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文章結果 Search Result
共找到799篇關於 產業 的文章。


石資中心:以工業人精神,在自然、產業、人文的平衡中創造永續的起點

找到讓台灣更好的方法——「臺灣吧」10年來如何推動教育與內容產業的創新?

【專訪】唱片企劃戴均叡(戴居): 只要音樂產業還在,這份工作就不會消失

產業大咖分享心法,食在力量「TAIPEI美食產業博覽會」串連美食產業鍊

以百年日式建築為基地,「榮耀基金會」推動台灣音樂劇產業新可能

魚池紅茶復興之路:從產業再造到品牌形塑
南投魚池是台灣紅茶的發祥地,在其間致力耕耘紅茶產業的人們,以充滿開放精神的嘗試與創新,為台灣寫就一段跌宕起落的百年紅茶史。

嘉義文化與產業的再發現:「城美館」✕「ONE WOOD」
2021台灣設計展除了吸引旅人前來,還需做到讓在地人有感,策展人潘岳麟和張伊增分別從嘉義人熟悉的廟宇與林業中,重現家的記憶。

走訪貓空,臺北地景公共藝術以永續的里山精神,連結地方產業與藝術的美好

文化策展,是結合人才、技術和產業的一種介面:今秋藝術節×叫春小搖滾×鬆勢三日節
「今秋藝術節」、「叫春小搖滾」、「鬆勢三日節」,是彰化別具特色的三個文化活動,三位創辦人相聚討論如何以彰化悠久的歷史為養分,創造屬於當代的全新敘事。
EP68|杜奕瑾:台灣未來AI產業之光
Vol.09-6 | 數位浪潮加速進擊,音樂產業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和氣資本創辦人阿滴&志祺:在大娛樂時代,如何找到新媒體產業的頂尖Player?
新媒體創作者阿滴、志祺成立台灣新媒體影音創作者協會與和氣資本,提供創作者串連與分享資訊的平台,致力找出產業裡的頂尖player。

音樂創造的進行式:KKFARM的科技創新如何改變音樂產業?

台劇如何再登國際?《我們與惡的距離》幕後推手湯昇榮談產業觀察

文策院長李明哲:助攻台灣文化內容產業新任務
接掌文策院之前,李明哲已陪伴KKBOX走過21年。今年在疫情下臨危受命,他分享自己如何帶領文策院扮演台灣文化內容產業的推手。

【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專訪國際名廚江振誠| 當餐飲產業的選擇變得重要——「成為一個___的主廚。」

大象體操回鄉:直球投向南方的音樂產業

2022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透明大百科」折射工藝、產業、知識的彩光

AV男/女優經紀人胎尼:我以奶妹的聲量為號召,走跳在這個成人產業

台灣家樂福:以食物轉型計畫帶動產業鏈革命

淡水頂級日料「閤豐割烹」:跨產業職人手藝打造嶄新盛宴

數位浪潮加速進擊,音樂產業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成人影音平台「TWAV」:鄧佳華主演《華根初上》如何改變台灣人看AV產業?
EP69|何奕佳:農場到餐桌的健康好味道
EP41 | 賈培德:配音是講求精確的工作

ONE ART Taipei 2024 「新賞獎」名單出爐!TOP 10 亮點作品一次看
EP13|廖秀哖:由內而外的時尚精神
EP15|馮宇:商業與創作之間的設計
EP26 | 湯昇榮:新台劇的爆發與挑戰
EP27 | 易智言:從《藍色大門》到動畫《廢棄之城》
EP29 | 朱茂亨:來一杯CAFE!N的美學體驗
EP42 | 陳冠百:不消費的生活美學
EP70|吳昕霈:智慧永續的未來
EP84|嚴振欽:用視覺特效超越想像
EP6|劉克襄:創造在地旅行新定義
EP57|吳季衡:累積雲林底蘊的觀光工廠
EP66|陳慧玲:《我的婆婆怎麼這麼可愛》製作人

從旅行大叔到新人YouTuber——工頭堅的中年冒險
EP75|簡莉穎:用劇本映照時代的樣貌
EP11|劉軒:人生是一堂設計課

沈方正:台灣旅遊需要「破壞式創新」!小吃仍有很大開發潛力,但要先回到「生活」

2023金點設計得獎名單揭曉!《VIBES》及《貓空人》榮獲金點設計獎標章

【咖啡師踏查筆記 3】從種子到杯子
VERSE baR 咖啡師踏查筆記第三集:台灣咖啡種植的面積小、人力成本高,咖啡豆的價格自然較高,與衣索比亞咖啡相比,兩地有栽培和風味上的差異。

「新外送時代來了!」foodpanda邁向11週年,分享疫後5大消費變革
外送平台龍頭foodpanda日前邁向成立11周年,特別揭露外送產業帶來的五大變革,與公佈亮眼的「六大核心服務成績單」,宣告將邁向新外送時代。

糯米橋休閒農業區,沿著壯麗溪谷尋味入客庄

打破「紙紮」禁忌迷思,張徐展接下「糊紙世家」傳承消逝的工藝大作
生為百年糊紙老店的第四代,張徐展見證糊紙文化隨著時代潮流走向凋零,但他大膽地透過當代藝術和實驗動畫,讓糊紙文化和自我的身分認同都更加強壯。

討海人生活速寫!漁民的甘苦與信仰中心
小小的萬里區窩著四個漁港:野柳、龜吼、東澳、萬里,漁業是在地居民維生的重要產業(萬里區漁會共有7500多名會員),即便時代更迭,每個世代總會有人站上甲板,將生活託付給海洋。

用鄒族語為咖啡豆命名——「鄒築園」方政倫的百年計畫
在這一波阿里山咖啡大潮,方政倫是走在浪尖的先驅者。他經營的鄒築園咖啡農莊,讓阿里山出產的咖啡豆一夕超車國內其他產區,更躍上國際視野。

你是「N型人」嗎?彰化縣青發處揭開「青創N型宴」,帶來彰化青年創業新視角

【咖啡師踏查筆記 1】阿里山上的咖啡園

【咖啡師踏查筆記 2】咖啡後製的革新
VERSE baR 咖啡師踏查筆記第二集:咖啡後製的革新近幾年咖啡業者、農委會的推動下,台灣豆重返全球咖啡市場的供應鏈。許定燁同為台灣精品咖啡的代表人物。

W春池計畫快閃東京17天!用「小鋼珠」向日本發射循環設計力
W春池計畫於東京開設為期17天的展覽——「東京春室POP UP」,以「柏青哥」(Pachinko)為概念,攜手五位台灣創作者,從另一個面向看見循環設計的各種型態,展覽於9月1日至9月17日快閃展出。
第二站 | ONE WOOD
![一場「不完美」的展覽——恆隆行「IMPERFECT[sic]」賦予瑕疵商品永續美學新價值](https://5mtz55f1.tinifycdn.com/storage/app/uploads/public/658/14d/301/65814d30163e5385765086.jpg?resize.method=cover&resize.width=720&resize.height=480)
一場「不完美」的展覽——恆隆行「IMPERFECT[sic]」賦予瑕疵商品永續美學新價值

plain-me攜手藝術家Gary合作聯名,舞團IP LOCKERS演繹寬鬆層次的街舞人風格

【VERSE VOL. 21】日本,嶄新的文化創意正發生!

阮劇團20歲的成人禮《FW:家的妄想》:以戲劇的真實,記錄離開或留下的足跡
今(2023)年8月,阮劇團應香港劇團「一條褲製作」之邀,以《FW:家的妄想》參與第三屆紀錄劇場節,這是他們第一次登上香港的舞台。這個週末《FW:家的妄想》(9/16 、9/17 )將回到嘉義演出。

傳承一處身心靠岸的地方——鴉埠客棧X南華大旅社
今(2023)年「鴉埠客棧X南華大旅社」重新營業,主理人蔡家第三代Tina和Emily因為與父母攜手整頓老家旅社,重新在故鄉找到傳承的意義。

穿梭AI的異次元空間:DigiWave 2023 「Latent Space」群體共創掀話題

2023台灣設計展「新北O起來」10月登場,感受人文與自然的城市交響

威士忌的「肉脂」味從哪裡來?慕赫200週年帶來沉浸品酒特展
Mortlach慕赫走入傳奇200週年,在台北華山舉辦首場實體特展《慕態》,打造兩大沉浸式體驗空間,邀請酩家一同探索威士忌精髓。

回到索羅梅奧,找尋靈魂村莊——獨家專訪Brunello Cucinelli
《VERSE》編輯部來到這座義大利中部的中世紀古老山城,並且在佛羅倫斯(Florence)男裝周獨家訪問Brunello Cucinelli先生本人,真實感受到屬於BC的文化理想與永續精神。

經典,即是對永續時尚的追求——Brunello Cucinelli及其人文資本主義的實踐
Brunello Cucinelli在其位於義大利索羅梅奧小鎮的總部中,在針線與編織的美感中,創造他對自然與文化的觀察,以人文精神結合資本主義,實踐了當代烏托邦存在的可能。

不只台灣設計展!「鶯歌產地開放日」帶你重新認識一座百年小鎮
第五站 | RE: 嘉義 您有一則來自嘉義的新訊息

浮現祭:在地創生進行式,與清水一起共榮共生

當米其林指南登陸台灣:必比登是美食桂冠,還是小吃的死亡之吻?

一年一度藝術書盛事!「2023草率季」華山登場,超過400組創作者「以滑制滑」抗衡短影音時代
2023年度不容錯過藝術書盛事「草率季」(Taipei Art Book Fair)11月3日將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

IF OFFICE創辦人暨創意總馮宇:「我們要做的,不是把孩子培養成藝術家」

如何守護柳丁與蜜的家園?蜂國蜂蜜莊園分享永續心法
「蜂國蜂蜜莊園」主理人吳俊賢身為第二代養蜂人,應對環境變遷的挑戰,攜手妻子劉京妮成為蜜蜂家園的守護者,為南投中寮鄉農業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衝上天際的「戲台」!東和鋼鐵攜手JJP上演一場「鋼結構」狂想好戲

從《醜女大翻身》到《假面女郎》,5部影視劇看韓國「整形文化」的瘋狂

玉成戲院錄音室主理人Andy Baker——追求理想的聲音,我把老戲院蓋成一座聲音的王國

貴人散步音樂節 ╳ 火球祭:照顧好每一個來的觀眾和音樂人, 是很有成就感的!

和台灣牛一起開趴!雙11限定「純!嗑牛趴」集結品牛、論壇、市集一次吃懂台牛
雙11聚餐派對的創意提案:台灣牛肉怎麼處理才夠完美?由飲食顧問徐仲,攜手「臺虎精釀」、「欣葉小聚」、「野牛殿」隔空對決,推出三道限量台灣牛肉料理。

滅火器 Fire EX.:停下腳步就認輸了
滅火器Fire EX.在今(2023)年6月推出第六張創作專輯《家和萬事興》,隨著生命歷程的轉變,將硬派搖滾樂揉合出滿溢的愛。

以N型神人的品牌力重塑城市面貌──專訪彰化縣政府青年發展處處長黃金樺
2023年,位於濁水溪、清水溪兩溪交會之地的彰化,邁入了建縣300年的里程碑。同時,這座古老縣城也有新生命力正在誕生:從彰化人身分證字母開頭延伸的青年品牌「N型神人」,正在醞釀改變這座城市的能量。

Marsalis Bar馬沙里斯爵士酒館:爵士樂並不會來討好你

「雲林厚工學」最強策展一日遊:400年文化、3大沿海鄉鎮、9大倉庫展覽、8大衛星場館一次看

台灣音樂攻泰!Taiwan Beats連線曼谷,開拓流行音樂新舞台
文化部影視局今年重新啟動「流行音樂拓展東南亞市場計畫」,協助臺灣流行音樂業者開拓多元市場,增加與東南亞的雙向交流,組成Taiwan Beats商務交流團赴泰國進行交流。

一場從演唱會展開的城市精神革新──專訪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

張震領軍陳以文、桂綸鎂、張孝全、許茹芸和鳳小岳,2023簡單生活節「說」的也精彩

金馬最佳導演蕭雅全:「《老狐狸》是我反省、校正自己電影,所得出的結果」

【彰化美食】施清元:鑲在記憶中的無名小吃

從台積電專案經理到暢銷商管作家!郝旭烈如何順流而上,創造自己的無限賽局?

一書一座百年城,預見彰化未知的文化風景——《彰化.前進三百》 建縣300年專刊

再掀石材革命!台灣之光「山恩實業」新花色「ETERNOS 永恆石」華麗亮相

饒舌新人阿跨面,風光少年兄的賽後真心
嘻哈歌手阿跨面回憶起在《大嘻哈時代2》賽事中有如倒吃甘蔗。這位來自南方的無名男孩驚豔四座,他的奪冠之路,有如一部英雄崛起的電影首部曲。

重新回到生活中的東螺溪:由下而上的水域治理行動
彰化的「東螺溪」曾一度是濁水溪河道所在,在社會變遷中遭受三十年的嚴重污染,而在地的公民力量與公部門攜手推動十二年治溪,進一步帶動南彰化的地方振興。

潮間帶上的彰化味:彰化永續漁業的未來
彰化沿海因特殊的潮間帶環境,長久以來發展出獨樹一格的養殖漁業與產業文化,近來也有越來越多漁民轉型友善養殖,賦予沿海養殖漁業全新的氣息。

在百年技藝的傳習中建立地方認同: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創新
彰化完整保留南管、北管音樂戲曲,也有懷古風韻的木作與木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持續提供文化永續傳承的養分,恆常建構人們對在地文化的認同。

【專訪】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亞洲當代藝術將走向何方?親揭2024展會精彩亮點
最新一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將於2024年3月舉行,展會總監樂思洋分享她對亞洲和台灣藝壇的洞見,也預告明年展會的全新亮點。

轉譯老屋價值:南郭國小×1/2 Room Daily Goods & ART×小鎮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老屋承載地方記憶,具有無法替代的價值,因此在都市開發擴張過程中,更應保護及活化利用許多具特殊歷史意義的老屋,讓珍貴的地方歷史紋理得以保存下來。

那些年,陪我們一起度過的 Mercedes-Benz
世界一直向前,不曾停止,但是經典的人事物卻會被時代用力地記下,供我們不斷回顧,得以鑑往知來。這就是我們永遠熱衷於經典的原因。

這個炸雞很「搖滾」!搖滾青年變身全職雞農,打造屏東美食——搖滾雞
蓋一座錄音室、辦一場音樂祭、開一間炸雞店⋯⋯都是「搖滾雞炸雞」及屏東「萬金畜牧場」老闆陳健福(阿福)詮釋未竟音樂夢的方式,或者說,用來改寫搖滾的形式。

大亞集團如何成為支持眾人的穩定力量?
日常用電、再生能源非肉眼可見,卻是讓製造、醫療、金融、服務等不同產業順利運作的重要支撐。而從能源的產生、傳輸、轉換、儲存到管理,致力提供完整能源鏈服務的大亞集團,正是這股穩定力量的來源。

閱覽Prada 110年榮光,「Pradasphere II」上海特展搶先觀賞

以藝文哲思看待能源佈局的意涵,大亞集團董事長沈尚弘 × 導演蕭雅全對談
大亞集團聯手台灣奧美與甫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的蕭雅全導演,在今年推出兩支全新的形象影片——「穩定篇」與「完整篇」,以獨特且動人的敘事方式,訴說穩定和完整的能源規劃何其重要。

國蛋《GDNA》:Mind my own business,其他不在我的視線範圍內
外號 Dr. Paper 的國蛋是連饒舌歌手也信服的饒舌歌手,他將這些年來對生活與音樂的思考揉雜成韻腳,讓所有人聽見嘻哈之於國蛋的變與不變。

【開箱】2023台灣設計展「O」起來:新北市美術館6個展間特色一次看!

