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觀光列車鳴日號、福森號、海風號等推出,台灣鐵道旅遊掀起一股新風潮,對於喜愛新奇旅遊方式,或是熱愛鐵道旅行的人,絕不能錯過台灣觀光列車之旅。
廣源良從絲瓜莖蔓萃取出來的絲瓜水,以「台灣唯一純天然絲瓜水」聞名,滋潤了無數台灣男女老少的肌膚,也滋養了在地發展、哺育了施家的四位孩子。回家傳承家業的二代經營者們重新思考廣源良與在地的連結,以新思維進行轉型,讓廣源良的口號「島嶼上的一抹浪漫」成為永久...
「ITF台北國際旅展」在11月於台北南港展覽館開幕,文化部今年以「文化帶路」為主題,在地文化體驗為核心,規劃10條文化觀光示範遊程。
...這樣的性格又怎麼形塑出基隆這塊土地的模樣?
過去總會被定位為海洋文化城市的基隆,時常強調的是不同時期來到這裡的移民文化,以及依著海洋而生成的海鮮文化。然而,當我們以不同的視角重新看待這座由山與海交織而成的城市時,不僅可以更具體地見到像是生態、飲食與觀光文化等面向,是如何在人群於山與海之間互動的過程中逐漸生成今日的模樣,或許也能夠藉由此般視角的認識,更進一步地慢慢理出對於這座城市未來的想像。...
創立於2009年的雲朗觀光集團,旗下酒店莊園遍及台灣及義大利,是台灣知名連鎖飯店品牌,不僅打造出台灣首座「五星級文化酒店」,餐飲也接連摘星,並推出全台唯一酒店專業「藝術導覽」。對雲朗集團來說,文化藝術與永續自然,是支撐集團營運最重要的價值指標。
「雲林的產業歷史悠久,如果要整合各方觀光資源,只有我一個人是不夠的。」祥圃實業執行長吳季衡,同時也是台灣品牌豬肉「究好豬」、「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創辦人。對吳季衡來說,「良作工場」不只是一間普通的觀光工廠,而是翻轉大眾對傳統養豬戶印象,以及串連產業與...
今年就來搭火車玩台灣吧!現在火車不只是交通工具,也是目的地,就像到國外,慕名日本、歐美的觀光火車,一定要透過搭火車,才能玩的道地一樣,台灣觀光火車栩悅號/鳴日號/藍皮解憂號/阿里山林鐵及兩鐵旅遊一次看!
為推動觀光發展,並呈現台灣在地文化與內涵,文化部規劃十條深度體驗的旅遊路線,以學習、體驗進而帶來反思的概念串連各景點,期待旅人打開五感,深度認識在地文化。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交通部科技顧問室及觀光局一同打造「海陸漫行」——全世界第一個元宇宙智慧觀光虛實整合平台,讓使用者無論在家中或現場,都能打破時空限制,享受當地景致。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説:「未來每個人家裡的客廳,都會是一個...
CAFE!N 本次與 DICKIES 攜手打造聯名觀光工廠,於3月22日正式開幕。除透過「職人精神 MADE !N DICKIES」的主軸呈現,讓觀者感受雙品牌對於產品細節的堅持與專注。
什麼是永續旅遊?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定義為「充分考量目前及未來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影響後,落實遊客、產業、環境與當地的需求。」然而具體的做法為何?永續旅遊如何實踐在產業與消費者端?本系列文與「傳遞土地美好的良善生活品牌」茶籽堂合作,邀訪四位深耕永續發...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聯手內容整合團隊留白計畫,活化歷史建築再利用,打造全新藝文場域「東門派出所文化基地(東門町1923)」。首檔展覽以嘉義文學家 ——「林臥雲文學紀念展《臥雲吟草》」揭開序幕,展覽期間自5月2日至8月30日止,透過嘉義作家出版分享會、講座、花藝體驗及...
喜愛走進京都的日常名所,感受千年古都獨特的生活氣息,近期出版京都旅行書《用鴨川把京都放口袋 》的生活、旅行、音樂、影劇專欄作家Dato,透過對日常美學的觀察,分享浸潤在京都時空中的優雅與時尚。
日本東京的人氣炭火漢堡排專門店「漢堡排嘉(ハンバーグ嘉)」正式來台,並選址環球購物中心新北中和店、每日限定接待人數300位!
《時代》雜誌入選百大景點!越南富國島融合歷史文化與旅遊熱點,成為今夏必玩行程。
台灣燈會期間推出限定活動,賞花燈時同時幸福up up!跟著我們逛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從五感六覺出發,來一場燈會的共感旅程。
每次經過北海岸,總會被海上一座綠色小島吸引目光嗎?那就是神祕的「基隆嶼」,每年開放登島是有期間限定的,錯過可惜!
嘉義市政府積極打造永續傳承的舊城文化,舉辦「二通圈生活節」。
導演江松長的紀錄片《金門》(Island in Between)成功闖進2024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入圍名單。這是台灣繼23年前的《臥虎藏龍》後,再度有資格角逐奧斯卡桂冠的作品。
「如果抱持著去京都看設計,可能不會像看東京的變化那麼過癮,但是如果從設計的上游「文化」來切入,城市可看的部分就非常龐大。」設計師吳東龍說。身為知名東京通,吳東龍對京都的迷戀,在於城市中醞釀千年的獨特「時間感」,從旅館、咖啡店、創意品牌到四季自然,融入...
位於台南市東山區的仙湖休閒農場,擁有可一覽嘉南平原的絕美陽台框景、大方雅致的建築空間。這些設計理念出自第六代主理人吳侃薔之手,他將在地的焙灶寮文化轉譯成旅宿形式,向遊客述說家鄉山林土地的故事。
「藝起漫遊五漁村-頭城五漁鐵藝術家駐村成果展」結合十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駐村創作,帶領民眾深入探索五漁村獨有的生活風貌與文化特色。
如果花「藝」本質上是種藝術,鍾想想就是把這份可能推到極致的人。在近十年來台灣曾陸續流行的乾燥花、韓系、草花、日本傳統花道(Ikebana)等風格中,她的創作無法被歸類與定義,奇幻且充滿生命力。她創立花藝設計品牌「opm」,曾為9m88創作單曲封面、與各大時尚雜誌合...
VERSE與一向直言不諱的旅法食評家謝忠道,進行長達近萬字的訪談,並分上、下篇刊出。上篇談其飲食寫作的起點、撰寫食記的原則,以及那些美食報導沒有說的真心話。
花蓮的地理景觀與文化資產是全台灣保存得最為完整的縣市,幅員遼闊且狹長,造就了各區塊間發展相互殊異的珍貴特質。
40歲以前沒有認真下過廚的PChome董事長詹宏志,在2016年妻子王宣一離世一年後,為了紀念故人改版重出她的散文著作 ,開始認真下廚。
那本書是2003年王宣一為了思念母親,透過回憶年幼時母親張羅飯菜的珍貴身影所記錄的家庭餐桌時光。
雄獅旅遊推出四大主題風格旅人帶路,透過名人引領深度體驗不同國家的地方文化。
基隆兩天一夜推薦去哪裡?近年從硬體到氛圍的轉變令人刮目相看,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以自己視野所及的基隆外在內裡,透過「去趣APP」來安排一趟基隆旅程,包括太平青鳥書店、廟口夜市、正濱漁港,還有更多秘境步道。
想要去別人沒去過的日本嗎?搭乘虎航可以直達福島,清靜又悠閒的景色令人著迷,又是個水果王國,夏天正值水蜜桃產季,很適合暑假來這裡放空度假。
臺南400城市空間大展「透.南城-城市穿行400年」 於臺南美術館1館開展,藉由AI科技、藝術美學展現古都文化底蘊,提取不同向度的歷史脈絡,並提出與城市一同前行的未來展望。
一切或許是從海安路的藍曬圖開始,或者是當時很「文青」的佳佳西市場旅店和正興街,又或者是剛興起的老宅民宿,搭著2010年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後的觀光熱潮,伴隨歷史街區的規畫,老屋、巷弄與小吃成為極富魅力的城市風景,散步是移動於城區的絕佳速度,十多年過去,...
為了紀念清法戰爭140周年,基隆市文化觀光局規劃「清法140愛與和平」系列活動。以三大印象、三大展區和超過12件的藝術作品,回應、解構既有印象的歷史,並倡議國際城市的文化新風格,打造連結基隆的多元特殊人文歷史地理風貌。
東京一直是台灣人首選旅遊地,尤其是具有各種文化創意景點。本文精選8間東京風格各自不同的獨立書店,包括蟹ブックス、BOOKS青いカバ、UTRECHT等。這些書店不僅提供獨特選書,還結合咖啡廳、畫廊等。
巴黎奧運開幕,讓世人眼光再次聚焦巴黎。尤其是開幕式不在傳統的體育館,而是在塞納河上。這個開幕場景,正詮釋了本次巴黎奧運的特色。巴黎市政府從2015年贏得奧運主辦權後就進行新都市計畫,減少蓋新建築、改革既有建設、善用歷史古蹟,以永續城市為目標,讓這座古老而...
野柳地質公園因為地質景觀而為人所知,走逛園區之外還能到「野柳特產街」採買小藝品、伴手禮、海鮮乾貨,或是帶上一份蘊含濃濃海味的純手工魷魚乾、石花凍等散步小食。特產街裡從懷舊古早味到新潮伴手禮一幕幕拼貼出攤商世代經營的理念和故事。
「森/CASA」是把北歐家具引進台灣的重要品牌,建築人毛森江與共同主持人毛鈺婷耗時三年打造全新建築空間「森/CASA」旗艦店,在台南漁光島開張,並採取預約制,以款待朋友登門拜訪的心意,融入台南慢生活的節奏,邀請你探尋空間的更多可能性。
點開地圖,位於淡水河左岸、受河流環抱的三重,猶如一片羽翼,眾多口袋公園在綿密的巷道之間點綴;羽翼的另一側,是由河水綿延而成的帶狀高河灘綠地(High Riverbank),如今也是大台北地區幅員最廣的公園。公園的誕生與蛻變,與人類社會的城市發展緊密相連,呼應著人群...
由restyle2050團隊創造出手腳渾圓、沒有五官的Mx.Earth,啟發觀眾反身思考:如果地球是個人,他/她會有怎樣的樣貌,又在乎些什麼?
「今年誠品最大目標要拚轉虧為盈。」誠品生活董事長吳旻潔於5月25日召開的股東會上信心喊話。攤開財報,誠品自2021~2023年度營業淨利連虧三年。
鼎泰豐即將於7月18日在紐約開店,目前在北美已經有十多家分店,這家是在東岸的第一間,自從紐約開店消息於2022年曝光以來,就在當地引起極大話題,近來更引起眾多媒體報導。7月2日正式開始訂位!接下來必有一波在紐約掀起的「鼎泰瘋」。
珠寶設計師黃威廉15歲就開始嘗試創立獨立品牌的可能性,紫色的基調和皇冠的符號是他一路走來從未更改過的標誌,似乎也象徵著堅定不變的意志。跨過半生,他的品牌 William & Feb. 邁入15周年,對黃威廉來說就像一個小型的成年禮,如同當年創業的自己,雖然15歲還未成年,...
長年投入文化資產研究與再設計的建築師黃筠舒,從小熱愛歷史,更透過設計專業讓歷史接軌當代與未來。她主持的時境建築師事務所透過「榕錦時光生活園區」的再生設計規劃,回應了台灣獄政歷史,榮獲來自日本的「Good Design Award」以及國內的「金點設計獎」等多項大獎,...
