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文章結果 Search Result
共找到515篇關於 河 的文章。


藍瓶咖啡首間有「頂樓露台」門市就在釜山!坐擁270度山海河景,限定紫地瓜巴斯克必嚐
釜山咖啡廳新選擇!藍瓶咖啡在釜山開設當地第一家門市,緊鄰江邊與背有靠山,依山傍水的視野,提供暫時逃離城市紛擾與喧囂的環境。

【臺南400】「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特展:為家鄉溪流寫一首歌
臺南建城400年,臺南市立美術館以「水」為核心,推出臺南400文化治理特展「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邀請大家為家鄉溪流寫一首歌,共筆打造臺南未來的想像。

聽老板橋人說故事:找回母親河「湳仔溪」的名字,探索板橋發展的原點
枋橋文化協會創辦人莊文毅及其妻林秀美老師、大觀國中邱子容老師等人,因為不捨都市開發造成湳仔溪消逝,發起「守護湳仔溪」行動,後續成立「枋橋文化協會」,與板橋的國小與社區合作,培養地方文化認同。

VERSE EVENT《蘇州河》特映會

導讀鍾肇政:攀過語言與政治的絕壁,鍾肇政與他的「大河小說」

越南你好×黑龍越南法國麵包:牛肉河粉、越南法包,曾幾何時成為我們的日常?

《撼山河 撼向世界》林正盛╳陳明章:耗時四年、累積1,000小時記錄一代音樂巨匠

透過VR,站在歷史與現實的界限中:多媒體藝術家權河允

許知遠〈柏林牆與深圳河〉:世界被一分為二,雙方都宣稱自己是自由的象徵

青谷社:眺望山巒河堤,拾回生活的平靜
離開熱鬧的土城市區,用雙腳跟著河流和天際線移動,來到離河濱公園不願的重劃區一帶,嶄新的大樓林立之景,與印象中老舊低矮的公寓形成對比、卻不疏離,攝影師目青的工作室兼攝影棚「青谷社」便隱身於聳立的大樓中。

瓦城一盤「炒河粉」殺進美國市場!美食帝國想透過新品牌「BO BO」做什麼?
瓦城鎖定異國美食商機,在新莊宏匯廣場開出新品牌BO BO,試圖用「泰式炒河粉」打進年輕族群的心,也將進軍美國市場,為何取名Bo BO?瓦城董事長徐承義背後有什麼策略?

無論如河:墜入深淵之前,用書店將自己接住
這是一間書店,也是居家護理所,四位主理人是護理師背景的愛書人,自著名的「有河book」接手經營獨立書店,如今自稱「書店女工」,為所有到來的人安放一處療癒身與心的空間。

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我們的主燈是一條河
台灣燈會20年後再度回到高雄市舉辦,以「主燈是一條河」的概念,串聯光景藝術與城市紋理,不僅是重新定義燈會文化,更是再造城市美學。

台式史詩級大河劇《斯卡羅》:曹瑞原導演讓你重新認識福爾摩沙歷史

撐Live House不簡單:河岸留言創辦人林正如 ft.1976、董運昌、乩童秩序

2024 巴黎奧運7大亮點一次看:塞納河上舉辦開幕式,艾菲爾鐵塔前打排球

蘇州河:他的電影不撒謊

台中舊城區:一座傾頹的舊王國
所有台中人都知道,城市內有一座傾頹的王國——舊城區,這裡是台中市最先發展的區域,卻隨著都市擴張逐漸沒落。如今步行其中,如同在城市的歷史皺摺內探索,夾雜著榮光、敗壞與新生。

對藝術與社會價值的追尋,沒有退休的一天——專訪鄭家鐘《一個人的活法》

1%的房地產,大眾的藝術:「魯迅國際團隊」談藝術與建築的創新永續之路

2024 Netflix 10部必追新片:楊紫瓊《孫家兄弟》黑幫喜劇大熱,韓韶禧《京城怪物》埋精彩伏筆,《魷魚遊戲2》有望登場?

【麥卡倫200周年】一同沉浸華山《雪莉印象風味特展》,從舌尖一站抵達永續蘇格蘭
接續《麥卡倫 雪莉印象風味特展》至1月24日的精彩展期,品牌200周年的慶祝活動也在1月27日同空間舉辦,邀請威士忌愛好者共同書寫嶄新篇章。

同志電影先驅!白先勇《孽子》復刻正式啟動:寫給那一群無所依歸的孩子們
台灣即將迎來同婚合法化五周年,同時也是《孽子》小說問世40周年,國家影視聽文化中心宣布啟動《孽子》數位修復計畫,極具特別紀念意義。

【印尼美食】台灣第一家Jamu店!DayDayJamu:讓印尼的味道亮起來

王家衛執導《繁花》10個原著場景公開!跟著金宇澄,走一趟最講「腔調」的上海

林宇軒《心術》:如果敵人來了⋯請用你的生命去愛他

【東京私房景點】跟著觀察家吳東龍玩東京!散步兜町、代官山創意美學街區秘境
日本設計美學觀察家吳東龍,在暌違五年的全新力作《東京再發現100+》中,帶領大家重返日本設計生活現場。從「食衣住行娛樂」出發,規劃深具巧思的東京設計體驗指南,一窺城市中的美學脈絡。

美國奧勒岡州莓果季:牛排教父鄧有癸演繹冬藏美饌

打破「紙紮」禁忌迷思,張徐展接下「糊紙世家」傳承消逝的工藝大作
生為百年糊紙老店的第四代,張徐展見證糊紙文化隨著時代潮流走向凋零,但他大膽地透過當代藝術和實驗動畫,讓糊紙文化和自我的身分認同都更加強壯。

Tiffany&Co. 咖啡廳台北開幕!傳奇建築師打造、星級主廚操刀 ,沉浸第五大道紐約食光

從冬季到春天,與閨蜜同遊日本櫻花之旅
寒櫻在寒冷的冬季會開始盛放,從12月起的冬櫻一直到春季綻放的盛櫻,值得與閨蜜攜手到日本寫下旅行序章的完美計畫,中國信託Agoda聯名卡陪伴每場旅行的高光時刻。

米其林餐桌在我家!5個一定要吃的米其林主廚即食品牌:MMM by Paul Lee、Alain Ducasse的藝術巧克力、David Chang推出超下飯辣油!
Impromptu主廚李皞最近推出即時料理品牌「MMM by Paul Lee」,成功引起話題,而在美國、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等國家市場,也多年流行把米其林星級餐桌帶回家。

一場從演唱會展開的城市精神革新──專訪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

花大錢拍就一定好?盤點5部最貴韓劇:《Moving異能》是《魷魚遊戲》兩倍預算、《紙房子:韓國篇》才第四!
2023下半年討論度最高的韓劇之一《Moving異能》,已成為韓劇史上最貴製作費的戲劇。而製作費排名前五的韓劇分別是哪些?

【評論】當百人上街反印度移工,卻忘了印度早已用料理反殖民全世界

跟著《乾杯吧!優作》吃東京!7間隱藏版食堂:餐酒館、燒烤、壽司、酒吧、馬肉櫻花火鍋驚豔味蕾
《乾杯吧!優作》與《深夜食堂》都是安倍夜郎的原著作品,每一集都以不同的特色餐館作為故事起點,每一間餐廳和酒吧都是真實存在!甚至是老饕帶路才知道的「隱藏版美食」。

爵士薩克斯風手楊曉恩:「爵士酒吧」的意義是?

2025年開幕:MAD設計「移民博物館FENIX」將在鹿特丹書寫人類移民故事
受全球移民故事啓發而建的大型博物館FENIX,將於2025年在鹿特丹城市港口揭幕,攜手MAD建築事務所創辦人馬岩松,對這座歷史建築地標進行了一連串創意改造。

桃園東南亞美食推薦!中壢中平商圈:南洋風情的多元文化漫步

吃早餐啊!《VERSE》編輯部的早餐店私藏名單
雜誌編輯該如何開啟忙碌的一天?——買個好早餐吧,那是最振奮人心的方式。《VERSE》編輯部真情推薦七家對我們而言具特別意義的早餐店,各位下次晨光裡再相會。

如果威士忌是一件高訂:皇家禮炮╳英國鬼才Richard Quinn攜手打造「新奢時尚系列第二代」

新菜單以詩人濟慈《秋頌》為靈感,La Vie by Thomas Bühner睿麗餐廳譜出豐收交響樂章

和台灣牛一起開趴!雙11限定「純!嗑牛趴」集結品牛、論壇、市集一次吃懂台牛
雙11聚餐派對的創意提案:台灣牛肉怎麼處理才夠完美?由飲食顧問徐仲,攜手「臺虎精釀」、「欣葉小聚」、「野牛殿」隔空對決,推出三道限量台灣牛肉料理。

無肉日愛地球!台南蔬食餐廳「毛蔬 亞洲蔬食」帶動永續餐桌風潮

每日限量3間!誠品行旅「遇見光|24小時微醺圖書館」住房新體驗,好書美酒黑膠一次享受
eslite hotel誠品行旅推出「遇見光|24小時微醺圖書館」住房專案,結合誠品書店與誠品酒窖,挑選適合的書單與酒款,搭配誠品音樂專屬的黑膠體驗,享受屬於自己的24小時微醺圖書館。

2025 VERSE春季年會/文化沉浸之旅:從論壇思辨到星空營火,重新定義台灣美學的五感饗宴
一年一度,《VERSE》舉辦融合思想與體驗的春季年會方才落幕,透過論壇對談、飲食體驗與實地踏查,帶領參與者深入探索台灣當代美學與風土文化的多元面向。

專訪《日子》蔡明亮:「如果我們會看月亮、看風景、看身邊愛的人,那何必看電影?」
蔡明亮第11部電影作品《日子》於近日上映。這部僅有46顆長鏡頭、全程幾乎無台詞的慢電影,是這位一代宗師近十年的生活總結。

IM MEN 台北首店登場!限時特展呈現日本工藝、永續科技與身體的流動美學

如果地球是個人?「Mx.Earth」我們與地球永續生活的想像圖鑑
由restyle2050團隊創造出手腳渾圓、沒有五官的Mx.Earth,啟發觀眾反身思考:如果地球是個人,他/她會有怎樣的樣貌,又在乎些什麼?

