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文章結果 Search Result
共找到217篇關於 修復 的文章。


楊德昌《一一》4K數位修復版在台上映:描繪90年代的社會,體驗人生的酸甜

修復過去,走向未來:台灣藝術修復大師蔡舜任從New Balance 993上看見的經典之美

《可憐的東西》名導尤格藍西莫生涯代表作:《非普通教慾》4K數位修復將席捲全台
曾打造《憐憫的種類》、《可憐的東西》與《單身動物園》的金獎導演尤格藍西莫,2009年憑藉《非普通教慾》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現在也將在台灣大銀幕播映。

帶你回到那個教授還在的1984:《坂本龍一:東京旋律》4K修復版登台

藝術修復師蔡舜任:追溯時光足跡,修復藝術文物
藝術修復師蔡舜任回國十年,他帶回嶄新的修復觀念與技術,專攻廟宇彩繪文物,為台灣藝術修復注入新活水。並推出文資修復平台「百廟門企劃」,期待為台灣打造修復廟宇門神的國家隊。

藝術修復師在做什麼?走進藝術品的修復之旅——全台首座開放式修復中心的幕後故事

香奈兒遇見好萊塢——談電影修復與女性反思
電影在光影之間呈現時代的切面,透過和電影學者王君琦教授的對談,我們穿梭了時空,從女性主義的起源地法國開始,談法國電影資料館及電影修復工業,如何透過修復保存,再現並梳理當代女性處境。

曹家洋樓:修復地方歷史紋理,打造永續美好家園

嘉義藝文場域再+1!百年「嘉義東門派出所」重返1920年代在地詩人視角

金大GIN:讓每一首歌都有機會,成為一段關係的黏著劑
在社群上定義自己作品是「黑民謠」的金大,他形容自己的歌曲不溫柔、不暴戾,也不是很濃的憂鬱,就只是一段從民謠出發,不斷衝突並修復自己的過程。

《藍色恐懼》導演、日本動畫傳奇今敏四大電影名作全解析

室內空間設計的文化盛宴!第二屆「好感空間展」7月台南登場,4大主題內容搶先看

永不褪色的紅色傳奇:圓山大飯店的歷史與創新

樂埔町盛大回歸!攜手YellowKorner法國攝影藝廊,共創「景・食・藝」視味覺饗宴
匯聚「飲食、藝術、心靈、文化」四大面向生活體驗的樂埔町回歸,正式開放訂位,在6/1-8/31 與YellowKorner當代攝影特展。

阿里山林鐵7月全線通車!祝山車站、福森號、栩悅號全新亮相,今夏森林質感旅遊首選

當「她」們做電影:走進女性電影人的工作文物,重新書寫台灣新電影史
國家影視聽中心年度重磅專題「她的新電影」聚焦於台灣新電影時期女性電影工作者的貢獻,展出80、90年代被忽略的女性創作者及其作品,以展現她們在台灣影視界的重要性和獨特視角。

宛如真實的天堂:清邁四季度假酒店在自然中創造奢華體驗

《誰是被害者:第2季》是否會再創推理懸疑劇新高度?主創團隊專訪
Netflix最新上線的台劇《誰是被害者:第2季》,集結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蘇慧倫、藤岡靛、李沐、劉俊謙與張再興共8位主演齊飆戲,絕對是近期必看作品之一。

音療師田定豐:「頌缽」如何聽進心坎裡?

誰的歷史才是最重要的?金點年度最佳設計「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建築師黃筠舒展現老屋接軌未來的可能

讓台南成為流動的藝術現場!杜昭賢:「我讓藝術走進街道,讓你不得不看見。」
走進台南,你很難不注意到這城市充滿了飽滿的藝術能量,從街上的畫廊、海安路上的裝置藝術、漁光島藝術節,甚至是巷弄轉角一隅的壁畫,藝術已經在這座城市開枝散葉,而種下種子的就是台南最重要的藝術策展人杜昭賢。

