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文章結果 Search Result
共找到182篇關於 嘉義 的文章。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6/黃昶銪:引動南道茶興起,從單一到混種深研小葉種紅茶的可能性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1/葉盈德:從製茶工藝到創立品牌,快樂是最好的茶香配方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3/王宏誠:領略精深茶技,茶菜變茶金的五星之路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2/伍志庸:拓展阿里山茶魅力!從好茶到風格旅宿,重新詮釋產地茶文化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4/羅竣瀚:為茶巡山,跨越115公里漫漫茶路的茶人家

《大美不言》嘉義壓軸登場!4米挑高展廳揭密:為何三大策展人都說「比台北更美」?
繼台北成功展出後,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偕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共同呈獻之「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緊接著在2025年初移師至嘉義故宮展演。

來嘉義過中秋!「光織影舞藝術展」在北香湖公園盛大展開,華裔設計師Daniel Wong打造詩意桃花源
2024嘉義市「光織影舞」光影藝術展於9月14日至9月29日展開,本屆特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靈感出發,利用光影將北香湖公園打造成夢幻虛境。

嘉義KHTOY絨毛玩偶旗艦館滿周年,卡娜赫拉的小動物、排球少年、蚵ㄚ寶寶等全新系列一同過生日

「水道頭君的思念」帶你重返嘉義朴子的風華歲月
「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 」舉辦「水道頭君的思念」特展,以電玩元素串連朴子三代人的記憶,帶領民眾重返這座嘉義海區大城過往的風華歲月。

設計一座像家的城市:台灣設計展在嘉義市
承襲腳踏實地的堅持精神,展現新時代的活力。嘉義市將年底正式登場台灣設計展,為期十日的城市熱情盛會「家意 ‧ 以城為家 City as Home」,全城帶你回家。

全城實驗中!嘉義「有事青年節」10月攜手蔡振南、鄭宜農嗨翻小城

嘉義就是唱片的B面:「++設計學校」X「RE:嘉義」
2021年台灣設計展,邀請策展人張智舜策展、周榮敬和蘇弘,分享究竟他們從「回嘉」走入「在嘉」的旅途,看見了什麼樣的嘉義?

自歷史與生活提煉嘉義的意義:「剛剛好的城市」X「舊監青年旅店」
平凡編集工作室的黃銘彰和台灣田野學校的葉哲岳,分別擔任嘉義文創園區A棟和V棟、以及嘉義舊監獄的策展人。展覽場域選用嘉義市代表性的歷史建築,透過設計提煉這座城市的尺度,實驗出未來的探索想像。

嘉義「小城咖啡實驗計畫」:秋末,串連23家咖啡名店聯手演繹何謂「嘉義風味」

嘉義文化與產業的再發現:「城美館」✕「ONE WOOD」
2021台灣設計展除了吸引旅人前來,還需做到讓在地人有感,策展人潘岳麟和張伊增分別從嘉義人熟悉的廟宇與林業中,重現家的記憶。

「有事青年」的實驗精神如何翻轉一座小城?專訪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處長郭軒志
嘉義市變得不一樣了。這兩三年來,木造老房改造的個性風格小店、蓬勃的青年創生能力量,讓小城獨特的人文風貌,受到許多注目。這座過去以雞肉飯著名的小城,正逐步煥發出嶄新的城市樣貌。

嘉義樹木園:從帝國熱帶林業經營到島嶼原生植物保種
「嘉義樹木園」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橡膠樹與熱帶經濟樹種的殖育試驗地,是日本帝國發展熱帶林業、經營帝國南進戰略的重要基地,在戰後轉型為植物園。

造反讓我們學得更多,「雜學校」首度跨越濁水溪,「造反教育節」11/12~13登場嘉義

讓我們「自頭講起Tsū-thâu kóng khí」:第一屆嘉義台語季,60場跨領域講座盛大登場
嘉義縣台語使用比例為66.7%居全台之首,對於在地人而言,台語不但是日常生活中最慣常的語言,更是常民文化與藝術創作的根本。

嘉義「二通」在那裡?2024端午假期來「二通圈生活節」,深入體驗舊城美學創新

嘉義藝文場域再+1!百年「嘉義東門派出所」重返1920年代在地詩人視角

嘉義「草草戲劇節」3月登場,近200場文化活動引爆在地「當青春」藝術能量!

