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Figure


【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專訪萬秀洗衣店計畫主理人張瑞夫| 從文化創意看餐飲故事性——轉譯情和義才能打動人心

【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造一間像人的餐廳——專訪貓下去敦北俱樂部負責人陳陸寬

藝術家姚瑞中:尋找底層庶民美學來談台灣的現代性

傅孟柏:感到好奇就去閱讀,這是種生物本能

【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專訪 Funtasty 有趣市集創辦人謝維智| 市集裡的餐飲體驗設計——「不有趣,毋寧死。」

【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專訪 Foodie Amber 創辦人林蓉| 餐飲不只「食」——當品牌的心理醫生,做生活風格的創造者

大衛鮑伊「柏林三部曲」首部曲:華麗搖滾明星如何蛻變成神級藝術家?

于子育:在戲劇裡療傷、尋根與探索自我

台灣奧美創意長龔大中的辦公桌:著迷於老物、時間與想像力

插畫家鄭曉嶸:在嘈雜的社群時代,用安靜的畫筆說話

鄭宜農的本能與好奇:你可以跟我一起困惑,也可以告訴我你認為的答案
鄭宜農以旺盛的求生意志和好奇心觀察世界,時常是摸著社會的邊緣前進,偶爾也會以小跑步的姿態衝出限制,同時感受社會給予的回應,不知不覺,成為這個時代的議題代言人。世界是複雜、多變、不斷前進的,鄭宜農也是。

吳晟×吳音寧:「家」是溪州的土地,也是文學

「炎亞綸」之於「吳庚霖」,在《我願意》探索藝名與真名中的「自我」

《少年吔,安啦!》導演徐小明:拍的是黑幫槍響,講的是青春輓歌

創作歌手黃玠:會這麼幸運,是因為我很討人喜歡吧

《永生號》導演王維明:將自己擺在不安全感裡去創作

「再髒一點」:剪接師廖慶松如何在《少年吔,安啦!》追求台灣色彩的真實?

槍聲、風聲和青春壞掉的聲音——音效師杜篤之如何製作台灣首部杜比立體聲電影?

高捷:台灣黑道大哥舍我其誰?

光明分子╳蔡司台灣:如同一鏡到底的信任關係,合作開啟新視界!

職業籃球員戴維斯:吃素也可以很強壯

蕪咖啡:生於雜蕪,卻依然飄香
一座隱身土城福仁街內的微型咖啡館,時有咖啡香繚繞,時而傳出咖啡豆烘烤、裝袋的清脆聲響,傍晚過後,店內的溫暖光暈從木質外牆和玻璃窗隱隱透出,直至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