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文


永續概念酒吧 Drizzle by Fourplay:大自然的聲音,像山濛在耳邊
蕪咖啡 涂喬壹|捨去不必要,才有時間留給自己

卡地亞 x 澳洲原住民藝術家:畫一座被擄掠的家鄉之島

「炎亞綸」之於「吳庚霖」,在《我願意》探索藝名與真名中的「自我」
EP69|何奕佳:農場到餐桌的健康好味道

高美館10月雙特展: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 x 皆川明美好生活的設計展

嘉義的樹與畫,有時還有光——2022文博會「嘉義館」

桃園電影節「魔幻時刻」:從未來看當下,探索電影與真實的界線

音樂創造的進行式:KKFARM的科技創新如何改變音樂產業?

Promotion
飲食
喜豐香1985:讓源於生活的漢餅回歸到現代人的生活

平面設計的思辯展:法國雜誌《Revue Faire》引領眾人探索設計本質
松菸北側澡堂改建的讀書空間「不只是圖書館」,自7/19起展出「平面設計的思辯展」,以法國《Revue Faire》雜誌為主軸,引發觀眾探索當今美學與平面設計角色的思辨浪潮。

cama café松菸旗艦店「豆留文青」:鍋爐裡翻湧的第四波咖啡浪潮

從《咒》到《民雄鬼屋》:台灣恐怖片全盛期已到來?

一堂以積木為主題的歷史課,如何改變一間教室?

從校園掃具到大眾文化,我們該如何看待「常民美學」?

「校園掃具美感改造計畫」:這不是標準解答,我們只是願意做的人
2013年成立的「美感細胞」致力推動美學教育,今年6月,一份發布在粉絲專頁的「校園掃具改造懶人包」引爆了一場「何謂美感」的爭論。然而,爭論之後,改造還是要繼續。

「美感積地」教師黃小萍:歷史老師如何推動校園美感?
Vol.11-3|小提琴家胡乃元,從圖書館探索音樂的寶藏
EP68|杜奕瑾:台灣未來AI產業之光

COFFEE LAW願景城事店:136天後,將隨老公寓而消逝的咖啡店

2022文博會在高雄——用一場展覽的時間環島全台
阿泰呆呆|找到自己在自然與城市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