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文章結果 Search Result
共找到188篇關於 繪畫 的文章。


植物畫師北鳥巫佩璇:植物繪畫,是一種對自己誠實的過程
北鳥老師巫佩璇認為植物繪畫是一種對自己誠實的過程。「我們不需要去美化它,因為植物的存在本身就是種美,畫畫只要真實傳達就很好。」

旅男Dato遊京都全新視角:用鴨川把京都的優雅古老放進口袋
喜愛走進京都的日常名所,感受千年古都獨特的生活氣息,近期出版京都旅行書《用鴨川把京都放口袋 》的生活、旅行、音樂、影劇專欄作家Dato,透過對日常美學的觀察,分享浸潤在京都時空中的優雅與時尚。

藝起漫遊五漁村!十組駐村藝術家深度描繪宜蘭漁村風光

提早開賣!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特展周末延長開放,4/8全面啟售

中年之後重拾畫紙、顏料與平靜——米力《緩慢是風景的名字》
圖文作家/插畫家米力從待了快三十年的公司退休後,為重拾平靜生活,回到畫室、走入山林,以文字和顏料記錄中年後的生活心境,集結成她的最新作品《緩慢是風景的名字》。

CELINE進駐101,全球品牌大使朴寶劍、NewJeans Danielle來台逛店開箱,Hedi Slimane親選藝術裝潢全解析

耗時三年籌備!南非當代知名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首次台灣大型個展,完整呈現40年創作軌跡、90餘件代表作

「只在晚上開放!」NIGHT ART FAIR TAIPEI 2024 夜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7大展區亮點搶先曝光
只在夜晚開放的「 NIGHT ART FAIR TAIPEI 夜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是史上首個結合藝術展與派對的藝術活動。

爆紅打卡新地標!信義區最夯小百貨「吉祥道」5、6月活動一次看

以光作畫:金氏世界紀錄藝術家王思博,打造積家錶「微型」光繪鉅作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文化和藝術,創造的是隱性未來價值

台灣最美的⋯是太平洋的DNA!優席夫與YellowKorner法國攝影藝廊啟動《留給大地更多色彩》台北首展,打開與自然對話的窗
《留給大地更多色彩》是由國際知名的旅英藝術家優席夫與YellowKorner法國攝影藝廊共同策劃,旨在透過藝術的力量喚起公眾對環保議題的關注。

《鏈鋸人》作者短篇催淚神作——藤本樹《驀然回首》動畫版在台上映檔期確認

阿里山林鐵7月全線通車!祝山車站、福森號、栩悅號全新亮相,今夏森林質感旅遊首選

他們在倫敦說台灣話——《HOME: TAIWAN 家鄉》藝術展,新銳藝術家齊聚詮釋台式印象

揭祕!奇美博物館策展為什麼成功?帶你走入國際大展的幕後眉角

誰的歷史才是最重要的?金點年度最佳設計「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建築師黃筠舒展現老屋接軌未來的可能

【封面人物】林奕嵐:在名為青春的路上,看見身為演員的自己

到東海岸體驗山海藝術魅力!「賴純純當代藝術場域SOCA Dulan」開幕,串聯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限時展演跨域藝術劇場

開箱高美館《瞬間》必看6大經典!集結畢卡索、大衛霍克尼、杉本博司等藝術大師,此生不能錯過

既是博物學也是生活學,「0km山物所」的台灣百年山林再發現

把五漁村搬到華山!「頭城五漁鐵」藝術家駐村成果展,帶來東北海岸的人文脈動
「藝起漫遊五漁村-頭城五漁鐵藝術家駐村成果展」結合十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駐村創作,帶領民眾深入探索五漁村獨有的生活風貌與文化特色。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可憐的東西》原作者是誰?Alasdair Gray是藝術家,更是支持蘇格蘭獨立的左翼夢想家

揭開「日本九州派」神祕面紗:2024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四大亮點一次看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迎來十年里程碑,集結國內外各式藝廊參與,並於2024年8月30日至9月1日,在人文薈萃的誠品行旅盛大展開。

Restaurant A全新菜單《:在白之外》 仲冬美饌幻化「顏料」繪出千彩萬味

金馬最佳導演蕭雅全:「《老狐狸》是我反省、校正自己電影,所得出的結果」

「水」有什麼心事想說?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水曰Water Says》特展,與大自然無聲對話