來藥局吃甜點!?台灣最美「分子藥局NORTH HUB」,以專屬空間、環境音樂塑造純淨生活選品

雄獅推出「風格旅人帶路」:跟著名人深度體驗日本、埃及、德國文化足跡

專訪《越南現代小說選》譯者羅漪文——讓文學成為越南與台灣的橋樑

《城市獵人》拿下Netflix冠軍!主角鈴木亮平5部必看作品──秒懂「日本勞勃狄尼洛」實至名歸

【東京創意街區散步之三】日本橋兜町:當沒落的金融街區,蛻變成新潮城市綠洲

旅男Dato遊京都全新視角:用鴨川把京都的優雅古老放進口袋
喜愛走進京都的日常名所,感受千年古都獨特的生活氣息,近期出版京都旅行書《用鴨川把京都放口袋 》的生活、旅行、音樂、影劇專欄作家Dato,透過對日常美學的觀察,分享浸潤在京都時空中的優雅與時尚。

2024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第二航廈美食餐廳全攻略
不知道桃園機場有什麼好吃?機場食物一定又貴又難吃?若你還有這些印象,可能很久沒來桃園機場了,現在有許多知名品牌進駐,煩惱將變成「該選擇吃什麼?」

東京人氣咖啡廳「from afar」、「喫茶半月」原來台灣人開的!他們如何以餐飲選物店串起「藏前」新飲食地圖?

2025春季賞櫻攻略/7 個台灣絕美櫻花勝景,來一場粉櫻樹下的野餐時光

忠泰獨家限定!WILLIAM & FEB.輕奢珠寶帶來微光迷幻夢境

以 Rill®《Real Journey》聽見真實,開啟探索自我之旅
護膚,是每日必經的日常,而 Rill® 在護膚之外,試圖以《Real Journey》引導自身踏上更深層的自我認識,透過聽覺帶領著感知,開啟一段凝聚真實自我的探索旅程。

作家周紘立的《夢時年》:母親、萬華和前任,所以我變成這樣的Gay

泰國宮廷料理再現!台北喜來登SUKHOTHAI邀泰籍名廚上任, 皇家盤飾、手工果雕盡顯奢華

Threads在紅什麼?廢文滿地的社群平台,為何成為品牌行銷新鬧區?
「很多人不清楚,不是Threads給了台灣機會,而是台灣給了Threads機會。」經常在臉書針砭時事的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今年1月底在臉書寫下這段豪語,引發一波熱烈討論。

台中東協廣場:歡迎光臨台灣小東南亞

馬爹利的舌尖畫廊:從雷諾瓦到莫內,他們為什麼都愛這一杯?

【新手挑礦指南】一定要認識的10種礦石!專訪「大氣層水晶」主理人闆班

2025島作纖維集-第二回《交織之間》:台日工藝家齊聚!8大亮點,體驗纖維新生活美學

許知遠「旅行三書」:探尋世界,重訪被遺忘的歷史

艾美獎角逐最佳影集Netflix《3體》死前必喝的五支酒:葡萄酒、威士忌、龍舌蘭和啤酒,你是屬於哪一派?
改編自中國作家劉慈欣小說的Netflix話題影集《3體》,入圍2024艾美獎最佳劇情類影集,除了有滿滿的末日感,還隱藏著此生必喝的幾款美酒,如果外星人即將入侵地球?當然是早喝早享受!

New Balance「NB BOY」限定快閃店開幕,風靡韓國插畫款搶先獨賣

我願意接下魔戒,但我不曉得方向——《托爾金傳說故事集》譯者李函專訪

第15屆「大港開唱」熱情登場!滿島光、草東沒有派對、鄭宜農…超過百組華麗陣容,更有傳奇Live House女巫店開張助陣

藝起漫遊五漁村!十組駐村藝術家深度描繪宜蘭漁村風光

坂本龍一: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身體也是
隨著坂本龍一的音樂會電影《坂本龍一:OPUS》即將上映,他的音樂魅力再度成為焦點討論。現在,讓我們重溫許知遠與他的深度對話,領略坂本龍一對生命的體悟與反抗精神,以及他為何將自己的音樂稱為「安魂曲」。

金門連結了台灣與中國,但也把它們分隔開來──專訪首部入圍2024奧斯卡紀錄短片《金門》導演江松長
導演江松長的紀錄片《金門》(Island in Between)成功闖進2024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入圍名單。這是台灣繼23年前的《臥虎藏龍》後,再度有資格角逐奧斯卡桂冠的作品。

宛如「霹啵包」博物館,BAO BAO ISSEY MIYAKE 專門店進駐101

回聲樂團Echo——當我們歸來仍少年

追悼詩人瘂弦——他是華文現代詩啟發者,也是推動文化的編輯者
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中,年紀最大者為已高齡91歲的瘂弦,作為華文現代詩的啟發者,獲頒此殊榮當之無愧。瘂弦於2024年10月11日早晨於溫哥華逝世,享耆壽92歲。

脫胎自沼澤的瑪黑區,「光之城」背後的陰暗與享樂

新濠一滙的義式美學生活——景觀設計師解子建為城市造林,創造人與自然共好的居所
景觀設計師解子建因應本案的區位特色,於基地範圍北側打造一片森林,以綿延的綠帶串聯森林與水岸,實踐人與自然共好的城市綠色生活。

新濠一滙的義式美學生活——公設設計師王勝正揉合米蘭與江翠的雙城美學

鱷鄰居×沙西米的家:我理想中的家是一座動物園

馬太鞍欣綠農園:濕地上的文化永續之旅

台灣最北端海邊書店「女王的書店」,青鳥文化帶你閱讀野柳在地
2023 年野柳地質公園於暑假開起一連串的文化策展,青鳥文化前進野柳,將園區內的經典小販亭全新改裝為在地版限定的「女王的書店」。

彰化員林:風華古都的家鄉生活感

「琉璃工房」楊惠姍談張毅:除了藝術,他留下的是對文化信仰的執著

高雄夫妻檔打造「方蒔」法式餐廳具摘星潛力:「完美的餐酒搭,就像愛情」

《九槍》:這部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說了一個什麼樣的移工故事
2022年,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頒給了《九槍》,歡聲四起。這是台灣的移民工議題首次進入主流觀眾的眼中。但在掌聲之外,是網路上一波波的罵名與負評⋯⋯

陳惠婷專欄:「拾撿星星,丟入大海」

湯舒雯專欄:播放清單

劉奕成專欄:Time is/isn’t Money

旅行作家謝哲青:登上風雨中的富士山
凌晨三點半,我站在富士山海拔三千三百七十公尺的中繼點本八合目,這裡距離富士山頂上的劍峰,還需要上攀將近四百公尺,約莫四公里左右的步行里程。

將美學注入生活,用建築實踐承諾——新濠建設機構董事長蔡家福
新濠建設機構董事長蔡家福一早從位於自家建設的「馥人灣一山區」住處準備出門,不時與進來的住戶打招呼、閒話家常,難以想像建商老闆與客戶的互動是董事長的日常。

李霽:永和就像雨林濕地,裡面的養分永遠不停置換

跟著《徒步旅人》邱一新爬北大武山:人終歸一死,差別只是死在哪裡

零廢時尚Story Wear翻轉大稻埕百年古蹟,全新永續基地誕生!

檳城大廚在台灣:Asia49新廚上任,20道南洋正宗美食一次嚐

台灣原生植物「犬香薷」的秘密:肯園揭開土地療癒之道,親近宜蘭雙連埤濕地
一同走進犬香薷的世界,與肯園探索這株「台灣薰衣草」如何喚醒我們與生俱來的感官記憶,從滋潤肌膚開始,重新定義台灣本土植物的價值與魅力。

3位當代女性作家,與她們直面自我的文學
文學是(地球上)人類獨有的語言藝術,為我們帶來某種其它形式難以替代的情感連結,從主觀視角的抒發與創作、私領域的感受與體悟,再延伸到客觀的社會探討與鑑賞,透過書寫,作家與作品如何影響整個世界的脈動?

猶如夜櫻,在稍縱即逝的美麗中創造珍稀不朽的價值所在
Yozakura 夜櫻,指在夜幕之下欣賞櫻花的魅力,是日本風行的文化活動。櫻花短暫而多彩的個性,自古至今經常成為創作者的靈感,將櫻花盛放的美好剎那轉化成永恆珍貴的作品。

客家菜的未來式:當柑橘變身法式醬汁、新潮啤酒,當代客家菜的創新可能?

李喬×朱宥勳:留下來的正是文學本身
客家籍小說家李喬以《寒夜三部曲》奠定在台灣文學史的重要地位。在形塑李喬文學世界的源頭—苗栗縣公館鄉,李喬與作家朱宥勳長談自己走上現代主義路徑,及近幾年在這遠離「文壇」之處,對文學創作的思考。

最紅新加坡樂團brb.與台灣R&B歌手KIRE合作推出首支雙語單曲〈sharp knife〉

浪漫台三線——在奔馳的路上,去追逐風和自由
逃開吵雜的水泥叢林,奔向浪漫台三線,在這條將客庄人文、地理環境、產業特色與美麗自然風光串聯起來的客家夢幻大道,伴隨著 Mercedes-AMG SL 43 融入旖旎風光之中,也成為他人眼中的美麗景色。

作家沐羽認識的昆德拉:「讀者也是被他擺弄的其中一分子,只是我們沒察覺而已。」

新濠一滙的義式美學生活——燈光設計師袁宗南在板橋點亮米蘭晨曦印象

野柳不只有女王頭,還有海濱絕美的「女王的書店」
野柳地質公園攜手青鳥文化與一頁文化打造一座「女王的書店」,精選百餘種關於海洋、生態與在地歷史的選書為核心,再加上全新出版的《女王報》,邀請人們重新認識你我從未知曉的野柳小鎮。

我們要回家了——當巴奈重返布農族傳統領域「內本鹿」
EP74|郎祖筠:用心對待每個角色

一書一座百年城,預見彰化未知的文化風景——《彰化.前進三百》 建縣300年專刊

視覺設計師方序中╳山姆:當談論音樂祭設計時,我們在談論勇敢與自由
「究方社」視覺總監方序中和設計師山姆,分享自己參加音樂祭的親身經驗,與設計「Island's: La Rue's Music & Art Festival」主視覺的靈感過程。

2023必遊「空軍三重一村」8大亮點:國片台劇最夯場景、質感酒吧佐眷村小食、風格書店探索「眷」戀歲月
擅長國際策展的時藝多媒體,將「空軍三重一村」歷史眷村賦予新的生命,透過半年的策劃,現在的三重一村不僅是歷史博物館,更是藝文的天堂。

【開箱】2023台灣設計展「O」起來:新北市美術館6個展間特色一次看!

