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New Ideas


如何守護柳丁與蜜的家園?蜂國蜂蜜莊園分享永續心法
「蜂國蜂蜜莊園」主理人吳俊賢身為第二代養蜂人,應對環境變遷的挑戰,攜手妻子劉京妮成為蜜蜂家園的守護者,為南投中寮鄉農業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當「網路曬娃」成為全民運動:數位浪潮來臨,如何保障孩子的權利?

2024台灣總統大選必看書單:《中國的執念》作者野島剛——書寫台灣,已成為他的使命!
「最懂台灣的日本記者」野島剛在2023年推出新書《中國的執念》——從日本視角解讀習近平強權體制下的台灣及香港。這對2024總統大選無疑帶來重要的思考。

育兒,很「男」嗎?:進擊的地方爸爸︎
隨著性別教育的普及、育嬰政策的鬆綁,越來越多男性加入育兒工作,這是夾雜在新舊時代之間的他們,走出刻板社會角色時,一個需要嘗試及面對的過程。

潮間帶上的彰化味:彰化永續漁業的未來
彰化沿海因特殊的潮間帶環境,長久以來發展出獨樹一格的養殖漁業與產業文化,近來也有越來越多漁民轉型友善養殖,賦予沿海養殖漁業全新的氣息。

寶特瓶化身潮包!澳洲Moral Bags永續時尚愛地球
時尚也可以很永續,澳洲環保設計品牌Moral Bags使用25個以上550毫升的寶特瓶製成設計潮流包。不僅穿搭要有型,也要實踐愛地球的理念。

「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理事長吳伊婷:我的性別就是me
吳伊婷與前伴侶吳芷儀是台灣首對合法登記結婚的跨性別伴侶,2009年兩人創辦「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為跨性別和間性人的權益奔走。

凌宗湧:為什麼台灣需要一座蕨類博物館?
花藝大師、 CNFlower創辦人暨總監凌宗湧近日大聲倡議,希望能在台北市建造一座「蕨類博物館」。我們的島嶼為何值得、且需要擁有這樣一座蕨類博物館?透過認識、尊重蕨類,我們又能抵達什麼樣的未來?

南投信義晨軒梅主理人王貴香:相伴農友永續家鄉梅園記憶

馬太鞍欣綠農園:濕地上的文化永續之旅

零廢時尚Story Wear翻轉大稻埕百年古蹟,全新永續基地誕生!

從最多數的弱勢,成為最大的小眾:當代台語文學出版的意義與展望
作為文化復振的「小眾」,台語文運動仍有許多理論與嘗試還在進行,那一種對民主自由的實踐與追求。但這樣的活力,有沒有辦法撐到市場的成熟與讀者的接納?還是台語人口會衰退到不再具有優勢?

經典,即是對永續時尚的追求——Brunello Cucinelli及其人文資本主義的實踐
Brunello Cucinelli在其位於義大利索羅梅奧小鎮的總部中,在針線與編織的美感中,創造他對自然與文化的觀察,以人文精神結合資本主義,實踐了當代烏托邦存在的可能。

卡米地喜劇俱樂部總監Social張碩修——喜劇比死難,但我們還是撐下來

真正的國際語言,全世界都聽得懂、都在講「蛤」
你知道「蛤?」(Huh)是世界上至少橫跨31種語言、16個語系都大致通用的國際級語言嗎?這項發現,不只被國際級學術機構認證,更榮獲2015年搞笑諾貝爾文學獎,並蘊含了語言學的深度意涵。

2023金點新秀設計獎──以設計響應循環永續趨勢

《原子少年》的關鍵推手詹仁雄:偶像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娛樂與科技的跨界交鋒——時代的典範轉移
娛樂形式的革命,科技的進步是一大關鍵,需求與應用的創新,使得各個產業環環相扣,從串流媒體的興起,影響到車載智能系統所提供的服務,我們或許正在見證萬物娛樂化的典範轉移。

谷浩宇×簡翊洪:「台北當代」之於台灣的意義是什麼?

Podcast榜上第一名的《只能喝酒的圖書館》到底是關於什麼?——拷問靈魂

時尚版的地球高峰會,「2023 Prada Frames」 集結各領域學者探討廢棄物再循環

台灣家樂福:以食物轉型計畫帶動產業鏈革命

誰的「兔女郎」:關於那些被性化的兔子
看牠毛絨的身軀、水汪靈動的眼,你是否曾想過兔子做為一種動物,是如何演變為性感的「兔女郎」象徵?除外觀上的隱約聯想之外,還有更多我們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