來到東京旅遊還是只知道澀谷SHIBUYA SKY、淺草、新宿這些地點嗎?這次編輯將帶你以深度遊的方式探索你不知道的東京景點,來看看在地人假日都去哪裡!
你記憶中的阿里山林鐵終於要回來了!阿里山林鐵歷經莫拉克颱風、杜鵑颱風造成中斷十多年,在經過林業署與林鐵及文資處的力拼下,預計將在7月完成全線通車,不僅全新車廂栩悅號、福森號將加入營運,祝山車站改建後重新亮相,鐵道修復的最後一哩路「42號隧道」也終於完工...
2024「草草戲劇節」即將於 3 月 15 日至 3 月 24 日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盛大舉辦,今年以「當青春 Tng tshing-tshun」作為主題,帶來近兩百場文化活動,以不同的角度探索青春的亮面與暗面。
在海中積沙成島的安平,是一座浮於海上的蜃氣樓,東西方國度的彼此想像,在此交鋒,也在此融合。400年歲月過去,王城還是王城,用交陪境的大氣度,告訴世界,安平歡迎你。
南韓現象級女團NewJeans來台灣拍攝取景的新曲〈How Sweet〉於上月釋出後,一週內便突破1000萬次點閱,近日又被美國Billboard評為「21歲以下具創新與影響力藝人之一」,無疑是當今最具人氣的新生代女團。從2022年出道至今不到兩年,這群平均年齡只有18歲、正值花樣年華的...
連續假期安排旅行前,先別急著訂機票,打開這本《在自己的城市旅行:都市偵探李清志的台灣建築迷走》,在熟悉又陌生的母親土地上,找回探索世界的能力。
當時代更迭,小吃店也在傳統與創新的岔路上,尋找進化之路。《VERSE》採訪不同歷史的老店與新店小吃經營者,探索小吃店創新的可能性——從料理滋味到設計改造,他們如何牽繫世代相傳的技藝,同時跟上當代的品味?
「太巴塱文物館」首檔展覽「TAFALONG 太巴塱」將部落神話作為主要軸向,一虛一實交織鋪墊出文化傳承在未來的可能性。
整形風行的文化現象,歸根結底還是源自於韓國文化對「美」的執念。外貌至上促使整形變成一種文化,整形又把外貌至上合理化。
當地方小吃遇上國際餐飲評鑑,究竟是揚眉吐氣的助力,還是加速其消失的阻力?
沒有名字的小吃——這或許是台灣這座小吃之島上,最奇異的飲食地景。
《彰化.前進三百》帶領讀者概覽這座300年歷史的城市,如何在時間長河中淬鍊出獨樹一格的精神與面貌,並且始終大步前進。
2019年從選秀節目《Super Band》組團而後出道的LUCY,目前已是韓國散發寶藏光芒的超人氣樂團,今(2023)年夏天推出EP《Fever》,象徵夏天的熾熱。在夏末秋初的時刻,終於在台灣粉絲們的千呼萬喚下,迎來了用音樂描繪著青春與夏季清涼感的LUCY,來台舉辦首次專場演出。
第二屆的「館前1號所」再度登場,搭配著各式新穎體驗,以熟悉又陌生的嶄新視角,重新愛上夜晚的科博館。
台灣的職棒體系經過34年的跌宕起伏,近十年逐漸邁向成熟、展現新的風貌。就讓我們以十年為節點,重新認識「台式棒球文化」一路以來的歷程。
嘉義縣台語使用比例為66.7%居全台之首,對於在地人而言,台語不但是日常生活中最慣常的語言,更是常民文化與藝術創作的根本。
老屋承載地方記憶,具有無法替代的價值,因此在都市開發擴張過程中,更應保護及活化利用許多具特殊歷史意義的老屋,讓珍貴的地方歷史紋理得以保存下來。
「貴人散步音樂節」與「火球祭」碰巧皆在2017年首辦,至今已成為樂迷心中不容錯過的音樂慶典。
「今秋藝術節」、「叫春小搖滾」、「鬆勢三日節」,是彰化別具特色的三個文化活動,三位創辦人相聚討論如何以彰化悠久的歷史為養分,創造屬於當代的全新敘事。
彰化沿海因特殊的潮間帶環境,長久以來發展出獨樹一格的養殖漁業與產業文化,近來也有越來越多漁民轉型友善養殖,賦予沿海養殖漁業全新的氣息。
六個在地品牌繼承者成立「社團法人新北市陶次瓦代代合作會」,期待透過一連串的行動振興鶯歌。
「旅遊即是生活中的態度。」承億建設董事長戴俊郎於2011年成立承億文旅,10年來陸續拓展版圖,帶動旅遊觀光打造「島鏈計畫」。承億將地方的樣貌及文化理解、提煉後,呈現在建築空間上,讓飯店成為旅客認識城市的文化入口,帶領他們體驗生活。本集,戴俊郎將分享如何將生...
「在城市旅行要有不同的眼光,把自己當作外國觀光客,甚至有時候要把自己當作外星人來到地球一樣。」兒時嚮往成為偵探,建築學者李清志如今以「都市偵探」之姿走訪世界各地,在各個城市找尋各種線索,樂於解讀每座城市如何形塑出特別的空間文化。對他而言,旅行的意義並...
《My Way》重磅首集,邀請嚴長壽董事長,分享他對台灣土地的關懷,以及對永續發展新定義的不斷探尋。從觀光業退休之後,嚴董事長將心力投入東部土地,長達12年來回台北、台東兩地奔波,挖掘台東在地的文化養分,並發揚其深度觀光之價值。3年前,嚴董事長出版《我所看見...
《My Way》重磅首集,邀請嚴長壽董事長,分享他對台灣土地的關懷,以及對永續發展新定義的不斷探尋。從觀光業退休之後,嚴董事長將心力投入東部土地,長達12年來回台北、台東兩地奔波,挖掘台東在地的文化養分,並發揚其深度觀光之價值。3年前,嚴董事長出版《我所看見...
「The MGEA Yunlin 雲林厚工學」展前記者會以「藝術時裝秀」為主軸,與享譽兩大時尚服裝大師Daniel Wong和林國基攜手合作,藉由服飾闡述五大雲林學的概念核心。
「2023 台灣設計展」首度在新北市舉行,總策展概念從人出發,以「O」作為這座城市的核心意象。
雲林西螺,一座以黑豆醬油與稻米聞名的小鎮,而位於東市場內的「阿敏婆碗粿」,完美地牽起這兩樣地方物產,也牽繫了小鎮街坊裡的人情冷暖。
菜市場與小吃都是引領人們去窺探一地文化脈絡的窗口。位於東北部的宜蘭,直面東北季風,天氣濕冷多雨,因此特別多羹湯類的食物。
與以小吃美食著稱的鄰近台南相較,高雄相對較少「有名小吃」,但其實我們有許多「無名小食」——它沒有響亮的名氣,也少有觀光客,是高雄人日常會光顧的尋常攤販店家。
位於東京豐島區的大塚,曾是被時代拋下的城市。如今在「OMO5 東京大塚」的進駐後,星野集團再度以超群的策展與企劃之力,賦予這座老城一段新篇章。
台南晶英十歲了!這些年的故事說不完, 從第一年2014開幕斥資十億裝潢、在台南西門商圈短短三個月就獲利,到近年聲勢愈漲愈高,不僅主辦執行台南女兒林志玲大婚,還在疫情期間逆勢獲利億元好成績,疫後住房率穩占八成。今年與成功大學合作「臺南400」系列展覽,展現歷史...
「光彩絮語Luminous Whispers」藝術展於台北101辦公大樓場域展出,透過藝術家們對日常光景的觀察及生活想像,折射出豐沛多樣、五彩繽紛的視覺意象。
PARCO是日本最知名的時尚購物場域之一,尤其是位於東京澀谷的旗艦店,引領半世紀的日本流行文化。這間50歲的購物中心如何始終站在潮流前線?
「誠品生活松菸」於1月20日試營運,接棒台北信義誠品成為24小時書店,書量擴大3倍與敦南書店相當,更將於1月26日起連3天松菸全店策畫逾50場藝文活動。本次匯集五大亮點,邀讀者一同加入這場跨界藝文盛宴。
位於馬尼拉灣區的Solaire Resort Entertainment City,擁有全球最美的夕陽之一,與兼具人文薈萃、時尚品味的五感體驗,刷新每一位造訪旅人的馬尼拉體驗。
「HOTEL K5」是這幾年東京最夯的設計酒店之一,但它不只是一間旅店,更和街區再生有著緊密關係。背後的關鍵推手「Staple」以「軟體開發者」(A Soft Developer)為核心概念推動地方再生,在東京日本橋、廣島瀨戶田打造吸引人的酒店、建立結合生活、住宿、工作功能的綜合...
專訪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館長逢坂惠理子,深度探討疫情間的美術館轉型,如何使其再度成為東京觀光新熱點。
一間發跡於日本輕井澤的百年溫泉老旅社,如何以日式美學與服務之道,重新定義現代日式飯店的典範,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與西方精品酒店品牌平起平坐?
你有多久沒到谷關呢?日本星野集團「虹夕諾雅 谷關」成立邁入五周年,持續探索地方之美,一起’跟著專人走訪大甲溪畔的松鶴部落,開箱被遺世的歷史文化,重新發現谷關的觀光魅力。
在「第6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即將揭開序幕之際,一部別開生面的飲食選品隨之而來。
1999年的921震災摧毀了許多生命和家庭,但捐款捐物資是否足以幫助災民?台新金控為了協助災民重新建立生計,進行社會公益工作,提供人力資源、建立銷售平台、協助農產品行銷,培養當地自力更生能力,致力於創造永續的價值。
所有台中人都知道,城市內有一座傾頹的王國——舊城區,這裡是台中市最先發展的區域,卻隨著都市擴張逐漸沒落。如今步行其中,如同在城市的歷史皺摺內探索,夾雜著榮光、敗壞與新生。
2023年走鐘獎,56歲的工頭堅以最年長入圍者之姿名列「潛力新星獎」。原本就是旅遊KOL的他,自疫情的人生低潮期開始創作YouTube,目前頻道已累積逾兩百部影片,近18萬訂閱。從資深旅遊專家轉型當起YouTuber,經歷了哪些摸索?可以給任何新出發的YouTuber什麼啟示?
...解封後,新好男孩(Backstreet Boys)、西城男孩(Westlife)、BLACKPINK、酷玩樂團(Coldplay)等國際知名巨星輪番來台,他們不約而同地跳過以往演唱會首選地台北,選擇在高雄市開唱。成功的「演唱會經濟」策略帶動高雄驚人的觀光產值發展,不僅屢次占據各大媒體版面,同時大眾也開始發現,這座過去被貼上文化沙漠、又老又窮標籤的南方大城,正在悄悄轉變中。...
有「都市偵探」之稱的建築學者李清志,帶領我們走訪台灣各地,尋找那些鄉鎮市中奇特的「怪獸建築」地景。
沈方正無疑是台灣旅宿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總是穿著筆挺的西裝,但卻一點沒有嚴肅的感覺,每次都掛著親切的微笑,而和旅遊相關的一切事物似乎都是他的專長:不論飲食文化還是戶外生活(百岳、步道)。在這個訪談中,我們從台灣的無名小吃文化,談到旅遊產業的變化——小...
看爵士樂史,「酒吧」可謂這門藝術最親密的夥伴,它同時扮演著樂手的搖籃與競技場,激盪出無數偉大的現場演奏。然而,一位專業樂手究竟是如何思考這個表演場域?《VERSE》特別邀請台灣著名薩克斯風演奏家、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獎得主楊曉恩帶我們走過那些她眼裡曾掠過...