小後苑信義店推出「海島之島」主題菜單:致敬蘭嶼、澎湖與馬祖風土

猜猜看這是什麼石頭?2023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打破」石材印象,50+藝術品驚豔登場

叁式Ultra Combos:我們關注的,是人的體驗與感受
數位體驗設計團隊叁式Ultra Combos遊走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用空間說故事、以想像顛覆體感,他們想傳達的從來不是看到了什麼,而是感受到了什麼。

打造專屬於亞洲的影音平台——愛奇藝如何推動台劇原創IP?

台灣設計師汪俐伶聯手伊藤潤二,WANGLILING 2024春夏系列將恐怖穿上身

「直面生命帶來的一切,無須設限」:深度設計工作室創辦人暨藝術總監陳青琳

從墳場到「操場」:埋藏30年台北邊緣人的醉意
和平東路近復興南路交叉口的二樓藏著一間酒吧,從「後現代墳場」改名為「墳場」再到如今的「操場」,近30年來,始終如某種流動的饗宴般,見證不同世代台灣音樂、文化與邊緣人的群像。

台中潮旅「悅樂旅店OLAH Poshtel」,收藏時光的居所

復興魚池日月潭茶文化:和菓森林如何創造本土優質紅茶?

6tan:才不是工作,我在玩遊戲好嗎?

非典型團體——五堅情W0LF(S)

【VIBES VOL. 02】啦啦啦啦,盡情搖擺

專訪漫畫家柳廣成——從「星之卡比」的身上看見自己,原來身為哪裡人並無所謂

「打造出讓全世界都會來台灣參加的市集盛典」——La Rue文創設計如何成為台灣最活躍的生活風格市集推手?

娛樂與科技的跨界交鋒——時代的典範轉移
娛樂形式的革命,科技的進步是一大關鍵,需求與應用的創新,使得各個產業環環相扣,從串流媒體的興起,影響到車載智能系統所提供的服務,我們或許正在見證萬物娛樂化的典範轉移。

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

「我辦的市集要端出更好的beef」——Funtasty有趣市集如何不斷創造美食市集的新面貌?

台灣職人劇的新一波大浪——《人選之人—造浪者》

PressPlay:如何將新媒體內容創作者影響力變現?

從《博恩夜夜秀》到《炎上 BURN》,薩泰爾如何成為最具話題的喜劇製作團隊?
製作《炎上BURN》喜劇大秀的幕後推手薩泰爾娛樂,無疑是近年來最受矚目、也深具爭議的內容製作團隊,他們專注產製喜劇內容、建立成熟的喜劇商業模式,讓原本屬於小眾市場的喜劇,躍升至主流娛樂的消費市場。

AKB48 Team TP:日系偶像在台灣持續進化中

在「不滿足」中求取設計與市場的精準平衡——陳靖雯與她的變形記

杜宗祐×林潔心:臥虎藏龍的千禧嘻哈能量

RE-「Start It Underground」蛋堡:羈絆越少,我可以越任性

鮮乳坊8周年!推出4款「牧場特色鮮奶茶」喝出純淨風土滋味
鮮乳坊於今(2023)年邁入八周年。今年鮮乳坊推出與牧場、手搖飲品牌合作的四款牧場特調奶茶,在「乳意生活節」呼喚奶茶愛好者,品嘗在地風土滋味。

陳鎮川:我仍然著迷於燈光全暗、拉起帷幕的那一刻

瑞迪廣告:著迷於聲音魅力,持續開拓更多可能性
podcast興起之後,讓現今的聲音市場熱鬧非凡。以傳統廣播廣告起家、代理全台173間廣播電台的瑞迪廣告,如何在聲音媒體百花齊放的時代,持續與客戶一同玩轉聲音?

第一間漁港邊的美妝概念店:茶籽堂扎根宜蘭,從城市走回土地

美食佳釀之外的溫暖:釀酒師Winnie×食物設計師大毛

2023金點新秀設計獎──以設計響應循環永續趨勢

《原子少年》的關鍵推手詹仁雄:偶像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原來亞洲當代藝術界正在發生這些事?——2023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卡米地喜劇俱樂部總監Social張碩修——喜劇比死難,但我們還是撐下來

江振誠: 「台灣味」是一個不斷在加減乘除的公式
江振誠說得好,台灣味不只是阿嬤或媽媽的味道,是一個不斷變遷的味覺記憶。我們要問的是:屬於我的台灣味是什麼?下一代的台灣味又會是什麼?

北美館與+10・加拾聯手,編織台灣女性畫家的抽象筆觸

VIBES Forum:讓雜誌也能現場演出

2023臺北時裝週:以台灣傳統藝術為主體的時尚盛宴

走讀山海間的老漁村故事:八斗子步道

More is More 新奢世代的極繁主義,保持超繁的多維眼光
時尚是即時,風格才是永恆,真正生活風格家不追逐最新流行趨勢,而是從生活中挖掘鑽石般雋永的靈光,活出自身閃耀繁華!這一群領導風格美學的新奢領袖,我們從他與她身上看見跨感官的審美互動。

《過時‧過節》一個讓毛舜筠情願無償,也要述說的香港家庭故事

東北角新地標凱渡廣場酒店,房間眺望龜山島、江振誠操刀饗宴

全台灣首座留聲機博物館,「文鼎留聲博物館」穿越200年聲音紀錄的歷程

詮釋龐克反叛精神,PORTER INTERNATIONAL推出「PUNK系列」包款
當現代人更加專注在擁抱真誠、做最真實的自己,PORTER INTERNATIONAL推出嶄新「PUNK系列」,邀請人們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一起跳脫主流社會結構。

雄獅打造「Island133」餐飲與策展複合空間,向世界公開台灣可食花草

【VERSE VOL. 17】新娛樂世界

《模仿犯》如何從日本經典小說改編為全球前十名的台劇?

「樹洞裡的沙龍,帶你腦內微解封」——北流與柯智豪團隊邀你一起漫談海外音樂現況

台灣海拔最高五星級飯店:阿里山英迪格酒店為什麼這麼貴?
228連假時,今(2023)年1月中正式開幕的阿里山英迪格酒店,因為一家四口入住三天兩夜的費用,高達新台幣6.9萬元,引爆社會熱議。究竟,這間全台最高、阿里山第一間的五星級酒店在貴什麼?

一本推理小說《模仿犯》如何變成台劇IP與實境遊戲?
推理小說《模仿犯》歷經20年發酵,累積不少書迷,如今更成為華語影劇改編的重要IP。一部劇、一本書到實境遊戲,製作公司瀚草文創帶來無數驚喜,廣邀多方創作,證明了內容產業這塊大餅,仍有無窮的可塑性。

台灣偶像團體新浪潮——專訪人氣男團Ozone

《模仿犯》出品人陳國富:是時候來做更難的劇了

國際混搭在地的藝術不眠夜,「夜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5月盛大展出

Q-LAB曾柏庭:「建築,是改變未來生活的敲門磚。」一窺建築人的創業與創見

台中大甲:圍繞信仰而生的海線小鎮
每年4月盛大的大甲媽祖遶境,聞名世界的腳踏車公司和周邊聚落,以及說到芋頭必然會聯想到的生產地,大甲這座被海滋養的小鎮,看似偏遠,但其實一直都在台灣人的生活之中。

HOLA REAL 推出新系列,在「世界地球日」讓日常綠起來!

黃豪平:被兵變之後,我才明白喜劇的意義
黃豪平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中生代單口喜劇演員之一。最近他出版新書《不只是喜劇演員:黃豪平的諧槓生存學》回顧自己的喜劇生涯,不回來是理所當然;而其後之所以回來,是因為他失業,也失戀了。

沉浸式體驗島嶼之美——科文双融《絕美之島-縮時台灣映像誌》盛大首映
由科文双融推出的《絕美之島—縮時台灣映像誌》六月開展,結合新銳攝影師馮業輝的百萬張8K縮時攝影作品,濃縮呈現出台灣的自然山川及人文景色,打造最美麗的人文科技風景。

2023年台灣米其林/台灣味寫歷史 態芮奪全球首間三星台灣菜
《台灣米其林指南2023》今天宣布完整名單,總計選出44間星級餐廳,與去年的38間相比,有明顯增長。米其林也在台灣選出全球首間三星的台灣料理餐廳Taïrroir態芮,為台灣味寫下歷史新頁。

南投信義晨軒梅主理人王貴香:相伴農友永續家鄉梅園記憶

「琉璃工房」楊惠姍談張毅:除了藝術,他留下的是對文化信仰的執著

彰化員林:風華古都的家鄉生活感

疫情之後,台灣如何幫助北海道找回重生力量?
北海道知名的滑雪勝地二世谷,疫情前平均每年吸引逾16萬遊客到訪,但2020年卻只有183名遊客前往,2021年甚至更少,只有77位遊客⋯⋯

深澤直人親自為 Gogoro 配色,注入無印良品取樣於自然的設計語彙

從本地到國際,台中Café Prouvé的精品咖啡新浪潮
台灣大道林蔭下,由MOT明日聚落所成立的設計選物店「明日選品MOT SELECT」,近日玻璃櫥窗換上新形象,比天空還深、比海還亮的鈷藍色,觸動設計人感覺敏銳的神經。

達瑞創新╳感官花子:將日常中的驚喜,作為生活美學的養分
旗下有BESV電輔車、A2H精釀啤酒的「達瑞創新」,邀請以園藝美學為空間帶來驚喜的「感官花子」,彼此交換感官體驗的探索觀點,思考台灣在生活美學這條路上,還能望見什麼樣的風景。

揭秘台灣茶的百年歷史,臺灣客家茶文化館推出最新展覽「尋客茶路:以茶之名」

新濠一滙的義式美學生活——公設設計師王勝正揉合米蘭與江翠的雙城美學

新濠一滙的義式美學生活——燈光設計師袁宗南在板橋點亮米蘭晨曦印象

新竹市吹起文化之風:啟動多元閱讀行動,共作城市故事

北海道飯店集團千金「來台尋根」,用一杯紅酒打開台日合作
站在花蓮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移民村遺址外,日本北海道濱野飯店集團常務取締役濱野沙也加,臉上汗水、淚水早已分不清。這是她的第三次台灣行。

將美學注入生活,用建築實踐承諾——新濠建設機構董事長蔡家福
新濠建設機構董事長蔡家福一早從位於自家建設的「馥人灣一山區」住處準備出門,不時與進來的住戶打招呼、閒話家常,難以想像建商老闆與客戶的互動是董事長的日常。

《Barbie芭比》:原來在性別與權力的戰爭中最難的,是好好愛自己
被2024奧斯卡提名六個獎項的《Barbie芭比》,當初華納影業在上映此片之前,重未表述過劇情走向與核心;首映之後,電影便迅速地被定調為是「女權電影」,引來許多男性觀眾的不滿。

嘉義「小城風味實驗計畫」串連43家在地名店,用舌尖走訪嘉義市的風土

什麼才是熟男大叔的旅行況味?——李清志 & 邱一新的「大人味旅行」

中城繁華不是夢!蘇睿弼的街區散策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創辦人格魯克領路:從鐵道開始的舊城時光散步
走上台中以鐵道園區為中心點,往南北延伸長1.6公里的綠空鐵道軸線,就能盡覽日治時期發展至今的歷史建築、文化空間,同時體驗日本政府在台中規劃出的宜居城市想望。

遠雄台中悅樂旅店,從走讀旅行發現城區新價值
台中悅樂旅店聯手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和《VERSE》,鑽研地方的走讀文化,讓旅行不再只是流於表面的觀光,而是深入體驗地方的文化精髓。

台灣茶奪英法茶葉大獎金牌! 冉冉茶事茶職人藍大誠首創Tea Dining高端體驗

《Magazine B》如何用一本雜誌呈現單一品牌故事?
《Magazine B》隸屬於B Media Company媒體集團,每一期專注說一個品牌(brand)的故事,雜誌除有韓文版之外,也發行國際英文版。

詹朴:每件服裝都是一個可述說的故事
有人說閱讀是一個人獨自在紙上的旅行,在探索並理解世界的同時也反思自我。而對堪稱最會跨界的設計師詹朴來說,幫別人做衣服,就是他探索、理解世界的方式。

【OOTD】時尚KOL李瑜:不辣不休的3個風格關鍵字—愛自己、皮革、Y2K
「辣」是李瑜穿衣的最高標準。她認為,時尚某種程度是一種「愛自己」、「相信自己」的過程,自信到你已不需要透過名牌包或是全身logo來突顯自己。

一起「入坑」穿越71年!KK Bar金酒吧的共感微醺
如何從眼耳鼻舌身心,體驗一杯超過71年歷史故事的美酒?跟著《VERSE》走入沉浸式坑道劇場,從五感六覺出發,親嚐一趟金門高粱酒香的共感旅程。

從最多數的弱勢,成為最大的小眾:當代台語文學出版的意義與展望
作為文化復振的「小眾」,台語文運動仍有許多理論與嘗試還在進行,那一種對民主自由的實踐與追求。但這樣的活力,有沒有辦法撐到市場的成熟與讀者的接納?還是台語人口會衰退到不再具有優勢?

成為音樂人前進國際的推手:金曲國際音樂節第十年

浪漫台三線——在奔馳的路上,去追逐風和自由
逃開吵雜的水泥叢林,奔向浪漫台三線,在這條將客庄人文、地理環境、產業特色與美麗自然風光串聯起來的客家夢幻大道,伴隨著 Mercedes-AMG SL 43 融入旖旎風光之中,也成為他人眼中的美麗景色。

下個亞洲流行音樂的模樣,都在2023GMA SHOWCASE金曲售票演唱會!

2023淺動音樂創作營熱烈報名中,邀請9m88及壞特 ?te等夢幻導師一同帶領學員創作成長!

海⾺迴實驗計畫新書活動:當記憶不再稍縱即逝,它活在你的___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花啦嗶啵Falabidbog」:循著公路,一起Becoming Hakka!
依循台三線,跨越北桃竹苗中五縣市、17個鄉鎮市、長達150公里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以「花啦嗶啵Falabidbog」,從藝術與設計出發,帶領人們踏上一場盛大的公路旅行,提供更繽紛多元的客家想像。

大師重磅開講:金曲國際音樂節音樂專題講座開放報名中!

【VERSE VOL. 18】相見於這條漫長的文化之路

創作歌手黃宇寒:我在交錯的語言之間尋找流行
身為客家與印尼華僑「混血」,黃宇寒能唱的不只是客語,還常以音樂包羅英語、印尼語等多種語言,在多聲道之間轉換,不僅是她創作上的祕密武器,更是平凡不過的家庭日常。

大高溫時代來臨!HOLA「涼」心獻禮 即日起-7/16 快閃北中南
端午節後正式進入酷夏季!居家生活品牌HOLA準備「涼」心送禮提案,以專為台灣氣候打造的HOLA SNOW TOUCH冰紗系列,帶給大家一個透心涼的夏天。

是誰讓「AI陳珊妮」開口唱歌?專訪Taiwan AI Labs杜奕瑾
6年前,自美國回到台灣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的杜奕瑾,看中台灣在文化藝術音樂領域的多元潛力,從成立之初便投入相關領域研究,並以AI技術開發歌曲生成、歌聲生成,希望創造人機介面的新可能。

向海洋說聲嗨!航港局「Taiwan Hi 」新品牌亮相!邀你體驗藍色公路之美

【2023暑假旅行】寒沐酒店「岩彩」 餐廳大啖現流海鮮、夏令營當一日牛仔!

