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文章結果 Search Result
共找到186篇關於 誠品 的文章。


獨家科技打造「會微升溫的外套」:HUNDR.首間體驗店進駐誠品松菸

偷偷吃最好吃?可頌潮牌Creaminal誠品南西快閃店開幕,必吃、必買品項一次看!

每一款都只有一個:PORTER回收勤美誠品綠園道廣告帆布打造「Re·Cycle包」

亞洲最大「誠品生活」在新店!1萬9000坪打造充滿書香的「植物生態島」
「誠品生活新店」將於今年9月進駐新店裕隆城,邀請多位跨領域名家聯手設計,打造一座所有人都能在其中盡情探索的「明日之城、眾人之所」。

「誠品生活禮物節」登場誠品信義店,6米高聖誕鬍子大叔還有11組音樂人輪番獻唱!

2022年誠品信義會員之夜:「歡迎光臨 ‧ 奇幻馬戲」展開三日的驚奇饗宴

新店裕隆城的「數字亮點」:250個品牌進駐、誠品書店30米天井,威秀影城2,400座位娛樂城市大未來
「好棒,新店又多了一個地方可以去!」新店人幾十年來的期待,在2023年九月底實現,新店裕隆城頂著「亞洲最大」誠品生活的人氣光環,以及精品品牌、威秀影城、各餐廳入駐,搶攻大台北南區商機。

誠品重返北車!董事長吳旻潔曝2大盈利轉機,電商「錢坑」有望逆轉勝?虧損通路有哪些?
「今年誠品最大目標要拚轉虧為盈。」誠品生活董事長吳旻潔於5月25日召開的股東會上信心喊話。攤開財報,誠品自2021~2023年度營業淨利連虧三年。

每日限量3間!誠品行旅「遇見光|24小時微醺圖書館」住房新體驗,好書美酒黑膠一次享受
eslite hotel誠品行旅推出「遇見光|24小時微醺圖書館」住房專案,結合誠品書店與誠品酒窖,挑選適合的書單與酒款,搭配誠品音樂專屬的黑膠體驗,享受屬於自己的24小時微醺圖書館。

松菸誠品接棒24小時書店!5大亮點一次看:全台最大「藝術主題書區」、咖啡館隱藏版宵夜,邀請近30位歌手不斷電接力演出!

亞伯樂首次進駐台中誠品480:一場「伯樂饗頌」的詞曲奏酩體驗,展現100%雙桶工藝匠心

用富士相機記錄異鄉:印尼公務員之子、青年移工Halim的攝影追夢故事

5間必去天母咖啡廳推薦: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感受天母重塑創意街區魅力
天母曾經是台北最有魅力的地方,雖然一度被說成似乎沒落,但其實這裡有著始終獨特的氣味與生活風格。這兩年更開起許多全新的新咖啡店,讓天母再度成為台北最酷的創意街區之一。

專訪台劇《影后》幕後主創團隊:女演員是脆弱又複雜的生物

台中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台中綠美圖」如何讓藝術與知識交融?

藝術人生的極致展現:4間必去的台灣藝術大師美術館

一位畫家與他的城市:李梅樹紀念館裡的三峽故事
李梅樹紀念館展示大師作品與文物,每年舉辦「梅樹月」特展,促進國內外藝術交流。透過志工導覽,遊客可欣賞李梅樹的多點透視技法,感受三峽的歷史文化魅力,讓藝術融入日常,是探索三峽的重要景點之一。

走進楊三郎美術館,一窺永和的藝術密境

印尼文化創作者Erma以短篇小說、影片創作、蠟染藝術開啟異鄉多元身份

老年人適合重訓嗎?怪獸訓練創辦人何立安:「原本連走路都吃力的老人,現在可以六角槓硬舉80公斤!」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的社會,老年人口該如何保持健康生活?透過運動科學發現,漸進式超負荷的肌力及體能訓練, 或許能逆轉老化帶來的失能危機。透過訓練恢復活動力,重拾長壽而幸福的人生,這是一個正在爆發的新趨勢。

【OOTD】饒舌歌手YouTuber美麗本人:「我就是這麼帥,這麼美!」

2025春夏男裝在M型趨勢下的創新突破:跨世代的時尚更迭

800年歷史全球最古老「Santa Maria Novella」義大利香氛推新作,揭開文藝復興的香調密碼

2024勤美草悟聖誕村盛大開幕!250米光之道、聖誕小屋聚落、HAY丹麥首場快閃店⋯7大必逛亮點搶先看
勤美集團今年首次以「勤美草悟」生活圈品牌策劃聖誕村,集結藝術、音樂、特色市集及香氛限定商店,還有超過30場精彩表演,打造最具代表性的台中冬日樂園!

