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Figure
小曼VS.吳聖雄:一場疫情將馬來西亞「鼓藝」展演推向線上舞台
為什麼劉冠廷是最炙手可熱的演員:著迷人性貪嗔痴,思考入戲真空狀態
劉冠廷很拚命,有時拚命到幾乎失去自己!演鄭花明,跑去學嚼檳榔;演聽障學校的老師,練習打手語;演阿泰,掛著特殊妝左眼幾乎看不見⋯⋯
速寫歌手許含光:古典與搖滾孕育我的文字與詩體
許含光經常花時間調整狀態,讓腦裡的眾多聲音安靜下來。唯有安靜下來,自己才能聽見哪個聲音最大聲,才知道哪個聲音是自己最渴望的。
專訪桂綸鎂:一個騷動靈魂的對照記
設計浪人 VS. 張漢寧:創意總監談台灣設計美學
台灣的特色就在於複雜多元,比較好的發展模式不是一直強調某些文化特色,而是讓大家都小小的,卻都同樣繁盛,呈現遍地開花的態勢。
導演尹國賢的家:在平凡中創造不凡想像
《GQ》總編輯杜祖業的家:從生活中發現處處講究的編輯學
專訪編劇&導演張耀升:劇本沒有好,其他也不可能好
阿爆(阿仍仍):找回母親的舌頭,也重新創造自己的新聲音
2019 年底,阿爆在台灣以排灣語載道的創作專輯《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滿貫入圍八項金曲獎,台灣與世界同樣思考族群。
本是農耕生:「掌生穀粒」程昀儀VS.「茶籽堂」趙文豪
是紙的材料室,亦是設計人的實驗室
重新「發現」陳淑芳:台灣電影中永遠的母親
歡迎光臨《伍佰.滑雪場》:在無邊的世界裡,展翅飛翔
侯孝賢的電影宇宙:拍電影那麼久,所有念頭終歸一句「心甘情願」
書店作為跨域的場所:蔡瑞珊與林韋地的對談
導演樓一安的御用演員:呂赫若投胎來的莫子儀
莫子儀,大家叫他小莫,很多人心目中的男神。在那些愛慕者眼中小莫就像自帶 2K 大燈,在片場就只有我會叫他笨蛋,跟他講幹話。
薛岳逝世30周年——裂縫中的我們
Joanna王若琳:從音樂創作人到 podcaster的發聲練習
羅申駿如何透過設計改變老牌大慶證券?
羅申駿,台灣設計界的當家扛霸子。過去他的名字,總是和金馬、金曲獎等光鮮亮麗的舞台連結。為什麼他要到一家企業文化保守的傳統券商當品牌長?他想做些什麼?
威秀影城董事長吳明憲:台灣最大的資產在於創作不受侷限
黃韻玲:讓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成為最靠近未來的場域
賈樟柯X張鐵志:回到歷史現場尋找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