聽過「侍鹽師」嗎?台灣手工鹽職人與晶華打造「ROBIN’S 晶選鹽套餐」

零廢時尚Story Wear翻轉大稻埕百年古蹟,全新永續基地誕生!

阿里山咖啡:島國雲海,長出世界級精品咖啡魔豆

無氏製作創辦人吳孝儒:「設計來自於對生活的取樣」
無氏製作團隊由吳孝儒創辦,無論是傳統產業、文化策展,或者甜點包裝,他皆能深入挖掘案例的脈絡與故事,發展出「型隨在地Form Follows Story」的創作理念。

Le 19M工坊:下一個世代巴黎的時尚與文化基地
Chanel在巴黎落成的Le 19M工坊總部,或是位於士林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都以各自的樣貌,表達了對時尚、藝術、表演的關懷及對環境及意義。

感動日本首相的和牛!晴山日料「飛驒牛」限定壽喜燒綻放極致美味
岐阜縣縣長古田肇親自率領岐阜縣代表團來台推廣飛驒牛,攜手台北美福大飯店「晴山日本料理」等多間餐廳,即日起在全台供應飛驒牛限定饗宴。

彡苗空間實驗:打造「南美春室」與「阿霞飯店」,難以被定義的空間說書人
「彡苗空間實驗」是由八位設計師組成、年齡平均30歲上下的年輕團隊,擅長將品牌精神與故事轉化成設計語彙,成為以空間說故事的說書人。

《我心我行》導演姚宏易的自我提問:如何在有形的現實中捕捉藝術的無形?
我們與導演姚宏易進行對話,這位將劇情片、紀錄片、現代舞劇與舞台劇形式合而為一的電影創作者,是如何看待電影與舞蹈之間的藝術性?

《疫起》&《人選之人》導演林君陽:真正觸碰到我的是跟世界的連結

大亞集團「能源藝術展」:金工藝術家李昕,以銅線打造沉浸式工藝空間
能源鏈領導品牌大亞集團歡慶68周年,攜手金工藝術家李昕打造「Energy:Point, Line and Plane」能源藝術展。

No.1 關於台灣漫畫消失的記憶(上)

【專訪】中國近年最成功戲劇《漫長的季節》文學策劃與作家班宇——整個季節將它結成了琥珀

來約美術館喝咖啡!全台必去10家美術館咖啡館:不只咖啡香,慢食早午餐、職人牛肉麵帶來感官「饗」宴
美術館附設咖啡廳似乎已成了一種「標準配備」,《VERSE》編輯特別推薦全台9間美術館內外的絕佳咖啡館,從北美館、高美館,到金馬賓館,讓你充實心靈之外,也可以享受餐飲的文化體驗。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十週年!從一顆部落的種子,到山海間綻放藝術之花

走進「都蘭」:在山連海的邊緣,是藝文孕育之地
東海岸以台11號公路為軸線,近百個聚落依山傍海帶狀分佈著,其中都蘭這個小小的海濱聚落,本身就是當代多元紛呈的全球化世界的縮影。

整個山林都是他們的展場!金瓜石「黃金盛典藝術祭」邀人們看見山的記憶

從台北工地到都蘭糖廠:Siki希巨蘇飛,一位阿美族藝術家的文化守護之路

《2024臺東慢食指南》30間獲獎餐廳一次收錄!手鏢漁獲餐桌、部落野植風味、永續食材料理展現臺東多元文化
臺東縣政府自2012年「產地餐桌」開始,持續推廣在地慢食運動已有十二年的歷史,不僅逐漸發展出在地獨特的慢食風貌,也連結越來越多認同慢食精神、深入臺東多元飲食文化的料理人。

攝影師苗嘉澍:透過鏡頭擁抱音樂

田馥甄、許富凱雨中開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在稻浪間迎風而歌,感受秋收的自由自在
在滂沱大雨中,「2024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如期登場。無畏風雨開唱的田馥甄和許富凱,以其溫暖動人的歌聲,爲這場年度盛會和金黃色的美麗大地,留下最動人的回憶之一。

2024台灣設計展在台南!百年市場迎來設計浪潮:「踅台南.造市場」五區亮點一次看

從台灣直飛熊本!秋日賞楓泡溫泉——不可錯過熊本縣「菊池溪谷」70周年慶典泡湯之旅
今年熊本縣適逢菊池溫泉70周年,現正迎來最美秋天,菊池溪谷的楓葉染上紅黃交織的色彩,夜晚還有點燈活動增添浪漫氣氛,除了溫泉街燈光秀外,當地季節性美食更讓秋季體驗大升級!

花蓮必去景點「理想PAARK水岸生活」,在品牌識別融入花東在地風貌、展現療癒精神!
花蓮壽豐鄉台11丙公路旁的風格景觀水岸公園「理想PAARK水岸生活」,將在2025上半年正式開幕,而交由知名創意團隊ADC STUDIO操刀設計的品牌識別也正式登場。

開箱/茶人藍大誠的焙茶工作室:找到台灣茶的風味品飲脈絡

專訪/張艾嘉的實境食譜——以歡笑與回憶為佐料,聽《艾嘉食堂》大鍋裡的回憶故事

馬華作家范俊奇——寫人要看很重,寫景要走很輕
素有「文字造型師」之稱的馬來西亞作家范俊奇,以獨特人物書寫的《鏤空與浮雕》系列廣為人知。新書《天涯太遠,先到海角》則是一本關於旅行、卻又非關旅行的非典型散記。

2025春夏男裝在M型趨勢下的創新突破:跨世代的時尚更迭

Tory Burch寫下女裝新歷史!榮獲WWD 2024年度女裝設計師大獎

打造森林級呼吸體驗!美國BROAN全新PETNONA小輕空淨機「鉑納淨技術」,釋放負離子好空氣

探訪台灣最後手工皮鞋工廠:「林果良品」接手貝斯特,40年製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430組創作者齊聚!2024草率季「沒有錯」破紀錄,20國藝術家顛覆創作框架

來自彰化二林的世界冠軍!興波咖啡吳則霖的精品咖啡之路

老年人適合重訓嗎?怪獸訓練創辦人何立安:「原本連走路都吃力的老人,現在可以六角槓硬舉80公斤!」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的社會,老年人口該如何保持健康生活?透過運動科學發現,漸進式超負荷的肌力及體能訓練, 或許能逆轉老化帶來的失能危機。透過訓練恢復活動力,重拾長壽而幸福的人生,這是一個正在爆發的新趨勢。

2024桃園眷村文化節盛大登場,「共創、記憶活化、解密眷村」三大核心精彩打造眷村之趣
桃園自2001年起領先全國舉辦眷村文化節,重現眷村的人文歷史與文化記憶。今年的「眷村文化節」再度於十月展開為期逾兩周的精彩活動。

你是「三星人」嗎?來三星創意市集一次體驗Galaxy AI生活,超過40間特色店家打造超酷活動
Samsung三星特別打造的「Chill星人創意市集」網羅台南Stable Nice BLDG.、Her呷奶酥厚片與餃子樂40間以上特色店家,不只有美食、手作,還能體驗AI手機的強大功能!

從一瓶絲瓜水到觀光工廠:走入廣源良,深探二代經營者的品牌轉型之路

直擊2024臺灣文博會「寶島百面」幕後,參展品牌創新高,商展總監黃昱禎看見臺灣文創力

【OOTD】oqLiq共同創辦人暨服裝設計師洪琪:思索穿衣的3個風格關鍵字——設計、剪裁、面料

愛馬仕跨界電影:《愛馬仕飛馬行空》以奇幻鏡頭拍出精品之旅
2024年7月17日起至8月11日【愛馬仕飛馬行空On the Wings of Hermès】電影版於台灣限時上映,大眾可透過掃描下方海報愛馬仕官方LINE帳號QRcode免費預約觀看。

一片地圖對應一個時代!「透・南城」AI美學加持,穿行臺南400年
臺南400城市空間大展「透.南城-城市穿行400年」 於臺南美術館1館開展,藉由AI科技、藝術美學展現古都文化底蘊,提取不同向度的歷史脈絡,並提出與城市一同前行的未來展望。

找到自己的職場影響力!設計人生論壇邀請賴佩霞、謝瑞珊等跨界領袖輪番演說
秝芙職人經紀8月24日舉辦「設計人生論壇」邀請來跨產業知名人士,闡述未來世代產業競爭力人才的必備技能。幫助參與者找到自身市場定位,提升影響力!

臺南400/「台南晶英」十年有成!攜手在地首創漢堡節、霸道趴⋯食藝新體驗,專注永續成台灣首家健康旅遊認證旅店

2024金鐘獎主視覺出爐!特邀時裝設計師詹朴任視覺總監,APUJAN十週年後再創里程碑

爵士樂迷必到!「臺北爵士音樂節」8/18登場,國內外頂尖樂手齊聚大安森林公園、西門紅樓點燃台北夏夜!
臺北市年度爵士音樂盛事「臺北爵士音樂節」即將自8月18日至9月10日盛大登場!今年以「Dragon Jazz Dance龍來舞JAZZ」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來享受爵士音樂。

台灣超越日本?作家野島剛寫出真相 :「無論是投票率或同性婚姻合法化,日本都遠不及台灣。」

2024臺灣文博會/3D裸視影像迎賓,570品牌攜手策展、走讀、論壇與展演,共譜臺灣文史新章

2024盛夏必逛展覽:teamLab、柯南30週年紀念展、梵谷等10大特展時間、資訊一次看
今年夏天超級無敵熱,如果不想曬太陽不妨趁著假期間來看看有趣的展覽吧!不僅能吹冷氣還能拍出絕美的文藝照片,還有適合親子一起「玩中學」的展覽,千萬別錯過!

正因桃園什麼都有,在「中原文創園區」,什麼都能發生

專訪YouTuber「融融歷險記」Ben吳宇堯/愈冷門他愈愛!以外景主持人為目標,透過鏡頭深入探索大眾難以窺見的異域國度

健身工廠:「嘿,你今天練了沒?」讓健身運動走入日常生活

台饒陷阱霸主高浩哲K-HOW領軍,「亞洲四小龍」9/1集結四地饒舌歌手齊聚演出
由近期發布新專輯《永劫輪迴》的饒舌歌手高浩哲(K-HOW)領軍,邀請亞洲四座城市裡的饒舌歌手齊聚共演,《亞洲四小龍》首站台北場將於9/1登場。

年度餐飲盛會:「Flavor Culture Gala」風味文化年會 9 月 10 日強勢回歸!挑戰全方位餐飲最強進化論

台中紅點文旅10週年!10大改裝亮點一次看:攜手藝術家鄒駿昇打造「大人味的玩具店」
曾獲得《米其林指南》推薦的設計旅店紅點文旅以全新樣貌重新開幕,不僅是對過去十年的致敬,也融入了許多創新嘗試,想必會成為喜愛城市探索、品味獨具的旅人們的住宿首選。

窖藏奇遇:百富威士忌的時光紀事

大稻埕潮流店再+1!新品種吐司「 PILLO 」如枕頭般Q彈,首間概念店攜手「慢慢弄」推出聯名料理

【VERSE VOL. 25】那些難忘的牛排時刻

演唱會視覺統籌蘇揚庭(May Su):以共創的立場回應音樂作品

解密《愛情城事》10張電影海報設計,喚起你對愛的超展開想像——「這裡藏著愛的模樣!」

沙伯迪澳創辦人何偉新:從代工到品牌,在彰化打造台灣皮革新典範

林果良品曾信儒:重塑MIT手工皮鞋價值,用大數據翻轉彰化社頭襪業

既是博物學也是生活學,「0km山物所」的台灣百年山林再發現

主演《工作細胞》再創高峰!「日本國民男神」佐藤健全解析:如何屢次掀起社會現象,並夢想向世界推銷日本影劇!

怎麼擺茶席? 跟著製茶世家傳人藍大誠,學習紫砂壺、蓋碗沖泡,一次精通烏龍茶、紅茶完美比例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3/王宏誠:領略精深茶技,茶菜變茶金的五星之路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2/伍志庸:拓展阿里山茶魅力!從好茶到風格旅宿,重新詮釋產地茶文化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4/羅竣瀚:為茶巡山,跨越115公里漫漫茶路的茶人家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5/陳昭龍:製茶競賽勇奪雙冠,好茶誕生在「人茶合一」的時刻

嘉義頂尖茶人系列6/黃昶銪:引動南道茶興起,從單一到混種深研小葉種紅茶的可能性

專做女性設計的訂製襯衫品牌「The Press & Co」:找不到品牌痕跡,就是最時尚的事!
創立於2023年的The Press & Co,是一個專做女士襯衫的品牌,更準確地說,它像是一間女裝正裝裁縫店,經營哲學宛如隱身巷弄裡的老牌男士西服店——只專注做好一件衣服。

鹽水藝術小鎮的誕生:從「月津港燈節」到「漫月美行動」,台灣水岸燈節發源地的幕後紀實

咖啡的多重宇宙!台北老屋咖啡沙龍BEMO Salon全新開幕,攜手亞洲50大甜點名廚打造《春日繁花盛宴》咖啡體驗

南投魚池秘境「雁寓尋路」:在大雁村的茶香山林間,尋找心靈棲所

二十年,兩棟房子,一些爵士警察,一個Google前亞太區副總和他的樂團 ——專訪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 Richard
融合爵士的迷人之處,在於它總能在不同元素中找到平衡,創造出意想不到的美感。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Skyline)走過二十年,在音樂中融入台灣特色,譜寫出專屬於自己的獨特聲音。

光禹國際:開啟台灣野奢旅遊新時代

減碳迷思!「不吃肉、買當地食物」真的夠嗎?解構飲食碳足跡的真相與盲點

設計,改變一座城市! 專訪艾淑婷副院長:「台灣設計展」如何以設計力創新城市治理?
設計不僅是美學表現,更是推動城市創新、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VERSE 專訪艾淑婷副院長,深入探討「台灣設計展」如何改變台灣城市的未來。

獨家專訪/越南影帝連炳發,跨海擔綱台劇《化外之醫》主演:透過角色為移工撕去負面標籤

王玉萍:連結更多人與花蓮的故事

蔡昇達:花蓮的「尺度」跟別的地方不一樣

漫步中壢舊城區 探索跨越時代與文化的生活風景
中壢位處桃園市的中央地帶,從日治時期鐵路建設開始,歷經許多新的改變與族群的移入,形塑出多層次的文化風景。桃園市長張善政跟著扎根於中壢的在地團隊「桃園藝文陣線」,走讀以中平商圈為主的舊城區。

花蓮將軍府1936:從歷史重建一座山海文化美食聚落——5間不能錯過的特色美食

不只賣商品更賣故事!花蓮必逛選物店「山海百貨」與「秋月商店」的地方創生美學
走進花蓮在地選物店,就像踏入一個凝聚地方風土與人情溫度的迷你小宇宙。主理人並非只是販售商品,更分享生活哲學,以回歸對土地的感恩,邀請每個人細細品味花蓮之美。

李照興 ✕ 卓男: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年代和港片未來

鳳小岳:當我和吉他對戲,我只需要做我自己

戴上耳機,探索身心靈的浩瀚宇宙:《靈魂相談室》、《神仙補習班》⋯5個必聽療癒系Podcast節目

彰化員林幸福販賣所:用在地食材打造60款手工冰淇淋,重現農產美味
「幸福販賣所」的老闆洪維駿一生中有許多誤打誤撞,這些機運讓他在世界各地累積不同的工作經歷,也在十多年後將他帶回家鄉扎根,將所有經驗化作為一支傳遞幸福的冰淇淋,呈現他眼裡彰化土地的樣貌。