國旅太貴了嗎?不如踏向6條最迷人又省錢的台灣步道

傳統文化於媒體世代的憂與喜——專訪「第12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策展人司黛蕊
今(2023)年「第12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以「媒介/記憶」為題,呈現傳統文化與故事在不同的媒介、時代下被述說的方式。

2023「Takao Rock 打狗祭」玩全制霸,搶先一窺10月最生猛的音樂宇宙星樂園

大腸王╳呂英菖聯名創作展:「24 Hours 365 Days—跟著大腸寶寶來許願」打破街頭與藝廊的界線

轉譯老屋價值:南郭國小×1/2 Room Daily Goods & ART×小鎮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老屋承載地方記憶,具有無法替代的價值,因此在都市開發擴張過程中,更應保護及活化利用許多具特殊歷史意義的老屋,讓珍貴的地方歷史紋理得以保存下來。

文化策展,是結合人才、技術和產業的一種介面:今秋藝術節×叫春小搖滾×鬆勢三日節
「今秋藝術節」、「叫春小搖滾」、「鬆勢三日節」,是彰化別具特色的三個文化活動,三位創辦人相聚討論如何以彰化悠久的歷史為養分,創造屬於當代的全新敘事。

在百年技藝的傳習中建立地方認同: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
彰化完整保留南管、北管音樂戲曲,也有懷古風韻的木作與木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持續提供文化永續傳承的養分,恆常建構人們對在地文化的認同。

重新回到生活中的東螺溪:由下而上的水域治理行動
彰化的「東螺溪」曾一度是濁水溪河道所在,在社會變遷中遭受三十年的嚴重污染,而在地的公民力量與公部門攜手推動十二年治溪,進一步帶動南彰化的地方振興。
EP36 | 楊力州:鏡頭下的真實與議題

《惠子不能輸》:她的仗不在拳擊場上,而是在那些無聲的日常
《惠子不能輸》原型人物小笠原惠子,是日本第一位聽障職業女拳擊手,出道戰以52秒打敗對手,評論給予絕佳肯定。但三宅唱選擇把故事主軸擺在首勝之後,惠子的自我掙扎。

真希望我家附近也有!北中南三間療癒人心的繪本館
繪本是充滿魔力的書,而每一間繪本館都是小小霍格華茲,帶領讀者走入書中的魔幻國度。此次編輯團隊前往北中南三間不同的繪本館,它們以各自的方式,揮灑繪本的魔法,帶領成人及兒童觀眾走入圖文交織的故事。

繪本作家黃一文:圖像故事是一種對世界提問的方式
無論書店或展覽,繪本作家黃一文的畫作總是一眼就令人著迷。看似童趣的揮灑,埋藏了許多巧思於其中。讓人好奇,她眼裡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為何我們需要關於「死亡」的繪本呢?
談論「死亡」的繪本總是少數,但如《活了100萬次的貓》及《在我被吃掉以前》,每每推出總會引起討論,甚至成為深植人心的經典。

破繭而出的新聲——邱淑蟬《繭的形狀》
今(2023)年第14屆金音獎「最佳民謠歌曲」入圍名單中,出現了一個新鮮的名字——邱淑蟬。曾獲得兩屆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賽、客語組首獎肯定的她是近年備受期待的創作新星。

威杯中的玫瑰花香:格蘭路思21年,重新定義奢華滋味
為何以麥芽為原料的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會飄散出玫瑰花的優雅香氣?格蘭路思帶我們走入威士忌之鄉蘇格蘭,深探慢速蒸餾出的獨特玫瑰花香。

2023台灣設計展「新北O起來」10月登場,感受人文與自然的城市交響

文史學家曹銘宗,談大航海時代的野柳
野柳的海岸因長年的風化海蝕,造就了奇岩怪石的地質景觀。這樣的地理環境,引領野柳進入歷史時代,那是歐洲的大航海時代,「野柳」地名出現在古地圖上。

「剪」出你心中的城市單車生活,tokyobike聯手藝術家坂內拓9月開展
「Life on two wheels」是一個以插畫來表現擁有自行車生活魅力的企劃,第一場由剪紙藝術家坂內拓先生開啟,台北場於9月1日至9月30日在新富町文化市場展出。

在蘆洲遇見紐約!美式早午餐「Middle 8 by Intro」貝果配奶昔,黑膠空間成IG熱點
美式早午餐「Middle 8」日前於新北蘆洲正式開幕,承襲母品牌的音樂元素設計風格,並以精心製作的貝果及奶昔,翻轉美式早餐文化的油膩高熱量刻板印象。

一款調酒自選四種酒精濃度 GŪLŪ GURU酒調飲實驗室首創微醺新概念

當SPEY遇見畢加索:釀酒工藝與藝術的一期一會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創辦人格魯克領路:從鐵道開始的舊城時光散步
走上台中以鐵道園區為中心點,往南北延伸長1.6公里的綠空鐵道軸線,就能盡覽日治時期發展至今的歷史建築、文化空間,同時體驗日本政府在台中規劃出的宜居城市想望。

佔空間創辦人張宗舜活化老屋:「我們其實不需要那麼多新房子!」
走入中美街的本冊圖書館,曾經閒置的老透天在佔空間Artqpie團隊的整理之下,轉化為迷人的閱讀天堂,小心翼翼收藏空間主人張宗舜熱愛的城裡生活。

台南安平的前世今生——與世界交陪400年的鯤首之城
在海中積沙成島的安平,是一座浮於海上的蜃氣樓,東西方國度的彼此想像,在此交鋒,也在此融合。400年歲月過去,王城還是王城,用交陪境的大氣度,告訴世界,安平歡迎你。

打開你對「川菜」的想像!川雅、國賓中餐廳在「麻辣」之外的解答
台灣川菜走過1980年代的風華,如今迎來新一波的復興與創新。這個講究多變味型的四大中菜之一,此刻在當代台灣,走出了麻辣之外,另一種精緻清新的美味風貌。

法國藝術家Sarah Jérôme亞洲首展《太古的時間》:探索記憶與情感的詩意時空

丁寧:彰化二林的女兒,用演技療癒人生——「家鄉使我成為一個有靈魂的表演者!」
對演員丁寧來說,家鄉二林的情感與對自我的認識,是隨著年紀不斷流轉變化的一種認同。曾經是斷了根的浮萍,在與自己和解的過程中,丁寧重新梳理自己來自哪裡,也體認到,家鄉正是自己作為演員重要的靈魂歸屬。

全球10大高人氣野生動物園!感受無柵欄的野性之旅,坐上叢林巴士餵獅子初體驗
誰能不喜愛動物園呢?無論是雄偉的獅子、大象,或是可愛的水豚、企鵝,每到動物園總是令人愉悅,本篇推薦全球超人氣的「無柵欄」野生動物園,讓你更近距離觀察動物的生活樣貌,感受如同野外探險般的樂趣!

日本溫泉秘境:山口縣「長門湯本」,一座被時光遺忘的溫泉小鎮

來自遠方的呼喚:與鳳小岳遠赴蘇格蘭,傾慕探尋地景威士忌
回顧這位英倫出生、台灣成長的藝術家在蘇格蘭高地的一段難忘旅程,此刻的蘇格蘭,正籠罩在冬季的靜謐中,與他夏季初訪時的景致大不相同,卻更能襯托出威士忌在寒冷中醞釀的溫度。

建築師劉培森的美術館革命!從「北美館二期擴建」到「台中綠美圖」,重新定義台灣藝術場域

安縵京都:在禪意森林中,感受京都文化的極致

用文字說故事:移工作家莉莉的文學獎之路

桃園中壢美食地圖:4間新住民激推「東南亞道地餐廳」——從20年泰式老店到越南網紅主廚的家鄉味
食物是生活與文化的展現,也是能夠承裝珍貴記憶的載體。《VERSE》編輯跟著移工朋友們的腳步,來到桃園和中壢火車站,一探這些對他們來說如家一般的道地餐廳,品嘗新住民老闆匠心復刻的家鄉味。

在地人的鹽水精選!走訪歷史空間與新滋味:從酒吧、咖啡館到以環保建材再翻新的潮農會

永續先鋒UNIQLO:從舊衣回收到綠能轉型的12年台灣實踐

鹽水:跟著藝術漫步港鎮,體驗與歷史共生的地方生活

謝和弦✕陶山:當爸以後,真的成為大人了!

被賴和感召,是因為時代仍在面對相同的困境——「鬥鬧熱走唱隊」 19年後重組推出專輯《自由花》

【The One異數悅遊節】逾10位台灣職人的風土之歌:從百年到未來的味覺旅程

一碗麵的文化溫度:米其林主廚林明健「Little Lam Noodle Bar 」插旗春大直,打造精緻亞洲麵食學

從科技業到友善農業:「田野勤學」創辦人用自然農法打造彰化黃豆新地標

作家Chez的台中舊城慢活路線:把台中走成日本

來自彰化二林的世界冠軍!興波咖啡吳則霖的精品咖啡之路

海洋文化重生!Makotaay藝術村:阿美族以藝術守護海洋家園

探索你不知道的「瑞芳」:從百年礦業到在地新生,走訪金瓜石、九份與鼻頭角的人文風景

藝術人生的極致展現:4間必去的台灣藝術大師美術館

七位台灣藝術家驚艷倫敦佳士得!方文山、皮革藝術家王思涵與墨海樓攜手展現文化軟實力

精品咖啡迷不容錯過:Ninety Plus全球首店在台北!零時差品嚐巴拿馬風土滋味
深受頂尖咖啡職人喜愛的頂級精品咖啡Ninety Plus,全球首間概念店插旗台灣,在台北「NOKE 忠泰樂生活」盛大登場,帶來巴拿馬風土的極致風味。

在柔軟與暴力之間:何翔宇的藝術抵抗——「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Past is Prologue」關渡美術館限時展出
中國藝術家何翔宇,以裝置藝術與影像作品呈現「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Past is Prologue —何翔宇個展」,於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2月16日於關渡美術館展出。

ART BOX小美術館:一座建築,一份對藝術的愛
位於淡水紅樹林一棟豪宅內的「ART BOX小美術館」,不只是一座展示藝術的空間,而是蘊含創辦人張裕能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心,期望觀眾在賞畫時能得到啟發,藉此培養更多優秀藝術家。

【2024台北白晝之夜】化身夜行動物,解放城市靈魂:一場顛覆黑夜的藝術革命
2024台北白晝之夜來約大安森林公園!今年主題「夜行動物派對」探討夜晚與人類在城市中的多元互動,共有8大主題、7大亮點作品,包括客座策展人的「法國動物大遊行一凱蒂•哈特的奇思藝想」為主要亮點。

花蓮必去景點「理想PAARK水岸生活」,在品牌識別融入花東在地風貌、展現療癒精神!
花蓮壽豐鄉台11丙公路旁的風格景觀水岸公園「理想PAARK水岸生活」,將在2025上半年正式開幕,而交由知名創意團隊ADC STUDIO操刀設計的品牌識別也正式登場。

二十年,兩棟房子,一些爵士警察,一個Google前亞太區副總和他的樂團 ——專訪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 Richard
融合爵士的迷人之處,在於它總能在不同元素中找到平衡,創造出意想不到的美感。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Skyline)走過二十年,在音樂中融入台灣特色,譜寫出專屬於自己的獨特聲音。

阿里山茶產業新紀元:從在地茶園到國際茶都的蛻變之路

來約美術館喝咖啡!全台必去10家美術館咖啡館:不只咖啡香,慢食早午餐、職人牛肉麵帶來感官「饗」宴
美術館附設咖啡廳似乎已成了一種「標準配備」,《VERSE》編輯特別推薦全台9間美術館內外的絕佳咖啡館,從北美館、高美館,到金馬賓館,讓你充實心靈之外,也可以享受餐飲的文化體驗。

京都東山悅榕庄:隈研吾打造幽玄美學天堂!清水寺旁的頂級溫泉酒店,竹林、能舞台的感官盛宴

全家人的藝術季!2025新營藝術季「水水三重奏」 集結市集、國內外演出、舞團和居民的藝術共演

台東新地標!江賢二藝術園區盛大開幕——山海間的藝術殿堂,融合自然與建築的文化饗宴

古韻新醇的交融,3間必訪韓國星巴克——大邱首間韓屋門市,首爾水上門市映照漢江風華
韓國的星巴克極具特色,巧妙融合在地文化,從傳統風格的韓屋星巴克到漂浮在水上的星巴克,每間門市都展現獨特魅力。到韓國旅遊時,不妨走訪這些別具風格的星巴克!

