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Music


HUSH〈第三人稱〉:這是一首寫給異鄉人的歌
在大學哲學系畢業之後,HUSH因為陳綺貞的音樂開始寫歌。寫給自己的作品〈第三人稱〉是HUSH多年前打工生活底下的「禮物」。

陳修澤〈再等我一下〉:不只唱出疫情下的恐懼 也盼望生活再現曙光

宜蘭孩子告五人樂團:《運氣來得若有似無》唱出更具大人味的當代心聲

魏如萱專輯《Have A Nice Day》:舉重若輕的細語低喃 唱出透徹的日常之詩

《歌唱臺灣》:臺語流行歌曲與流行樂的文化殖民

顏伯駿的荒島歌單:品嘗生命與宇宙間的細密連結

黃子佼的荒島唱片:太無聊時,放克曲風來一下吧!

陳建騏的荒島書單&歌單:再一次感受青春的飛揚風塵

21世紀的古典樂:馬世芳談生祥樂隊《我庄三部曲》演唱會

撐Live House不簡單:河岸留言創辦人林正如 ft.1976、董運昌、乩童秩序

鄭宜農專欄:關於永恆的雨之歌,唱起了帶走困惑的〈大雨城市〉

鄭宜農專欄:傾聽「無」中的聲響 從雲門舞集《定光》到林強的《娛樂世界》

十年之後,小白兔唱片與CICADA重逢於《散落的時光》
成軍於2009年的Cicada以鋼琴、木吉他、小提琴、大提琴交織而成。2020年小白兔重發《散落的時光》黑膠及CD,並在誠品音樂廳主辦他們的音樂會。

KKBOX參上!給新世代一個「聲音」的美好未來
一群新生代領導人正透過科技創新與資本力量,企圖再造 KKBOX 品牌、轉型聲音提供者,他們能在音符與程式碼之間,摸索出台灣聲音的未來?

速寫歌手許含光:古典與搖滾孕育我的文字與詩體
許含光經常花時間調整狀態,讓腦裡的眾多聲音安靜下來。唯有安靜下來,自己才能聽見哪個聲音最大聲,才知道哪個聲音是自己最渴望的。

阿爆(阿仍仍):找回母親的舌頭,也重新創造自己的新聲音
2019 年底,阿爆在台灣以排灣語載道的創作專輯《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滿貫入圍八項金曲獎,台灣與世界同樣思考族群。

探戈與她的溫柔抵抗:專訪巴奈新作《愛,不到》
巴奈《愛,不到》這張以「探戈」為主題的情歌專輯,除了是一本給成人的情歌指南,也是從事多年原住民抗爭運動的她,溫柔抵抗的歷程。

Promotion
音樂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形塑南港與台灣流行音樂新貌

薛岳逝世30周年——裂縫中的我們

鄭宜農專欄:奇蹟的女兒與她們的投幣式電話機
因為是長途電話吧,那樣的急切感,在成音軟體裡複製貼上的音軌線條中逐步建構起來,那裡面涵蓋了命運的重量,以及渺小卻堅毅的冀盼。

寫在魏如萱獲得金曲後:謝謝你從未放棄做自己的太陽

她並不特別像誰——Joanna王若琳專訪側記
回顧這位出道 12 年、發行 10 張專輯的歌手,其風格可說是從單純到複雜的過程,離當初所設定的形象越遠,越能反映出她的本質——一個多元複雜的有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