MATIN KIM首登台灣!太妍、潤娥御用時尚品牌,冷淡風格席捲台北
身為少女時代、aespa、Twice等韓國女團成員的愛牌,韓國設計師品牌Matin Kim繼在香港開設專門店後,現在終於登陸台灣!

書店作為跨域的場所:蔡瑞珊與林韋地的對談

【VERSE Table】不只是一場餐會:火山口下的祕境派對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總經理Karan Berry——如何「以人為本」打造酒店業傳奇?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總經理Karan Berry以他二十多年的酒店業生涯,立下獨到的管理理念和創新精神,帶領這家五星級酒店走向新的高峰、下一個精彩十年。

全台首創生活圈品牌「勤美草悟」在台中!Bito操刀全新品牌視覺、勤美洲際酒店、勤美術館等亮點一次看

【VERSE VOL. 23】台灣當代時尚文化考
十多年前,我準備去香港擔任《號外》這本已成經典雜誌的總編輯。讓我惶恐的不只是我要如何接掌一個三十多年來深深影響香港文化與時尚史的媒體,不只是我根本不會廣東話,還有:我該怎麼穿衣服?

華誼信義打造「大人的機智社交場」:為城市秘境帶來極致五感體驗

【VERSE VOL. 24】四百年後,台南依然青春

「森/CASA」漁光島旗艦店:在台南打造一個家該有的模樣

既是博物學也是生活學,「0km山物所」的台灣百年山林再發現

全台必吃26間「千層蛋塔」整理!陳耀訓、巢屋、COMEME每日限量新鮮出爐
宛如小花般可愛,口感酥脆又滑嫩—從香港紅到台灣的「千層蛋塔」你吃過了嗎?本次介紹台北、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高雄、屏東,全台26家大受歡迎的人氣千層蛋塔,還沒吃過千層蛋塔的你可千萬不能錯過!

揭開「日本九州派」神祕面紗:2024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四大亮點一次看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迎來十年里程碑,集結國內外各式藝廊參與,並於2024年8月30日至9月1日,在人文薈萃的誠品行旅盛大展開。

上山下海的全能神器!冒險家必備Garmin全新旗艦錶款fēnix 8系列,48天續航電力陪伴挑戰無限
以GPS錶款為人所知的美國智能運動錶品牌Garmin,全新推出fēnix 8全方位戶外進階GPS智慧腕錶,並以8種款式為極限運動玩家提供多樣選擇。

盤點7間「全台最新美術館」!即將開幕勤美術館、江賢二藝術園區、 臺中綠美圖⋯藝術迷不容錯過

從市區老建築到看海的浪漫,全台8間不可錯過的城市美術館!
美術館已經是各城市推動創意經濟的重要文化設施,尤其在六都之外的其他城市,也有許多各具特色的美術館,不論是歷史建築改建的美麗空間,或者是位於海邊與山下的浪漫基地。

從日治警察署到國家級美術館:臺南市美術館的60年蛻變之路
自2019年開館以來,臺南市美術館迅速成為台灣當代藝術的重要平台,結合歷史建築與現代展覽,展現了台南豐富的文化底蘊。隨著二館籌設臺南國家美術館,這座城市的藝術風貌將再度提升,開啟更高的藝術高峰。

把老穀倉、軍人驛站變成美術館!造訪7間台灣私人美術館:毓繡、鳳甲…還有安藤忠雄打造的國際級美術館!

60年台東老穀倉如何蛻變美術館?走進「池上穀倉藝術館」感受稻花香的文化新生
從老穀倉到美術館,「池上穀倉藝術館」承載了深刻的農村回憶與文化精神。在台灣好基金會與在地居民的共同創生之下,成為了扎根在泥土裡、與池上一起呼吸的美學空間,亦是東台灣重要的藝文地標。

藝術修復師在做什麼?走進藝術品的修復之旅——全台首座開放式修復中心的幕後故事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軍人驛站蛻變藝術殿堂!