板橋府中一日遊必訪「板橋放送所」!日式古蹟華麗轉身,當代傳奇劇場規劃文創市集、讀書會、咖啡餐飲與精彩親子藝文活動

台南新景點「321巷藝術聚落」:2024台灣文博會重點場域
321巷藝術聚落,位於台南公園附近短短徒步3分鐘路程,是近期台灣文化藝術的新亮點。逾九十年歷史的日式房舍於2023年底整修完畢,更是今年8月台灣文博會的展場之一,也將在10月迎來台灣設計展。

既是博物學也是生活學,「0km山物所」的台灣百年山林再發現

史上最節能的奧運?2024巴黎奧運:一座明日都市的重生

2024百富心藝計畫/蔡依林深入百富風味版圖,探究「一心造一藝」的起源

20年,他們都參與了台南華麗變身——專訪蜷尾家李豫、風尚旅行游智維、謝宅謝文侃

臺南400/「台南晶英」十年有成!攜手在地首創漢堡節、霸道趴⋯食藝新體驗,專注永續成台灣首家健康旅遊認證旅店

【新手挑礦指南】一定要認識的10種礦石!專訪「大氣層水晶」主理人闆班

坂本龍一: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身體也是
隨著坂本龍一的音樂會電影《坂本龍一:OPUS》即將上映,他的音樂魅力再度成為焦點討論。現在,讓我們重溫許知遠與他的深度對話,領略坂本龍一對生命的體悟與反抗精神,以及他為何將自己的音樂稱為「安魂曲」。

李照興寫香港:皇都戲院、小上海與北角文藝復興

文資學者米復國——文化資產保存推手,再現城市共同記憶
從大稻埕、剝皮寮到三峽清水祖師廟,淡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米復國長期扮演重要文化資產保存的推手,為市民搭起與台北文化歷史溝通的橋梁,進而提升對城市的認同。

傳承一處身心靠岸的地方——鴉埠客棧X南華大旅社
今(2023)年「鴉埠客棧X南華大旅社」重新營業,主理人蔡家第三代Tina和Emily因為與父母攜手整頓老家旅社,重新在故鄉找到傳承的意義。

回到索羅梅奧,找尋靈魂村莊——獨家專訪Brunello Cucinelli
《VERSE》編輯部來到這座義大利中部的中世紀古老山城,並且在佛羅倫斯(Florence)男裝周獨家訪問Brunello Cucinelli先生本人,真實感受到屬於BC的文化理想與永續精神。
EP84|嚴振欽:用視覺特效超越想像
徐銘謙:屬於台灣的朝聖之路 - 樟之細路

在百年技藝的傳習中建立地方認同: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
彰化完整保留南管、北管音樂戲曲,也有懷古風韻的木作與木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持續提供文化永續傳承的養分,恆常建構人們對在地文化的認同。

轉譯老屋價值:南郭國小×1/2 Room Daily Goods & ART×小鎮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老屋承載地方記憶,具有無法替代的價值,因此在都市開發擴張過程中,更應保護及活化利用許多具特殊歷史意義的老屋,讓珍貴的地方歷史紋理得以保存下來。

台北市區有火車在跑?國家鐵道博物館「鐵博・新生」喚起鐵道迷感動記憶

江振誠╳彭天恩客座餐會「尋味」:致敬,台南400年的滋味與美學

2023必遊「空軍三重一村」8大亮點:國片台劇最夯場景、質感酒吧佐眷村小食、風格書店探索「眷」戀歲月
擅長國際策展的時藝多媒體,將「空軍三重一村」歷史眷村賦予新的生命,透過半年的策劃,現在的三重一村不僅是歷史博物館,更是藝文的天堂。

如何守護柳丁與蜜的家園?蜂國蜂蜜莊園分享永續心法
「蜂國蜂蜜莊園」主理人吳俊賢身為第二代養蜂人,應對環境變遷的挑戰,攜手妻子劉京妮成為蜜蜂家園的守護者,為南投中寮鄉農業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專注將細微的情感好好安放——專訪饒舌歌手路壹Lu1

