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設計師Nora的理想廚房實驗室:用中島打造家的靈魂角落,讓香草、器皿與記憶自由生長

設計師Nora的理想廚房實驗室:用中島打造家的靈魂角落,讓香草、器皿與記憶自由生長

七年前,柏成設計設計總監王菱檥(Nora Wang)和先生邱柏文 (Johnny Chiu) 改造台北溫州街上屋齡 100 歲的日式宿舍老宅,取名為「JCA 生活實驗所」,用光將空間打開。在視野開闊的廚房裡,做菜中的 Nora 只要一抬頭,就能看見最愛的家人和種滿香草植物的小花園,讓每天都是美好的生活實驗。

「我可能烹飪節目看太多了!我就是會邊煮邊擦的那種⋯⋯。」爐上的油封蒜頭海鮮正在加熱時,順手就在擦起桌面的 Nora 笑稱,她做菜的流程深受烹飪節目影響,十分井然有序,說完並起身走到中島前方的小花園,挑選適合下鍋的香草。Nora 的廚房由挑高的木作老屋改造而成,陽光可以直接照進半開放的空間裡,還有一座不時會長出各種驚喜的香草花園。這片儼然在生活頻道才會出現的廚房景緻,都是由身為室內設計師的 Nora 親手打造。

耳濡目染的大廚房童年

Nora 對廚房最初的印象來自奶奶,「我從小家裡的廚房空間很寬敞。」她出身自一個十分傳統的台南家庭,由奶奶掌管的大廚房從早到晚都很活躍,每天都會開伙,而且全員到齊上桌用晚餐。Nora 自己非常喜歡看奶奶做菜,會在廚房裡當小助手,享受奶奶準備的每一餐。因為在家吃飯已習慣成自然,離家到外地讀大學時,Nora 極為不適應外食的生活,直到大三那年到法國巴黎作交換生,因為飲食沒有台灣那麼方便,她開始自己下廚。

進了廚房以後,Nora 發現自己總會在做菜過程中想起奶奶是怎麼做的,「可能在耳濡目染之下,下意識都知道要怎麼做。例如高麗菜要用手撥,不能用刀切,因為遇到鐵質邊緣會變黑;或是紅蔥頭爆香的時候,乾掉的皮不要扒掉,一起下去爆會比較香。」原來奶奶堅持的細節,都是成就美味的秘訣。

畢業後和家人移居到加拿大,換 Nora 肩起了廚房主人的角色,幾乎天天下廚,「我很常做擔仔麵,是一碗懷念台灣的味道。」在 YouTube 和網路沒那麼盛行的年代,有很多料理的常識都是來自 Food Channel 和各式烹飪食譜書籍。

北美生活美學風氣洗禮

Nora 和日本朋友學做日式料理,自己也喜歡買食譜、看電視節目,「我非常、非常愛看 Food Channel(美食頻道),我每天都要看!」Nora 開心地分享,美食頻道不只是教觀眾做料理,也會提供和餐桌、飲食相關等周邊內容,開啟她對廚房生活的更多想像,一有空也會去逛知名廚具零售店 Williams Sonoma ,「那裡會因應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產品和漂亮的佈置,可以激發我很多靈感。」不像台灣有很多在外面吃喝玩樂的選擇,加拿大人大多生活和娛樂都在家中,加上受到推廣料理和家事生活美學的美國名人瑪莎・史都華(Martha Stewart)影響,整個北美普遍皆重視家庭生活的居家細節。

Nora 參與到許多當地的派對,講究食物、擺盤和佈置細節的氛圍讓她難以忘懷,例如在家中的派對中請來專門的師傅開生蠔,讓客人吃到新鮮的生蠔;或是見識到不同國情的飲食方式,像是到在地法國人家用餐,上菜順序是在主食後才享用生菜,並在最後享用起司。多元的飲食生活體驗至今仍深深影響 Nora,便渴望有天也能在自己的廚房,宴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度過美好時光。