見本生物創辦人盧翊軒:設計音樂視覺,找回創作初心
近年音樂圈裡,從大型活動至音樂專輯,都很難忽略見本生物的參與;而每一回參與對盧翊軒而言,都是個重拾創作者意識的過程。「做音樂類型的作品,會讓我更覺得自己維持在創作者的角色。」他這麼認為。

從科技業到友善農業:「田野勤學」創辦人用自然農法打造彰化黃豆新地標

「小高潮設計事務所」主理人色長:從情慾插畫到出書辦展,用創作說一個二水故事

「奇步應用」夫妻檔以科技實踐地方創生:用解謎遊戲與LINE機器人重新定義彰化
軟體服務與地方創生,兩個主題看似遙遠,卻都是軟體公司奇步應用的創辦人陳佳新和謝宜伶懷抱熱情投入的事業。他們以家鄉彰化為基地,用數位工具協助彰化的地方發展,串連在地社群,實踐共好的精神。

中衛三代接班人打造彩色口罩王國:從75年老字號到台灣防護時尚第一品牌

「樹園藝」創辦人陳妍卉:從田尾園藝世家到打造台灣植物美學新典範
從路邊擺攤的田尾花商之子,到台灣重要的進口植物販售者、在地植物園藝品牌推廣者,植物專賣店「樹園藝」共同創辦人陳妍卉,人如其名,一生都和花卉、園藝產業有著難以割捨的緣分。

丁寧:彰化二林的女兒,用演技療癒人生——「家鄉使我成為一個有靈魂的表演者!」
對演員丁寧來說,家鄉二林的情感與對自我的認識,是隨著年紀不斷流轉變化的一種認同。曾經是斷了根的浮萍,在與自己和解的過程中,丁寧重新梳理自己來自哪裡,也體認到,家鄉正是自己作為演員重要的靈魂歸屬。

臺北里山川公共藝術計畫:用藝術重構貓空文化,沉浸山林自然美好

走進築夢臺3線!森果川的創新農村之旅——看見蜂農、製梅廠、杏鮑菇農場的轉型新風貌

敬食、敬情、敬幸福:《JINHO宜蘭敬好生活》精選14間在地品牌,譜寫職人對「宜式」生活的想像
為傳遞在地之美,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於2019年成立《JINHO宜蘭敬好生活》,每年透過徵選的方式,集結當地特色商家、結合品牌展售與產業資源,打造蘊含文化創意與職人精神的選物平台。

百朗全新PETNONA空氣清淨機,不只淨化空氣,更為日常帶來質感好生活

在花蓮「丘丘.森旅」展開身心靈旅程——連結台東在地「自然醒慢活祭」找回平衡的自己

鹽水:跟著藝術漫步港鎮,體驗與歷史共生的地方生活

「咖啡島嶼:臺灣精品咖啡展」從產地到杯測,一探臺灣精品咖啡的傳奇

用文字說故事:移工作家莉莉的文學獎之路

「台灣也是我們的家!」80萬移工在台灣:從失語困境到多元發聲

建築師劉培森的美術館革命!從「北美館二期擴建」到「台中綠美圖」,重新定義台灣藝術場域

草間彌生台北特展:70組經典作品、1998年《圓點的強迫妄想》重現北師美術館

《文學覺醒》作者張志龍:從歌德到村上春樹,帶人們重新回到青春與文學

讓山林走進生活:「山林製造」的永續共生之路
台灣橫跨熱帶與亞熱帶,擁有多變的地形與陡峻高山,孕育出豐富多樣的林相與山林資源。「山林製造」整合台灣各地森林育樂場域。透過精心規劃的選品店、概念館與在地商品,邀請大眾以嶄新視角體驗山林之美。

台灣首屆美國威士忌酒展:30萬元珍稀波本、限量版BTAC現蹤

建築記憶再生!史博館70週年 ✕ 點睛設計打造永續建材美學
國立歷史博物館2025年迎來建館70週年,攜手點睛設計(Dot Design)展開永續創新計畫。透過將館內退役的大理石、瓦片等建材,轉化為限定紀念商品,探索「回收」與「創造」之間的共存。

2024百富心藝計畫/蔡依林深入百富風味版圖,探究「一心造一藝」的起源

早上吃得像國王!超越英國的英式早餐:精品肉鋪RÒU攜手名廚打造「RÒU X James Sharman」皇室規格端上桌
英籍名廚James Sharman攜手台畜旗下精品肉鋪共同開設「RÒU X James Sharman」,打造血統純正、甚至皇室規格的英式早餐,讓人見識「早餐之王」流傳300年的魅力。

【台新 關懷台灣系列】永續行動四部曲:從南投梅農到花蓮稻農,為「認真」公益發聲

為什麼霜淇淋能帶來快樂?關鍵在這物料:「全家」Fami!ce霜淇淋遇見台灣風土好味

超重量專訪奧斯卡最佳導演《奧本海默》諾蘭:我所做的事就是操縱你對時間的感受

《後謠景像詩》策展人陶婉玲:我們仍要傳遞那些(或許)偏小眾的事——一場活動如何結合後搖滾、藝術與詩歌?

你記得「電視催眠秀」嗎?催眠是巫術,還是科學?帶你走入潛意識的世界

「0km山物所」逾500坪空間探索古蹟、瀕危植物,全球唯一的台灣山系概念店落成

英國品牌DAKS歡慶130歲,用新潮格紋與優雅輪廓換上春裝

把五漁村搬到華山!「頭城五漁鐵」藝術家駐村成果展,帶來東北海岸的人文脈動
「藝起漫遊五漁村-頭城五漁鐵藝術家駐村成果展」結合十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駐村創作,帶領民眾深入探索五漁村獨有的生活風貌與文化特色。

仙湖休閒農場──走進焙灶寮框景,感受龍眼山林的眷顧
位於台南市東山區的仙湖休閒農場,擁有可一覽嘉南平原的絕美陽台框景、大方雅致的建築空間。這些設計理念出自第六代主理人吳侃薔之手,他將在地的焙灶寮文化轉譯成旅宿形式,向遊客述說家鄉山林土地的故事。

我願意接下魔戒,但我不曉得方向——《托爾金傳說故事集》譯者李函專訪

重新認識花蓮市:花蓮花蓮,小徑分岔的花園

嘻哈王子李英宏為《莎莉Salli》量身打造主題曲,更軋劇中台味直男一角
身兼創作人、製作人身份的李英宏,今年為愛情電影《莎莉Salli》首度挑戰融合藍調、電子舞曲等跨元素全新創作,更下海擔綱主演台味直男「阿豪」,為電影注入李氏幽默靈魂。

一卡在手,共築綠色大未來!iPASS一卡通十年有成,「嗶」出減碳好生活

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重磅回歸!一次飽覽國內外78家藝廊

【VERSE Room】開箱格鬥電競冠軍「五股石油王」的房間——武林藏在掌指間

許知遠「旅行三書」:探尋世界,重訪被遺忘的歷史

一起親近「阿塱壹壹貳山」!大亞電纜攜手在地協會共同倡議減廢愛地球
大亞集團與美麗家園基金會成員親自走進阿塱壹古道,展開淨灘撿海廢行動, 首發團成員將撿拾的垃圾扛出古道,親身感受淨灘的辛苦與收穫。

最頑皮的三金音樂人柯智豪:「everything總監」的奇想世界
人稱「豪神」、「everything總監」的柯智豪,作品不僅是「三金」常客,更頻繁出現在「金音獎」、「傳藝金曲獎」的舞台上。他仍不斷拓展著音樂所能觸及的極限。

「冥想」其實很像潛水?專家帶你一起冥想,出發到另一個小宇宙

VERSE:用一本雜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中,指認出正在浮現的文化浪潮

馬來西亞最大中文論壇「TEDxPetalingStreet」十年有成!專訪創辦人黃菁翠:我想傳遞大馬本土故事

森林療癒正風起 林華慶:向國外取經,爭取成為健保處方

食評家謝忠道專訪(下):太多餐廳變特權俱樂部,是因為好餐廳不夠多
台灣餐廳有「米其林後遺症」?預約困難店將食客區分「魔法界」與「麻瓜界」,是好事還壞事?VERSE與旅法食評家謝忠道對談下篇探討台灣當前的餐飲現象。

RETRO印刷JAM:紙與印刷的溫度,是無法被取代的

響應動物福利!晶華酒店2026年全館餐廳採用「非籠飼雞蛋」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宣布,2026年底前,全館各餐廳全面採用「非籠飼雞蛋」,以符合動物福利的採購,改變國內產蛋母雞的處境,讓人與動物、環境共善共好。

【麥卡倫200周年】一同沉浸華山《雪莉印象風味特展》,從舌尖一站抵達永續蘇格蘭
接續《麥卡倫 雪莉印象風味特展》至1月24日的精彩展期,品牌200周年的慶祝活動也在1月27日同空間舉辦,邀請威士忌愛好者共同書寫嶄新篇章。

【日本旅宿】星野集團如何重新定義飯店,利用地方魅力復興日式旅館的榮光?
一間發跡於日本輕井澤的百年溫泉老旅社,如何以日式美學與服務之道,重新定義現代日式飯店的典範,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與西方精品酒店品牌平起平坐?

林口藝文新聚所「胚 pae venue」3大亮點:獨家咖啡豆、選品、展覽⋯⋯孵出你沒見過的霧都林口

【日本文化新熱點】疫情之後,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如何轉型再出發?

【金球獎2024】《大熊餐廳》憑什麼爆紅?6個提問揭開Fine Dining精緻餐飲的神秘面紗
今年包辦金球獎喜劇類視帝、視后的最佳音樂喜劇類影集《大熊餐廳》,勇奪三項大獎,堪稱2024年必追的Disney+美劇之首。近日又以第二季入圍艾美獎23項提名,打破艾美獎有史以來喜劇類獎項最多提名紀錄。

【VERSE VOL. 16】新台灣之味

【印尼美食】台灣第一家Jamu店!DayDayJamu:讓印尼的味道亮起來

日本開發商Staple:打造理想中的「柔軟城市」,讓旅人變成當地人

餐飲名人們的祕密私廚:走進「烘焙教母」陸莉莉的家
陸莉莉是台灣烘焙業最知名的隱藏版人物,研究料理超過三十年的她,現為許多冠軍麵包師的風味軍師。本文帶你走進她位於北投的舊居——這裡曾是北投第一間婦產醫院,如今已華麗轉場,成為飲食圈名人的私廚基地。

馬尼拉最佳義式牛排餐廳Finestra:毋庸置疑的星級滋味
即便《米其林指南》尚未降落在菲律賓,義大利籍星廚Andrea Spagoni仍將高端餐飲的靈魂與高標注入馬尼拉,在位在海灣的義大利牛排館餐館Finestra,獻上無與倫比的義式美饌。

角川武藏野博物館:藝術文化從紙本、數位化到現實化的出版革命

【VERSE VOL. 22】新的一年,重新認識與定義自己

PARCO百貨50歲了!創造一個屬於次世代的文化與商業場域
PARCO是日本最知名的時尚購物場域之一,尤其是位於東京澀谷的旗艦店,引領半世紀的日本流行文化。這間50歲的購物中心如何始終站在潮流前線?

「東京藝術周」如何擾動一座城市?

亞洲最大!「蔡司優視力旗艦店」插旗新竹,打造全台唯一蔡司博物館

蘭花迷快看!「2024世界蘭展」在台南:超過1200種蘭花參賽,藝術家陳普、植物風格師Yuty翻轉蘭花想像

建築師是無聲的寫手——專訪十彥建築林彥穎,讓建築說自己的故事

【VERSE 2024 文化創新年會】最豐盛的文化盛宴,四大亮點一次看!60位重磅講者、20個精品餐飲市集、6間風味實驗室、名人開箱文化現場

【東京創意街區散步之一】進化系澀谷!風味生活指南10選
台日國境終於解封,好久不見的東京,這些年來有什麼新變化?《VERSE》編輯團隊現場探訪始終是潮流第一線的澀谷,現今究竟有哪些最夯的酒食咖啡、設計酒店?

音樂讓浪漫加乘——呱吉的重機歌單

台北「深夜咖啡館」指南:暗角、抹More、Remember Me等五間午夜微光的秘密基地
過了午夜12點的深夜時光,不想回家的台北人有許多選擇:可能身處熱鬧擁擠的信義區享受微醺,或來到那些仍有著溫暖燈光的咖啡館敲打鍵盤,繼續手頭上的工作。

從《楊逵:鵝媽媽出嫁》到《三十鵝麗》——一張台灣文學音樂專輯的當代重生
1993年,由朱約信製作、水晶唱片發行的《楊逵:鵝媽媽出嫁》推出30周年版《三十鵝麗》,初版專輯封面上頭那句「我們把(台灣)文學變成歌」一事,反映那個本土文化開始昂揚的時代。

嘉義「二通」在那裡?2024端午假期來「二通圈生活節」,深入體驗舊城美學創新

【VERSE VOL. 23】台灣當代時尚文化考
十多年前,我準備去香港擔任《號外》這本已成經典雜誌的總編輯。讓我惶恐的不只是我要如何接掌一個三十多年來深深影響香港文化與時尚史的媒體,不只是我根本不會廣東話,還有:我該怎麼穿衣服?

資訊技術是如何對民主自由社會帶來威脅?——唐鳳&衛谷倫的《多元宇宙》

當「她」們做電影:走進女性電影人的工作文物,重新書寫台灣新電影史
國家影視聽中心年度重磅專題「她的新電影」聚焦於台灣新電影時期女性電影工作者的貢獻,展出80、90年代被忽略的女性創作者及其作品,以展現她們在台灣影視界的重要性和獨特視角。

台灣首部入圍奧斯卡紀錄片《金門》幕後推手CNEX:用紀錄片把台灣的故事帶到國際

【電影圈新手指南】牽猴子創辦人王師出版首部自傳《幹話力》,一次揭開業界祕辛!

翻轉基隆東西岸!全新「地方創生轉運站」帶來水陸體驗式旅遊
基隆,這座擁有豐富歷史與文化的港灣城市,正迎來一場嶄新的變革。近日,一項名為「地方創生轉運站」的創新計劃在基隆港西岸的國門廣場旁正式啟動,為這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城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與多元體驗。

美國百年工藝「Baker-McGuire貝克傢俱」首度登台,攜手室內設計大師Thomas Pheasant再創經典篇章

【專訪】從顏社歌手到「Open My賣」主理人,何謂張書銘BZ眼中的街頭時尚?
從顏社旗下饒舌歌手到二手買取店主理人,張書銘因熱愛街頭文化而開始深入了解服飾與搭配,如今,他體認到衣著亦是表達自我個性的一種媒介,大膽嘗試各種服裝才算盡情體驗人生。

時尚設計師蘇家紘:緩慢,是工匠時裝的必須與必然

阿里山林鐵7月全線通車!祝山車站、福森號、栩悅號全新亮相,今夏森林質感旅遊首選

吃了會幸福的生雞蛋!大武山牧場與日方合作「幸せ鮮蛋」,和牛燒肉、東區酒吧、餐酒館⋯全台11家名店吃得到!
大武山牧場與日本 TAMAGO&COMPANY 攜手推出「幸せ鮮蛋」,採用日本最高規生食級標準,帶給大家幸福的生蛋美味。

伊林娛樂:從模特兒經紀,到全方位的娛樂王國

誰的歷史才是最重要的?金點年度最佳設計「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建築師黃筠舒展現老屋接軌未來的可能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文化和藝術,創造的是隱性未來價值

帶著生命印記之聲再現 ——雷光夏與錄混音師林孝親對談《小故事》

什麼是屬於AI 時代的字體?Monotype創意總監首度來台!分享數位時代下的國際字體設計視野

看這座老城永遠年輕——台南久必大世代革新的眼鏡美學
服務過三代台南人的久必大眼鏡行,傳承了眼鏡維修的職人精神,且從空間到服務體驗都與時俱進,如同這座建城400年的老城,兼具傳統的執著與新穎的活力。

新創競爭力排行揭曉!台灣全球第22名,2城市、5新創被點名「值得關注」
「在當前情勢下,新創企業必須戰略性地選擇地點,以獲得必要的資源與募資機會。」全球新創生態系發展的研調機構StartupBlink發表觀點。

【專訪】「日本版Costco」樂比亞新莊店開幕!1家業績抵2家全聯,為何看好台灣?

