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人咖啡:鑲進高雄日常的自由空間
高雄的「路人咖啡」,直面著騎樓、由海報牆、老傢俱和綠色植物所圍繞,形成了流動的自由空間,並在一杯杯平實的好咖啡之間,再現著高雄人的日常。
高雄的「路人咖啡」,直面著騎樓、由海報牆、老傢俱和綠色植物所圍繞,形成了流動的自由空間,並在一杯杯平實的好咖啡之間,再現著高雄人的日常。
長期耕耘鹽埕地方創生的「叁捌地方生活」,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地方刊物挖掘地方上的各種故事,不論是老店、職人,或者îng-îng 閒鹹代誌。
高雄三鳳中街,短短400公尺的街上及其周邊,不僅有各式年貨、南北雜糧、糖果糕點,還有三塊厝過往的歷史脈絡、美味市場、悠久廟宇與日常青草街。
「年貨大街」這個年前市集,其實是九〇年代產物,而遠在年貨大街之前,大稻埕早已是老行業和手藝人的密集處,年節時仍有些老店可仰仗。
台灣燈會20年後再度回到高雄市舉辦,以「主燈是一條河」的概念,串聯光景藝術與城市紋理,不僅是重新定義燈會文化,更是再造城市美學。
位於台南市美術館2館5樓的「南美春室The POOL」,集結台灣頂尖設計與餐飲團隊,在美術館打造融合咖啡、甜點、餐飲、選物的嶄新空間。
南投魚池是台灣紅茶的發祥地,在其間致力耕耘紅茶產業的人們,以充滿開放精神的嘗試與創新,為台灣寫就一段跌宕起落的百年紅茶史。
身為歷史最悠久、位處都市核心的台北植物園,在更迭的政權下、研究與推廣的使命中,打造以植物為主角的空間,讓市民與自然、人與環境得以長久共存,
「嘉義樹木園」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橡膠樹與熱帶經濟樹種的殖育試驗地,是日本帝國發展熱帶林業、經營帝國南進戰略的重要基地,在戰後轉型為植物園。
2021年台灣設計展,邀請策展人張智舜策展、周榮敬和蘇弘,分享究竟他們從「回嘉」走入「在嘉」的旅途,看見了什麼樣的嘉義?
2021台灣設計展除了吸引旅人前來,還需做到讓在地人有感,策展人潘岳麟和張伊增分別從嘉義人熟悉的廟宇與林業中,重現家的記憶。
承襲腳踏實地的堅持精神,展現新時代的活力。嘉義市將年底正式登場台灣設計展,為期十日的城市熱情盛會「家意 ‧ 以城為家 City as Home」,全城帶你回家。
基隆市文化局自2017年開始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歷經4年的修整,具豐厚歷史紋理的「沙灣歷史文化園區」於今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展現新時代基隆城市的願景與氣度。
智慧城市強調在經濟成長與社會文化中取得平衡,以創造各社會階層皆能實現幸福的環境,桃園在市府推動下,已經獲獎無數、在往智慧城市的路上前進。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自2013年展開眷村「以住代護」計畫,並在2017年啟動升級「全民修屋」計畫,開放左營建業新村接受民眾申請入住,親自修屋整建,並用藝術創作為眷村注入新生命。
為推動觀光發展,並呈現台灣在地文化與內涵,文化部規劃十條深度體驗的旅遊路線,以學習、體驗進而帶來反思的概念串連各景點,期待旅人打開五感,深度認識在地文化。
依海而生的港都基隆,曾是世界第七大貨櫃港,如今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盼透過文化與歷史的探尋,延續其百年繁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