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時代的文化媒體
訂閱VERSE雜誌 0
訂閱VERSE雜誌 0

人物Figure

「都怪妳寫得太好!」——李佳穎用《進烤箱的好日子》「召喚」躺平七年的自轉星球出版社

「都怪妳寫得太好!」——李佳穎用《進烤箱的好日子》「召喚」躺平七年的自轉星球出版社

一位停擺七年的出版社社長,遇上一位沉寂十六年的作家。這場看似不可能的合作,從一場「靈魂拷問」開始,最終成為彼此生命裡的關鍵觸動。他們用專業與信任,將一本書推進市場的「烤箱」,勇敢對抗「暢銷」的速食文化,也為台灣文壇點亮一道文學背後的光。這是一場關於回歸、勇氣與信念的長銷實踐故事。

《角頭-鬥陣欸》螢光幕之下依舊是大男孩:喜翔、高捷與王識賢

《角頭-鬥陣欸》螢光幕之下依舊是大男孩:喜翔、高捷與王識賢

《角頭》電影系列已經是這些年台灣電影最重要的IP,《角頭-鬥陣欸》上映第一天票房就飆破近2000萬!超越《鬼滅之刃》熱片,也成創下10年來國片票房新紀錄,三位熟面孔再度聚首:「貴董」高捷、「仁哥」王識賢、「喜爺」喜翔,這場重逢,像一場重量級的江湖集會,也像三種人生階段的交會。

威士忌的風味密碼:跟著調和大師,解鎖味蕾的感官體驗

威士忌的風味密碼:跟著調和大師,解鎖味蕾的感官體驗

品飲,從來不只是辨識產地與標籤,更是一場細膩的感官對話。當舌尖與酒液相遇,或許你也曾感受到某種熟悉的共鳴,關於品味與本質的自我探索就此展開。今天,讓我們跟著百齡罈首席調酒師Sandy Hyslop,循著風味的流動,走入一場不只關乎味蕾的探尋之旅,在每一層香氣與餘韻之中,找到那支屬於我們「自己人」的酒款。

封面人物/國師唐綺陽化身「夜行者」——從星座到人生的靈魂對話:「夜晚,本來就是屬於你的時光。」

封面人物/國師唐綺陽化身「夜行者」——從星座到人生的靈魂對話:「夜晚,本來就是屬於你的時光。」

唐綺陽2025星座運勢獨家收錄——在最黑的夜裡,唐綺陽的聲音如同一道微光,陪伴無數人度過不安的夜晚。從戲劇系女孩到占星師,她走過迷惘與轉變,始終用星盤替人指引方向。這一晚,《VERSE》邀請她走進深夜咖啡館,展開靈魂深處的對話。不只談占星,更窺探她與夜晚之間,那些不曾說出口的心事。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導演林君陽與編劇呂蒔媛:我們能不能換位思考,試著理解彼此呢?

《我們與惡的距離II》導演林君陽與編劇呂蒔媛:我們能不能換位思考,試著理解彼此呢?

文策院、公共電視、CATCHPLAY、大慕可可共同出品,由大慕影藝製作的2025年旗艦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II》即將上檔。延續第一季對程序正義、精神健康救助、網路暴力及媒體操守等議題的探討,劇情再度聚焦於無差別殺人與死刑案件,並深化對社會矛盾的剖析。在第二季,編劇呂蒔媛與導演林君陽將視角擴展至立法層次,進而挖掘權力運作與民眾參與司法的主體性,並邀請觀眾站在自身的立場,再次重省我們與「惡」的距離。

坂本龍一的東京旋律:永遠青春,永遠在聲音中不斷重生

坂本龍一的東京旋律:永遠青春,永遠在聲音中不斷重生

1985年的紀錄片《坂本龍一:東京旋律》最近在台上映。這部電影讓我們重新遇見一個還沒有完全成為「坂本龍一」的坂本龍一 :那時他剛離開YMO,也剛為電影《俘虜》做電影配樂,大受好評。從 1984 年東京街頭那個正在尋找「尚未形成的聲音」的年輕音樂家,到 2023 年在空蕩錄音室中彈奏最後旋律的「教授」,坂本龍一的音樂旅程,本身就是一部關於聲音、時間與存在的哲學史。

《可憐的東西》導演尤格・藍西莫:24年創作生涯9部作品完整解析——從實驗先鋒到影壇巨匠的蛻變之路

《可憐的東西》導演尤格・藍西莫:24年創作生涯9部作品完整解析——從實驗先鋒到影壇巨匠的蛻變之路

《可憐的東西》在2024年橫掃奧斯卡四項大獎的掌聲未歇,金獎導演尤格・藍西莫一鳴驚人代表作《非普通教慾:4K數位修復版》又在2025年6月6日在台上映,讓影迷在大銀幕上重溫這部奠定導演獨特美學的經典之作。本文帶你回顧藍西莫如何用他獨特的「令人不安美學」,逐步建構出屬於自己的電影宇宙。

