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Culture
故宮小祕密/警犬隊、美枝龍、金鳳凰....8個你不知道的故宮彩蛋
故宮×徠卡雙百年對話:黃俊團、蔡定邦用鏡頭凝視千年文物
202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徠卡相機同時迎來百年誕辰,兩個承載不同記憶的文化符號在此刻交會,將讓我們看到歷史的脈絡如何被時間凝結。
解密故宮70萬件國寶的家!24小時最高警戒,溫濕度、地震防護機制大公開
員林變身小東京!「NSF新感覺市集」逾20組台日品牌、280年七味粉老舖首次海外體驗
2025「滾雪球」台中藝術書展:一個拒絕討好群眾的文化聚點
Camping Asia帶你體驗「學校沒教的」身體課:「未來藝術學苑」召集全球藝術家的12天實驗
創作自由的起點!新北中和藝文基地,讓青年把靈感變行動
跟著名人逛故宮/大久保麻梨子:「故宮是我向家人介紹台灣的第一站!」
2300件作品競逐!攜手打開台北,2025 YellowKorner攝影大賽揭曉:夾娃娃機、漁港、職人故事奪金
野島剛/故宮的新使命:從文物倉庫到生活風格目的地!打造台灣的羅浮宮需要什麼?
國立故宮博物院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歷史底蘊與政治象徵,也曾是台灣觀光業的搖錢樹。然而,隨著時代更迭,觀光模式改變,這座百年博物館正面臨哪些新的挑戰與轉型契機?
跟著名人逛故宮/鳳小岳:「故宮是最好的約會地點!」
從《火燒紅蓮寺》到法國藝術片:日治時期台灣菁英的觀影品味如何轉變?
買得起的國寶!故宮11款必收文創:馬年限定、名畫冰箱、百年特仕版機車、墨玉貓冰石⋯跨界國寶走入日常
「祭典」如何形塑日本人的思想、道德與社會秩序?日本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談「百姓讀書無用」背後的階級密碼
「貓幫了我很大的忙」:蔣勳談新書《池上 萬安 龍仔尾貓》
蔣勳在疫情期間在台東池上生活,與家貓、流浪貓的相遇,開啟了一段關於生命、自然與眾生的全新體會。新書《池上 萬安 龍仔尾貓》與蔣勳書房的新展覽「眾生平安皆大歡喜」,溫柔紀錄這段被貓與土地療癒的時光。
你在看展,還是展在看你?基隆美術館年末大展《WE ARE ME──我(們)到此一遊》,10國藝術家探問數位時代的身份迷思
一隱照明設計創辦人朱文英、劉炳毅:從台灣起步,拿下13座國際大獎,用光影說出空間的靈魂
祖靈在稻田裡唱歌:優人神鼓×桑布伊「2025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一起聽見自然靈魂的聲音
原來我們餓的不是食物,是愛——費雪《我的飲食歲月》:一本超越美食書的人生之書
用「光」說台灣故事:一隱照明設計作品集《光影過渡之間》——松菸廊道、1895乙未公園、寶元紀之丘三大經典
故宮國寶怎麼修?修復師洪順興、林永欽:22年修復古畫佛像幕後揭秘
《一九八四》作者歐威爾的妻子是誰?艾琳・歐肖內西:被文學史遺忘的幕後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