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文


陳芳語Kimberley學習DIY:三級疫情宅在家如何讓她創作全新專輯《wfh》
VERSE和KKFARM合作,聯手推出全新Podcast《Music and Verse》,第一集邀請Kimberley陳芳語分享其創作理念。
EP28 | 吳明憲:從影城轉型與台片的未來

歐陽藹寧勇敢跳轉跨域 讓循環經濟從新北發光
歐陽藹寧作為REnato lab營運長,由商業和藝術管理背景,毅然跳轉到環境工程與社會設計團隊,持續追尋與環境共生的解方。

探索礁溪之心:從幾米的毛毛兔到跑馬古道公園夜間聲光秀

在成為太平青鳥書店之前:「太平國小是我的迷宮遊樂場」

來趟「臺灣文化協會」百年巡禮:四位不能不認識的臺灣文青前輩
今年是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年,各地舉辦呼應文協百年活動。本篇介紹四位1920年代的「文青」,以他們的歷程為各位拼起臺灣文化地圖。

匯聚多元族群文化的樟之細路:踏訪台灣樟樹開採史
2017年台灣參考德國「浪漫之路」,打造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振興台三線沿線的經濟。而台三線沿線古道網的形成,即台灣樟樹開採史。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創立50年的下一步 持續探索回應時代需求
Vol.07-3 | 當熱愛閱讀的樂團遇上搖滾迷小說家,拍謝少年╳黃崇凱對談

橫走北回歸線:17點17個故事,跟著種籽設計重新認識台灣
EP27 | 易智言:從《藍色大門》到動畫《廢棄之城》

率性拋卻性別框架:徐景亭讓三重黑色聚落新生

走入基隆港都百年繁華夢:東岸摩登繁盛,西岸古典高雅
依海而生的港都基隆,曾是世界第七大貨櫃港,如今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盼透過文化與歷史的探尋,延續其百年繁華夢。

徒步行走山海圳國家綠道:從台江國家公園直奔玉山最高點
山海圳以台江國家公園為起點,最後抵達玉山主峰,海拔落差3952公尺,全程約177公里,可以感受鄉鎮部落與大自然生態之美。

Promotion
藝術
臺中國家歌劇院:立足中臺灣的藝術與生活劇場

Promotion
電影
掀開眷村文化新篇章:通過電影,逐一拼起臺灣的數十載歲月

「數位自然」在當代:從AFTER(LIFE)到(Taiwan)NOW
注入虛實整合、異地共演、釋放原始碼等元素,Taiwan NOW由涅所開發、數位藝術基金會共同開發虛擬展演,實踐數位自然。

台劇如何再登國際?《我們與惡的距離》幕後推手湯昇榮談產業觀察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深度專訪:跨領域共同去找一個從未發現過的領域

Promotion
藝術
寫意當代,書法藝術的未來起點: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

《俗女養成記2》沒有幸福開頭:陳嘉玲帶路的人生酸中帶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