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文章結果 Search Result
共找到130篇關於 新竹 的文章。


新竹市長林智堅專訪—翻轉風城,將設計導入城市規劃

亞洲最大!「蔡司優視力旗艦店」插旗新竹,打造全台唯一蔡司博物館

2020台灣設計展check in新竹,讓城市就是設計展場

打開台北 VS. 打開新竹:漫遊150個城市空間 建築盛事Open House登場
Open House國際建築盛事登場,在適合以雙腳探索城市的秋冬年末,民眾將可以親身走入台北與新竹共約150個空間,自在探索公共、私人空間。

2022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透明大百科」折射工藝、產業、知識的彩光

新竹市舊城區:一座三百年老城的嶄新青春

黃子軒的新竹舊城夢:東門市場就是我的跨界音樂實驗室

風鈴聲就是新竹的心跳,「透明祭_Galas」打造風城浪漫意象

新竹首間Onitsuka Tiger鬼塚虎專門店開幕:獨家限定鞋履登場、空間完整呈現日式語彙
日本時尚品牌Onitsuka Tiger鬼塚虎正式插旗新竹,選址SOGO百貨新竹店一樓,開設鬼塚虎在台灣的第八間形象專門店。

新竹北埔:古樂、舊道、老聚落,在時代洪流固守家鄉記憶

新竹市吹起文化之風:啟動多元閱讀行動,共作城市故事

致敬,台灣最神秘的一群飲食職人

從台積電專案經理到暢銷商管作家!郝旭烈如何順流而上,創造自己的無限賽局?

沈方正:台灣旅遊需要「破壞式創新」!小吃仍有很大開發潛力,但要先回到「生活」

突破影像邊界!北師美術館攜手「蔡明亮的日子」,打造全新感官馬拉松體驗
繼「來美術館郊遊」、「無無眠」之後,蔡明亮三度與北師美術館合作。10月27日起,在電影院上映《日子》,並於美術館展出「蔡明亮的日子」,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感官馬拉松體驗。

《撼山河 撼向世界》林正盛╳陳明章:耗時四年、累積1,000小時記錄一代音樂巨匠

最「賣命」的美食YouTuber——「痛風老饕」讓你重新愛上台灣小吃

【論小吃】4位飲食名家此生最難忘:豆漿燒餅、彰化炕肉飯、米粉湯與肉圓

1%的房地產,大眾的藝術:「魯迅國際團隊」談藝術與建築的創新永續之路

【VERSE VOL. 20】歡迎光臨,人生的無名小吃攤

Long Interview:黃聲遠

Snow Peak竟然有童裝!品牌來台10周年,全台最大旗艦店士林盛大開幕

中華職棒大聯盟的十年蛻變:台式棒球文化如何煉成?
台灣的職棒體系經過34年的跌宕起伏,近十年逐漸邁向成熟、展現新的風貌。就讓我們以十年為節點,重新認識「台式棒球文化」一路以來的歷程。

一張護照,吃遍全台100+餐廳和米其林!2023「台北餐廳週」祭出年度最大餐飲跑趴盛典
串聯全台 100+ 風味餐廳、米其林名店,今年的餐廳週以「風味博物館」為題,只要擁有餐廳週專屬的「風味博物館護照」,就能讓全台各類型的主廚、職人們當你的專屬風味導覽員。

蔡司 ✕ 光明分子攜手撰寫光學故事:你值得一把好眼鏡!直擊亞洲最大蔡司優視力旗艦店

揭秘台灣茶的百年歷史,臺灣客家茶文化館推出最新展覽「尋客茶路:以茶之名」

鱷鄰居×沙西米的家:我理想中的家是一座動物園

彡苗空間實驗:打造「南美春室」與「阿霞飯店」,難以被定義的空間說書人
「彡苗空間實驗」是由八位設計師組成、年齡平均30歲上下的年輕團隊,擅長將品牌精神與故事轉化成設計語彙,成為以空間說故事的說書人。

龔書章 ✕ 林聖峰:散發細膩而恢弘的建築氣味
我在林聖峰和「嶼山工房」的建築作品之中,感受到他們似乎在建築中尋找一種更內向的秩序體系、更自由的抽象形式、更清晰動人的材料構築,以及一個更具紀念性的整體。

