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專文

陳珊妮如何重新定義流行音樂的未來?

陳珊妮如何重新定義流行音樂的未來?

音樂創作向來是當下社會現象的反饋,在陳珊妮的作品中,更有著前瞻的數位文化反思。近來,各種創作形式席捲全球,音樂變得好似只是媒介,不再敘說完整故事;演出者可以是虛擬歌手,沒有人在意背後是否真實;創作者不用本名,也不用露臉,就可以創造未來。未來,縱使撲朔迷離,可以確定的是,所謂「真實」的存在,確切已經有了新的時代定義。

倫敦雜誌專賣店magCulture:建構一個雜誌工作者信任的烏托邦

倫敦雜誌專賣店magCulture:建構一個雜誌工作者信任的烏托邦

全球獨立雜誌圈知名人物Jeremy Leslie,曾任雜誌設計總監,而後在線上撰寫雜誌介紹與評論,再走入線下舉辦雜誌愛好者聚會,最後落腳倫敦St. John街區開設雜誌專賣店magCulture。經營六年至今,magCulture不只是一間書店,更已儼然是歐美獨立雜誌的訊息中心。在報墨積極轉型數位的時代、在紙張成為電路顆粒的閱讀器世紀,一本本飛越洲際來自各地的有趣雜誌在潔淨架櫃仍有一席地位,在舒適店鋪的燈光下閃閃發亮,等待著眷戀墨印的人們將它們帶回家珍藏。

PTT「創世神」杜奕瑾:從 PTT 到 AI ,他一直走向未來

PTT「創世神」杜奕瑾:從 PTT 到 AI ,他一直走向未來

他是「PTT」本人也是創世神,BBS站PTT自他宿舍中的486電腦創立起,伴了多少人的青春。杜奕瑾是台灣數位發展史上的一則傳奇,他離開過台灣,在世界發光發亮,而終究眷戀起自己的家,回台創立非政府導向的Taiwan AI Labs,也是亞洲第一個非營利的AI研究機構。杜奕瑾認為台灣的敏捷式創新和軟體人才不輸外國,就像土生土長的PTT早了Facebook整整12年。他抗拒「成功」二字,認為太熟悉於過去的成功經驗,反而停滯了未來的可能性。

HMM ╳ W Glass Project:從 0 到 100 淬煉容納多元的台灣精神

HMM ╳ W Glass Project:從 0 到 100 淬煉容納多元的台灣精神

一項作品的無到有,不僅是從 0 到 1 的設計創造,更要加上從1到100的職人製造,才算完整。「 W 春池計畫」(W Glass Project)主理人吳庭安說,「讓國際看到其實台灣的循環經濟(註1)和工業設計加起來,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且是扎扎實實地被喜歡、被運用。」於是,W 春池計畫與台灣設計品牌 HMM 攜手合作,試圖將台灣的實力帶往更遠的地方。

只要人類持續閱讀,圖書館就會存在

只要人類持續閱讀,圖書館就會存在

對許多人來說,圖書館或許是一個早已陌生的場所。然而這裡已不是你記憶中老舊安靜的所在,而是新時代的朝聖之地。藏書從實體擴至數位,空間從封閉變得透通,影音室、簡報室、討論區之外,部分圖書館甚至有廚房和創客空間(maker space),讓大眾可以把腦袋裡所想的實作出來。不論怎麼變化,圖書館始終是一個知識流動的公共場所。

回到身體的原點:蔣勳談《欲愛書》二十年與肉身的孤獨

回到身體的原點:蔣勳談《欲愛書》二十年與肉身的孤獨

盛夏末了,劃分舊昔街庄的埔心溪堤岸,一座廠房內甫改建成的排練場。這個週一午後,既為蔣勳排定雜誌攝影與受訪日,也是他在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自社子島搬遷至桃園蘆竹後,初次造訪新基地與團長林智偉等年輕朋友們。但見他在表演者隨攝影閃光明滅的動態中,沉靜趺坐中央,有時也仿傚著、比劃如表演者羽翅般的手臂,並因此朗朗笑著。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攝影之夜-攝影文化沙龍」:跨世代八位攝影師,重新凝視自己創作
Promotion 攝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攝影之夜-攝影文化沙龍」:跨世代八位攝影師,重新凝視自己創作

2021年4月正式開館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於2022年4月27日主辦開館一週年館慶典禮,由VERSE協助策劃執行,以「歲月鏡好,影耀今昔」為主題推出一系列活動,其中「攝影之夜-攝影文化講座」邀請八位跨世代攝影師擔任主講者,分享對自己而言最有意義的攝影作品,是一個非常動人的夜晚。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攝影之藝-攝影文化講座」:從多元觀點看見攝影藝術的魅力
Promotion 攝影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攝影之藝-攝影文化講座」:從多元觀點看見攝影藝術的魅力

《國家地理雜誌》攝影總監David Griffin曾說過:「攝影作品具有一種力量,可以讓我們在媒體資訊泛濫的世界裡支撐下去,因為攝影模擬了我們心靈記錄某些重要時刻的方式。」他的話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的共同感受,然而攝影技藝的內涵不僅止於此。為慶祝臺灣首座國家級攝影機構「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開幕一週年,由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主辦,VERSE策劃執行多場感動人心的影像講座,期待將臺灣影像藝術的豐厚底蘊,傳遞給更多人認識。

從策展老將到餐飲新星,時藝多媒體正在浴火重生

從策展老將到餐飲新星,時藝多媒體正在浴火重生

一個社會需要不斷有新的思潮攪動,才能在時代更迭中走向更好的未來,「內容策展」無疑是最有效的一種溝通。過去台灣的大型商業策展主要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系兩大媒體集團在經營,2020年底,隸屬於旺旺中時的時藝多媒體脫離原集團,以全新的股東架構組合獨立營運,依然企圖兇猛,將經營觸角伸向實體餐飲空間。當一方面展覽市場日趨競爭,另一方面觀看展演也逐漸成為休閒生活,時藝的轉型代表了台灣展覽界什麼樣的新未來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