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Figure


《浪鳥集》譯者温若喬:我沒想過台語可以這麼清新

繪本創作者儲玉玲、儲嘉慧:用台語說故事,找回佚散的母語與童年
儲玉玲、儲嘉慧創作的《熱天的時陣:嚕嚕的夏天》與《咱的日子:我們的日常》,打破大眾對於台語文繪本的傳統印象。在書頁之後,兩本作品其實藏著來自屏東里港的她們,與母語走向和解的過程。

作家胡長松:如同世界文學,台語文學是一趟尋根的旅程
近期走進書店,會發現台語文學創作似乎以新姿態形成一股台味風景,而在這股風潮前,作家胡長松早已堅持了20年的台語筆耕,除了為台灣/台語文學史寫下紀錄,他也以母語與文學回應故鄉的呼喚。

在失敗裡找聲音,台語詩人歌手廖士賢如何找到「出夢入世」的那道門?
創作歌手廖士賢於2022年底,推出第三張全台語專輯《入》,延續《西部》的創作組合,富有實驗性的音樂結合意象迷離的台語詩,可視為音樂風格走向完熟的第三部曲。

從《博恩夜夜秀》到《炎上 BURN》,薩泰爾如何成為最具話題的喜劇製作團隊?
製作《炎上BURN》喜劇大秀的幕後推手薩泰爾娛樂,無疑是近年來最受矚目、也深具爭議的內容製作團隊,他們專注產製喜劇內容、建立成熟的喜劇商業模式,讓原本屬於小眾市場的喜劇,躍升至主流娛樂的消費市場。

喜劇泰勒絲(自稱)怡岑的「大便理論」——創作不能硬擠,要等它自然拉出來

黃豪平:被兵變之後,我才明白喜劇的意義
黃豪平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中生代單口喜劇演員之一。最近他出版新書《不只是喜劇演員:黃豪平的諧槓生存學》回顧自己的喜劇生涯,不回來是理所當然;而其後之所以回來,是因為他失業,也失戀了。

卡米地喜劇俱樂部總監Social張碩修——喜劇比死難,但我們還是撐下來

給時間以時間——專訪蕭菊貞導演《南方,寂寞鐵道》,南迴完全電氣化前的凝視

欸你這週要幹嘛:我們覺得普通的生活 ,其實是他人渴求的事情

6tan:才不是工作,我在玩遊戲好嗎?

plain-me共同創辦人暨主理人Akko:穿搭OG的3個風格關鍵字—# 版型 # 氣候 # 保持年輕(的心)
我算是台灣第一批在網路上分享穿搭的那群人。我年輕時在穿搭上最大的困擾,就是沒有一個可以友善討論這件事的地方,假如你和我一樣,希望穿得休閒又不失趣味,那我們可以一起來討論。

《清明時節》游安順×張玉嬿──在婚姻與愛情間,如何「不負如來不負卿」?

白癡公主:賣傻拍片或正經當製作人,都是我的真心

呱吉:聊安部公房或《大國民》的同時,可以順便講性器官嗎?
呱吉(邱威傑)本質上是個複雜的人。「包含我自己在做的、大部分的東西,都是垃圾。」他說,看多少垃圾不要緊,但別忘了用一些經典事物的養分來補充自我,那才是創作者應該要做的事。

博恩:舞台是喜劇演員的烏托邦,還是修羅場?

黃銘彰專欄:奧恰洛夫——蹲踞與挺立

黃銘彰專欄:鈴木一朗——詩意揮擊下的武士精神

辣個讓哥吉拉降臨現世的男人——專訪模型塗裝師呂旻恩

RE-「Start It Underground」蛋堡:羈絆越少,我可以越任性

杜宗祐×林潔心:臥虎藏龍的千禧嘻哈能量

「我不想定義什麼是嘻哈。」——《大嘻哈時代2》導演謝乾乾
蛋堡在合輯《黃金年代》的一曲〈十年〉中寫下:「如果沒人跟著起舞,我們怎麼革命」,當時謝乾乾還是個學生;以十年為期,如今,他交出《大嘻哈時代2》的導演之作,一陣新世代饒舌的強風吹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