李喬×朱宥勳:留下來的正是文學本身
客家籍小說家李喬以《寒夜三部曲》奠定在台灣文學史的重要地位。在形塑李喬文學世界的源頭—苗栗縣公館鄉,李喬與作家朱宥勳長談自己走上現代主義路徑,及近幾年在這遠離「文壇」之處,對文學創作的思考。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花啦嗶啵Falabidbog」:循著公路,一起Becoming Hakka!
依循台三線,跨越北桃竹苗中五縣市、17個鄉鎮市、長達150公里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以「花啦嗶啵Falabidbog」,從藝術與設計出發,帶領人們踏上一場盛大的公路旅行,提供更繽紛多元的客家想像。

浪漫台三線——在奔馳的路上,去追逐風和自由
逃開吵雜的水泥叢林,奔向浪漫台三線,在這條將客庄人文、地理環境、產業特色與美麗自然風光串聯起來的客家夢幻大道,伴隨著 Mercedes-AMG SL 43 融入旖旎風光之中,也成為他人眼中的美麗景色。

好吃的「蛤」在這裡,4間蛤蜊料理餐廳推薦
台灣文蛤主要產地為台灣西部及北部海域,口感彈牙,風味鮮美清甜,無論煮湯、熱炒、燒烤都適合,是台灣海鮮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之一。VERSE精選全台4間美味「蛤餐廳」,愛蛤饕客別錯過了。

為你將古坑咖啡與南投玫瑰入菜——雙囍中餐廳的續舊創新

W春池計畫快閃東京17天!用「小鋼珠」向日本發射循環設計力
W春池計畫於東京開設為期17天的展覽——「東京春室POP UP」,以「柏青哥」(Pachinko)為概念,攜手五位台灣創作者,從另一個面向看見循環設計的各種型態,展覽於9月1日至9月17日快閃展出。

「0km山物所」逾500坪空間探索古蹟、瀕危植物,全球唯一的台灣山系概念店落成

建築師是無聲的寫手——專訪十彥建築林彥穎,讓建築說自己的故事

2024金馬獎提名揭曉!《鬼才之道》入圍11項成最大贏家,李錫堅榮獲年度傑出電影工作者

設計,改變一座城市! 專訪艾淑婷副院長:「台灣設計展」如何以設計力創新城市治理?
設計不僅是美學表現,更是推動城市創新、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VERSE 專訪艾淑婷副院長,深入探討「台灣設計展」如何改變台灣城市的未來。

台灣觀光列車有哪些?搭哪種怎麼選?鳴日號、海風號、福森號等列車特色一覽,來一場鐵道之旅!
近年,隨著觀光列車鳴日號、福森號、海風號等推出,台灣鐵道旅遊掀起一股新風潮,對於喜愛新奇旅遊方式,或是熱愛鐵道旅行的人,絕不能錯過台灣觀光列車之旅。

鹽水藝術小鎮的誕生:從「月津港燈節」到「漫月美行動」,台灣水岸燈節發源地的幕後紀實

一碗麵的文化溫度:米其林主廚林明健「Little Lam Noodle Bar 」插旗春大直,打造精緻亞洲麵食學

The One 南園20週年!全新旅遊宣言「異數悅遊」,在旅程尚未出發就開始微笑

移民工眼中的台灣——One-Forty「移工之聲」攝影獎選集,看見異鄉人的生活風景

【The One異數悅遊節】逾10位台灣職人的風土之歌:從百年到未來的味覺旅程

「奇步應用」夫妻檔以科技實踐地方創生:用解謎遊戲與LINE機器人重新定義彰化
軟體服務與地方創生,兩個主題看似遙遠,卻都是軟體公司奇步應用的創辦人陳佳新和謝宜伶懷抱熱情投入的事業。他們以家鄉彰化為基地,用數位工具協助彰化的地方發展,串連在地社群,實踐共好的精神。

從科技業到友善農業:「田野勤學」創辦人用自然農法打造彰化黃豆新地標

從市區老建築到看海的浪漫,全台8間不可錯過的城市美術館!
美術館已經是各城市推動創意經濟的重要文化設施,尤其在六都之外的其他城市,也有許多各具特色的美術館,不論是歷史建築改建的美麗空間,或者是位於海邊與山下的浪漫基地。