雲林最大場策展活動——為期16天的「The MEGA Yunlin 雲林厚工學」於11/18-12/3盛大開展。
第2屆「2023 STAART Illustration Art Fair 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於11月17日至11月19日登場,今年首度攜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漾藝術博覽會」與駁二串聯雙展場共同展出,匯聚超過130位藝術家、40個房間、4個公共展區、3件大型藝術裝置以及7場主題論壇,今年展期剛好...
鮮少人知道,台南其實是全台灣爵士樂文化第二活絡的城市,僅次於台北。爵士樂一直緊貼著這座城市脈動而發展,近年來,除了培養樂手與聽眾,在地樂團及酒吧也透過與特色商家合作、開拓融合在地文化的演出形式,創造出屬於台南的新旋律。
郭明優先生,是名古屋愛知縣中華料理店「味仙」的創業者,也是生長於日本的台灣人,他究竟是如何創造出「台灣沒有的台灣拉麵」,並普及到日本全國呢?
旗山作為連接高雄市區與內山區域的重要中繼站,自古以來一直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旗山老街不僅是觀光客的旅遊勝地,仿巴洛克式的街屋建築也象徵著旗山從傳統聚落逐漸發展成現代化城市的歷程。同時,老街及其周邊街區擁有許多具有文化資產身份的歷史建物,故事俯拾皆是。
隱身在花蓮光復鄉的餐廳「阿樂樂代Aredetay」,是主廚吳炘隆(Lo'oh Iko)回鄉追尋身分認同的起點。四年前,他捨去國外深造的機會,毅然回到母親的故鄉太巴塱部落,向耆老虛心學習文化。在遙遠的花蓮開一間Fine Dining餐廳,一點也不簡單,他踏實地將原住民的飲食觀,透...
亞洲有許多國家城市值得探訪,2025年就來一場深度亞洲之旅感受文化、歷史與現代魅力的完美融合!推薦2025年必訪的8個亞洲城市。
依山傍海的花蓮,擁有優美的名勝風景以及許多排隊在地小吃,不過在街角巷弄內,還有些微醺好去處等你去拜訪!
這期的《VERSE》是一封邀請函,一個(不完整的)旅遊指南,也是一段為花蓮寫的詩(「VERSE」的英文原意就是詩歌的一段)。讓我們捧著楊牧的詩集回到他歌頌的花蓮,讓我們帶著這本記錄當下的《VERSE》雜誌去花蓮,重新走進這裡的山海,體驗這裡的文化,認識這裡的人們。
京都東山悅榕庄酒店位於日本京都最熱鬧的觀光核心,無比方便,卻安靜地隱藏於森林中。而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以日本文化核心的「幽玄」為核心的設計,更讓人處處感受到這一座感官殿堂的魅力,戶外的能舞台更是不能錯過的朝聖之地。
2025台灣燈會隆重回歸桃園!今年以「棒球國門」與「光聚千塘串桃園」雙主題,結合桃園獨特的地景與光影藝術,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燈藝饗宴!
「池上蔣勳書房」於2023年九月成立,原屋建於1936年,是當時「池上公學校」(現在的福原國小)的校長宿舍。2025年初,蔣勳文化基金會出版了一本只送不賣的小書《蔣勳書房與堀尾一彥》,述說關於這個空間與池上的歷史。這本書也是一封邀請函,邀請人們來到池上這個美麗的...
繼台北成功展出後,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偕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共同呈獻之「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緊接著在2025年初移師至嘉義故宮展演。
從擁有夢幻櫻花庭園的No.7 PANE,到融合阿美族文化的部落皇后藝術咖啡,這些充滿特色的店家不只提供美味的餐飲,更用心將在地文化、藝術與生活美學融入其中,為造訪花蓮的旅人們帶來一場豐富的味覺與心靈饗宴,感受在地獨特的慢活魅力。
花蓮以壯麗的山水風景與寧靜舒適的環境氛圍著稱,在這片好山好水之間,隱藏著一座將近百年歷史的花蓮高爾夫球場,而且是全台少數位於市區的球場之一,且是全台首座被太陽照射的球場。這座成立於1928年、佔地將近四十公頃的球場,不僅承載著當地的文化記憶,也是現代人運...
十多年前從台中移居到花蓮的蔡昇達,是長年推廣在地文化體驗的「森深試務所」主理人,他所經營的「梯田山民宿」也是花蓮最有代表性的民宿之一。雖然403花東大地震重創花蓮,但蔡昇達將它視作另一個機會,要讓更多人透過在地深度旅遊,認識自然美景之外的花蓮。
提到花蓮物產,你腦海中會浮現什麼呢?依山傍海的花蓮,東臨浩瀚的太平洋,西靠綿延的中央山脈。山的巍峨與海的無垠在這裡相互交織,造就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山脈之間,溪流蜿蜒而下,孕育出一片片的花東縱谷,對於西半部的民眾而言,花蓮壯闊的山海藏著大自然的原生力...
「嘉義 Holopark 羊角藝術村」自去年試營運以來即吸引大量排隊人潮,迅速躍升為當地熱門的旅遊景點。很多人未必知道,這成功背後是光禹國際董事長字維新的商業智慧與對於主題樂園運營的豐富經驗,他以精準的市場眼光和創新思維,將這裡打造成兼具文化深度與娛樂價值的園...
寒冬漸暖的韓國,雖然天氣仍帶著涼意,但已能感受到春天即將來臨的氣息。漫步在古意盎然的韓屋村裡,傳統韓屋散發的溫暖氛圍特別讓人心動,彷彿走進了時光故事裡。以下精選 5 間融合復古與現代設計的絕美特色韓屋,讓旅人能在舒適的空間裡,細細品味最道地的韓式生活風...
北海岸台灣海岸線從新北市五股、八里、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綿延到基隆,在海濤、風吹與地質作用下猶如精巧皇冠,又以野柳女王頭成為人們朝聖的知名地景之一。「皇冠海岸線」上每一處景點、商家皆是值得遊客挖掘的在地「珍珠」,推薦你親自探索與感受本期充滿北...
自2000年來,野柳地質公園陸續和中國、日本各方的地質公園所簽訂的「姐妹公園」、「友好公園」,透過頻繁交流彼此學習,也讓遊客認識更多世界地景。本篇將介紹在日本幾處獨特的火山、沙丘與石灰岩等多元地景。野柳地質公園透過連結世界的觀光和旅遊趨勢,讓遊客能以舒適...
第十五週年的月津港燈節,已於1月18日在鹽水正式開幕,展期將至農曆新年後的2月16日,讓全台各地民眾與外國遊客,都有充足的時間前來走訪,體驗這場一年一度最具藝術性的燈節。
以地景為尺度點燈、搭配不同媒材的作品妝點,如今已經是大眾熟悉的燈節形式,甚至成為各縣市政府固定辦理的活動之一。但大多數人可能不會注意到,鹽水以「始祖」之姿辦了15年的「月津港燈節」,醞釀過上千件作品,凝聚了百位藝術家,在看似年復一年的燈節裡,小鎮發展出...
海軍陸戰隊出身的黃昶銪,從18歲回家做茶到現在42歲,二十四年資歷征戰無數,榮得2011、2015及2019年「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球形組的季軍和亞軍,是阿里山南道茶的代表性人物。他的「銪茗堂」不僅是品質保證的三星茶廠,也是結合生產、觀光、文創、體驗,榮獲農...
王玉萍在花蓮生活已20年,編輯出版、寫作策展是她參與地方的方式。不變的是她始終以花蓮為核心,並關注地方青年培力。
屬於台南春天文化盛事之一的新營波光節,今年二月初開展後,許多外地民眾都專程前往新營,欣賞新銳藝術家們在天鵝湖公園周圍的創作。為期一個多月的展期裡,新營波光節也與在地店家合作舉辦講座、工作坊,讓大家有機會多感受新營城鎮的故事與活力。本篇我們彙整了八個適...
簡盟殷首次踏上府城土地,就被深深吸引,多次拜訪旅遊後,萌生移居念頭,並決定收購改建台南在地老宅,發展餐飲事業。
濟州島以其純樸的自然美景與豐富的文化魅力,成為台灣旅人心中的度假首選!從熱議的牛島環島漫遊、城山日出峰的壯麗景觀,到適合登山新手的漢拏山,每個景點都充滿獨特魅力。
年度美食盛事「台灣美食展」將於8月1日至4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今年主題「鮮味款待」,聚焦台灣多元豐饒的海味文化,帶領大家深入品味這座島嶼的鮮美靈魂。
Taipei’s culinary landscape is as diverse as its population. The city’s food culture blends the flavors brought by mainland Chinese who migrated after World War II with the influences introduced by newer immigrant communities, creating a uniquely ri...
Taipei City pulses with life year-round, hosting a variety of vibrant festivals that seamlessly blend tradition with modern energy. Taipei's festival calendar captures the city's vibrant spirit, from stunning lantern displays and thrilling dragon bo...
From towering skyscrapers to nostalgic alleyways, Taipei is a city where contrasts come together in harmony. International fashion meets local craftsmanship, and centuries-old heritage lives on alongside bold artistic expression. Each neighborhood r...
In Taipei, vibrant religious traditions coexist with repurposed industrial sites, revitalized historical landmarks, and intimate art spaces. These cultural layers give the city its emotional depth and romantic appeal.
在臺北,繽紛多元的宗教信仰與...
Taipei is a city where urban life and nature coexist in harmony.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and rivers, nearly half of the city is made up of hills and green spaces. With hot springs, forests, rivers, and farmland all within reach, Taipei makes it easy...
在台北101的璀璨燈光下,一朵名為「小石花」的奇幻生命體悄然綻放,象徵著花蓮這座城市在經歷0403地震創傷後,依然堅韌不屈的生命力。2025年6月,花蓮縣政府正式發表「繁花盛開 We Bloom!」計畫,是一場關於療癒、重生與希望的文化宣言。
《可憐的東西》在2024年橫掃奧斯卡四項大獎的掌聲未歇,金獎導演尤格・藍西莫一鳴驚人代表作《非普通教慾:4K數位修復版》又在2025年6月6日在台上映,讓影迷在大銀幕上重溫這部奠定導演獨特美學的經典之作。本文帶你回顧藍西莫如何用他獨特的「令人不安美學」,逐步建構...
全家爆紅的品牌藍綠色「中筒線襪」連木村拓哉都愛穿,今年夏天台灣全家引進黑色款,並於全台800間店舖開賣。
日治時期歷史園區「將軍府1936」在403大地震前兩天重新開幕。經營者Rush(任聿新)投入大量資源打造這個文化美食聚落,期望帶動地方創生。雖然地震後遊客銳減,這座精心修復的園區仍逐漸展現魅力,成為花蓮新亮點。
穿越雪隧持續南下,越過霧靄山嵐後,便是一陣微鹹海風,那便是蘇澳,一個細膩承載文化底蘊與詩意想像的冷泉小鎮。身為山海的鄰居,煙波蘇澳四季雙泉館以「自然永續」為題,邀旅人與在地來場深刻對話。
LUCY品牌的首間設施「LUCY尾瀨鳩待」將於2025年9月1日盛大開幕,2025年6月2日開放預約。這不僅是一個新飯店的誕生,更標誌著日本山岳旅遊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春日正暖,從日常街巷到幽靜山野,自然景致悄然甦醒,櫻花樹下的粉色浪漫也如約綻放。台灣迎來一年一度的花見時節,櫻花隨春風鋪展,一筆筆勾勒出流動的風景詩。此時不妨至「全聯福利中心」選購幾款喜愛的麵包與輕食走入花間,安排簡單而優雅的春日野餐!