從看護到花束店創業夢:來自爪哇的Dede以手作溫度開創異鄉事業
Dede,從事看護工作,在台灣工作超過十年。熱愛烹飪,尤其擅長台灣家常菜,並在TikTok分享她的料理作品。Dede自學羽毛鐵絲花與飾品製作,夢想回到印尼後能開設花束店工作室,將這份熱愛轉化為事業。

ART BOX小美術館:一座建築,一份對藝術的愛
位於淡水紅樹林一棟豪宅內的「ART BOX小美術館」,不只是一座展示藝術的空間,而是蘊含創辦人張裕能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心,期望觀眾在賞畫時能得到啟發,藉此培養更多優秀藝術家。

開箱/建築師張淑征的工作空間:十一事務所四個靈感角落

移民工眼中的台灣——One-Forty「移工之聲」攝影獎選集,看見異鄉人的生活風景

「很高興認識你」:全家移民工文化大使計劃

台越橋樑的溫暖力量:「越南夯台灣」YouTuber 阮秋姮拉近台越生活距離

海洋永續新典範:走進花蓮「洄遊吧」,體驗獲國際認證的食魚教育

胡文偉:譜出花蓮新城未來的練習曲

蔡昇達:花蓮的「尺度」跟別的地方不一樣

花蓮將軍府1936:從歷史重建一座山海文化美食聚落——5間不能錯過的特色美食

不只賣商品更賣故事!花蓮必逛選物店「山海百貨」與「秋月商店」的地方創生美學
走進花蓮在地選物店,就像踏入一個凝聚地方風土與人情溫度的迷你小宇宙。主理人並非只是販售商品,更分享生活哲學,以回歸對土地的感恩,邀請每個人細細品味花蓮之美。

中職明星游擊手馬傑森:從花蓮小鎮踏上職棒夢想舞台
中華職棒新生代明星游擊手馬傑森,來自台灣棒球人才的重要產地——花蓮光復鄉。他曾以稚嫩身軀在這片平原用汗水澆灌夢想,鍛鍊出優異的守備能力,在競爭激烈的職業舞台,成為鎮守國家隊游擊大關的重要球員。

【OOTD】球場之外的風格宣言!林書緯的3個時尚關鍵字——配件、街頭、黑色
身為一名籃球員,林書緯深知接受建議和面對批評是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他習慣用球場上的表現來回應外界的質疑聲浪,他也將穿搭視為一種無聲的語言,認為這是最能直接表達「我是誰」的方式。

「爵夢」時光機!Diptyque 限量系列帶你重返六〇年代巴黎夜生活
Diptyque全新限量爵夢系列仿若60年代巴黎聖日爾曼街區爵士樂俱樂部的邀請函,以當時經典的Orphéon爵士樂俱樂部為靈感,完美捕捉巴黎奢華魅惑的夜生活氣氛。

花蓮一日遊/走進時光隧道!跟著在地人探索「隱藏版」歷史景點、最美日式老建築走遊

海洋文化重生!Makotaay藝術村:阿美族以藝術守護海洋家園

花蓮微醺指南/3間必訪特色酒吧:島東譯電所、雪莉Wine Only、Settle Down

震後重生:專訪「跳浪藝術節」如何透過創作為花蓮療傷?

花蓮秘境/高山森林基地:百年布農族遺址的森林療癒體驗
花蓮豐濱鄉高山部落的森林秘境,不只是露營地,更是布農族百年遺址轉化的自然體驗場。創辦人小馬將祖先留下的石穴、梯田與百年大榕樹,打造成獨特文化空間。

New Balance夏日「兩大」快閃店登場:全新NB BOY系列插畫衣、限定蜷尾家冰淇淋

台中東協廣場:歡迎光臨台灣小東南亞

東南亞美食推薦!台北印尼街:台北到雅加達的最短航線

姚謙:美術館,是與藝術家精神交流的場域

藝術家郭彥甫:把美術館當咖啡廳交流

桃園東南亞美食推薦!中壢中平商圈:南洋風情的多元文化漫步

紙上的季節詩學:Moleskine 2025櫻花系列與文學的優雅共鳴

王玉萍:連結更多人與花蓮的故事

獨家專訪/越南影帝連炳發,跨海擔綱台劇《化外之醫》主演:透過角色為移工撕去負面標籤

從《楊逵:鵝媽媽出嫁》到《三十鵝麗》——一張台灣文學音樂專輯的當代重生
1993年,由朱約信製作、水晶唱片發行的《楊逵:鵝媽媽出嫁》推出30周年版《三十鵝麗》,初版專輯封面上頭那句「我們把(台灣)文學變成歌」一事,反映那個本土文化開始昂揚的時代。

建築師劉培森的美術館革命!從「北美館二期擴建」到「台中綠美圖」,重新定義台灣藝術場域

【全家便利商店】必買東南亞零食Top 10:香蕉脆片超涮嘴,宵夜必備印尼炒麵、原來小雞麵不是韓國點心!