【The One 異數悅遊節】三日限定!在南園展開一場東方款待盛宴——五感六覺的文化影響力之旅

IG爆紅北海岸最美5間「海景咖啡廳」:每間窗外都是一道風景,這間能看見龜山島

陽明山秘境:「趣兒Chill:藍鵲菲菲」豪華露營體驗!台北35分鐘即達的森林療癒之旅

真正的牛排高手在民間?盤點5間隱藏版牛排:被熱炒店耽誤的牛排、超下飯韓國烤牛排、復刻《大熊餐廳》中的義大利牛肉三明治
在正宗牛排館和西餐廳之外,有不少牛排廚藝高手散落民間,各自以獨特的手法,烹調出讓人印象深刻的非典型美味牛排。《VERSE》編輯明查暗訪後,特別精選幾間在意想不到的平民小店裡的隱藏版美味牛排。

【新北美食】YouTuber痛風老饕最愛的無名小吃:無名割包、王記蝦仁羹、大台北豬腸冬粉

忠泰美術館一次看雙展!《當自由盛開成舞》解構空間將自由具像化,《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探尋解嚴後建築發展
忠泰美術館雙展盛大登場!近期推出全新展覽「當自由盛開成舞」,探討建築空間與自由的關係;「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也同步開展,探討解嚴之於臺灣建築的影響,透過兩檔展覽探尋人與建築、自由之間的脈絡。

首屆普立茲自傳文學獎得主的創作哲思!徐華《Stay True 保持真誠》:人生就是好與壞並存

「老爺式旅行」2024全新啟航:八大破框旅程,挑戰極限與勇氣之巔——101徒步至礁溪、拜師歌仔戲大師

全台必吃26間「千層蛋塔」整理!陳耀訓、巢屋、COMEME每日限量新鮮出爐
宛如小花般可愛,口感酥脆又滑嫩—從香港紅到台灣的「千層蛋塔」你吃過了嗎?本次介紹台北、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高雄、屏東,全台26家大受歡迎的人氣千層蛋塔,還沒吃過千層蛋塔的你可千萬不能錯過!

既是博物學也是生活學,「0km山物所」的台灣百年山林再發現

「熱情可以當飯吃嗎?」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我現在有個好答案

新創競爭力排行揭曉!台灣全球第22名,2城市、5新創被點名「值得關注」
「在當前情勢下,新創企業必須戰略性地選擇地點,以獲得必要的資源與募資機會。」全球新創生態系發展的研調機構StartupBlink發表觀點。

台南成大「新園春室 The POOL」說早安!以「蛋」為設計核心打造創意實驗場
位於台南成功大學的「新園春室 The POOL」全新開幕試營運,這個多功能空間融合早餐、甜點與校園生活,為學生提供充滿活力與創意的體驗。設計靈感來自「等待孵化的雞蛋」,象徵著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東區最潮!大安伊普索凱悅尚選酒店,摩登復古鎖定你的懷舊魂

南北7大酒吧聯手做公益,關懷老毛孩醫療照顧

LOEWE Paula's Ibiza夜市活動閃耀台北信義區,蜷尾家冰淇淋變身小籠包、香腸!

全台韓系豪華露營推薦!精選7個野奢露營區,不用裝備直接入住,還能享受超優質住宿、餐飲

導讀杜潘芳格:守護母語,灌溉真情與真理

導讀龍瑛宗:人生好美,人生真是美得令人悲哀

當關公的生日趴成為最熱鬧的文化慶典——「大溪大禧」策展人劉真蓉

導讀李喬:他的文學始終志在反抗

阿泰&呆呆走入山野:從太平洋屋脊到台灣綠道
經營社群平台「TaiTai LIVE WILD」、熱愛山野活動的夫妻檔阿泰與呆呆,分享他們從登山的人變成走路的人,以及走路如何滋養其生命。

不只是租屋:「Alife生活提案」為日常選配增添現代風味
Alife透過提供多型態的住辦空間及一系列涵納在租金中的生活服務與資源,讓人們在租下有形空間及傢俱的同時,更是租下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

設計一座像家的城市:台灣設計展在嘉義市
承襲腳踏實地的堅持精神,展現新時代的活力。嘉義市將年底正式登場台灣設計展,為期十日的城市熱情盛會「家意 ‧ 以城為家 City as Home」,全城帶你回家。

綠藤生機的深入減法學:對的,不用多
綠藤生機品牌成立11年,今年以「深入減法的純淨保養」再次確立品牌定位,透過「對的,不用多」的美學觀與哲思,面對紛亂的未來時代。

《茶金》美術神力:重返台灣1950年代民間風華
甫上檔的電視劇《茶金》,藉由美術指導賴勇坤與美術設計尤稚儀的巧手,幸運的我們得以透過戲劇,重新遊歷那個記憶中的黃金年代。