重新認識花蓮市:花蓮花蓮,小徑分岔的花園

從《醜女大翻身》到《假面女郎》,5部影視劇看韓國「整形文化」的瘋狂

玉成戲院錄音室主理人Andy Baker——追求理想的聲音,我把老戲院蓋成一座聲音的王國

聽威士忌說故事:百富「藝境尋味」帶你穿越百年時空,沉浸星級美味

【台新 關懷台灣系列】永續行動四部曲:從南投梅農到花蓮稻農,為「認真」公益發聲

邱怡青《蜂鳥的火種》長篇小說,走進「亞斯伯格」與「思覺失調」的精神世界
邱怡青細筆刻鑿角色平常的生活與人際互動,以及他們和病狀共存的歲月與心境,細心描繪被疾病標籤化後仍然獨一無二的人格與生命樣態,如實呈現他們眼中的世界。

守夜人Night Keepers新專輯《Retune》:找回生活重新運轉的方式
守夜人Night Keepers發行第三張專輯《Retune》,將「RE」、「再一次」的意義帶入音樂,希望能在生活中找到重新運轉的步調。

同志電影先驅!白先勇《孽子》復刻正式啟動:寫給那一群無所依歸的孩子們
台灣即將迎來同婚合法化五周年,同時也是《孽子》小說問世40周年,國家影視聽文化中心宣布啟動《孽子》數位修復計畫,極具特別紀念意義。

最經典Netflix美劇推薦——IMDb最高分15部是哪些?《絕命毒師》《六呎風雲》、《六人行》一次飽覽

京都東山悅榕莊盛大開幕!在清水寺旁享受SPA,探索能劇的千百面貌

「0km山物所」逾500坪空間探索古蹟、瀕危植物,全球唯一的台灣山系概念店落成

高雄旗山之旅-前往老街尋找文化資產

APUJAN「愛麗絲夢遊仙境」震撼倫敦時裝周!文學獎書頁、黑嘉嘉的棋譜變成服裝登上伸展台
台灣時裝品牌APUJAN 2025 春夏系列「那些鏡子 、鑰匙與說好的藥水Mirror, Keys and Drink Me」於倫敦時裝周40週年盛大登場。

台南「大菜市」華麗轉身,迎接西市場新日常

OMAR威士忌中的台灣風土:液態的島嶼記憶

姚謙:美術館,是與藝術家精神交流的場域

藝術家姚瑞中《海市蜃樓》第八集: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

吉卜力迷必看!8 個《心之谷》你沒發現的彩蛋與致敬細節
宮崎駿的電影,總能在我們心中播下一顆想像的種子,讓一代又一代人重拾童心,勇敢追尋夢想的翅膀。那份對夢想與純真的執著,就在《心之谷》的每一幀裡悄然綻放。

《可憐的東西》導演尤格・藍西莫:24年創作生涯9部作品完整解析——從實驗先鋒到影壇巨匠的蛻變之路

坂本龍一的東京旋律:永遠青春,永遠在聲音中不斷重生

故宮北院第二展覽館重啟!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81幅真跡,莫內、梵谷、馬諦斯等大師作品齊聚一堂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二展覽館今日(6/14)正式揭幕,經過兩年的整修,這座前身為圖書文獻大樓的建築,以嶄新面貌呈現「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為台灣帶來一場難得的西方藝術盛宴。