【無名小吃】嘉義百年魯熟肉:傳承三代的鮮甜湯頭,必點水煮豬內臟佐蒜蓉醬油,蝦餅、芋頭卷異國飄香
嘉義中山路上的無名魯熟肉,也被稱為「羅古早味」,以實惠的價格、實在的料理功夫受到客人歡迎,在斑駁的招牌底下,小吃的滋味日日流傳。

「30而立」規和陳的家:落腳嘉義小城的老屋慢生活
不論是身處小套房還是三層樓老屋透天厝,規和陳總能找到與空間相處的方法,他們以木製老家具、植物、陽光、手作物,實踐對理想生活的想像,並透過甜點和影像,傳遞他們用心生活的熱情。

【嘉義美食】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最愛的無名小吃:民雄市場大腸攤、紅燒鴨肉麵、生炒螺肉

嘉義市:阿里山腳下,那個發光的緩慢之城

以嘉義為基地:awoo阿物科技如何發動南台灣的創業革命
awoo創辦人林思吾從做旅遊網站「關島之家」開始,而後投入網站設計與網路行銷,後來發展出台灣「搜尋引擎最佳化」知名品牌。

嘉義民雄:王梨田、鵝肉街、鬼仔厝以外,蓄力轉變的藝文培養皿

嘉義「小城風味實驗計畫」串連43家在地名店,用舌尖走訪嘉義市的風土
第五站 | RE: 嘉義 您有一則來自嘉義的新訊息

嘉義的樹與畫,有時還有光——2022文博會「嘉義館」

文學迷快看!10/14-10/15「文學暢秋日」開箱作家書桌、電音派對歡度「臺文館」20週年慶
臺灣文學館20歲生日了!2023年由擅長城市文化輸出的策展單位屾屾市籌劃,翻開台灣文學新篇章,於10/14-10/15舉辦為期兩天的「文學暢秋日」。

【VERSE VOL. 20】歡迎光臨,人生的無名小吃攤

伍佰:我的搖滾是首自由的詩

一張護照,吃遍全台100+餐廳和米其林!2023「台北餐廳週」祭出年度最大餐飲跑趴盛典
串聯全台 100+ 風味餐廳、米其林名店,今年的餐廳週以「風味博物館」為題,只要擁有餐廳週專屬的「風味博物館護照」,就能讓全台各類型的主廚、職人們當你的專屬風味導覽員。

華誼建設:查氏兄弟的維新力量
在台灣的房地產界,有一顆亮眼的新星——華誼建設。在許多巨大危老案改造的背後,是查詠禎與查建志這對相差不過一歲半的兄弟。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商業成功的寫照,更是人性堅韌與白手起家的勵志傳奇。

IF OFFICE創辦人暨創意總馮宇:「我們要做的,不是把孩子培養成藝術家」
第二站 | ONE WOOD
第六站 | 舊監青年旅店

吳念真:「我想講的,是大家都能聽得懂的故事。」

高雄夫妻檔打造「方蒔」法式餐廳具摘星潛力:「完美的餐酒搭,就像愛情」

OTOME Café 進駐伊通商圈,以新時代店型打造咖啡生活新提案
OTOME Café台北二店插旗於松江南京的伊通商圈,在城市一角打造一個讓品飲者定義咖啡時光的暫歇空間,為今年夏天注入不一樣的新鮮。

南投信義晨軒梅主理人王貴香:相伴農友永續家鄉梅園記憶

晚上也想吃早餐?15間酒吧「晚安美芝城」把大冰奶變調酒,翻玩創意早餐

台灣的「三大洋食」是什麼?不只是日本,台灣也有洋食文化

【VERSE VOL. 19】所以我成為了雜誌編輯
我曾經被文化打開過。還是486電腦的年代裡,插入磁碟片,在DOS系統輸入指令, CRT螢幕閃爍著256色遊戲畫面,遊戲開始,帶我進入一個無遠弗屆的世界。

