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所及,皆為物品。物品各異,堆疊出厚薄不一的訊息。藝術史學者們看到、摸到、感受到潛藏於物品表面下的訊息,並進一步解讀,發現真相在物品中隱隱然地閃著亮光。 藝術史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
本屆臺北藝術節以「超限動」(Reeling Hyperreality)為題,捕捉在虛擬與現實交織時代下的感官狀態。策展人林人中攜手橫跨歐亞的藝術家,帶來八檔跨域大作,從AI共演、身體探尋到家庭倫理,邀請觀眾走進劇場,在多重現實的「眩暈」中,重新感受那些清晰而深刻的真實。
台灣攝影史上首個以國家名義舉辦的國際攝影節TIPF正式登場,匯聚美國國家藝廊、德國頂尖出版社等國際重量級機構,與本土攝影新銳共同探討攝影藝術如何實踐民主價值。首屆「TIPF台灣國際攝影節」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正式開幕,展期至10月6日。
馬祖國際藝術島從2022年生成,走過第一屆「島嶼釀」與第二屆「生紅過夏」的醞釀與熟成後,今年正式以「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開啟第三篇章。從9月5日至11月16日,長達歷屆最長的73天展期,遍布北竿、南竿、莒光、東引四鄉五島,超過50件藝術作品,將島嶼化為...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深受全世界旅客喜愛,其實,廣島縣也同樣位於瀨戶內海,擁有谷口吉生等建築大師操刀或獨具風格的特色建築、充滿藝術氣息的景點,建議藝術及建築迷可一起安排順遊。
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CN D)與香奈兒品牌共同合作的Camping Asia,將於11月10日至21日重磅回歸。這場為期12天、集創作、教育、演出於一體的前瞻性藝術教育計畫,將集結來自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法國、奧地利及臺...
當千年門神遇見AI數位雙生技術,臺灣廟宇文化精神守護者將在歐洲重新甦醒。《百廟百門·數位神識》融合十餘年修復工藝與前沿數位藝術,由第61屆十大傑出青年張逸軍與首位參與烏菲茲美術館修復的華人修復師蔡舜任領軍,9月登陸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與義大利米蘭數位藝術中...
即將邁入30週年的時尚品牌CHARLES & KEITH,暌違八年再與台灣時尚設計師江奕勳合作,在台北信義Dream Plaza門市以《CYCLE in COLOR 色料回聲》可持續藝術計畫融合永續、環保概念,形塑新亮點。
來自台北的咖啡文化品牌( beanroom),攜手丹麥百年聲學音響品牌 Bang & Olufsen(B&O),共同打造一處「音律與氣息」交織的共鳴場域。以「音樂」與「風味」為雙重核心,開展一場跨越感官的沉浸式對話體驗。
關注生態永續的韓國當代知名藝術家Kim Sunwoo首度舉辦個展《Beyond the Map》,於索卡藝術・台北呈現最新繪畫作品,以17幅不透明水彩與水彩畫兩種風格,打破「dodo=愚蠢」的刻板印象,將渡渡鳥重塑為充滿想像力與可能性的象徵。
邁入第17年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迎來不一樣的跨界合作。曾於2015應邀池上秋收演出的優人神鼓,10年後再次回到池上,特別邀請以母語創作並努力保存原住民文化與生活的金曲歌手桑布伊,開啟了一段美好的共創之旅。
2025年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將於10月25日至11月23日登場,以「半透明城市」為主題,匯集來自日本、澳門、菲律賓、韓國等國際團隊與在地藝術家,呈現9檔精彩節目與1檔工作坊,內容包含戲劇、舞蹈及馬戲等演出類型,從闔家觀賞到當代劇場,為桃園市民帶來滿滿的表演藝術能量。
對台灣首席藝術修復大師蔡舜任來說,修復從不僅是複製或還原,而是一種理解——理解當下歷史脈絡,並思考如何運用當代材料與手法進行復原。蔡舜任相信,每一次的修復,都是與時間對話,從對話中找出經典在當代延續的可能性。找到屬於時代的永恆印記——讓藝術穿越時光,依舊...
日本花藝藝術家川崎景太(Keita Kawasaki)日前首度來台舉辦個展「Hana Graphic Art—花之平面藝術」,這是他在東京都還未曾實現的完整作品展出,也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美學探索。
2025年10月,京都青幻舎迎來創立30週年。這間以「當代藝術的存在感」為核心信念的出版社,從1995年的一間小型工作室,成長為日本藝術出版界的重要推手,累計出版超過1,000本高品質藝術圖書。在電子書籍大行其道的時代,青幻舎始終堅持「紙本藝術」的收藏價值,並於30週...
由Break Off主辦的台南藝術印刷品市集將於8月2、3日在台南歷史古蹟吳園登場,這是該團隊繼台中藝術書展、台北國際海報博覽會後,首度進軍南台灣的重要活動。本次市集確認有來自韓國、香港、中國等海外創作單位參與,部分參展者更是首次來台,選擇以此活動作為認識台灣的...
當歷史建築遇上當代藝術,當造紙工廠轉化為文字創造的現場,會激盪出怎樣的文化火花?從7月12日至8月31日,宜蘭中興文創園區推出年度藝文展覽「2025藝術自造祭」,以《書冊與文字的載體》為主題,邀請觀眾成為這本還未寫完的書的共同作者。
英國傳奇畫家威廉・透納(J.M.W. Turner)全球巡迴特展,堪稱是今年夏天台北重量級藝術展覽之一。《VERSE》特別專訪英國泰德美術館策展人Elizabeth Brooke分享幕後秘辛,如何讓現代觀眾置身在透納繪製的景色之中,感受到透納畫作的永恆性。
今夏,台北迎來前所未有的藝術季節,多場國際級大展同時在城中綻放,展現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與實力。這不僅是檔期巧合,更是台灣藝術生態長期累積的成果。
2025年適逢英國傳奇畫家威廉·透納(J.M.W. Turner)250週年誕辰,這位被譽為「光之畫家」的浪漫主義巨匠,透過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巡迴展覽與台灣觀眾見面。
北美館最新大展的主角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的創作橫跨哲學、美學與社會實踐,讓觀眾透過沈浸式體驗,重新思考身體、自然與環境的關係,他在倫敦泰特美術館的作品《氣象計畫》創造兩百萬參觀人次。奧拉弗·埃利亞松如何改...
當建築不再只是建築,當繪畫承載著對未來城市的預言,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從6月21日至8月10日,台北當代藝術館呈現英國建築大師彼得.庫克(Sir Peter Cook)的個人展覽,透過2件現地裝置與13件數位版畫,構築出一個關於台灣未來的建築幻想曲。
六月的台東知本,本該是夏日溫煦的時節,《沐光泉》開幕那晚卻突然風雨大作。看見小朋友們踩著溼滑的舞台,仍舊專注地跳著族群舞蹈,那份不受天候影響的純粹與堅韌,讓人瞬間明白什麼是「與自然共生」。或許,正是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2025年台東光祭《沐光泉》顯得格...
國際刺青藝術家Josh Lin(林立杰)的刺青店,位於台北大安森林公園附近巷弄內,這裡是他揮灑創意的地方。入行二十多年,他憑藉細膩的黑灰寫實刺青屢獲世界冠軍,成為台灣寫實派刺青的佼佼者,設計大受名人愛戴。儘管刺青界人才輩出,但他的明星地位仍屹立不搖。
由華文環球藝術娛樂主辦,羅德·達爾原著《巧克力冒險工廠》百老匯音樂劇將於2025年12月首度來台演出。這部風靡全球的經典音樂劇,將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展開為期12天的精彩演出,為台灣觀眾帶來一場跨世代的奇幻劇場體驗。
近年來,精品圈與藝術家的跨界合作相當頻繁,肯亞裔美籍藝術家Wangechi Mutu本月於義大利波格賽美術館舉辦為期三個月的個展《Wangechi Mutu: Black Soil Poems》。與此同時,她也攜手FENDI合作帶來「Wangechi Mutu x FENDI Peekaboo」。
自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與澳洲辦事處(澳辦)於 2022 年啟動「台澳藝術交流夥伴計畫」以來,兩地藝術對話不斷延伸。2025 年計畫規模擴大,雙方各推派兩位藝術家展開駐地與共創,展開一場橫跨織品、馬戲、身體與原住民文化的交流實踐。
江詩丹頓慶祝品牌創立270週年,在台灣舉辦期間限定展覽,除了有限量錶款和Les Cabinotiers 閣樓工匠系列,還特設顏振發、陳啓村、朱振南及方序中等11位台灣藝術家聯展。
全新概念藝術展《THEiCON》邀請村上隆藝廊KAIKAI KIKI,與創作插畫角色LABUBU聞名的香港藝術家龍家昇等海外知名藝術家,結合雕塑、藝術裝置和玩具公仔等作品,在今年6月27日至6月29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登場。
在瀨戶內的海風與陽光之下,藝術,不單純是被觀看,更多的是被「感受」。七件作品邀你走進色彩、聲音、身體與記憶交織的現場,一場橫跨島嶼的沉浸式對話,即將展開。
走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欣賞島嶼上的藝術與風景之餘,選擇一間貼近在地文化住宿,更能延伸旅程的餘韻。精選小豆島、高松、宇野港一帶的特色旅宿,在海景與靜謐之中,慢慢感受瀨戶內的魅力。
FENKO鳳嬌催化室將北美館展品《Heterogeneous 崎》作品〈叄石〉移植至尚暘建設大廳,轉化為公共藝術,延續藝術生命。結合苔蘚牆、織品與聲音療癒,打造與自然共生的空間場景,實踐藝術與資源永續。此合作開啟藝術進入建築的新模式,為藝術永續與紙文化創新注入新能量。
當哥吉拉不再只是特攝電影裡的巨獸,而成為藝術家筆下的文化隱喻,《哥吉拉・THE・藝術展》帶領觀眾穿越影像與現實的界線,在當代藝術語境中重新審視這位橫跨七十年的怪獸傳奇。
瑞士高級製錶品牌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270週年展「THE QUEST」台灣站,找來11位台灣藝術家參與,展示手稿、老物等深具價值的物件,探索文化、藝術與高級製錶工藝。
由瑞銀集團呈獻的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母親節週末5/9-5/11展開,推出限定優惠即享一人購票、兩人同行。
創立於巴黎的國際知名藝術畫廊阿爾敏·萊希(Almine Rech),首度參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與台灣文化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令人期待。
從2019年開始,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將國際知名畫廊帶到台灣,成為台灣和國際藝術界接軌的重要橋樑,其中關鍵推手就是來自美國、但中文說得極好的聯合總監岳鴻飛(Robin Peckham)。2025年5月,台北當代將進入第五屆,也將是岳鴻飛在台北當代的最後一年...
台灣年度藝術盛事「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今年三大核心展區新增藝韻匠心,並首度設立《新生維度藝術家獎》為當代藝術帶來更多元豐富面貌,展覽也將在5月展開。
在LOEWE的眾多系列中,香氛蠟燭以詩意氣味與手工質感擄獲眾多品味人士的心,獨特的香調與雕塑般的造型,不只妝點生活,更為日常增添一抹藝術氣息。近日,LOEWE分別於台北新光三越Diamond Tower與高雄漢神巨蛋百貨開設全新香氛體驗店,帶我們踏上這座蠟燭工坊,展開一場...
...022 年元月便遭遇新冠病毒疫情封城。
全球停擺超過三年,後冷戰時代正式到來;區域衝突日益高漲,中美關稅壁壘,導致全球經濟結構與消費模式產生鉅變。2024 年,除了國際局勢驟變之外,台灣社會因財劃法以及立法院狂刪預算,也造成國防、民生乃至於文化、藝術諸多影響。在此期間,少子化造成國民小學大量裁併已超越過往,低生育率近期恐無法逆轉,偏鄉差距落差擴大。
延伸閱讀: 藝術家姚瑞中:尋找底層庶民美學來談台灣的現代性
本書收錄超過三十所國小即為鐵證。台灣目前總計國民小...
Ralph Lauren 在光點台北打造「漢普頓之境」,限時三日,開啟城市裡的度假日常。
位於淡水紅樹林一棟豪宅內的「ART BOX小美術館」,不只是一座展示藝術的空間,而是蘊含創辦人張裕能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心,期望觀眾在賞畫時能得到啟發,藉此培養更多優秀藝術家。
姚謙作為華語樂壇的作詞大師,創作過太多家喻戶曉的名曲,如為曾淑勤寫的〈魯冰花〉、王菲的〈我願意〉、辛曉琪的〈味道〉或張學友的〈如果愛〉,但姚謙也早已是一名資深藝術收藏家。接觸藝術已超過半世紀,更走訪世界各地無數美術館,他又是如何看待這個豐富人們精神生...
沒有一個小孩不會畫畫,從田徑選手到藝人再到藝術家,郭彥甫始終如此相信。非科班出身、自我探索繪畫風格的他,認為創作力是每個人自小就內建的方程式,只是被遺忘了而已。因此美術館之於他,是讓身體感官盡情感受美的場域,不受框架拘束,不分年齡階級,更沒有標準答案...
這不僅是單純的復古致敬,更是一場跨越數百年的視覺盛宴——當〈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遇上現代珠寶設計,當達文西筆下的貴族小姐嘗試 NARS 緞光唇膏,藝術與時尚的界線在此優雅消融。邀你一同探索這場前所未有的跨時代美學對話,感受經典與創新交織的永恆魅力!
手工改裝機車品牌Rough Crafts,是全台最知名的手工訂製機車,也拿過世界冠軍,在國際上有不小名聲。主理人葉韋廷(小葉)的魔法,就是透過標誌性的暗黑美學,將盛氣凌人的哈雷機車變得沉穩、精緻,讓改裝這門手藝成為真正的藝術與設計。
那晚海上無光,沒有船在東北季風剛至的前線出海。伊祐 ‧ 噶照拿起手電筒,往虛無的黑暗裡照,照見林投樹,照見飛魚窯,照見海洋聚會所⋯⋯穿越一路黑暗,我們抵達邊架艇獨木舟前,那是伊祐諮詢百歲耆老Lekal後重新打造的。
2024年4月花蓮強震的半年後,第三屆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以「星球爆裂觀測站」為主題,關注地震及震後的花蓮。阿美族身分的總策展人Nakaw Putun分享,「PALAFANG」為阿美族語做客、拜訪之意,「跳浪」既是地名,也是東海岸原住民早期往返花蓮在礁岩之間,跳躍通過浪...
源自於義大利米蘭的BUCCELLATI,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高級珠寶商之一,以其手工技藝、精湛設計和獨一無二的作品聞名世界。
歐洲,這片孕育了無數藝術瑰寶的土地,幾個世紀以來始終是人文薈萃之所。從巴黎歌劇院的金碧輝煌,流淌出法國歌劇以樂曲與華幕調和展演而成的醉人篇章;到倫敦皇家音樂廳的恢弘氣勢,響徹英國交響曲的繁複樂章;再到都柏林文學街角的詩意溫存,承載愛爾蘭文學復興的遺韻...
凡看過葉子奇的風景畫,定會為那寧靜致遠的氛圍而屏息。1957年在花蓮玉里出生的他,為了熱愛的藝術曾在紐約旅居長達19年,卻在50歲時毅然回到花蓮,將山、海、樹、雲等自然風景融入個人情感。隨著歲月日漸深厚的創作「心象風景」,在國內外拍賣市場屢屢創下台灣當代寫實...
對徠卡迷而言,那紅色圓點標誌不僅代表著光學精準,更象徵著一種生活態度與美學追求。當這種近乎信仰的熱愛從相機延伸至腕錶領域,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法國藝術家Sarah Jérôme的亞洲首個個展《太古的時間》在路易莎象山藝文中心盛大展開,這場由巴黎當代藝廊Galerie Vazieux策劃的展覽,透過藝術家充滿詩意的作品,邀請觀眾步入一個夢境與現實交織的奇幻世界。
2025年是象徵神秘、智慧與蛻變的蛇年,各大鐘錶品牌再次推出生肖限定腕錶,以精湛的工藝與藝術手法致敬東方傳統文化。靈蛇在華人文化中被視為智慧與力量的象徵,其蜿蜒身姿與閃爍鱗片,成為鐘錶工藝師筆下最具挑戰與魅力的題材。透過雕刻、微繪、大明火琺瑯等技術,讓時...
北台南的藝文中心「台南市立新營文化中心」以館內的藝文活動和館外的綠廊圳道形成在地豐富的生態,台南文化局辦理的「2025新營藝術季」由阮劇團在本屆邀請微光製造舞團首次跨界策展,串聯館內國內外藝文展演,市集、走讀、故事三輪車和台南地方樂人展演,到舉辦全齡參與...
每3年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季今年將於4月18日登場,展期橫跨春、夏、秋三季,預計將吸引破百萬人次的全球旅客造訪。只是展覽涵蓋多個島嶼,旅人們要怎麼「跳島看展」?專家建議不妨「先住市區、隔天入島」,像是岡山、四國高松市或大阪都是不錯的選擇。
在這個加速老化的時代,這場展覽提出了關鍵問題:當我們說「想再次當個小孩」,究竟在尋找什麼?或許,童年不僅是一段逝去的時光,更是一種重新感受世界的可能性。
靜謐的太平洋岸邊,一座融合「自然、藝術、建築」三位一體的藝術聖地已然綻放。江賢二藝術園區由江賢二與建築師林友寒共同設計、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擔任館長,是少見的由在世藝術家親力親為打造的美術館。
從舞者到創作者,從單一舞台到跨界合作,簡珮如的藝術旅程是一場無止盡的蛻變。曾擔任世界頂尖的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更獲舞蹈界的奧斯卡——貝西獎的肯定。然而,在眾人眼中看似巔峰的時刻,她卻選擇放手,放膽展開全新的藝術探索。2024年,簡珮如不僅帶來首度在台灣...
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重磅活動「2025 ART TAIWAN|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即將展開,今年在「界線」這個主題下,邀請國內外50組名家一同探討影像如何在表達情感、觀點與社會現象的過程中,揭示各種隱含的界限與邊界。參展單位除了重量級的攝影大師外,亦不乏...
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重磅活動「 2025 ART TAIWAN|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以影像藝術為媒介,邀請每一位觀眾體驗「界線」的多重意涵,在視覺與心靈的對話中開啟深刻的感知之旅。
在日月潭的懷抱中,漢來日月行館以藝術為媒,讓旅人與自然對話。「日影水月」藝術展策展人Daniel Wong與台灣在地藝術家帶來精彩創作,和國外藝術名家如草間彌生、朱銘等作品,共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日月潭藝術旅程。
新銳藝術家黃馨以生命經驗與、基督信仰與心理學角度出發,透過圖像延展出個展《火焰中的祈禱》,期待前來觀展的人們能獲得滿滿的療癒。
Dior 2025春夏系列在女裝探索力與美並呈現截然不同的運動語彙,男裝結合傳統與現代突顯風格融合。
朱利安拍賣行(Julien's Auctions)近期將推出《城市傳奇》(Urban Legends)拍賣,呈獻一系列最著名且顛覆傳統的街頭藝術作品。
攝影藝術結合了技術與美學,捕捉稍縱即逝的瞬間,不僅忠實地紀錄眼前各種景象,也能透過模糊、移動、多重曝光等技術,創造出超現實的視覺效果,讓影像成為充滿故事與想像的藝術表演形式。作為台灣重要的攝影盛會,SKM PHOTO攝影藝術博覽會今年同樣邀集華麗的參展陣容,...