三峽「禾煦熊空」隱身在森林中的咖啡廳:觀賞日式櫻花亭,感受被茶園與森林包圍的空靈氣息!

「我剛從地獄回來」——路易絲・布爾喬亞的五句震撼金句,解鎖她最私密的創作語言

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在台中,打造一片平衡身心靈的綠洲
皮拉提斯場館品牌「Joshua Pilates」2024年夏天於台中開立,致力為追求身心靈和諧的都市人提供頂級訓練體驗,展開與身體的對話,找到身心的綠洲。

漫步中壢舊城區 探索跨越時代與文化的生活風景
中壢位處桃園市的中央地帶,從日治時期鐵路建設開始,歷經許多新的改變與族群的移入,形塑出多層次的文化風景。桃園市長張善政跟著扎根於中壢的在地團隊「桃園藝文陣線」,走讀以中平商圈為主的舊城區。

蒐集新營的舊情懷與新面貌——走訪新營波光節時,還能去這些地方!

靈蛇蜿蜒,蛇影流光:2025蛇年限定腕錶的神秘與藝術

2025亞洲8大最佳旅遊地,台南入選!從世外桃源到米其林美食城市
亞洲有許多國家城市值得探訪,2025年就來一場深度亞洲之旅感受文化、歷史與現代魅力的完美融合!推薦2025年必訪的8個亞洲城市。

2025桃園機場美食全攻略:全球第三美食機場,12家話題新店、樓層完整指南
桃園機場榮獲2025全球機場美食第三名!本文完整介紹一、二航廈最新開幕美食、米其林推薦餐廳、在地特色小吃,以及所有樓層美食店家營業資訊,讓你出國前享受最道地的台灣味。

獨家專訪/越南影帝連炳發,跨海擔綱台劇《化外之醫》主演:透過角色為移工撕去負面標籤

設計,改變一座城市! 專訪艾淑婷副院長:「台灣設計展」如何以設計力創新城市治理?
設計不僅是美學表現,更是推動城市創新、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VERSE 專訪艾淑婷副院長,深入探討「台灣設計展」如何改變台灣城市的未來。

夏花餐室:打破印度菜刻板印象,烹出14億人的多元料理史
台灣以愛吃聞名,卻對世界上最偉大的料理國度之一「印度」,如此素昧平生。近期開幕的印度餐廳「夏花餐室」將印度地圖搬上餐桌,以料理為書,打開台灣人對印度菜的視野。

光禹國際:開啟台灣野奢旅遊新時代

揭密|一個月僅一組!皇家禮炮無價頂奢私旅,僅限頂級酩家探訪的英國皇室極致體驗

歐洲文化酩旅:用三杯酒「喝」懂歐洲藝術

日本鐵道便當指南:烏賊飯、星鰻蓋飯、章魚飯便當,在火車上享用日本特色滋味

2025情人節不出門!推薦8部愛情片單:《樂來越愛你》致敬追夢人、《FRESH》揭示現代交友危機、跟著《The Idea of You》勇敢追愛
誰說情人節一定要出門?《VERSE》精選了7部不同類型的浪漫作品,從經典催淚、音樂愛情,到黑色幽默,一次滿足所有浪漫氛圍。

花蓮一日遊/走進時光隧道!跟著在地人探索「隱藏版」歷史景點、最美日式老建築走遊

美食作家陳靜宜《我說福建麵,你說蝦麵》探索華人移民與在地認同的飲食敘事
被媒體譽為 「最了解馬來西亞料理的台灣人」,陳靜宜在新書《我說福建麵,你說蝦麵》中,以近年接觸馬來西亞飲食的經歷,和田野訪談與個人經驗,深度剖析馬來西亞飲食背後的故事以及多元文化。

2025情人節約會首選!蘭餐廳主廚×米其林侍酒師打造限定套餐,玫瑰花前菜、愛心和牛派譜寫浪漫
幾年前接手蘭餐廳的日籍主廚佐藤清(Sato Kiyoshi)於今年2025西洋情人節,首度與法國侍酒師Yohan Morel推出限定佳餚美酒,陪伴大家度過浪漫佳節,一起來看看!

主演《工作細胞》再創高峰!「日本國民男神」佐藤健全解析:如何屢次掀起社會現象,並夢想向世界推銷日本影劇!

野柳地質公園與日本結盟:6座地質奇觀公園一次看!從秋吉台石灰岩到銚子峭壁

2025月津港燈節「光的年輪」: 每道創作痕跡都是心中月光的回應,必看十大詩意亮點彙整
第十五週年的月津港燈節,已於1月18日在鹽水正式開幕,展期將至農曆新年後的2月16日,讓全台各地民眾與外國遊客,都有充足的時間前來走訪,體驗這場一年一度最具藝術性的燈節。

咖啡的多重宇宙!台北老屋咖啡沙龍BEMO Salon全新開幕,攜手亞洲50大甜點名廚打造《春日繁花盛宴》咖啡體驗

鹽水藝術小鎮的誕生:從「月津港燈節」到「漫月美行動」,台灣水岸燈節發源地的幕後紀實

【The One 異數悅遊節】三日限定!在南園展開一場東方款待盛宴——五感六覺的文化影響力之旅

從台灣直飛熊本!秋日賞楓泡溫泉——不可錯過熊本縣「菊池溪谷」70周年慶典泡湯之旅
今年熊本縣適逢菊池溫泉70周年,現正迎來最美秋天,菊池溪谷的楓葉染上紅黃交織的色彩,夜晚還有點燈活動增添浪漫氣氛,除了溫泉街燈光秀外,當地季節性美食更讓秋季體驗大升級!

北歐櫥窗享仲夏!一起沉浸永續概念選品、花藝工作坊,再品嘗限定聯名Gelato

隱身三和夜市貓公寓,走入作家米力的工作室,一窺北漂生活閱歷與況味

喫茶枝音:滿滿日式昭和風情,開在寶橋下的咖啡秘境

「培育鑽石」的最高規格,施華洛世奇Created Diamonds首度來台
實驗室也能培育鑽石。除來源外,成品與開採鑽石在化學、物理以及光學屬性方面100%相同,足以展示Swarovski對光線和工藝的精湛掌控。

基隆二日遊文化小旅行|教你用去趣App編輯旅程,從太平青鳥出發,吃喝玩樂走讀18個場景

2024米其林一星/「元紀・台灣菜」空間設計師Lillian Wu,打造茶、藝術與Fine Dining的奇幻場景

台北人的後花園:文山區四條絕美療癒步道,從景美溪畔到木柵群山

2024桃園國際動漫大展首度延長展期,工藤新一&怪盜基德聲優本人將親臨現場

勿忘白色恐怖:首屆「臺南人權月」四大展區揭祕,走入28種台南視角的白色歲月
台南市政府今(2024)年首次舉辦「臺南人權月」展覽與相關活動,以四大展區、28組創作、22場藝文活動呈現不同的白色恐怖受難者生命經驗,認識人權議題的多元面向。

2024巴黎奧運開幕搖滾區——法國400年傳奇餐廳「銀塔」華麗重生

臺南四百/「海安街道美術館」20歲了!2024全新藝術作品曝光,一次刷新海安路打卡地圖

中年男人是一群背著包袱的國中生——專訪《沒有人想交作業》演員陳漢典&梁正群

許光漢首部韓劇!《無路可走:輪盤賭》與李光洙、趙震雄為200億大開殺戒!

【VERSE VOL. 24】四百年後,台南依然青春

三重特色公園/全家人的遊樂場,親子探索城市綠地的世界觀

野柳特產街:長長的街有滿滿的故事與滋味

讓台南成為流動的藝術現場!杜昭賢:「我讓藝術走進街道,讓你不得不看見。」
走進台南,你很難不注意到這城市充滿了飽滿的藝術能量,從街上的畫廊、海安路上的裝置藝術、漁光島藝術節,甚至是巷弄轉角一隅的壁畫,藝術已經在這座城市開枝散葉,而種下種子的就是台南最重要的藝術策展人杜昭賢。

從拉麵到fine dining,一位平凡饕客如何默默吃完500顆米其林星星?
37歲的David猶如現實中的《孤獨的美食家》,總是獨來獨往地吃飯,「只是想當一個默默無名的人,默默無名地吃飯,默默無名地結帳,默默無名地離開。」一切美味,只了然於心。

2024上半年9本文學好書推薦:《夢魂之地》探究蔣經國內心世界、《黃色臉孔》觸碰「政治正確」尖銳辯證、《Stay True保持真誠》記述台裔美國人成長故事,還有哪些⋯⋯

許瑋甯、林柏宏主演最新台劇《都市懼集》,深度專訪主創團隊揭露如何訴說「沒有鬼的恐怖故事」

從《四重奏》到最新《怪醫黑傑克》,高橋一生如何成為一代日劇男神?

從最多數的弱勢,成為最大的小眾:當代台語文學出版的意義與展望
作為文化復振的「小眾」,台語文運動仍有許多理論與嘗試還在進行,那一種對民主自由的實踐與追求。但這樣的活力,有沒有辦法撐到市場的成熟與讀者的接納?還是台語人口會衰退到不再具有優勢?

