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行旅Journey

走訪貓空,臺北地景公共藝術以永續的里山精神,連結地方產業與藝術的美好
Promotion 地方 永續

走訪貓空,臺北地景公共藝術以永續的里山精神,連結地方產業與藝術的美好

2022年臺北市的地景藝術計畫在文山區的貓空展開,鄰近臺北郊區,山裡古道縱橫,連結深厚的傳統信仰與茶產業歷史。透過環境藝術家李蕢至為打造作品《山水螺旋》,呼應敬重天人的宗教觀與堪輿學,以及紙雕藝術家成若涵設計大型鐵雕地景裝置《一起生活》,連結在地發展脈絡,藉由地景藝術帶領民眾體驗指南山、貓空茶園、木柵宮廟文化,感受豐富的人文、產業與自然生態。

臺東設計中心與「台東慢波」:實踐人作為塑造城市的方法

臺東設計中心與「台東慢波」:實踐人作為塑造城市的方法

近幾年,台灣的城市行銷百花齊放,從刊物發行到大型展覽或藝術節,有時以幾天的展覽講座市集組成,在宣傳之下一時之間奪人眼光;有的則是將目光放在每日的實踐中,一點一點向在地學習,累積知識並推進溝通。臺東設計中心自2017年成立後,即一個固定單位以設計導入作為城市治理的方法,現任策展人吳孝儒(Pili)重新思考地方設計的含義,開啟「台東慢波計畫」,讓台東被外界看見之前,先讓在地認識彼此。

英國旅遊YouTuber的台灣紀行,Jason Billam在花蓮發現了什麼?

英國旅遊YouTuber的台灣紀行,Jason Billam在花蓮發現了什麼?

隨著後疫情時代來臨,人類開始改寫旅行的意義。更「在地」的街角日常也開始備受旅人青睞,買東西、吃東西不再是搞懂一座城市的唯一手段,深入當地與居民創造文史對話,也逐漸成為遠行的理由。受Taiwan Pitch邀約,英國旅遊頻道「Jason Billam Travel」主理人Jason Billam來台尋訪原住民的故事,離開喧囂的都市,這位旅遊達人前往東台灣、深入花蓮,尋訪阿美族、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文化脈絡,用外國人的視角,探尋著台灣原住民的工藝與生活。

嘉義「小城咖啡實驗計畫」:秋末,串連23家咖啡名店聯手演繹何謂「嘉義風味」

嘉義「小城咖啡實驗計畫」:秋末,串連23家咖啡名店聯手演繹何謂「嘉義風味」

想到嘉義美食,人們腦中首先浮現的可能是沙鍋魚頭或火雞肉飯,創意團隊「平凡製作」則從近年嘉義市勃興的獨立小店文化著手,號召嘉義市逾20家獨立咖啡店啟動「小城咖啡實驗計畫」,研發以嘉義為主題的「嘉義特調」咖啡與「嘉義特製」餐點,啟動為期一個月的期間限定販售計畫。

台灣同志遊行20年——原來我們一直都在

台灣同志遊行20年——原來我們一直都在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創會理事長喀飛,長期關注同志與兒少性權、愛滋人權、老同文化,致力於對抗抵禦同志的媒體污名。2021年,他出版《台灣同運三十:一位平權運動參與者的戰鬥發聲》一書,記錄了近代台灣同運發展史。今年台灣同志遊行來到第20屆,也是上街活動的第18個年頭,18年,等於是一個孩子步入成年的瞬間,喀飛以魔幻寫實主義的敘述,為我們娓娓道來他這些年來的想望與緬懷。

「基隆好物」計畫前進松菸職人市集,用飲食及伴手禮訴說雨都文創魅力!
Promotion 地方 飲食

「基隆好物」計畫前進松菸職人市集,用飲食及伴手禮訴說雨都文創魅力!

山、海、潮共生的港口城市基隆,不只有地景和歷史引人入勝,由基隆市文化局主導,深耕地方八年的「基隆好物」計畫,持續發掘在地品牌的別緻魅力。今年首度推出專屬品牌標章,邀集入選品牌前進松菸職人市集,希望透過「出外打團戰」,讓人再度對於雨都文創商品能更加認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