站在《茶金》肩膀上,客語戲劇繼續開枝散葉綻放潛能
自2003年客家電視台開台後,回顧客語戲劇一路走來的歷程,《茶金》的製作人徐青雲與湯昇榮說,這是一段從荒蕪到綻放的歲月積累。

藝術計畫《橋洞》展開都市實驗:鑽進橋下的日常進行創作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科技藝術回應大疫時代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正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展出中,以「非日常」為主題,探索疫情造成的日常變化,並以科技藝術作為反思與回應。

精心打造食物的品牌故事:Foodie Amber引領台灣餐飲邁入後疫情
林蓉(Amber Lin)創辦飲食文化行銷顧問公司Foodie Amber,團隊放眼觀察國際市場,並專注台灣餐飲轉型,引領台灣餐飲業。

來趟「臺灣文化協會」百年巡禮:四位不能不認識的臺灣文青前輩
今年是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年,各地舉辦呼應文協百年活動。本篇介紹四位1920年代的「文青」,以他們的歷程為各位拼起臺灣文化地圖。

蘇碩斌談文協百年(一):文協的啟蒙精神,像極了「情書」

「肥皂——張碩尹計畫」:虛實交織「屍體再利用工廠」的線上實驗展

P. LEAGUE+再造職籃聯盟:台灣籃球何以再掀熱潮?
台灣第二個職籃聯盟P. LEAGUE+去年拔地而起,網羅眾多一線球星更成功經營主客場制,他們是怎麼繳出過去20年來沒人做到的漂亮成績單?

「春池玻璃」工藝與Simple Kaffa興波冠軍咖啡的美好相遇
春池玻璃與Simple Kaffa興波咖啡從玻璃煉造和咖啡烘培過程中的共同關鍵元素「溫度」出發,合作策劃聯名展覽「玻°C—————波°C」。

嘉義樹木園:從帝國熱帶林業經營到島嶼原生植物保種
「嘉義樹木園」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橡膠樹與熱帶經濟樹種的殖育試驗地,是日本帝國發展熱帶林業、經營帝國南進戰略的重要基地,在戰後轉型為植物園。

「東區」沒落了嗎?美食家 Liz 高琹雯的台北吃食地圖

我來自鹿港小鎮:在老街中尋覓我們的歷史與生活

橫走北回歸線:17點17個故事,跟著種籽設計重新認識台灣

走入基隆港都百年繁華夢:東岸摩登繁盛,西岸古典高雅
依海而生的港都基隆,曾是世界第七大貨櫃港,如今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盼透過文化與歷史的探尋,延續其百年繁華夢。

匯聚多元族群文化的樟之細路:踏訪台灣樟樹開採史
2017年台灣參考德國「浪漫之路」,打造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振興台三線沿線的經濟。而台三線沿線古道網的形成,即台灣樟樹開採史。

徒步行走山海圳國家綠道:從台江國家公園直奔玉山最高點
山海圳以台江國家公園為起點,最後抵達玉山主峰,海拔落差3952公尺,全程約177公里,可以感受鄉鎮部落與大自然生態之美。

最澎湃的山海樓外送:米其林一星餐廳推出「山海珍寶盒」

敏迪的聲音旅行:疫情之下,何不回頭認識台灣這塊土地?

劉克襄深入自然(一):創造旅行與走路新定義

邱文傑再創台灣建築語彙:追尋鄉土與現代性的和諧共生

季風吹拂!專屬台灣的文化造型與島嶼色度
台灣有屬於自己的顏色?何佳興與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捨棄安全穩當的設計路,深入民間田野調查,發掘你我身邊那些習以為常的色彩。

KKBOX參上!給新世代一個「聲音」的美好未來
一群新生代領導人正透過科技創新與資本力量,企圖再造 KKBOX 品牌、轉型聲音提供者,他們能在音符與程式碼之間,摸索出台灣聲音的未來?

找到信賴的聲音:Podcaster 如何與群眾溝通?