睽違20餘年,德國當代藝術家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世界巡迴展以回顧展重登臺北市立美術館,匯集從1990年代至今近70件作品,呈現其30年融合雕塑與攝影的創作實踐。
法國現代香氛大師 Diptyque 於台北101 迎來全台首家形象旗艦店!華麗高雅的空間設計不僅呼應巴黎聖日爾曼大道 34 號首家精品店的創立精神,展現自品牌成立以來所追求的獨創性與詩意,店內玩味的色彩和紋理、獨家販售的全新家飾,創造出無數的對比和驚喜。
集結21位藝術家,21種創作奇想,《看啥小 — 微型藝術博物館 》亞洲首站於華山文創園區登場,超過200作品帶領觀眾走進超乎想像的奇幻世界!
以地景為尺度點燈、搭配不同媒材的作品妝點,如今已經是大眾熟悉的燈節形式,甚至成為各縣市政府固定辦理的活動之一。但大多數人可能不會注意到,鹽水以「始祖」之姿辦了15年的「月津港燈節」,醞釀過上千件作品,凝聚了百位藝術家,在看似年復一年的燈節裡,小鎮發展出...
選址於山海交融的瑞芳,META Design全新策劃的藝術展「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Live as a light」,結合自然與藝術,以空間為尺度,運用台電的老建築和退役材料,將這些日常卻不易察覺的元素轉化為創作的養分,開展一場新的藝術實驗。
繼三年前選在台灣作舉辦20年創作回顧展後,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再次攜手日本藝術家鎌田治朗,在2025年帶來全新特展《天穹之眼:鎌田治朗》。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展以「We Are Home」(我們在家)為主題,醞釀五年多,此次藉由影像與裝置等各種媒介,形塑北部社宅藝術盛典。
家是日常的起源與依歸,增添簡單的品項就能獲得改頭換面的生活體驗,世界運作得太快又太急,回到安心的空間裡,我們可以活得緩慢一點。
桃園中原文創園區首屆「永續光環境創意展」以「永續、創新、實驗」為核心,成為探索未來生活美學與材料創新的舞台。展期從即日起到3月9日,期間展示獲獎的光藝術裝置和入圍佳作的平面設計圖,傳遞台灣永續材料應用的無限可能,更與場域、環境及觀眾對話,以光藝術傳遞環...
香港文華東方以其無與倫比的優雅奢華讓人心動,當你漫遊於大館時,能感受到藝術靈魂與歷史的厚重感交織在一起,來趟香港輕奢之旅,沉醉於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之中吧!
「美術館在做什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蘊含了對藝術、文化與社會的深層思索。對於曾擔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以及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更是北師美術館創辦人的林曼麗而言,美術館的角色不僅僅是展示藝術作品,更是一座橋樑連結起歷史與現代,激...
台灣建築師劉培森正改寫美術館的未來。他主導的三大指標性專案-北美館二期擴建、台中綠美圖新建工程、高雄內惟藝術中心,突破傳統美術館框架。劉培森強調:「藝術能量會重塑美術館定位與社會價值。」他提出「建築即藝術載體」理念,將美術館轉型為融合人文、自然與城市...
鹽水人從悠長的歴史榮光裡一路走來,從繁華港鎮到沒落為安靜小鎮。但近年「月津港風華再現」、月津港燈節、月之美術館等一連串計畫,於藝術燈海帶動的熱鬧景象裡,重拾璀燦的美麗記憶與驕傲,為鹽水帶來蛻變的契機。而回返或移居的新生代注入活水與創新想法,也與壯年世...
Erma,29歲,印尼籍看護,才藝豐富且積極參與印尼文化交流推廣。出版過短篇小說集,熱愛拍片剪輯,經營 YouTube 頻道。在IDN蠟染和生態印花比賽中屢獲佳績,2024年榮獲第一名,並於Riyani Kebaya峇里島影片比賽及青島學園校慶時裝秀比賽中奪冠。
臺北里山川公共藝術計畫已成每年貓空的冬季盛典,今年又與臺北市立動物園攜手合作,將藝術作品設置於園內,為發展三貓地區跨出了一大步。里山川以落成130多年的道教聖地指南宮為核心,串連貓纜、動物園與貓空地區,一直秉持與自然對話、融合永續的精神,希冀引領民眾前...
琉璃工房藝術總監楊惠姍擅於當代玻璃藝術。其創立的居家品牌LIULI Living今年特別打造全新「五行香氛蠟燭系列」,更將生活與藝術完美融合。
邁入第八年,草率季(Taipei Art Book Fair)已然成為一個自由生長的生命體,創作者沒有邊界地伸展自己的創作主張,使草率季每年都長成全新樣貌。今年的草率季於11月22日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揭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出版單位、獨立書店與創作者將帶來各種形式的作品...
由蔣勳老師策展,將佛教經典《金剛經》經文轉化為藝術創作的《金剛經.諸相非相》展覽,在秋收後的池上穀倉藝術館,帶領觀者重返內在的靜思冥想。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旗下的臺灣聲響實驗室,自10月5日至23日,推出以當代音樂聲響為主軸的「2022聲徜音樂節」,集結14檔多元樂種及展演形式節目,分布在C-LAB園區四個室內展演空間、戶外西草坪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並與「2022臺北詩歌節」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跨...
三年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即將於2025年舉辦,其中一座作為藝術祭場域、也是最著名的「直島」,也將迎接新的美術館–「直島新美術館」。想安排一場藝術之旅嗎?明年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何時何地舉辦?如何把直島上的藝術建築與重要作品一次朝聖?來先做功課吧!
創立自2017年,今年⾸度由文化部及桃園市政府共同主辦並冠名為「2022文化部×桃園科技藝術節」,將於9⽉9⽇⾄10⽉9⽇於桃園展演中⼼展開這場國內科技藝術展演的年度盛事。本次以「前進之路」為主題,串聯科技產業與藝術家,共邀集30件作品,超過50組科技藝術創作團隊參與...
9/12-9/19在倫敦大學金匠學院(St. James' Hatcham Church)舉辦的展覽「生活的再顯影:工人詩歌的藝術呈現」,是一場以北京藍領階級為主題的藝術體驗,本次集結的藝術家與策展人將專注於探索被邊緣化的群體——特別是工人階級的生活經驗。
曾獲得《米其林指南》推薦的設計旅店紅點文旅以全新樣貌重新開幕,不僅是對過去十年的致敬,也融入了許多創新嘗試,想必會成為喜愛城市探索、品味獨具的旅人們的住宿首選。
2024嘉義市「光織影舞」光影藝術展於9月14日至9月29日展開,本屆特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靈感出發,利用光影將北香湖公園打造成夢幻虛境。
「生存/抵抗:臺灣-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展」由南美館與加拿大駐臺北貿易辦事處共同主辦,為加拿大藝術文化交流年的第一個活動,精選加拿大原住民藝術中心30組件藏品,是加拿大原住民藝術中心典藏品首次在亞洲展出,展期將自2022年9月8日至2023年1月29日。
楊士毅於今(2024)年也出版新書《沒有門檻的幸福》,和讀者分享他如何找到通往幸福人生的路徑。他以富含正面意義的作品為大眾所熟悉,但早在二十多歲真正開始剪紙之前,他的創作心境與現在全然相反,他發現台南的生活經驗不僅啟發了自己,如今也希望透過藝術向這座城市...
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每個人心中自有不同。以鑄造業起家的勤美集團,傾力勾勒的新生活場景藍圖,從商場、美術館、傳統市場到豪華露營此起彼落、奪人耳目,讓勤美集團的品牌聲量影響,從傳統製造走入各種新鮮的生活樣態中,呼應著這個時代的價值與追求。下一個階段,勤美...
法國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宣布自2022年7月3日至11月6日,舉辦澳洲原住民藝術家Mirdidingkingathi Juwarnda Sally Gabori的首場海外大型個人回顧展。Sally Gabori為過去20年來公認最偉大的澳洲當代藝術家之一,她以獨特畫風揮灑鮮明色彩印記,獨立於任何藝術流派,甚...
除了佳餚,另一項讓沾美西餐廳數十年屹立不搖的關鍵是服務,這裡是台灣歐式自助餐的始祖,也被稱作聚集全台北「最老服務生」的西餐廳。在充滿規矩程序、刀叉交錯的排餐禮儀背後,蘊含的是攸關人際相處的侍者文化。
朱銘美術館主辦的「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於9月13日盛大開幕,展至2025年1月12日止。匯聚來自亞洲各地共20位藝術家,包括台灣、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印尼、泰國等,聚焦探索「物」的殊異意義,並藉由當代雕塑作品開啟觀眾對於「物」的新視野,是朱銘美術館主辦過集...
從今年到明年,各地有許多公立或私立的新美術館出現,而這些新美術館,不只是對藝術界有重要意義,也是城市發展的創意空間策略,更改變人們的休閒生活。因為,去美術館不只是欣賞與品味藝術,美術館也是一個全方位的文化空間。
由台灣電力公司主辦的「黃金盛典藝術祭」,於金瓜石展開首屆活動,策展主題《夢十夜》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著作為靈感,邀請十四組國內外藝術家進行創作,並透過觸覺、聽覺等非常規策展方式,邀請觀眾親身進入藝術創作之中。
一位會畫畫的攝影家、藝術家。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目前兼任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創作形式涵蓋攝影、繪畫以及裝置等,長期探討人類處境的荒謬性與當代性,關注台灣主體性問題、公共性廢墟場所、民俗文化與美學。
阿美族藝術家Siki希巨蘇飛,以其獨特的木雕創作和文化傳承工作,成為台灣原住民藝術界的重要人物。本文深入探討Siki的藝術生涯,從他早期在建築工地的經歷,到回歸部落後致力於阿美族文化的重構與傳播,如何通過漂流木雕塑、劇場表演和文化活動,展現阿美族的神話、舞蹈...
以「活出藝術」自詡的人生教練、美國藝術家 JoAnneh Nagler,曾出版一本名為《藝術家的正職》的另類勵志書,Nagler 將表現慾正名為「必須回應的內心召喚」。她鼓勵動手做的浪漫,但否決無為而治的章法:「我們要仰賴『務實的靈感』。」這位女教頭預設讀者為藝術同夥,一...
在遠離城市核心的台11線上,「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在每年夏季開辦至今邁入第十年,其中「月光.海音樂會」更因為獨特而迷人的「海上月光」和多元的演出組合而深受喜愛。藝術、音樂與文化的氣息藴積在東海岸,吸引人們遠道而來,甚至在此展開第二人生,儼然成為國內大地藝...
瑞士高級製錶品牌Blancpain於台北NOKE忠泰樂生活,受藍眼淚現象啟發,打造為期9天的《自然的迴響》品牌藝術展。邀請台灣藝術愛好者搶先全球觀賞2024年「年度海洋攝影師」及「女性五十噚獎」的得獎作品。
1980年代大衛.鮑伊彷彿大夢初醒,走到前衛與通俗的接合點,變回體育場裡呼風喚雨的巨星,並接演大島渚的《俘虜》。一如他在《低》(Low)專輯裡唱著的:「我住遍了全世界,我離開了每一個地方。」《低》是他生涯最重要的一次過場,也是那趟柏林旅程的負片——只有出發和...
新竹每兩年一度的重頭戲「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將於9/9~9/25在新竹公園正式展開,本次以「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為名,貫穿「透明大百科」主題館、「透明博物館」、「透明苑」、「透明市集」四大主題展館與活動,帶領觀眾穿透玻璃的光譜,一同閱讀承載著百種玻璃樣...
在滂沱大雨中,「2024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如期登場。無畏風雨開唱的田馥甄和許富凱,以其溫暖動人的歌聲,爲這場年度盛會和金黃色的美麗大地,留下最動人的回憶之一。
來過池上的人,總會一再回訪,他們說「騎車行過天堂路,大坡池畔等日出,讓人回到自己,輕鬆自在。」池上秋收,就像一粒神奇的稻穗,在每個人的心靈地圖上召喚顯影。
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由台灣策展人方彥翔攜手來自亞美尼亞、菲律賓、南韓及土耳其的策展團隊,共邀集東亞、中亞、西亞及太平洋地區35組藝術家,展出聲響、錄像、攝影等83組件作品。
上班拿廚刀,下班拿畫刀,君悅酒店總主廚陳萬欽把料理視為美學結合美味的多元創作,一如他的亞洲主廚之路,鋪滿不同城市的精彩風味。
國家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成立於1993年,前身是節目部為紀錄院內演出與蒐集各國參考資料而闢出的資料室,始終隱匿在劇場之下,靜靜典藏著兩廳院的場場掌聲與輝煌,而隨著館藏數量愈趨龐大:11萬件視聽資料,近3萬本書籍,還有5萬冊左右的海報、節目單等實體文物,「僅限...
2022台北當代開展在即在全球都在努力與疫情共存的今日,我們或許仍能選擇投靠藝術,在形與色之間,定義屬於自己的審美。
...擬了我們心靈記錄某些重要時刻的方式。」他的話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的共同感受,然而攝影技藝的內涵不僅止於此。為慶祝臺灣首座國家級攝影機構「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開幕一週年,由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主辦,VERSE策劃執行多場感動人心的影像講座,期待將臺灣影像藝術的豐厚底蘊,傳遞給更多人認識。...
...為人所知,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同時也是天母甜點名店「ISM主義甜時」的主理人。九年前,他放下全職音樂家的身分,遠赴日本甜點名店當學徒,返回台灣創業後,不僅將甜點店經營得有聲有色,也重拾琴弓繼續演奏音樂。透過ISM,陳世霖想說的不只是甜點,還有更多他對於藝術可能性的想像與思辨。...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以藝術與創意為會展精神,致力於創造年度平台給藝術市場的畫廊、藏家與來自全球的藝術家。
從香港來到台灣定居的謝至德,改造一輛露營車作為可自由流動的家,深入行旅台灣日常,在其中,遇見表定之外的美好故事和風景。
FOCASA馬戲藝術節希望帶動台灣在地藝術經濟,在未來成為國際外交指標性的藝術節,並讓全世界看見屬於台灣的當代馬戲能量。
台新銀行創立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從2002年開始,以當代藝術為主軸舉辦「台新藝術獎」,成為每年藝術界的重要大事。
Rollo是一項因疫情而生的線上藝術創作交流計畫。邀請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在限時24小時內以創作接力。
揮別旅遊淡季的束縛,屏東「落山風藝術季」打破傳統戶外地景的常規,讓大自然的海、風元素成為藝術家的創作媒介。
臺南新藝獎十年有成,商業市場的介入活化了藝術生態,也增添了展覽趣味性,讓不同作品長出各自的獨特風貌。
作為一個年輕的國家級場館,衛武營有的是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本事」,期許能夠成為南台灣的藝術新綠洲。
透過劇場打開一般人對劇場演出的各種想像,南村劇場以自由、非典型的劇場魅力,持續為未來的觀眾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感動。
兩廳院為藝術基地計畫「Gap Year壯遊」,徵選六位18至26歲青年以一年為期,到兩廳院觀察藝文場館的營運日常。
陳普的植物啟蒙始於兩年前,當時未涉獵植物的他,到建國花市挑選了一棵鹿角蕨、一株圓葉花燭,在養護的過程中種出興趣,把工作室打造成都市叢林。
如果將藝術比做一種技藝的話,那攝影的技藝是好入門的、民主的,某程度上,其實也就是業餘的。
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內,飄著一片延展如升空熱氣球的透天光棚,其下座落著台灣首間以藝術為專門的公共圖書館—大東藝術圖書館,以「帶動大高雄人口閱讀藝術」為設立宗旨,自2012年4月起正式營運。作為高雄市立圖書館分館之一,為了保有「公共」價值代表的通俗性,又不...
隨著港務轉型、就業機會減少,太平山城因人口大量外移而失去生機。2021年中,基隆市政府與臺灣藝術大學合作成立「太平山城藝棧」團隊,期待透過藝術,為老社區注入新能量。
從老穀倉到美術館,「池上穀倉藝術館」承載了深刻的農村回憶與文化精神。在台灣好基金會與在地居民的共同創生之下,成為了扎根在泥土裡、與池上一起呼吸的美學空間,亦是東台灣重要的藝文地標。
全球矚目的倫敦亞洲藝術展(Asian Art in London)再度掀起藝術與文化的熱潮,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收藏家與專業人士齊聚。作為國際藝術界的年度盛會之一,倫敦亞洲藝術展匯集了來自各國的頂尖藝術家、畫廊與文化機構,為長久以來推動國際藝術對話的重要平台。
來自韓國的留法多媒體藝術家權河允(Hayoun Kwon),於2021年高雄電影節發表的VR作品《玉山守護者》,述說日治時期一位日本學者與一位台灣布農族人間的可貴情誼。在創作的過程中她探索了台灣的傳說,更找到了不同的角度去觀看歷史。
在經歷了0403大地震的震撼後,花蓮這片土地正醞釀著藝術的重生力量。第三屆「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選在2024年11月2日至2025年1月5日回歸,以「星球爆裂觀測站」為題,試圖透過藝術之眼,重新審視這片經常與地震共處的土地,以及在此生活的人們。
具有滄桑歷史的藝術作品需要精巧的修復工作。高雄內惟藝術中心開創全台首座開放式藝術修復中心,公開展示修復師的專業工作,讓民眾得以近距離見證損壞的藝術品如何重獲新生。更透過工作坊活動推動大眾對修復藝術的興趣,讓修復走入大眾的生活。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過去曾是一座軍人驛站,如今改造成獨具魅力的藝術殿堂。作為金馬賓館的靈魂人物,永添藝術執行長邵雅曼將這座歷史建築轉變為一座最獨特的當代美術館,見證從廢墟到藝術重生的蛻變,並以獨到的策展定位引領著金馬賓館邁向國際舞台。
2024台北白晝之夜來約大安森林公園!今年主題「夜行動物派對」探討夜晚與人類在城市中的多元互動,共有8大主題、7大亮點作品,包括客座策展人的「法國動物大遊行一凱蒂•哈特的奇思藝想」為主要亮點。
每個美術館背後,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工作者:「典藏管理組」(簡稱:典藏組)。他們就像藝術的守護者,肩負藝術品從購置、歸類、保存到展示任務,因此對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組組長方美晶來說,典藏不只是一個被動的名詞,而是一連串經過深思熟慮的動詞進行式,必須考量修...
中國藝術家何翔宇,以裝置藝術與影像作品呈現「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Past is Prologue —何翔宇個展」,於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2月16日於關渡美術館展出。
由以色列Rollo藝術計畫藝術總監Anna Burd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聯合線上策展,以徵件形式召集了台灣、以色列兩地共二十位的藝術創作者,限時24小時接龍創作。
大稻埕內的一棟百年街屋內,藏著一座「思劇場」。它不只是劇場,更是一處激發交流與創作火花的場域,這九年之間與17個不同國家、超過150位藝術家及團隊合作過。將藝文平台從大稻埕拉升到台灣與國際,過程裡,思劇團的兩位靈魂人物——林珣甄與高翊愷,憑的不過是一股「戇...
全台首座結合美術館與圖書館的「台中綠美圖」即將於2025年底啟用,這一嶄新的文化地標將打破傳統界限,賦予參觀者無縫連結的空間體驗。台中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以「共融和探索」作為啟動場館的核心,致力讓這座文化殿堂成為市民體驗感知與休憩的理想空間。
藝術家的美術館彷彿就是藝術家一生中最大的作品。除了大型公立美術館,以及各地私人美術館,《VERSE》特別精選四間以台灣藝術大師為主題的美術館,從傳承三峽文化的李梅樹紀念館,到明天春天即將開放的台東江賢二藝術園區,都是不容錯過的藝術殿堂!