新北三峽輕旅行:走入古礦場沉浸療癒!礦石、調香、正念飲食⋯「無礦」12月活動一覽
「無礦-野茶・僻靜之所」位於新北市三峽湊合,涉足建築、視覺、五感體驗與飲食設計的古礦場改造空間。歲末年終推出三檔體驗活動,邀請人們走進秘境,洗滌靈魂。

「直面生命帶來的一切,無須設限」:深度設計工作室創辦人暨藝術總監陳青琳

【專訪】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亞洲當代藝術將走向何方?親揭2024展會精彩亮點
最新一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將於2024年3月舉行,展會總監樂思洋分享她對亞洲和台灣藝壇的洞見,也預告明年展會的全新亮點。

從旅行大叔到新人YouTuber——工頭堅的中年冒險

藝術鍊金術:熊妤生涯最大創作個展,以藝術鍊出萬物哲思

ONE ART Taipei 2024 「新賞獎」名單出爐!TOP 10 亮點作品一次看

冬日質感穿搭:UNIQLO X Marimekko聯名印花單品,展現北歐風格時尚

金馬賓館2024必看展覽《感應未來》:歐普藝術大師阿維亞尼近70件作品重磅登台,同場加映「可食用藝術」

第22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開,《勸世三姊妹》等戲曲新創演繹時代價值與生命思索
「第22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共17組入圍者角逐年度「視覺藝術獎」、「表演藝術獎」,以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三大獎項。

作家金宇澄「畫」上海:離開它時方知遠,走近已在《繁花》中

葛飾北齋的浮世繪背上身,日本皮件職人「創悦SOUETSU」限時快閃赤峰街

馬尼拉灣海景第一排!菲律賓旅遊首選Solaire Resort Entertainment City
位於馬尼拉灣區的Solaire Resort Entertainment City,擁有全球最美的夕陽之一,與兼具人文薈萃、時尚品味的五感體驗,刷新每一位造訪旅人的馬尼拉體驗。

松菸誠品接棒24小時書店!5大亮點一次看:全台最大「藝術主題書區」、咖啡館隱藏版宵夜,邀請近30位歌手不斷電接力演出!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藝術文化從紙本、數位化到現實化的出版革命

台北101化身當代美術館!《光彩絮語》帶來光影交織的美學饗宴
「光彩絮語Luminous Whispers」藝術展於台北101辦公大樓場域展出,透過藝術家們對日常光景的觀察及生活想像,折射出豐沛多樣、五彩繽紛的視覺意象。

1%的房地產,大眾的藝術:「魯迅國際團隊」談藝術與建築的創新永續之路

畢卡索、大衛.霍克尼真跡來台!高美館《瞬間》帶來倫敦泰德珍稀典藏

deca joins——在水聲與風聲裡回憶

【OOTD】oqLiq共同創辦人暨服裝設計師洪琪:思索穿衣的3個風格關鍵字——設計、剪裁、面料

讓美術館成為文化的大客廳: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專訪
北美館作為一個以觀眾為主體、容納多元觀點的「大客廳」,兼具日常性及表演性,不但要能面對過去、料理現在、建構未來,同時也讓觀眾在身心靈層面都與藝術充分相處,喚起身體意識,鼓舞人性裡的正向特質。

義大利國寶藝術家Fornasetti經典作品來了!「A Genuine Conversation玩味交流盛宴」盛大開場
「A Genuine Conversation玩味交流盛宴」在11月8日盛大開展,除了展示Fornasetti最新發表的香氛蠟燭,還會展出多年收藏的畫作、家具,以及知名的亞當瓷盤套組。

藝術家葉子奇的山海鄉愁:花蓮的安然,任何地方都無法替代

在花蓮「丘丘.森旅」展開身心靈旅程——連結台東在地「自然醒慢活祭」找回平衡的自己

台北君悅首位亞裔總主廚陳萬欽:我用料理與藝術,說一個關於堅持的故事
上班拿廚刀,下班拿畫刀,君悅酒店總主廚陳萬欽把料理視為美學結合美味的多元創作,一如他的亞洲主廚之路,鋪滿不同城市的精彩風味。