【VERSE VOL. 24】四百年後,台南依然青春

Netflix韓劇《政壇旋風》離政治現實很近還是很遠?「四個啟示」讓我們認識政治本質

2024「Tiger Street 超熱派對」結合饒舌、街舞與籃球賽,今夏最大型嘻哈盛會於台北華山登場

2024桃園國際動漫大展首度延長展期,工藤新一&怪盜基德聲優本人將親臨現場

台灣人有多愛直銷?穩居前10大市場,轉型數位化怎麼做?

「護國神乖」可吃、可保佑也可穿,plain-me聯手神級零食乖乖登上COMPUTEX 2024
護國神山科技業也要靠「護國神乖」撐腰。讓全世界都驚呆了的「乖乖文化」不僅能吃能保佑,plain-me現在讓它也能穿在身上。

重拾音樂記憶!全台Top 10樂迷必訪唱片行
上一次走進唱片行是什麼時候呢?是被父母親帶領著磨練音樂涵養的時刻,還是與同學放假的那段下午時光? 你知道台灣還有哪些獨特存在的唱片行嗎?

【專訪】睦木文化:各位音樂人們,給小廠牌多一點信任吧!
溫蒂漫步的背後是間小廠牌,叫「睦木文化」,公司目前只有兩個人,他們是大家熟知的職業「經紀人」,卻也不只是經紀人那麼簡單。

無情解僱、奪權爭鬥樣樣來!LVMH掌門人阿爾諾,如何一手統領奢侈品帝國?
在全球經濟動盪、奢侈品產業成長放緩的2023年裡,LVMH營收上升13%至862億歐元創下歷史新高,甚至高於台積電2023年2.16兆元的營收。

盧廣仲是什麼「咖」?四型人格各有專屬咖啡,Nespresso解密40種風味
「Nespresso咖啡晨飲室」快閃店即日起至5/8(三),限時於華山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除了解密自己專屬咖啡人格外,還能免費體驗四款每日限定VERTUO咖啡。

「不要玩食物!」必勝客Pizza Hut如何以創意食材重塑品牌DNA?

從0-100成功關鍵在這2字!專訪傳奇創投家——心元資本鄭博仁
從一個青少年冠軍網球選手,轉身一變為從台灣到美國矽谷與日本各大市場關注的創業投資家,心元資本創始執行合夥人鄭博仁怎麼辦到的?他說,這當中沒有什麼戲法,一切都關乎「相信」二字。

作家周紘立的《夢時年》:母親、萬華和前任,所以我變成這樣的Gay

世界最美日落在這裡!「越南富國島」躍升2024最火紅渡假勝地

【專訪】VERMICULAR:從只剩15人的代工廠,到成為日本頂尖琺瑯鑄鐵鍋品牌
他們常在做出一鍋美味料理後,迫不及待地想分享,希望家人與朋友都一起享用。這正是VERMICULAR藉由日本工藝打造的鍋具,期盼拓展的美好生活型態。

BMW攜手2024台北當代,展演豪華純電未來移動新概念

下一個台灣之光!「金馬前進坎城」《破浪男女》、《鬼才之道》、《功夫》等作品搶先曝光

繼光香香雞也要去美國了!攜手85度C攻「炸雞餐廳」,發狠10年開150間店
由台中繼光街起家的繼光香香雞,在全台已有70間門市,近年更開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今年,將攜手85度C進軍美國,要怎麼做?

真正100%淨灘廢料打造,MINIWIZ小智研發打造的太陽眼鏡何以令全球關注?

台南安平的前世今生——與世界交陪400年的鯤首之城
在海中積沙成島的安平,是一座浮於海上的蜃氣樓,東西方國度的彼此想像,在此交鋒,也在此融合。400年歲月過去,王城還是王城,用交陪境的大氣度,告訴世界,安平歡迎你。

東區最潮!大安伊普索凱悅尚選酒店,摩登復古鎖定你的懷舊魂

永不褪色的紅色傳奇:圓山大飯店的歷史與創新

台積電後花園!?高級精品搶登「義大Outlet」把握潛力商機
「Luxury Mall」、「NewYork NewYork紐約新時區」等多項高級精品進駐義大Outlet,好逛又好玩成為假日休閒好去處。

牛乳也有「風味輪」?鮮乳坊攜手MUME解碼「莊園級鮮乳」24種風味:起司、玉米、堅果⋯驚驗味蕾初體驗
品酒、品水、品茶、品咖啡已是現代人的風味顯學,你知道「品乳」的學問也博大精深嗎?身為小農鮮乳先驅的鮮乳坊,邁入第九週年並全新定位「莊園級鮮乳」,攜手亞洲50大餐廳MUME呈現莊園級饗宴。

東京人氣咖啡廳「from afar」、「喫茶半月」原來台灣人開的!他們如何以餐飲選物店串起「藏前」新飲食地圖?

【東京創意街區散步之二】除了古著和小劇場,(新的)下北澤還有更多新鮮事!

【東京創意街區散步之三】日本橋兜町:當沒落的金融街區,蛻變成新潮城市綠洲

來藥局吃甜點!?台灣最美「分子藥局NORTH HUB」,以專屬空間、環境音樂塑造純淨生活選品

如果地球是個人?「Mx.Earth」我們與地球永續生活的想像圖鑑
由restyle2050團隊創造出手腳渾圓、沒有五官的Mx.Earth,啟發觀眾反身思考:如果地球是個人,他/她會有怎樣的樣貌,又在乎些什麼?

CDGCDGCDG川久保玲支線來台,首間潮流專門店有何特色?
日本潮流時尚品牌CDGCDGCDG台灣首間專門店於2024年5月正式插旗台北微風南山2樓,此為CDGCDGCDG首次進軍台灣,為台灣時尚潮流注入新鮮且年輕的街頭流人風貌。

葛飾北齋的浮世繪背上身,日本皮件職人「創悦SOUETSU」限時快閃赤峰街

再看「八〇」的藝術與政治及其啟示

新北三重:這座黑色的城市,黑裡透光
用一些網路鄉民的刻板印象來敘述三重:混亂、黑道、8+9(八家將/pat-ka-tsiòng的諧音哏),聽起來還滿「黑色電影」(Film Noir)的吧。

毛灼然 ✕ 黃家賢 ✕ 張漢寧:港、台設計師論當代設計文化美學
香港文化學講座「台港流行文化與設計美學」邀請香港與台灣設計師線上對話,聊香港與台灣的文化如何相互牽引,並影響兩地設計思維。

2021金音獎轉骨新貌:黑人音樂成形、另類流行各異其趣
第十二屆金音創作獎以台灣優先、原創優先、分樂種不分語言三大特色為標誌,歷經三年轉骨,連結海外,意欲拓展出和金曲獎不同的路。

向外出走,回返自身:台灣當代藝術的國際進出

打開台北 VS. 打開新竹:漫遊150個城市空間 建築盛事Open House登場
Open House國際建築盛事登場,在適合以雙腳探索城市的秋冬年末,民眾將可以親身走入台北與新竹共約150個空間,自在探索公共、私人空間。

後疫情時代的展演現場:北美館館長王俊傑 ✕ 策展人耿一偉

藝企相合,資源永續的文化實踐:文策院CSB交流盛會

2021臺南設計獎:以「簡法」喚醒臺南街弄的老靈魂

迎接元宇宙,未來內容敘事的全新想像:文策院推進學程
文化內容策進院在11月舉辦第二屆TCCF創意內容大會,展現許多新創意內容與創新科技的各種可能,豐富呈現了未來文化內容場景。

林夕的詞人之路(上):沒有比讓文字跟音樂結合更幸福的事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透過展覽思索「花蓮在你心中是什麼風景?」

站在《茶金》肩膀上,客語戲劇繼續開枝散葉綻放潛能
自2003年客家電視台開台後,回顧客語戲劇一路走來的歷程,《茶金》的製作人徐青雲與湯昇榮說,這是一段從荒蕪到綻放的歲月積累。

遵循有機與耕讀:謝怡雯推廣與土地共生的生活哲學

《茶金》美術神力:重返台灣1950年代民間風華
甫上檔的電視劇《茶金》,藉由美術指導賴勇坤與美術設計尤稚儀的巧手,幸運的我們得以透過戲劇,重新遊歷那個記憶中的黃金年代。

以〈月夜愁〉傾訴百年文化夢:月色照在三線路 臺灣文化協會的時代之聲

設計一座像家的城市:台灣設計展在嘉義市
承襲腳踏實地的堅持精神,展現新時代的活力。嘉義市將年底正式登場台灣設計展,為期十日的城市熱情盛會「家意 ‧ 以城為家 City as Home」,全城帶你回家。

《曲盤開出一蕊花》:閱讀台灣流行音樂的第一個黃金十年
洪芳怡《曲盤開出一蕊花》以音樂學訓練的耳朵、細膩的文字,從唱片曲盤之物質性出發,爬梳日治時期十年餘的台語流行歌黃金時代。

巡禮「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走訪八景 看藝術在島東遍地綻放

【VERSE VOL. 09】說故事的未來式

不只是租屋:「Alife生活提案」為日常選配增添現代風味
Alife透過提供多型態的住辦空間及一系列涵納在租金中的生活服務與資源,讓人們在租下有形空間及傢俱的同時,更是租下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

向邊緣者借鏡:走在崎嶇路上的香港同志電影

迎向智慧城市,桃園,正走在路上!
智慧城市強調在經濟成長與社會文化中取得平衡,以創造各社會階層皆能實現幸福的環境,桃園在市府推動下,已經獲獎無數、在往智慧城市的路上前進。

燈光創作者蘇揚庭的反骨實驗:以PS5遊戲搖桿控燈,展開聲光共演小革命
職業燈光師蘇揚庭(May Su)看日本跨域前衛藝術團體Dumb Type跳脫傳統的多媒材視覺實驗,他也從控台轉移到舞台,展現自身創作。

威秀影城董事長吳明憲:台灣最大的資產在於創作不受侷限

苗栗山林美學之旅:看見地方創生與文化觀光潛力
為推動觀光發展,並呈現台灣在地文化與內涵,文化部規劃十條深度體驗的旅遊路線,以學習、體驗進而帶來反思的概念串連各景點,期待旅人打開五感,深度認識在地文化。

跟著歌聲,踏上一座名為台灣的故事島:夢想動畫打造台灣宇宙

龔書章 ✕ 張清華:疫情下的醫療健康和移動庇護
龔書章藉由對張清華建築師的共創實踐「QurE原型屋」,引發你我在面對疫情尚未平息當下的重要反思,也促進醫療救助的創新與研發。

何佳興 ✕ 蘭陽明體:所謂的台灣是什麼?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造型工作
justfont從設計「金萱」的理念即從台灣出發,在2018年末,justfont開始發展「蘭陽明體」計畫,以全新的視角設計「明體」這樣日常而基本的字體。

P. LEAGUE+再造職籃聯盟:台灣籃球何以再掀熱潮?
台灣第二個職籃聯盟P. LEAGUE+去年拔地而起,網羅眾多一線球星更成功經營主客場制,他們是怎麼繳出過去20年來沒人做到的漂亮成績單?

吳庭安的「創舊」循環革命:沒有舊的基礎,創新只是空談
VERSE與Lexus聯名出品的podcast節目《MY WAY》,吳庭安以「創舊」的循環經濟革命為題,談他如何讓逐漸消失的老工藝擁有全新價值。

本世紀不可逆的科技浪潮:音樂收藏交易平台 OURSONG 推出NFT
2018年,音樂人可能覺得區塊鏈是陌生的科技,直到現今NFT為創作者開了一扇新門,吳柏蒼在「OURSONG」推出NFT功能。

台日藝術交流,共結一朵繁盛之花:專訪Taiwan NOW總策畫林曼麗
「共生、共榮、共享、共好」是Taiwan NOW亟欲彰顯的價值。籌備兩年終將開展,Taiwan NOW誠心為台日交流獻上「花與祝福」。

現代「山長」施岑宜如何用閱讀讓瑞芳再次點石成金
施岑宜一路上擔任黃金博物館館長、經營地方美術館⋯⋯到今日在瑞芳辦學「新村芳書院」,她走出屬於自己,也專屬瑞芳的幸福之路。

讓世界看見台灣價值:設研院打造《未來之花見 TAIWAN HOUSE》
台日兩方都是以島嶼孕育創意與文化,透過Taiwan NOW的參與,《未來之花見:TAIWAN HOUSE》將創造亮眼的藝術風景。

張雨生〈我的未來不是夢〉:不敗經典傳唱30年

深根茶鄉活化農創:吳姝嫻讓更多人看見坪林的美好

有聲書是讓文字再活一次:當聲音成為文化,創造文字的新生命
隨著各出版社相繼投入有聲書錄製,有聲書的討論進入公眾視野,成為推廣閱讀的新方式,我們相信,台灣有聲書的發展,也將如海外日漸蓬勃。

「數位自然」在當代:從AFTER(LIFE)到(Taiwan)NOW
注入虛實整合、異地共演、釋放原始碼等元素,Taiwan NOW由涅所開發、數位藝術基金會共同開發虛擬展演,實踐數位自然。

十年打造大人的動畫片:專訪《廢棄之城》導演易智言

在「天橋上」雕琢舊時光:王誌成以美術設計召喚中華商場老靈魂
「金鐘56」獲電影美術設計獎的王誌成認為,影劇製作是勞力密集的大工程,希望這個業界的工作環境越來越友善,讓大家都能健康拍片。

蘇碩斌談文協百年(二):百年之後,仍然信仰文化可以改變社會

大稻埕同安樂:展示老台北的飲食文化與生活味道
大龍峒老師府第九代陳玠甫,以傳承為使命,將餐館「同安樂」打造成一座承載家族百年記憶和在地文史的場域,展現老台北的生活況味。

率性拋卻性別框架:徐景亭讓三重黑色聚落新生

龔書章 ✕ 曾志偉:少少、了了、曖曖內含光
龔書章與今年代表台灣參加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自然洋行」創辦人曾志偉對談,從建築人新觀審視自然與建築間的巧妙關係。

吳興國第叁號作品《蛻變》:當代傳奇劇場推出「大師經典復刻」系列

驚豔「台劇」來勢洶洶:更多台灣質感影集 Coming Soon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創立50年的下一步 持續探索回應時代需求

歲末年終,讓精緻溫補文化融入日常,熬煉夢想
文化需要時間醞釀,創意也需要時間慢熬精煉,得以凝結成想像無限。如同經過漫長時間淬煉的熬雞精,是精華、是滋補也是呵護,更是歲末年終最暖心的養身獻禮。

公部門美學新篇章:翻轉,讓設計從「桃」開始
在每一次推出的新設計案裡,都埋藏有一顆屬於桃園的美學種子,在眾人的期待之下慢慢茁壯,不只是桃園市民、外人心中也將對於這個城市的美學有所改觀。

從Plan b到Alife:持續推動城市規畫與生活解決方案
「Plan b 第二計劃」不只是一間空間設計公司,戰線從永續發展、品牌策略到空間活化,並推出以「Alife」居住概念的生活服務產業。

被世界看見的台灣小吃:林聰明沙鍋魚頭的三代創新

百老匯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為何風靡台灣?
外百老匯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推出華麗的全新演員陣容,發起連演六個月150場的瘋狂計畫,在台灣的舞台上寫下傳奇。

用地方刊物打開鹽埕:細數老店、微醺和無聊
長期耕耘鹽埕地方創生的「叁捌地方生活」,分享他們如何透過地方刊物挖掘地方上的各種故事,不論是老店、職人,或者îng-îng 閒鹹代誌。

華燈初上在高雄:鹽埕的「美好時代」

【VERSE VOL. 10】從南方出發的音樂之旅

台北老店大改造:看台北如何「造」起來!

