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New Ideas


本世紀不可逆的科技浪潮:音樂收藏交易平台 OURSONG 推出NFT
2018年,音樂人可能覺得區塊鏈是陌生的科技,直到現今NFT為創作者開了一扇新門,吳柏蒼在「OURSONG」推出NFT功能。

作家許瞳的千禧世代觀察:X世代的破盤宇宙迷因
1999年出生的作家許瞳觀察網路世代,他們的啟蒙早於父執輩,早早學會隨網路聲浪漲退起舞,將靈光化為電光,也見證幻夢化為泡沫。

NFT為何成為內容創作最新趨勢?
藝術家Beeple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是NFT熱潮的里程盃,是加密技術與收藏市場交叉結合至今的頂峰。

諮商師周慕姿提醒二十世代:關於未來 我們只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龔書章 ✕ 張清華:疫情下的醫療健康和移動庇護
龔書章藉由對張清華建築師的共創實踐「QurE原型屋」,引發你我在面對疫情尚未平息當下的重要反思,也促進醫療救助的創新與研發。

哲學作家朱家安 :二十世紀最後的少年 反思跨時代脈動
當台灣進入21世紀,網路致使橫空出世的自由、社會價值框架重新打破再定義,哲學作家朱家安書寫現下20世代所面對那瞬息變化的情境。

湯舒雯專欄:第一代——關於各種「第一代」人們直面的挑戰
台灣自90年代教改廣設大學後,成長了空前龐大的「第一代大學生」,我和許多人一樣,符合「第一代」的定義,卻需要學習這個概念。

不只是嗆爆譚德塞的女孩:「小紅帽」林薇以「月經議題」讓台灣發光
以「嗆爆譚德塞的女孩」而家喻戶曉的林薇,年方23歲的她是NGO「小紅帽」創辦人,該組織甫獲英國「2021黛安娜人道主義獎」之榮譽。

李君慈 ✕ Misc ✕ 森田達子:女性設計綻放自由之光

覺青出社會!太陽花世代的政治覺醒之路

與全世界的希望共振:劉耕名用創意解開邊界封鎖線
2021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以「解.邊界ReStart」為徵件主題,Bito Studio創意總監劉耕名擔任評審之一,並分享他的策展觀點。

以創新策展向台灣工地精神致敬!工家美術館實驗落幕

小野校長開創學習場域:在寶藏巖披荊斬棘的教育實驗

布農族詩人沙力浪的1月30日:導覽部落內外的空間記憶

展開自由的想望:國家人權博物館,帶你探勘台灣歷史幽暗處

柏林也有龍舟大賽:清潔員化身橘色英雄在城市發光

一位網紅攝影師的誠實自省:蔡傑曦談社群時代的人設

卡斯楚和格瓦拉是錯誤的:霍布斯邦論拉丁美洲革命
極左派知識分子的策略受到了卡斯楚的啟發,相信藉一小群武裝分子即可全面在拉丁美洲催生革命,但在霍布斯邦眼中卻是「極其錯誤」。

KKBOX參上!給新世代一個「聲音」的美好未來
一群新生代領導人正透過科技創新與資本力量,企圖再造 KKBOX 品牌、轉型聲音提供者,他們能在音符與程式碼之間,摸索出台灣聲音的未來?

威秀影城:冷冬中眺望又一個春暖花開的二十年

是紙的材料室,亦是設計人的實驗室

一本雜誌如何帶給一座老城新活力?專訪馬來西亞《城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