東京在地旅遊攻略:新宿、澀谷,淺草之外還有哪些必訪的區域?
來到東京旅遊還是只知道澀谷SHIBUYA SKY、淺草、新宿這些地點嗎?這次編輯將帶你以深度遊的方式探索你不知道的東京景點,來看看在地人假日都去哪裡!

《鏈鋸人》作者短篇催淚神作——藤本樹《驀然回首》動畫版在台上映檔期確認

全球15大特色樂園攻略:日本富士急樂園搭飛車欣賞富士山,穿高中制服Cosplay玩首爾樂天世界

挖出內心最深的恐懼《都市懼集》:林柏宏、邵雨薇、劉品言等78位卡司演出恐怖日常

熱門台劇《誰是被害者2》即將上映!帶你複習第一季「5大案件」驚悚連環命案

台灣首部入圍奧斯卡紀錄片《金門》幕後推手CNEX:用紀錄片把台灣的故事帶到國際

2024米其林一星/NOBUO餐桌上的初夏:Nobu Lee創作10道菜演繹「輕盈旬味」樂章
由Nobu Lee全新打造的NOBUO餐廳,於今年一月孟春之際在泰安路悄然開幕,近日迎來全新10道菜「初夏菜單」,並同步推出7道菜式的午間套餐,提供更加輕盈快捷的美味體驗。

大稻埕煙火懶人包:2024大稻埕夏日節來了!4場煙火時間、地點、交管一次看

既是博物學也是生活學,「0km山物所」的台灣百年山林再發現

以白居易入菜!饗 A Joy 推出12道秋菜詠唱《秋韻餐詩》:「紅蟳蝦膏煨年糕」、「紅玉棗香小肉圓」、「炊鴨蘋果燉飯」⋯豐富五感的秋季盛宴

手機街拍一次上手!攝影師周有煦帶你遊「京都」:透過觀察,發現隱藏城市中的美景

盤點7間「全台最新美術館」!即將開幕勤美術館、江賢二藝術園區、 臺中綠美圖⋯藝術迷不容錯過

米其林「三星鑰」東京皇宮飯店——皇居之外,感受最深刻的「日本之心」

在地人帶路!台東都蘭必訪7間店:部落選物店、藝廊、咖啡館、餐酒館、酒吧⋯體驗東海岸的漫遊生活

Netflix 《黑白大廚》教你做「大廚版泡麵」!10道韓國CU超商食材料理大亂鬥:雞胸肉、辣鮪魚罐頭、辛拉麵變天菜!

走進「都蘭」:在山連海的邊緣,是藝文孕育之地
東海岸以台11號公路為軸線,近百個聚落依山傍海帶狀分佈著,其中都蘭這個小小的海濱聚落,本身就是當代多元紛呈的全球化世界的縮影。

永恆守護都蘭鼻的劇作家——陳明才的生與死,都是力量
每當月亮從海面升起,粼粼波光恍如月光大道,看著每日橫陳眼前的都蘭之海,我們就會想起阿才,這個人活得如此純粹、自覺,就連他的死也能點燃了每個人心中那把生存下去、做點什麼的火種。

Beams如何改變日本年輕世代的文化?揭開引領亞洲潮流的時尚密碼

旅宿也能「訂閱」?專訪SANU 2nd Home創辦人本間貴裕,解密「第二居所」如何重塑生活方式

來一場老派約會吧!盤點全台6間經典牛排館,喚起台灣人從小到大的美食記憶

台灣豪華露營品牌「蟬說生活集團」:打造溪頭旗下第一座自搭帳露營區,體會溪頭山林之美

新手也能登頂富士山!關於爬富士山8個疑問:吉田路線重要資訊、哪些事物不能錯過?
為什麼這麼多人前仆後繼想登上日本富士山?富士山不僅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他們神聖的精神象徵。想登上富士山,事前需要哪些準備?

享受山中的靜謐,精選10間阿里山住宿:入住園區看日出最方便,住在山下選擇多、CP值高

專訪YouTuber「融融歷險記」Ben吳宇堯/愈冷門他愈愛!以外景主持人為目標,透過鏡頭深入探索大眾難以窺見的異域國度

史上最節能的奧運?2024巴黎奧運:一座明日都市的重生

2024盛夏必逛展覽:teamLab、柯南30週年紀念展、梵谷等10大特展時間、資訊一次看
今年夏天超級無敵熱,如果不想曬太陽不妨趁著假期間來看看有趣的展覽吧!不僅能吹冷氣還能拍出絕美的文藝照片,還有適合親子一起「玩中學」的展覽,千萬別錯過!

日本「豪華露營」推薦——自備露天浴池、近觀富士山美景、位於一級賽道內
到訪日本旅遊,現在開始有更多旅客選擇親近大自然、甚至採取「豪華露營」的潮流玩法,一邊賞景親近大自然、還能享有獨特體驗、舒適設施與優質服務。

日本頂級酒店安縵伊沐,沐浴於伊勢半島沿岸的旅宿明珠

誰是韓國獨立樂團始祖?韓國現代搖滾獨立樂團始祖NELL要來了!太妍、IU、BLACKPINK都愛的「偶像的偶像」重現經典名曲
韓國現代搖滾獨立樂團始祖NELL今年迎來成團25周年的里程碑,曾於2017年來台演出的他們,睽違七年將再次登台,於11月9日(六)在Legacy Taipei獻上多首金曲。

Sinasera24旗下「Luma Café」進駐宜蘭:何謂「新越式料理」?探索在地咖啡館的多元食尚

爵士樂迷必到!「臺北爵士音樂節」8/18登場,國內外頂尖樂手齊聚大安森林公園、西門紅樓點燃台北夏夜!
臺北市年度爵士音樂盛事「臺北爵士音樂節」即將自8月18日至9月10日盛大登場!今年以「Dragon Jazz Dance龍來舞JAZZ」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享受爵士音樂。

探索福島:搭乘虎航遊阿武急寶可夢列車、賞向日葵花田,夏季必訪水蜜桃產地
想要去別人沒去過的日本嗎?搭乘虎航可以直達福島,清靜又悠閒的景色令人著迷,又是個水果王國,夏天正值水蜜桃產季,很適合暑假來這裡放空度假。

一片地圖對應一個時代!「透・南城」AI美學加持,穿行臺南400年
臺南400城市空間大展「透.南城-城市穿行400年」 於臺南美術館1館開展,藉由AI科技、藝術美學展現古都文化底蘊,提取不同向度的歷史脈絡,並提出與城市一同前行的未來展望。

20年,他們都參與了台南華麗變身——專訪蜷尾家李豫、風尚旅行游智維、謝宅謝文侃

繼續熱血起來!十部必看運動片單:巴黎奧運真人版《灌籃高手》、《排球少年》,還有Disney+ 獨家《追浪少女》真人真事改編
全球都在關注巴黎奧運,台灣也掀起體育熱。推薦十部必看的運動片單,從影集到電影、真人改編到動漫,都在Diseny+,讓你獲得滿滿運動能量!

花蓮秘境/高山森林基地:百年布農族遺址的森林療癒體驗
花蓮豐濱鄉高山部落的森林秘境,不只是露營地,更是布農族百年遺址轉化的自然體驗場。創辦人小馬將祖先留下的石穴、梯田與百年大榕樹,打造成獨特文化空間。

準備好再加入遊戲了嗎?《魷魚遊戲:第2季》即將上線,導演親筆信藏「伏筆」——真正的大賽,現在開始!
《魷魚遊戲:第2季》即將於今年年底上線,第一季的原班人馬李政宰、李炳憲、魏嘏雋和孔劉也將重返遊戲,導演黃東赫亦在親筆信中埋藏伏筆,分享第二季的拍攝感想。

【東京旅遊】8間必訪東京獨立書店:看書、喝咖啡、吃甜點和賞藝術
東京一直是台灣人首選旅遊地,尤其是具有各種文化創意景點。本文精選8間東京風格各自不同的獨立書店,包括蟹ブックス、BOOKS青いカバ、UTRECHT等。這些書店不僅提供獨特選書,還結合咖啡廳、畫廊等。

《浪鳥集》譯者温若喬:我沒想過台語可以這麼清新

瑞迪廣告:著迷於聲音魅力,持續開拓更多可能性
podcast興起之後,讓現今的聲音市場熱鬧非凡。以傳統廣播廣告起家、代理全台173間廣播電台的瑞迪廣告,如何在聲音媒體百花齊放的時代,持續與客戶一同玩轉聲音?

卡米地喜劇俱樂部總監Social張碩修——喜劇比死難,但我們還是撐下來

臺北眷村文化節「拾眷拼圖」:結合線上映演,開啟眷村已知與未知的風景

鍾孟宏《瀑布》病變(上):一場在思覺失調中痊癒的美夢?

我們仍然需要電影:《盧米埃星系:未來電影的七個關鍵詞》

檳城植物園:馬來西亞最古老的植物公園
今年137歲的檳城植物園,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植物公園。一代又一代人在這裏吸收群山裡的百年樹木芬多精,和這一塊城市綠肺相依偎。

《瀑布》導演鍾孟宏揮別中島長雄:離開才不會讓我厭惡自己
導演鍾孟宏自述:不管是中島長雄,或是鍾孟宏,不就是同一人嗎?沒錯,是同一人,但是對我而言,離開中島長雄是一個改變的開始。

米莎的客語歌曲創作如何帶她回家

從9組關鍵詞探尋《青春弒戀》的創作心法
有惡但不成魔,或許是何蔚庭青春素描時最心軟的角落。滿肚子的不合時宜,接二連三的情感碰壁,毋寧就是《青春弒戀》讓人若有所失的癥結。

VERSE WINTER FESTIVAL 2021
這個冬季,《VERSE》集結台灣最具魅力與洞見的文化創造者和理念創新者,以礁溪老爺所在的山林大地為場域,開啟一場文化與知識薈萃的 WINTER FESTIVAL。

瀕危高山植物敲響環境警鐘:看見台灣的高山之舟

在成為太平青鳥書店之前:「太平國小是我的迷宮遊樂場」

景觀建築師吳書原的荒野倡議:讓野草美學成為日常風景
以台灣原生種作為景觀設計的浪潮,近年從公共景觀到私宅都開始有劇烈變革。也在景觀建築師吳書原的作品,一次次成為大眾關注焦點。

龔書章 ✕ 曾志偉:少少、了了、曖曖內含光
龔書章與今年代表台灣參加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自然洋行」創辦人曾志偉對談,從建築人新觀審視自然與建築間的巧妙關係。

現代「山長」施岑宜如何用閱讀讓瑞芳再次點石成金
施岑宜一路上擔任黃金博物館館長、經營地方美術館⋯⋯到今日在瑞芳辦學「新村芳書院」,她走出屬於自己,也專屬瑞芳的幸福之路。