CUYSINE藝術家餐桌以「吃一頓飯讀一個故事」為題,創造最生活的藝術體驗方式,繼2022年推出的畢卡索藝術家餐桌後,帶來第三號作品「芙烈達.卡蘿藝術亡靈節之夜」。透過對芙烈達(Frida Kahlo)故居的細致還原,以及多位當代藝術家的共創,將她悲壯的藝術世界生動地呈現...
闞凱宇,不僅先後創立衍象設計實驗室與Maker Bar,更是一位數位工藝實踐者與新媒體藝術家,以及三位孩子的父親。在他多樣化的角色中,闞凱宇從最初住辦合一的生活空間調整為完全分開的狀態,一邊持續運用設計與創意的力量,與團隊嘗試各種創作與實踐的可能;離開工作環...
生活風格品牌「恆隆行」舉辦的《2024恆隆行永續設計節》,經由時尚、設計、戲劇、餐飲各種體驗探索物件永續。
楊三郎美術館位於永和博愛藝術街,是一座展示台灣油畫大師楊三郎作品與歷史文物的四層樓空間,1991年正式開放。美術館內從4樓逐層展示大師各時期的經典作品與珍貴史料,讓遊客不僅欣賞畫作,更能深入感受台灣藝術發展歷史與永和的文化魅力。
蒂妲史雲頓( Tilda Swinton)除了來台演出《親愛的帕索里尼》之外,身為CHANEL藝術暨文化大使的她,還受邀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與年輕學子討論當代藝術文化的本質,並與其他藝術工作者暢談創作帶給他們的思考和影響。
第二屆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以《變化球》為主題,於10月22日在花蓮石雕博物館正式開幕,邀請十組花蓮在地與國際藝術家,透過裝置、錄像、攝影、紀錄片、VR等,以當代藝術的呈現打開觀展者的五官,翻轉對世界的既定思考。
百年蘇格蘭威士忌名廠百富推出「一心一藝說來聽聽」Podcast,將觸角「聲」入有故事的人,更像是一部聲音紀錄片,首二集來賓就隆重邀請到劇場教父金士傑以及當代藝術家范承宗,兩人暢談了在藝術上的堅定意志與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且讓我們稍稍一睹節目裡的精彩內容。
年度亞洲藝術盛事ART TAIPEI以永續生態、綠色展會為目標開展,由來自澳洲的低卡精釀氣泡飲料品牌 StrangeLove作為指定飲品,與隱身台北大安區巷弄,以藝術為靈感的「Nest by PUN」酒吧攜手合作,在展場中成為解渴的亮點。
韓國高人氣藝術家INAPSQUARE首度來台,攜手勤美誠品綠園道打造KNOCK KNOCK SLEEPYHEAD展覽。
今(2024)年1月,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的新作《一個人的活法》在他的古稀之年出版,將三十載媒體閱歷,及自2009年跨入當代藝術文化領域至今的人生經驗整合、歸納。他在這個訪談中特別分享這些年的活法:一位「麻瓜」如何努力與藝術對話,以及不論年歲始...
葡萄牙則是歐洲在這一個多世紀以來,製作手工頂級香氛皂的始祖,其中CLAUS PORTO在葡萄牙更擁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推出《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特展,邀請王安琪、王淑燕、鄧博仁、沈君儀、林靖偉、吳淑麟等六位當代藝術家,以十件全新創作呼應白色恐怖受難者曹開的現代詩、歐陽劍華的獄中刑求系列畫作。展覽自9月5日至2024年1月14日。
「Life on two wheels」是一個以插畫來表現擁有自行車生活魅力的企劃,第一場由剪紙藝術家坂內拓先生開啟,台北場於9月1日至9月30日在新富町文化市場展出。
第二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將於2023年9月23日登場,今年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參與、增加到70件展覽作品,讓登島旅行充滿想像與驚喜!
適逢臺南建城400年之際,全球蘭花界兩大盛事——第23屆世界蘭展暨第20屆臺灣國際蘭展——將於2月24日至3月10日,首度同時舉辦於臺南。台灣蘭花協會攜手跨域藝術家陳普與植物風格師Yuty,搶先為我們導覽:從國際外交舞台到街角日常,蘭花以怎樣的美麗姿態在我們的島嶼綻放?
法國精品音響Devialet聯名藝術家鮑楊、劉娃推出龍年限定款,並於台中大遠百快閃店亮眼登場。
三年前的夏天,《VERSE》創刊號封面人物之一是「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的鄭宗龍。三年後的此刻,雲門邁入50周年,這些年,鄭宗龍究竟在思考些什麼?
「無名小吃」是城市的心理測驗紙。一座城市由什麼人組成,就會產生滿足在地需求的飲食服務。因為無名,內容絕對本格,坦承地揭露地方的需求與面貌。住在嘉義的我,想分享三種揭示嘉義「勞動、隨性、從容」態度特質的無名小吃。
「慢熟工作室」由藝術家黃湘與設計師楊少鈞共同創立,從平面設計、藝術插畫到展覽策劃,跨越領域不設限,期望透過藝術創作與商業結合,讓藝術走入生活。
SPEY與文化藝術有密不可分的知己關係,它帶領人們走進跨領域的畢卡索藝術之境,展開美感世界的探索與追尋。
2024「草草戲劇節」即將於 3 月 15 日至 3 月 24 日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盛大舉辦,今年以「當青春 Tng tshing-tshun」作為主題,帶來近兩百場文化活動,以不同的角度探索青春的亮面與暗面。
Impromptu主廚李皞最近推出即時料理品牌「MMM by Paul Lee」,成功引起話題,而在美國、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等國家市場,也多年流行把米其林星級餐桌帶回家。
台灣時尚品牌暨選貨店plain-me與新生代藝術家Gary推出全新聯名「HAVE A JAM TIME!」,並邀請國際級舞團IP LOCKERS成員擔任主視覺model,充分傳達本系列以寬鬆版型為基底的街舞風格造型。
「第22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共17組入圍者角逐年度「視覺藝術獎」、「表演藝術獎」,以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三大獎項。
艾瑪史東主演電影《可憐的東西》不僅奪得了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也摘下最佳美術設計、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妝髮設計等大獎。少人知道的是,其原著作者是來自蘇格蘭的Alasdair Gray,他是蘇格蘭當代最重要的作家、插畫家,也是畢生支持蘇格蘭獨立的左派夢想家。
即將於本周末3/16-3/17在淡水雲門劇場全域登場的《2024後謠景像詩 Cloud Music & Art Festival》是一個前所未有以「後搖滾」為理念的「類音樂節」,不只是要重新喚回後搖的態度,更是要實踐一種另類的文藝節。
「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於2020年初冬離開人世,兩年後他的人生摯愛楊惠姍將其重要手稿、講稿、散文、隨筆集結出版《壓抑不住地想飛起來》,是告別、是紀念,也是寫給文化的最後情書。閱讀張毅留下的文字,字裡行間是對文化的使命、憂心與想望,也有他對生命的思索與感悟...
我們與導演姚宏易進行對話,這位將劇情片、紀錄片、現代舞劇與舞台劇形式合而為一的電影創作者,是如何看待電影與舞蹈之間的藝術性?
全球唯一的「Johnnie Walker黑牌裝置藝術」坐落於信義威秀徒步區,融入龍騰、松竹梅等東方元素,加上台北101地標建築,展現城市之美。
「藝起漫遊五漁村-頭城五漁鐵藝術家駐村成果展」結合十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駐村創作,帶領民眾深入探索五漁村獨有的生活風貌與文化特色。
十組藝術家藉由駐村的藝術創作,帶領大家深入感受五漁村的魅力與多樣性。
疾駛的高鐵上接通電話,周依(Chou Yi)的聲音顯得有點斷斷續續,但是當通信訊號一回穩,立刻就能清晰地接收到從她而來的電波——「能聽見我嗎?」
來自台中東勢山城的攝影師登曼波和演員王渝屏,以一個只有小鎮才知曉的隱密「代名詞」為核心,擷取客家禮俗中慣用塑膠物件的俗豔色彩,重新用當代眼光凝視傳統,聯手創作作品〈塑膠禮儀〉,也進一步提出疑問:什麼是家鄉?什麼是客家?
今年,粉樂町迎來了第13屆的展覽,由富邦藝術基金會策畫與主辦,在富邦美術館開館前於信義區進行預熱活動,以點燃粉樂町的創意精神,展期從4月6日持續到6月23日。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今年5月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
魯迅國際團隊邀請策展人胡朝聖、宏盛建設總經理陸永富展開當代美學建築「藝術化」、「永續化」的美學思辨。
一年一度的「東京藝術周」(Art Week Tokyo)誕生於疫情中的2021年,這場非典型、非定點的藝術博覽會,展場覆蓋整座城市。從此,11月的東京除了紅楓,更多了逾五十家敞開大門的美術館與藝廊迎接世界,為日本的當代藝術帶來新視野與能量,也為東京畫出全新的文藝城市地圖...
歷時近十年籌備,位於台北市信義區A25園區、總坪數達3000坪的富邦美術館將於今(2024)年5月4日開幕。富邦美術館特別邀請享譽國際之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及其工作室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RPBW)與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廠共同設計監造,...
「藝術鍊金術──熊妤創作個展」12月15日起於桃園展演中心1樓展出,邀請大家以藝術「鍊金」。
「A Genuine Conversation玩味交流盛宴」在11月8日盛大開展,除了展示Fornasetti最新發表的香氛蠟燭,還會展出多年收藏的畫作、家具,以及知名的亞當瓷盤套組。
第2屆「2023 STAART Illustration Art Fair 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於11月17日至11月19日登場,今年首度攜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漾藝術博覽會」與駁二串聯雙展場共同展出,匯聚超過130位藝術家、40個房間、4個公共展區、3件大型藝術裝置以及7場主題論壇,今年展期剛好...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將以「日常戰爭(Everyday War)」為題,由藝術家袁廣鳴以其專擅的錄像藝術結合裝置作品,投射對於當前政治環境與社會現實的憂慮。
對馮宇來說,無論任何設計案,設計師都不是主角,而是解決問題的橋梁。
2023年度不容錯過藝術書盛事「草率季」(Taipei Art Book Fair)11月3日將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
第二屆「東京藝術周Art Week Tokyo」將於 2023年11月2日至5日舉行,作為東京最具野心、覆蓋全市的當代藝術企劃,聯手東京市內共50間藝廊和藝術空間,展現日本藝壇的深度與活力。
平面設計師、插畫師、影像導演—深度設計工作室創辦人暨藝術總監陳青琳有著多重身分。她的創作風格也多元:風格迷幻卻帶著哀傷的人像、為總統府設計送給外賓禮品的絲巾領帶,以及替網路遊戲打造的精緻VIP禮盒。對她來說,創作風格與身分並不是框架,而是不設限地直面生命...
走入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引爆觀展人潮的大卷伸嗣作品展,竟發現一場研究社會與文化的冒險!大卷嘗試帶著觀眾看透當代藝術形於外的華美,去發現貼近靈魂的質問與反思。
最新一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將於2024年3月舉行,展會總監樂思洋分享她對亞洲和台灣藝壇的洞見,也預告明年展會的全新亮點。
第13屆「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於今2023年9月30日至10月29日登場,以多種形式翻轉「石」媒材的既定印象。
潮流教父Nigo與超人氣藝術家VERDY的跨界合作。
一場聚焦在「聲音藝術」的藝術節應該是什麼樣子?對「臺東聲音藝術節」策展人張溥騰來說,看不見的東西有時候更重要,至少,要讓大家聽見地球的呼吸脈動。
台灣服裝設計師王子欣創立的同名品牌Claudia Wang,於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舉辦創意十足的藝術與科技的時尚秀發表會,整場活動讓現場來賓驚呼聲連連。
說角川只是一家「出版集團」?那絕對是限縮了人類對閱讀的想像,角川把未來活成了現在,將「IP創造」取代「純出版」的舊思維。請跟著《VERSE》走入占地2萬5000平方公尺的所澤櫻花城,看角川如何從印刷、製作、裝訂、物流倉庫整合成「出版一條龍」,更蓋出一座結合角川武...
能源鏈領導品牌大亞集團歡慶68周年,攜手金工藝術家李昕打造「Energy:Point, Line and Plane」能源藝術展。
「今秋藝術節」、「叫春小搖滾」、「鬆勢三日節」,是彰化別具特色的三個文化活動,三位創辦人相聚討論如何以彰化悠久的歷史為養分,創造屬於當代的全新敘事。
台北當代藝術館「城市密碼‧台北賦格」街區藝術展,9月23日至11月19日正式登場,集結來自台灣、法國、日本和馬來西亞的九位攝影創作者,一同踏查當代館、捷運中山站到雙連站間的街廓景觀,以攝影重新解讀與儲存這座城市的記憶。
繼2018年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後,這是傑圖利奧.阿維亞尼首度在亞洲一次重要且完整的回顧展。
Vol.12 封面幕後——如何拍攝蔬食?前執行主編黃銘彰、食物藝術家于寧解密企劃過程
「那時候我們就只想做戲。」出生於嘉義的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在北藝大就讀期間感受到文化衝擊,畢業後回鄉與夥伴一起創立阮劇團。創團時滿腔的熱血跟理想,一路上經歷許多現實的考驗。後續成功地將倒團的危機變成了轉機,不僅讓劇場藝術深入嘉義的日常,更與日本劇場...
「旅行開始於遙遠的過去,結束在不可知的未來。」對旅行超過107個國家的謝哲青來說,這就是旅行的意義。跑船工作讓他遊遍各城市博物館,被藝術的生命力深深吸引,在羅馬欣賞米開朗基羅《聖殤》更牽起想家的情緒,透過旅行,謝哲青找尋自己也找尋回家的路,旅行也從不僅...
「成為國際(表演藝術者/團體)是你站在那裡,別人都來找你。」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強調,藝術創作的根源性才是打開國際大門的鑰匙。劉若瑀閉關在優人神鼓裡,一關就是33年,在2019年歷經火劫後接下北藝董事長重任,她決心藉由自身國際觀,傳承表演藝術的精髓,並對外...
「成為國際(表演藝術者/團體)是你站在那裡,別人都來找你。」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強調,藝術創作的根源性才是打開國際大門的鑰匙。劉若瑀閉關在優人神鼓裡,一關就是33年,在2019年歷經火劫後接下北藝董事長重任,她決心藉由自身國際觀,傳承表演藝術的精髓,並對外...
眾所期待,一年一度絕不能錯過的大型音樂藝術生活節「2023 ISLAND's」即將在10月底於高雄登場!海內外豪華演出陣容大公開!集結亞洲各國共35組夢幻演出陣容,及台日港3國聯手策畫400+跨國風格主題市集打造島嶼之最。
「2023臺北白晝之夜」今年將在10月7日晚上6點至10月8日上午6點,於信義區國父紀念館、台北市議會與台北市政府三大場館與周邊場域展開。
「誠品生活松菸」於1月20日試營運,接棒台北信義誠品成為24小時書店,書量擴大3倍與敦南書店相當,更將於1月26日起連3天松菸全店策畫逾50場藝文活動。本次匯集五大亮點,邀讀者一同加入這場跨界藝文盛宴。
依循台三線,跨越北桃竹苗中五縣市、17個鄉鎮市、長達150公里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以「花啦嗶啵Falabidbog」,從藝術與設計出發,帶領人們踏上一場盛大的公路旅行,提供更繽紛多元的客家想像。
延續Hedi Slimane熱衷的當代粗獷主義(Brutalist)裝潢美學。
印象中的台灣原民藝術,會想起陶器、竹製物、木雕、編織,或以圖騰為主的彩繪與畫作,傳承自古老工藝技法。又或是與當代藝術的觀念交織,結合批判社會、土地議題,讓作品不只是美麗與實用,更承載歷史、記憶與社會正義的深度內涵。然而,出生於花蓮玉里馬泰林部落的優席...
野柳地質公園擁有最知名的女王頭、俏皮公主、燭台石等奇岩景觀,尚有涵蓋了海蝕景觀、濱海森林、候鳥與潮間帶生態等豐富的自然景觀。遊客能在專人帶領下,親身探索野柳岬全貌,參與多元的體驗活動,深度認識野柳岬地質、親近北海岸。
藝術家蘇匯宇擅長以錄像、攝影和裝置藝術來與大眾探討人類的身體、情慾與意識型態。近期他以共同策展人身份為《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策劃了「特攝放映室」,與大眾探討藝術錄像是否還能帶我們前往更遙遠的未來?
歲末之際,百富(The Balvenie)攜手台灣剪紙藝術家楊士毅,以「一心一藝」為靈感,打造大型剪紙藝術裝置,於台南市美術館2館戶外廣場展出,且結合沉浸式體驗活動,日夜光景各有特色,讓台南府城綻放璀璨光輝。
走進台南,你很難不注意到這城市充滿了飽滿的藝術能量,從街上的畫廊、海安路上的裝置藝術、漁光島藝術節,甚至是巷弄轉角一隅的壁畫,藝術已經在這座城市開枝散葉,而種下種子的就是台南最重要的藝術策展人杜昭賢。
走進國家音樂廳,欣賞來自加拿大的創作者DJ無尾熊小子,用8台即時攝影機、75隻戲偶、20個微型佈景和現場演奏音樂,打造出超現實的童趣世界,這是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所帶來的重量級演出《蚊子爵士夢》。中國信託成立文教基金會已深耕26年,在接軌國際、扶植本土藝文產...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自7月展開的「藝術生活平台串聯計畫」(簡稱藝串平台),其中民眾將能走進資深藝術家賴純純首度對外開放的「賴純純當代藝術場域SOCA Dulan」,並參與「愛麗絲宇宙仙境花花團—跨域劇場」,沉浸在以都蘭山為舞台,面對太平洋和綠島的360度全景域藝術據點...
高雄市立美術館年度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正式開幕!展覽集結許多大師經典作品,如畢卡索〈哭泣的女人〉、〈水手〉、大衛霍克尼〈藝術家肖像(泳池與兩個人像)〉、傑夫沃爾〈突如其來的一陣風(借鑑葛飾北齋)〉等作,皆為教科書級國際經典之作,鮮少面世,...
首屆關渡人文藝術週即將於今年12月22日於慈濟關渡靜思堂開幕,由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主辦,攜手周邊醫療、科技、人文等企業團隊,以藝術表演、蔬食和市集,帶動園區發展,吸引更多人造訪此地,也打造全新蔬食品牌「常不輕」,與蔬食品牌小小樹食攜手,創造平價美味的...
在「臺南四百」慶典之際,海安街道美術館也迎來了它的二十周年。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特別策劃了一場「海安街道美術館–城市的故事,從這裡開始」大型展覽,於2024年7月13日隆重開幕,此次展覽新增了13件藝術作品,包括5件通風塔大型作品、6件街道家具及2件運河區域水岸...
「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數據光景」於2022年12月3日至2023年2月5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廣場、U-108 SPACE展出。今年以「數據光景」為題,策劃三大主題、邀請九件國內外藝術作品,邀請觀眾一起探索光影與聲響,思辨當代科技可能性的殊異。
由POUYUENJI創辦的「元紀.台灣菜」邀請唯一獲得首屆台北《米其林指南》二星榮譽主廚林菊偉師傅掌杓,這間說著台灣話的全新Fine Dining餐廳,讓顧客可以用幾盞茶的時間,體會東西方的藝術融合,而這個背後的「空間導演」,是出生台灣且活躍於國際的室內設計師Lillian Wu...