花蓮豐濱鄉高山部落的森林秘境,不只是露營地,更是布農族百年遺址轉化的自然體驗場。創辦人小馬將祖先留下的石穴、梯田與百年大榕樹,打造成獨特文化空間。
一年一度,《VERSE》舉辦融合思想與體驗的春季年會方才落幕,透過論壇對談、飲食體驗與實地踏查,帶領參與者深入探索台灣當代美學與風土文化的多元面向。
每年3月至9月正值馬來西亞的最佳潛水季,日前馬來西亞更榮獲全球知名潛水媒體《Scuba Diving Travel》2025讀者首選獎,現在精選6大夢幻潛點,包括全球十大潛水勝地的西巴丹島、最新的潛水秘境「美里實務地珊瑚礁國家公園」等,還有適合全家大小的潛水天堂蘭卡威Langkawi...
韓國的星巴克極具特色,巧妙融合在地文化,從傳統風格的韓屋星巴克到漂浮在水上的星巴克,每間門市都展現獨特魅力。到韓國旅遊時,不妨走訪這些別具風格的星巴克!
每3年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季今年將於4月18日登場,展期橫跨春、夏、秋三季,預計將吸引破百萬人次的全球旅客造訪。只是展覽涵蓋多個島嶼,旅人們要怎麼「跳島看展」?專家建議不妨「先住市區、隔天入島」,像是岡山、四國高松市或大阪都是不錯的選擇。
走進花蓮在地選物店,就像踏入一個凝聚地方風土與人情溫度的迷你小宇宙。主理人並非只是販售商品,更分享生活哲學,以回歸對土地的感恩,邀請每個人細細品味花蓮之美。
伍志庸,與家族共有聖源製茶廠,遵循友善環境的耕種方式,生產烏龍茶、金萱茶和紅茶品項。早年他會參與製茶比賽累積經驗,曾獲得2014年「全國部分發酵茶製茶技術競賽」球形組亞軍、2019年「全國部分發酵茶薪傳獎製茶技術競賽」薪傳獎。近年,他持續鑽研市場喜愛的茶品口...
現移居台南的熊一蘋,在無人的沙灘、失去時間感的街道找回自己的生活感。
跑咖人注意啦!精選三間「東京有形文化資產」的老宅咖啡廳,百年歷史的和式、西式混搭昭和建築,以及保留傳統「日式廊台」和植栽庭園的咖啡館,還有創業150年的花店翻新咖啡廳。一邊喝咖啡一邊體驗懷舊氛圍,細細品味日本時代更迭的氣息,享受復古老派的慢時光!
本文由編輯精選與親自走訪、拍攝值得一去的咖啡廳,包括長壽的富錦樹咖啡勺子咖啡廳、民生工寓和許多新咖啡館,如果你好陣子沒來民生社區,一定要來走走。
這些文具店不只是購物空間,更是體驗日本文具職人精神的最佳場所。想感受不一樣的東京之旅,別錯過這些充滿手作溫度的文具天堂!
勤美集團以永續經營為理念,於2024年正式推出「勤美草悟」作為全台首創、區域整合的生活圈領導品牌,以「Incredible Life 精采生活的起點」為理念,結合旅宿、商場、藝文與住宅等多元事業的能量,讓人們能自在探索、享受此地獨特的驚喜、更產生歸屬感,一起來看有哪些亮...
在宜蘭南澳的朝陽步道入口,一場別具意義的記者會正在進行。茶籽堂與農業部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攜手合作,共同宣布一項激動人心的消息:茶籽堂正式認養朝陽步道。這不僅是對生態保育的承諾,更是對社區發展的一份厚望。
從某個時候開始,咖啡變成韓國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風格特色各異的咖啡店,也成為首爾獨特的旅行風景。在首爾,咖啡不只是風潮或提神劑,也是一種逃避忙碌生活的祕密空間,在日復一日的都市日常中,飄著香氣和幸福感的心靈綠洲。
東海岸以台11號公路為軸線,近百個聚落依山傍海帶狀分佈著,其中都蘭這個小小的海濱聚落,本身就是當代多元紛呈的全球化世界的縮影。
每當月亮從海面升起,粼粼波光恍如月光大道,看著每日橫陳眼前的都蘭之海,我們就會想起阿才,這個人活得如此純粹、自覺,就連他的死也能點燃了每個人心中那把生存下去、做點什麼的火種。
在遠離城市核心的台11線上,「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在每年夏季開辦至今邁入第十年,其中「月光.海音樂會」更因為獨特而迷人的「海上月光」和多元的演出組合而深受喜愛。藝術、音樂與文化的氣息藴積在東海岸,吸引人們遠道而來,甚至在此展開第二人生,儼然成為國內大地藝...
2024嘉義市「光織影舞」光影藝術展於9月14日至9月29日展開,本屆特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靈感出發,利用光影將北香湖公園打造成夢幻虛境。
阿里山是全台知名的觀光景點,尤其以絕美的日出之景讓旅人流連與嚮往,但從嘉義市區前往阿里山動輒1至2小時,因此若想欣賞阿里山日出景色,多數人會選擇住宿於山上,這次編輯統整阿里山的住宿選擇,若講求方面,居住在園區內的飯店是首選;若不介意驅車40分鐘上山,那...
素有「文字造型師」之稱的馬來西亞作家范俊奇,以獨特人物書寫的《鏤空與浮雕》系列廣為人知。新書《天涯太遠,先到海角》則是一本關於旅行、卻又非關旅行的非典型散記。
領有新北市政府「國際觀光飯店」執照的「大板根森林溫泉酒店」率先提供歲末年終尾牙春酒優惠方案,提供各大公司企業一個兼具度假、泡湯、美食、圍爐歡聚的犒賞員工方案。
身為台裔美籍第二代的徐華,以回憶錄《Stay True 保持真誠》(Stay True: A Memoir)獲頒2023年首屆普立茲自傳文學獎,甚至被《紐約時報》選為21世紀百大好書之一。書中記錄大學時期青春的悸動與喜悅,以及失去摯友的椎心傷痛,文字深刻動人,不僅在美國迴響很大,在台...
旅途中的美景,不僅侷限於觀光景點,在攝影師周有煦的眼中,車水馬龍的街道、川流不息的商店街,那怕是再尋常不過的街頭巷衖,都能成為鏡頭之下的萬般風景。隨著欣講堂「風格旅人帶路」企劃,跟著周有煦走訪日本關西與山陰山陽,用鏡頭記錄每個日常卻感動的旅途時刻。
愈是冷門的地方,愈是能夠看到他的身影,YouTuber「融融歷險記」吳宇堯目前已造訪超過70個國家,舉凡印尼食人族部落、北韓、阿富汗等地都是他曾留下足跡之地。這次欣講堂與融融合作打造「風格旅人帶路」行程,前往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埃及,平常都只能透過影片看著融融冒險...
渣男 Taiwan Bistro將台灣滷味和小吃時髦地與特色調酒結合,且店面不在繁華商區,而是各地社區,至今開設九家,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台式居酒屋」。今(2024)年,更計畫遠到美國加州開設海外第一家分店,將台灣的味道帶到國際。
2024年,老爺酒店集團全新推出的「老爺式旅行」以「破框」為主題,打造八條挑戰體能極限與心靈成長的獨特旅程。這些行程涵蓋從台北101徒步至礁溪的壯舉、拜師國寶級歌仔戲大師的文化體驗,以及深入台灣自然與歷史的探索。無論是追求冒險挑戰還是文化深度體驗的旅人,都...
在這一波阿里山咖啡大潮,方政倫是走在浪尖的先驅者。他經營的鄒築園咖啡農莊,讓阿里山出產的咖啡豆一夕超車國內其他產區,更躍上國際視野。
野島剛再次帶來深入且精闢的台日觀察筆記,透過近年重要時事與評析,為我們提供不同的視角與思辨。從日本看台灣,野島剛記錄各式生活瑣事與社會文化交流,邀請讀者思考台日間的差異與相似,共同探討台灣是否超越了日本。
花蓮壽豐鄉台11丙公路旁的風格景觀水岸公園「理想PAARK水岸生活」,將在2025上半年正式開幕,而交由知名創意團隊ADC STUDIO操刀設計的品牌識別也正式登場。
14世紀起源於德國的聖誕市集,如今已成為歐洲冬季文化的縮影。從維也納到巴黎,從柏林到布拉格,每個城市的市集都有其獨特魅力。熱紅酒香、手工藝品、傳統美食,在這裡,您將體驗最authentic的歐洲聖誕氛圍。讓我們一同探索2024年最值得造訪的聖誕市集,感受歷史與現代...
大阿里山一帶從1970年代開始種茶,為臺茶走向高海拔地區種植的起始。大阿里山茶區位處高山環境,製茶職人從日常實踐中累積技術,更保有靈活的製茶思維,持續進化阿里山高山茶。近來,茶改場預計將總場南遷嘉義並設置梅山高海拔試驗站,嘉義縣政府則成立都市品牌「高山茶...
便利商店是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種種日常所需皆少不了它。對於東南亞移工而言,便利商店更成為在台灣生活中最重要的「第三生活空間」。
穿搭是最能盡情展現自我獨特的證明,而音樂與文化正慢慢影響穿搭時尚的風格潮流。從台北赤峰街的質感選物與古著店,到浮現祭青春洋溢的穿搭現場,無論是信義區高端精品的摩登氣場,還是衛武營市集的文藝氛圍,這些城市地標別具風格與態度,展現無限可能。讓我們一起透過...
近年來台灣移工與新移民人數持續增加,各界開始關注如何打造友善的生活與工作環境。不論是政府政策的推動、企業服務的優化,還是社會團體的積極參與,這些努力都在促進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理解。
擁有約600年歷史的長門湯本溫泉,是山口縣最古老的溫泉鄉。這座溫泉小鎮於2017年展開地方創生計畫,重新規劃音信川河岸景觀並引進特色店家,為古老溫泉街注入新生命。改造計畫的成功不僅為小鎮贏得2020年日本地方創生大賞的肯定,更在2023年躋身日本溫泉百選前30名。
全球只有兩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朝聖之路」,一條是西班牙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之路」,另外一條則是位於日本的「紀伊山地的靈場與參拜道」(熊野古道),「雙朝聖者證書」該如何得到?一文帶你了解。
桃園中原文創園區首屆「永續光環境創意展」以「永續、創新、實驗」為核心,成為探索未來生活美學與材料創新的舞台。展期從即日起到3月9日,期間展示獲獎的光藝術裝置和入圍佳作的平面設計圖,傳遞台灣永續材料應用的無限可能,更與場域、環境及觀眾對話,以光藝術傳遞環...
欣傳媒XINMEDIA進行了風格旅遊趨勢大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除了揭曉民眾最想體驗的鐵道是阿里山福森號、鳴日號鳴日廚房,郵輪之旅由公主郵輪、迪士尼郵輪奪冠,也發現旅人嚮往跟著米其林主廚一起出遊!
台灣建築師劉培森正改寫美術館的未來。他主導的三大指標性專案-北美館二期擴建、台中綠美圖新建工程、高雄內惟藝術中心,突破傳統美術館框架。劉培森強調:「藝術能量會重塑美術館定位與社會價值。」他提出「建築即藝術載體」理念,將美術館轉型為融合人文、自然與城市...
安縵京都在京都北部鷹峯地區一座巨大的「森之庭」,這裡從食物到空間設計,都讓人深深體會京都與日式文化的深邃。最難得的是,當如今京都已經面對過多觀光客和過度喧嘩的挑戰,唯有在安縵京都,才能真正感受到屬於這座古都該有的詩意與禪意。
四十分之一,是東南亞移工在台人口比例,非營利組織「One-Forty」以此為名,提醒自己永遠都要以移工本位思考。他們是全台唯一提供免費多元課程協助移工進修的教育文化協會,創辦人陳凱翔與團隊夥伴們所關心的,不只是移工的現況,這裡所提供的任何資源與協助,都是為了...
