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文


阿爆(阿仍仍):找回母親的舌頭,也重新創造自己的新聲音
2019 年底,阿爆在台灣以排灣語載道的創作專輯《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滿貫入圍八項金曲獎,台灣與世界同樣思考族群。

寒日不可錯過的美味:你知道沙茶火鍋怎麼來的嗎?
電器用品的使用改變了「元香」沙茶火鍋的經營與消費方式。首先,冰箱可以延長牛肉保存時間,對於地處亞熱帶的臺灣來說確實有必要。

巧克力啟蒙——專業美食家眼中的風味系統:專訪美食家高琹雯 Liz
巧克力的精品化其實是非常近代才發生的事情,即使是 ICA,都還不到十年的時間——從生產者、品牌端,正是這從這個時代開始,台灣正在建立一個年輕而具有活力,獨屬於可可的風味系統和論述以及和生活的關聯性。

Promotion
攝影
林育良 Makoto 鏡頭裡國家的身影,與城市集體記憶的肖像
攝影藝術家林育良 Makoto Lin 於2011年進入蔡英文的競選團隊,隨著蔡英文2016年當選總統,他進入府方擔綱總統首席攝影。

本是農耕生:「掌生穀粒」程昀儀VS.「茶籽堂」趙文豪

跨年微醺看,五部奇幻電影甩掉神秘 2020!
2020 年終於要過,希望神秘的、詭譎的、怪誕的事情通通跟著 2020 被帶走,在 2020 的最後一晚(或 2021 的第一晚也可以),一起用五部奇妙國片,向 2020 大聲說再見!

是紙的材料室,亦是設計人的實驗室

可可食材的「換位思考」:專訪COFE主理人顧瑋

一方巧克力包裹台灣風味:專訪畬室主廚鄭畬軒
單品巧克力是將自然原始、毫不保留的風味展現出來,那夾心巧克力則富有文藝復興的人文美感。製作夾心巧克力,就像是一種昇華後的再創作過程。

發揚樸實巧克力哲學:專訪 TERRA 主理人楊豐旭

重新「發現」陳淑芳:台灣電影中永遠的母親

【UnderLine X VERSE】Dare:如何衝撞我們的時代

Promotion
溯源、尋新、對話、跨域:橫山書法藝術館開館首展「飛墨橫山」

歡迎光臨《伍佰.滑雪場》:在無邊的世界裡,展翅飛翔

自歷史與生活提煉嘉義的意義:「剛剛好的城市」X「舊監青年旅店」
平凡編集工作室的黃銘彰和台灣田野學校的葉哲岳,分別擔任嘉義文創園區A棟和V棟、以及嘉義舊監獄的策展人。展覽場域選用嘉義市代表性的歷史建築,透過設計提煉這座城市的尺度,實驗出未來的探索想像。

探戈與她的溫柔抵抗:專訪巴奈新作《愛,不到》
巴奈《愛,不到》這張以「探戈」為主題的情歌專輯,除了是一本給成人的情歌指南,也是從事多年原住民抗爭運動的她,溫柔抵抗的歷程。

侯孝賢的電影宇宙:拍電影那麼久,所有念頭終歸一句「心甘情願」

Promotion
音樂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形塑南港與台灣流行音樂新貌

一本雜誌如何帶給一座老城新活力?專訪馬來西亞《城視報》

溫德斯談電影-天使的氣息 Le souffle de l'Ange

溫德斯談電影-關於畫家、剪接和垃圾桶 Über Maler, Motage und Mülleimer
本節內容是溫德斯和法國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對談的文字紀錄。首次刊載於《南德日報雜誌》1990 年 11 月 16 日。

Stack 每月把你沒看過的小眾雜誌送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