桃園中壢美食地圖:4間新住民激推「東南亞道地餐廳」——從20年泰式老店到越南網紅主廚的家鄉味
食物是生活與文化的展現,也是能夠承裝珍貴記憶的載體。《VERSE》編輯跟著移工朋友們的腳步,來到桃園和中壢火車站,一探這些對他們來說如家一般的道地餐廳,品嘗新住民老闆匠心復刻的家鄉味。

燦爛時光:一間為移工而生的書店,用閱讀串起台灣與東南亞的橋樑

用文字說故事:移工作家莉莉的文學獎之路

讓夢想實現的驛站:One-Forty用教育為移工開啟新未來

不只是便利商店:「全家」打造移工的第三生活空間
便利商店是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種種日常所需皆少不了它。對於東南亞移工而言,便利商店更成為在台灣生活中最重要的「第三生活空間」。

「台灣也是我們的家!」80萬移工在台灣:從失語困境到多元發聲

新年復古派對指南:5種黑膠音樂 ✕ 香氛組合,打造最迷人的魔幻時光
歲末年終,準備好迎接派對季節了嗎?何不讓感官主宰一切,感受音樂與氣味交織出的沉浸式體驗。今夜無需匆忙,也不必尋找答案,只需在迷幻的節奏中忘卻煩憂,讓自己隨夢境般的時空盡情釋放。

當輕盈與時尚共舞——2025女裝春夏大秀的透視革命

北師美術館創辦人林曼麗——從「甘露水」到草間彌生,這個美術館如何一再創造藝術熱潮?

持修推出全新專輯《受》:沒有心的愛,還是愛嗎?
持修睽違三年釋出全新創作專輯《受》,攜手葛大為、鍾濰宇、李權哲等金曲音樂人,以真實經驗改編,談論愛情的各種滋味,同時專輯也象徵邁向全新篇章的社長大人。

名人收藏/從三件寶物窺探「幻術師大仙」的神秘世界

讓山林走進生活:「山林製造」的永續共生之路
台灣橫跨熱帶與亞熱帶,擁有多變的地形與陡峻高山,孕育出豐富多樣的林相與山林資源。「山林製造」整合台灣各地森林育樂場域。透過精心規劃的選品店、概念館與在地商品,邀請大眾以嶄新視角體驗山林之美。

台灣移工友善計畫:故宮策展、看護培訓、便利電信攜手打造第二個家
近年來台灣移工與新移民人數持續增加,各界開始關注如何打造友善的生活與工作環境。不論是政府政策的推動、企業服務的優化,還是社會團體的積極參與,這些努力都在促進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理解。

專訪《The Outlaw Doctor 化外之醫》執導團隊:當人性與法律衝突

藝術家葉子奇的山海鄉愁:花蓮的安然,任何地方都無法替代

阿樂樂代Aredetay:來自太巴塱的味覺召喚,透過當代料理復興花蓮部落文化

The Last Dance of RAW——十年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花蓮5家特色咖啡館指南:從老宅改建到部落文化,體驗在地生活風景

春分時節必備包款:5款經典系列迎春,利用不同色系為穿搭增添淡雅氣息
旅行,不一定要遠遊。選擇一條從沒有走過的街區巷弄,買一杯咖啡到頂樓遠眺過馬路的行人,跳上火車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鎮下車⋯⋯。萬物復甦的春分時節,只要感覺一來,拎著新款手提包,帶著好奇心,隨時隨地都能出發。

【VERSE VOL. 22】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慢而入味的創作:「慢熟工作室」2/23香港個展,用藝術喚起觀者心底炙熱
「慢熟工作室」由藝術家黃湘與設計師楊少鈞共同創立,從平面設計、藝術插畫到展覽策劃,跨越領域不設限,期望透過藝術創作與商業結合,讓藝術走入生活。