藝術家的美術館彷彿就是藝術家一生中最大的作品。除了大型公立美術館,以及各地私人美術館,《VERSE》特別精選四間以台灣藝術大師為主題的美術館,從傳承三峽文化的李梅樹紀念館,到明天春天即將開放的台東江賢二藝術園區,都是不容錯過的藝術殿堂!
鹽水人從悠長的歴史榮光裡一路走來,從繁華港鎮到沒落為安靜小鎮。但近年「月津港風華再現」、月津港燈節、月之美術館等一連串計畫,於藝術燈海帶動的熱鬧景象裡,重拾璀燦的美麗記憶與驕傲,為鹽水帶來蛻變的契機。而回返或移居的新生代注入活水與創新想法,也與壯年世...
香港是一座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國際大都會,從摩天大樓到傳統茶樓,每處皆蘊含豐富歷史人文,香港旅遊達人阿金將帶你深入探索這座城市的精髓,讓你在這片繁華與本土風情交織的城市中,體驗最獨特的香港魅力。
臺北里山川公共藝術計畫已成每年貓空的冬季盛典,今年又與臺北市立動物園攜手合作,將藝術作品設置於園內,為發展三貓地區跨出了一大步。里山川以落成130多年的道教聖地指南宮為核心,串連貓纜、動物園與貓空地區,一直秉持與自然對話、融合永續的精神,希冀引領民眾前...
從路邊擺攤的田尾花商之子,到台灣重要的進口植物販售者、在地植物園藝品牌推廣者,植物專賣店「樹園藝」共同創辦人陳妍卉,人如其名,一生都和花卉、園藝產業有著難以割捨的緣分。
軟體服務與地方創生,兩個主題看似遙遠,卻都是軟體公司奇步應用的創辦人陳佳新和謝宜伶懷抱熱情投入的事業。他們以家鄉彰化為基地,用數位工具協助彰化的地方發展,串連在地社群,實踐共好的精神。
「幸福販賣所」的老闆洪維駿一生中有許多誤打誤撞,這些機運讓他在世界各地累積不同的工作經歷,也在十多年後將他帶回家鄉扎根,將所有經驗化作為一支傳遞幸福的冰淇淋,呈現他眼裡彰化土地的樣貌。
台中,一個距離台北車程約莫兩小時的城市,不同於台北的擁擠快節奏,更開闊的視野與自由感,重置一下心靈的解放。著有《啡嚐日本》、《咖啡寶島》、《滷肉飯寶島》的作家Chez Kuo,不藏私地與我們分享他用去趣APP安排的台中彰化兩天一夜行程,挖掘藏在老城區的日本味,...
理性計算每一次沖泡咖啡的變因結果,感性熱情展開對咖啡飲品的無盡想像,加上家鄉二林的獨特飲食記憶,培養出對於味覺的敏銳度,這些乍看截然不同的特質,引領興波咖啡(Simple Kaffa)創辦人吳則霖不斷前行,從最初在假日騎著三輪車擺攤賣咖啡,到成為世界咖啡師冠軍,...
探索瑞芳,感受山海交會的獨特魅力,發現礦業文化的深厚足跡,透過古奇山稜了解地質與礦脈,重新認識水金九礦工性格。從礦工後代的童年記憶,賦予熱門景點全新詮釋,感受台電以藝術延續的礦山文化,移居者用閱讀與行動,守護這片土地與大海。
今年初,建築名家Maxime d’Angeac為東方快車巧手改裝;上個月,另一傳奇列車Venice Simplon-Orient-Express,也翻玩「移動式骨董」,再次開啟奢華火車旅遊風潮。
台中悅樂旅店聯手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和《VERSE》,鑽研地方的走讀文化,讓旅行不再只是流於表面的觀光,而是深入體驗地方的文化精髓。
小小的萬里區窩著四個漁港:野柳、龜吼、東澳、萬里,漁業是在地居民維生的重要產業(萬里區漁會共有7500多名會員),即便時代更迭,每個世代總會有人站上甲板,將生活託付給海洋。
精品冰淇淋品牌「蜷尾家」從台南正興街的排隊名店出發,不僅在台灣帶起一波精品冰淇淋風潮,甚至開展諸多異業品牌合作並在日本展店。
總有個地方,在你疲憊不堪之時,總會想起它,想到那兒歇息喘口氣。對走走池上」社群經營者羅正傑來說,這個地方就是池上。
台灣的當代攝影擁有怎樣的面貌?這是攝影家沈昭良不停尋思的問題,一次次不懈地投入長時間跨度計畫,以攝影向世界拋出他的探問。
台灣燈會20年後再度回到高雄市舉辦,以「主燈是一條河」的概念,串聯光景藝術與城市紋理,不僅是重新定義燈會文化,更是再造城市美學。
坐落中山北路一段巷弄轉角的兩層獨棟小宅,是設計師米力與先生Rick共同經營十年的日式雜貨舖溫事。
中山北路至林森北路之間的小巷,座落日式酒店、日式餐廳和卡拉OK,走進條通,有如走進另一個世界,這裡便是為人所知的「條通區」。
身為歷史最悠久、位處都市核心的台北植物園,在更迭的政權下、研究與推廣的使命中,打造以植物為主角的空間,讓市民與自然、人與環境得以長久共存,
回顧2021年,雖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仍有多個縣市舉辦各式地方藝術季,成為一股文化新氣象。然而,藝術節又能為台灣這座島嶼帶來些什麼?
2021台灣設計展除了吸引旅人前來,還需做到讓在地人有感,策展人潘岳麟和張伊增分別從嘉義人熟悉的廟宇與林業中,重現家的記憶。
本期《VERSE》要探討未來敘事方式的「虛與實」,深入報導在台灣最新也最值得關注的在現實中製造想像的努力。
長期耕耘鹽埕地方創生的「叁捌地方生活」,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地方刊物挖掘地方上的各種故事,不論是老店、職人,或者îng-îng 閒鹹代誌。
2021年首屆舉辦的「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為旅人甚至也為在地人,提供另一種認識花蓮的視角。
承襲腳踏實地的堅持精神,展現新時代的活力。嘉義市將年底正式登場台灣設計展,為期十日的城市熱情盛會「家意 ‧ 以城為家 City as Home」,全城帶你回家。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問出「花蓮在你心中是什麼風景?」並用展場中的光影迷人嘗試為你做答。
本書以七個關鍵詞:移置、聖物、裝配、擴張、超空間、 展示、演出,探討電影傳統的消逝與重生。
「探索礁溪」計畫由長期深耕宜蘭的田中央建築師黃聲遠開啟,群策眾力串連起四大新景點,希望為礁溪引入公共建設與藝術能量。
今年10月基隆太平青鳥書店開幕首展:《流轉的島嶼記憶》邀請人們一同通過島嶼與海共讀。
當年蔣渭水診斷臺灣社會患「知識的營養不良」,那在2021年,臺文館館長蘇碩斌對現在台灣現在的文化與思想狀態提出診斷。
文協創立百年,國立臺灣文學館以「百年情書」特展來討論過往歷史,館長蘇碩斌分享從中如何看到文化推動社會的力量。
綽號「大可」的唐文正。在這段由紅豆湯開啟的旅程中,他不斷分享、互相交換,得到了邁向人生下一階段的能量。
翻閱一頁頁屬於台北城的故事,有人情、有滋味、有文化、有創意,「台北店家再造計畫」帶動老街區、老店家翻轉新創意。
1920年代離開緬甸的喬治歐威爾,一定沒有想到他的政治寓言小說,竟然成為20世紀後半緬甸政治的最佳描寫。
Room A以時間為價的交易,重新定義了閱讀的意義。期望人們可以重新主導時間、知識與貨幣的價值,貫穿了Room A十年以來想傳達的意念。
我們終究是想念那春賞櫻、夏煙火、秋美食、冬泡湯的四季絕景之旅。如今,台日旅遊航線上,終於開啟一道曙光,除了定番的風物詩行程外,這些年我們究竟錯過了哪些日本的新體驗?
2021年5月,萬華遭受COVID-19疫情衝擊及輿論挑戰,地方立刻建構起其他地方難以企及的社區支援系統,彷彿看到過往歲月裡,那個不畏懼迎向時代衝擊、眾志成城捍衛家鄉的萬華,立體呈現在眼前。萬華,這個曾經帶著不同標籤的老城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你若真心疼台灣,請你由雙腳所踏ê這塊土地開始!歡迎來坐,作陣來讀冊。」1995年,醫師張宏榮在嘉義市設立了台灣圖書室,是全台第一座以「台灣」為主題的公共圖書室。台灣圖書室在經過張宏榮過世與2011年重啟後,如今已交棒給新一代少年人,持續以閱讀和講座形塑大眾...
屏東縣政府自2018年起推動「牡丹社事件再造歷史場域計畫」,活化歷史場域,再現台灣島上的關鍵歷史記憶。在觀看展覽《半島一瞬:聆聽牡丹的聲音》之後,不妨動身前往恆春半島探訪歷史,置身在牡丹社事件的歷史場景之中,遙想19世紀的台灣樣貌及事件的驚心動魄。
台東縣池上鄉是全台灣自我經營最成功的鄉鎮之一,但,池上是如何成為池上?在地人凝聚共識、作出行動,在新時代中面對新挑戰,也為地方帶來新的可能性與想像。
法國劇場導演戴米恩.夏多內,攜手台灣演員,將英國劇作家 Dennis Kelly 小說改編為劇場作品《人性交易所》,於2020年搬上台灣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舞台演出,收獲諸多熱烈迴響。
2011年台南縣市合併後,新營政經、交通地位不再。11年來,曬書店 ✕ 新營市民學堂成為在地居民一同面對社會轉變的共學基地。
位於水交社園區內的敝墟書店,是座兼具書店與借閱圖書功能的新型態閱讀場域。其中隱含著「必須」提振閱讀風氣的使命。
FOCASA馬戲藝術節希望帶動台灣在地藝術經濟,在未來成為國際外交指標性的藝術節,並讓全世界看見屬於台灣的當代馬戲能量。
2004年,縣道184升格為省道28號。在競爭加劇的WTO時代,如何支撐農村經濟,是東西向道路的新使命。
過去以夜市為人熟知的士林,近日因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巨球」建築外觀再引起討論,本篇由懷舊達人張哲生回顧士林夜市的發展過程
帶著新的視角走讀宜蘭,或在歷史與文化的縱深之中閱讀地景,或走進山海雲霧之間,體驗與自然共好的宜蘭式慢活哲學。
揮別旅遊淡季的束縛,屏東「落山風藝術季」打破傳統戶外地景的常規,讓大自然的海、風元素成為藝術家的創作媒介。
Filmosa期待終日文化部能夠設立海外專案計畫,定期在巴黎舉辦帶狀一定規模的台灣影展,延續讓台灣的精采電影文化持續被世界看見。
台灣的VOCALOID場景歷經幾次起落,創作者減少,接收日本作品的速度則逐漸加快,而珂拉琪的音樂,便是日系文化的澆灌與年輕人尋根的集結。
透過劇場打開一般人對劇場演出的各種想像,南村劇場以自由、非典型的劇場魅力,持續為未來的觀眾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感動。
阿潑認為一場理想的旅行,既是要生出問題,也要追尋答案,將自己「置放」在該地的群體裡,嘗試用當地人的視角來看陌生之地。
從一間地方小吃店出發,到今日以城市為願景的格局,林聰明沙鍋魚頭代表了家的味道,也是更多嘉義年輕人留在家鄉的起點。
吳姝嫻與另一半蔡威德共同推動坪林的地方創生已屆八年,將自己的專長發揮得淋漓盡致,為歷史悠久的坪林茶鄉注入活化新血。
林鐵及文資處與囍樹品牌規劃合作,一起為阿里山林鐵設計全新LOGO與品牌識別,以嶄新視覺讓大眾再次認識阿里山之美。
在萬千種健康旅遊、身心靈體驗崛起的時代,品牌「靈魂聚落 Soul Barn」將僻靜營(Retreat)的概念帶入人們生活中,團隊同時也著重台灣在國際健康產業中的優勢,希望協助人們舒緩身心的同時,來自異國的旅人亦能因為這塊土地的溫情,而決意花上更多時間佇足停留,領略台...
