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Movie


金馬獎級影人齊聚國家影視聽中心,一同回顧「台灣新電影」40年
至11月27日,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國家影視聽中心)將推出「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臺灣新電影四十年回顧」主題影展。開幕片《竹劍少年》特映記者會特別邀請張艾嘉、杜篤之、林文錦等金馬影人們共襄盛舉。

電影劇照如何記錄時代?攝影師劉振祥與他的《戀戀風塵》劇照

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神人之家》:叩問信仰,解答卻是家人

Gucci致敬電影大師史丹利庫柏力克:服飾同樣是一種折磨又迷人的故事

桃園電影節「魔幻時刻」:從未來看當下,探索電影與真實的界線

從《咒》到《民雄鬼屋》:台灣恐怖片全盛期已到來?

電影辯士——上世紀的電影守護者,至今仍該存在的理由

槍聲、風聲和青春壞掉的聲音——音效師杜篤之如何製作台灣首部杜比立體聲電影?

億萬票房導演想什麼?九把刀 × 柯孟融(下):拍電影正是因為愛看電影

「稍息!立正!站好!」看台灣軍事電影發展史

紐約唐人街的香港故事:專訪《秋天的童話》導演張婉婷

電影《少年》:返回運動、重啟運動、不斷運動

《百工圖》裡的勞動紀實與音畫實驗(上):黃明川《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

《百工圖》裡的勞動紀實與音畫實驗(下):高重黎《漫畫人》

時代的容貌:從《百工圖》看台灣社會的意識型態轉變

職業無分貴賤,但有分性別:《百工圖》裡的「女性問題」

聆聽她們的聲音:TIDF「台灣切片——真實的呢喃:1990s以降的女性私電影」
2022年TIDF影展「台灣切片」單元策畫「真實的呢喃:1990s以降的女性私電影」主題,引領觀眾在一部部女性創作的作品中,聆聽1990年代的她們發出的呢喃述說。

《售命》導演鄧仲謀:我用九年的生命,換來這部電影
拍攝過許多廣告及短片的導演鄧仲謀,藉由首部自編自導的電影長片《售命》,及男主角傅孟柏所飾演的阿良,探討生命的價值、「賣命」的議題。

周東彥談VR創作的獨特魅力:抓住空間感與比例

膝關節:為什麼我們如此喜愛《教父》?

義無反顧的性別革命:從張國榮演活了程蝶衣說起

《世界上最爛的人》:如果自由的意義就是空虛

強尼格林伍德:從電台司令吉他手到《犬山記》電影配樂家
強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除了是眾所皆知的電台司令吉他手之外,另外一個身分為電影配樂家,操刀多部電影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