夏花餐室:打破印度菜刻板印象,烹出14億人的多元料理史
台灣以愛吃聞名,卻對世界上最偉大的料理國度之一「印度」,如此素昧平生。近期開幕的印度餐廳「夏花餐室」將印度地圖搬上餐桌,以料理為書,打開台灣人對印度菜的視野。

台北最大社宅藝術展!18件藝術裝置、5大工作坊:「廣慈社宅公共藝術展」打造千戶共居烏托邦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展以「We Are Home」(我們在家)為主題,醞釀五年多,此次藉由影像與裝置等各種媒介,形塑北部社宅藝術盛典。

高雄必訪展覽:金馬賓館聯手德日台藝術家,《天穹之眼:鎌田治朗》融合珠寶與時尚之美
繼三年前選在台灣作舉辦20年創作回顧展後,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再次攜手日本藝術家鎌田治朗,在2025年帶來全新特展《天穹之眼:鎌田治朗》。

永恆的味覺記憶:10X美食調香氛展——「沒有保存期限」重現記憶中最動人的滋味

情人節必去魔法小鎮!2025台南「魔法屾林」登場,亞太十大名店中古餐桌、魔法拍賣會、超過200組國內外品牌⋯⋯展區全攻略一次看
由屾屾市團隊及十鼓文創園區攜手打造,第三屆「魔法屾林」再度登場台南,透過魔法故事、建築、歷史、藝術、料理和表演深度展演關於魔法世界的寓言,打造一系列最具魔幻氛圍的主題樂園!

「金髮美女」親筆簽名節目冊現蹤!朱利安拍賣行呈獻《城市傳奇》系列,再造街頭藝術拍賣傳奇
朱利安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近期將推出《城市傳奇》(Urban Legends)拍賣,呈獻一系列最著名且顛覆傳統的街頭藝術作品。

《風之谷》41年後首登大銀幕!方序中×董十行打造限定海報「王蟲圖鑑」,重現宮崎駿的環保寓言

安縵京都:在禪意森林中,感受京都文化的極致

藝術家黃馨個展《火焰中的祈禱》,在火光的溫暖環繞中,觀看向死而新生的療癒體驗
新銳藝術家黃馨以生命經驗與、基督信仰與心理學角度出發,透過圖像延展出個展《火焰中的祈禱》,期待前來觀展的人們能獲得滿滿的療癒。

「我剛從地獄回來」——路易絲・布爾喬亞的五句震撼金句,解鎖她最私密的創作語言

梵谷、雷諾瓦在故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真跡首次來台——跨海重磅展出「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將首度來台開展,跨海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共同呈現藝術界具有重要地位的雷曼收藏,讓台灣人能近距離欣賞西方藝術的七百年發展歷程。

《我想再次當個小孩》藏家特展——村上隆、奈良美智、可樂王等七位藝術家帶你找回內在小孩
在這個加速老化的時代,這場展覽提出了關鍵問題:當我們說「想再次當個小孩」,究竟在尋找什麼?或許,童年不僅是一段逝去的時光,更是一種重新感受世界的可能性。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81件珍藏首次來台展出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攜手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時藝多媒體,集結38位藝術大師,精選81件橫跨印象派至現代主義的重量級典藏,於今夏首次在台完整展出。

馬爹利的舌尖畫廊:從雷諾瓦到莫內,他們為什麼都愛這一杯?

姚謙:美術館,是與藝術家精神交流的場域

藝術家郭彥甫:把美術館當咖啡廳交流

2025島作纖維集-第二回《交織之間》:台日工藝家齊聚!8大亮點,體驗纖維新生活美學

草間彌生台北特展:70組經典作品、1998年《圓點的強迫妄想》重現北師美術館

430組創作者齊聚!2024草率季「沒有錯」破紀錄,20國藝術家顛覆創作框架

8部電影認識蒂妲史雲頓:男女性別越界演活《歐蘭朵》、異世界冷酷女巫、混種天使加百列⋯探索「人間精靈」的千面姿態

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以「所有令人屏息的」為主題,邀集跨國35組藝術家探討世界秩序的多元想像
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由台灣策展人方彥翔攜手來自亞美尼亞、菲律賓、南韓及土耳其的策展團隊,共邀集東亞、中亞、西亞及太平洋地區35組藝術家,展出聲響、錄像、攝影等83組件作品。