「我們的歌是如何被唱出來的?」北流與《VERSE》探討流行音樂的時代意義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將與《VERSE》合作,推出「我們的歌是如何被唱出來的?」——北流音樂故事沙龍系列座談,探討流行音樂的各個面向。

縣道184:抵達卻未完成的音樂地圖

台灣電子書閱讀新浪潮正在來襲:你開始了嗎?

白盒子中的有機光景——南美春室
隨著「南美春室」在1月27日正式對外開始營運,卻讓人驚喜地看見在這兩種目的之外的嶄新可能,重新定義了美術館與咖啡廳的關係。

一個逝去的雜誌黃金年代?令狐磊與當代中國文化雜誌二十年
有「中國第一文青」之稱的令狐磊,集資深雜誌人、編輯、文化人、書店總監等各種身分於一身,他如何看待這20年來中國文化雜誌產業的變遷?

攝影家張雍:攝影從來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生活才是

即將改變台灣的音樂座標: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高流從2014年動工到2021年10月31日正式盛大開幕,除了是南台灣的音樂中心,更是激勵許多音樂創作者的流行音樂產業園區。

酒館,大港,小漁村:高雄音樂場景探索

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Gap Year壯遊

拆解藝術門檻,不只是劇場的新型展演空間:南村劇場

周渝民:「我在追求一種絕對的秩序與紀律」

「大港開唱」前世今生(上):掌舵手的音樂祭海派人生
從昔日港都碼頭邊的地方性獨立音樂節,到今日開賣後10分鐘內完售,「大港開唱」持續15年之久,依然吸引著樂迷前往朝聖的秘密招數是什麼?

台灣電影在巴黎(下):Filmosa巴黎台灣電影節策展人王慧茹專訪
Filmosa期待終日文化部能夠設立海外專案計畫,定期在巴黎舉辦帶狀一定規模的台灣影展,延續讓台灣的精采電影文化持續被世界看見。

「從閱讀出發的文化之旅」:MY WAY Together 三月限定場
Lexus和《VERSE》聯名PODCAST推出實體活動「MY WAY Together」,每季邀請PODCAST節目《MY WAY》的三位來賓,從線上走到線下,展開難得的文化派對!

楊大正與滅火器:重返高雄,燃起南方音樂火焰

《草山紅》:大屯山消失的茶業風景

想投資NFT?寫給初心者的虛擬貨幣心法
2021年是NFT的關鍵年,文化銀行共同發起人及美感細胞教科書推動者陳慕天,也因此從文化教育領域跨足金融科技領域,展開NFT的探險。

關本良 ✕ 卓男 ✕ 王師:抗爭下的港片與即將綻放的台灣電影時代

虛擬實境,讓人類到達未來:高雄電影節「XR無限幻境」策展人李懷瑾

台潮時代╳居住日常中的設計美學
近年來台式風格美學、台灣味當道,諸多創意產業工作者攜手將這股潮流帶起,「台」被重新定義,成為新銳、酷潮的象徵,而在這台潮崛起的時代,生活風格也面臨全面翻轉。

以「現代驅魔師」視角看未來:人類與自然的再造與升級?
當疫情下物質社會的封鎖尚未解除,人類已能創造虛擬「元宇宙」,在混亂的世界新局中,北美館展出的「現代驅魔師」正能提供反思的機會。

在雲石之間,與未來時代對話:洪建全基金會的下一個50年
洪建全基金會自創立以來,一直扮演著鼓勵「創造的文化」推手,主要專注於文史哲藝知識普及的工作,隨著時代邁進,基金會將從古典人文領域轉向,把視野瞄準當代藝術。

HTC VIVE ORIGINALS總經理劉思銘:用VR科技「看」見未來
HTC旗下內容品牌HTC VIVE ORIGINALS投入VR內容領域,致力於原生IP開發與原創內容的製作。總經理劉思銘認為,VR設備就像登陸火星的技術。

致力房產與居住品質共好:馥鈺行銷「回家真好」

創造屬於台灣的冰淇淋文化:蜷尾家如何從台南街頭到準備走向世界?
精品冰淇淋品牌「蜷尾家」從台南正興街的排隊名店出發,不僅在台灣帶起一波精品冰淇淋風潮,甚至開展諸多異業品牌合作並在日本展店。

「觸控」是最直覺的使用方式:Microsoft打造「魔鏡迷宮」互動展
為了展現Windows 11卓越流暢的螢幕觸控操作性,Microsoft再度與華裔時尚設計師Daniel Wong合作,打造限時快閃的「魔鏡迷宮」觸控互動展覽。

嘉義就是唱片的B面:「++設計學校」X「RE:嘉義」
2021年台灣設計展,邀請策展人張智舜策展、周榮敬和蘇弘,分享究竟他們從「回嘉」走入「在嘉」的旅途,看見了什麼樣的嘉義?

自歷史與生活提煉嘉義的意義:「剛剛好的城市」X「舊監青年旅店」
平凡編集工作室的黃銘彰和台灣田野學校的葉哲岳,分別擔任嘉義文創園區A棟和V棟、以及嘉義舊監獄的策展人。展覽場域選用嘉義市代表性的歷史建築,透過設計提煉這座城市的尺度,實驗出未來的探索想像。

HTC VIVE ORIGINALS:從VR到音樂元宇宙
經歷了智慧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之後,2016年,HTC將業務擴展到VR(虛擬實境)領域,成立HTC VIVE ORIGINALS部門,企圖透過發展VR內容建構虛擬實境生態系。

林夕的詞人之路(下):第二人生就由「說」來開始

一口咬下台灣電影三明治:台灣影視如何多方出擊、走向國際?
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丁曉菁、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與《VERSE》社長張鐵志暢談台灣影劇近年的發展,以及這些精采佳作如何被帶向國際舞台。

2021台劇新浪潮:更真實、更非主流、更有共鳴

從竹圍到大地:藝術家蕭麗虹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是一位學經濟學的藝術家,一位持續與歷史和時間糾纏的理想家,也是一位與政策來往建言卻又始終在體制外部的文化實踐者。

台北植物園:景觀與文化疊加的城市森林
身為歷史最悠久、位處都市核心的台北植物園,在更迭的政權下、研究與推廣的使命中,打造以植物為主角的空間,讓市民與自然、人與環境得以長久共存,

嘉義樹木園:從帝國熱帶林業經營到島嶼原生植物保種
「嘉義樹木園」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橡膠樹與熱帶經濟樹種的殖育試驗地,是日本帝國發展熱帶林業、經營帝國南進戰略的重要基地,在戰後轉型為植物園。

Podcast大爆炸之後,聲音經濟的未來在哪裡?

從資訊安全到金融科技:XREX創辦人黃耀文助使用者取得金融自主權
金融世界的遊戲規則,一定只能是由傳統金融機構來主導嗎?當NFT和虛擬貨幣等去中心化的金融工具崛起,讓一般人重新掌握金融自主權。

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我們的主燈是一條河
台灣燈會20年後再度回到高雄市舉辦,以「主燈是一條河」的概念,串聯光景藝術與城市紋理,不僅是重新定義燈會文化,更是再造城市美學。

高雄三鳳中街:不只是年貨大街,更是在地居民的生活場域
高雄三鳳中街,短短400公尺的街上及其周邊,不僅有各式年貨、南北雜糧、糖果糕點,還有三塊厝過往的歷史脈絡、美味市場、悠久廟宇與日常青草街。

從《魔戒》影集版到《華燈初上》最終季:2022年上半最被期待的八部戲劇作品

作家許瞳的千禧世代觀察:X世代的破盤宇宙迷因
1999年出生的作家許瞳觀察網路世代,他們的啟蒙早於父執輩,早早學會隨網路聲浪漲退起舞,將靈光化為電光,也見證幻夢化為泡沫。

《斯卡羅》導演曹瑞原:影集只是起點,盼台灣人繼續探尋土地的故事
《斯卡羅》既然改編自小說,很難避免討論原著和改編劇本之間的差異。例如關於認同,及對族裔身分的質疑比較具文字性,在影像媒材中並不易表達。

一睹台灣「綠色黃金」歲月:屏東菸葉廠常設展《菸.葉.廠-複薰的金黃記憶》
屏東菸葉廠作為當時台灣最大的初級菸葉加工廠房,歷經20年的塵封歲月,於2022年以《菸.葉.廠-複薰的金黃記憶》常設展之姿敞開大門。

是紙的材料室,亦是設計人的實驗室

百無禁忌的眾聲喧嘩:Podcaster超前部署

台灣第一座現代化都市:日治時期流行與前衛的基隆

基隆市長林右昌 ✕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透過歷史與文化的縱深,重新尋找城市的新生命力

聲音的民主化:自由為形式、論述為核心的 podcast 浪潮

書店作為跨域的場所:蔡瑞珊與林韋地的對談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形塑南港與台灣流行音樂新貌

探戈與她的溫柔抵抗:專訪巴奈新作《愛,不到》
巴奈《愛,不到》這張以「探戈」為主題的情歌專輯,除了是一本給成人的情歌指南,也是從事多年原住民抗爭運動的她,溫柔抵抗的歷程。

阿爆(阿仍仍):找回母親的舌頭,也重新創造自己的新聲音
2019 年底,阿爆在台灣以排灣語載道的創作專輯《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滿貫入圍八項金曲獎,台灣與世界同樣思考族群。

發揚樸實巧克力哲學:專訪 TERRA 主理人楊豐旭

本是農耕生:「掌生穀粒」程昀儀VS.「茶籽堂」趙文豪

山林裡的公民行動——手作步道
一個文化底蘊不夠的國家,或許能輕鬆駕馭一夜起樓的工程,但卻無法集眾之力完成一條手作步道,因為手作步道並不只是生態工法,更是公民的集體行動,也是人與土地的重新連結。

專訪編劇&導演張耀升:劇本沒有好,其他也不可能好

No.3 新世紀漫畫工作者之生存大挑戰

設計浪人 VS. 張漢寧:創意總監談台灣設計美學
台灣的特色就在於複雜多元,比較好的發展模式不是一直強調某些文化特色,而是讓大家都小小的,卻都同樣繁盛,呈現遍地開花的態勢。

威秀影城:冷冬中眺望又一個春暖花開的二十年

滲透電影美術魂:進入王誌成與蔡珮玲的影像造夢時空

KKBOX參上!給新世代一個「聲音」的美好未來
一群新生代領導人正透過科技創新與資本力量,企圖再造 KKBOX 品牌、轉型聲音提供者,他們能在音符與程式碼之間,摸索出台灣聲音的未來?

凝視雷光夏的音畫宇宙:彷彿在霧中風景裡奏出影像

百變配樂盧律銘:把電影故事的密碼,埋在音樂中萌芽
電影配樂盧律銘從台下走到台上,在《消失的情人節》、《無聲》、《腿》三部入圍金馬57的電影中,以不同形式的配樂,呈現某種「盧律銘風格」。

以花藝與設計迎春:南國勝利星村中的詩意時尚展
2021年新春由華裔設計師Daniel Wong,與花藝界鬼才吳尚洋及十位創作者合作,利用時令鮮花結合印花設計,於屏東勝利星村打造藝術燈區。

窺看女體就是藝術:如何理解紐頓的攝影?

新耳朵經濟:Podcast 會搶走廣播的廣告嗎?

恆春:台灣最南端的迷人小鎮 從歷史古城到墾漂新族群進駐

No.2 關於台灣漫畫消失的記憶(下)
我們把時間回溯到 90 年代(對,就像天能那樣倒帶),那可是台灣漫畫才剛開始萌芽的時代,正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什麼都有可能!(來自某座島的謎之音)

林生祥與鍾永豐的生命合奏

吃一口酸甜的芒果乾,聊聊古今政治成癮的台灣人

寫在宣一宴南國變奏曲之前——從一個外省家庭餐桌上的菜,到一場融合南臺灣豐美物產的閱讀宴席

「不斷在學習,就永遠處在新的狀態,就有可能會創新」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賴香伶專訪

王君琦專欄:電影院之必要
受到新冠病毒影響,全世界的電影院都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線上串流技術瞬間成了保命仙丹,從片商到電影院到影展無一不投入「虛擬」放映的懷抱。

2020台灣設計展check in新竹,讓城市就是設計展場

一夜共感是共創城市記憶,看見交界是覺察自己

海的一日:基隆老漁港的藝術靈光

新竹市長林智堅專訪—翻轉風城,將設計導入城市規劃

踏訪風土尋找台灣好咖啡:Fika Fika Cafe 創辦人陳志煌如何烘出台灣的獨特風味
提到台灣咖啡,就可以聽到 Fika Fika Cafe 創辦人陳志煌熱情細數自己踏訪全台灣咖啡產地的故事,以及令他驚豔不已的台灣咖啡豆。陳志煌說,「風土」就是台灣咖啡最獨特的美味。

Podcast 浪潮來了, 但廣播並沒有被衝倒
聲音,是一種最親密的陪伴,不僅具有多樣性的生活穿透力,也帶給人們直覺且深遠的影響,而今更引領一個正在台灣發生的新產業。Podcast 會重擊廣播,還是跟廣播這種傳統媒介一起帶我們迎接新的聲音時代呢?

VERSE WINTER FESTIVAL 2020

嘉義市:阿里山腳下,那個發光的緩慢之城

黃韻玲:讓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成為最靠近未來的場域

Monocle 如何在這個數位時代創新媒體模式?

羅申駿如何透過設計改變老牌大慶證券?
羅申駿,台灣設計界的當家扛霸子。過去他的名字,總是和金馬、金曲獎等光鮮亮麗的舞台連結。為什麼他要到一家企業文化保守的傳統券商當品牌長?他想做些什麼?

用一條故事軸線貫穿複雜議題:故事 Story Studio 如何策劃展覽

用文學為島嶼寫下更多故事:專訪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
「1910 年代,這個館舍在台南建成的時間點其實是台灣文學的起點,後來整個被忘記。」長期關注都市社會學與文學史的蘇碩斌,娓娓道來臺灣文學館與台灣文學史的交織命運。

成為與土地連結的文化交會平台:專訪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洪世佑

每個人都是台灣歷史的策展人:專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楊仙妃
台灣歷史不會是理所當然,但我覺得這就是不斷在建構、詮釋的過程。臺史博在定位上的座標已經很清楚,現在就是不斷在開展網絡,讓不同社群的人對話,再從不同的領域反身思考。

整座城市都是我的美術館
作為一個熱愛藝術的房地產企業主,13 年以來,李彥良左腦掌管土地開發,動輒上億元的豪宅推案一戶戶;右腦浸淫文化,透過基金會辦藝術展、搞聚落。有人質疑後者只是為前者化妝,但兩者真能如此簡單畫上等號嗎?