專訪直擊!日本雜誌《BRUTUS》40多年屹立不搖的秘密
《BRUTUS》為日本知名出版社集團MAGAZINE HOUSE旗下的雙周刊雜誌,每期專題特輯以強大的編輯力與企畫力,創造出各種具嶄新視野的議題內容。
第四站 | 中間試驗場

糯米橋休閒農業區,沿著壯麗溪谷尋味入客庄

【咖啡師踏查筆記 2】咖啡後製的革新
VERSE baR 咖啡師踏查筆記第二集:咖啡後製的革新近幾年咖啡業者、農委會的推動下,台灣豆重返全球咖啡市場的供應鏈。許定燁同為台灣精品咖啡的代表人物。

阮劇團20歲的成人禮《FW:家的妄想》:以戲劇的真實,記錄離開或留下的足跡
今(2023)年8月,阮劇團應香港劇團「一條褲製作」之邀,以《FW:家的妄想》參與第三屆紀錄劇場節,這是他們第一次登上香港的舞台。這個週末《FW:家的妄想》(9/16 、9/17 )將回到嘉義演出。

「雲林厚工學」邀國際設計師打造時裝秀,揭開雲林全新「五大」美學視角
「The MGEA Yunlin 雲林厚工學」展前記者會以「藝術時裝秀」為主軸,與享譽兩大時尚服裝大師Daniel Wong和林國基攜手合作,藉由服飾闡述五大雲林學的概念核心。
EP76|汪兆謙:將藝術深入在地生活
第一站 | ++設計學校
第三站 | 剛剛好的城市:理想生活再想像

第二屆「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在高雄,4大亮點搶先看

一顆完美的蛋黃酥是如何製成的?

《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導演黃文英:「我從阿公與侯孝賢的身上學會了眼光」
黃文英是台灣最重要的電影創作者之一,她擔任藝術指導與導演侯孝賢合作多年,如今拍起了自己的電影《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將鏡頭對向自己的故鄉與思念,讓信仰領路,走回百年前嘉義火車站前的中正路。

在地人的鹽水精選!走訪歷史空間與新滋味:從酒吧、咖啡館到以環保建材再翻新的潮農會

探索你不知道的「瑞芳」:從百年礦業到在地新生,走訪金瓜石、九份與鼻頭角的人文風景

彰化員林幸福販賣所:用在地食材打造60款手工冰淇淋,重現農產美味
「幸福販賣所」的老闆洪維駿一生中有許多誤打誤撞,這些機運讓他在世界各地累積不同的工作經歷,也在十多年後將他帶回家鄉扎根,將所有經驗化作為一支傳遞幸福的冰淇淋,呈現他眼裡彰化土地的樣貌。

從科技業到友善農業:「田野勤學」創辦人用自然農法打造彰化黃豆新地標

【The One異數悅遊節】逾10位台灣職人的風土之歌:從百年到未來的味覺旅程

普通隊長樂團十年之路:用龐克紀錄人生的喜怒哀樂
來自高雄的龐克樂團「普通隊長」,由主唱兼吉他手佳維、貝斯手東燁及鼓手峻瑋組成。原團名為「鳳商隊長」,取自喜愛的漫威電影角色美國隊長,自高中畢業後,決心玩音樂,因而用了現在的團名。

鹽水:跟著藝術漫步港鎮,體驗與歷史共生的地方生活

《文學覺醒》作者張志龍:從歌德到村上春樹,帶人們重新回到青春與文學

從市區老建築到看海的浪漫,全台8間不可錯過的城市美術館!
美術館已經是各城市推動創意經濟的重要文化設施,尤其在六都之外的其他城市,也有許多各具特色的美術館,不論是歷史建築改建的美麗空間,或者是位於海邊與山下的浪漫基地。

阿里山茶產業新紀元:從在地茶園到國際茶都的蛻變之路

阿里山茶的三重奏:冷萃、果香與奶茶的風味探索

鹽水藝術小鎮的誕生:從「月津港燈節」到「漫月美行動」,台灣水岸燈節發源地的幕後紀實

不可錯過的7大北海岸特色禮盒:從精緻午茶、港都海味到懷舊肉粽

光禹國際:開啟台灣野奢旅遊新時代

設計,改變一座城市! 專訪艾淑婷副院長:「台灣設計展」如何以設計力創新城市治理?
設計不僅是美學表現,更是推動城市創新、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VERSE 專訪艾淑婷副院長,深入探討「台灣設計展」如何改變台灣城市的未來。