今夏一起「神出鬼沒」!故宮攜手國資圖,潛入〈宋馬麟三官出巡圖〉體驗台灣三官信仰的世界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共同推出「神出鬼沒─新媒體藝術展」,透過數位體驗帶領觀眾進入院藏國寶〈宋馬麟三官出巡圖〉的世界,探索台灣在地信仰,創造充滿想像力的神鬼世界。

2024盛夏必逛展覽:teamLab、柯南30週年紀念展、梵谷等10大特展時間、資訊一次看
今年夏天超級無敵熱,如果不想曬太陽不妨趁著假期間來看看有趣的展覽吧!不僅能吹冷氣還能拍出絕美的文藝照片,還有適合親子一起「玩中學」的展覽,千萬別錯過!

同步溫泉勝地款待文化,礁溪山形閣溫泉飯店「山形祭」第五回開幕

瀨戶內海藝術之島直島攻略:2025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直島新美術館登場

開箱/基隆美術館「第25小時」首檔國際大展:法國龐畢度中心特別共製作品、委託新作一次看

台灣自然作家王家祥,以畫筆抒志——熱烈燃燒後,游向東岸的嬉皮人生
隱居在都蘭山下的王家祥,以自然寫作先驅聞名於臺灣文壇,但在近二十年前移居東海岸後,便以關懷照顧流浪貓狗為生命職志,並轉以繪畫為生命情感抒發之途徑。

永恆守護都蘭鼻的劇作家——陳明才的生與死,都是力量
每當月亮從海面升起,粼粼波光恍如月光大道,看著每日橫陳眼前的都蘭之海,我們就會想起阿才,這個人活得如此純粹、自覺,就連他的死也能點燃了每個人心中那把生存下去、做點什麼的火種。

草間彌生睽違九年個展:12月登北師美術館近70組經典作品搶先看!

【名人收藏】YellowKorner程大洲的攝影寶物:安迪沃荷自拍照、安格爾的小提琴、阿姆斯壯拍下地球升起那一刻
身為法國知名攝影藝廊YellowKorner台灣區執行長的程大洲,私底下喜歡拍照,不僅收藏多款Polaroid拍立得古董相機,也收藏許多攝影名作。

用藝術療癒震後大地:2024花蓮跳浪藝術節以「星球爆裂觀測站」凝視土地新生

走進楊三郎美術館,一窺永和的藝術密境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軍人驛站蛻變藝術殿堂!

ART BOX小美術館:一座建築,一份對藝術的愛
位於淡水紅樹林一棟豪宅內的「ART BOX小美術館」,不只是一座展示藝術的空間,而是蘊含創辦人張裕能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心,期望觀眾在賞畫時能得到啟發,藉此培養更多優秀藝術家。

開箱/建築師張淑征的工作空間:十一事務所四個靈感角落

從市區老建築到看海的浪漫,全台8間不可錯過的城市美術館!
美術館已經是各城市推動創意經濟的重要文化設施,尤其在六都之外的其他城市,也有許多各具特色的美術館,不論是歷史建築改建的美麗空間,或者是位於海邊與山下的浪漫基地。

在柔軟與暴力之間:何翔宇的藝術抵抗——「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Past is Prologue」關渡美術館限時展出
中國藝術家何翔宇,以裝置藝術與影像作品呈現「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Past is Prologue —何翔宇個展」,於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2月16日於關渡美術館展出。

七位台灣藝術家驚艷倫敦佳士得!方文山、皮革藝術家王思涵與墨海樓攜手展現文化軟實力

藝術人生的極致展現:4間必去的台灣藝術大師美術館

CUYSINE藝術家餐桌「芙烈達.卡蘿藝術亡靈節之夜」,沉浸式體驗愛與痛的墨西哥傳説

一位畫家與他的城市:李梅樹紀念館裡的三峽故事
李梅樹紀念館展示大師作品與文物,每年舉辦「梅樹月」特展,促進國內外藝術交流。透過志工導覽,遊客可欣賞李梅樹的多點透視技法,感受三峽的歷史文化魅力,讓藝術融入日常,是探索三峽的重要景點之一。

akeruE Dessert平塚牧人的人生博物館:9個物件背後的職人故事

突破影像邊界!北師美術館攜手「蔡明亮的日子」,打造全新感官馬拉松體驗
繼「來美術館郊遊」、「無無眠」之後,蔡明亮三度與北師美術館合作。10月27日起,在電影院上映《日子》,並於美術館展出「蔡明亮的日子」,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感官馬拉松體驗。

