《羅馬假期》!社區民眾也因此發現原來里長年輕時也曾浪漫感性,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基地辦公室緊鄰電影院,熟門熟路的觀眾常在觀影結束後,掀起辦公室窗戶的門簾,探頭和工作人員打招呼、分享電影心得。有一位從香港移民的阿姨,經常來看電影,並會帶點心分送給工作人員,「我相信一般的電影院不會有這樣的體驗,我們跟觀眾非常靠近,建立很好的情感連結。」張志宏說。

盤點過去電影院的表現,平均有六成滿座率,族群遍及大學生、老師和各個年齡層。因為電影票價便宜,加上常有西部電影院也少見的電影上映,默默地吸引許多電影發燒友前來觀影。曾有來自台北的觀眾,千里迢迢搭車到花蓮,只為了在鐵道電影院看一整天的電影。「電影是一個迷人的藝術,我們希望鐵道電影院能讓不分年齡層的男女老幼,都有機會走進電影院看電影!」張志宏期許著。


「花蓮影視基地計畫」主持人張志宏。

鐵了心為花蓮,共營團隊的共好精神

「為什麼這裡這麼好,卻都做不起來?」鐵了心共營團隊的成員之一蘇素敏,第一次走進鐵道園區時,心中不禁萌生感嘆:大門半開、窗戶緊閉、燈泡不亮,民眾走進這個外表看起來昏暗的場域多半是為了借廁所。

「希望這個美麗的地方能活化起來,並且被大家看到。」抱持著這樣的想法,2021年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公開徵選營運計畫後,蘇素敏努力奔走,串連在地品牌組成「鐵了心共營團隊」,目前團隊成員包括陪伴孩子的獨立書店「孩好書屋」、以鐵道為選書主題的「762書庫」、手作工藝品「伊奶奶」,還有「米努蓋」食堂、音樂基地和賞鯨服務公司,希望透過多元品牌的力量,點亮蒙塵已久的園區。

園區內販售各式與花蓮相關的文創伴手禮。

以音樂基地「花聲客廳」來說,這是由資深音樂人王繼三負責規劃,是花蓮少數配置做完整的音樂表演場地,提供各種聲音工作者和團體舉辦演出、講座、工作坊和各類論壇的資訊交流實驗平台,像是曾以首張專輯《夜官巡場》入圍2022年金曲獎年度新人獎的樂團「裝咖人」,成員多來自花蓮東華大學,當中兩首歌不但是由花聲客廳廳長嘉木郎擔任製作人,專輯中許多歌曲也是在這個場地錄製完成。東華大學爵士樂音樂系爵士樂組也經常在此演出。

「花聲客廳」是花蓮少數的音樂表演基地。

團隊成員經營種類龐雜、 推廣在地文化的經驗不一,唯一的共通點是,每個人都想為花蓮做一些事情,而且他們的想法都能在團隊中自由且開放地被討論,「我們每天都在討論之中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蘇素敏表示。

這也是蘇素敏理想的工作模式。2006年,她與其他夥伴共同創立「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發行花蓮地方誌《O’rip地方誌》,發掘和推廣地方文化;2013年創立文創品牌「花蓮日日工作室」。過去15年來推廣花蓮在地文化的經驗,加上蘇素敏年輕時曾在北歐生活,接受過當地共好精神的勳陶,她意識到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集結眾人之力、與他人共創,才能走得長遠,她希望鐵了心共營團隊的共好共創營運模式,可以成為經營公共場域的新可能。


「鐵了心共營團隊」成員,右一為蘇素敏。

共好共創的精神看似理想,實踐卻需要許多力氣,並且難以一蹴可幾,「自己做很容易,若希望大家充分理解和參與,就會需要花費比較多心力。」在團隊正式進駐前,先以兩個月討論彼此對園區的期待,進駐後也有成員因想法不同、或是難以承擔虧損而離開,加上大家彼此有各自的空間、事業要經營,如何一心二用,是目前最大的挑戰。

進駐至今一年多的時間,團隊舉辦了露天電影院、多場音樂會和主題市集,以及二、三十場工作坊。成員劉伊倫表示,在這段時間他們也逐漸看到成效,從一開始民眾對於鐵道園區感到陌生、沒有人願意走進來,到現在已經有攤商會主動詢問是否有檔期可以參與市集擺攤。

曾有成員比喻,鐵了心共營團隊就像是這群人已經在在地方種植多年後才會開花結果的水果。蘇素敏說。「我跟自己說,我們這代不是一定能吃到果子的人,但希望下一代能吃到水果。」

|延伸閱讀|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陳湘瑾 攝影/梁雯晶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陳湘瑾 攝影/梁雯晶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陳湘瑾 攝影/梁雯晶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陳湘瑾 攝影/梁雯晶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陳湘瑾 攝影/梁雯晶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陳湘瑾 攝影/梁雯晶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璈
文字/陳湘瑾 攝影/梁雯晶 編輯/梁雯晶 核稿/郭璈
大亞能為明日鏈結大亞能為明日鏈結
陳湘瑾

陳湘瑾

畢業於台灣大學新聞所。寫文章、做podcas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