疫情漸歇、口罩禁令逐步解除之際,「2022 STAART Illustration Art Fair 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宣布將在今年聖誕檔期12月22日至12月25日限時四天,於甫獲台灣最美飯店冠軍殊榮的高雄承億酒店TAI Urban Resort內盛大登場。
321巷藝術聚落,位於台南公園附近短短徒步3分鐘路程,是近期台灣文化藝術的新亮點。逾九十年歷史的日式房舍於2023年底整修完畢,更是今年8月台灣文博會的展場之一,也將在10月迎來台灣設計展。
東京一直是台灣人首選旅遊地,尤其是具有各種文化創意景點。本文精選8間東京風格各自不同的獨立書店,包括蟹ブックス、BOOKS青いカバ、UTRECHT等。這些書店不僅提供獨特選書,還結合咖啡廳、畫廊等。
藝術的未來會是什麼?「台新藝術獎」在20週年大展中打破回顧式展覽的策展方法,邀請歷屆得獎藝術家,以多元有機的方式回應展覽名稱「NEXT」。透過與本次展覽空間設計張暉明、視覺設計林冠名的訪談裡,從他們的視角理解本次展覽的實驗性與立體性。
2022年臺北市的地景藝術計畫在文山區的貓空展開,鄰近臺北郊區,山裡古道縱橫,連結深厚的傳統信仰與茶產業歷史。透過環境藝術家李蕢至為打造作品《山水螺旋》,呼應敬重天人的宗教觀與堪輿學,以及紙雕藝術家成若涵設計大型鐵雕地景裝置《一起生活》,連結在地發展脈絡...
為了紀念清法戰爭140周年,基隆市文化觀光局規劃「清法140愛與和平」系列活動。以三大印象、三大展區和超過12件的藝術作品,回應、解構既有印象的歷史,並倡議國際城市的文化新風格,打造連結基隆的多元特殊人文歷史地理風貌。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是一位學經濟學的藝術家,一位持續與歷史和時間糾纏的理想家,也是一位與政策來往建言卻又始終在體制外部的文化實踐者。
「衡沐」相鄰板橋市中心近6000坪的四維公園綠意,為了呼應永續環境的世界趨勢,大陸建設邀請以「形隨自然」理念驚豔國際建築界的澳洲建築事務所Koichi Takada Architects,替板橋量身訂製,擘劃一場「將自然森林帶回城市」的建築壯遊。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迎來十年里程碑,集結國內外各式藝廊參與,並於2024年8月30日至9月1日,在人文薈萃的誠品行旅盛大展開。
2022草率季再次選在華山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展期從11月4日到11月6日,本屆打破歷年紀錄,超過四百個本土與泰國、日本、韓國、葡萄牙、義大利等國際參展單位進駐,囊括海內外藝術平台、出版社、書店等不同類型創意品牌。
...山蓄水池的百年歷史與新古典建築風格,將別名為「地下水宮殿」的蓄水池打造成期間限定展。自10月20日至11月6日,參展民眾將有機會走在深約5公尺的的混凝土導流牆與希臘式高聳的大柱與小柱間,一邊感受古蹟時間的軌跡和歷史脈絡,一邊體驗「獵島計畫」集合13組藝術家以島嶼為題的限定展出。...
文化局主辦的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2022選定文山區作為策展區域,自10/19 - 11/13期間,將展現貓空的人文藝術面貌。兩件大型地景藝術裝置以及優人神鼓的原創儀式劇場之外,同時規劃了十場免費工作坊活動,邀請民眾領略茶葉文化、廟宇巡禮等貓空獨有的文化體驗。
如果有時光機,琥珀就是解開時空幻謎的關鍵之鑰,億萬年的古生物,穿越古今栩栩如生,生命之樹繁衍未知,佛教七寶之一的琥珀在宇宙演化中生生不息的輪迴。
迎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開館11周年,一年一度的主題市集盛典「島嶼餐桌物語」即將在2022年10月28日至10月30日,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戶外園區盛大登場!
2022台南森山市集結合當代七大議題「藝術、身心靈療癒、宇宙科幻、書籍小誌、音樂、料理美食、環境永續」,廣邀130組國內外品牌。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與人們印象裡的在地藝術節慶或這幾年在各地出現的大地藝術節很不同,它更像是策展團隊對曾文溪進行長達三年的考察展現。這個由總策展人龔卓軍所說的「倡議型藝術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當你想到「體育」的時候,想的是什麼?新北市美術館以「體育課」為題,策劃一場結合場內(遊樂場、體育館)與場外(城市、街頭)運動的主題展覽,嘗試拆解當代社會對「體育」的主流想像,並挖掘「運動」背後更深層的社會議題與故事。
藝術家余政達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酷兒藝術家之一,他的另一個身分是「法咪咪(FAMEME)」:一位由他創造及扮演的網紅榴蓮大亨。他爽快地同意自己的「酷兒」身分,卻對如何界定「酷兒藝術」遲疑了片刻。若要嘗試定義余政達、法咪咪,或酷兒藝術—這些流動、難以名狀的事物—...
從藝術大師巴勃羅·畢加索的曠世鉅作《夢》進入,到以愛點綴、色彩繽紛的畢加索畫室、光影繚繞的酒廠藝術廊道,這是蘇格蘭威士忌品牌SPEY與畢加索聯名打造的一場沉浸式藝展,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為期五天,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奇幻之旅。
丹麥鞋履品牌ECCO於2024春夏鞋包新品鑑賞會體現永續與藝術並存的舒適美學,並邀請兩位台灣藝術家于安如、謝欣翰(白油)共創展演。
2022/23 Métiers d'art 工坊系列《香奈兒 – 達卡》在 2022 年 12 月 6 日於達卡前司法宮(Palais de Justice)發布,香奈兒藝術總監維吉妮・維婭(Virginie Viard)以嶄新且活潑的手法詮釋 70 年代流行-靈魂-放克-迪斯可-龐克曲風互相碰撞的時代氛圍呈現於此系列作...
由瑞銀集團呈獻,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今日下午2點於台北南港展覽館隆重開幕。首日貴賓預展開放至晚上8點,公眾展期為 5 月 12 至 14 日。回歸至疫情前規模的 2023 台北當代,除了迎來全球共 90 間世界級畫廊的堅強陣容,也將為本地及國際藏家、藝術愛好者呈現豐富...
暗黑色系的性感造型,滿身刺青彷彿訴說反骨精神,絕對是時尚界最具獨特品味的KOL百勒絲,看似外型酷冽,卻是內心溫暖。她將過往或許被視為非主流的風格,堅持出自己的美,引發新世代的認同與追隨。現在的她,在Instagram發布影片能創造250萬個讚,至今更有將近100萬位粉...
2022年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洪千涵與洪唯堯站在臺上以演員的身份,真實地述說這對真實姐弟的家族史,探問下一代的未來,這是他們這對劇場藝術家合作的三部曲中最後一部《三生萬物》,以嶄新的形式帶領觀眾投入劇場,成為他們的家庭故事裡的一份子。
汪兆謙從高中開始加入戲劇社演戲,就明確定下自己的將來,大學畢業後2008年他與朋友們為已有雛型的阮劇團立案,取得阮劇團的正式身份。而歷經三年劇烈影響全球的疫情,當大家討論起「觀眾在哪裡時?」汪兆謙感慨好險十多年前已有過一遭,他們知道「觀眾要自己養」。
5月4日至9月1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迎來南非當代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首度來台之大型個展,該展覽由北美館與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合作,邀請兩館策展人艾瑞恩.洛克與吳昭瑩共同策劃,完整呈現藝術家40年豐沛的創作能量。
以「懷舊的老靈魂仙女」走進大眾視野,倪瑞宏的作品風格生猛又嘲諷、荒謬又寫實,從《日常仙女奇緣》到與文史工作者黃郁仁合著的《蓬萊仙山》,她用最具ㄎㄧㄤ 感的創作與實在的論述,不斷挖掘、創造專屬於台灣的獨特美學。褪下仙女服的真實藝術家生活,又有什麼眾生想...
著名蘇格蘭威士忌品牌 SPEY 詩貝出資改造台南市政府所轄老屋,設立「SPEY Art Space 藍晒圖詩貝藝術空間」,期待提供台灣新銳藝術家展示作品的舞台。首場展覽邀請知名策展人許遠達以「激韵 蔚蔚然相糾」為題,展出包括劉國滄、侯忠穎及張驊的作品;假日導覽結束後,還能...
只在夜晚開放的「 NIGHT ART FAIR TAIPEI 夜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是史上首個結合藝術展與派對的藝術活動。
布料藝術家與玻璃藝術家,以不同媒材表現作品的通透感,呈現當代工藝的多樣性。
...3 年 5 月 12 日至 14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再登場(貴賓預展及開幕晚會於 5 月 11 日舉行),並帶來 90 間精選國際頂尖畫廊,其中 30 間為首次參展。除了體現堅強陣容的三大展區——當代網域(Galleries)、新生維度(Edge)、藝術載點(Engage),本屆會展亦籌備了一系列藝術計畫,不僅以活躍的本地藝術生態、大型裝置、精心策劃的講座及研究論壇等內容讓觀眾耳目一新,也讓藝術圈得以在台北當代期間產生有意義的國際連結與對話。...
夜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夜藝博 NIGHT ART FAIR TAIPEI)將於 5/11 - 5/14 松山文創園區盛大展出,由國際知名當代藝術家周世雄創辦,第一個「只在夜晚開放的黑色藝術博覽會」,跳脫傳統及全白色展牆的陳規,在全然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中,發現藝術產業與市場的全新可能...
藝術家吳耿禎經常被過於簡單地定義成「剪紙藝術家」,但他剪的其實不只是「紙」,而是社會、文化與人本精神的脈絡與連結。這些思考帶領他從發源於中國民間的剪紙藝術來到台灣的南島文化,最後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讓一張紙所能乘載的重量有更多不同的想像。
第一屆《FOCASA馬戲藝術節》即將於2023年2月22日至28日於臺南水交社正式登場,帶來夢想與歡笑的馬戲篷「Village-13」(簡稱 V-13)也壯大規模,帶來更奇幻的演出與視覺享受。
以夜幕為布、以光為筆,王思博挑戰將巨幅作品凝縮成腕上方寸之間,在虛空中造出積家錶的藝術華袍。
國立臺灣美術館於3月25日舉辦「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覽開幕式,共同為過去將近100年以來,臺灣近代雕塑第一人黃土水最大規模的個展揭幕,再現黃土水經典原作。
藝術之所以迷人,來自不限媒材、場域的無限想像。本季LOPFAIT樂斐法式餐廳結合藝廊模式,邀請擅長藉議題進行抽象創作、其作品《意識只是一種幻覺consciousness is just a hallucination 》也於2022威尼斯雙年展 Palazzo Albrizzi與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等展出的藝術家石小...
磊山保經向來致力將公益、藝術與教育結合。去年起,磊山又投入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共融計畫」,期望運用企業的資源,攜手藝術團體,共同撬動社會大大小小的問題。
Akau Coffee猻物咖啡進駐「⾼雄內惟藝術中⼼」,空間規劃由未來市、3+2 Design Studio及⾼雄內惟藝術中⼼三方共同打造,提供人們歇息、感受綠意的舒適環境,也期盼重新定義藝術及生活品味的各種可能性。
藝術修復師蔡舜任回國十年,他帶回嶄新的修復觀念與技術,專攻廟宇彩繪文物,為台灣藝術修復注入新活水。並推出文資修復平台「百廟門企劃」,期待為台灣打造修復廟宇門神的國家隊。
2023臺北時裝週AW23即將登場,3月7日展前記者會揭開本季以台灣傳統表演藝術與傳統工藝跨界現代時尚的創新設計,預告開幕大秀將於3月22日首度移師臺南「南鯤鯓代天府」。緊接於松山文創園區登場的活動包括「永續時尚」主題秀、12場品牌秀,並有眾多新銳品牌加入本季行列...
施振榮先生是一位台灣的傳奇。他的宏碁電腦(Acer)是台灣高科技產業從代工走向國際知名的代表性企業,他也熱愛文藝,曾擔任國家文藝基金會董事長,現在也是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更重要的是,他將科技與文化兩者結合,創立「科文双融」,結合內容創造與科技創新,...
第22屆台新藝術獎正式揭曉,由《宿舍Ký Túc Xá》獲得視覺藝術獎;《國姓之鬼》獲得表演藝術獎;《感謝公主》拿下本屆年度大獎。
「HOME: TAIWAN 家鄉」藝術展,2024 年 7 月 18 日至 21 日於英國倫敦的 Safe House 1 展出,以台灣文化出發,透過音樂、影像、繪畫與紡織等媒材創作,將台式精神推上國際視野。
林鉅幾乎見證了台灣80年代以降最生猛的在地創作能量與最前衛的文化現場:他是戒嚴年代的飢餓藝術家、侯孝賢拗他當演員、經營的pub是搖滾天王伍佰爆紅前的舞台⋯⋯林鉅總說自己不在那些圈子裡,但所作所為卻又扎扎實實地見證台灣文化脈動。
時空回到1983年10月,23歲的陳界仁趁「增額立法委員改選」之際,和友人到西門町進行一場行為演出《機能喪失第三號》:五名頭罩紅頭套、穿著如囚犯的男子,一個個手搭前人肩上緩步前進,倏地之間,五人倒跪在地搥胸頓足、哀嚎嘶吼,奇異的舉止引發群眾圍觀,情治單位和警...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從2012年動工至今受到來自全世界的矚目,項目總監林家如建築師透過insider角度和讀者分享她的看見。
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與頂級珠寶品牌Van Cleef & Arpels,共同呈獻一場令人屏息的藝術盛宴——《大美不言》特展。這場橫跨東西方、融合古今的藝術對話,是藝術愛好者不容錯過的年度盛事。
研究所讀建築、關注藝術共創,林書豪喜歡海、喜歡雨聲讓人心神安定,如果說基隆的自然環境是引領他抵達的原因,那正濱的歷史環境,或許就是他最終留下的理由。
向來重視藝文發展的屏東縣政府,積極應對此次疫情對藝文產業的衝擊,匯整了各種藝文資源,推出線上專頁「藝情不思疫」。
黃明川導演於1970年代末,離開台大法律系,獨身勇赴紐約求學;1980年,黃明川又飛赴洛杉磯轉讀繪畫與平面攝影。至今日,其影像創作量已龐大如海。
Taiwan NOW邀請製作人陳汗青、舞蹈家蔡博丞、藝術家楊世豪一起在台日計畫中展演,暢談台灣與國際間的藝文連結。
「監禁」與「離散」作為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的展覽關鍵字,影像之於「監禁」與「離散」要如何被再現?
2021年首屆舉辦的「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為旅人甚至也為在地人,提供另一種認識花蓮的視角。
驕陽基金會(Sunpride Foundation)幕後推手、創辦人孫啟越分享他從藝術收藏、創立基金會投入同志藝術展的心路歷程。
座落在「千塘之鄉」的橫山書法藝術館,是台灣首座美術館群:桃園市立美術館的館群之一,即於十月底盛大開幕。
在美國做前衛創作的電影大師約拿斯·梅卡斯,始料未及其「私電影」不僅飄洋到了東洋,甚至改寫日本電影人對紀錄片的認知。
橫山書法藝術館開館首展《飛墨橫山》以溯源、對語、跨域、尋新四個子題,揭示橫山書法藝術館定位於現當代書藝的企圖。
為什麼成為了作家?吳明益娓娓敘說對創作的游移,以及在當代社會中,作家如何藉由生活的觀察豐厚自己的創作。
以大型黑白肖像攝影進行街頭突擊行動的法國藝術家 JR,曾在 2011 年受頒 TED 年度大獎時發表以上談話。JR 希望能把自己從事街頭攝影運動的效益更佳擴大,同步在典禮上宣告啟動《Inside Out Project》(裡外反轉藝術行動),號召世界各地的群眾透過參與這項全球性的藝術...
日本最具影響力的「音樂教父」坂本龍一,與藝術家高谷史郎合作推出《IS YOUR TIME》展覽,9月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
若說「彩虹屋」讓台灣人重新將目光投向被遺忘許久的正濱漁港,那麼「基隆潮藝術」則在正濱漁港扮演了一個導讀在地的重要角色,有了在地記憶的脈絡,才能為這座小港鎮真正注入鮮活的生命力。自2019年接下「基隆潮藝術」執行重任的宜東文化,重新聚焦品牌理念,首度將正濱...
分別藏身在社子島深處的「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與奇岩的「豪華朗機工」,將工廠改造為他們的「Art Factory」,邁開走向世界的步伐。
台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鄭宗龍特別將《十三聲》帶出劇場,和流行音樂製作人陳鎮川合作,邀請9m88和一起舞出在地「十三聲」。
馥蘭朵十年所追求的是生活「藝術化」,延續這份信念與品牌精神,未來,馥蘭朵將更謙卑地追求藉由各式各樣的藝術形式,讓生活跟土地更深刻地連結。
自始至終,奈良美智都相信所謂的藝術,不該只是追求高超的技法,而是應該透過「人」而產生更有層次、更有靈魂感的事物。
開幕於2016年的臺中國家歌劇院,在疫情的影響尚未褪去的今日,藝術總監邱瑗仍有自信能繼續做出吸引南北觀眾的自製好劇。
董陽孜不願被稱為是書法家,而是以文字和線條為核心的藝術家,他不斷地不同領域和世代跨界、寫出文字的新生命,要讓人們重新認識中文字的美好。
Samsung試圖透過電視改變既有格局,展現如何以技術的高度成就藝術,讓電視開啟更寬廣的生活視野。
今年深秋推薦大家走入花蓮和台東,一同沈浸於舞蹈、藝術和音樂中。也一同認識花蓮跳浪藝術節、池上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臺東藝穗節。
1973年由林懷民創辦的雲門舞集今年正式由鄭宗龍接任藝術總監,這個國際最熟悉的台灣藝術團體跨入一個全新階段。林懷民說鄭宗龍「從泥裡出生」,的確,他擅於自擺攤叫賣的兒時記憶汲取靈感,將民間文化元素轉譯為動人的舞作。他和同世代的創作夥伴要在這個土地上,甚至世...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問出「花蓮在你心中是什麼風景?」並用展場中的光影迷人嘗試為你做答。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自2013年展開眷村「以住代護」計畫,並在2017年啟動升級「全民修屋」計畫,開放左營建業新村接受民眾申請入住,親自修屋整建,並用藝術創作為眷村注入新生命。
「SUPPORT YOUR LOCAL」聯名設計串起Saibaba、山小孩、秋波名曲、好初早餐、朋丁等店家,傳遞互助精神。
「共生、共榮、共享、共好」是Taiwan NOW亟欲彰顯的價值。籌備兩年終將開展,Taiwan NOW誠心為台日交流獻上「花與祝福」。
「建築的本質是空間,而空間的本質是為人服務。」AKA ARTLAND順應這個思維而誕生,因為有人,才有了情感;有了情感,一個空間才有了溫度。
透過無數次的台灣計畫,李俊賢把自己對台灣土地、海洋的熱烈情感,以棒球投手般的風采與「屈勢」(khut-sè)轉化成一幅幅令人難忘的台灣圖像。
當代館都是個多元發聲的場域,從普羅大眾到專業菁英,從美術、音樂到政治,都有在這裡發聲的可能。
李俊賢擁有多變的生命面貌,但從頭至尾不變的是堅定其「歹頑郎」的身分認同。策展人龔卓軍用八個身分/關鍵字,捕捉他變化球般的藝術生命。
回顧2021年,雖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仍有多個縣市舉辦各式地方藝術季,成為一股文化新氣象。然而,藝術節又能為台灣這座島嶼帶來些什麼?