打造理想的廚房也要考慮不美好的事情

回到台灣後,Nora 與建築空間設計師先生邱柏文 Johnny 改造一座屋齡 100 歲的日式宿舍老宅為生活實驗所,「我第一次走進這個空間時,就知道這個位置必須是廚房。」這份期望似乎和她小時候在大廚房的生活經驗連結,Nora 直指著上方挑高的木頭屋樑說,「因為我喜歡做菜的時候上面沒有任何東西,然後不想看著牆做飯,我不希望被關在一個密閉空間中。」她希望做飯的時候可以看到大小朋友在眼前玩;一有靈感,就能直接走進眼前種滿香草花園,採集可以入菜的香料食材。

高挑的屋樑實為一座三角交叉的屋頂,在廚房的正後方有一個造型非常獨特的櫃子,是 Johnny 為了呼應屋頂的形狀特別設計。有別於常見的方形櫥櫃,這個櫃子以黑色鐵片交叉出一格又一格菱形空間的層架,全部都用卡榫砌成,沒有使用釘子。「我是一個器物控,很喜歡各式各樣的器皿。」Nora 解釋,配合菱形的結構特型,加入不同長度的木頭層板就能擁有很多展示和收納的變化,小至碟子、大至鍋子還有酒瓶都能放進去,展示她 20 年來形形色色的碗盤收藏,是一個兼具機能及美觀的碗盤櫃,將層板全部抽出還能擺放生活讀物。 

同時達到美感及實用性的背後,來自萬全的考慮。「一般人不會把不美好的事情設計進去。」Nora 認為在設計空間時,必須很誠實面對自己,可以從模擬真實的日常生活情境看見自己的需求,「水槽要大才會好做事,上面跨個板子就變成工作台,抹布跟垃圾桶的位置也要一併考慮。」精心設計的廚房如果被隨手擺滿抹布或隨處放置垃圾桶,就破壞了原本規劃的美感。於是她一開始就替垃圾桶和廚餘桶設計好位置,擺在鄰近水槽處;因為習慣天天換洗抹布,她會將備用抹布摺好放進抽屜,用過的就放入一個小甕裡。Nora 也將廚具陳列架設計在中島後方,而非擺在料理桌上,方便取用的同時也能保持桌面整潔。

廚房中島:生活與工作的交會點

除了滿足機能需求,廚房亦是 Nora 對待工作和生活態度的延伸。在廚房空間裡有一座長橢圓形的不鏽鋼中島,中島盡頭鑲著一片厚重的大理石桌板,「它其實是我曾經做錯的一個設計決定,我想要記取這個教訓。」Nora 指著石桌上的一條清楚的切線喃喃地說,雕刻白大理石是一個相當昂貴的材料,但她仍決定面對錯誤,設計一張全新的桌子給客戶,把它留在自己的廚房重新利用。與中島結合的大理石桌因此被賦予全新的生命和任務,不僅是她展現廚藝的舞台,也是工作、品茶、品酒的地方。

油封蒜頭海鮮香噴噴地上桌,裡面有新鮮的蝦子和花枝,加入金黃色的橄欖油和蒜頭,還有紅色的小番茄、綠色的橄欖相襯。Nora 說,這是一道她很常在派對宴客或家庭聚餐上煮的料理,「它看起來很複雜,但做了會發現很簡單。」美食頻道裡的完美廚房乍看遙不可及,但只要願意在生活中發揮創意,也能像 Nora 廚房裡的大理石餐桌,替平凡的生活創造出不平凡的意義,轉眼間就會發現自己已活在最嚮往的空間裡。



購買 VERSE 雜誌

本文整理自《VERSE》029 「廚房的美學:從料理到器物,生活的詩意」,更多故事請見雜誌。
購書連結:誠品博客來


➤ 訂閱實體雜誌請按此
➤ 單期購買請洽全國各大實體、網路書店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文字/林梵謹 攝影/蔡傑曦 編輯/DOMINIQUE CHIANG
VERSE VOL. 28 愛上花蓮的20個理由VERSE VOL. 28 愛上花蓮的20個理由
  • 文字/林梵謹
  • 攝影/蔡傑曦
  • 編輯/DOMINIQUE CHIA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