2025桃園機場美食全攻略:全球第三美食機場,12家話題新店、樓層完整指南
桃園機場榮獲2025全球機場美食第三名!本文完整介紹一、二航廈最新開幕美食、米其林推薦餐廳、在地特色小吃,以及所有樓層美食店家營業資訊,讓你出國前享受最道地的台灣味。

台中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台中綠美圖」如何讓藝術與知識交融?

藝術修復師在做什麼?走進藝術品的修復之旅——全台首座開放式修復中心的幕後故事

以N型神人的品牌力重塑城市面貌──專訪彰化縣政府青年發展處處長黃金樺
2023年,位於濁水溪、清水溪兩溪交會之地的彰化,邁入了建縣300年的里程碑。同時,這座古老縣城也有新生命力正在誕生:從彰化人身分證字母開頭延伸的青年品牌「N型神人」,正在醞釀改變這座城市的能量。

台灣觀光火車你認識幾台?栩悅號、鳴日號、藍皮解憂號、阿里山林鐵一次看!

【VERSE VOL. 21】日本,嶄新的文化創意正發生!

Yellow Garden:種一片自己的花園,再把花園綁進花束裡

藝起漫遊五漁村!十組駐村藝術家深度描繪宜蘭漁村風光

2024森之市「珈琲與花物語」大型市集登場,日本、泰國等50家咖啡名所確定出席
2024森之市「珈琲與花物語」將於高雄隆重登場,六大重點一次看。首度來台的「亞洲最會沖咖啡」曼谷奶奶Pa Pin,及多家日本、泰國、台灣知名咖啡廳,將打造出宛如餐飲界奧斯卡的大型盛典。

《九槍》:這部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說了一個什麼樣的移工故事
2022年,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頒給了《九槍》,歡聲四起。這是台灣的移民工議題首次進入主流觀眾的眼中。但在掌聲之外,是網路上一波波的罵名與負評⋯⋯

2024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第二航廈美食餐廳全攻略
不知道桃園機場有什麼好吃?機場食物一定又貴又難吃?若你還有這些印象,可能很久沒來桃園機場了,現在有許多知名品牌進駐,煩惱將變成「該選擇吃什麼?」

阿里山林鐵7月全線通車!祝山車站、福森號、栩悅號全新亮相,今夏森林質感旅遊首選

他們在倫敦說台灣話——《HOME: TAIWAN 家鄉》藝術展,新銳藝術家齊聚詮釋台式印象

來約美術館喝咖啡!全台必去10家美術館咖啡館:不只咖啡香,慢食早午餐、職人牛肉麵帶來感官「饗」宴
美術館附設咖啡廳似乎已成了一種「標準配備」,《VERSE》編輯特別推薦全台9間美術館內外的絕佳咖啡館,從北美館、高美館,到金馬賓館,讓你充實心靈之外,也可以享受餐飲的文化體驗。

期間限定/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快閃咖啡廳來了!聯手米其林三星態芮主廚何順凱訂製超迷人「LV珠寶盒」點心

「日咖夜酒」新風潮:全台10間「早上咖啡館,晚上變酒吧!」必去特色店家

享受山中的靜謐,精選10間阿里山住宿:入住園區看日出最方便,住在山下選擇多、CP值高

解密《愛情城事》10張電影海報設計,喚起你對愛的超展開想像——「這裡藏著愛的模樣!」

台灣自然作家王家祥,以畫筆抒志——熱烈燃燒後,游向東岸的嬉皮人生
隱居在都蘭山下的王家祥,以自然寫作先驅聞名於臺灣文壇,但在近二十年前移居東海岸後,便以關懷照顧流浪貓狗為生命職志,並轉以繪畫為生命情感抒發之途徑。

260件珍品訴說《大美不言》:故宮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Van Cleef & Arpels穿梭古今東西藝術