韓國火紅藝術家INAPSQUARE登台!首間展售店登場,感受日常中的黑白率性

蕪咖啡:生於雜蕪,卻依然飄香
一座隱身土城福仁街內的微型咖啡館,時有咖啡香繚繞,時而傳出咖啡豆烘烤、裝袋的清脆聲響,傍晚過後,店內的溫暖光暈從木質外牆和玻璃窗隱隱透出,直至午夜。

【VERSE VOL. 11】愛上圖書館:知識的聖殿,閱讀的樂園

Goodman Roaster:台北與京都之間,伊藤篤臣的阿里山咖啡夢
因為愛上阿里山咖啡,伊藤篤臣從東京來到台灣。經過十年,他在士林擁有了兩間咖啡名店,兩年前又前往京都開店,以阿里山咖啡打開京都人頑固的味蕾。

台灣圖書館建築的嶄新時代——解密屏東與台南圖書館新總館

那些音樂教會我們的事:胡乃元談TC音樂節

不希望這個世界沒有書店,所以「一間書店」誕生了
要在這場瘟疫蔓延時開店實屬不易,倘若開的是書店則更加艱辛,然而「一間書店」就這麼誕生在當前疫情高峰下,主理人威利愛書成痴,他深知一個供給人們閱讀的第三空間有多麽重要。

【VERSE VOL. 12】選擇蔬食,選擇一種生活
吃蔬食不只是每一餐、甚至是生活態度的新選擇,這個選擇也許會對世界產生一點點影響。你不用是純素主義者,而可以是一個彈性蔬食主義者(flexitarian)。

小器十年:以實用簡潔的日本「生活道具」,打造日常美好生活

專訪張鐵志——從衝撞到創造,繼續書寫未來

土城的理想生活入門指南

爵士樂、咖啡館與茶屋:高雄餐飲的另類傳奇人物張孝維

KITOYA甜點工作室:生活在土城,發酵的甜點夢

阿城鵝肉:土城名店,二代接班

Misala Handmade:移居到宜居,香港女生在土城
隱身在「巷仔內」的公寓二樓,是口金包設計師Michelle的住所兼工作室,來自香港的他,半舊不新的移民身份,算算和先生已落腳土城七個年頭,在常民氣味濃厚的土城,找到家的安定感。

回家吃鍋:在土城綠野裡幸福開鍋

青谷社:眺望山巒河堤,拾回生活的平靜
離開熱鬧的土城市區,用雙腳跟著河流和天際線移動,來到離河濱公園不願的重劃區一帶,嶄新的大樓林立之景,與印象中老舊低矮的公寓形成對比、卻不疏離,攝影師目青的工作室兼攝影棚「青谷社」便隱身於聳立的大樓中。

恆隆行品牌概念店「zonezone」:以創新探索理想生活的樣貌

勤美集團:從鑄造與建設,到開創台灣的生活與藝術新場景

【VERSE VOL. 13】請跟著我們一起上路,選擇台灣的未來
「Why Taiwan Matters:台灣對世界的獨特意義」是《VERSE》在2020年8月的創刊號提出的大問題。如今邁入第三年,我們想提出另一個大問題:你希望這個島嶼有什麼樣的未來?

改變,土地都知道:茶籽堂的朝陽社區復興之路

台灣電子書閱讀新浪潮正在來襲:你開始了嗎?

「如何透過永續旅遊的經營帶動地方的創生」老爺酒店集團 沈方正 × 茶籽堂 趙文豪

【VERSE VOL. 06】我們的世代:美麗與焦慮

季風吹拂!專屬台灣的文化造型與島嶼色度
台灣有屬於自己的顏色?何佳興與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捨棄安全穩當的設計路,深入民間田野調查,發掘你我身邊那些習以為常的色彩。

吳明益談泛閱讀時代(一):書本讓你擁有無與倫比的沉浸體驗

早安財經發行人沈雲驄:疫情導致「理財閱讀」大爆發的2020年
早安財經發行人沈雲驄在「評書的人」專欄中,敘寫疫情時代下的理財閱讀熱潮,他說2020的關鍵字毫無懸念,非「投資」二字莫屬。