一個城市藝術節象徵的是地方藝文展演的生命力,和城市的幸福指數指標。在疫情肆虐的2021年,桃園鐵玫瑰藝術節不畏風寒、依舊盛開。
2021年關渡藝術節以「關渡30」為題,本屆策展人暨舞蹈學院院長何曉玫,帶領觀眾回到30年前出蘆入關的校史盛事之中。
「我不等待了!莫等待!莫依賴!勝利自然會走下來!」現任馬祖文化處長吳曉雲喊出文化治理的口號。
在橋洞內,場外團隊正透過藝術介入都市,持續邀請週遭的人、環境和社會與藝術,產生更多一點的意外交流。
《情攝大師》Helmut Newton: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 是關於傳奇攝影師紐頓的紀錄片,透過這部片我們可以「窺看」紐頓的人生片段,就是紐頓透過觀景窗「窺看」女體一樣。事實上「窺看」或是「窺淫」一直是攝影無法擺脫的標籤。
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正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展出中,以「非日常」為主題,探索疫情造成的日常變化,並以科技藝術作為反思與回應。
《時代》雜誌入選百大景點!越南富國島融合歷史文化與旅遊熱點,成為今夏必玩行程。
你喝過髒髒咖啡嗎?熱濃縮瞬間注入冰牛奶時形成的漸層暈染,讓「髒髒咖啡」成為新一代咖啡網紅,髒髒咖啡在何處發跡?又為什麼流行?我們帶你一探緣由!
日本動畫大師今敏的經典代表作《藍色恐懼》4K數位修復版將於五月在台灣首度上映院線,這部電影是他動畫導演生涯的起點,雖然46歲就過世,但他一生創作的四部電影長片和一部電視劇《妄想代理人》,卻可以說每部都是經典且影響深遠。讓我們全面解析這個動畫導演的傳奇。
...博物院的新展館,參觀《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看到梵谷、塞尚、雷諾瓦、蒙克的畫作一一在眼前展開時,彷彿越洋來到紐約第五大道上世界最知名的三大博物館之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這場難得一見的展覽,讓台灣觀眾能近距離欣賞印象派以來西方藝術的經典原作。...
精選五家心靈選物店,歡迎造訪療癒之地,踏入另一個宇宙的入口。
在台灣,王懷祖Kevin可說是第一位結合男裝雜誌編輯與KOL的時尚明星。當他在2021年以《GQ》時尚主編之姿升職為總編輯時,所接下的不只是一本國際中文版發行二十餘年的榮光,也得面對重新定義男性時尚雜誌的挑戰。在這個多元的時代,本就是時尚穿搭偶像的他所創造的男人形...
近期爆紅打卡點「吉祥道」,攜手眾多品牌推出5月母親節與6月限定活動。
十多年前,我準備去香港擔任《號外》這本已成經典雜誌的總編輯。讓我惶恐的不只是我要如何接掌一個三十多年來深深影響香港文化與時尚史的媒體,不只是我根本不會廣東話,還有:我該怎麼穿衣服?
一場讓台灣劇場界振奮的盛典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完美落幕!第一屆「台北戲劇獎」頒獎典禮,象徵專屬劇場的榮耀,也為當代戲劇文化的多元面貌定下嶄新基準。從獎項設立、入圍作品,到典禮籌辦的細節與觀眾參與機制,這場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獎項,不僅肯定戲劇創作,...
嘉義市政府積極打造永續傳承的舊城文化,舉辦「二通圈生活節」。
在凱.伯德的筆下,閃耀著奧本海默天才的光輝,是一個時代的光華,也是不斷接近歷史真相的努力。
營業至深夜的咖啡館,各有各自的各性,總讓人充滿驚喜,此外,這些地方,也容納了流浪於星空下的人們。VERSE精選12間台灣深夜咖啡館,提供全台夜貓子深夜好去處指南。
位於信義區,WTNC以鮮明的粉紅色調和大膽設計,成為夜生活的全新象徵。創辦人Ray表示:「粉紅色不僅僅是顏色,更是一種態度,挑戰性別刻板印象,傳遞夜晚應該是明亮且愉悅的。」WTNC自2024年8月開幕以來,從時尚品牌延伸至酒吧,成為融合創意與自由的生活空間。
現場可領取由Hermès所出品的品牌雜誌《Le Monde d'Hermès》。
瑞士頂級珠寶暨腕錶品牌PIAGET(伯爵),特別選址台北101開設全球第一間全新PIAGET形象概念精品店。
在華人文化的家庭結構中,沉默往往比言語更有分量。我們學會了如何在不說出口的情感中閱讀彼此,卻也因此失去了表達真實自我的能力。《囍宴》音樂劇正是一面映照這種文化現象的明鏡,它不僅是對李安經典電影的致敬,更是對當代家庭關係的深刻剖析。
與一般樂團的思考模式大相逕庭,傻子與白痴到了第三張專輯《姿態》,才正式向世人做出自我介紹。
法式高檔餐廳LOPFAIT樂斐推出全新春季套餐,攜手法國精品香氛品牌1893|Ritual,將「香氣」概念發揮淋漓盡致,透過料理演繹經驗的五感體驗,引領饕客細品皇室優雅之姿。
走進第三屆在大臺南會展中心舉辦的2025好感空間展,你很難不被場內的氛圍所打動。它打破傳統的建材商展框架,沒有冰冷的規格表和價格標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策展藝術的空間語彙。材料在這裡成為了大家所溝通的共同語言。
當代建築界的詩人藤本壯介,這位設計了2025年大阪關西萬博「大屋根」的建築大師,正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他的首次大規模個展「藤本壯介的建築:原初・未來・森」。這場展覽不只是30年創作歷程的回顧,更是對未來建築的深度探索。
義大利Bertazzoni推出全新科技廚電Air-Tec三合一爐連烤,兼具性能與美學,實現真正的「The ART of Cooking」。
各界期待的富邦美術館將於5月4日正式開館,隆重推出開幕國際大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呈獻19世紀雕塑大師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及印象派藝術家,包括塞尚(Paul Cézanne)、雷諾瓦(Pierre Auguste Renoir)、莫內(Claude Monet)、畢沙羅(Cami...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聯手內容整合團隊留白計畫,活化歷史建築再利用,打造全新藝文場域「東門派出所文化基地(東門町1923)」。首檔展覽以嘉義文學家 ——「林臥雲文學紀念展《臥雲吟草》」揭開序幕,展覽期間自5月2日至8月30日止,透過嘉義作家出版分享會、講座、花藝體驗及...
特力屋系統家具與「台灣之光」設計師蕭青陽協力,設計機能實用與個人風格兼具的新工作室。
擁有兩百年西班牙工藝歷史的LOEWE,以伊比薩小島上象徵70年代反建制文化的標誌性精品店Paula's為靈感,發布充滿玩味與活力的2024 Paula's Ibiza春夏系列。而為突顯Paula’s Ibiza的自由奔放、音樂、歡愉無憂,LOEWE更協同JL DESIGN召集草字頭、Foodie Amber與LANDHILLS共...
動員全台七間酒吧響應,一同關心老年毛孩的醫療議題。
什麼是「家」?當我們在鍵盤上按下「Home」鍵,游標會回到文件的起始位置。而當建築師按下心中的「Home鍵」時,他們會回到哪裡?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以「Re-turning『Home』」為主題,邀請觀眾與建築師一同踏上這場回歸原點的思辨之旅。從個人的「家」到城市的「鄉」...
由演歌雙棲的鳳小岳演繹品牌最新男裝風範。
熟悉京都的你,想體驗不一樣的旅遊行程嗎?位於滋賀縣與京都府交界,交通時間只要一小時的「比叡山」,是近年深受日本人注目的一日旅遊新選擇。比叡山是佛教天台宗的聖地,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延曆寺、壯闊自然景觀與溫泉名宿,還能順遊琵琶湖畔放鬆身心!
以時髦、設計感享譽全球的Ace Hotel酒店,繼2020年於日本東京開設亞洲首家分店後,第二家日本分店也將於2027年迎來開幕。
Gucci高級製錶寫下歷史性的新里程碑:全新推出三問報時陀飛輪,將聲音視覺化以聲波打造錶面圖案,並採用小巧音鎚敲擊和諧音符報時,帶來新穎的視覺與聽覺體驗。
想收藏美景,除了爬山看海之外,不少民眾及攝影師也喜愛到燈塔留下珍貴的紀錄。四面環海的台灣擁有眾多歷史悠久的燈塔,近年更有許多成為打卡熱門點,一起來看看八大燈塔景點吧!
在2024米蘭設計週上,四位來自台灣的創作者與米蘭 Isola Design 團隊合作,策劃《弦外之音 UNDERTONE》聯展,從材料、文化、製程、感知、空間關係切入,思索「物」在當代的價值與新義。
身為Miss Dior繆斯女神的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在Dior Book Tote Club的最新形象影片,介紹五本她最喜愛的書籍,每一本都非常精彩!
英國老牌與時尚插畫家的合作聯名。
華裔設計師Daniel Wong的客廳有什麼新奇家具?帶你一探究竟。
主打「陸地上郵輪」體驗的飯店「凱渡廣場酒店The Archipelago 」,以度假、美食、親子、休閒、溫泉為五大亮點,透過「趣、饌、島、海、陸」的新五感主張推出多重遊程,在百年歷史港灣烏石港創造嶄新的旅宿體驗。
三位名廚Cristina Bowerman的義大利創新,福山剛的法日交融,以及許凡的川味深度,共同譜寫一曲繽紛多彩的味覺交響樂,慶祝馬尼拉五星級度假城Solaire Resort 11歲生日。
2024森之市「珈琲與花物語」將於高雄隆重登場,六大重點一次看。首度來台的「亞洲最會沖咖啡」曼谷奶奶Pa Pin,及多家日本、泰國、台灣知名咖啡廳,將打造出宛如餐飲界奧斯卡的大型盛典。
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年進入百年,院方正式啟動「故宮100+」。這座台灣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博物館,將透過一系列展覽與改造,不只延續歷史與文化經典,更要展現對未來的包容與對話。
富有1300年歷史的日本城崎溫泉,林立於街道上的七大外湯、老屋,以及沿途可見的小橋流水柳樹所構成如詩如畫的溫泉街景,自古以來吸引不少人前來療傷放鬆外,也帶給不少文人豐富的創作泉源,來一場溫泉文學小鎮之旅,跟著文學家慢遊文藝聖地!
花蓮的地理景觀與文化資產是全台灣保存得最為完整的縣市,幅員遼闊且狹長,造就了各區塊間發展相互殊異的珍貴特質。
除了暢談《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幕後創作過程,藤井道人也分享和台灣兩大男神張震和許光漢合作的感想。
「teamLab共創!未來園」將於今年6月來台帶來全新展覽。
如果準備來趟日本建築巡禮,金澤「石川縣立圖書館」宛如圓形劇場般的閱覽空間,以及書本翻頁的外觀,值得一訪。
座落在桃園兒童美術館旁的「青親書屋」,是青鳥策劃的一家親子主題新書店。
迎接「眠月線」演唱會一周年,康士坦的變化球將前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首度在高雄舉辦大型個唱,屆時舞台全面升級,帶來更豪華的沉浸體驗。
「種子音樂」創辦人、長期推動蔬食的田定豐近兩年的新身分是「頌缽療癒師」,2022年他成立身心靈品牌「初心苑」,手持缽棒,敲擊缽碗,以聲音療癒人心。熟稔聲音創作的田定豐認為,頌缽音療師不只是敲擊缽碗的匠人,更是聲音的藝術家。
在過半為馬來人,使用馬來語、英語的國家,居住於吉隆坡的黃菁翠(Jessie)以華人所在的茨廠街為名,開創馬來西亞首個中文論壇TEDxPetalingStreet,規模每年擴大,2023年與會人數超過一千五百人,今年將迎來十周年。十年來,在速食文化造就的短影音浪潮裡,她為當地華人...
駛向陽明山,遇見一座1950年代美軍宿舍正在經歷徹底的身份轉換。「onefifteen初衣食午」將歷史建築群改造為YMS by onefifteen——台灣最具野心的生活美學實驗場。八月下旬正式開幕前,這裡將迎來第一場重磅客座:丹麥傳奇餐廳Noma,本文VERSE帶你探索整座場域的故事。
《VERSE》進入第四年,誠摯邀請您和我們一起加入第四年訂閱,讓一本最好看最不一樣的雜誌,能夠走得更遠。
去(2023)年第一屆「好感空間展」甫開辦,便在展覽與設計專業領域裡獲得好評。以顛覆傳統觀展體驗、在建築與室內材料商業展中挹注文化、藝術與設計感,讓人們看見正在發生的新一代展覽樣態。2024年7月4日至7日,新一屆「好感空間展」將於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行,提出「100...
「COS Atelier」可視為是COS的嶄新突破與主線商品的延伸,每個季度推出全新男女士單品,由品牌位於倫敦的Atelier工坊操刀,提供從日間到晚間穿著的高端系列。
限定店完整展現品牌錶款美學,邀請愛彼錶同好前來探索欣賞各式腕錶,包括經典的Royal Oak、Royal Oak Offshore,以及今年迎來五週年的CODE11.59系列。
李霽以植物與複合媒材為主的藝術、設計創作品牌「質物霽畫」去(2023)年剛滿十年,但近來,他還多了一個「靈氣治療師」的斜槓身分。究竟什麼是「靈氣」?它又在「治療」些什麼?踏進李霽用於治療個案的土城工作室,由他揭祕這項身心靈工具如何療癒他人,同時也治癒自己...
南韓王牌編劇朴智恩創作的《淚之女王》、《愛的迫降》、《來自星星的你》等影集,在亞洲造成旋風,演員更是一時之選。她筆下的浪漫愛情故事引人入勝,輕鬆之中隱含社會現況。若要說將韓劇推向世界的重要人物,朴智恩絕對功不可沒。不過,在這之前,她可是花了12年才成為...
以全球享譽盛名的四大國際級音樂祭為靈感,打造本季豐富多元的夏日造型。
香港作家杜翰煬(Leumas To)在新書中訪談知名設計師黃新滿,帶讀者深入了解王家衛電影《春光乍洩》、《二○四六》海報的設計過程。
全新FRED新光三越Diamond Towers精品店,完美融合法式優雅情調與台灣道地的都市風情。
人稱「豪神」、「everything總監」的柯智豪,作品不僅是「三金」常客,更頻繁出現在「金音獎」、「傳藝金曲獎」的舞台上。他仍不斷拓展著音樂所能觸及的極限。
在這高速運轉、資訊爆炸的世界裡,我們總匆匆忙忙趕著往前,卻往往忘了與內在的自己相處。今年七月,由亞洲時間法則策劃的無時間日和平慶典《零點場4:呼喚梅林・迎向新世界》,將在台北烏來山林間登場,結合沉浸式療癒劇場、裝置藝術、開放市集等活動,引領我們重新思...
在香港黃竹坑一棟大樓裡,藏著一間罕見的攝影書專門店。進門左側牆上,三十本攝影書整齊排列,每本都印著日本知名攝影出版社青幻舎的標誌。這裡是「顯影堂」——攝影平台「顯影」主理人劉東佩從線上走向實體的溫暖角落。
中原文創園區於即日起至5月12日舉辦「陶逸時光」特展,不僅能觀賞陶藝的多種樣貌,周末假期也提供了豐富的市集活動、手作課程、職人講堂與文化走讀旅行。
正在義大利展出的Gucci Design Ancora家具展,透過大師工藝之作頌揚過去經典,展開新創意篇章。
「留白計畫 blank plan」全新品牌「褐 umber」進駐臺南市美術館2館二樓,揉合地方藝文特性與生活,以咖啡、餐食、展演共構新型態文化展演空間,於4月20日正式開幕。
Met Gala於日前落幕,這場時尚盛宴在鎂光燈閃爍背後,流淌著不凡的文化底蘊。
王玉萍在花蓮生活已20年,編輯出版、寫作策展是她參與地方的方式。不變的是她始終以花蓮為核心,並關注地方青年培力。
「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於5月10日至12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再度隆重登場。今年,BMW再度攜手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共同演繹藝術以及工藝之美,聚焦台灣多樣化的藝術樣貌與成熟的藝術市場,為海內外藝術藏家、藝術愛好者及一般大眾,帶來集結藝界頂尖藝廊的精采展出。
從顏社旗下饒舌歌手到二手買取店主理人,張書銘因熱愛街頭文化而開始深入了解服飾與搭配,如今,他體認到衣著亦是表達自我個性的一種媒介,大膽嘗試各種服裝才算盡情體驗人生。
當世界迎向大航海時代,臺南也在 1624 年成為東、西方貿易的匯合點,與世界產生更深刻的互動,這座古老城市可說是臺灣文化的匯聚點,足以作為人們探討「臺灣學」的起點。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企劃出「1624 講堂:上一堂給臺灣的歷史課」,以一座城市為藍本,既微觀又宏觀地...
來到東京旅遊還是只知道澀谷SHIBUYA SKY、淺草、新宿這些地點嗎?這次編輯將帶你以深度遊的方式探索你不知道的東京景點,來看看在地人假日都去哪裡!
台灣賓士正式在台引進 Mercedes-Maybach EQS 680 SUV 開創純電移動奢華新世界。
In Taipei, vibrant religious traditions coexist with repurposed industrial sites, revitalized historical landmarks, and intimate art spaces. These cultural layers give the city its emotional depth and romantic appeal.
在臺北,繽紛多元的宗教信仰與...
你記憶中的阿里山林鐵終於要回來了!阿里山林鐵歷經莫拉克颱風、杜鵑颱風造成中斷十多年,在經過林業署與林鐵及文資處的力拼下,預計將在7月完成全線通車,不僅全新車廂栩悅號、福森號將加入營運,祝山車站改建後重新亮相,鐵道修復的最後一哩路「42號隧道」也終於完工...
電視劇《繁花》,近日於台灣MyVideo上線便空降榜一,先前在中國亦是引起極大的討論度。這部由王家衛執導,胡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主演的電視劇,處處展現王家衛式美學。配樂亦是精心挑選,無不體現90年代華語樂壇經典歌曲,VERSE精選《繁花》中的經典歌單,一起品味...
成立僅短短五年,「Chiahung Su」可說是當前最受國際注目的台灣時尚設計師品牌,其存在宛如異類,他不追隨潮流,也不依賴財團運作,個人風格獨樹一幟。在這個過度生產、浮躁不安的時代裡,蘇家紘專注低調,不與其它繽紛品牌爭妍鬥豔,習修高級訂製服起家的他,所做的衣...