「大美不言」展覽空間設計師田根剛,帶來光影、色彩、空間的魔法,讓展品自己說故事!
國際建築師田根剛為《大美不言》特展操刀空間設計,巧妙融合故宮、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梵克雅寶三方藝術風格,打造一場跨越古今的沉浸式展覽體驗。本次他親自分享這場東西方藝術對話的設計巧思。

卓武山咖啡:所謂的第一名,是為了被超越而存在
2021年,卓武山咖啡農場的「日曬藝伎豆」在競標平台拿下一公斤三萬元高價,創下平台最高紀錄,為台灣咖啡打開國際名聲與市場,也寫下台灣江湖的咖啡傳奇。

獻上一束味蕾的花束,CNFlower打造新據點「CNSalon火山口下的花茶店」

阿里山咖啡:島國雲海,長出世界級精品咖啡魔豆

Lightbox:一間為所有人開放的攝影圖書室
由圖書、講座、共享資源等工作軸線相織而成的10坪空間Lightbox,以關注台灣攝影與創作環境,是台灣第一個由民間發起並免費開放的攝影專門圖書館,

JL Design創辦人羅申駿的跨域實驗:將設計的可能性最大化
曾擔任金曲、金馬獎視覺設計統籌的JL Design創辦人羅申駿,以跨界設計實驗,談他如何以設計改變台灣,以及他不斷跨界的初衷。

文協百年特展「走向世界」:台灣美術運動如何迎接時代浪潮?

【VERSE VOL. 08】這島嶼是座植物博物館
第8期封面故事「這島嶼是座植物博物館」聚焦台灣人理應熟悉但實際卻頗陌生的植物園,探索島嶼與植物學的過去與現在,以及植物與生活的關係。

蘇碩斌談文協百年(一):文協的啟蒙精神,像極了「情書」

景觀建築師吳書原的荒野倡議:讓野草美學成為日常風景
以台灣原生種作為景觀設計的浪潮,近年從公共景觀到私宅都開始有劇烈變革。也在景觀建築師吳書原的作品,一次次成為大眾關注焦點。

瀕危高山植物敲響環境警鐘:看見台灣的高山之舟

耿一偉談城市藝術節:我們不怕慶祝,但不能癱倒路邊
回顧2021年,雖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仍有多個縣市舉辦各式地方藝術季,成為一股文化新氣象。然而,藝術節又能為台灣這座島嶼帶來些什麼?

漫畫《採集人的野帳》:重現日治時期台灣植物大命名時代

台灣類型片成新主流:流淚了、驚呆了、拳頭硬了
從《海角七號》、《角頭》系列,到《當男人戀愛時》,在「後海角」時代走過近15年,台灣電影已從作者電影擺盪到另一端的商業類型片。

福山植物園:隱藏在山林祕境的生態方舟

南美春室The POOL:在美術館頂樓打造結合餐飲體驗的「天空公園」
位於台南市美術館2館5樓的「南美春室The POOL」,集結台灣頂尖設計與餐飲團隊,在美術館打造融合咖啡、甜點、餐飲、選物的嶄新空間。

從築地魚市場到台灣綜藝團:攝影家沈昭良的台灣「漂流」
台灣的當代攝影擁有怎樣的面貌?這是攝影家沈昭良不停尋思的問題,一次次不懈地投入長時間跨度計畫,以攝影向世界拋出他的探問。

台東池上如何成為一個人人嚮往的美麗小鎮?

羅大佑〈鹿港小鎮〉:音樂構築成的台灣原鄉

【VERSE VOL. 10】從南方出發的音樂之旅

台北老店大改造:看台北如何「造」起來!

