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Culture


當盛世終於虛無了,我們在華美廢墟中再讀村上春樹

《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總編輯廖秀哖:我們與時尚的距離
重要的時尚雜誌《Harper's BAZAAR》台灣版去年成立滿30週年,總編輯廖秀哖分享她所觀察的時尚與時尚媒體,以及台灣的時尚產業。

焦元溥的台北音樂地圖:唱片迷記憶中的羅斯福路四段

金曲作曲人HUSH如何妖言惑眾,重新定義「衣櫃歌手」?
以「妖」表達個人特質,創作歌手HUSH作詞、作曲,也寫書、底片攝影,更以《安和》一曲獲今(2021)年金曲獎最佳作曲人。

舒米恩 ✕ 桑布伊:原民創作者獻給海島的旋律

金曲歌后曹雅雯《自本》:以台語音樂展露藏不住的優雅與自信
金曲32的大贏家,曹雅雯以《自本》專輯展現出新時代台語歌的優雅與自信,也象徵曹雅雯的破框而出,台語女歌手不必再受限於苦情歌路。

追溯HUSH的詞曲創作之旅:從與陳綺貞、張惠菁、林夕的相遇出發

Keep it real!金曲華語歌王「蛋堡」的嘻哈人生除了前進別無他法
蛋堡,aka Soft Lipa,近年晉升為 Soft Lipapa。1982年從宇宙降落台南的杜振熙(蛋堡),從名字就能窺見其人生軌跡。

朱宥勳:流行音樂歌詞是否能推動文學普及?

詞人葛大為的創作私語:跟回憶一起攜帶著往前的,是歌詞

李君慈 ✕ Misc ✕ 森田達子:女性設計綻放自由之光

陳綺貞〈旅行的意義〉:「小清新」是厭世潮來襲前的發炎抗體

HUSH〈第三人稱〉:這是一首寫給異鄉人的歌
在大學哲學系畢業之後,HUSH因為陳綺貞的音樂開始寫歌。寫給自己的作品〈第三人稱〉是HUSH多年前打工生活底下的「禮物」。

不墮淚者非貓奴:每個愛貓人心中最柔軟的痛

那年夏天,屏東的海:南國淨土 從此成了另一個心之故鄉
海洋對我來說,早已不只是電影或文學中的想像。遠難忘的海,其實都不在他方異國,而在自己參與《屏東本事》編製所展開的旅途中。

陳修澤〈再等我一下〉:不只唱出疫情下的恐懼 也盼望生活再現曙光

宜蘭孩子告五人樂團:《運氣來得若有似無》唱出更具大人味的當代心聲

魔咒下的東京奧運建築:從蘆原義信、丹下健三到隈研吾的日式建造

陽明實驗山屋:設計與國家公園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文化部與國家公園特別合作:由「格式設計展策」總監王耀邦為陽明山國家公園量身打造「陽明實驗山屋 Yangming Mountain Lab」。

支持你愛的在地店家!從朋丁到好初等特色名店 與藝術家共創聯名產品
「SUPPORT YOUR LOCAL」聯名設計串起Saibaba、山小孩、秋波名曲、好初早餐、朋丁等店家,傳遞互助精神。

覺青出社會!太陽花世代的政治覺醒之路

與全世界的希望共振:劉耕名用創意解開邊界封鎖線
2021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以「解.邊界ReStart」為徵件主題,Bito Studio創意總監劉耕名擔任評審之一,並分享他的策展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