一輩子的讀書人詹宏志(一):近乎閱讀狂的那場生命冒險

出版社的突襲:悅知文化、三采文化、游擊文化與行人文化實驗室

【VERSE VOL. 05】重旅行:走上台灣文化路徑

永遠的美麗少年:「琪姊」陳俊志活出龐克酷兒熱血人生

《游牧人生》之外:關於自我追尋的必看電影

「京盛宇」手沖冰鎮台灣茶,用慢哲學喚起味蕾上的青春

【VERSE VOL. 10】從南方出發的音樂之旅

【VERSE VOL. 07】寫時代的歌:From Verse to Chorus

「東區」沒落了嗎?美食家 Liz 高琹雯的台北吃食地圖

藝術家董陽孜:一個人一枝筆,抵抗時代的傾斜
董陽孜不願被稱為是書法家,而是以文字和線條為核心的藝術家,他不斷地不同領域和世代跨界、寫出文字的新生命,要讓人們重新認識中文字的美好。

焦元溥的台北音樂地圖:唱片迷記憶中的羅斯福路四段

青鳥書店再次跨界:從全新餐飲到品牌閱讀角落

【VERSE VOL. 08】這島嶼是座植物博物館
第8期封面故事「這島嶼是座植物博物館」聚焦台灣人理應熟悉但實際卻頗陌生的植物園,探索島嶼與植物學的過去與現在,以及植物與生活的關係。

金漫獎作品《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漫畫與博物館浪漫相遇
臺博館今年以《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獲第12屆金漫獎政府漫畫獎肯定,作者透過展現創意,介引起大眾對博物館與臺灣的好奇。

【VERSE VOL. 09】說故事的未來式

曾志偉寫李霽:becoming即刻個展|意識畫廊 Yesart Gallery
位在台北天母的意識畫廊,在2021年末推出以獨特植物裝置藝術創作聞名的藝術家李霽個展 ,首次以 Fine Art 創作,展出10件2021新作「becoming」系列作品。

Mume與永續食材指南:好好吃一頓飯,用食物選擇想要的未來

童子賢,一個在企業界臥底的文藝魂

【專訪】美食加創辦人高琹雯:當一位美食家,一定要當網紅?
「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高琹雯(Liz Kao)在新書《Liz關鍵詞2:美食家與美食評論》提出一個空前的觀點:當一位專職美食家,就該好好當一位網紅。
EP73|王希文:讓劇場走進生活

【專訪】2023臺北文學獎鄧九雲:《女二》刻出女性生命之書

獻上一束味蕾的花束,CNFlower打造新據點「CNSalon火山口下的花茶店」

【VERSE VOL. 18】相見於這條漫長的文化之路

台南新地標:40年老飯店變身「天下南隅」混搭台歐風格,引領新復古旅行浪潮

龔書章 ✕ 林聖峰:散發細膩而恢弘的建築氣味
我在林聖峰和「嶼山工房」的建築作品之中,感受到他們似乎在建築中尋找一種更內向的秩序體系、更自由的抽象形式、更清晰動人的材料構築,以及一個更具紀念性的整體。

2023「草悟系.七月半」台中登場,超過 50 組創作者打造最盛大夏日慶典
台中草悟道年度街區慶典「草悟系.七月半」於7月28日正式登場,以「Summer Splash!」為年度宣言,一起創新玩翻草悟道!

【VERSE VOL. 19】所以我成為了雜誌編輯
我曾經被文化打開過。還是486電腦的年代裡,插入磁碟片,在DOS系統輸入指令, CRT螢幕閃爍著256色遊戲畫面,遊戲開始,帶我進入一個無遠弗屆的世界。
EP24 | 何承育:打造生活美學的在地精神

【VERSE VOL. 20】歡迎光臨,人生的無名小吃攤

【VIBES VOL. 02】啦啦啦啦,盡情搖擺

agnès b.聯名莫文蔚辦展「莫后光年」,見證天后出道30年

「直面生命帶來的一切,無須設限」:深度設計工作室創辦人暨藝術總監陳青琳

揭開光影之間——專訪日本當代藝術家大卷伸嗣
走入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引爆觀展人潮的大卷伸嗣作品展,竟發現一場研究社會與文化的冒險!大卷嘗試帶著觀眾看透當代藝術形於外的華美,去發現貼近靈魂的質問與反思。

【VERSE VOL. 21】日本,嶄新的文化創意正發生!

