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2024訂閱方案 0
0
遵循有機與耕讀:謝怡雯推廣與土地共生的生活哲學

New Taipei Woman SDG Power

遵循有機與耕讀:謝怡雯推廣與土地共生的生活哲學

謝怡雯由服務業轉入農業,與志同道合的青農夥伴,一起服務於新店中嶺山的「內心有機農場」,了解自己的土地成為首要任務。

青農謝怡雯深受耕讀生活的吸引,所以毅然決然投入當全職農夫。

謝怡雯由服務業轉入農業,與一群志同道合的青農夥伴,一起服務於新店中嶺山的「內心有機農場」。這些青農夥伴也都來自不同背景,以追求與土地共生的生活方式為目標,同時深耕在地,致力推廣耕讀與有機的理念。

「我一直期許自己的工作可以帶給他人更正向而深遠的影響,這就是我為什麼成為農夫。」有機青農謝怡雯如是說。

謝怡雯所服務的內心有機農場最大推手是森林學堂「黃庭書院」,書院創辦人張慶祥推崇古代文人嚮往的生活方式「耕讀」──研讀經典,同時以農事勞動觀照內心和磨練意志。他認為唯有結合經典與土地,方能體悟古人的生命智慧。為落實耕讀理念,張慶祥在書院的土地開墾出一階階農地,篩土引水,作為學員的體驗場域和探索學問的平台。

一直熱衷追尋心靈成長的謝怡雯,原本只在書院聽講、當假日農夫。聽聞張慶祥有意將書院農圃發展成有機農場,謝怡雯認為有益於社會,十分符合自己對工作的期待,也深受耕讀生活的吸引。「務農是我的生活理想,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人生轉變。」於是,她與在書院相識成婚的先生劉翼銓,決定一起成為全職農夫。

有機耕作 與土地建立深厚連結

經營一座有固定產量的農場並不容易,有機農場尤甚,需輔以更多的農學知識和實作經驗。謝怡雯和夥伴們必須讓自己從業餘的假日農夫進階為專業農人,過程中遭遇了很多挫折,發現摸索、自學遠遠不夠,他們便積極到其他農場實習,也不斷向業界專家及農友請益。

而一開始最重要的任務莫過於「了解自己的土地」,才能將所學因地制宜。在熱心農友的建議下,謝怡雯和夥伴們開始「追天氣」,透過對氣候、土壤、水質及品種等不同面向鉅細靡遺地觀察和記錄,讓自己更深入認識當地風土,全盤掌握土地狀況,經驗是由一年一年累積而來。

目前內心有機農場佔地十甲,已開墾約6分地,規劃了露天農圃、溫室與網室;未開墾區域則保留作為平衡生態之用。

農場取得有機認證,作物以蔬菜為主,農藥及化學肥料一概不用,只在農地區域使用雜草抑制蓆,並採生物防治對付害蟲,以對土地影響最小的永續方式管理;肥料或種植綠肥,多是就地取材,以菇包或玉米梗等農業廢棄物製作有機肥,達成在地循環。

目前內心有機農場佔地十甲,已開墾約6分地,並且取得有機認證。

謝怡雯說,近年氣候變化大,去年大豐收的做法,今年可能就沒產量,不適用;溫度上升個幾度,生態圈就會變化,一不注意蟲害就來,所以必須緊跟當下狀況不斷修正做法。這個過程也教會了她:每一次都要讓自己重新低頭觀察,並謹慎以對。

「每一年我就多了解我們的土地一點,這是一種人地關係的建立,就是所謂的『與土地共生』,農業是一個要用五感去感受的產業。」謝怡雯說:「農人跟土地是緊密相連的,直接影響作物生長的狀態,所以每一天的每一個決定都很重要。農業學問很深,我們到現在也一直還在學。」

謝怡雯的夥伴陳妙怡原本是坐在電腦前的工程師,拿起鋤頭從零開始,如今也是個獨當一面的農人,她也附和謝怡雯說道:「吃一口好菜的祕訣,就在每一個起心動念之中。」

健康菜金 實踐社區支持型農業 

在業界專家的建議下,內心有機農場的通路經營也不走尋常路,而是導入永續經營模式:「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 CSA),由一群社區消費者共同支持在地農場運作,建立地產地消的食物系統,減少食物里程,並重建生產者、消費者、農作物與土地的連結。

為永續經營農場,謝怡雯和夥伴發想「健康菜金」的通路方式。

謝怡雯和夥伴發想「健康菜金」的通路模式:以新店地區的家庭為主要消費客群,只要支付不同方案的健康菜金,每週即有最新鮮的當季蔬菜直送到府,堪稱是「土地到餐桌」的最佳實踐。農場種植的蔬菜種類也因此視家庭需求而定,每年不斷試種新品種以增加多樣性,按四時節氣收成,讓消費者「吃當季」。

蔬菜配送採無菜單的方式,內容隨機,有時候還有在農場未開發地採摘的山野菜,「這是一個鼓勵消費者嘗試更多蔬菜的方式!」謝怡雯分享,曾有客人從來不吃的絲瓜,沒想到因為無菜單料理而一吃愛上。

她也發揮女性優勢的細膩觀察力,注意到很多客人購菜上的猶豫是因為對菜類不熟悉,於是擔起客服一職,為客戶解決蔬菜的相關問題,例如:為每一樣菜附上照片並註明名稱,或為客人尋找美味的烹調方式;亦以閒話家常的方式,與客人交流吃蔬菜的心得。

積極推廣食農教育

在社區支持型農場的概念中,消費者亦是農場構成的一分子。謝怡雯及夥伴將客人視為家人照顧的誠意與用心,也成功傳遞給了客人,兩方建立起緊密的情誼,有著互相體貼對方的溫暖人情。「除了配送蔬菜,我們還有教育的責任,讓客人更懂得珍惜食物的得來不易。」陳妙怡說。

為此,內心有機農場在週末假期規劃「農場輕旅行」,進一步邀請客人到訪農場,從農場見學到農事體驗──食農教育也是耕讀理念推廣的一部分,讓客人親眼見到他們吃的蔬菜是如何種植出來的?長在土地的蔬菜是什麼樣子的?不但讓客人更了解他們的食物,也在勞動中體驗務農的不易。

目前內心有機農場佔地十甲,已開墾約6分地,並且取得有機認證。

「體驗過農事,就會知道生活中每一樣事物都得來不易,就會變得時刻感謝上天。」謝怡雯說:「學習待人處事,就從認識自己餐桌上的蔬菜開始,裡面蘊涵了很多生活價值。」農場也在新北市農業局及新店區農會的媒合下,一週一次為青潭、雙峰、雲海三所在地小學的營養午餐供應有機蔬菜。同時內心教育基金會也會到校進行食農教育,帶領學生深入了解飲食生產的原貌,體會並認識人與自然生態的永續共存,更進一步將德育從心紮根。

務農的忙碌生活,讓謝怡雯和夥伴感受到何謂「腳踏實地的生活」,不但時時刻刻都是真實做自己,推廣有機蔬菜與耕讀生活的使命感,也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充實,「我們的目標就是繼續深耕在地,種更好的蔬菜,也將耕讀文化分享給更多人。」謝怡雯說。

|延伸閱讀|

➤ 訂閱VERSE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VERSE VOL. 22 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 文字/林蔚靜
  • 攝影/Ogawa Lyu
  • 編輯/蘇曉凡
  • 核稿/游千慧
林蔚靜

林蔚靜

喜歡山、攝影、台灣茶,以及用文字說故事。曾任《VERSE》資深採訪編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