開箱/余文樂、瘦子都愛的國際級刺青藝術家——Josh Lin和他的六坪工作室

《國家地理雜誌》推薦!台灣5大世界級生態秘境:恐龍時代樹蕨、綠蠵龜天堂、千年紅檜林全收錄

文化與創意交織的臺北/A Tapestry of Culture and Creative Spirit

Le Labo首爾北村韓屋實驗室,穿越時光與氣味的沉靜詩篇

當紙廠變身文字創造場:2025宜蘭藝術自造祭《書冊與文字的載體》邀你共寫島嶼記憶

花蓮將軍府1936:從歷史重建一座山海文化美食聚落——5間不能錯過的特色美食

香港純攝影書店「顯影堂」,讓出版社被看見,為攝影文化找回實體溫度

台南信義街1930年代古厝重生:「咾咕石黃宅」蛻變為建築美術館

臺灣電影前進大阪世博:10部經典電影共譜「臺灣感性」光影篇章

太平國小博物館——黃土水的不朽精神

北港:恭迎時代的聖駕
在北港,媽祖不只是信仰,更是構成日常的節奏。炮陣喧天、巷弄綿密、人神互助,構築出一座不隨時代更迭而改變生活的城鎮。這裡的人,以「恭迎聖駕」的心意守護傳統,用身體力行延續文化的根系。

臺灣門神遇見AI!《百廟百門·數位神識》登陸林茲電子藝術節,開創文化科技融合大未來

金門古厝一日遊攻略:水頭得月樓、珠山薛氏家廟等7大歷史聚落

「京都teamLab」2025開幕:日本最大沉浸式數位藝術展館門票資訊、作品介紹完整攻略

始祖鳥Arc'teryx西藏煙火秀爭議:蔡國強「升龍」作品引發環境與文化倫理大辯論

台南5間必住老屋旅宿:謝宅、天下南隅、貳洋樓,體驗百年建築復古風情
在台灣街道、巷弄間不乏懷舊年代感,在地人的自在從容與散發的「台灣味」觸動了韓國旅人,令「台灣感性」近期成為熱門關鍵字。而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古都—台南,這份感性更能透過老宅旅宿被完整體現。

「我剛從地獄回來」——路易絲・布爾喬亞的五句震撼金句,解鎖她最私密的創作語言

漫步中壢舊城區 探索跨越時代與文化的生活風景
中壢位處桃園市的中央地帶,從日治時期鐵路建設開始,歷經許多新的改變與族群的移入,形塑出多層次的文化風景。桃園市長張善政跟著扎根於中壢的在地團隊「桃園藝文陣線」,走讀以中平商圈為主的舊城區。

忠泰美術館一次看雙展!《當自由盛開成舞》解構空間將自由具像化,《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探尋解嚴後建築發展
忠泰美術館雙展盛大登場!近期推出全新展覽「當自由盛開成舞」,探討建築空間與自由的關係;「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也同步開展,探討解嚴之於臺灣建築的影響,透過兩檔展覽探尋人與建築、自由之間的脈絡。

探索你不知道的「瑞芳」:從百年礦業到在地新生,走訪金瓜石、九份與鼻頭角的人文風景

全球20國藝術家作品一次展!朱銘美術館:探尋亞洲當代雕塑新定義

嘉義民雄:王梨田、鵝肉街、鬼仔厝以外,蓄力轉變的藝文培養皿

整個山林都是他們的展場!金瓜石「黃金盛典藝術祭」邀人們看見山的記憶

米其林「三星鑰」東京皇宮飯店——皇居之外,感受最深刻的「日本之心」

從日治警察署到國家級美術館:臺南市美術館的60年蛻變之路
自2019年開館以來,臺南市美術館迅速成為台灣當代藝術的重要平台,結合歷史建築與現代展覽,展現了台南豐富的文化底蘊。隨著二館籌設臺南國家美術館,這座城市的藝術風貌將再度提升,開啟更高的藝術高峰。

2024台灣設計展在台南!百年市場迎來設計浪潮:「踅台南.造市場」五區亮點一次看

花蓮必去景點「理想PAARK水岸生活」,在品牌識別融入花東在地風貌、展現療癒精神!
花蓮壽豐鄉台11丙公路旁的風格景觀水岸公園「理想PAARK水岸生活」,將在2025上半年正式開幕,而交由知名創意團隊ADC STUDIO操刀設計的品牌識別也正式登場。

北美館「典藏組」揭秘!方美晶:藝術典藏,是讓作品跨越時空重現光彩

FREITAG 台北旗艦店十週年革新!工業風格重裝展現環保理念

日本天然香氛髮油 Diffar 來台10天快閃!體驗山梨縣實驗室精製六款奢華香調
富錦樹集團旗下的選物店FUJINTREE 355,在11月邀日本新銳香氛品牌Diffar展開十天快閃活動,為台灣消費者帶來結合天然香氛與身體護理的新選擇。