HOUTH近日於朋丁舉行個展,回顧十周年的歷程與創作理念。
經歷了2644天的街頭抗爭,歌手巴奈終於回家了。
橘焱胡同集團引進日本高端餐飲品牌「天婦羅 杉村」,想品味最正宗的江戶前天婦羅,就在台北萬豪酒店。
美國百年頂級傢俱品牌Baker Furniture貝克傢俱,近日於台中隆重開幕。
全台首次「法國生活節在高雄」在3天內湧11萬人潮!迅速登上台灣網路熱門搜尋。活動剛剛圓滿落幕,參與的品牌與民眾紛紛詢問並期待:「明年會再辦嗎?」、「一定會再參加!」這場活動的發起背景和成功原因成為熱議焦點。
台北信義區門戶之鑰「華誼信義」即將為繁華101購物中心周邊帶來新面貌。日前為VVIP舉辦的特別活動裡,邀請景觀設計家吳書原及烈酒品酩專業空間「交易吧」(Just Exchange Bar)主理人Alex精心共創「大人的機智社交場」好友派對,令賓客體驗華誼信義的美好所在。
義大利頂級羊毛老牌Loro piana成立100週年,於香港Soho House 展出最新2024秋冬系列。
...ent rhythm and character—inviting you to discover the many faces of Taipei.
從高聳摩天樓到懷舊小巷弄,臺北是一座在對比中展現和諧的城市。國際時尚與在地工藝、百年歷史與前衛藝術並肩共存,塑造出層次豐富的城市風貌。每個街區都有自己的節奏與特色,邀請你深入探索,發現臺北多元而動人的城市面貌。
Taipei's Premier Shopping Destination 臺北購物首選之地
Xinyi Commerc...
致敬品牌家鄉——水都威尼斯的工藝與歷史。
啟賦3與陽明交大TEMP Lab團隊合作,推出了全球首創的概念性母愛瓶,這款不公開販售的母愛瓶,旨在解決哺乳媽媽在親餵轉瓶餵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2024 年巴黎奧運倒數計時!今年巴黎奧運將於7/26登場,8/11閉幕,殘奧會則接著上場,巴黎是除倫敦之外唯一舉辦過三屆夏季奧運的城市,法國也是相隔100年後再次舉辦夏季奧運,浪漫迷人的巴黎,將為奧運賽事帶來全新的視野與感受,搶先看今年奧運的亮點有哪些!
「伊林」不只是台灣最知名的模特兒經紀公司之一,近年來,從培育出男孩偶像團體Ozone主要成員,旗下藝人蔡淑臻拿下金鐘影后,或者在台南北門南鯤鯓代天府廟埕舉辦臺北時裝週開幕秀,他們已經是全方位的娛樂王國。
基隆,這座擁有豐富歷史與文化的港灣城市,正迎來一場嶄新的變革。近日,一項名為「地方創生轉運站」的創新計劃在基隆港西岸的國門廣場旁正式啟動,為這個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城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與多元體驗。
專為熱愛恐龍的孩子們所設計的親子住宿行程!於6月29日至8月23日、每周五、六、日限定演出,官方特別引進國外擬真恐龍巨偶,邀請台灣新生代藝術家一同合作,創造出令所有孩童嚮往的恐龍世界。
自2022年開始,安麗已連續三年藉由贊助Taipei Bboy City 「安麗盃世界霹靂舞大賽」以及Breaking Stage 「霹靂舞國手選拔積分賽」,為充滿熱情及夢想的街頭舞者開闢國際性舞台、提升舞技和戰力,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舞林高手battle,幫助他們從文化舞者邁向運動員最高殿堂。...
蒙納(Monotype)字體創意總監Emilios Theofanous首度來台!他將於7月2日在台北進行一場主題為「數位時代下的品牌創新」的講座活動。此次台灣行,他不僅分享為國際品牌設計字體的過程,豐富的多語種設計經驗,也為大家注入創新的國際設計思維。在全球化的今天,Emilios...
距離雷光夏上次發行專輯,已經九年。九年足以發生許多事,卻也像什麼都沒有變。而今她以〈歇業的海水浴場〉為首波主打曲目,帶著名為《小故事》的專輯再度來到大家眼前,希望聽者於樂聲平靜起伏間,讓埋藏在心底的人生經歷撥雲見日,可能是一次短暫的相遇,又或是一場大...
3D列印技術開啟建築革命,使建築有了全新發展空間,目前越來越多項目採用這種技術,包括全球首間3D列印星巴克門市與沙漠飯店,帶你一探究竟。
真正的歐膩與周董親臨現場。
瑞士頂級建築科技品牌吉博力(GEBERIT)正式進軍台灣,並在奧迪創速中心開設台灣旗艦中心。吉博力亞太總設計師兼台灣代理商董事長郭俠邑表示:「引進瑞士百年品牌吉博力,不僅解決缺工問題,還能為企業節省建築成本,將為台灣建築帶來革命性的創新!」
林奕嵐是當今最受注目的新人演員,也是備受國際品牌愛戴的時尚寵兒,《VERSE》邀請她擔任本期封面人物,以她那無所畏懼的青春與活力,帶領我們走訪台南許多新興藝術據點,本身熱衷藝術與攝影的林奕嵐,也留下她在台南所拍下的影像紀錄。
2024年走過上半場,台灣樂壇生機勃勃,包含劉暐生前錄製不插電《劉暐個人專輯》,擅長黑色幽默的王若琳的《Hotel La Rut 破爛酒店》,饒舌歌手Leo王以freestyle為主題的《王品流 FreeStyle》,雷光夏以父親與友人書信為引的《小故事》⋯⋯VERSE 編輯精選九張上半年必聽專...
由新加坡音樂評論網站Freshmusic音樂誌主辦以及馬來西亞「TAMA台灣東協造音行動」(簡稱TAMA)協辦的第17屆Freshmusic Awards(簡稱FMA),在6月20日公布得獎名單。本屆最大贏家為「豎琴女神」蘇珮卿喜獲三獎,包含最佳女演唱人、年度十大專輯、 FMA年度10大單曲;最佳...
當日本最紅的壽司網紅主廚,帶著他標誌性的「DOZO!」吶喊聲,站在熱騰騰的鐵板前,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6月20-22日,福岡「照壽司」的靈魂人物渡邊貴義,首度在台北展現他的鐵板料理魅力。
是什麼讓島嶼威士忌如此獨特?翻開散落在海岸上的沉船故事,探訪隱藏在雲霧間的偏遠小島,這些威士忌如島上美麗的野生動物,帶來風土的信息,遺世的風格。
是誰賦予了酒「顏色」?從何時開始,琥珀色成了烈酒的代表色,介於黃色和橙色的金棕色調,是否真能代表它的風味?麥卡倫威士忌的酒色100%來自熟成的木桶,VERSE 帶你一起探索杯中的色彩祕密。
瑞士高級製錶品牌CORUM崑崙錶於台北舉辦2024新品預覽會,帶來全新Admiral海軍上將系列,並首度在亞洲公開亮相的Golden Bridge金橋自動腕錶10周年紀念款、Bubble系列龍年泡泡錶等,這些新作又有哪些特色?
橫跨二十多年的極地探勘深度影像紀錄。
當代藝術如何重新定義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從6月21日至9月21日,北美館呈現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30年創作生涯的精華,17件橫跨裝置、繪畫、雕塑與攝影的作品,構築出一個前所未有的感官宇宙。
今年5月在台南奇美博物館開展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是英國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成立200年來第二次的世界巡展,並首度來台灣策展,光是新聞與購票階段就在台灣社會引發少有的藝術熱潮。國際借展經驗豐富的奇美博物館,此次迎來前所未有的策...
在台北101的璀璨燈光下,一朵名為「小石花」的奇幻生命體悄然綻放,象徵著花蓮這座城市在經歷0403地震創傷後,依然堅韌不屈的生命力。2025年6月,花蓮縣政府正式發表「繁花盛開 We Bloom!」計畫,是一場關於療癒、重生與希望的文化宣言。
「達文西體驗展-超越500年的輝煌」自2024年6月14日起至9月29日於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展出。
由Nobu Lee全新打造的NOBUO餐廳,於今年一月孟春之際在泰安路悄然開幕,近日迎來全新10道菜「初夏菜單」,並同步推出7道菜式的午間套餐,提供更加輕盈快捷的美味體驗。
曾愛過時裝設計大師Hedi Slimane的獨特,也喜歡過日本潮流文化的時髦,但愈接近40歲,吉豐重工主理人Andrew Chen(陳灝)發現服裝只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舒服自在,會比追逐潮流還重要。
MATIERE PREMIERE 以『原材料』為核心哲學,首度推出濃香精系列,將經典香氣推向更深層次的嗅覺體驗。即日起於 10X、10/10 HOPE、10/10 APOTHECARY 指定門市正式上市。
從蒸餾器餾出的透明酒液,經過橡木桶浸潤出歲月的琥珀色,在台灣的土地上,OMAR正以威士忌描繪著對家鄉的眷戀。
與木器廠跨界合作,以「再造琉璃」創造出具有時間及空間概念的桌子。
沈玉琳是一位有市場魅力的綜藝諧星、主持人,也曾經是一位創造台灣高收視率、卻被當時新聞局勒令停播的製作人;他曾風光的站上重量級綜藝製作人之位、坐擁豪宅,卻又一擲千金的賠掉了製作公司、欠債3000萬。
琴酒,曾是國王之酒,加入碎珍珠與玫瑰花瓣;亦是貧民之飲,蒸餾以松節油與硫酸。琴酒自煉金術士的蒸餾器誕生,從用於醫療防疫到成為作家靈感之藥,數百年來風潮從未退燒。
台灣著名藝術家楊英風回顧展:「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5月18日-8月18日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展出。
LÜCY入選為知名樂器領導品牌Fender《Fender Next》計畫的音樂人。
織布,在原住民傳統文化裡,重要性不亞於狩獵。這由織女以一絲一線穿梭經緯構成的布匹,是包裹原住民新生兒的包巾布,亦是生活所需的重要用品。一塊精美織布不僅滿載守護意念,還帶有濃厚情感,幾乎陪伴著每一位原住民的一生。而台灣獨創原住民潮牌「花生騷WasangShow」...
護膚,是每日必經的日常,而 Rill® 在護膚之外,試圖以《Real Journey》引導自身踏上更深層的自我認識,透過聽覺帶領著感知,開啟一段凝聚真實自我的探索旅程。
圓山大飯店曾為世界十大飯店之一,在它華麗宮殿式建築中,圓山紅的140根梁柱下,低語著許多祕密與輝煌。現任董事長林育生如何轉化這飯店七十年的奇幻時光故事,如何行銷這裡豐富的歷史與文化,讓這飯店轉虧為盈,持續圓山的當代傳奇?
趁著5月31日台北專場前夕,日本樂團The fun.的創作核心暨主唱Yuto Uchino特別在來台前,與我們聊聊他從小到大的奇幻音樂旅程。
隱身於台南中西區信義街46巷的百年老宅「信義咾咕石黃宅」,在歷經歲月洗禮與專業修復後,終於以「建築美術館」全新姿態對外開放。這棟富含歷史與文化價值的宅邸,不僅是台南五條港風華的見證,也化身為結合建築教育、展覽及空間美學的新型文化場域。
這隻擁有尖牙大眼的「小怪物」,從香港藝術家的創作到泡泡瑪特的商業化運營,成功吸引BLACKPINK成員Lisa、足球巨星貝克漢等國際名人爭相收藏,在TikTok累積超過50億次播放量。然而Labubu能讓中國變酷嗎?還是這只會是一時的潮流,而不能變成一個文化宇宙?
大安伊普索凱悅尚選酒店落址台北東區,以華人流行文化為靈感,打造摩登復古的旅宿體驗。
來自台灣的純淨保養品牌SAWAA,名稱由Sand的「SA」與Water的「Wa」構成,持續藉產品探討肌膚與自然間的共生關係。今年5月6日是品牌2024年首場POP-UP,也是品牌成立以來第一次進駐百貨快閃櫃位,打造「時尚保養、極致簡約、探索保養」三大概念,創造獨一而二的舒適體驗空...
在台北這座不夜城的璀璨天際線下,慕舍酒店猶如一顆隱藏的美食寶石,一次入住,同時享盡米其林星級的精緻講究,與頂樓空中酒廊餐酒搭配的味蕾驚喜。
你可能不知道Netflix有一齣非常厲害的英國影集《上層男孩》(Top Boy),它在日前頒發的2024英國電視學院獎中獲得最佳影集殊榮。同時,在《上層男孩》中表現出色的潔思敏賈柏森(Jasmine Jobson)也擊敗因人氣影集《王冠》(The Crown)而入圍的兩位演員,贏得最佳女配...
從伍佰、周杰倫、張震嶽到蔡依林,他們創作的華語音樂橫跨各年齡層青春,連結個體與群體,從白天燃燒到黑夜。不僅躺在過去的mp3中,也是現在KTV的必點歌曲——它是屬於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如DNA般凝縮於你我身體裡。你喜歡一個人聽歌,還是一群人聽歌?來聽聽阿舌與賴皮的...
台灣選貨名店INVINCIBLE在今年與ASICS共同打造鞋履,挑戰傳統的精緻美學,並利用解構和不完美來詮釋流行趨勢。這次合作也是繼2015年,雙方為慶祝ASICS Tiger GEL-LYTE III 25週年推出聯名鞋款,事隔十年再次攜手。
2024年春天雲門劇場迎向第十年,睽違六年再次舉辦的「春鬥2024」將於5月25日(六)至5月26日(日)登場。由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台灣知名影像創作者全明遠以及編舞家蘇文琪帶來三部風格迥異的作品,除此之外也邀請創作者林品碩與陳柏潔,以階段性的作品呈現,帶領觀...
台北亞都麗緻「巴賽麗廳La Brasserie」專注於法國經典菜與酒館風格,主廚考究老菜典故,堅持將法國原味帶給台灣老饕。
有「全台最美藥局」之譽的「分子藥局」,進駐台北信義新光三越A11,帶來顛覆傳統、全新多元的健康生活體驗。
...nto the city's heart.
臺北全年活力四射,舉辦各式各樣充滿活力又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活動。從璀璨的燈節、熱血激昂的龍舟競賽,到創意十足的音樂派對與煙火秀,節慶活動勾勒出這座城市多元風貌。無論你走進傳承百年的傳統祭儀,還是參與前衛的藝術慶典,每一場節慶,都能讓您一窺臺北的獨特魅力。
An......
上一次走進唱片行是什麼時候呢?是被父母親帶領著磨練音樂涵養的時刻,還是與同學放假的那段下午時光? 你知道台灣還有哪些獨特存在的唱片行嗎?
匯聚「飲食、藝術、心靈、文化」四大面向生活體驗的樂埔町回歸,正式開放訂位,在6/1-8/31 與YellowKorner當代攝影特展。
在海中積沙成島的安平,是一座浮於海上的蜃氣樓,東西方國度的彼此想像,在此交鋒,也在此融合。400年歲月過去,王城還是王城,用交陪境的大氣度,告訴世界,安平歡迎你。
由restyle2050團隊創造出手腳渾圓、沒有五官的Mx.Earth,啟發觀眾反身思考:如果地球是個人,他/她會有怎樣的樣貌,又在乎些什麼?
爵士樂迷眾所期待的「兩廳院夏日爵士」,正式跨入第22個年頭。今年除了國內外大師級爵士樂手輪番演出之外,兩廳院夏日爵士更展現策展企圖,邀請阿圖羅.奧法里爾和泰倫斯.布藍查兩位國際爵士巨星來臺,精彩演出包括薩克斯風演奏家蘇聖育策劃的《臺味爵醒》、小號演奏家...
被視為無垢舞蹈劇場的創團之作《醮》,期間巡迴世界各大城市演出並感動無數觀眾,1998年更成為50年來首次受邀至亞維儂藝術節演出的台灣舞團作品。《醮》將在今年5月31日至6月2日於國家戲劇院登場,邀請觀眾一同進入台灣最深層的集體記憶。
雄獅旅遊推出四大主題風格旅人帶路,透過名人引領深度體驗不同國家的地方文化。
今年,日本男星淺野忠信在人氣美劇《幕府將軍》(Shōgun)裡的重要演出備受好評,他所扮演的角色樫木藪重讓觀眾印象深刻。其實,出道36年,淺野忠信演出過多部獨立與藝術電影,並與許多名導如侯孝賢、三池崇史、黑澤清及北野武等人合作,可以說是日本最酷、最Cult的電影...
台灣與越南的關係比我們想像中更緊密,卻又疏離。當越南已是台灣第二大的移民工族群,台灣人對「越南文學」卻仍一知半解。今(2024)年4月,春山出版推出《越南現代小說選》,提供台灣讀者認識越南文學的有力起點。這是台灣第一本由越南文直譯的小說選集,邀請曾獲台北...
睽違22年,新海誠《星之聲》感動回歸大銀幕。
Taipei’s culinary landscape is as diverse as its population. The city’s food culture blends the flavors brought by mainland Chinese who migrated after World War II with the influences introduced by newer immigrant communities, creating a uniquely ri...
「如果抱持著去京都看設計,可能不會像看東京的變化那麼過癮,但是如果從設計的上游「文化」來切入,城市可看的部分就非常龐大。」設計師吳東龍說。身為知名東京通,吳東龍對京都的迷戀,在於城市中醞釀千年的獨特「時間感」,從旅館、咖啡店、創意品牌到四季自然,融入...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速食餐廳潮牌「Popeyes」首次進駐台灣,於5月30日正式開幕。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今夏攜手法國保養品牌Sisley Paris,以粉嫩蓮花為靈感,於人氣下午茶名所「青隅」推出《花漾粉蓮》聯名下午茶,演繹自然與藝術交融的感官盛宴。
以征服超過170面國際金獎的100%雙桶工藝,擄獲全球威士忌品鑑者的挑剔味蕾,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精品品牌「亞伯樂」,2024年首度將品酩會版圖擴及中台灣,進駐台中新地標誠品生活480,打造期間限定的伯樂專屬原創空間。
喜愛走進京都的日常名所,感受千年古都獨特的生活氣息,近期出版京都旅行書《用鴨川把京都放口袋 》的生活、旅行、音樂、影劇專欄作家Dato,透過對日常美學的觀察,分享浸潤在京都時空中的優雅與時尚。
位於台南市東山區的仙湖休閒農場,擁有可一覽嘉南平原的絕美陽台框景、大方雅致的建築空間。這些設計理念出自第六代主理人吳侃薔之手,他將在地的焙灶寮文化轉譯成旅宿形式,向遊客述說家鄉山林土地的故事。
迎接品牌成立50週年,TUMI於台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館1樓打造全台首座期間限定概念店,同步展售2025全新秋季系列、19 Degree Aluminum Premium Bar Set鋁合金高端調酒組,引領奢華旅程新標準。
位於台南市區的StableNice BLDG.是一間高人氣咖啡廳,亦是一處融合印刷設計、藝廊、生活選物與雜誌圖書館等店的複合式空間。主理人張育齊期望它更像藝文聚落,能為人們產生愈多影響。
帶來更注重個性、功能與舒適度的現代男裝體驗。
生為百年糊紙老店的第四代,張徐展見證糊紙文化隨著時代潮流走向凋零,但他大膽地透過當代藝術和實驗動畫,讓糊紙文化和自我的身分認同都更加強壯。
Tiffinay旗下眾所期盼的Blue Box Café Taipei於近日盛大開幕,傳承自紐約The Landmark旗艦店Blue Box Café的設計靈感,於萬眾矚目下登陸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館2樓。
所有台中人都知道,城市內有一座傾頹的王國——舊城區,這裡是台中市最先發展的區域,卻隨著都市擴張逐漸沒落。如今步行其中,如同在城市的歷史皺摺內探索,夾雜著榮光、敗壞與新生。
SHANG XIA上下致力發展東方傳統工藝與文化的結合,融入生活,從家居用品、茶具、服裝到皮具、配飾等多種選擇都有。
Coach年度盛事COACH HOLIDAY,近日於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的華山劇場熠熠登場。
恆隆行旗下永續品牌restyle2050,攜手企劃團隊「明日製作所」策劃展覽「IMPERFECT[sic]」,以「不完美,原樣如此」為主題,於現場展售各式「不完美」的展品,推動落實循環經濟概念。
展覽自2023年12月13日(三)起於NOKE忠泰樂生活3F Uncanny登場。
後疫情時代,社群上終日有朋友在日本打卡,分享他們的喜悅。但旅遊之外,我們好奇的是,幾年不見,日本的文化、時尚、旅遊、餐飲與生活產業,出現了什麼樣的重要變化?《VERSE》編輯團隊特別來到日本,進行第一線的深度採訪。
八十年過去,終戰的意義仍在被追問。VERSE精選六本必讀書單,從決策者的兩難、倖存者的日記,到戰敗國的集體記憶,多角度剖析戰爭的代價與餘波,尋找歷史留下的答案。
UNIQLO攜手以印花藝術聞名的芬蘭設計師品牌Marimekko,運用四款印花設計,結合UNIQLO經典的保暖刷毛與HEATTECH系列,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UNIQLO X Marimekko秋冬聯名系列。
2024年「ONE ART Taipei 藝術台北」藝術博覽會將於1月26日至28日登場,以持續挖掘亞洲地區豐富新銳創作能量為使命的「新賞獎」(ONE ART Award),日前也已揭曉最新一屆得獎名單!
