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終戰八十年:《廣島》這本經典如何揭露原爆的殘酷 約翰.赫西的報導文學《廣島》曾被紐約大學新聞系評為「二十世紀美國最優秀的報導寫作」。此書以六位倖存者的視角,不帶評價地客觀書寫,忠實記錄原爆當天與之後的生活,並深刻描繪了「被爆者」的真實經歷。作為公認的「新新聞主義」流派原點,本書在這場全人類的集體記憶——廣島原爆事件的80週年之際,仍警醒著世人:我們與核子浩劫的距離,從未遙不可及。
美食 一盤沙拉,如何改變美國飲食文化?慢食教母愛莉絲.華特斯的法國味蕾啟蒙之旅 如果說,有誰以一盤「綠葉沙拉」改變了美國的飲食習慣,那非慢食教母愛莉絲‧華特斯莫屬。在速食文化風靡的年代,她創辦的傳奇餐廳「帕尼斯之家」(Chez Panisse),以對新鮮、在地、當令食材的單純追求,意外掀起一場飲食革命,被視為加州料理的誕生地。
美食 名廚愛德華・李的「不完美」回憶錄:上流社會前女友,紐奧良旅行與「愛德華版本」貝涅餅 踏進紐奧良的街頭,空氣中瀰漫著法式甜甜圈的香甜氣息——那就是當地人引以為傲的貝涅餅(Beignet)。在這篇珍貴的美食日記中,《黑白大廚》中的亞裔名廚愛德華・李親自帶領我們走進他的紐奧良朝聖之旅,與一段不完美的愛情。
書摘 蔡詩萍的跑步哲學——《我還在跑,沒時間變老》開啟一段馬拉松賽道中場的思索 「我跑,所以我存在」——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在他的新書《我還在跑,沒時間變老》中,以多年跑馬拉松的經歷和體會,深入探討人生哲學的核心議題,透過馬拉松中的痛苦與挑戰,不斷體驗和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價值,從中感受到真實的自我。
文學 邱怡青《蜂鳥的火種》長篇小說,走進「亞斯伯格」與「思覺失調」的精神世界 邱怡青細筆刻鑿角色平常的生活與人際互動,以及他們和病狀共存的歲月與心境,細心描繪被疾病標籤化後仍然獨一無二的人格與生命樣態,如實呈現他們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