恆隆行永續設計節開展!RAY CHU廢棄家電變身時尚藝術品,首推限定晚餐、戲劇體驗

蔡昇達:花蓮的「尺度」跟別的地方不一樣

作家Chez的台中舊城慢活路線:把台中走成日本

房思瑜——誠實面對自己,不被標籤束縛

鹽水:跟著藝術漫步港鎮,體驗與歷史共生的地方生活

永續先鋒UNIQLO:從舊衣回收到綠能轉型的12年台灣實踐

在地人的鹽水精選!走訪歷史空間與新滋味:從酒吧、咖啡館到以環保建材再翻新的潮農會

北師美術館創辦人林曼麗——從「甘露水」到草間彌生,這個美術館如何一再創造藝術熱潮?

百年林場蛻變國際:花蓮「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入選美國建築大師獎,見證台灣林業新生

【2025全球頂級靜修】從紐約到京都,安縵集團12大度假村康養計畫全公開

年度最大攝影盛會!2025 SKM PHOTO攝影藝術博覽會,50組國內外名家探索影像之美

大港開唱特別企劃節目亮相!「再見陳一郎」特別企劃重現經典歌廳秀
第16屆大港開唱Megaport將於3/29、30亮相,特別企劃由閃靈主唱Freddy監製、金獎製作人柯智豪操刀,透過AI技術重現傳奇歌手陳一郎的經典歌聲。

在池上,蔣勳書房與一本小書

糯米橋休閒農業區,沿著壯麗溪谷尋味入客庄

VERSE EVENT《蘇州河》特映會

台南晶英酒店迎接「台南400」 攜手RAW江振誠、AKAME彭天恩南北雙雄客座饗宴
台南晶英酒店隆重迎接「台南400」,以「台南原點・四百再續」為主題設計系列活動,與各大頂級團隊合作,規畫多場極品饗宴,今年八月開放顧客熱烈搶購。

第94屆奧斯卡哪裡看?入圍作品觀影指南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透過展覽思索「花蓮在你心中是什麼風景?」

巡禮「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走訪八景 看藝術在島東遍地綻放

經典同志電影《藍宇》20周年:關錦鵬追求動人故事
關錦鵬導演最會拍的是「女人戲」,然而他不只述說女性故事,而是動人故事。第38屆金馬獎拿下最佳導演的《藍宇》,便是為此而生。

向邊緣者借鏡:走在崎嶇路上的香港同志電影

在歷史沙灘上寫下新文化篇章:基隆沙灣歷史文化園區開幕
基隆市文化局自2017年開始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歷經4年的修整,具豐厚歷史紋理的「沙灣歷史文化園區」於今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展現新時代基隆城市的願景與氣度。

從竹圍到大地:藝術家蕭麗虹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是一位學經濟學的藝術家,一位持續與歷史和時間糾纏的理想家,也是一位與政策來往建言卻又始終在體制外部的文化實踐者。

「要寫得比天空還大」:紀念作家陳柔縉

台北植物園:景觀與文化疊加的城市森林
身為歷史最悠久、位處都市核心的台北植物園,在更迭的政權下、研究與推廣的使命中,打造以植物為主角的空間,讓市民與自然、人與環境得以長久共存,

嘉義樹木園:從帝國熱帶林業經營到島嶼原生植物保種
「嘉義樹木園」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橡膠樹與熱帶經濟樹種的殖育試驗地,是日本帝國發展熱帶林業、經營帝國南進戰略的重要基地,在戰後轉型為植物園。

「溫事」十年:全是對陶器的任性

我所知道關於濱口竜介的二三事

2021臺南設計獎:以「簡法」喚醒臺南街弄的老靈魂

dato:不能旅行的時候,那就先寫旅行書吧!

