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
鄭宜農專欄:奇蹟的女兒與她們的投幣式電話機
因為是長途電話吧,那樣的急切感,在成音軟體裡複製貼上的音軌線條中逐步建構起來,那裡面涵蓋了命運的重量,以及渺小卻堅毅的冀盼。
羅申駿如何透過設計改變老牌大慶證券?
羅申駿,台灣設計界的當家扛霸子。過去他的名字,總是和金馬、金曲獎等光鮮亮麗的舞台連結。為什麼他要到一家企業文化保守的傳統券商當品牌長?他想做些什麼?
威秀影城董事長吳明憲:台灣最大的資產在於創作不受侷限
「相遇」衛武營 2020 臺灣舞蹈平台
廖偉棠、黃衍仁專訪-2020臺北詩歌節詩《說吧,香港》
嘉義市:阿里山腳下,那個發光的緩慢之城
No.2:與花相處的幾件小事,那些對花的偏見與偏愛
與植物相處,小至換水剪莖這類基本小事,大至從中體悟植物即是生命的縮影,都存在一種適當距離的老派情懷,那是屬於內省的,我們終將獨自面對自身,梳理生活裡遇到的混亂,將自己拉回平靜。
黃韻玲:讓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成為最靠近未來的場域
No.2 從《誰是被害者》窺見海報拍攝
水緩緩注入玻璃水箱中,老實說水箱比我想像中大上許多,池水加入紅色染劑,顯得更加深邃。看著同事換上泳褲,在有點深度的箱中載浮載沉,替明天《誰是被害者》海報的正式拍攝做測試準備⋯⋯
「你們還看副刊嗎?」:副刊守門人的跨時代通訊
報業與副刊從過去擁有絕對的「領導權」,紙上能生風雲,走到今日,副刊如何面對新時代?在採訪間,思考解答,卻不約而同地被幾位「大編」們,反將一題:「你們還看副刊嗎?」
Monocle 如何在這個數位時代創新媒體模式?
踏訪風土尋找台灣好咖啡:Fika Fika Cafe 創辦人陳志煌如何烘出台灣的獨特風味
提到台灣咖啡,就可以聽到 Fika Fika Cafe 創辦人陳志煌熱情細數自己踏訪全台灣咖啡產地的故事,以及令他驚豔不已的台灣咖啡豆。陳志煌說,「風土」就是台灣咖啡最獨特的美味。
未來 被無限制服了
賈樟柯宇宙
在賈樟柯的電影宇宙裡,藍天不會消失,只是距離很遠。一旦有機會卸下口罩,就要趁機呼吸一下最真實的空氣。而這一切,他總要持續透過電影去說出來。
賈樟柯X張鐵志:回到歷史現場尋找見證人
不是所有的海水都能變藍
VERSE WINTER FESTIVAL 2020
如何躍升排行榜第一:呱吉與報導者的方法論
面對 podcast 紅海市場,想得到、想不到的人都跑下來做了,從明星、偶像、網紅,到科技新創、企業老闆、各領域專家,還有各具才華的素人,但一個好的內容節目該怎麼做,未必大家都知道。
找到信賴的聲音:Podcaster 如何與群眾溝通?
簡單,即最令人感動的美味
什麼是料理的本質?而屬於台灣的料理又是什麼?這是CEO1950主廚張億興多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他將自己對料理的思考,以新鮮地產食材和簡單手法,表現在一道道充滿美好溫度的料理之中,誠摰奉予來客。
新竹市長林智堅專訪—翻轉風城,將設計導入城市規劃
No.2 照理說,沒用的東西應該都不要錢才對
No.2 關於台灣漫畫消失的記憶(下)
我們把時間回溯到 90 年代(對,就像天能那樣倒帶),那可是台灣漫畫才剛開始萌芽的時代,正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什麼都有可能!(來自某座島的謎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