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專文

大衛鮑伊「柏林三部曲」首部曲:華麗搖滾明星如何蛻變成神級藝術家?

大衛鮑伊「柏林三部曲」首部曲:華麗搖滾明星如何蛻變成神級藝術家?

1980年代大衛.鮑伊彷彿大夢初醒,走到前衛與通俗的接合點,變回體育場裡呼風喚雨的巨星,並接演大島渚的《俘虜》。一如他在《低》(Low)專輯裡唱著的:「我住遍了全世界,我離開了每一個地方。」《低》是他生涯最重要的一次過場,也是那趟柏林旅程的負片——只有出發和到達,沒有途中。

筋肉媽媽|透過運動,我找回了健康

「如果你有遺憾或後悔的感覺,你就沒辦法讓身心處在好的狀態。」 筋肉媽媽,一位愛運動的女生,一位找回健康的媽媽。如今身為職業健美運動員、有著體適能證照及多重身份的她,走過產後憂鬱、婚姻失和等種種難關,每一次她都透過運動保持著自己的健康,也審視自己的心靈。 本集,筋肉媽媽將與我們分享,她是如何開啟運動生活,又是怎麼將自己的身心靈維持在最理想的狀態。就讓我們隨著她,一起尋找適合自己的運動吧!

EP73|王希文:讓劇場走進生活

「配樂有時候很像另一個演員。」王希文,自由作曲家,電影配樂、編曲、製作人,瘋戲樂工作室創辦人暨藝術總監,他苦戀音樂劇15年。近期工作室將外百老匯的經典戲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轉譯成中文版,並以定目劇的形式在信義誠品輪番上演,王希文期許未來劇場能深入大眾的生活。本集,他將揭露外國戲劇轉譯成中文版的幕後故事,以及面對不同載體,製作配樂的各種細節。

T22鶯歌計畫:以新意延續器皿工藝,讓設計變成料理的色彩

T22鶯歌計畫:以新意延續器皿工藝,讓設計變成料理的色彩

台灣設計研究院與經濟部工業局主導「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希望透過創新設計思維與不同領域之間的人才協作,讓地方沒落的傳統產業得以重獲生命力。今夏,這項長期計畫攜手鶯歌在地瓷器業者,各別串聯了各具風格的米其林餐廳和經驗豐富的設計品牌,創作出專屬的聯名餐食器皿,呈現鶯歌陶瓷工藝的多元樣貌。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與洄遊吧:從海鮮文化到海洋文化,「好好吃魚」推廣永續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與洄遊吧:從海鮮文化到海洋文化,「好好吃魚」推廣永續

潛藏在海面下的生態環境,除了餐桌上的飲食和偶爾見報的新聞,平時不易以肉眼觀察它的變化,比起陸域,也更加難以推動永續行動。台灣作為海島國家,過去受限於傳統大陸思維教育框架,民眾缺乏對海洋的關注和了解。有一群熱愛海洋的人們,從海鮮飲食著手,透過編纂《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和食魚教育,積累民眾對於海洋的知識和情感,推動海洋生態永續發展。

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神人之家》:叩問信仰,解答卻是家人

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神人之家》:叩問信仰,解答卻是家人

一通母親要求拍攝遺照的電話,讓導演盧盈良順手扛起了攝影機,回到離別已久的嘉義民雄,以真摯的情感、純熟的手法梳理自我、家人、土地及神明間的拉扯,成了贏得2022年台北電影獎四項大獎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拍攝的起心動念是對信仰的質疑,最後卻成為消弭家人怨懟的家庭錄像,盧導說:「當時能夠拍下來真好!」

于子育:在戲劇裡療傷、尋根與探索自我

于子育:在戲劇裡療傷、尋根與探索自我

自以《俗女養成記》拿下第55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于子育作為「國民媽媽」的形象也深植於觀眾心中。從歌手跨入戲劇已19個年頭,她說自己因為演戲而有所不同,將「錦繡二重唱」時的藝名「琇琴」改回本名于子育、接納自己的各種樣貌,也找到了自己母親的故事與聲音。在新作《初戀慢半拍》中,她飾演柯震東劇中的媽媽,又再次詮釋不同的母親角色。

在《馬拉美的沙龍》裡,我們都是吳青峰的賓客

在《馬拉美的沙龍》裡,我們都是吳青峰的賓客

舞台周圍散落的譜架和天井撒下的陽光,為狹長而灰白的衛武營展覽廳點上了水藍色,魚貫進場的觀眾——他們都是吳青峰的客人,席地或在椅上就坐,等待著沙龍開始。吉他手小洋和屠衡調好了音,燈光暗下,一片安靜,才見青峰吹著木笛從角落走來,伴隨掌聲與歡呼演奏的,是德布西的〈牧神的午後〉,為演唱會《馬拉美的沙龍》揭開序幕。

EP72|于子育:演戲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

「透過角色帶給觀眾鼓勵,我就覺得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于子育,出道時以藝名琇琴,與錦雯組成「錦繡二重唱」,2017年起改回本名,從事音樂、主持、戲劇、舞台劇等不同領域。曾多次入圍金曲、金鐘獎,並以「俗女養成記」獲得第55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我真的覺得演戲救了我耶!」,于子育笑著說,在戲劇裡她找到了讓自己快樂的方式,每一次與角色搭檔、合作,都讓表演像是一場不斷自我成長的旅程。本集,她將分享自己愛上演戲的心路歷程,以及與媽媽關係的轉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