生成中的台灣未來檔案:《未完成的任務》從歷史中開創新局
公共電視監製系列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以每集50分鐘的篇幅,講述台灣邁向現代化治理的演進過程中,受不同帝國在各個時期殖民的影響。

細細品嚐「禾餘麥酒」:吹動台灣農業的風 復耕大麥釀製麥酒

《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總編輯廖秀哖:我們與時尚的距離
重要的時尚雜誌《Harper's BAZAAR》台灣版去年成立滿30週年,總編輯廖秀哖分享她所觀察的時尚與時尚媒體,以及台灣的時尚產業。

台灣類型片成新主流:流淚了、驚呆了、拳頭硬了
從《海角七號》、《角頭》系列,到《當男人戀愛時》,在「後海角」時代走過近15年,台灣電影已從作者電影擺盪到另一端的商業類型片。

與全世界的希望共振:劉耕名用創意解開邊界封鎖線
2021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以「解.邊界ReStart」為徵件主題,Bito Studio創意總監劉耕名擔任評審之一,並分享他的策展觀點。

覺青出社會!太陽花世代的政治覺醒之路

募資高手「嘖嘖」的創意魂:非典型企業與它的天才夥伴們

歡迎光臨奇幻福爾摩沙:台灣正在寫下另一種電影史?

徒步行走山海圳國家綠道:從台江國家公園直奔玉山最高點
山海圳以台江國家公園為起點,最後抵達玉山主峰,海拔落差3952公尺,全程約177公里,可以感受鄉鎮部落與大自然生態之美。

匯聚多元族群文化的樟之細路:踏訪台灣樟樹開採史
2017年台灣參考德國「浪漫之路」,打造台三線客庄浪漫大道,振興台三線沿線的經濟。而台三線沿線古道網的形成,即台灣樟樹開採史。

藝情不思疫!提案以藝術為題的居家生活

我來自鹿港小鎮:在老街中尋覓我們的歷史與生活

封城之外:荷蘭如何與病毒同行,讓文化延續
各國封城的作法都不太一樣,以荷蘭為例,過去這一年經歷不同程度的限縮與鬆綁。台灣或也能從他國經驗,看見疫情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台式史詩級大河劇《斯卡羅》:曹瑞原導演讓你重新認識福爾摩沙歷史

以創新策展向台灣工地精神致敬!工家美術館實驗落幕

【VERSE VOL. 07】寫時代的歌:From Verse to Chorus

回顧李俊賢:向「偏挺」本土的「歹頑郎」藝術家致敬
透過無數次的台灣計畫,李俊賢把自己對台灣土地、海洋的熱烈情感,以棒球投手般的風采與「屈勢」(khut-sè)轉化成一幅幅令人難忘的台灣圖像。

一生懸命「台美學」:最氣魄的台客李俊賢
走尋「台味」是李俊賢一生的志願,他的藝術表現了特殊而豐富台灣社會性格的視覺思維,並展示如何做著一位自我認同驕傲的台灣人。

「金馬58」主視覺出爐:Bito設計總監劉耕名首次攜手金馬 對焦電影未來
預計於11月舉辦的2021金馬影展,今年的視覺統籌由視劉耕名率軍的Bito設計團隊操刀,主軸在於「重新對焦,調整和世界的距離」。

李君慈 ✕ Misc ✕ 森田達子:女性設計綻放自由之光

「春池玻璃」工藝與Simple Kaffa興波冠軍咖啡的美好相遇
春池玻璃與Simple Kaffa興波咖啡從玻璃煉造和咖啡烘培過程中的共同關鍵元素「溫度」出發,合作策劃聯名展覽「玻°C—————波°C」。

追溯HUSH的詞曲創作之旅:從與陳綺貞、張惠菁、林夕的相遇出發

金曲歌后曹雅雯《自本》:以台語音樂展露藏不住的優雅與自信
金曲32的大贏家,曹雅雯以《自本》專輯展現出新時代台語歌的優雅與自信,也象徵曹雅雯的破框而出,台語女歌手不必再受限於苦情歌路。

作家劉軒的人生學:從哈佛回到台灣,生命會帶你找到自己的天空
VERSE與Lexus聯名出品的podcast《My Way》,由劉軒以設計人生為題,談他體悟出的生活哲學,以及對人生規劃的突破與思考。

JL Design創辦人羅申駿的跨域實驗:將設計的可能性最大化
曾擔任金曲、金馬獎視覺設計統籌的JL Design創辦人羅申駿,以跨界設計實驗,談他如何以設計改變台灣,以及他不斷跨界的初衷。

嚴長壽嚮往的文明生活:先學做人,再學生活,最後學做事

小野校長開創學習場域:在寶藏巖披荊斬棘的教育實驗

魏德聖深度長訪談(上):「你要做多大的電影就找多少錢,要找多少的資源。」

【VERSE VOL. 05】重旅行:走上台灣文化路徑

魏德聖深度長訪談(下):「我一直覺得台灣有人文思考的人沒有什麼商業頭腦,有商業頭腦的人沒有人文的思考。」

片庫的典藏機密:按下「再生」鍵,讓電影重新復活
電影膠卷該如何被保存?樹林片庫資深專員鍾國華解釋道,日本的播放鍵漢字為「再生」,意味著經由播放即能讓一部電影再次活起來。

聯經出版發行人林載爵:以中文當作國際語言,將台灣出版推進黃金時代

MaiCoin集團劉世偉的創業心法:欲理解虛擬貨幣,就從轉變傳統金錢觀開始吧!
MaiCoin是一個代買、代賣數位資產的金融機構,旗下門市MaiCoin HQ則是將虛擬貨幣交易所實體化,使交易在這個「類銀行」的空間裡實現。

矛盾尚未解決,同志仍須努力:台灣土地改革與WTO的進擊之路
關於台灣土地改革,及加入WTO面臨到各式挑戰,我們邀請長期關注農村問題的作詞人鍾永豐撰文,這次他以犀利角度回應公視《未完成的任務》。

《鏡文學》董成瑜的業界觀察:IP版權的時代 文本改編成為出版界挑戰

衛城出版總編輯張惠菁:穿越人生迷霧,從歷史門徒開拓思想途徑

出版社的突襲:悅知文化、三采文化、游擊文化與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業的現在與未來:從紙本到數位的各種閱讀可能

漫畫家阿尼默以台語創作深情:《情批》的溫柔私密與台中的聲音

一個流亡導演的《自由行》:只要找到自由,創作永遠是獨立的

以嘉義為基地:awoo阿物科技如何發動南台灣的創業革命
awoo創辦人林思吾從做旅遊網站「關島之家」開始,而後投入網站設計與網路行銷,後來發展出台灣「搜尋引擎最佳化」知名品牌。

品味台玻「TG」生活美學:深澤直人對台灣文化深度觀察的轉譯

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沈迷文字世界的嚴格嗜讀者

李烈的閱讀軌跡:從文字、影像、食物與服裝中體會生命

跟著告五人踏訪宜蘭:山海中走唱生活的靈光

凝望柏林圍牆倒塌前後:記錄劫後餘生的真實邊景
東西德統一之後,弗柯·克普導演成了旅人,他並非明確地直線移動來拍攝影片,他沒有把目光移向從前的西德和西歐,而是移向東邊。

新創準獨角獸KKday:不只是旅行社,更把體驗精巧變現

劉克襄深入自然(一):創造旅行與走路新定義

劉克襄深入自然(二):時光倒流回走入山林的伊始

周奕成的當代文化運動:政治與文化都與人生息息相關

舊振南:用溫馨滿溢的「厚禮數」傳承漢餅文化

屏東落山風藝術季:讓海、風和沙灘,成為藝術家的創作元素

雙金爆紅的音樂鬼才黃宣,重新定義大數據的音樂流量奇蹟

茶山塾:推廣貓空茶文化的山中教室
以「向山學習」為核心價值命名的「茶山塾」,在2021年應運而生,期盼透過各種體驗活動,最終達到「把人帶往貓空,讓茶走入生活,讓鐵觀音繼續留在木柵」的目標。

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走進貓空指南山中,感受百年信仰與不眠的茶香

「基隆好物」計畫前進松菸職人市集,用飲食及伴手禮訴說雨都文創魅力!

2022草率季:全台最大獨立藝術書展回歸!逾400組國內外攤位參與的閱讀盛會

「2022 TCCF 創意內容大會-跨域展演」:連續三天探索音樂跨界碰撞的火光

這個時代,誰還在看「網路文學」?專訪電影《你在我心上》原著蔡智恆

台南四百年:用「交陪(Kau-puê)」走向未來

2022臺北設計獎主視覺設計:「白輻射影像」操刀,以流動語彙打造創意培養皿

從〈踮起腳尖愛〉到《明室》,洪佩瑜的十年發片之路

貓空的24小時:造訪開在深山裡的咖啡店「生活在他方 夜貓店」

百富一心一藝打造,首創全新聲音紀錄Podcast ft. 劇場大師金士傑、藝術家范承宗

探訪彰化的美學地景再造現場:從鹿港溪新生開始,淬鍊城市的美好
彰化縣這幾年重現鹿港溪水岸風光、興建茉莉花壇夢想館及活化永樂商圈,從水文景觀改造、農業轉型到老街區活化,以美學爲經,歷史脈絡為緯,創造出一個嶄新的城市美學故事。

有Live、劇場,還有台通的Podcast:TCCF「奇幻樂園」如何勾勒未來世界的流行音樂表演?

「基隆好物」如何以文創設計建構城市品牌?專訪基隆市文化局長陳靜萍
為了能讓人們了解基隆這座山、海、潮共生的城市魅力,基隆市文化局透過「基隆好物」計畫重新定義在地生活,透過政府、在地品牌及設計師的三角共生合作,在八年的努力下,如今構築出美好的城市品牌。

不可能在海軍陸戰隊教同梯走台步吧——全台(或至少萬華)最美變裝皇后薔薇
來到薔薇(本名江威成)位於萬華的家中,其房間如藝術家的畫室,凌亂、失序,接近寸步難行的地步——這裡是魔法發生的地方,因為兩小時後,他將變身全台(或至少萬華)最美的全職變裝皇后。

廣告人的倔強與頑強,「米蘭營銷」何以從獨立廣告商走向國際級規格?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在永續金融浪潮中做一個轉譯者

航向音樂宇宙,「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北流限定登場

大師級的紙纖維魅力:「種紙纖維/Fiber Seed」展現精湛工藝與造紙文化的絕妙關係

專訪《一家子兒咕咕叫》導演詹京霖:人與鴿有何異?最終皆求個落葉歸根

OOO:任性但認真的動態企劃
OOO,取自「Outstanding Ordinary Objects」的縮寫,一個瘋狂又迷人的團隊,一個比起物件、更在乎物件背後生活文化的動態企劃。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以步道串連台灣最美風景

師法自然的馬爹利干邑葡萄園,為生命之水延續300年不墜的風味
馬爹利深知每一杯干邑都是源自土地的饋贈,從葡萄種植開始,就以最友善環境的農法栽種,如此細心延續300年不墜,也維持了釀造後美好的風味。

永續是一種文化展現——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暨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

台灣酪農的白色革命——「鮮乳坊」要讓你喝出牛奶裡的風土

鄉愁也需要進化,李明道Akibo如何設計出「臺南400年」主視覺?

台塩海洋鹼性離子水:讓我們都成為懂喝水的人

【金馬60】最佳動畫長片《八戒》導演邱立偉畫了近30年,始終是少年——無數個1/24秒堆砌的期待

「基隆好物」如何培植在地文創實力,打造基隆的文化品牌?

在虛擬的魔幻世界探索真實的人性—2022文化部×桃園科技藝術節

台灣大車隊:不只是計程車服務,還是一間科技資訊公司?
一輛輛計程車魚貫駛入台北市郊的台灣大車隊總部。司機們習慣先把車開進後方修理廠保養,再到小吃部買點東西墊墊胃;吃飽後,晃到福利部買點補給品,和同事聊個幾句、交換工作甘苦後,又繼續外出跑車。

「將永續帶入旅遊的想像」雲朗觀光集團 張倚蘭 × U.I.J Hotel & Hostel 林建鋒 ft. 茶籽堂

專訪臺北白晝之夜總監林昆穎:以夜晚思考一座城市的可能性

「如何透過永續旅遊的經營帶動地方的創生」老爺酒店集團 沈方正 × 茶籽堂 趙文豪

劉奕成專欄:有一好,沒兩好

阿美族藝術家優席夫:我的藝術字典裡沒有低調

2022基隆好港生活節,兩日市集限定美食、live演出及文化走讀
2022好港生活節將在10月8日、10月9日於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國門廣場登場。結合好港市集、音樂演出、多項基隆在地團體響應聯名的內港走讀,透過多元視角、五感體驗重新認識基隆港口文化與生活。

老牌便當店玩設計,「正忠排骨飯」推出「排骨君」全新識別形象

童子賢,一個在企業界臥底的文藝魂

飲食創業家顧瑋:我想做一個「擇食共好」的生態系

新竹北埔:古樂、舊道、老聚落,在時代洪流固守家鄉記憶

金馬獎級影人齊聚國家影視聽中心,一同回顧「台灣新電影」40年
至11月27日,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國家影視聽中心)將推出「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臺灣新電影四十年回顧」主題影展。開幕片《竹劍少年》特映記者會特別邀請張艾嘉、杜篤之、林文錦等金馬影人們共襄盛舉。

D98集結高雄「有故事的酒吧」,檳榔、芭樂和酸梅調酒飲出港都夢

「水道頭君的思念」帶你重返嘉義朴子的風華歲月
「嘉藝點水道頭文創聚落 」舉辦「水道頭君的思念」特展,以電玩元素串連朴子三代人的記憶,帶領民眾重返這座嘉義海區大城過往的風華歲月。

2022島作陶作集:以陶藝與生活選品,共構台灣的生活實相

「從疫情時代進入元宇宙時代」新科技如何提升台灣文化

從彰化田尾到「台灣第一植物界」——樹園藝植物專賣店共同創辦人陳妍卉
從路邊擺攤的田尾花商之子,到台灣重要的進口植物販售者、在地植物園藝品牌推廣者,植物專賣店「樹園藝」共同創辦人陳妍卉,人如其名,一生都和花卉、園藝產業有著難以割捨的緣分。

陶瓷之外——5間鶯歌美食讓你重新認識這座小鎮

【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專訪萬秀洗衣店計畫主理人張瑞夫| 從文化創意看餐飲故事性——轉譯情和義才能打動人心

陳亞蘭——當(女)演員演活了(男)主角

元味串燒:串起世代的味覺記憶

艋舺大豐:用職人精神捏出實在的魚丸

尚蝶扣:以鈕扣演繹溫暖的時尚創意

藝術家蘇匯宇的「特攝放映室」——給未來的電影與觀眾們的一封邀請函

江湖傳言「喝過就回不去」 :揭秘台灣乳清龍頭「戰神」的美味方程式

從《月老》到《黑的教育》,透過特效讓台灣的電影更大膽一些——金馬獎視覺特效嚴振欽

「江記的戰國龐克」:屬於香港的賽博龐克,在監控與離散懷抱希望之必要

杰德影音執行長林志杰:娛樂,是酷兒改變世界的一種方式

余政達:酷兒藝術就是一種框架

成人直播平台SWAG:抄台並不能阻止人類需要色情

老濟安:最現代的古早味青草茶吧

AV女優吳夢夢:想讓大家看見,我性愛的模樣很美

新年看什麼BL漫畫?社會學者王佩迪:《昨日的美食》X《同級生》X《等待花開時》

2023「FOCASA馬戲藝術節」:一連7天世界各國好手的馬戲極限演出
第一屆《FOCASA馬戲藝術節》即將於2023年2月22日至28日於臺南水交社正式登場,帶來夢想與歡笑的馬戲篷「Village-13」(簡稱 V-13)也壯大規模,帶來更奇幻的演出與視覺享受。