被世界看見的台灣小吃:林聰明沙鍋魚頭的三代創新

「東區」沒落了嗎?美食家 Liz 高琹雯的台北吃食地圖

我來自鹿港小鎮:在老街中尋覓我們的歷史與生活

聊那些關於「他」朋友的事:綜藝教父王偉忠

不只是便利商店!全家如何用「設計力」變得更潮

歡迎光臨《伍佰.滑雪場》:在無邊的世界裡,展翅飛翔

以白日夢暢遊影像世界的陳玉勳

法朋李依錫的法式台灣味:甜點也要接地氣 順應風土與時季

黃明川的創作革命:以台灣為中心,開拓藝術紀錄片宇宙
黃明川導演於1970年代末,離開台大法律系,獨身勇赴紐約求學;1980年,黃明川又飛赴洛杉磯轉讀繪畫與平面攝影。至今日,其影像創作量已龐大如海。

【VERSE VOL. 05】重旅行:走上台灣文化路徑

溫州街絮語:雪可屋、路貓,與那些錯過不再的咖啡店

林之晨藉科技展開未來革命:創業加速器與電信業嶄新時代

劉克襄深入自然(一):創造旅行與走路新定義

新竹市舊城區:一座三百年老城的嶄新青春

橫走北回歸線:17點17個故事,跟著種籽設計重新認識台灣

謝哲青的旅行進行式:始於遙遠過去,結束在不可知未來

電商女王周品均:創業是一次又一次的勇敢蛻變

募資高手「嘖嘖」的創意魂:非典型企業與它的天才夥伴們

最澎湃的山海樓外送:米其林一星餐廳推出「山海珍寶盒」

徒步行走山海圳國家綠道:從台江國家公園直奔玉山最高點
山海圳以台江國家公園為起點,最後抵達玉山主峰,海拔落差3952公尺,全程約177公里,可以感受鄉鎮部落與大自然生態之美。

重返恆春「斯卡羅」現場:作家陳耀昌帶你深入牡丹社與羅妹號事件歷史場景

匯聚多元族群文化的樟之細路:踏訪台灣樟樹開採史
2017年台灣參考德國「浪漫之路」,打造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振興台三線沿線的經濟。而台三線沿線古道網的形成,即台灣樟樹開採史。

走入基隆港都百年繁華夢:東岸摩登繁盛,西岸古典高雅
依海而生的港都基隆,曾是世界第七大貨櫃港,如今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盼透過文化與歷史的探尋,延續其百年繁華夢。

在文學創作裡解謎、理解、再次回家——詞人作家鍾永豐
1964年出生的鍾永豐,是作詞人、反水庫運動者、文化行政工作者,多年之後,他終於在台灣首次發表散文著作《菊花如何夜行軍》。

【VERSE VOL. 11】愛上圖書館:知識的聖殿,閱讀的樂園

聽過「侍鹽師」嗎?台灣手工鹽職人與晶華打造「ROBIN’S 晶選鹽套餐」

風格編輯帶路!探索清邁舊城區外5間私藏咖啡廳

「我們推廣的不只是台語,是母語」蔡振南×汪兆謙從《我是天王星》談台語流變

PEKOE食品雜貨鋪二十年,創辦人葉怡蘭:給台灣人一個愛台味的理由

「好嶼 HOSU」獻上專屬台灣平原的11道秋日土地饗宴

特富野古道:重拾與森林共生的林下經濟
阿里山特富野古道是嘉義備受歡迎的健行步道之一,路徑全長6.32公里,海拔高度約在1700至2300公尺,雙向進出,兩端登山口分別位於台18線96.5K處的「自忠」與前往特富野部落的聯絡道。

國家影視聽中心攜手雲門舞集,「動靜光影」影展盛大開幕!

「春日辛香好食無添加展」改變餐桌風景,從食藝體驗、品牌選物呈現食物真味

台灣海拔最高五星級飯店:阿里山英迪格酒店為什麼這麼貴?
228連假時,今(2023)年1月中正式開幕的阿里山英迪格酒店,因為一家四口入住三天兩夜的費用,高達新台幣6.9萬元,引爆社會熱議。究竟,這間全台最高、阿里山第一間的五星級酒店在貴什麼?

「打造出讓全世界都會來台灣參加的市集盛典」——La Rue文創設計如何成為台灣最活躍的生活風格市集推手?

「2022島嶼餐桌物語」集結200間獨立品牌、近20組音樂演出陣容,周末作伙登上年度藝術之島
迎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開館11周年,一年一度的主題市集盛典「島嶼餐桌物語」即將在2022年10月28日至10月30日,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戶外園區盛大登場!

