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旅Journey


宜蘭礁溪:千年時光流轉,氤氳祝福之地

風鈴聲就是新竹的心跳,「透明祭_Galas」打造風城浪漫意象

嘉義的樹與畫,有時還有光——2022文博會「嘉義館」

新船出大港:港都高雄準備航向未來
隨著現代社會與市場快速變化,許多產業面臨各式各樣挑戰。面向大海的港都高雄,始終以勇敢冒險、包容多元文化的精神,在穩健發展中追求創新,造就如今高雄兼具傳承與創新的豐沛產業動能。

北藝青鳥與VERSE baR:一棟未來劇場中的書店與咖啡吧

豆油伯:攜手農民釀造台灣本土醬油的夢想

土城的理想生活入門指南

Promotion
地方
以鐵道為起點重新認識富岡

Promotion
地方
屏東,實踐人本環境的南國家園
如今備受討論的地方,多了廢校改建的南華微光、眷村再造的勝利星村、相映森林光景的圖書館總館,還有結合歷史遺構活化再生的縣民公園,各建設由點至線,再由線到面,扎扎實實地褪塵穿新而生。

從飲食文化到「觀光大城」,什麼是基隆的性格?

太平山城藝棧:古老山城如何透過老照片與藝術重新復甦?
隨著港務轉型、就業機會減少,太平山城因人口大量外移而失去生機。2021年中,基隆市政府與臺灣藝術大學合作成立「太平山城藝棧」團隊,期待透過藝術,為老社區注入新能量。

太平青鳥:一個山城的書店,與一個基隆的新起點
透過與建築師黃惠美、太平青鳥主理人蔡瑞珊與張鐵志、書店副店長胡維銘、景觀設計師吳書原——這五位太平青鳥靈魂人物的採訪,重新梳理這座山城書店的全貌與精神。

旅遊作家李郁淳的3個「後疫情旅遊」提案
旅遊作家兼「漂鳥旅行誌」版主李郁淳,在世界各國旅行解禁在即的此刻,回歸「本業」、訂好機票,並為我們的「後疫情旅遊提案」提出三個大方向。

準備把這幾年錯過的日本之旅補回來
我們終究是想念那春賞櫻、夏煙火、秋美食、冬泡湯的四季絕景之旅。如今,台日旅遊航線上,終於開啟一道曙光,除了定番的風物詩行程外,這些年我們究竟錯過了哪些日本的新體驗?

台北萬華:萬般華美的傳奇之地

台灣圖書室:在民主聖地長出青春的花朵

既是圖書館,也是文物典藏館:南投縣埔里鎮立圖書館

書屋花甲╳而立書店:一間書店如何成為精神疾病的支持力量?

台灣圖書館建築的嶄新時代——解密屏東與台南圖書館新總館

料理人江舟航:找不到的那本書,記憶中的六龜圖書館

苗栗苑裡:藺草之外,自我認同的編織與創造

以自然生態點亮知識光明燈:台中市立圖書館大安分館
位於台中市海線最北端的大安,是臨海沿線人口密度最低的高齡化小鎮,在這個資源稀少的地方,一位滿懷想像力的圖書館主任,匯集地方資源打造出深獲各界好評的圖書館。

池上鄉何以成為東台灣的「真實烏托邦」?
台東縣池上鄉是全台灣自我經營最成功的鄉鎮之一,但,池上是如何成為池上?在地人凝聚共識、作出行動,在新時代中面對新挑戰,也為地方帶來新的可能性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