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設計Design

《大溪大禧》專書分享座談,解析民俗節慶魅力與策展幕後點滴

《大溪大禧》專書分享座談,解析民俗節慶魅力與策展幕後點滴

由木博館與衍序規劃設計合力完成的《大溪大禧: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一起策展》一書,於2/15在北藝青鳥書店舉辦新書發表會,邀請木博館館長陳倩慧、社會觀察學家詹偉雄、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衍序規劃設計總監劉真蓉、設計師廖小子以及VERSE社長暨總編輯張鐵志一同出席與談,從「大溪大禧」談地方策展及與大眾溝通的設計思考。

像山一樣安心、穩固的存在——漢皇集團2023美好展望全新品牌識別發表會
Promotion 商業 設計

像山一樣安心、穩固的存在——漢皇集團2023美好展望全新品牌識別發表會

迎接嶄新的一年,漢皇集團於去年底在漢皇吾岳接待中心舉辦「漢皇集團 2023 美好展望——全新品牌識別發表會」,透過全新品牌視覺的呈現、品牌核心價值的重新疏理,漢皇集團宣告著全新的啟程,秉持著「承諾為本,如實築家」的精神,打造一棟棟舒適且安心的住宅,持續傳遞土地與家的溫度。

如何用空間與視覺表現「跨域」?「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空間設計張暉明 & 視覺設計林冠名
Promotion 人物 設計

如何用空間與視覺表現「跨域」?「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空間設計張暉明 & 視覺設計林冠名

藝術的未來會是什麼?「台新藝術獎」在20週年大展中打破回顧式展覽的策展方法,邀請歷屆得獎藝術家,以多元有機的方式回應展覽名稱「NEXT」。透過與本次展覽空間設計張暉明、視覺設計林冠名的訪談裡,從他們的視角理解本次展覽的實驗性與立體性。

關公生日如何成為全台最潮慶典?「大溪大禧」專書紀錄一場民俗文化的傳承

關公生日如何成為全台最潮慶典?「大溪大禧」專書紀錄一場民俗文化的傳承

2018年起,來自桃園大溪,出現了一個萬眾矚目的慶典「大溪大禧」,以「一場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為定位,成為近年台灣具代表性、地域型的台灣文化慶典。本書將五年的實踐過程編集成冊,將深入拆解慶典內容,從博物館學實驗,到策展方法實踐,帶你身歷其境、一探究竟。

「這樣設計」執行長陳渼蓁專訪——以簡馭繁,才成就經典

「這樣設計」執行長陳渼蓁專訪——以簡馭繁,才成就經典

傳奇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提出了貫穿現代建築史的一句話:「Less is More」,打開了空間美感的格局,超越時間與潮流的限制。如今,後疫情時代來臨,讓設計美學翻轉與重置,以簡馭繁的精神再度被發揚;誠如「這樣設計」執行長陳渼蓁所說的「去蕪存菁」,唯有簡約高訂宅邸,才能無謂潮流、擁抱世代。

臺東設計中心與「台東慢波」:實踐人作為塑造城市的方法

臺東設計中心與「台東慢波」:實踐人作為塑造城市的方法

近幾年,台灣的城市行銷百花齊放,從刊物發行到大型展覽或藝術節,有時以幾天的展覽講座市集組成,在宣傳之下一時之間奪人眼光;有的則是將目光放在每日的實踐中,一點一點向在地學習,累積知識並推進溝通。臺東設計中心自2017年成立後,即一個固定單位以設計導入作為城市治理的方法,現任策展人吳孝儒(Pili)重新思考地方設計的含義,開啟「台東慢波計畫」,讓台東被外界看見之前,先讓在地認識彼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