在懷舊與鄉愁之外的客語音樂:專訪鍾永豐與春麵樂隊

漫畫《採集人的野帳》:重現日治時期台灣植物大命名時代

導讀吳濁流:寫小說,是為時代做見證

木構建築設計師郭恩愷與國產材:從一件手作木構建築到台灣的永續林業

台中大甲:圍繞信仰而生的海線小鎮
每年4月盛大的大甲媽祖遶境,聞名世界的腳踏車公司和周邊聚落,以及說到芋頭必然會聯想到的生產地,大甲這座被海滋養的小鎮,看似偏遠,但其實一直都在台灣人的生活之中。

當麥覺明遇見黑澤明,拍出《山椒魚來了》

元味串燒:串起世代的味覺記憶

竹木造咖:雜貨行變身文創靈感百寶箱

陳永淘:來自家鄉的風聲,以客語吟唱童年往事的音樂詩人

歲末起司市集:富華聯手15家烘焙名店,玩出百變創意

打開酷兒文學視野!Aesop酷兒文學圖書館再次開張

永續文化節從飲食探討「未來餐桌」,與MUME、Bar Mood及馬爹利以餐酒嚐永續

甲桂林:用美學打造當代建築文化風景

為沒有選票的台灣棲地發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邀你一同推動「環境信託」
因為疫情,我們看見病毒的無國界,也在這幾年見證了氣候變遷已是顯而易見的困難挑戰了,台灣雖然是座小島,但足以證明我們是地球的一份子,任何人類文明的危機都逃離不了。

在虛擬世界遨遊日月潭,「海陸漫行」全球第一個元宇宙智慧觀光虛實整合平台

集集集度放空學校——大人的生活太緊繃,我們都需要練習放空

Bar Mood:在地食材入酒,打造以永續為概念的酒吧

南美春室The POOL:在美術館頂樓打造結合餐飲體驗的「天空公園」
位於台南市美術館2館5樓的「南美春室The POOL」,集結台灣頂尖設計與餐飲團隊,在美術館打造融合咖啡、甜點、餐飲、選物的嶄新空間。

樂檸漢堡:顛覆速食的綠漢堡行動

當牛奶不再是唯一選擇:從世界到台灣的燕麥奶潮流

「2022 VERSE蔬食節」南北30間聯名店家,給你讀享優惠

為你煮咖啡的諮商心理師:心不懶喘息咖啡
佇立於北投一隅的「心不懶喘息咖啡」,一場場心理諮詢每天都在此上演,由店內專業助人工作者與大眾進行溫柔且包容的談話,一同了解正確的心理相關知識。

【VERSE VOL. 12】選擇蔬食,選擇一種生活
吃蔬食不只是每一餐、甚至是生活態度的新選擇,這個選擇也許會對世界產生一點點影響。你不用是純素主義者,而可以是一個彈性蔬食主義者(flexitarian)。

「茶之魔手」來台北了!深度解密手搖飲南霸天的品牌學
最近超級紅、從府城台南起家、在全台擁有520間門市的「茶之魔手」,在2024年3月正式插旗台北,於慶城街打造首間台北分店。

金酒70 經久彌新,我有金門高粱酒,你有故事嗎?
說起金門高粱酒,總令人聯想起父執輩的豪邁,逢年過節或是歡暢的宴席,幾瓶白酒,佐以豐盛的台菜,無論是熱炒海鮮或蒜泥白肉,都能為甘淨醇厚的高粱酒襯托出層次分明的口感。

苗栗苑裡:藺草之外,自我認同的編織與創造

從策展老將到餐飲新星,時藝多媒體正在浴火重生

六款緩解苦夏不適的天然野草茶:來自島嶼先人的生活智慧

台灣第一座馬戲藝術節:FOCASA專訪
FOCASA馬戲藝術節希望帶動台灣在地藝術經濟,在未來成為國際外交指標性的藝術節,並讓全世界看見屬於台灣的當代馬戲能量。

永豐餘生技:從蔬菜箱到米其林名廚,都在他們的餐飲地圖上
2021年,疫情衝擊餐飲行業,永豐餘生技旗下GREEN & SAFE、山海樓、齊民市集和農人餐桌四大品牌,鎖定的客群不同卻面對相同的挑戰。

白盒子中的有機光景——南美春室
隨著「南美春室」在1月27日正式對外開始營運,卻讓人驚喜地看見在這兩種目的之外的嶄新可能,重新定義了美術館與咖啡廳的關係。

【2025信義幹線3.0】全台最大規模酒吧串聯活動強勢回歸!勇者×微醺迷宮RPG主題體驗
睽違三年,台灣最具規模的酒吧文化盛事「信義幹線」第三屆以RPG遊戲主題重磅回歸,串聯全台103家頂尖酒吧,打造前所未有的「勇者×微醺迷宮」跑吧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