蔣勳《欲愛書》二十週年紀念再版:書、油畫與美酒

重新認識羅大佑
《宜花東鹿記》紀錄片中,忠實記錄了羅大佑在2020年展開的「宜花東鹿」巡演,他分別在鹿港、台東、花蓮及宜蘭的開啟戶外演唱會。

威斯安德森《法蘭西特派週報》終於上映 2021金馬國際影展強片曝光

作家許瞳的千禧世代觀察:X世代的破盤宇宙迷因
1999年出生的作家許瞳觀察網路世代,他們的啟蒙早於父執輩,早早學會隨網路聲浪漲退起舞,將靈光化為電光,也見證幻夢化為泡沫。

當盛世終於虛無了,我們在華美廢墟中再讀村上春樹

《斯卡羅》導演曹瑞原:影集只是起點,盼台灣人繼續探尋土地的故事
《斯卡羅》既然改編自小說,很難避免討論原著和改編劇本之間的差異。例如關於認同,及對族裔身分的質疑比較具文字性,在影像媒材中並不易表達。

謝謝奈良美智,以藝術彰顯「人」的澄澈靈魂

觀看生命醜陋實相:從李滄東《薄荷糖》到《綠洲》的人生晦暗與微光

作家劉軒的人生學:從哈佛回到台灣,生命會帶你找到自己的天空
VERSE與Lexus聯名出品的podcast《My Way》,由劉軒以設計人生為題,談他體悟出的生活哲學,以及對人生規劃的突破與思考。

《斯卡羅》大股頭查馬克:為什麼要拍這齣戲?祖靈希望我說出這個溫暖的故事
《斯卡羅》飾演部落大股頭「卓杞篤」的查馬克.法拉屋樂於8月19日晚間病逝,享年42歲。讓我們回顧他的演出歷程,以及排灣的族靈觀念。

追溯HUSH的詞曲創作之旅:從與陳綺貞、張惠菁、林夕的相遇出發

一次飽覽2021東奧創意預告片,迎接「東京奧運」正式開幕
2020年日本因疫情宣布東京奧運延期一年,經過整年的漫長等待,今年隨著多支精采預告的推出,東奧的聖火台終於在2021年7月23日燃起。

李俊賢的八個「分身」:藝術家Hue出生命變化球
李俊賢擁有多變的生命面貌,但從頭至尾不變的是堅定其「歹頑郎」的身分認同。策展人龔卓軍用八個身分/關鍵字,捕捉他變化球般的藝術生命。

一生懸命「台美學」:最氣魄的台客李俊賢
走尋「台味」是李俊賢一生的志願,他的藝術表現了特殊而豐富台灣社會性格的視覺思維,並展示如何做著一位自我認同驕傲的台灣人。

回顧李俊賢:向「偏挺」本土的「歹頑郎」藝術家致敬
透過無數次的台灣計畫,李俊賢把自己對台灣土地、海洋的熱烈情感,以棒球投手般的風采與「屈勢」(khut-sè)轉化成一幅幅令人難忘的台灣圖像。

鍾孟宏《瀑布》病變(下):Happy Ending? 母親的凝視與女兒的臉
鍾孟宏最初是因為太太曾少千希望他拍一部以女人為主角、沒有斷手斷腳,只有吃飯和散步的電影。然而最後是不是Happy Ending仍難斷定。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透過展覽思索「花蓮在你心中是什麼風景?」

不墮淚者非貓奴:每個愛貓人心中最柔軟的痛

《草山紅》:大屯山消失的茶業風景

士林市場百年變化:慈諴宮、戲院與夜市
過去以夜市為人熟知的士林,近日因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巨球」建築外觀再引起討論,本篇由懷舊達人張哲生回顧士林夜市的發展過程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DAY 1:用我們的語言大聲唱歌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系列座談「我們的歌是如何被唱出來的?」,首日講座邀請謝銘祐、吳念真、舒米恩與以莉高露討論台語歌與原住民音樂浪潮。

強尼格林伍德:從電台司令吉他手到《犬山記》電影配樂家
強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除了是眾所皆知的電台司令吉他手之外,另外一個身分為電影配樂家,操刀多部電影配樂。

《貝爾法斯特》:即便故鄉變了樣,它仍是永恆的明月光
導演肯尼斯布萊納以自身童年的無常,拍出國家的歷史創傷。有人說它太過飄渺,但它也因此貼合每個人各自思念的家鄉,拍出最為單純的惆悵。

不只是鬧鐘App:從好奇心出發,《Book Morning!》讓你從此期待早起
Fourdesire 攜手赤燭遊戲推出全新說書型鬧鐘 App《Book Morning!》,幫助有「早起困難症」的使用者,展開晨型人新生活!

在文學創作裡解謎、理解、再次回家——詞人作家鍾永豐
1964年出生的鍾永豐,是作詞人、反水庫運動者、文化行政工作者,多年之後,他終於在台灣首次發表散文著作《菊花如何夜行軍》。

酒館,大港,小漁村:高雄音樂場景探索

即將改變台灣的音樂座標: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高流從2014年動工到2021年10月31日正式盛大開幕,除了是南台灣的音樂中心,更是激勵許多音樂創作者的流行音樂產業園區。

濱口竜介的風格分析:他與電影「之間」

【VERSE VOL. 10】從南方出發的音樂之旅

華燈初上在高雄:鹽埕的「美好時代」

用地方刊物打開鹽埕:細數老店、微醺和無聊
長期耕耘鹽埕地方創生的「叁捌地方生活」,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地方刊物挖掘地方上的各種故事,不論是老店、職人,或者îng-îng 閒鹹代誌。

盧廣仲:在「三金」之後,我依然想要成為「我」

2022月津港燈節十週年:打造歷屆最大規模地景光影美學饗宴

綠藤生機的深入減法學:對的,不用多
綠藤生機品牌成立11年,今年以「深入減法的純淨保養」再次確立品牌定位,透過「對的,不用多」的美學觀與哲思,面對紛亂的未來時代。

高雄三鳳中街:不只是年貨大街,更是在地居民的生活場域
高雄三鳳中街,短短400公尺的街上及其周邊,不僅有各式年貨、南北雜糧、糖果糕點,還有三塊厝過往的歷史脈絡、美味市場、悠久廟宇與日常青草街。

「全部都反過來了!」建築師黃聲遠如何重建人與土地的關係

「溫事」十年:全是對陶器的任性

漫畫《採集人的野帳》:重現日治時期台灣植物大命名時代

Podcast大爆炸之後,聲音經濟的未來在哪裡?

致敬永遠的台灣歐吉桑陳松勇
老天爺這兩年特別眷顧演技出神入化的台灣歐吉桑,2020年先是無預警帶走吳朋奉,2021下半年又在短短三個多月間把龍劭華和陳松勇這對師徒請上九霄雲外。

在懷舊與鄉愁之外的客語音樂:專訪鍾永豐與春麵樂隊

漫威《永恆族》選角特輯:好萊塢電影製作如何遴選最適合的演員?

周東彥談VR創作的獨特魅力:抓住空間感與比例

《瘋癲・夢境・神曲—天才達利展》: 從展覽閱讀達利的瘋狂與魔幻

在歷史沙灘上寫下新文化篇章:基隆沙灣歷史文化園區開幕
基隆市文化局自2017年開始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歷經4年的修整,具豐厚歷史紋理的「沙灣歷史文化園區」於今年10月正式開幕啟用,展現新時代基隆城市的願景與氣度。

苗栗山林美學之旅:看見地方創生與文化觀光潛力
為推動觀光發展,並呈現台灣在地文化與內涵,文化部規劃十條深度體驗的旅遊路線,以學習、體驗進而帶來反思的概念串連各景點,期待旅人打開五感,深度認識在地文化。

巡禮「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走訪八景 看藝術在島東遍地綻放

【VERSE VOL. 07】寫時代的歌:From Verse to Chorus

封城之外:荷蘭如何與病毒同行,讓文化延續
各國封城的作法都不太一樣,以荷蘭為例,過去這一年經歷不同程度的限縮與鬆綁。台灣或也能從他國經驗,看見疫情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黑色聚落:三重193巷工廠群像

賈樟柯宇宙
在賈樟柯的電影宇宙裡,藍天不會消失,只是距離很遠。一旦有機會卸下口罩,就要趁機呼吸一下最真實的空氣。而這一切,他總要持續透過電影去說出來。

致自由!從賴和到陳定南的台灣不羈精神
公視《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選擇從日治時期到1990年代於文學、哲學、民歌、政治四個場域裡「台灣自由主義」的四位代表人物,描繪其「不羈」的肖像與實踐。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 豪華朗機工:從鐵皮屋長出茂密的藝術森林
分別藏身在社子島深處的「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與奇岩的「豪華朗機工」,將工廠改造為他們的「Art Factory」,邁開走向世界的步伐。

法朋李依錫的法式台灣味:甜點也要接地氣 順應風土與時季

阿爆(阿仍仍):找回母親的舌頭,也重新創造自己的新聲音
2019 年底,阿爆在台灣以排灣語載道的創作專輯《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滿貫入圍八項金曲獎,台灣與世界同樣思考族群。

侯孝賢的電影宇宙:拍電影那麼久,所有念頭終歸一句「心甘情願」

溫德斯談電影-天使的氣息 Le souffle de l'Ange

Stack 每月把你沒看過的小眾雜誌送到家

舒國治:一個台北人六十年來基隆追憶

台灣第一座現代化都市:日治時期流行與前衛的基隆

打造一個 21 世紀的博物館:專訪國立故宮博物院長吳密察
作為全球五大博物館之一,故宮很早就在改變體質,求新求變。一路走到今日,它現階段的考驗是什麼?我們可以期待怎樣的明日故宮?