導演蕭菊貞新作《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五年記錄台灣半導體產業從零到AI霸主的傳奇之路

導演蕭菊貞新作《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五年記錄台灣半導體產業從零到AI霸主的傳奇之路

導演蕭菊貞最新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紀錄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歷史,從將近五十年前「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任務開始,一群工程師背負著使命出國,將翻轉台灣命運的科技種子帶回來。如今,隨著AI趨勢改寫全球產業版圖,台灣在這個全球晶片戰爭的時代,佔據關鍵地位。本片彷彿是個寓言故事:每一場歷史賭注,都攸關著台灣未來的抉擇。

專訪/隈研吾:創作猶如一場馬拉松,從東京到台北的建築與城市共生哲學

專訪/隈研吾:創作猶如一場馬拉松,從東京到台北的建築與城市共生哲學

隈研吾是當代最重要的日本建築大師之一,曾獲日本、義大利等國際建築獎。作品擅長使用竹、石、木材、紙等天然建材,結合大自然的光影、水紋等元素,將建築與景觀融為一體,形成看似溫柔但能接納各種外力的「負建築」。去(2024)年底,他設計的台中文化新地標「勤美術館CMP INSPIRATION」正式開幕,《VERSE》邀請到隈研吾分享關於創作的理解、對台灣的印象,以及大師的生活愛好。

音樂人以莉・高露的長濱生活:在發亮的小鎮尋找自己的節奏

音樂人以莉・高露的長濱生活:在發亮的小鎮尋找自己的節奏

座落於東海岸的小鎮長濱,隨處都能看到海,早上太陽升起時,陽光灑落海面和土地,以莉・高露(Ilid Kaolo)難忘這幅景象,形容自己像是生活在一座會發亮的小鎮。2017年,以莉・高露和丈夫陳冠宇,為了送女兒娣樂伏・以莉(Terefo Ilid)就讀Tamorak阿美語共學園,從宜蘭南澳搬家到台東長濱,在這個交通不便、距離都市遙遠的小鎮,有著以莉・高露一家人隨地而安的生活哲學。

藝術家郭彥甫:把美術館當咖啡廳交流

藝術家郭彥甫:把美術館當咖啡廳交流

沒有一個小孩不會畫畫,從田徑選手到藝人再到藝術家,郭彥甫始終如此相信。非科班出身、自我探索繪畫風格的他,認為創作力是每個人自小就內建的方程式,只是被遺忘了而已。因此美術館之於他,是讓身體感官盡情感受美的場域,不受框架拘束,不分年齡階級,更沒有標準答案。《VERSE》邀訪到不被定義的郭彥甫,直面內心的聲音,如同接納藝術有著各種可能性。在這裡,只有想像力在奔馳。

藝術家葉子奇的山海鄉愁:花蓮的安然,任何地方都無法替代

藝術家葉子奇的山海鄉愁:花蓮的安然,任何地方都無法替代

凡看過葉子奇的風景畫,定會為那寧靜致遠的氛圍而屏息。1957年在花蓮玉里出生的他,為了熱愛的藝術曾在紐約旅居長達19年,卻在50歲時毅然回到花蓮,將山、海、樹、雲等自然風景融入個人情感。隨著歲月日漸深厚的創作「心象風景」,在國內外拍賣市場屢屢創下台灣當代寫實繪畫的最高價紀錄。他不僅是花蓮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也是台灣最重要的畫家之一。

跨界是她的舞步!簡珮如舞出不平凡,她如何用《黑蝴蝶》重塑表演藝術的可能?

跨界是她的舞步!簡珮如舞出不平凡,她如何用《黑蝴蝶》重塑表演藝術的可能?

從舞者到創作者,從單一舞台到跨界合作,簡珮如的藝術旅程是一場無止盡的蛻變。曾擔任世界頂尖的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更獲舞蹈界的奧斯卡——貝西獎的肯定。然而,在眾人眼中看似巔峰的時刻,她卻選擇放手,放膽展開全新的藝術探索。2024年,簡珮如不僅帶來首度在台灣推出的自製作品《黑蝴蝶》,更正式成立個人表演藝術品牌「簡珮如表演藝術」,宣告她不再只是舞者,而是一位跨領域藝術家,在一次次跨界中,讓藝術的邊界持續擴張,也讓生命的選擇與蛻變在舞動中無限綻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