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Movie


鍾孟宏《瀑布》病變(下):Happy Ending? 母親的凝視與女兒的臉
鍾孟宏最初是因為太太曾少千希望他拍一部以女人為主角、沒有斷手斷腳,只有吃飯和散步的電影。然而最後是不是Happy Ending仍難斷定。

鍾孟宏《瀑布》病變(上):一場在思覺失調中痊癒的美夢?

《美國女孩》:綿密的家庭小品,虛薄的宏觀命題

九把刀的一意孤行:《月老》老梗新用使人感動?
《月老》固然在製作面展現了台灣商業電影能達到的極高水平,但就劇本而言,卻因為野心太大而迷失方向。觀眾仍可又哭又笑,但它絕不該只能如此。

鍾瑶與阮承恩變身吸血族:富二代的《詭祭》佈局 既惡搞又寂寞
近年台灣的奇幻類型片風起雲湧,因疫情延至今(2021)年甫在台北電影節與金馬影展放映的《詭祭》,正是以吸血鬼為主題的奇幻片。

我們仍然需要電影:《盧米埃星系:未來電影的七個關鍵詞》

從9組關鍵詞探尋《青春弒戀》的創作心法
有惡但不成魔,或許是何蔚庭青春素描時最心軟的角落。滿肚子的不合時宜,接二連三的情感碰壁,毋寧就是《青春弒戀》讓人若有所失的癥結。

Promotion
電影
掀開眷村文化新篇章:通過電影,逐一拼起臺灣的數十載歲月

全台灣都能看到「高雄電影節」:策展人黃晧傑首推強片Online

2021高雄電影節走入「謎幻樂園」:觀看疫情時代的大重整

邱澤演藝圈20年:從偶像男孩到電影中最有魅力的男人
步入40的邱澤,從年輕時演出的青春偶像角色,到《誰先愛上他的》、《當男人戀愛時》兩部電影的成熟演繹,20年的光陰使男孩成為男人。

轉動台灣電影的推手: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得主黃建業
1980年,年僅26歲的黃建業出版首本電影著作;2021年,台北電影獎頒發卓越貢獻獎給這位資深影評人,肯定他對電影圈的長年付出。

觀看生命醜陋實相:從李滄東《薄荷糖》到《綠洲》的人生晦暗與微光

歡迎光臨奇幻福爾摩沙:台灣正在寫下另一種電影史?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昭和最強辯論會 激盪日本左右派大對決

「金馬58」主視覺出爐:Bito設計總監劉耕名首次攜手金馬 對焦電影未來
預計於11月舉辦的2021金馬影展,今年的視覺統籌由視劉耕名率軍的Bito設計團隊操刀,主軸在於「重新對焦,調整和世界的距離」。

Promotion
電影
走在創新與創作的路上,廖明毅執導2021台北電影節形象廣告

通過藍色大門,投入廢棄之城:易智言與青春孤寂共創電影時空

《游牧人生》之外:關於自我追尋的必看電影

回不去的《追憶立陶宛之旅》:逃亡藝術家以私電影擁抱鄉愁

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四十年了,從電影圖書館到國家影視聽中心
在成為影視聽中心董事長前,藍祖蔚已是著名影評人、記者,也曾主持電台節目,亦曾任中影製片部經理,但最為人所熟悉的是他的抒情文體。

片庫的典藏機密:按下「再生」鍵,讓電影重新復活
電影膠卷該如何被保存?樹林片庫資深專員鍾國華解釋道,日本的播放鍵漢字為「再生」,意味著經由播放即能讓一部電影再次活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