「相遇」衛武營 2020 臺灣舞蹈平台

黃韻玲:讓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成為最靠近未來的場域

賈樟柯X張鐵志:回到歷史現場尋找見證人

不是所有的海水都能變藍

細細品嚐「禾餘麥酒」:吹動台灣農業的風 復耕大麥釀製麥酒

VERSE WINTER FESTIVAL 2020

如何躍升排行榜第一:呱吉與報導者的方法論
面對 podcast 紅海市場,想得到、想不到的人都跑下來做了,從明星、偶像、網紅,到科技新創、企業老闆、各領域專家,還有各具才華的素人,但一個好的內容節目該怎麼做,未必大家都知道。

No.2 照理說,沒用的東西應該都不要錢才對

她並不特別像誰——Joanna王若琳專訪側記
回顧這位出道 12 年、發行 10 張專輯的歌手,其風格可說是從單純到複雜的過程,離當初所設定的形象越遠,越能反映出她的本質——一個多元複雜的有機體。

白晝限定,打開南港秘境「台電修護處」

鄭宗龍:從泥裡出生到帶著台灣藝術走向世界

2020台灣設計展check in新竹,讓城市就是設計展場

以時間為題,構築光影的空間美學

對話,法國料理的美味奧義

讓美術館成為城市文化的發電機: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專訪

AKAME 主廚彭天恩用料理說出土地的故事

林生祥與鍾永豐的生命合奏

Long Interview:黃聲遠

旅遊節目也可以這樣做:跟著瓊安娜用旅行認識文化與歷史

將國家記憶存進樹林:希望片庫有一座新冰箱 冷藏歷史才可能回到未來
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王君琦初次造訪片庫那天,在工廠林立的樓房間迷了路,誤入隔壁麵粉廠,好不容易摸索找到正確位置,發現對門竟是紙紮廠。

陳修澤〈再等我一下〉:不只唱出疫情下的恐懼 也盼望生活再現曙光

從馬來西亞到中國再到台灣:馬來西亞華人也是台灣白恐受難者

陳綺貞〈旅行的意義〉:「小清新」是厭世潮來襲前的發炎抗體

那年夏天,屏東的海:南國淨土 從此成了另一個心之故鄉
海洋對我來說,早已不只是電影或文學中的想像。遠難忘的海,其實都不在他方異國,而在自己參與《屏東本事》編製所展開的旅途中。

重返恆春「斯卡羅」現場:作家陳耀昌帶你深入牡丹社與羅妹號事件歷史場景

徒步行走山海圳國家綠道:從台江國家公園直奔玉山最高點
山海圳以台江國家公園為起點,最後抵達玉山主峰,海拔落差3952公尺,全程約177公里,可以感受鄉鎮部落與大自然生態之美。

從村上春樹圖書館到安徒生博物館,東京奧運主場館設計大師隈研吾的建築漫遊

疫情中的詩歌諮商❷傾聽台法讀詩:林季鋼〈軛〉、任明信〈不去可惜那些〉

疫情中的詩歌諮商❶台法朗讀:陳育虹〈我告訴過你〉、煮雪的人〈未來〉

以創新策展向台灣工地精神致敬!工家美術館實驗落幕

Woolloomooloo的咖啡與澳洲生活哲學:在長桌上分享真實與美好

臺灣妖怪的奇幻歷險:小說與音樂共奏魔魅奇譚

香港文學雜誌《字花》:現在是一場記憶的戰爭

「本事空間製作所」在全台打造神奇宇宙

黃子軒的新竹舊城夢:東門市場就是我的跨界音樂實驗室

新竹市舊城區:一座三百年老城的嶄新青春

吳明益論泛閱讀新時代(三):我會一直寫到死為止

童偉格導讀《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

劉克襄深入自然(三):廣泛地走入農村使自我更加強大

劉克襄深入自然(二):時光倒流回走入山林的伊始

劉克襄深入自然(一):創造旅行與走路新定義

新創準獨角獸KKday:不只是旅行社,更把體驗精巧變現

凝望獵食者的夜晚:世界是一場各自尋找獵物的混沌盛宴
獵食者的夜晚開始了。縱紋腹小鴞(chevêche d’Athéna)已經高低參差地尖叫起來。牠們為遍地爆發的開腸剖肚拉開了序幕。

跟著告五人踏訪宜蘭:山海中走唱生活的靈光

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沈迷文字世界的嚴格嗜讀者

漫畫家阿尼默以台語創作深情:《情批》的溫柔私密與台中的聲音

《削瘦的靈魂》與歪邪作家:七等生散步到哪,哪裡就是通霄秋茂園
朱賢哲導演以紀錄片捕捉作家「七等生」在斗室裡伏案苦思寫作叛亂,而作家的故鄉苗栗通霄,有座奇異歪邪的秋茂園,正恰似七等生之文體風格。

鄭宜農專欄:關於永恆的雨之歌,唱起了帶走困惑的〈大雨城市〉

插畫創作者王春子的家:用自己的步調將日子過得寬裕

武俠導演胡金銓的動畫遺產:《張羽煮海》結合中式傳奇與台灣海洋風情
《張羽煮海》是國家影視聽中心的精裝非賣品,「這本書最初只求推廣,暫時先不販售。」VERSE獨家揭秘,帶大家一探這可遇不可求的珍藏。

士林夜市吃喝指南:取締役酒吧、阿姨鹹水雞
為人所熟知的士林夜市,除了著名小吃外,也有藏身其中的酒吧。那是資深記者梁岱琦經常光顧之處,本篇就跟著他逛趟不一樣的士林夜市。

真正改變莫子儀一生的兩件事:戲劇與閱讀

將愛化為微醺繆思,SPEY攜手藝術大師畢加索打造沉浸式藝展

這樣的光剛剛好——攝影師李屏賓在鏡頭後的孤影
電影是什麼?千人一面、一面千人,當代攝影大師李屏賓這樣定義它:「電影是魔術和幻術。」、「電影其實是一種催眠,當觀眾被催眠,就算明明是夜晚,光打得燦亮如白晝,照樣能夠接受。」

30年後,《徵婚啟事》是否改變了作者陳玉慧?

當全世界最大的LED迷宮在台北街頭出現:展演空間的造夢者馮建彰

【VIBES VOL. 01】把時代的聲音用力刻在這裡

連伍佰與侯孝賢都respect的藝術狂人——林鉅與他的80年代

再看「八〇」的藝術與政治及其啟示

年年有魚的極致福氣 :慕里諾國際餐飲集結七大魚種與你「一魚一會」

「江記的戰國龐克」:屬於香港的賽博龐克,在監控與離散懷抱希望之必要

像山一樣安心、穩固的存在——漢皇集團2023美好展望全新品牌識別發表會

「天空興波 Simple Kaffa Sola」在台北101重新定義咖啡體驗

王文靜專欄:一張Formosa古地圖的胖毛毛蟲島

王文靜專欄:為台灣的世界之最,熱血驕傲一整年

我們要「見證」這個世界上的所有苦難與愛——無國界醫生「前線:醫療與紀實」攝影展
無國界醫生(台灣)首度攜手高雄市立美術館及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舉辦《前線:醫療與紀實》攝影展,透過43張紀實攝影作品,將艱辛的醫療前線呈現在南台灣觀眾眼前。

當關公的生日趴成為最熱鬧的文化慶典——「大溪大禧」策展人劉真蓉

新北三重:這座黑色的城市,黑裡透光
用一些網路鄉民的刻板印象來敘述三重:混亂、黑道、8+9(八家將/pat-ka-tsiòng的諧音哏),聽起來還滿「黑色電影」(Film Noir)的吧。

竹木造咖:雜貨行變身文創靈感百寶箱

「燒肉風間」完整體現關西流版圖,全新Feast套餐打造和牛極致饗宴
台中燒肉品牌「燒肉風間」首創關西流燒肉,以劇場式餐廳空間,融合日、義、法式等多元餐點風格,從和牛燒肉飯,到三大和牛之一的近江牛與法式澄清湯共舞的溫潤湯品,在舌尖上享受西方與日料碰撞的燒肉盛宴。

大亞電線電纜:以綠色能源打造美好家園的信念

陳永淘:來自家鄉的風聲,以客語吟唱童年往事的音樂詩人

陳明章:唱出母語的生命力,以土地的聲音改變台語歌面貌

「鐵道變步道」的美麗與哀愁:糖鐵國家綠道
眼前彷彿被時空遺忘的鐵道殘跡,背後所隱藏的,不僅是台灣鐵道史上糖鐵、鹽鐵、台鐵三鐵交會的足跡,更是一段糖業曾占台灣總出口外匯近八成的糖金歲月。

台中綠空鐵道:一條空中步道與一座城市的文化想像
由舊鐵道改建而成的「綠空鐵道」,是全台唯一由舊鐵道改建的綠色空中步道。人們也或許可以透過這座步道,重新思考台中該是什麼樣的地方。

台灣山毛櫸步道:諾亞方舟在雲霧間

打造共好生活風格, 首屆「關渡人文藝術週」將於年底登場

法國攝影師Claudine Doury:青春期與旅行是我的攝影主題

簡靜惠和她的讀書會:閱讀是一輩子的事

「好嶼 HOSU」獻上專屬台灣平原的11道秋日土地饗宴

星宇航空新機上線:經典台式珍奶、TCRC聯名調酒端上高空

白先勇:從孽子回歸人子,青春鳥們走過的40年

當麥覺明遇見黑澤明,拍出《山椒魚來了》

新北林口:同溫層與苦苓林之間

Louis Vuitton「Crafting Dreams典藏工藝展」,多款珍稀硬箱首次來台

蛤?我們吃的是台灣原生種——台灣文蛤正式正名
作為食用者與消費者,到現在才發現原來台灣人常吃的「蛤仔」,其實是台灣原生種。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更於3月在國際期刊《軟體動物研究》(Molluscan Research) 中發表「台灣文蛤」的正式更名。

新北永和:在蜿蜒的城市裡,孵育夢想
永和的故事似乎總和台北分不開。有些人把歇息留在永和,奮鬥給了台北,也有些人選擇落地生根,耕耘起自己的家庭與生活;但無論何者,他們都在這裡孵育著各自的夢想。

讓我們興高采烈地奏出屬於這座島嶼的神話——專訪《鯨之嶋》編劇施如芳

用色彩開拓想像,追尋沙龍的精神思想
左岸咖啡館「 左岸巷弄沙龍計畫」,與方序中跨界合作,在華山舉辦五種色彩精神展覽,打造獨立書店的精神場域,重現塞納河左岸的藝文精神。

從《博恩夜夜秀》到《炎上 BURN》,薩泰爾如何成為最具話題的喜劇製作團隊?
製作《炎上BURN》喜劇大秀的幕後推手薩泰爾娛樂,無疑是近年來最受矚目、也深具爭議的內容製作團隊,他們專注產製喜劇內容、建立成熟的喜劇商業模式,讓原本屬於小眾市場的喜劇,躍升至主流娛樂的消費市場。

呱吉:聊安部公房或《大國民》的同時,可以順便講性器官嗎?
呱吉(邱威傑)本質上是個複雜的人。「包含我自己在做的、大部分的東西,都是垃圾。」他說,看多少垃圾不要緊,但別忘了用一些經典事物的養分來補充自我,那才是創作者應該要做的事。

「打造出讓全世界都會來台灣參加的市集盛典」——La Rue文創設計如何成為台灣最活躍的生活風格市集推手?