白癡公主:賣傻拍片或正經當製作人,都是我的真心

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

將本土植物與農產留給島嶼的未來:法朋甜點主廚李依錫×植物獵人洪信介

堅持傳統工藝,就是給年輕世代的禮物:「品墨良行」王慶富×「三昧堂」王文志
王文志和王慶富,兩位創作者都姓王,但兩人沒有血緣關係,巧合的是,兩人有許多共通點,都在時代潮流下堅持走傳統的路,都為傳統表演藝術、以及印刷付出許多。

新北永和:在蜿蜒的城市裡,孵育夢想
永和的故事似乎總和台北分不開。有些人把歇息留在永和,奮鬥給了台北,也有些人選擇落地生根,耕耘起自己的家庭與生活;但無論何者,他們都在這裡孵育著各自的夢想。

好吃的「蛤」在這裡,4間蛤蜊料理餐廳推薦
台灣文蛤主要產地為台灣西部及北部海域,口感彈牙,風味鮮美清甜,無論煮湯、熱炒、燒烤都適合,是台灣海鮮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之一。VERSE精選全台4間美味「蛤餐廳」,愛蛤饕客別錯過了。

在失敗裡找聲音,台語詩人歌手廖士賢如何找到「出夢入世」的那道門?
創作歌手廖士賢於2022年底,推出第三張全台語專輯《入》,延續《西部》的創作組合,富有實驗性的音樂結合意象迷離的台語詩,可視為音樂風格走向完熟的第三部曲。

作為繼承者與反叛者——王意淳最新書法作品「慢行」6月裏山開展
書法家王意淳最新系列作品「慢行」,6月16日至6月26將於「Merci 裏山」展出,透過裏山日式庭園充滿禪意的氛圍,將書法家的所思所想、一筆一畫傳遞進你我心裡。

這個時代,誰還在看「網路文學」?專訪電影《你在我心上》原著蔡智恆

什麼樣的策展要用上三年時間?龔卓軍與「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

2022 VERSE 雜誌節 One Page Festival
認識雜誌在當代的魅力,《VERSE》將於 5/7(六)、5/8(日)兩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One Page Festival 2022 VERSE 雜誌節 」。

阮劇團《皇都電姬》:打開元宇宙,探索臺灣香港的過去與未來

曬書店 ✕ 新營市民學堂:一堂與土地共同成長的市民養成學
2011年台南縣市合併後,新營政經、交通地位不再。11年來,曬書店 ✕ 新營市民學堂成為在地居民一同面對社會轉變的共學基地。

山海圳國家綠道:一條屬於台灣人的朝聖之路

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與時間賽跑,為瀕危植物建造綠色方舟

台灣圖書室:在民主聖地長出青春的花朵

台北萬華:萬般華美的傳奇之地

金酒70 經久彌新,我有金門高粱酒,你有故事嗎?
說起金門高粱酒,總令人聯想起父執輩的豪邁,逢年過節或是歡暢的宴席,幾瓶白酒,佐以豐盛的台菜,無論是熱炒海鮮或蒜泥白肉,都能為甘淨醇厚的高粱酒襯托出層次分明的口感。

思劇團:從大稻埕到東南亞,「戇膽」陪伴表演藝術

台灣美式餐飲指標與冰王的盛夏陣容:貳樓×蜷尾家聯名禮盒

豆油伯:攜手農民釀造台灣本土醬油的夢想

從台東成功出港駛向駭浪——導演林龍吟《惡潮》打造海上公路電影

當台灣陣頭文化遇上西裝工藝:裁縫師×官將首×國寶繪師的三方合作

「不只是珍奶」,A STAND如何述說台灣餐飲故事?

2022文博會在高雄——用一場展覽的時間環島全台

樂檸漢堡:顛覆速食的綠漢堡行動

【VERSE VOL. 13】請跟著我們一起上路,選擇台灣的未來
「Why Taiwan Matters:台灣對世界的獨特意義」是《VERSE》在2020年8月的創刊號提出的大問題。如今邁入第三年,我們想提出另一個大問題:你希望這個島嶼有什麼樣的未來?

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神人之家》:叩問信仰,解答卻是家人

台塩海洋鹼性離子水:讓我們都成為懂喝水的人

高美館「皆川明特展」10/22登場,八大主題進入設計大師迷人時尚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