持續不在場,屬於我的非地方——蕭熠《四遊記》
隨著長大,我們肯定會持續遺忘、同時持續填補,直到想不起自己曾經丟失了什麼。但是蕭熠的《四遊記》,許諾了「我」這樣一個地方⋯⋯

台灣電影在巴黎(上):法國電影策展人倪娃法專訪

周渝民:「我在追求一種絕對的秩序與紀律」

台灣電影在巴黎(下):Filmosa巴黎台灣電影節策展人王慧茹專訪
Filmosa期待終日文化部能夠設立海外專案計畫,定期在巴黎舉辦帶狀一定規模的台灣影展,延續讓台灣的精采電影文化持續被世界看見。

一睹台灣「綠色黃金」歲月:屏東菸葉廠常設展《菸.葉.廠-複薰的金黃記憶》
屏東菸葉廠作為當時台灣最大的初級菸葉加工廠房,歷經20年的塵封歲月,於2022年以《菸.葉.廠-複薰的金黃記憶》常設展之姿敞開大門。

宜蘭,一座大型的生態文化圖書館

走進銀行,和藝術不期而遇:台新讓藝術的存在更顯珍貴柔軟

士林市場百年變化:慈諴宮、戲院與夜市
過去以夜市為人熟知的士林,近日因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巨球」建築外觀再引起討論,本篇由懷舊達人張哲生回顧士林夜市的發展過程

膝關節:為什麼我們如此喜愛《教父》?

敝墟書店:打造閱讀的儀式感,喚醒人們愛書的靈魂

《美國女孩》:綿密的家庭小品,虛薄的宏觀命題

探索礁溪之心:從幾米的毛毛兔到跑馬古道公園夜間聲光秀

王君琦專欄:傷是光之所在

「台南謝宅」謝小五的家:老城新區中的南方生活新風範
「謝宅」主人謝小五是台灣老屋活化風潮的先驅者,然而他的私宅位於安平區的現代化公寓大樓中,風格與謝宅歷久彌新的韻味截然不同。

每個人都是台灣歷史的策展人:專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楊仙妃
台灣歷史不會是理所當然,但我覺得這就是不斷在建構、詮釋的過程。臺史博在定位上的座標已經很清楚,現在就是不斷在開展網絡,讓不同社群的人對話,再從不同的領域反身思考。

整座城市都是我的美術館
作為一個熱愛藝術的房地產企業主,13 年以來,李彥良左腦掌管土地開發,動輒上億元的豪宅推案一戶戶;右腦浸淫文化,透過基金會辦藝術展、搞聚落。有人質疑後者只是為前者化妝,但兩者真能如此簡單畫上等號嗎?

跨出去,走出來:陳亞才與張吉安的馬來西亞文化保存計畫

基隆市長林右昌 ✕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透過歷史與文化的縱深,重新尋找城市的新生命力

旗津・鼓山・鹽埕:帶著歷史航向未來的港都前線

設計浪人 VS. 張漢寧:創意總監談台灣設計美學
台灣的特色就在於複雜多元,比較好的發展模式不是一直強調某些文化特色,而是讓大家都小小的,卻都同樣繁盛,呈現遍地開花的態勢。

戳瞎你的眼,好讓你看見真實:大島渚《感官世界》《俘虜》《愛的亡靈》

以花藝與設計迎春:南國勝利星村中的詩意時尚展
2021年新春由華裔設計師Daniel Wong,與花藝界鬼才吳尚洋及十位創作者合作,利用時令鮮花結合印花設計,於屏東勝利星村打造藝術燈區。

將國家記憶存進樹林:希望片庫有一座新冰箱 冷藏歷史才可能回到未來
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王君琦初次造訪片庫那天,在工廠林立的樓房間迷了路,誤入隔壁麵粉廠,好不容易摸索找到正確位置,發現對門竟是紙紮廠。

片庫的典藏機密:按下「再生」鍵,讓電影重新復活
電影膠卷該如何被保存?樹林片庫資深專員鍾國華解釋道,日本的播放鍵漢字為「再生」,意味著經由播放即能讓一部電影再次活起來。