詹偉雄認為,關於旅行的那些「有用的事、大膽的事和美麗的事」,化身為存在的焦慮,讓你寫下來,成為一位作家、成為一個現代人。
自然書寫作家劉克襄有意識觀察地域,深入在地生活的微血管,翻新我們原本認知中的生態。
台灣第一個主打旅遊體驗平台的新創準獨角獸KKday,靠著深化國旅體驗、伴手禮業務,在旅遊業的低谷闖出一條生存之路。
土生土長的馬祖青年邱筠,特別推薦馬祖必去五地點,讓你一次飽覽戰地遺跡、海洋文化、閩東聚落、海神信仰及美食市場裡的文化故事。
東西德統一之後,弗柯·克普導演成了旅人,他並非明確地直線移動來拍攝影片,他沒有把目光移向從前的西德和西歐,而是移向東邊。
水做的城市匯聚了創作的靈氣,青春直率地注入絲縷柔情,讓告五人的音樂溢滿柔軟輕盈的魔力,他們將宜蘭生活唱成一首首歌曲。
由黃春明編導、張照堂攝影、李季準旁白的《芬芳寶島》其中一集〈淡水暮色〉,以音畫緩緩述說起小鎮的前世今生。
有人問阿尼默,《小輓》講的是失去嗎?《情批》也是嗎?但《情批》講的其實是獲得,一種深情。作為一棵樹,作為肉身然後捨棄。
「謝宅」主人謝小五是台灣老屋活化風潮的先驅者,然而他的私宅位於安平區的現代化公寓大樓中,風格與謝宅歷久彌新的韻味截然不同。
瓊安娜的旅程絕算不上精緻豪奢,但她讓每個走過的地方,都落下迷人的星塵,她有多尊重地方文化,節目就傳遞出多大的吸引力。
台中有哪些獨立書店?本篇帶大家線上探索「中央書局」、「Artqpie·本冊」、「新手書店」、「一本書店」與「引書店」。
經營邁入第三年的紅氣球書屋,介紹他們愛上南國恆春的理由,一種在山、海與風之間率性生活的可能性。
台灣的特色就在於複雜多元,比較好的發展模式不是一直強調某些文化特色,而是讓大家都小小的,卻都同樣繁盛,呈現遍地開花的態勢。
南港不一樣了!今年9月,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帶著豐沛的創作能量正式進駐南港。繼協辦金曲獎之後,北流團隊為耶誕節企劃首發活動「北流耶!誕爵」,要以爵士樂帶大家認識不一樣的南港,以及這座連結在地與世界的台灣流行音樂新地標。
《城視報》懷著媒體公共性的信念,致力於地方報導。《城視報》之於檳城的意義,早已超越報導者的角色。
搬來哈瑪星六年多了,昔日憧憬著大山大海以及對歷史文化的熱愛,生活在由旗津、鼓山、鹽埕組成的「旗鼓鹽」一帶,就像是一間大型社會教室,學習到不再用北部觀點看地方、走讀於歷史事件的場景裡、親近大自然找到不同的生活意義。
做為距離最靠近殖民母國的港口城市,基隆往往是許多日本人來到台灣的第一站,也因此成為最先被打造的現代化城市。
提到台灣咖啡,就可以聽到 Fika Fika Cafe 創辦人陳志煌熱情細數自己踏訪全台灣咖啡產地的故事,以及令他驚豔不已的台灣咖啡豆。陳志煌說,「風土」就是台灣咖啡最獨特的美味。
有時候被問到「幹,不會累嗎?」,但想到世界上很多地方有奇怪的人在做「奇怪但讓人覺得很有希望的事」就不會累。
設計師邱柏文在 台北溫州街上,打開屋齡90年的日式宿舍空間尺度,不僅延續老屋生命,也讓生活與空間展開對話。
在近幾年,新竹吹起了一陣陣改變的風,吹去了保守、猶疑,讓人期待這座舊城未來將不斷蛻變而生的嶄新青春。
接掌文策院之前,李明哲已陪伴KKBOX走過21年。今年在疫情下臨危受命,他分享自己如何帶領文策院扮演台灣文化內容產業的推手。
依海而生的港都基隆,曾是世界第七大貨櫃港,如今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盼透過文化與歷史的探尋,延續其百年繁華夢。
「監禁」與「離散」作為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的展覽關鍵字,影像之於「監禁」與「離散」要如何被再現?
董陽孜不願被稱為是書法家,而是以文字和線條為核心的藝術家,他不斷地不同領域和世代跨界、寫出文字的新生命,要讓人們重新認識中文字的美好。
古名「瑯嶠」的恆春,近年吸引不少熱愛品味日常的訪客到來。在此可見東西南北城門和城牆還依存的老城風貌,還有年輕蓬勃的新活力。
春池玻璃與Simple Kaffa興波咖啡從玻璃煉造和咖啡烘培過程中的共同關鍵元素「溫度」出發,合作策劃聯名展覽「玻°C—————波°C」。
公視最新史詩大劇,《斯卡羅》一共播出12集,帶領觀眾回味台灣的19世紀,補上我們對自身歷史尚不清晰的缺口。
各國封城的作法都不太一樣,以荷蘭為例,過去這一年經歷不同程度的限縮與鬆綁。台灣或也能從他國經驗,看見疫情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京盛宇透過創新的體驗與視覺設計,希冀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並提醒大眾慢下生活腳步,讓台灣茶重新回到在地的日常。
鹿港擁有輝煌過的淵長歷史,施清元與一眾在外遊子回到了家鄉,在老街中撿拾即將風化的歷史,同時找尋一種不妥協的生活態度。
2017年台灣參考德國「浪漫之路」,打造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振興台三線沿線的經濟。而台三線沿線古道網的形成,即台灣樟樹開採史。
青鳥居所歇業,遺憾是必然,但創辦人蔡瑞珊依然樂觀,在未來仍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使讀者讀到屬於台灣人的故事。
山海圳以台江國家公園為起點,最後抵達玉山主峰,海拔落差3952公尺,全程約177公里,可以感受鄉鎮部落與大自然生態之美。
忠泰美術館推出的「五週年計畫」展覽:《場域.啟發—隈研吾展》,以四大主題規劃出隈研吾對於場域之想像。
文化部與國家公園特別合作:由「格式設計展策」總監王耀邦為陽明山國家公園量身打造「陽明實驗山屋 Yangming Mountain Lab」。
兒時嚮往成為偵探,建築學者李清志如今以「都市偵探」之姿走訪世界各地,在各個城市找尋各種線索。
我覺得文化代表一個社會的素養,在焦躁或痛苦的時刻可以讓內心安定,也是一個社會的文明象徵。
人權館是面向普羅大眾的文化機構,有責任搭起不同族群、世代間的溝通橋樑,持續透過藝文的力量,為人權正義發聲。
「我不等待了!莫等待!莫依賴!勝利自然會走下來!」現任馬祖文化處長吳曉雲喊出文化治理的口號。
2016年基隆市政府啟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串連基地中散落的史跡,再現基隆戰後至今城市記憶的闕遺。
燈光可以如何改變一個空間,與一座建築呢?光拓彩通照明創辦人暨設計總監孫啟能比誰都更理解,他的作品結合風格詩意與工藝,從豪宅到公共空間都可以看到他的照明設計作品,近期更為基隆城市博覽會操刀,點亮歷史建築漁會正濱大樓,更是深獲好評。因為燈光改變的不只是一...
以NATURE、LIFE、PEOPLE、TREND四個面向,層層挖掘土城的嶄新魅力。
曾經,回家承襲茶廠對於「和菓森林」總經理石茱樺來說,不是人生的唯一選擇,但如今,她與丈夫陳彥權分合作將父親守護一甲子的老茶園,打造成傳遞台灣紅茶文化的體驗空間,讓來者有機會透過品嘗高品質的本土紅茶,細細感受美好的風土與真情。
歷時五年籌建、耗資30億,坐落於宜蘭頭城烏石港的「THE ARCHIPELAGO凱渡廣場酒店」即日起開放部份營運。酒店以郵輪為靈感,入住可享受全方位假期,品嚐台灣名廚江振誠操刀設計的餐點,海景房更可在房間眺望龜山島、看絕美日出。
過去十多年裡,台灣許多年輕人更愛看中國、日本或韓國的綜藝節目。但如今,我們似乎在見證一個眼花撩亂的新娛樂世界正在展開。
近來,高檔粵菜在台灣進入戰國時期,各大餐廳重金挖角港籍名廚來台坐鎮,各個都是餐廳的門面與明星,晶華酒店「晶華軒」港籍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是新世代粵廚代表之一。擁有30年粵菜資歷的他說,「做菜之前,先學做人」,料理是廚師人格的延伸,他是一位拿菜刀的紳士。
每年4月盛大的大甲媽祖遶境,聞名世界的腳踏車公司和周邊聚落,以及說到芋頭必然會聯想到的生產地,大甲這座被海滋養的小鎮,看似偏遠,但其實一直都在台灣人的生活之中。
在清邁旅行的日子,風格編輯黃銘彰喜歡伴著大把灑下的日光,每天挑選一間座落舊城區外的咖啡店步行造訪。於是,這些散落城外的5間私藏咖啡店成了旅途中重要的身心寄託,更是深度認識清邁這座老城、走進當地生活場景的絕佳途徑。
228連假時,今(2023)年1月中正式開幕的阿里山英迪格酒店,因為一家四口入住三天兩夜的費用,高達新台幣6.9萬元,引爆社會熱議。究竟,這間全台最高、阿里山第一間的五星級酒店在貴什麼?
雄獅集團進駐松山文創園區打造「Island133」,期待透過飲食與文化策展的新場域探索、分享當代生活文化。首波展覽邀請CN Flower凌宗湧策劃「Root to Table向世界公開台灣可食花草」,展覽於3月29日(三)至6月30日(五)登場,並攜手Island133主廚Leo研發三道可食花草限...
江振誠說得好,台灣味不只是阿嬤或媽媽的味道,是一個不斷變遷的味覺記憶。我們要問的是:屬於我的台灣味是什麼?下一代的台灣味又會是什麼?
泰國菜是中南半島飲食文化的熔爐,伴隨移民足跡與全球化腳步飄洋來台後,融匯出既泰又華,並結合台灣的獨特料理。《VERSE》訪問台灣泰菜天王阿明師與天后阿桐師,為我們揭曉月亮蝦餅的身世之謎,並釐清泰菜在台灣的流變。
坐落東北角海岸的八斗子漁村,早年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匯集了漁獵、炭礦及火力發電三項重要產業,帶動地方發展盛極一時,也形塑了有別於其他漁村的生活樣態。環遊一圈八斗子半島,或漫步在岬灣海岸的山稜與潮間帶,眺望孤立在海天一色中的基隆嶼;或迷行在漁港老聚落...