今年的青森週打破以往以食材、季節、節慶作為主題,而是以「洄游の青森人 回遊の旅人」破題,如序幕般展開「回遊-青森」。
從法國布列塔尼海岸的傳奇到台北青隅的午後時光,即日起至10月31日,在文華東方探索海洋美學如何在甜點藝術中被重新詮釋。
曾在《BLUE GIANT》或《越來越愛你》(La La Land)感受過爵士樂的魅力嗎?聽爵士,一定要體驗現場演出,以下五間台灣爵士酒吧不只有精彩的表演,還有美食與美酒,交疊成一處城市裡最迷人的角落。
今年滿14歲的CiPU,為了感謝忠實鐵粉,於2023年12月15日,在台北市立兒童新樂園舉辦粉紅聖誕派對回饋粉絲,並推出限量50個以環保材質設計的紀念包款「毛氈小托特」,以及為迎接龍年打造的「閃耀霓光銀」系列包款。
2023年走鐘獎,56歲的工頭堅以最年長入圍者之姿名列「潛力新星獎」。原本就是旅遊KOL的他,自疫情的人生低潮期開始創作YouTube,目前頻道已累積逾兩百部影片,近18萬訂閱。從資深旅遊專家轉型當起YouTuber,經歷了哪些摸索?可以給任何新出發的YouTuber什麼啟示?
1860年代到1920年的禁酒令開始前,被公認為美國調酒史上的黃金時代。近期由長懋酒業主辦「THE GOLDEN AGE 致敬美國調酒黃金年代」調酒比賽,展現這段輝煌歲月的滋味。
公認全球最美的6座機場分別來自亞洲、歐洲與美洲,其中包括日本的關西國際機場。這些機場建築不僅展現在地文化,更融合永續理念與設計美學,重新定義空中門戶。
在東京代代木的一間小餐廳裡,每天只有三張桌子,每桌只接待兩位客人。這裡的主人来栖けい,有著一個聽起來像都市傳說的過去:大學時期中了兩億日圓樂透,然後把錢全部拿去吃飯,最後從美食家變成了廚師。這天,我們坐在「Bon.nu」海外唯一姊妹店高雄「Li.nu」,一起品...
拍立得留住定格的瞬間,也留下了光。模糊與清晰交錯,沖印成獨特的影像故事——不完美,卻真實動人。就像珠寶,折射出的不只是閃爍的光芒,更是淬鍊後的不朽與堅毅。當美麗的飾物在指尖、在鎖骨上發亮,一張張相紙也逐漸浮現立體輪廓⋯⋯那些被記錄的,從來不只是外表的美,...
當經典藝術跨域結合數位科技,會迸發出什麼樣的火花?「《RE:江賢二》數位冥想.光影沈浸展」以數位科技重新轉譯台灣當代藝術大師江賢二的畫作,探索藝術家豐沛的創作世界。
夏日的安和路上,Ephernité法緹法式餐廳主廚黃詩文(Vanessa Huang)正在翩然穿梭於廚房中,以精準的手法處理著每一道料理細節。這位歷經法國斐杭迪高等廚藝學校、米其林餐廳L'Astrance扎實訓練的主廚,在台北深耕十一年,如何透過「法式、人情味、不設限」的料理哲學,...
成立於1965年的日本手工植鞣皮件老牌「創悦SOUETSU」限時來台快閃。
今年包辦金球獎喜劇類視帝、視后的最佳音樂喜劇類影集《大熊餐廳》,勇奪三項大獎,堪稱2024年必追的Disney+美劇之首。近日又以第二季入圍艾美獎23項提名,打破艾美獎有史以來喜劇類獎項最多提名紀錄。
專訪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館長逢坂惠理子,深度探討疫情間的美術館轉型,如何使其再度成為東京觀光新熱點。
不只寫作,《繁花》問世後,金宇澄也舉辦「繁花——金宇澄繪畫展」,透過畫筆勾勒出那個年代真實的上海生活。
由王家衛執導的劇版《繁花》掀起熱潮,讓我們回到原著小說,隨著故事裡的人物走訪上海,感受這座城市的深度與魅力。
高樓矗立的新興重劃區裡,猶如巨型藝術裝置的「胚 pae venue」躺臥於街區,昭告著林口嶄新藝文場域的誕生,藉由永續⽣活、在地連結、品牌再造等關鍵行動,提供開放式藝⽂體驗,創造林口更精彩的現代⽣活樣態。
捷克的平面設計,如何跨越百年,在時代巨變中成為自由與反叛的發聲管道?《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特展,精選從二戰國旗、天鵝絨革命海報到當代品牌識別,呈現平面設計如何不只是美學,更是一種書寫歷史、抵抗壓迫的視覺語言。這場跨越國界、啟發人心的設計對話,將...
落腳「The Place Tainan台南老爺行旅」,不可錯過的便是那佔據120坪的藝術展覽空間。走入分布於四個樓層的「6789Gallery」,每一次都能拾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音樂鬼才「菲董」Pharrell Williams執掌Louis Vuitton男裝的首部系列正式登台。
SANDRO 2025秋冬系列持續以現代設計重新述說1960年代等經典時刻的迷人美學,透過材質構築新的時尚語彙。
班宇是近年來中國「東北文藝復興」熱潮代表的青年作家之一。 搖滾樂評人出身的他,小說出道作《冬泳》讓他成為耀眼的文壇新星,繁體中文版近日在台灣出版。2023年在中國被評為「黑馬神劇」的《漫長的季節》,也由其擔任「文學策劃」,於2023年10月登上串流平台Netflix後...
Van Cleef & Arpels 梵克雅寶 2025 全新珠寶錶款系列,以「愛情、星象、大自然、舞伶與仙子」為靈感主題,將浪漫情懷與詩意奇境巧妙融入設計之中。透過細膩工藝與精密機芯的結合,每一只腕錶皆如同一篇詩章,邀人於指針流轉間,感受夢想、想像與美感交織的雋永故事。
主廚黃以倫(Alain)主持的Restaurant A,自9月開幕迄今天天滿座,即日起正式換季,推出全新仲冬菜單《:在白之外⋯》(:Apart From WHITE), 以顏色為畫筆、藝術作品為靈感,在全白的餐廳妝點上冬日溫潤色彩。
陳威誌有個其他建築設計師都欽羨的經驗:他曾替隈研吾工作過。但離開這位日本建築大師之後,他才摸索出什麼是自己想做的設計,回到家鄉台灣,從「預售屋的接待中心」著手,實踐一條常人少走的路。
日本輕珠寶agete 忠孝旗艦店盛大開幕,邀請隋棠演繹獨家復刻經典系列。
當奢華與美學相遇,當傳承與創新交融,路易威登La Beauté彩妝系列開啟品牌歷史上全新篇章。在帕特.麥格拉斯(Pat McGrath)女爵士的創意指導下,路易威登將一個半世紀以來對精湛工藝的堅持,完美融入現代美妝的語彙之中。
從三溪匯流的三峽老街區,延伸至環山之下、視野開闊的北大特區。無論搭捷運、騎單車,或是步行,這段距離串起三百年間聚落的消長演替,縱橫交錯的現代和歷史景致,構成三峽獨一無二的時空體驗。
台灣第一個以「後搖滾」曲風為主題的音樂祭即將到來,首波陣容先行公布。
PORTER INTERNATIONAL以龍的雄偉澎湃叫聲為主題,推出ROARIN龍年福袋、ROARIN龍年紅包袋,以及100%絲光羊毛ADV_LABEL羊毛圍巾,陪大家迎接全新的2024。
「打造一場屬於大人們的文化祭典吧!」在2023年即將結束的10月底,LA RUE文創設計在高雄輕軌夢時代站旁舉辦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跨國大型音樂祭「ISLAND’s LA RUE MUSIC & ARTS FESTIVAL」。不同於以往的音樂祭裡的市集僅是點綴,從生活風格市集起家的LA RUE發揮強項,邀集...
導演張吉安長片作品《五月雪》以「513事件」為背景,承襲《南巫》魔幻寫實的元素與民俗故事介入,講述馬來西亞人至今難以開口講述的歷史傷疤。
導演蕭雅全憑藉生涯第四部電影長片《老狐狸》獲得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殊榮。
「台北藍調 Blue Note Taipei 」是台灣現存歷史最悠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爵士樂酒吧。2019年,和這間酒吧一樣傳奇的老闆蔡輝陽(蔡爸)退休,交棒給資深員工阿哲經營,而他將延續「老藍調」的精神,為所有樂迷和樂手留下一處恆久不變的爵士生活場景。
看爵士樂史,「酒吧」可謂這門藝術最親密的夥伴,它同時扮演著樂手的搖籃與競技場,激盪出無數偉大的現場演奏。然而,一位專業樂手究竟是如何思考這個表演場域?《VERSE》特別邀請台灣著名薩克斯風演奏家、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獎得主楊曉恩帶我們走過那些她眼裡曾掠過...
受全球移民故事啓發而建的大型博物館FENIX,將於2025年在鹿特丹城市港口揭幕,攜手MAD建築事務所創辦人馬岩松,對這座歷史建築地標進行了一連串創意改造。
「LA RUE文創設計」是近年台灣全民風靡市集文化的最重要創造者,但對品牌共同創辦人而言,他們想做的不只是市集而已。
《VERSE》第20期雜誌以「無名小吃」為封面故事,特別請到設計師宋政傑創作封面與內頁的字體與插畫,也藉此機會與他聊聊,一路以來做平面設計、創造字形的心得與感悟。
導演林正盛花費四年時間,拍攝台灣民謠大師陳明章的紀錄長片《撼山河 撼向世界》入圍第6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電影除了梳理陳明章的音樂人生和他對這片土地深刻的情感,作為多年鄰居、酒友,林正盛也以溫柔、親暱的視角帶觀眾看見大師不為人知的一面。
從大手町之塔(Otemachi Tower)一樓那道低調、毫不起眼的玻璃門意進入安縵東京(Aman Tokyo)的世界,我幾乎忘記自己身處於世界最喧囂、最繁忙的城市之一。門外是熙來攘往的金融街區,地鐵、人聲轟鳴不息;門內,則是一方靜謐而沉穩的世界,讓人安心且心緒安定。
黃文英是台灣最重要的電影創作者之一,她擔任藝術指導與導演侯孝賢合作多年,如今拍起了自己的電影《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將鏡頭對向自己的故鄉與思念,讓信仰領路,走回百年前嘉義火車站前的中正路。
雲林最大場策展活動——為期16天的「The MEGA Yunlin 雲林厚工學」於11/18-12/3盛大開展。
全球首展《畢加索:縱情尋美》於澳門上葡京酒店盛大開幕!展覽匯聚超過140件珍貴原作,包括手稿、陶瓷及個人物件,透過七大主題空間完整呈現畢加索的創作脈絡。展區結合互動式影片技術,讓觀眾探索藝術巨匠的內心世界與創作哲學。迷宮般的神話區、充滿張力的鬥牛展區,...
在「第6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即將揭開序幕之際,一部別開生面的飲食選品隨之而來。
因為高雄沒有專屬爵士樂的演出空間,15年前,張孝維在美麗島站附近的老屋二樓,開設Marsalis Bar馬沙里斯爵士酒館。這家以當代爵士樂名家Wynton Marsalis命名的酒吧,已經是台灣另一間傳承爵士樂的重要基地。
O83O聚焦國際新興設計師並推廣綠色、無性別時尚文化,過去受到盧廣仲、Melinda Wang及眾多造型師歡迎,如今迎來首間實體店鋪。
百富悉心打造「藝境尋味」故事系列品酩會,用味蕾走進各異其趣的百富故事篇章。
欣傳媒XINMEDIA主辦首屆「2023風格旅遊節」,劃分出自然生態、飲食文化、城市藝術、挑戰冒險四個維度,重磅邀請國際名廚江振誠、三金視覺設計師方序中、作家歐陽靖等人分享經驗,暢談大疫之後,對於生活、旅遊的冒險與想像。
台北市女力國際蘭馨交流協會與台北市教育局合作,幫助清寒女學生實現夢想、完成學業成為未來女力。
「日本傳奇音樂巨匠」坂本龍一,2023年3月28日因為癌症逝世,享壽71歲。在生命最後的幾個月,他集中精力準備音樂會電影《坂本龍一:OPUS》,透過20首音樂生涯的經典選曲,展現自己的靈魂樂章,為聽眾帶來最後一次問候。
與品牌合作推出幸運餅乾與全球限量手環。
一次閱覽時尚老牌Prada橫跨110年的歲月榮光。
位於台北信義安和酒吧激戰區的Liowl,是一間下午3點就開門的一人酒吧。在這個聚集近20家頂尖酒吧的戰區,Liowl以其反主流的經營哲學靜靜存在。
過去大家提起花蓮的第一印象,無非是美麗壯闊的山海景色,但近年來的花蓮有了不一樣的變化。去年,百老匯音樂劇《貓》的縣市巡演點上赫然出現「花蓮」,吸引民眾爭相一睹國際級表演風采。此外,各種藝文活動、表演藝術也在縣內遍地開花。原本文藝資源較為稀缺的花蓮,是...
嘉義市變得不一樣了。這兩三年來,木造老房改造的個性風格小店、蓬勃的青年創生能力量,讓小城獨特的人文風貌,受到許多注目。這座過去以雞肉飯著名的小城,正逐步煥發出嶄新的城市樣貌。
「真的好羨慕高雄人!」這是今(2023)年社群媒體上網友最常出現的一句話。國境解封後,新好男孩(Backstreet Boys)、西城男孩(Westlife)、BLACKPINK、酷玩樂團(Coldplay)等國際知名巨星輪番來台,他們不約而同地跳過以往演唱會首選地台北,選擇在高雄市開唱。成功...
有「都市偵探」之稱的建築學者李清志,帶領我們走訪台灣各地,尋找那些鄉鎮市中奇特的「怪獸建築」地景。
aMEI(張惠妹)的演唱會很好做、也很難做,好做的部分在於主角是aMEI,你只要給她一個舞台唱歌就好;難的部分則是,她從不想僅止於此,而是非要將那些眾人聽過千萬遍的歌曲唱出新的感動,所以無論唱過多少次〈聽海〉,她可以每一次都有不同詮釋。台上歌者氣勢滂沱、台下...
MC HotDog熱狗在12月3日突襲簡單生活節的Legacy舞台,更帶來與「前些日子事件」有關的新歌〈樓上的房東〉。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推出2023年末特展「水曰 Water Says」,帶來三組藝術家的作品,以「水」作為第一人稱探討環境議題。本展覽於陸府植深館舉辦,自2023年12月2日起至2024年3月2日止,採預約參觀。
台灣拼圖品牌「海裡魚」推出官方授權的「 寶可夢木質拼圖 Pokémon Wooden Puzzle 」,其中收錄了大家最熟悉的初代151隻經典寶可夢,是寶可夢迷們不能錯過的夢幻逸品。
Balmain與球鞋定製設計師Ant Kai合作,延續Unicorn運動鞋款的先鋒之旅。
星巴克在日本打造多間結合傳統建築與和風美學的特色門市,成為日本旅遊中不可錯過的文化亮點。精選四家充滿日式風情的星巴克,包括町家風格與古味老街風,每間都值得一探。
ADV_LABEL攜手國際藝術家Philip Colbert自2023年12月1日起至2024年1月7日,於新光三越台北信義A8館一樓限定快閃。
沈方正無疑是台灣旅宿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總是穿著筆挺的西裝,但卻一點沒有嚴肅的感覺,每次都掛著親切的微笑,而和旅遊相關的一切事物似乎都是他的專長:不論飲食文化還是戶外生活(百岳、步道)。在這個訪談中,我們從台灣的無名小吃文化,談到旅遊產業的變化——小...
今年在華山文創園區的「2023 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正式落幕,五個場區的帶來不同精彩演出。由張震領軍的「大明星說小故事」節目、睽違五年復出的草莓救星、光舞台的楊乃文驚喜合體張震嶽、調教女王陳珊妮以及壓軸的日本天團YOASOBI更是以精湛的音樂及燈光畫面稱霸整...
「無礦-野茶・僻靜之所」位於新北市三峽湊合,涉足建築、視覺、五感體驗與飲食設計的古礦場改造空間。歲末年終推出三檔體驗活動,邀請人們走進秘境,洗滌靈魂。
2023 台北國際建材展驚見革命性材料「ETERNOS永恆石」,展現山恩實業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創新領導地位。
以「後搖滾」曲風為策展核心,匯聚音樂、藝術、影像與詩的音樂節《2024後謠景像詩Cloud Music & Art Festival》,近日釋出第二波重磅名單。
位於馬尼拉灣區的Solaire Resort Entertainment City,擁有全球最美的夕陽之一,與兼具人文薈萃、時尚品味的五感體驗,刷新每一位造訪旅人的馬尼拉體驗。
Cartier(卡地亞)Trinity三色金戒指自1924年推出後,受到法國知名男星亞蘭德倫(Alain Delon)、詩人Jean Cocteau等各界傑出人士的喜愛。今年,Trinity迎來百週年紀念,Cartier也邀請JISOO、王嘉爾等五位品牌大使分別詮釋Trinity的世紀傳奇。
丹麥時尚品牌GANNI首間品牌形象店於2月27日在台北微風廣場GF正式開幕,並邀請到演員王淨擔任開幕嘉賓,演繹2024春夏系列及GANNI Taipei限定商品的獨特魅力,跳脫傳統北歐極簡風格,展現GANNI Girl的時尚態度。
由帥氣多金的企業家Lounes Mazouz演繹。
隨著坂本龍一的音樂會電影《坂本龍一:OPUS》即將上映,他的音樂魅力再度成為焦點討論。現在,讓我們重溫許知遠與他的深度對話,領略坂本龍一對生命的體悟與反抗精神,以及他為何將自己的音樂稱為「安魂曲」。
導演江松長的紀錄片《金門》(Island in Between)成功闖進2024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入圍名單。這是台灣繼23年前的《臥虎藏龍》後,再度有資格角逐奧斯卡桂冠的作品。
當我們回首過去十年,台灣的數位支付生態經歷了革命性的變遷。從便利商店的小額交易到複雜的城市交通網絡,iPASS一卡通以其創新和穩固的技術,為這場變革奠定了基石。它不僅是一張卡片,更是連結人們日常生活的紐帶,一個智慧城市生活的縮影。
這種一次一張、無法重來的「孔版印刷」(Risograph)絹印工藝,何以讓為數眾多的創作者與印刷品愛好者為之瘋狂?