溫德斯談電影-關於畫家、剪接和垃圾桶 Über Maler, Motage und Mülleimer
本節內容是溫德斯和法國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對談的文字紀錄。首次刊載於《南德日報雜誌》1990 年 11 月 16 日。

插畫家鄒駿昇:親「綠」而生的浪漫

2022月津港燈節十週年:打造歷屆最大規模地景光影美學饗宴

雲門舞集新作《霞》:25位舞者共同創作,映照內心世界

挖掘意義的、異議的礦:北美館「掘光而行:洪瑞麟」
睽違25年,台灣終於又舉辦一次洪瑞麟的大型個展──「掘光而行:洪瑞麟」,補償了漫長的25年間,他在台灣欠缺的聚焦及討論。

《臺灣美術兩百年》:為大眾而寫的美術史

解放靈魂的屏東音樂盛會:唱響海島最南端的山、海與城市

《百工圖》裡的勞動紀實與音畫實驗(下):高重黎《漫畫人》

《百工圖》裡的勞動紀實與音畫實驗(上):黃明川《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

陳小曼專欄:食物與文化,食物裡的民族情結

回到身體的原點:蔣勳談《欲愛書》二十年與肉身的孤獨

嘉義文化與產業的再發現:「城美館」✕「ONE WOOD」
2021台灣設計展除了吸引旅人前來,還需做到讓在地人有感,策展人潘岳麟和張伊增分別從嘉義人熟悉的廟宇與林業中,重現家的記憶。

料理人江舟航:找不到的那本書,記憶中的六龜圖書館

大東藝術圖書館:藝術與生活的擺渡口

From Here To There:Rollo 臺灣 X 以色列合作線上藝術創作交流展演

有植物、自然光和貓的地方,讓我安心:插畫家卓霈欣

Rollo創作交流計畫:以色列藝術家與策展紀實
由以色列Rollo藝術計畫藝術總監Anna Burd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聯合線上策展,以徵件形式召集了台灣、以色列兩地共二十位的藝術創作者,限時24小時接龍創作。

靈魂聚落 Soul Barn:來到僻靜營,安放身體,也安放疲倦的心

與細野晴臣、村上春樹合作的新銳漫畫家高妍: 不放過創作慾,也不放過自己

百年的對話,翻譯的魔法——王大閎《杜連魁》

當台灣陣頭文化遇上西裝工藝:裁縫師×官將首×國寶繪師的三方合作

《攝影泡沫紅茶》:攝影其實「不那麼藝術」?

溯源、尋新、對話、跨域:橫山書法藝術館開館首展「飛墨橫山」

卡地亞 x 澳洲原住民藝術家:畫一座被擄掠的家鄉之島

回顧李俊賢:向「偏挺」本土的「歹頑郎」藝術家致敬
透過無數次的台灣計畫,李俊賢把自己對台灣土地、海洋的熱烈情感,以棒球投手般的風采與「屈勢」(khut-sè)轉化成一幅幅令人難忘的台灣圖像。

溫德斯談電影-天使的氣息 Le souffle de l'Ange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吟詠李雙澤,不羈的文藝復興人
猶若紀念自由主義,不被制約的理想年代;暗夜仰望稀微星光,李雙澤的青春熱愛殉身山海兼美的淡水小鎮,影片結語是林洲民不勝欷歔的悼念。

文藝後殖民的超前部署:從《日曜日式散步者》到《共時的星叢》
在風車詩社外,對於台灣同一時代其他藝術領域的創作者來說,面對西風東漸的現代主義,他們是如何轉化舶來的現代主義思潮,展現接地氣的能量?