以台灣苦茶油相關產品為消費者所知的茶籽堂,在歷時19年的土地摸索後,於2023年迎向地方創生第二階段的開花結果。創辦人趙文豪表示,茶籽堂近20年來從清潔用品踏入農業與生活產業,發現永續不僅是以商品角度出發,也可從源頭的原物料開始改變,甚至開始關注環境、土地與...
在新北市中和區的華新街上,有著全台最大的緬甸華人聚落,這裡的緬甸料理,既緬甸、又雲南、還有點泰,時而參雜一些印度,這是族群遷徙流轉的證明。如今,緬華二代楊萬利在滇緬味中,再揉入一絲台味—刻意的「不道地」,其實蘊藏著一份獨特心意:她要以料理拉近緬台之間...
登上位於基隆港西岸的白米甕砲台,放眼望去,協和火力發電廠、和平島、基隆嶼到東邊的基隆貨櫃港盡收眼底,由雞籠卡米諾(Keilang Camino)團隊策劃的白米甕砲台暨西岸三里步道路線,將帶領人們用輕鬆散步的方式重新感受基隆西岸深厚的歷史。
在媒體業穿梭奔忙近四十年,攝影師何經泰心中一直藏著一個願望:移居海邊、開間小店。因緣際會下,他與伴侶黃宥瑜雙雙退休,在2018年搬到瑞芳海岸邊的煤礦聚落,開設一個面海的餐飲與藝文空間「HOHObase 好好基地」;在這裡,他們共同學習放下城市裡的成就得失,一步步...
由古蹟建築、舊工廠改建而成的文創園區遍布全台灣。但在花蓮,有一個很不一樣的以舊鐵道出張所改造的文化園區。這裡不是由大企業由上而下的經營管理,而是由一群原本在地的文化工作者,打造出一個有點另類的文化園區,有電影院、音樂空間、歷史展覽廳,還有一個屬於花蓮...
時空回到1983年10月,23歲的陳界仁趁「增額立法委員改選」之際,和友人到西門町進行一場行為演出《機能喪失第三號》:五名頭罩紅頭套、穿著如囚犯的男子,一個個手搭前人肩上緩步前進,倏地之間,五人倒跪在地搥胸頓足、哀嚎嘶吼,奇異的舉止引發群眾圍觀,情治單位和警...
繼華山旗艦店與The Coffee One,興波咖啡Simple Kaffa全新旗艦店「天空興波 Simple Kaffa Sola」於2023年1月進駐台灣最著名的地標——台北101。座落於88樓的「天空興波」,讓咖啡愛好者在詩意的空間俯瞰台北美景與群山,隨著晝夜交替、四季更迭的高空景色變化,品飲來自世...
阿瘦陪伴台灣走過七十個年頭,MIT高品質皮鞋品牌的印象深植人心,但現在,他們更要成為大家的「足健康照顧者」。本篇我們邀請群眾募資公司「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特別解析阿瘦的品牌轉型,以及貝殼放大如何從旁給予輔導建議。
創立於1935年的新富與東三水街市場,是萬華當地最大的傳統市場,而其中位於東三水街市場中段、經營超過一甲子的艋舺大豐,是從高雄起家的手作旗魚丸專賣店,以職人精神講究製作各式各樣的真材實料,近年第三代經營者鄭靖騰接手後,更融入許多創新服務,期待讓傳統美食更...
戶外市集在近年越來越蓬勃,也產生不小轉變,從早期以二手物、手作品為主的「創意市集」,到成為強調主題企畫的「生活風格市集」,「逛市集」成為當代人們重要的生活文化。其中,從高雄崛起的La Rue文創設計,就是近年台灣生活風格市集風潮最活躍的推手,並改變了台灣的...
「享受孤寂」好像已經成為燈塔人的標誌。在離島燈塔駐守,更需要極大的熱情與耐心,才能躲過一波波思念家人的浪潮侵襲。在交通條件不發達的時代,即使同住一座島嶼,佇立邊陲的燈塔仍猶如遠在天邊的王國,陳元居的父母親便是國王與王后各居一國的寫照,只有在日落工作告...
位於迪化街的大華行是販售竹製、木製生活用品為主的雜貨行,有別於其他傳統店鋪雜亂擁擠,大華行明亮寬闊,整齊排列各式各色竹木製品,色彩繽紛、大小型式齊全的茄芷袋也引人矚目,讓不少日本觀光客都專程前來,購買他們心中最有台灣味的日用品。
內搭白色T恤,腳穿白色球鞋,北海道余市町長齊藤啓輔潮味十足、英語流利的第一印象,和傳統日本政治人物很不一樣。
大倉久和大飯店歡慶開業11周年,再與日本和菓子品牌「関市虎屋」聯名合作,邀請3位和菓子職人至大倉久和大飯店客座,呈現精緻如工藝品的和菓子給台灣的消費者;更推出限時限量的「四季雅章」和菓子禮盒,即日起開放預購。
「我喜歡下雨過後土地的味道,會想到家。」餐廳 AKAME 創辦主廚彭天恩(Alex)倚著敞開的車窗,悠悠道來。我們正馳騁在屏東縣霧台鄉的群山中,雨剛停,斜陽金暖,峰脈綠絨,美景潑灑出來的此刻,彭天恩卻想起了家。他已經回到家了呀!不僅如此,他還把外地人招來了,為...
《八尺門的辯護人》被稱為2023年最強台劇,引發媒體和觀眾熱烈討論,不論是劇情故事,或者死刑和移工的議題,還有這座讓人熟悉又陌生的山海之城——基隆。2024年金鐘59囊括「迷你劇集獎」、「迷你劇集編劇獎」、「迷你劇集男主角獎」等7項大獎,再次引爆話題。
野柳地質公園攜手青鳥文化與一頁文化打造一座「女王的書店」,精選百餘種關於海洋、生態與在地歷史的選書為核心,再加上全新出版的《女王報》,邀請人們重新認識你我從未知曉的野柳小鎮。
圖書館是封裝知識的容器,還能打開大門讓書香擴散至常民生活。新竹市閱讀風氣為國內非六都縣市之首,新竹市文化局圖書館透過閱讀推廣計畫,以貼近生活的講座,搭配優質書籍推薦,從不同族群、年齡層、職業、身分的視角,將議題橫跨至新移民文化、本土語言推廣、弱勢關懷...
北海道知名的滑雪勝地二世谷,疫情前平均每年吸引逾16萬遊客到訪,但2020年卻只有183名遊客前往,2021年甚至更少,只有77位遊客⋯⋯
2023 年野柳地質公園於暑假開起一連串的文化策展,青鳥文化前進野柳,將園區內的經典小販亭全新改裝為在地版限定的「女王的書店」。
站在花蓮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移民村遺址外,日本北海道濱野飯店集團常務取締役濱野沙也加,臉上汗水、淚水早已分不清。這是她的第三次台灣行。
「TAIWAN Hi」如同一條連接人與海洋的藍色公路,將帶領人們進入一段心靈之旅。
永和的故事似乎總和台北分不開。有些人把歇息留在永和,奮鬥給了台北,也有些人選擇落地生根,耕耘起自己的家庭與生活;但無論何者,他們都在這裡孵育著各自的夢想。
去年是我的 YouTube 元年。被全球傳染病疫情封鎖在家一段時間後,某一天我忽然興起,第一次認真探索起這個平台。
如何打造完美BDSM裝束?我的建議是:走一趟巴黎右岸的「瑪黑區」(Le Marais)。
凌晨三點半,我站在富士山海拔三千三百七十公尺的中繼點本八合目,這裡距離富士山頂上的劍峰,還需要上攀將近四百公尺,約莫四公里左右的步行里程。
生活的場景不限回家途中,卻是永和與居住這座城市的人們發生連結的重要時刻。
島國雲海之中,是如何產出世界級咖啡豆?從產地到餐桌,訪談阿里山咖啡農、國內咖啡專家與咖啡買家,揭開冠軍咖啡豆的身世。
「食色性也」的本意是「喜歡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擁有淵遠流長美食文化與無限美好事物的巴黎,或許能被視為是最符合這四個字的所在。
為呼應聯合國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永續發展目標,台北晶華酒與洲南鹽場及在地製鹽職人合作,整合全台八款風味各異且特色獨具的鹽品入饌,並於二樓ROBIN’S推出「佐餐鹽盤Salt Bar」以及「晶選鹽套餐」,並訓練出全台唯二的「侍鹽師」,隨餐講解佐餐鹽的...
「2023野柳石光夜訪女王」活動將於今(112)年6月30日至7月16日每晚6點30分至10點於野柳地質公園登場,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下稱北觀處)規劃八大燈區及四大主題燈光秀,每晚7點30分至9點30分將帶來九場絢麗地景光影秀,其中沙灘區14米高環形水...
天熱想喝杯飲料消暑,許多人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飲料店的沁涼手搖。但在飲料店尚未林立街頭前,路邊的楊桃汁、冬瓜茶和主打退火的青草茶,才是台灣人首選。專做批發零售的老字號青草行「老濟安」第三代王柏諺回憶,小時候在店裡幫忙,天天都能看見來採買的長輩,「...
走進國家音樂廳,欣賞來自加拿大的創作者DJ無尾熊小子,用8台即時攝影機、75隻戲偶、20個微型佈景和現場演奏音樂,打造出超現實的童趣世界,這是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所帶來的重量級演出《蚊子爵士夢》。中國信託成立文教基金會已深耕26年,在接軌國際、扶植本土藝文產...
全植物飲食的餐廳「Plants」以健康天然的美味實踐、分享永續理念,展現了對於自然萬物的溫暖同理心,並向來客傳遞一種有意識的生活方式,堪稱是台灣最有態度的蔬食餐廳。
交通部觀光局辦理「好客民宿品牌宣傳案」,挑選多家特色民宿主人進行專訪,同步製作帶狀節目發佈於網路頻道,透過社群平台與活動網站的渲染,搭起消費者與好客民宿間的橋樑。
2022好港生活節將在10月8日、10月9日於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國門廣場登場。結合好港市集、音樂演出、多項基隆在地團體響應聯名的內港走讀,透過多元視角、五感體驗重新認識基隆港口文化與生活。
座落於東海岸的小鎮長濱,隨處都能看到海,早上太陽升起時,陽光灑落海面和土地,以莉・高露(Ilid Kaolo)難忘這幅景象,形容自己像是生活在一座會發亮的小鎮。2017年,以莉・高露和丈夫陳冠宇,為了送女兒娣樂伏・以莉(Terefo Ilid)就讀Tamorak阿美語共學園,從宜蘭...
什麼是永續旅遊?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定義為「充分考量目前及未來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影響後,落實遊客、產業、環境與當地的需求。」然而具體的做法為何?永續旅遊如何實踐在產業與消費者端?本系列文與台灣在地生活品牌茶籽堂合作,邀訪四位深耕永續發展的企業家,以...
2022年台灣設計展「部署壽山:西子灣隧道與全民防衛展」,以西子灣隧道附屬防空設施為場域,爬梳歷史政權的話語線索、空間在戰略轉移下的部署關係,讓觀者透過防衛演習、避難空間,進入異托邦式的地道迷走。
這裡是極為魔幻的存在,午夜2點,城市深睡時,黑暗的古老街廓會倏地亮起,如嘉年華般湧入大量的人與車潮,魚販與買家在一條被馬路覆蓋的昔日河川上繁忙。這隱身地底的河是旭川,這叫「崁仔頂」的街廓越夜越鼎沸,直到第一道晨光射入,如一聲口哨,亦如一個開關,嘉年華...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三樓「3C迴廊」呈現全新年度計畫「崎Heterogeneous」,於9月17日正式開放參觀。本展為北美館首度與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合作,委請FENKO鳳嬌催化室策劃,針對北美館3C迴廊空間通透、開放、流動的場域特性,以山中奇景為主題,現地製作一處可隨意穿...
