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0
0

文學Literature

導讀鍾肇政:攀過語言與政治的絕壁,鍾肇政與他的「大河小說」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鍾肇政:攀過語言與政治的絕壁,鍾肇政與他的「大河小說」

鍾肇政是臺灣最會寫「大河小說」的作家之一,龐大的時代格局包裹的都是對臺灣鄉土的關愛。本冊選錄「臺灣人三部曲」中第三部《插天山之歌》,以抗日返鄉青年陸志驤為主角,寫二戰期間日本殖民統治下的灣,用導讀作者朱宥勳的話說,「這可是本土作家鍾肇政,連續翻過了『語言』與『政治』兩座絕壁之後,才能奔流到我們面前的大河之水。」

導讀鍾理和、鍾鐵民:土地之愛,生活之愛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鍾理和、鍾鐵民:土地之愛,生活之愛

「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鍾理和,一生執筆不輟,長子鍾鐵民在其去世後亦發憤以文學為職志。他們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社會時局中書寫,但都關愛並誠實刻寫土地,相隔三十年,分別寫下給故鄉美濃的跨時代情書〈菸樓〉和〈三伯公傳奇〉,兩人對生活中情感的珍視,也可以在〈貧賤夫妻〉和〈五色花和尚〉中一窺究竟。

導讀龍瑛宗:人生好美,人生真是美得令人悲哀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龍瑛宗:人生好美,人生真是美得令人悲哀

寒微的出身不給人做夢的餘地,但苦痛是寫作的養分,文學是從不放棄的夢。以大名鼎鼎的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成為唯一投稿到日本文壇,並成功得獎、一躍登上文壇的作家,龍瑛宗擅用細膩的藝術之眼,令讀者感到昇華。本次選入四篇作品〈貘〉、〈白鬼〉、〈不為人知的幸福〉和〈薄薄社的饗宴〉,看他書寫生命一體兩面的「悲哀」與「美麗」。

導讀詹冰:在詩裡做實驗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詹冰:在詩裡做實驗

身為藥師、理化老師,文學創作宛如他的另一間實驗室,他在其中以文字調製出各種形式瑰麗、奇巧、大膽的新詩。他融合物理思考於文學中冶煉新意、開臺灣圖象詩創作的先河,也在兒童詩中流露童心。詩選集結30首詹冰代表作品,看「藥學詩人」如何實踐「 在我的理化實驗室裡,在我的新詩實驗室裡,實驗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實驗!」

導讀杜潘芳格:守護母語,灌溉真情與真理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杜潘芳格:守護母語,灌溉真情與真理

自詡要比花朵更扎根於鄉土、生命力更加旺盛,杜潘芳格自稱為「誕生在島上的一棵女人樹」。作為女性客語詩人的典範,她寫親情、鄉土、信仰,和日常生活的悠閒愜意,同時有其理性強硬,在寓含公民意識的作品中,呈現對社會家國的關心。詩選集結30首杜潘芳格代表作品,看時代的新女性,跨越語言的限制,以母語書寫給自己也是給臺灣的禮物。

導讀吳濁流:寫小說,是為時代做見證
Promotion 地方 文學

導讀吳濁流:寫小說,是為時代做見證

漢詩人、小説家、文學運動家吳濁流,一生以文學捕捉臺灣人民經歷的殖民傷痛、戰爭恐懼及社會動盪。戰爭期間,他冒著論罪的危險寫作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只為向自己經歷的時代作交代。本書收錄作品前七章,看主角胡太明從兒時被牽著走上學路,一路走進新舊思潮的碰撞、身分階級的掙扎⋯⋯是作家奮勇以筆迎戰殖民地人命運的風骨。

20年後重讀《模仿犯》,原來是場後現代的預言——專訪宮部美幸

20年後重讀《模仿犯》,原來是場後現代的預言——專訪宮部美幸

「我在最一開始設定的時候,其實並沒有讓他死去。」小說家的筆比刀鋒利,當她指出亡者之名,現場便陷入了死一樣的沉默。這時COVID-19擴散逾三年,看不見的病毒改變一切。小說家今天依然有諸多行程,點頭寒暄,親切問候,一桌之隔,其實是透過螢幕,以遠端視訊完成。高清鏡頭下觀察她——我是不是也被她不著痕跡觀察著,有一瞬間心底忽然閃過刀刃一樣的恐懼——插嘴問,「新冠肺炎改變了創作了嗎?」

為何我們仍要繼續讀三毛?——與皇冠文化總編輯許婷婷聊三毛

為何我們仍要繼續讀三毛?——與皇冠文化總編輯許婷婷聊三毛

1970年,作家陳懋平開始以「三毛」為筆名,將她在西屬撒哈拉沙漠中的所見所聞與日常光景撰文成冊,獲得大量迴響,為當時尚在威權統治下的台灣人提供了讓靈魂遁逃的出口,作家白先勇曾讚賞其作品影響力有如「青春偶像」,滋潤了成長於80年代的文青們。這位文字橫跨文學、戲劇與歌詞領域的作家,在47歲那年以自縊的方式親手拉下人生簾幕,但她的處世精神與浪漫性格,仍持續透過二十多本著作流傳在人間。為何三毛的文字至今仍具有影響力?透過與皇冠文化總編輯許婷婷的對話,我們得以重新探索這位偉大作家的迷人之處。

這個時代,誰還在看「網路文學」?專訪電影《你在我心上》原著蔡智恆

這個時代,誰還在看「網路文學」?專訪電影《你在我心上》原著蔡智恆

上世紀末期,蔡智恆在成大貓咪樂園BBS上發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引爆21世紀初網路文學風潮。二十年多來,即使數位環境變化巨大,蔡智恆依然持續在他的部落格上創作。出道20年創作的小說《國語推行員》改編成電影《你在我心上》在日前上映,以當年的說國語運動為時代背景,回首他的成長青春與愛情故事。

小說的想像力會讓真相更真實——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的台灣紀行

小說的想像力會讓真相更真實——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的台灣紀行

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與亞洲的關連十分密切,這位路透社記者出身的小說家,在多次來訪亞洲後,對台灣抱以濃厚興趣,不僅兩度出席台北國際書展,在Taiwan Pitch的協助與邀請下,今(2022)年更前往台南、蘭嶼、金門等地進行田調取材,不以常見的「台北天龍人」視角出發,在他心底,對於「福爾摩沙」這座島嶼,自有一套敏銳而深入的探索視角。

吃飯與創作,都要按表操課——喬安娜.奈格勒爾《藝術家的正職》

吃飯與創作,都要按表操課——喬安娜.奈格勒爾《藝術家的正職》

以「活出藝術」自詡的人生教練、美國藝術家 JoAnneh Nagler,曾出版一本名為《藝術家的正職》的另類勵志書,Nagler 將表現慾正名為「必須回應的內心召喚」。她鼓勵動手做的浪漫,但否決無為而治的章法:「我們要仰賴『務實的靈感』。」這位女教頭預設讀者為藝術同夥,一手遞上計時器、一手打開 excel 說,靈感不是用等的:「我們必須自立自強,才有足夠的穩定度為自己的心靈提供創造力。」具體方式就是找份工作、管理錢財、善用時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