馬祖青年推薦五大家鄉必去之處
土生土長的馬祖青年邱筠,特別推薦馬祖必去五地點,讓你一次飽覽戰地遺跡、海洋文化、閩東聚落、海神信仰及美食市場裡的文化故事。

大稻埕同安樂:展示老台北的飲食文化與生活味道
大龍峒老師府第九代陳玠甫,以傳承為使命,將餐館「同安樂」打造成一座承載家族百年記憶和在地文史的場域,展現老台北的生活況味。

自己動手做美味飯糰便當——不務正業男子Ayo的家常食譜

建築空間設計師邱柏文的家:有機生長的溫州街日式老宅

同島一命!軍事口號發源地馬祖:從戰地文化發展為藝術之島

「本事空間製作所」在全台打造神奇宇宙

布農族詩人沙力浪的1月30日:導覽部落內外的空間記憶

走入基隆港都百年繁華夢:東岸摩登繁盛,西岸古典高雅
依海而生的港都基隆,曾是世界第七大貨櫃港,如今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盼透過文化與歷史的探尋,延續其百年繁華夢。

我來自鹿港小鎮:在老街中尋覓我們的歷史與生活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昭和最強辯論會 激盪日本左右派大對決

永續發展阿里山林鐵:以全新LOGO傳承台灣國寶級文化

台日藝術交流,共結一朵繁盛之花:專訪Taiwan NOW總策畫林曼麗
「共生、共榮、共享、共好」是Taiwan NOW亟欲彰顯的價值。籌備兩年終將開展,Taiwan NOW誠心為台日交流獻上「花與祝福」。

全台灣都能看到「高雄電影節」:策展人黃晧傑首推強片Online

重拾寫作的汽車美容技師姜泰宇:對他人坦承就是對自己坦承

只要人類持續閱讀,圖書館就會存在

台中潮旅「悅樂旅店OLAH Poshtel」,收藏時光的居所

「舞」台上的香奈兒:為了描述美與自由,我們起舞
透過俄派古典芭蕾博士李巧、第19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何曉玫與編舞家葉名樺,一起從古典芭蕾探索至當代舞,發現香奈兒與舞蹈共同為身體創作的每一瞬。

千刀萬剮的美——台灣首位變性選美皇后愛里

VERSE WINTER FESTIVAL 2023

當步道建立自己的品牌:淡蘭古道 𐌢 微笑山線 𐌢 台北大縱走

香奈兒康朋街文學之約:談哲學、文學到女性自由

【VERSE VOL. 15】一座彩虹新王國正在誕生

一個從在地出發的另類文化園區──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蔡振南的多重宇宙!國家影視聽中心年度宣傳影片《藏鏡人》致敬八部台灣經典電影

【VERSE VOL. 16】新台灣之味

《悲情城市》絕美海報的創作者:台灣最厲害的電影海報設計師陳世川

選自日本皇室御用養肌秘方,資生堂「極上御藏系列」打造肌膚亮澤風采

藝術家吳耿禎:他剪的不只是紙,而是文化的形貌

雲朗觀光集團:以文化與永續書寫旅宿餐飲新篇章

台灣史上最強「奇士勞斯基專題」,金馬影展43部作品揭秘波蘭電影大師

駐守綠島光火的燈塔世家——燈塔人陳元居、陳議星

從《油麻菜籽》看台灣女性的電影形象:過去與未來

真正的國際語言,全世界都聽得懂、都在講「蛤」
你知道「蛤?」(Huh)是世界上至少橫跨31種語言、16個語系都大致通用的國際級語言嗎?這項發現,不只被國際級學術機構認證,更榮獲2015年搞笑諾貝爾文學獎,並蘊含了語言學的深度意涵。

馬修嚴選Pro+乳蛋白優格上市,攜手法朋打造限量雪藏乳酪蛋糕

楊德昌全球首次完整回顧展!未公開資料、最齊全影展重構楊導電影世界

⽤雙腳與土地對話——大亞電線電纜攜手VERSE及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舉辦⼿作步道健⾏體驗
今年5月,大亞電線電纜再度與VERSE及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共同舉辦「手作步道健行體驗活動」,讓更多人學習與自然相處共好的方式。