吳明益談泛閱讀時代(二):腳踏車師傅也是藝術家

一輩子的讀書人詹宏志(一):近乎閱讀狂的那場生命冒險

黃明川的創作革命:以台灣為中心,開拓藝術紀錄片宇宙
黃明川導演於1970年代末,離開台大法律系,獨身勇赴紐約求學;1980年,黃明川又飛赴洛杉磯轉讀繪畫與平面攝影。至今日,其影像創作量已龐大如海。

專屬大人的十本繪本推薦:童里繪本洋行讓你在暫停時期深呼吸

李清志的城市探索:把自己當作外星人來地球旅行

罵髒話、畫髒罵:李俊賢的畫外音與燦爛多巴胺
李俊賢畫髒罵的強烈繪畫語彙,從畫外音到燦爛的多巴胺,給觀者跳脫畫室馴養的身體世界,那正是他童年最重要的身體吶喊和土地經驗。

一生懸命「台美學」:最氣魄的台客李俊賢
走尋「台味」是李俊賢一生的志願,他的藝術表現了特殊而豐富台灣社會性格的視覺思維,並展示如何做著一位自我認同驕傲的台灣人。

《瘋癲・夢境・神曲—天才達利展》: 從展覽閱讀達利的瘋狂與魔幻

李俊賢的八個「分身」:藝術家Hue出生命變化球
李俊賢擁有多變的生命面貌,但從頭至尾不變的是堅定其「歹頑郎」的身分認同。策展人龔卓軍用八個身分/關鍵字,捕捉他變化球般的藝術生命。

席德進特展「歷史就是我們自己」:以一生的畫作獻給台灣鄉土風情
於1970年寫下「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將一生靈魂奉獻給藝術,席德進透過水彩、水墨、油畫捕捉了三十餘年的台灣山水與鄉土民情。

何佳興 ✕ 蘭陽明體:所謂的台灣是什麼?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造型工作
justfont從設計「金萱」的理念即從台灣出發,在2018年末,justfont開始發展「蘭陽明體」計畫,以全新的視角設計「明體」這樣日常而基本的字體。

文協百年特展「走向世界」:台灣美術運動如何迎接時代浪潮?

蘇碩斌談文協百年(一):文協的啟蒙精神,像極了「情書」

鍾孟宏《瀑布》病變(上):一場在思覺失調中痊癒的美夢?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透過展覽思索「花蓮在你心中是什麼風景?」

《茶金》美術神力:重返台灣1950年代民間風華
甫上檔的電視劇《茶金》,藉由美術指導賴勇坤與美術設計尤稚儀的巧手,幸運的我們得以透過戲劇,重新遊歷那個記憶中的黃金年代。

巡禮「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走訪八景 看藝術在島東遍地綻放

嘉義的樹與畫,有時還有光——2022文博會「嘉義館」

藝術家姚瑞中:尋找底層庶民美學來談台灣的現代性

一年一度藝術書盛事!「2023草率季」華山登場,超過400組創作者「以滑制滑」抗衡短影音時代
2023年度不容錯過藝術書盛事「草率季」(Taipei Art Book Fair)11月3日將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

和AI一起跳舞!雲門舞集新作《波》10月登場

藝術家吳耿禎:他剪的不只是紙,而是文化的形貌

國際混搭在地的藝術不眠夜,「夜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5月盛大展出

台中大甲:圍繞信仰而生的海線小鎮
每年4月盛大的大甲媽祖遶境,聞名世界的腳踏車公司和周邊聚落,以及說到芋頭必然會聯想到的生產地,大甲這座被海滋養的小鎮,看似偏遠,但其實一直都在台灣人的生活之中。

仙女的勞碌命——藝術家倪瑞宏的紅塵考驗

谷浩宇×簡翊洪:「台北當代」之於台灣的意義是什麼?

UNIQLO攜手吳卓源創作新曲,與《七龍珠》、《進擊的巨人》聯名UT翻玩今夏

讓我們興高采烈地奏出屬於這座島嶼的神話——專訪《鯨之嶋》編劇施如芳

是誰讓「AI陳珊妮」開口唱歌?專訪Taiwan AI Labs杜奕瑾
6年前,自美國回到台灣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的杜奕瑾,看中台灣在文化藝術音樂領域的多元潛力,從成立之初便投入相關領域研究,並以AI技術開發歌曲生成、歌聲生成,希望創造人機介面的新可能。

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展覽:人類要如何與地球萬物共生共存?

是餐廳也是藝廊:在LOPFAIT樂斐品嚐幾何抽象藝術的美味變奏

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秋日登場!70件作品體驗溫潤醇郁的跳島藝術之旅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將於2023年9月23日登場,今年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參與、增加到70件展覽作品,讓登島旅行充滿想像與驚喜!