徐佑德專欄:2022十大必看英美劇

Long Interview:黃聲遠

【VIBES VOL. 01】把時代的聲音用力刻在這裡

當全世界最大的LED迷宮在台北街頭出現:展演空間的造夢者馮建彰

音樂電商化!滅火器樂團、火氣音樂透過電商經營開創樂團新商機

一個從在地出發的另類文化園區──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德利泰:現代化中藥溯源耕耘者
從進口中藥材的大盤商轉型成立中藥互動體驗館,德利泰透過有趣的互動體驗傳承中藥知識文化,重新讓中藥走入生活、拉近與民眾之間的距離,更成為大稻埕必訪的時髦名店。

竹木造咖:雜貨行變身文創靈感百寶箱

用喜劇的荒謬拍出人生的痛!專訪《女優,摔吧!》導演周美豫
周美豫在成為導演之前有很多稱號:捧紅林依晨的幕後王牌經紀人或偶像劇一姊。如今她要以AV女優轉職摔角手的故事,帶領觀眾一窺她想像中的喜劇世界,還有那即便摔得遍體鱗傷,也要不斷爬起來的人生。

特富野古道:重拾與森林共生的林下經濟
阿里山特富野古道是嘉義備受歡迎的健行步道之一,路徑全長6.32公里,海拔高度約在1700至2300公尺,雙向進出,兩端登山口分別位於台18線96.5K處的「自忠」與前往特富野部落的聯絡道。

雲林西螺:紅色大橋下,百年小鎮的新生枝枒

美食家養成的必經之路,Liz高琹雯帶路仁愛圓環的精緻餐飲地圖

「用逝者的眼睛看,以VR看逝者的世界」高美館〈X人稱—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

簡文彬:我最高興就是,讓衛武營成為南方藝文的代名詞
作為台灣最聲譽卓著的指揮家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藝術總監,簡文彬經常穿著T-shirt,並且帶著非常親切,甚至可愛的笑容。這樣的人格特質其實正是他希望帶給位於高雄的衛武營的精神—接地氣。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一處即將改變台灣的音樂座標

「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高雄承億酒店登場:一處為「創作者和受眾衝撞出的灰色地帶」

黃耀文 Wayne Huang:二次創業投身區塊鏈,為新興市場實踐普惠金融

Hahow如何掀起學習革命,成為線上教育的龍頭?

宇宙人狂潮降臨,高雄首席聖誕派對免費入場

魚池特等茶王莊鎔璞:讓台灣茶,成為生活品味的代名詞
非製茶世家出身的莊鎔璞,以成為「台灣最有品味的茶農」為目標,積極與文化、生活、餐飲等不同領域的佼佼者展開跨界合作,要讓台灣茶成為新世代生活品味的代名詞。

「永續餐桌」與馬爹利自然農法釀造300年不墜的美好風味

你是人生的演員兼玩家——嘉布莉·麗文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強片票房接連失靈,傳統三幕劇如何轉型?

蘇花古道觀音海岸自然保留區:沿海岸線走濱海步道,探索海洋文化

台灣山毛櫸步道:諾亞方舟在雲霧間

台中綠空鐵道:一條空中步道與一座城市的文化想像
由舊鐵道改建而成的「綠空鐵道」,是全台唯一由舊鐵道改建的綠色空中步道。人們也或許可以透過這座步道,重新思考台中該是什麼樣的地方。

「鐵道變步道」的美麗與哀愁:糖鐵國家綠道
眼前彷彿被時空遺忘的鐵道殘跡,背後所隱藏的,不僅是台灣鐵道史上糖鐵、鹽鐵、台鐵三鐵交會的足跡,更是一段糖業曾占台灣總出口外匯近八成的糖金歲月。

【VERSE VOL. 15】一座彩虹新王國正在誕生

「述說土地的故事」:MY WAY Together 十二月限定場

投資文化教育,耕耘藝術沃土:中國信託為臺灣藝文環境點亮希望

大亞電線電纜:以綠色能源打造美好家園的信念

Illustration Taipei 台北國際插畫博覽會:集結近兩百組跨國創作者的插畫盛典

【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專訪 Foodie Amber 創辦人林蓉| 餐飲不只「食」——當品牌的心理醫生,做生活風格的創造者

「大港開唱」前世今生(下):豈止16年,而是台灣音樂祭歷史的文化總和

好食光 Keya Jam:提煉自感官,封存於瓶中的台灣風土

聆聽她們的聲音:TIDF「台灣切片——真實的呢喃:1990s以降的女性私電影」
2022年TIDF影展「台灣切片」單元策畫「真實的呢喃:1990s以降的女性私電影」主題,引領觀眾在一部部女性創作的作品中,聆聽1990年代的她們發出的呢喃述說。

時代的容貌:從《百工圖》看台灣社會的意識型態轉變

重拾寫作的汽車美容技師姜泰宇:對他人坦承就是對自己坦承

鄭宜農專欄:未來人詞曲課

山海圳國家綠道:一條屬於台灣人的朝聖之路

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與時間賽跑,為瀕危植物建造綠色方舟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攝影之藝-攝影文化講座」:從多元觀點看見攝影藝術的魅力

法學出身編劇搭檔,如何寫出台灣首部律政劇《最佳利益》?
律政劇在歐美日韓已行之有年,也一直是非常熱門的題材選項,兩位法學院出身的故事寫手,是如何融入在地思維做出台灣首部律政劇《最佳利益》?

HMM ╳ W Glass Project:從 0 到 100 淬煉容納多元的台灣精神

PTT「創世神」杜奕瑾:從 PTT 到 AI ,他一直走向未來

《百工圖》裡的勞動紀實與音畫實驗(下):高重黎《漫畫人》

苗栗苑裡:藺草之外,自我認同的編織與創造

倫敦雜誌專賣店magCulture:建構一個雜誌工作者信任的烏托邦

池上鄉何以成為東台灣的「真實烏托邦」?
台東縣池上鄉是全台灣自我經營最成功的鄉鎮之一,但,池上是如何成為池上?在地人凝聚共識、作出行動,在新時代中面對新挑戰,也為地方帶來新的可能性與想像。

陳珊妮如何重新定義流行音樂的未來?

2022台北當代:Why Art matters?藝術家侯俊明 X 藏家劉太乃

料理人江舟航:找不到的那本書,記憶中的六龜圖書館

當賣魚的碰上洗車的:《偽魚販指南》林楷倫 ×《洗車人家》姜泰宇

既是圖書館,也是文物典藏館:南投縣埔里鎮立圖書館

紐約唐人街的香港故事:專訪《秋天的童話》導演張婉婷

《百工圖》裡的勞動紀實與音畫實驗(上):黃明川《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

ISM主義甜時:大提琴家陳世霖以甜點扣問藝術的可能性

從材料出發,以文學為基底:II Design 硬是設計為商業空間賦予迷人詩意

從打造循環設計瓶身開始:茶籽堂、無氏製作、設研院聯手推動循環經濟

歌舞片不死,只是變成其他東西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DAY 1:用我們的語言大聲唱歌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系列座談「我們的歌是如何被唱出來的?」,首日講座邀請謝銘祐、吳念真、舒米恩與以莉高露討論台語歌與原住民音樂浪潮。

深淵裡,最詩意的辯證:攝影師張雍的反社交距離紀錄

Pinkoi:1.6萬個設計品牌的夢想搖籃

蔡瑞珊:轉個彎,青鳥又到雲起處

聊那些關於「他」朋友的事:綜藝教父王偉忠

改變,土地都知道:茶籽堂的朝陽社區復興之路

《華燈初上》:追劇熱潮背後的5大關鍵
從2021年延燒到2022年的《華燈初上》,以華麗卡司與懸疑殺人案的劇情引人入勝,而究竟點亮「華燈」的火光為何?製作團隊又是如何造就出這個台劇的新里程碑?

聶雲:以一曲〈Try to remember〉重溫歌聲與初心
2022年是音樂劇《The Fantasticks》62週年。作為美國外百老匯最長壽的音樂劇,不只演出跨足四海,也跨越了好幾世代人的記憶。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DAY 2(下):寫下人心不變的渴望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系列座談。次日最後一場講座以「作詞的技藝:兩代詞人的對話」為題,邀請兩大知名作詞人林煌坤和姚謙分享填詞心法。

Goodman Roaster:台北與京都之間,伊藤篤臣的阿里山咖啡夢
因為愛上阿里山咖啡,伊藤篤臣從東京來到台灣。經過十年,他在士林擁有了兩間咖啡名店,兩年前又前往京都開店,以阿里山咖啡打開京都人頑固的味蕾。

黑色聚落:三重193巷工廠群像

【VERSE VOL. 11】愛上圖書館:知識的聖殿,閱讀的樂園

你的迷幻不是我的迷幻:迷幻音樂傲慢、虛妄的先來後到

兆兆茶苑:重新看見台灣茶的本質

2022 VERSE 雜誌節 One Page Festival
認識雜誌在當代的魅力,《VERSE》將於 5/7(六)、5/8(日)兩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One Page Festival 2022 VERSE 雜誌節 」。

真正改變莫子儀一生的兩件事:戲劇與閱讀

在屏東,與海約會的十種方式:來去海上談戀愛

解密台南新總圖:一座超乎想像的新時代圖書館
去年初開幕的台南新總圖,以全新姿態座落在永康大道上。這座歷史僅次於國立台灣圖書館的老圖書館,我們能看見的是一部台灣地方圖書館的百年演化史。

在小巨蛋演出後,宇宙人如何追尋樂團完美的「理想狀態」?

天才的煩惱:拒絕無聊的 YELLOW 黃宣

跟著展覽《半島一瞬:聆聽牡丹的聲音》,探訪牡丹社事件的歷史地點

為什麼你必須「斜槓」?專訪「工作生活家」創辦人白慧蘭
若要跟人比賽職涯「斜槓」(Slash / Slashie)的精彩程度與深度,很少人比得過白慧蘭,她的每一個頭銜不僅各自精彩,彼此間也息息相關,這位「工作生活家」的創辦人,本身就是自家社群的最佳代言人。

「戲劇之於人生」:MY WAY Together 十月限定場
「MY WAY Together」是由Lexus和《VERSE》聯名PODCAST《MY WAY》推出的實體活動,每季邀請三位來賓,從線上走到線下,展開難得的文化派對!

Bar Mood:在地食材入酒,打造以永續為概念的酒吧

風鈴聲就是新竹的心跳,「透明祭_Galas」打造風城浪漫意象

勤美集團:從鑄造與建設,到開創台灣的生活與藝術新場景

宜蘭礁溪:千年時光流轉,氤氳祝福之地

樂檸漢堡:顛覆速食的綠漢堡行動

2022桃園漫畫節「OPEN! 台漫多重宇宙」:重新打開你對台灣漫畫的看法

藝術家姚瑞中:尋找底層庶民美學來談台灣的現代性

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在爆炸——各種內容創作形式都在新的道路上奔馳

插畫家鄭曉嶸:在嘈雜的社群時代,用安靜的畫筆說話

Mume與永續食材指南:好好吃一頓飯,用食物選擇想要的未來

木構建築設計師郭恩愷與國產材:從一件手作木構建築到台灣的永續林業

「校園掃具美感改造計畫」:這不是標準解答,我們只是願意做的人
2013年成立的「美感細胞」致力推動美學教育,今年6月,一份發布在粉絲專頁的「校園掃具改造懶人包」引爆了一場「何謂美感」的爭論。然而,爭論之後,改造還是要繼續。

集集集度放空學校——大人的生活太緊繃,我們都需要練習放空

達魯瑪克綠能電力公司:一場從綠能實驗開啟的部落自主之路

台灣海鮮選擇指南與洄遊吧:從海鮮文化到海洋文化,「好好吃魚」推廣永續

NFT的未來,是擴大創作正義還是短暫的華麗泡沫?

曹家洋樓:修復地方歷史紋理,打造永續美好家園

于子育:在戲劇裡療傷、尋根與探索自我

T22鶯歌計畫:以新意延續器皿工藝,讓設計變成料理的色彩

好客民宿:讓旅宿成為家一般的歸宿
交通部觀光局辦理「好客民宿品牌宣傳案」,挑選多家特色民宿主人進行專訪,同步製作帶狀節目發佈於網路頻道,透過社群平台與活動網站的渲染,搭起消費者與好客民宿間的橋樑。

在虛擬世界遨遊日月潭,「海陸漫行」全球第一個元宇宙智慧觀光虛實整合平台

【Flavor 風格美食指南】專訪 Funtasty 有趣市集創辦人謝維智| 市集裡的餐飲體驗設計——「不有趣,毋寧死。」

2022文博會在高雄——用一場展覽的時間環島全台

COFFEE LAW願景城事店:136天後,將隨老公寓而消逝的咖啡店

台北萬華:萬般華美的傳奇之地

小器十年:以實用簡潔的日本「生活道具」,打造日常美好生活

CHANEL:為女性而生的燦光——《1932》頂級珠寶系列
一道漆黑的長廊,一張源自1932年的黑白印刷邀請卡,成了開啟時空、星際的穿越入口。90年前,香奈兒《Bijoux de Diamants》的璀璨,逐一重現。

那些寫不進報導、塞不進正文的「文學」——房慧真《草莓與灰燼》
讀《草莓與灰燼》,是與房慧真安靜對望,看著她的眼睛,並從瞳孔看見裡頭映射的世界。薄短精悍一冊隨筆,她寫家族、生活、旅行與歷史傷痕。

飛地書店:香港社群的存續地,文化能量的新生場

美國國家書卷獎首位台裔作家:游朝凱如何用「劇本式小說」回應美國矛盾?

劉若瑀:要讓自己成為國際,而不是成為可以出國的人

從飲食文化到「觀光大城」,什麼是基隆的性格?

當《捍衛戰士:獨行俠》大賣時,軍事與戰爭片是個好生意嗎?

「稍息!立正!站好!」看台灣軍事電影發展史

以鐵道為起點重新認識富岡

是老闆也是員工,全公司只有一個人的出版社

在學習中成為更好的人:台灣教科書的內容與美學新革命

無論如河:墜入深淵之前,用書店將自己接住
這是一間書店,也是居家護理所,四位主理人是護理師背景的愛書人,自著名的「有河book」接手經營獨立書店,如今自稱「書店女工」,為所有到來的人安放一處療癒身與心的空間。

靈魂聚落 Soul Barn:來到僻靜營,安放身體,也安放疲倦的心

Range Rover Evoque車主廖倍慧: 馳騁於139縣道,創造生活的療癒儀式
每個車主的心中,都有一條專屬的療癒公路。煩憂時跳上愛車,馳騁在喜歡的公路上,隨著窗外的景色切換,重新獲得面對世界的勇氣。

豆油伯:攜手農民釀造台灣本土醬油的夢想

土城的理想生活入門指南

歡迎來到未來肉時代!以假亂真的植物肉如何升級成各種美味?

當台灣陣頭文化遇上西裝工藝:裁縫師×官將首×國寶繪師的三方合作

新船出大港:港都高雄準備航向未來
隨著現代社會與市場快速變化,許多產業面臨各式各樣挑戰。面向大海的港都高雄,始終以勇敢冒險、包容多元文化的精神,在穩健發展中追求創新,造就如今高雄兼具傳承與創新的豐沛產業動能。

光明分子╳蔡司台灣:如同一鏡到底的信任關係,合作開啟新視界!

「再髒一點」:剪接師廖慶松如何在《少年吔,安啦!》追求台灣色彩的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