打破男性符碼,香奈兒 Première 腕錶時隔 35 年再次回歸

導讀龍瑛宗:人生好美,人生真是美得令人悲哀

導讀詹冰:在詩裡做實驗

導讀杜潘芳格:守護母語,灌溉真情與真理

導讀李喬:他的文學始終志在反抗

【VERSE VOL. 17】新娛樂世界

米其林推薦/高檔粵菜代表「晶華軒」主廚鄔海明:「做菜之前,先學做人。」

茶餐廳在台灣:當香港人的鄉愁在這座島嶼上發酵

風格編輯帶路!探索清邁舊城區外5間私藏咖啡廳

「亻厓庄文學季」開幕——翻開客家文學的七種想像

米其林三星JL Studio主廚林恬耀:海南雞飯代表我的心

江振誠: 「台灣味」是一個不斷在加減乘除的公式
江振誠說得好,台灣味不只是阿嬤或媽媽的味道,是一個不斷變遷的味覺記憶。我們要問的是:屬於我的台灣味是什麼?下一代的台灣味又會是什麼?

飯箱裡的東南亞料理:從學校午餐認識多元文化
東南亞料理是想要品嘗異國料理的好選擇,如果孩子能夠從小就在學校午餐中吃到,當他們長大後,這些東南亞料理將不再只是異國料理,而是下一代台灣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如何創新台式經典麵包:專訪「蜷尾家パン」麵包屋李豫

《本日公休》何以令息影22年的傳奇影后陸小芬復出?

將畢卡索的戀人畫作釀成美酒,SPEY×PICASSO「蜷坐的女人」限量抽購中

基隆三百年故事的起點:獅球嶺步道

三季Sanji Teahouse主理人楊萬利:走出華新街的新緬台之味

守護港灣的都市之肺:紅淡山步道

橫跨三個時代的基隆地景:海門天險步道

洪金枝×李孝濂的家庭餐桌:從越南到台灣,滷一鍋家的新味道

北美館「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台灣80年代的文青、知青和憤青都在幹嘛?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一處即將改變台灣的音樂座標

在屏東,與海約會的十種方式:來去海上談戀愛

有植物、自然光和貓的地方,讓我安心:插畫家卓霈欣

《少年吔,安啦!》導演徐小明:拍的是黑幫槍響,講的是青春輓歌

如何創造高觸及流量密碼?專訪「法樂數位創意」Wawa與「只要有人社群顧問」陳思傑

打破框架需要一點善良的破壞:「壞貓2號」的非典型創意之路

槍聲、風聲和青春壞掉的聲音——音效師杜篤之如何製作台灣首部杜比立體聲電影?

高捷:台灣黑道大哥舍我其誰?

高畑勲:藏在日常中,那個說故事的人

第二宇宙裡的千千萬萬個秀蓮:專訪陳慕天 × 朱宥勳《MINTVERSE 第二宇宙辭典計畫》

Range Rover Evoque車主廖倍慧: 馳騁於139縣道,創造生活的療癒儀式
每個車主的心中,都有一條專屬的療癒公路。煩憂時跳上愛車,馳騁在喜歡的公路上,隨著窗外的景色切換,重新獲得面對世界的勇氣。

靈魂聚落 Soul Barn:來到僻靜營,安放身體,也安放疲倦的心

為你煮咖啡的諮商心理師:心不懶喘息咖啡
佇立於北投一隅的「心不懶喘息咖啡」,一場場心理諮詢每天都在此上演,由店內專業助人工作者與大眾進行溫柔且包容的談話,一同了解正確的心理相關知識。

十年破蛹,專場直擊——聲子蟲的新專輯與回歸
睽違十年,台灣後搖滾名團聲子蟲(Bugs of phonon)以生涯第二張專輯《真面目》回歸樂壇,並以《A DECADE》為名舉辦專場巡演,用更全面的視聽饗宴喚撼動新舊樂迷。

「稍息!立正!站好!」看台灣軍事電影發展史

從飲食文化到「觀光大城」,什麼是基隆的性格?

旅遊作家李郁淳的3個「後疫情旅遊」提案
旅遊作家兼「漂鳥旅行誌」版主李郁淳,在世界各國旅行解禁在即的此刻,回歸「本業」、訂好機票,並為我們的「後疫情旅遊提案」提出三個大方向。

同根生全新專輯《邊緣轉生術》 :為妖怪發起的「轉型正義」

台北萬華:萬般華美的傳奇之地

跟著展覽《半島一瞬:聆聽牡丹的聲音》,探訪牡丹社事件的歷史地點

只要人類持續閱讀,圖書館就會存在

回到身體的原點:蔣勳談《欲愛書》二十年與肉身的孤獨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攝影之夜-攝影文化沙龍」:跨世代八位攝影師,重新凝視自己創作

山海圳國家綠道:一條屬於台灣人的朝聖之路

太平山翠峰湖步道:讓世界「聽」見台灣的寂靜步道
2020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獲國際寧靜公園組織(Quiet Parks International,QPI)認證,成為全球第一座「都會寧靜公園」;2022年,也將發生在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

王君琦專欄:傷是光之所在

記憶有水的質地,它完成了我——專訪王盛弘《雪佛》

《百工圖》裡的勞動紀實與音畫實驗(下):高重黎《漫畫人》

Wo Gwong 禾炚:開在深山裡的香港圖書館

玄珠SʏᴜᴀɴDʀᴇᴡ:走進士林靜巷,與老宅咖啡及美味抹醬不期而遇
沒有招牌的咖啡店「玄珠SʏᴜᴀɴDʀᴇᴡ」是隱匿於城市中的秘密基地,帶著「無所求而遇」的心情,品嘗純淨的咖啡與自製的抹醬吐司。

站在台灣的街上:紀念國寶歌王文夏
國寶歌王文夏以94歲高壽離開人間,儘管聲音記憶隨時間漸漸消散,他獨特鮮明的性格特質一如簇擁著他的名曲那樣,值得我們傳頌與懷念。

宜蘭礁溪:千年時光流轉,氤氳祝福之地

吳晟×吳音寧:「家」是溪州的土地,也是文學

當步道建立自己的品牌:淡蘭古道 𐌢 微笑山線 𐌢 台北大縱走

不能只有台灣意識,還要有「智識」:前衛出版社40年後依然「前衛」

雲林西螺:紅色大橋下,百年小鎮的新生枝枒

表演、文字與家鄉,丁寧的靈魂歸屬
對演員丁寧來說,家鄉二林的情感與對自我的認識,是隨著年紀不斷流轉變化的一種認同。曾經是斷了根的浮萍,在與自己和解的過程中,丁寧重新梳理自己來自哪裡,也體認到,家鄉正是自己作為演員重要的靈魂歸屬。

吳書原×張鐵志對談:什麼是「荒野美學」?

航向音樂宇宙,「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北流限定登場

「海邊的卡夫卡」熄燈在即,「再見卡夫卡-來Chill溫羅汀」邀請新舊文青回顧獨立音樂傳奇場域
公館「海邊的卡夫卡」將於明年1月熄燈畫下句點,一念電影攜手海邊的卡夫卡,發起「再見卡夫卡-來Chill溫羅汀」音樂影像跨界計畫,推出六大系列活動保存、回顧台灣獨立音樂。

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與環境共生,雲腳貓空
1988年剛從紐約學習歸國的劉若瑀,為了延續葛氏「貧窮劇場」的方法,於是在老泉山上的地,從自己搭帳篷、整理場地開始,種下從優劇場到優人神鼓34 年的發展。

自山林橫空而下:鶴The Crane 的音樂創作與貓空記憶
新生代全才音樂人鶴The Crane19 歲到 26 歲這段時間住在貓空, 山林的滋養帶給他豐厚羽翼,以及足以眺望全城的寬廣視野,他將帶著更多的創作在樂壇振翅起風。

隨著水的路徑穿越山林——Cicada《棲居在溪源之上》

阿拉寶灣如何轉向新生?從大航海文化的起點到永續旅遊的未來進行式
圍繞阿拉寶灣與和平島周邊,一條文化路徑從大航海時代開始,看著西班牙人上岸、阿美族人們深入海灣撈捕及日本人興建防禦工事,此地有著世上最美的日出之一,埋藏的是一則又一則的故事。

探訪彰化的美學地景再造現場:從鹿港溪新生開始,淬鍊城市的美好
彰化縣這幾年重現鹿港溪水岸風光、興建茉莉花壇夢想館及活化永樂商圈,從水文景觀改造、農業轉型到老街區活化,以美學爲經,歷史脈絡為緯,創造出一個嶄新的城市美學故事。

2022台南森山市集周末登場!網羅130組品牌,打造新型態藝術聚落
2022台南森山市集結合當代七大議題「藝術、身心靈療癒、宇宙科幻、書籍小誌、音樂、料理美食、環境永續」,廣邀130組國內外品牌。

什麼樣的策展要用上三年時間?龔卓軍與「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

戴上VR,回到白色恐怖時的暗暝——陳芯宜《無法離開的人》

老市場不神隱,用設計揭見「鹽埕第一公有市場」的美

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在爆炸——各種內容創作形式都在新的道路上奔馳

引領90年代女性戴錶風潮的原創設計!香奈兒Première腕錶的前世今生
世上第一只腕錶可能是拿破崙親妹那不勒斯皇后所配戴的珠寶錶,然而第一只引領都會女性穿搭時尚的腕錶,則必然是香奈兒的Première腕錶。

「3天、2大舞台、5組限定組合、23組卡司、3大市集」2022世界音樂節@臺灣重磅回歸!

專訪臺北白晝之夜總監林昆穎:以夜晚思考一座城市的可能性

王文靜專欄:魔幻街廓,深夜魚市——基隆崁仔頂

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首次同台共演,記寫島嶼土地之聲
由三位臺灣音樂史上的代表人物——胡德夫、陳永淘、陳明章共同演出的「三大吟遊詩人音樂會」,即將在 12 月 30 日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登場,售票於9月26日正式啟動。

「基隆好物」如何培植在地文創實力,打造基隆的文化品牌?

吃飯、睡覺,然後寫歌: Wilco主唱Jeff Tweedy的不藏私寫歌心法

TSO 年度歌劇威爾第:《奧泰羅》,攜手「莎妹劇團」王嘉明導演重磅回歸

後殖民的瘡疤——《納由拉之歌》三個女性、三個世代,試圖走出戰後的傷

達魯瑪克綠能電力公司:一場從綠能實驗開啟的部落自主之路

小智研發:燃燒吧火鳥!把垃圾化為獨一無二的性感建材

集集集度放空學校——大人的生活太緊繃,我們都需要練習放空

2022式「Vespa LX 125 」:一台同時展現義式美學、科技與環保意識的偉士牌
2022年式Vespa LX 125 i-get ABS,以忠於傳統的設計美學、融合現代科技與環保意識,提供更進化的騎乘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