「剪」出你心中的城市單車生活,tokyobike聯手藝術家坂內拓9月開展
「Life on two wheels」是一個以插畫來表現擁有自行車生活魅力的企劃,第一場由剪紙藝術家坂內拓先生開啟,台北場於9月1日至9月30日在新富町文化市場展出。

記得白色恐怖:《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特展,以當代藝術打開受難者的故事

繪本作家黃一文:圖像故事是一種對世界提問的方式
無論書店或展覽,繪本作家黃一文的畫作總是一眼就令人著迷。看似童趣的揮灑,埋藏了許多巧思於其中。讓人好奇,她眼裡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9位當代攝影藝術家帶路!當代館「城市密碼・台北賦格」街區藝術展,喚起你的城市記憶

不只是一場時尚秀!王子欣Claudia Wang 2024春夏系列結合藝術科技與虛擬電玩,驚豔倫敦泰德美術館
台灣服裝設計師王子欣創立的同名品牌Claudia Wang,於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舉辦創意十足的藝術與科技的時尚秀發表會,整場活動讓現場來賓驚呼聲連連。

叁式Ultra Combos:我們關注的,是人的體驗與感受
數位體驗設計團隊叁式Ultra Combos遊走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用空間說故事、以想像顛覆體感,他們想傳達的從來不是看到了什麼,而是感受到了什麼。

以藝文哲思看待能源佈局的意涵,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 × 導演蕭雅全對談
大亞集團聯手台灣奧美與甫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的蕭雅全導演,在今年推出兩支全新的形象影片——「穩定篇」與「完整篇」,以獨特且動人的敘事方式,訴說穩定和完整的能源規劃何其重要。

2023「東京藝術周」精彩焦點一次看:50個展場覆蓋全東京,直擊當代藝術現場
第二屆「東京藝術周Art Week Tokyo」將於 2023年11月2日至5日舉行,作為東京最具野心、覆蓋全市的當代藝術企劃,聯手東京市內共50間藝廊和藝術空間,展現日本藝壇的深度與活力。

加入繪本視覺、說書表演人,高雄市國樂團打破你對國樂的刻板印象

「這是排灣嗎?」——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一部曲

插畫家鄭曉嶸:在嘈雜的社群時代,用安靜的畫筆說話

那些憤怒與悲傷,我們也試著溫柔地訴說——專訪《流麻溝十五號》導演周美玲&原著曹欽榮

後殖民的瘡疤——《納由拉之歌》三個女性、三個世代,試圖走出戰後的傷

鄉愁也需要進化,李明道Akibo如何設計出「臺南400年」主視覺?

甲桂林:用美學打造當代建築文化風景

在虛擬的魔幻世界探索真實的人性—2022文化部×桃園科技藝術節

阿美族藝術家優席夫:我的藝術字典裡沒有低調

一生手繪五千幅電影海報!國寶級畫家陳子福辭世,經手作品部部都是經典

什麼樣的策展要用上三年時間?龔卓軍與「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

「提姆波頓異想世界展」:走入十大展區,窺探鬼才導演詭譎、幽默的內心世界

2022草率季:全台最大獨立藝術書展回歸!逾400組國內外攤位參與的閱讀盛會

陶瓷之外——5間鶯歌美食讓你重新認識這座小鎮

德國白瓷與台灣茶湯的相遇:赫昀柏林 hering berlin 30週年展

北美館「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台灣80年代的文青、知青和憤青都在幹嘛?

【VERSE VOL. 15】一座彩虹新王國正在誕生

投資文化教育,耕耘藝術沃土:中國信託為臺灣藝文環境點亮希望

香奈兒遇見好萊塢——談電影修復與女性反思
電影在光影之間呈現時代的切面,透過和電影學者王君琦教授的對談,我們穿梭了時空,從女性主義的起源地法國開始,談法國電影資料館及電影修復工業,如何透過修復保存,再現並梳理當代女性處境。

李雅雯:用畫筆與遠行,在無人知曉之地探索自己

再看「八〇」的藝術與政治及其啟示

連伍佰與侯孝賢都respect的藝術狂人——林鉅與他的80年代

北美館與+10・加拾聯手,編織台灣女性畫家的抽象筆觸

時尚設計師眼中的畢卡索——Paul Smith親身策劃畢卡索逝世50周年特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