台中舊城區:一座傾頹的舊王國
所有台中人都知道,城市內有一座傾頹的王國——舊城區,這裡是台中市最先發展的區域,卻隨著都市擴張逐漸沒落。如今步行其中,如同在城市的歷史皺摺內探索,夾雜著榮光、敗壞與新生。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讓異鄉人,也讓台灣人有更多選擇

十年之後,小白兔唱片與CICADA重逢於《散落的時光》
成軍於2009年的Cicada以鋼琴、木吉他、小提琴、大提琴交織而成。2020年小白兔重發《散落的時光》黑膠及CD,並在誠品音樂廳主辦他們的音樂會。

守夜人專場4月底登場,號召聽眾向失眠展開「集體報復」

仙女的勞碌命——藝術家倪瑞宏的紅塵考驗

【VERSE VOL. 17】新娛樂世界

【VERSE VOL. 14】在路上

「海邊的卡夫卡」熄燈在即,「再見卡夫卡-來Chill溫羅汀」邀請新舊文青回顧獨立音樂傳奇場域
公館「海邊的卡夫卡」將於明年1月熄燈畫下句點,一念電影攜手海邊的卡夫卡,發起「再見卡夫卡-來Chill溫羅汀」音樂影像跨界計畫,推出六大系列活動保存、回顧台灣獨立音樂。

台北車站首位女性站長胡詠芝:「我不覺得女性站長有何特別」

打開酷兒文學視野!Aesop酷兒文學圖書館再次開張

「基隆好物」計畫前進松菸職人市集,用飲食及伴手禮訴說雨都文創魅力!

嘉義「小城咖啡實驗計畫」:秋末,串連23家咖啡名店聯手演繹何謂「嘉義風味」

貓空的24小時:造訪開在深山裡的咖啡店「生活在他方 夜貓店」

自山林橫空而下:鶴The Crane 的音樂創作與貓空記憶
新生代全才音樂人鶴The Crane19 歲到 26 歲這段時間住在貓空, 山林的滋養帶給他豐厚羽翼,以及足以眺望全城的寬廣視野,他將帶著更多的創作在樂壇振翅起風。

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與環境共生,雲腳貓空
1988年剛從紐約學習歸國的劉若瑀,為了延續葛氏「貧窮劇場」的方法,於是在老泉山上的地,從自己搭帳篷、整理場地開始,種下從優劇場到優人神鼓34 年的發展。

茶山塾:推廣貓空茶文化的山中教室
以「向山學習」為核心價值命名的「茶山塾」,在2021年應運而生,期盼透過各種體驗活動,最終達到「把人帶往貓空,讓茶走入生活,讓鐵觀音繼續留在木柵」的目標。

鐵觀音碳培工法:用不滅碳火悶出深遠茶韻

香港作家鄧小樺:文學是解放全人類的答案

一本全新的地方誌書寫

紐約香水品牌「Le Labo」展現「慢香水」自然主義工藝
紐約高級訂製香水品牌Le Labo,於2022年12月悄悄進駐誠品生活南西 1F,推出全系列淡香精、蠟燭與身體保養,並提供瓶身個人化印籤——歡迎人們打開「實驗室」的門,自在探索。

【VERSE VOL. 15】一座彩虹新王國正在誕生

當關公的生日趴成為最熱鬧的文化慶典——「大溪大禧」策展人劉真蓉

【VIBES VOL. 01】把時代的聲音用力刻在這裡

【VERSE VOL. 16】新台灣之味

藝術家吳耿禎:他剪的不只是紙,而是文化的形貌

一本推理小說《模仿犯》如何變成台劇IP與實境遊戲?
推理小說《模仿犯》歷經20年發酵,累積不少書迷,如今更成為華語影劇改編的重要IP。一部劇、一本書到實境遊戲,製作公司瀚草文創帶來無數驚喜,廣邀多方創作,證明了內容產業這塊大餅,仍有無窮的可塑性。

重回自省、獨處的美好時光——Le Labo 2023新品棕瓶正式露面
一絲簡單的氣味能讓我們遠離外間的煩擾,重回「內心深處」。紐約高級訂製香水品牌 Le Labo 2023 新品棕瓶正式上市,藉由嗅覺品味高貴的寂靜盛放,並喚起對家、樂享的獨處和所有熟悉和珍貴事物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