要如何用設計說出台南400年的故事?台南,這個歷史悠久的古都,在每個階段都呈現不同的意涵與特色。今年台南市政府特別以「臺南400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計畫」,透過再造歷史現場,傳達「台南的400年,就是台灣的400年」精神。主視覺亦邀請台南出身的知名設計師李明道Aki...
《戀戀風塵》電影海報裡那對走在鐵軌上的學生情侶已成影史經典,漫步在瑞芳老鎮的兩小無猜,傳遞著一種未經世事的純真。但少人知道,這張照片的攝影師,其實是攝影名家劉振祥第一次的劇照拍攝。這位總是在第一線捕捉台灣文化的攝影師,如何讓服務於電影的劇照,昇華為紀...
「用認桌文化,凝聚認同文化。」社長暨總編輯張鐵志興奮地拋出了這麼一句口號。2021 年中,VERSE 創造了第一年的好口碑,準備邁入第二年的訂閱計畫,會議裡,眾人為了給予讀者群新的想像、新的期待而正絞盡腦汁。認的是什麼桌?要認同什麼?眾聲喧嘩中,張鐵志社長不疾...
第二屆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以《變化球》為主題,於10月22日在花蓮石雕博物館正式開幕,邀請十組花蓮在地與國際藝術家,透過裝置、錄像、攝影、紀錄片、VR等,以當代藝術的呈現打開觀展者的五官,翻轉對世界的既定思考。
潛藏在海面下的生態環境,除了餐桌上的飲食和偶爾見報的新聞,平時不易以肉眼觀察它的變化,比起陸域,也更加難以推動永續行動。台灣作為海島國家,過去受限於傳統大陸思維教育框架,民眾缺乏對海洋的關注和了解。有一群熱愛海洋的人們,從海鮮飲食著手,透過編纂《台灣...
2016年5月,台東卑南的達魯瑪克部落宣示推動「綠能百分百」實驗計畫,翌年成立台灣第一座公民電廠「達魯瑪克綠能電力公司」,不僅呼應政府近年推動「非核家園」的政策,也希望以綠能實現電力自主、守護傳統領域,達到部落自主目的。達魯瑪克如此創舉在當年吸引媒體爭相...
你知道千年不搖的羅馬萬神殿是用「垃圾」蓋成的嗎?在小智研發創辦人黃謙智眼中,垃圾一點也不負面,反而很「性感」(sexy)。十多年來,他和團隊以無毒再製技術,將垃圾化為各種創新建材,打造出全新魅力的建築與空間,不僅是時代的先鋒,也不斷創造永續循環的新實踐。
在大人的世界裡,「放空」似乎是一種偷懶的罪惡,何曾想過這樣的行為也能成為一種課程與練習?近期華康字型推出「集集集度放空學校」,這場在地活動串連了集集線鐵道周邊36處據點與店家,邀請大家在這座百年鐵道古鎮裡,探索慢活、悠閒(和一點耍廢)的樂趣。
一棵長成的柳杉,從林場、製材廠一直到手作木構之間的形態變化,是木構建築設計師郭恩愷最享受的旅程。以 design(設計)+ make(實作)精神,郭恩愷用一件件木構串連起台灣林業、木業、建築業與一般大眾,將台灣林業復興的故事微縮在其中。
一位會畫畫的攝影家、藝術家。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目前兼任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創作形式涵蓋攝影、繪畫以及裝置等,長期探討人類處境的荒謬性與當代性,關注台灣主體性問題、公共性廢墟場所、民俗文化與美學。
「Why Taiwan Matters:台灣對世界的獨特意義」是《VERSE》在2020年8月的創刊號提出的大問題。如今邁入第三年,我們想提出另一個大問題:你希望這個島嶼有什麼樣的未來?
礁溪鄉,溫泉湧現之地,曾因多石乾荒與高溫泉水難以拓墾,在日人看中溫泉的價值後隨即成為觀光勝地。迷濛的白煙熱氣之中,曾經「溫柔鄉」的情迷記憶已然褪去,現在礁溪是雪山隧道外的宜蘭門戶,嶄新的公共建設與深根在地的旅店,也為此地注入人文美學新氣象。
一齣客語時代劇《茶金》,讓沉寂許久的北埔小鎮再度迎來人潮。遊客們會大排長龍,一睹作為拍攝場景的「姜阿新洋樓」,再向慈天宮奉祀的觀音、媽祖求過平安,到老街上吃米粄、喝擂茶,最後走走老聚落,結束北埔一日遊。然而一天的時間著實看不盡這個客庄小鎮的百年故事,...
印象中的台灣原民藝術,會想起陶器、竹製物、木雕、編織,或以圖騰為主的彩繪與畫作,傳承自古老工藝技法。又或是與當代藝術的觀念交織,結合批判社會、土地議題,讓作品不只是美麗與實用,更承載歷史、記憶與社會正義的深度內涵。然而,出生於花蓮玉里馬泰林部落的優席...
My Way Together 本次邀請三位來賓陳彥翰、陳潔瑤和邱柏文來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從偏鄉兒童教育、電影拍攝及設計策展的角度來談論自己與土地的連結,以及如何透過自身專業將這片土地的文化和故事說給更多人聽。
一位美食家如何養成?文化部「2022走讀臺灣」攜手飲食文化評論人、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Liz高琹雯,設計精緻餐飲(Fine Dining)文化路線,一嚐法式巧克力、吃懂西班牙伊比利火腿,搭配走讀文本,探索臺灣精緻餐飲的進步軌跡。
眼前彷彿被時空遺忘的鐵道殘跡,背後所隱藏的,不僅是台灣鐵道史上糖鐵、鹽鐵、台鐵三鐵交會的足跡,更是一段糖業曾占台灣總出口外匯近八成的糖金歲月。
由舊鐵道改建而成的「綠空鐵道」,是全台唯一由舊鐵道改建的綠色空中步道。人們也或許可以透過這座步道,重新思考台中該是什麼樣的地方。
台灣海岸線綿延一千六百多公里,走入橫跨台灣最多行政區域的海濱步道—蘇花古道,會發覺此地就像一段濃縮的台灣史,從清領到日治時期都有故事,隨著海潮不斷沖刷岸邊礫石,嘩啦嘩啦地聲響奏出一段段關於島嶼記憶的樂章。
澎湖南方四島之一的東吉嶼,是潛水勝地,也是跳島行程的其中一站,但是否還有其他深入體驗這座滿載人文歷史小島的可能?千里步道協會以手作步道工作假期的形式,號召志工來到小島上,打造一條屬於地方的步道,為這座島嶼開拓出更深刻的風景。
一場融合書香氣息、悠揚樂音、風味美饌交織的聖誕派對,即將風光展演!適合全家親子共同參與的「高雄首席聖誕派對」,於12月24至25日,在緊鄰近期發展蓬勃的「澄德重劃區」旁仁武承德公園舉辦。活動免費入場,歡迎大家一同感受溫馨聖誕氛圍。即日起賞屋先贈首席聖誕派對...
宜蘭山上的「不老部落」是台灣的一則傳奇,他們不是販賣大眾對原住民部落的刻板想像,卻成為最成功經營的旅遊與飲食地點,可謂開創了台灣偏鄉部落發展的全新模式。他們背後的經營模式是什麼?又蘊含了什麼樣的生活哲學?重要的是,正如執行長Kwali說:「傳承不能空有形...
1960年成立的恆隆行,代理諸多知名家電品牌如Dyson、Sodastream、Honeywell等二十多個知名家電精品。這幾年,他們更希望擦亮「恆隆行」這個老招牌。2020年,董事長陳政鴻進一步啟動轉型,引領這個在市場馳騁已逾一甲子的老品牌,從產品銷售思維轉而以消費者導向為核心主...
粉絲引頸期盼26年,《灌籃高手The First Slam Dunk》於12月3日在日本上映,首週末票房橫掃12.9億日幣,吸引85萬人次觀看拿下票房冠軍,首日開票7.1億成績,拿下今年第二高紀錄,網路評價好評也快速攀升。
誰說步道只能靜躺山野,等待人們的踏足?以品牌化的形式經營步道,帶動觀光經濟、串連在地認同,已成為當代步道的顯學。
彰化縣這幾年重現鹿港溪水岸風光、興建茉莉花壇夢想館及活化永樂商圈,從水文景觀改造、農業轉型到老街區活化,以美學爲經,歷史脈絡為緯,創造出一個嶄新的城市美學故事。
穿越鮮紅色的西螺大橋,來到這座以醬油聞名的小鎮。西螺規律的作息數十年如一日,它一邊靜靜地保存著歷史記憶,一邊忙著運作全台最大的蔬果交易市場,不緊不慢的節奏,是這裡獨有的步調,也是一代代西螺人成長的養分。
2022年臺北市的地景藝術計畫在文山區的貓空展開,鄰近臺北郊區,山裡古道縱橫,連結深厚的傳統信仰與茶產業歷史。透過環境藝術家李蕢至為打造作品《山水螺旋》,呼應敬重天人的宗教觀與堪輿學,以及紙雕藝術家成若涵設計大型鐵雕地景裝置《一起生活》,連結在地發展脈絡...
從路邊擺攤的田尾花商之子,到台灣重要的進口植物販售者、在地植物園藝品牌推廣者,植物專賣店「樹園藝」共同創辦人陳妍卉,人如其名,一生都和花卉、園藝產業有著難以割捨的緣分。
隨著後疫情時代來臨,人類開始改寫旅行的意義。更「在地」的街角日常也開始備受旅人青睞,買東西、吃東西不再是搞懂一座城市的唯一手段,深入當地與居民創造文史對話,也逐漸成為遠行的理由。受Taiwan Pitch邀約,英國旅遊頻道「Jason Billam Travel」主理人Jason Billa...
為了能讓人們了解基隆這座山、海、潮共生的城市魅力,基隆市文化局透過「基隆好物」計畫重新定義在地生活,透過政府、在地品牌及設計師的三角共生合作,在八年的努力下,如今構築出美好的城市品牌。
圍繞阿拉寶灣與和平島周邊,一條文化路徑從大航海時代開始,看著西班牙人上岸、阿美族人們深入海灣撈捕及日本人興建防禦工事,此地有著世上最美的日出之一,埋藏的是一則又一則的故事。
從1624年熱蘭遮城建立到2024年,是台南的四百年。在這悠長的時光中,台南與台灣經歷了不同政權的變遷,也從傳統走向現代和民主。台南更由歷史古城轉變為一座具有深厚文化與智慧科技的未來之城。更重要的是,台南的四百年就是整個台灣的四百年。
山、海、潮共生的港口城市基隆,不只有地景和歷史引人入勝,由基隆市文化局主導,深耕地方八年的「基隆好物」計畫,持續發掘在地品牌的別緻魅力。今年首度推出專屬品牌標章,邀集入選品牌前進松菸職人市集,希望透過「出外打團戰」,讓人再度對於雨都文創商品能更加認識...
文化局主辦的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2022選定文山區作為策展區域,自10/19 - 11/13期間,將展現貓空的人文藝術面貌。兩件大型地景藝術裝置以及優人神鼓的原創儀式劇場之外,同時規劃了十場免費工作坊活動,邀請民眾領略茶葉文化、廟宇巡禮等貓空獨有的文化體驗。
暑假親子遊樂何處去?礁溪從早期的純溫泉泡湯勝地,逐步發展為多元化的觀光區域,「冠翔泉旅」成功將20年老屋轉型為充滿綠意的新一代溫泉旅宿,為這座溫泉小鎮增添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