史上最完整!楊德昌回顧影展:高規格再現《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楊德昌的十大電影」

龔書章 ✕ 林聖峰:散發細膩而恢弘的建築氣味
我在林聖峰和「嶼山工房」的建築作品之中,感受到他們似乎在建築中尋找一種更內向的秩序體系、更自由的抽象形式、更清晰動人的材料構築,以及一個更具紀念性的整體。

400件LV名包一次看!路易威登2023「皮革珍稀展」期間限定

蘇州河:他的電影不撒謊

專訪《一家子兒咕咕叫》導演詹京霖:人與鴿有何異?最終皆求個落葉歸根

台南四百年:用「交陪(Kau-puê)」走向未來

2022台北當代:Why Art matters?藝術家侯俊明 X 藏家劉太乃

電影辯士——上世紀的電影守護者,至今仍該存在的理由

紐約唐人街的香港故事:專訪《秋天的童話》導演張婉婷

跟著展覽《半島一瞬:聆聽牡丹的聲音》,探訪牡丹社事件的歷史地點

從飲食文化到「觀光大城」,什麼是基隆的性格?

以鐵道為起點重新認識富岡

屏東,實踐人本環境的南國家園
如今備受討論的地方,多了廢校改建的南華微光、眷村再造的勝利星村、相映森林光景的圖書館總館,還有結合歷史遺構活化再生的縣民公園,各建設由點至線,再由線到面,扎扎實實地褪塵穿新而生。

以光,連結詩意:專訪光拓彩通照明創辦人孫啟能

橫越三大洲的拍攝是為了什麼?專訪《為了國家》導演Rachid Hami與演員Karim Leklou、Shaïn Boumedine

高捷:台灣黑道大哥舍我其誰?

槍聲、風聲和青春壞掉的聲音——音效師杜篤之如何製作台灣首部杜比立體聲電影?

「再髒一點」:剪接師廖慶松如何在《少年吔,安啦!》追求台灣色彩的真實?

《少年吔,安啦!》導演徐小明:拍的是黑幫槍響,講的是青春輓歌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以步道串連台灣最美風景

cama café松菸旗艦店「豆留文青」:鍋爐裡翻湧的第四波咖啡浪潮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監獄古蹟的老磚老樹,為共榮互助再重生

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神人之家》:叩問信仰,解答卻是家人

北美館「崎Heterogeneous」:以紙張堆疊形塑的山景幻境

「基隆好物」如何培植在地文創實力,打造基隆的文化品牌?

老市場不神隱,用設計揭見「鹽埕第一公有市場」的美

音樂人以莉・高露的長濱生活:在發亮的小鎮尋找自己的節奏

新竹北埔:古樂、舊道、老聚落,在時代洪流固守家鄉記憶

金馬獎級影人齊聚國家影視聽中心,一同回顧「台灣新電影」40年
至11月27日,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國家影視聽中心)將推出「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臺灣新電影四十年回顧」主題影展。開幕片《竹劍少年》特映記者會特別邀請張艾嘉、杜篤之、林文錦等金馬影人們共襄盛舉。

《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導演鄧依涵&主演林辰唏:我們都可以好好地成為自己
於第57屆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入圍五項大獎,創作《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後續簡稱《花香》)的導演鄧依涵觀察社會,也觀察自己,最終開闢出一條路徑,讓社會大眾與自我得以通往名為真實的終點。

一生手繪五千幅電影海報!國寶級畫家陳子福辭世,經手作品部部都是經典

佔空間創辦人張宗舜活化老屋:「我們其實不需要那麼多新房子!」
走入中美街的本冊圖書館,曾經閒置的老透天在佔空間Artqpie團隊的整理之下,轉化為迷人的閱讀天堂,小心翼翼收藏空間主人張宗舜熱愛的城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