座落於充滿活力的西門町核心地帶,adidas Originals西門經典店以全新面貌重磅回歸!三層樓的空間以「夏日時尚×台灣感性」為主題,結合2025夏日新品與獨特的台式美學,打造專屬西門町的人情日常與街頭時尚體驗。
《VERSE》編輯出版的恆隆行品牌專書《Be Your Daily 恆隆行——美好生活的代理》,集結品牌原廠獨家專訪、各領域人士的生活觀點,更深入採訪恆隆行董事長與團隊,認識恆隆行從代理商到生活風格品牌的轉型之路。
當你翻閱本期《VERSE》,你會發現雜誌的size更大、設計美學更優雅、也更具實驗性。
台灣後搖滾(Post-rock)傳奇樂團甜梅號在2014年改名「微光群島」,並在隔年宣布解散。這些年,樂團主腦吉他手昆蟲白持續創作和進行音樂活動。在本周末於淡水雲門舉行的《2024後謠景像詩Cloud Music & Art Festival》,他將與橙草主唱克拉克組合限定的band sound編制,...
大阪一星法料「La Kanro」主廚仲嶺淳一首度來台,客座初魚集團新西式鐵板燒「li teppanyaki」獻藝。
座落於台北東區的現代主義風格家具店MCM LIVING,在近期迎來開幕。店內引入美國經典家具品牌Herman Miller,以及瑞士模組家具品牌USM Modular Furniture,接下來還將舉辦展覽、論壇等精彩活動。
1993年,由朱約信製作、水晶唱片發行的《楊逵:鵝媽媽出嫁》推出30周年版《三十鵝麗》,初版專輯封面上頭那句「我們把(台灣)文學變成歌」一事,反映那個本土文化開始昂揚的時代。
在將至的父親節,我們精選多款兼具質感與實用性的精彩設計選物,為辛勞的父親奉上最具品味的獻禮。
過了午夜12點的深夜時光,不想回家的台北人有許多選擇:可能身處熱鬧擁擠的信義區享受微醺,或來到那些仍有著溫暖燈光的咖啡館敲打鍵盤,繼續手頭上的工作。
隱身台北市近郊的山林秘境,坐擁幽靜的日式花園景緻,馥森梧桐墅以鳳隱龍藏的姿態,邀請老饕踏入一方禪意的秘境。
在後疫情時代、數位化加速發展的趨勢上,臺南市美術館今年突破以往觀展形式,攜手線上看展平台ARTOGO推出線上美術館,完成台灣藝文場館在數位轉型歷程中的前瞻創舉。
剛以《奧本海默》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克里斯多福·諾蘭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有想像力、最有代表性的導演,不過中文媒體極少有機會深度專訪他。中國知名作家許知遠在2017年於《敦克爾克大行動》上映後對諾蘭做了難得的專訪,談他對歷史的看法與對電影的哲學,非常具有...
2025大稻埕夏日節即將展開,在大稻埕煙火燦光照亮夜空下,在百年洋樓與傳統街屋間,藏著一間間風格迥異的酒吧,讓你在一杯調酒中品嚐到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它們用各自的方式詮釋著大稻埕的多重面貌。VERSE整理了6 間必訪酒吧,邀請大家一同走入這個歷久不衰的台北舊...
今年是雲門舞集跨越半世紀里程碑的第一年,也是舞團落腳淡水雲門劇場的第十年。在這特別的一年裡,雲門持續散發能量,將有多部作品首次登演國際舞台,並再次啟動啟動歷史悠久的編創平台「春鬥」。
服務過三代台南人的久必大眼鏡行,傳承了眼鏡維修的職人精神,且從空間到服務體驗都與時俱進,如同這座建城400年的老城,兼具傳統的執著與新穎的活力。
第15屆大港開唱Megaport超過百組演出陣容同時熱鬧開唱,是全台規模最大音樂祭。
貝爾蒙(Belmond)的豪華臥舖列車 Britannic Explorer 於2025年7月啟程,開啟英格蘭與威爾斯的非凡慢旅。列車融合英國匠心設計、頂尖藝術與米其林餐飲,提供奢華的移動體驗,引領旅客深度探索英國壯麗景色與豐富文化,是現代英國旅行的嶄新標誌。
位於陽明山上的新興生活聚落——YMS by onefifteen,近期成為話題焦點。在景觀設計方面,邀請景觀建築師吳書原親自操刀。吳書原不僅在全台有許多代表作品,更與陽明山關係密切,負責「BRICK YARD 33 1/3」、「Merci 裏山」等地的設計,此外,他位於陽明山腳下及山中的自宅...
台北米其林二星餐廳Molino de Urdániz渥達尼斯磨坊,品牌主理兼西班牙本店主廚David Yárnoz再度親臨台灣,取材自西班牙與台灣兩地的大自然風貌,獻上食與藝的震撼美味。
德國電影大師文溫德斯執導、日本傳奇影帝役所廣司主演的《我的完美日常》,是亞洲唯一入圍第96屆奧斯卡的佼佼者,役所廣司也以這部影片中的平山先生一角,榮獲坎城影帝的殊榮,平山先生愛書成癡,是哪些文學作品塑造了他的「完美日常」?
國際知名魯賓斯坦鋼琴大賽銀獎得主、新一代鋼琴家Steven Lin林易多元跨界,展現天籟魅力。
法國著名水晶品牌Saint-Louis 於BELLAVITA寶麗廣塲愛馬仕‧博藝府家‧聖路易專門店舉辦「傳承工藝 匠心展演」(Une Histoire de Savoir-Faire) 展覽,引領賓客深入了解品牌享負盛名的精湛工藝。
在這個鮮花最多、最盛美的春天,還不知從何開始與花貼近嗎?別擔心,隨著近年花藝店鋪、課程在台灣日漸流行,各式花藝空間也在島嶼各處悄悄綻放,本次VERSE精選介紹三間非典型花藝空間,有別於單純販售鮮花的傳統花店,分別提供主題花藝課程、客製化穿搭花袋、花園採集...
2025年8月文化部「We TAIWAN」於大阪世博登場,「臺灣電影的璀璨今昔」影展精選十部橫跨1960至2020年代的經典臺灣電影。影展呼應「臺灣感性」熱潮,透過鏡頭展現迷人城市地景與文化故事。國際影后楊貴媚、金馬導演陳潔瑤、導演侯季然等重量級影人也將參與映後座談,帶領...
如果花「藝」本質上是種藝術,鍾想想就是把這份可能推到極致的人。在近十年來台灣曾陸續流行的乾燥花、韓系、草花、日本傳統花道(Ikebana)等風格中,她的創作無法被歸類與定義,奇幻且充滿生命力。她創立花藝設計品牌「opm」,曾為9m88創作單曲封面、與各大時尚雜誌合...
長年贊助英國皇室慈善活動的時尚老牌DAKS歡慶130歲生日。
除了「美」,花朵存在於人世間,還有什麼其他可能性與魔法?對花藝師張芝伊來說,花藝在人生徬徨時,意外成為了一面能自我關照、療癒的鏡子。這些年,她持續將這份對花藝的獨特詮釋延續,在學校、醫院中教授花草療癒創作課程,帶領他人認識自我,也幫助自己找到並擁抱作...
品飲,從來不只是辨識產地與標籤,更是一場細膩的感官對話。當舌尖與酒液相遇,或許你也曾感受到某種熟悉的共鳴,關於品味與本質的自我探索就此展開。今天,讓我們跟著百齡罈首席調酒師Sandy Hyslop,循著風味的流動,走入一場不只關乎味蕾的探尋之旅,在每一層香氣與餘...
全球獨一無二、占地逾500坪的台灣山系概念店「0km山物所」即將開幕。這裡融合三棟百年日式木造住宅以及戶外四大景觀主題區,呈現台灣原生種和瀕危植物,另有COFFEE LAW與綠帶純植物烘焙等140組品牌,打造國際旅遊新亮點。
50歲那年,詩人與劇場導演鴻鴻瘋狂愛上爵士樂,開始學吹薩克斯風,並將擅長的文學、劇場等藝術形式與爵士樂融合,成為台灣近年爵士樂跨界創作的重要推手。他的出版社「黑眼睛文化」於今(2024)年2月出版爵士樂新書《給妮卡的三個願望》,一本見證爵士樂史的珍貴紀錄。
跳脫既定音樂祭常規,首屆《後謠景像詩Cloud Music & Art Festival》於3/17-3/18完美落幕,廣受各方盛讚,被譽為最佳「I型人派對」。
《留給大地更多色彩》是由國際知名的旅英藝術家優席夫與YellowKorner法國攝影藝廊共同策劃,旨在透過藝術的力量喚起公眾對環保議題的關注。
《捷克最美麗的書展》即將在8月10日於「不只是圖書館」劃下句點。這場由捷克中心臺北策劃的展覽,不僅呈現「年度最美捷克書籍」全國大賽的30本精選,更獨家展出捷克設計大獎得主的插畫作品,以及捷克中心出版的《外在所缺乏的,內心尋覓不著》。透過對紙本設計的堅持與...
高雄市立美術館攜手英國泰德美術館,打造年度典藏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即將在3/30、3/31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登場的第15屆「大港開唱Megaport」,第三波名單正式公開,門票開賣一分鐘就完售!
2024台南建城邁入400年,今年有「三大燈節」齊聚這座古城:台灣燈會睽違16年重返台南、指標性的月津港燈節,與首屆「新營波光節」。新營波光節以光影藝術為核心展現台南人文歷史、生態環境,於新營文化中心及新營天鵝湖,分別打造「團圓‧微光」幾米戶外藝術裝置展以及「...
品牌位於台北時尚新地標Diamond Towers的嶄新專賣店隆重開幕。
英國經典鞋履品牌Clarks在去年迎來與日本人氣品牌HUMAN MADE合作後,今年適逢200週年更推出一系列新作。
「光彩絮語Luminous Whispers」藝術展於台北101辦公大樓場域展出,透過藝術家們對日常光景的觀察及生活想像,折射出豐沛多樣、五彩繽紛的視覺意象。
在大稻埕的街巷間,一座建於1934年的市定古蹟靜靜佇立。新芳春茶行,這個見證台灣茶葉走向國際的歷史節點,正成為蘇格登威士忌與茶工藝對話的舞台。
忠泰美術館與芬蘭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共同策劃推出《創造即生活──愛諾、艾莉莎與阿爾瓦.阿爾托》展覽,首度聚焦阿爾瓦.阿爾托與前後兩任建築師妻子的共創歷程。呈現芬蘭國寶級建築師阿爾瓦.阿爾托的台灣首度大型回顧展,透過逾160件手稿原件、模型與設計作品,構築...
PARCO是日本最知名的時尚購物場域之一,尤其是位於東京澀谷的旗艦店,引領半世紀的日本流行文化。這間50歲的購物中心如何始終站在潮流前線?
想像一個空間,能讓你同時買到Kendrick Lamar的愛牌、聽到最新潮的電子音樂,還能在未來感十足的環境中與同好交流?De sidere7.1敦南二店正式登場,這裡除了是一間選品店,更是台北首個結合DJ台設計的音樂文化空間。從Billie Eilish鍾愛的龐克女裝Vaquera,到BLACKPINK...
李安《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同名音樂劇集結百老匯明星,將於今年5月正式在台灣首演。
約翰.赫西的報導文學《廣島》曾被紐約大學新聞系評為「二十世紀美國最優秀的報導寫作」。此書以六位倖存者的視角,不帶評價地客觀書寫,忠實記錄原爆當天與之後的生活,並深刻描繪了「被爆者」的真實經歷。作為公認的「新新聞主義」流派原點,本書在這場全人類的集體記...
me ISSEY MIYAKE在台北NOKE忠泰樂生活1F展開一場繽紛的快閃活動,用色彩迎接2024的到來。
為迎接台南400周年,台南綉溪安平飯店盛大開幕,並打造全台首座飯店沉浸式互動空間,超越旅宿感官的想像。
同一空間展演限量26台的初代原型車Range Rover Classic Prototype No.17與豪華休旅Range Rover SV LWB,觀賞不同世代工藝語彙的限定活動在台北登場。
接續《麥卡倫 雪莉印象風味特展》至1月24日的精彩展期,品牌200周年的慶祝活動也在1月27日同空間舉辦,邀請威士忌愛好者共同書寫嶄新篇章。
電視劇《繁花》由王家衛執導,胡歌主演,眾星雲集,討論度居高不下。讓我們重讀中國著名作家許知遠與原著作者金宇澄的深度對談,了解金宇澄身上同代人中少見的自由感、寫作最初對他的引召、文學變遷中他的自處,以及那些過去生活的細節。
礁溪老爺酒店酒店自2005年開幕以來,已有常客來到這家旅館住過七百次,也有將近萬組客人來住過十次以上,為什麼這間今年二十週年的渡假飯店能如此留住人心?從「什麼都不做」的哲學,到深耕宜蘭風土的文化提案,再到與常客之間的緊密連結,這家被稱為「台灣最黏人飯店」...
今年是《紐約客》雜誌創刊一百週年。在過去一世紀的時光,它是當代最重要的思想平台與文學聖殿,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雜誌。百年後的今日,他們不但成功數位轉型,且具有更巨大的影響力,這對於當代的媒體產業,有什麼樣的啟發?在《VERSE》邁向第六年的第一期...
邀請演員楊祐寧與歌手婁峻碩親身示範Alessandro Sartori自在從容的男士衣著方案。
日本最賣座動畫電影《鬼滅之刃》系列繼2020年推出《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締造影史紀錄,成為全球最高票房的日本動畫電影後,今年再上映《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城篇:第一章 猗窩座再襲》(簡稱《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持續打破各項成績,日本國內也再掀鬼滅熱...
迎接炎炎夏日,金普頓大安攜手全球人氣IP JOGUMAN,打造全台首間五星級飯店草食恐龍主題住宿體驗,8月11日至9月30日限定登場。
時光流轉,「無以名之」終於化成歲月歷練後的蘊藉自信。是名無名,無名而名。
台日國境終於解封,好久不見的東京,這些年來有什麼新變化?《VERSE》編輯團隊現場探訪始終是潮流第一線的澀谷,現今究竟有哪些最夯的酒食咖啡、設計酒店?
8月中旬起,麥卡倫將攜手北中南5間指標甜點餐廳,與台灣頂尖甜點名廚展開《甜蜜新浪潮》品酩餐會,帶來融合感官、記憶與土地的當代餐桌藝術。
去(2023)年底開幕的「裏Ura.219」,座落在人來人往的迪化街,這間複合空間專賣稀有的進口塊根、松柏盆栽和日本古道具,並設有咖啡吧。搭配以日本庭園為靈感打造的休憩空間,整家店宛如與世隔絕的桃花源。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最大盛會,即將在台北華山登場!讓VERSE與你一起思考台灣文化的未來,探索下一個時代的創意經濟。
如果說,有誰以一盤「綠葉沙拉」改變了美國的飲食習慣,那非慢食教母愛莉絲‧華特斯莫屬。在速食文化風靡的年代,她創辦的傳奇餐廳「帕尼斯之家」(Chez Panisse),以對新鮮、在地、當令食材的單純追求,意外掀起一場飲食革命,被視為加州料理的誕生地。
《2024後謠景像詩 Cloud Music & Art Festival》音樂節以「後搖滾」曲風為策展核心,繼出演樂團與平台朗讀後,近期也公佈了「跨域講座」的名單。
曾入圍金音獎最佳新人的電氣民謠女子組合「凹與山 Our Shame」,赴歐陸演出、製作後,睽違三年後正式推出第二張專輯《Hidden Album》。
新春之際,ADV_LABEL攜手藝術家Philip Colbert於台南南紡購物中心打造專屬聯名主題店,將對冒險和潮流探索的堅持完美呈現。
百年前的大稻埕,是前人耕耘台灣新文化與藝術的起源地,如今的大稻埕,則是我們追尋歷史、延續記憶的地方。1920年代,黃土水作為台灣雕塑先驅,活躍於日本和台灣,亦被視為台灣現代美術啟蒙的重要象徵。2025年夏天,他的母校成立「太平國小博物館」,以此作為新世代親近...
第22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平路近日出版小說《夢魂之地》,為系列作「台灣三部曲」畫下完美句點。這部關於「通靈」的小說,其實直通往前總統蔣經國的心靈,也以哪吒三太子隱喻所有台灣人的創傷與新生,指引出一個我們可能走向的未來。
繼在台北SOGO復興館打造全台首間旗艦店後,法國極簡時尚品牌A.P.C.再於信義區新地標Dream Plaza推出第二間品牌形象店。
由MMHG湘樂餐飲集團創辦人林泉攜手Alife Holdings共同打造的這處空間,將美術館餐飲體驗提升至全新高度。前香港米其林星級餐廳主廚何卓濠(Percy Ho)以法式小館概念,讓朝鮮薊、醃漬鮭魚等經典料理成為感官藝術;而瑞士甜點大師Florian Bourquin則在Rolling Dough帶來...
鬼界的米其林推薦在這裡!深入觀察從北到南的普渡文化,每桌供品都飽含地方特色與暖暖心意。從基隆的米雕藝術、鹿港的海味古早味,到台南的在地小吃,跟著這份「鬼屆吃桌評鑑」,一起感受台灣最盛大也最有人情味的文化風景。
長期擔任音樂人雷擎御用合聲的EMMA LIU,近期發行第一首全創作單曲〈Home is Where the People are〉,吟唱她對家庭的愛與歸屬。
當夕陽西下,橘紅色的餘暉灑在高雄港第三船渠的海面,大港橋如同一條優雅的白色絲帶,連接著駁二藝術特區與高雄港蓬萊商港區。這座橋是台灣第一座可旋轉的行人跨港大橋,更是通往「浪際」酒吧的絕佳途徑。
eslite hotel誠品行旅推出「遇見光|24小時微醺圖書館」住房專案,結合誠品書店與誠品酒窖,挑選適合的書單與酒款,搭配誠品音樂專屬的黑膠體驗,享受屬於自己的24小時微醺圖書館。
在大阪市中央公會堂這座紅磚白飾的百年古蹟裡,一場來自臺灣的文學魔幻正悄然展開。《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選在日本盂蘭盆節期間登場,以六大主題勾勒臺灣文學中的神異世界,從原住民口傳神話到當代小說家筆下的靈異想像。
珠寶設計師黃威廉15歲就開始嘗試創立獨立品牌的可能性,紫色的基調和皇冠的符號是他一路走來從未更改過的標誌,似乎也象徵著堅定不變的意志。跨過半生,他的品牌 William & Feb. 邁入15周年,對黃威廉來說就像一個小型的成年禮,如同當年創業的自己,雖然15歲還未成年,...
Cartier在台北101舉辦限定錶展活動,展示包含Tank à Guichets腕錶在內的13件博物館級典藏系列,以及新錶、限量錶款等,特設五大主題區讓藏家一次感受品牌的工藝與創意。
(編按)旅遊作家、YouTuber工頭堅近日出版新書《工頭堅的京都時光》,分享他眼中的日本京都,為所有旅人展開一份時光旅行的請帖。
江詩丹頓2024閣樓工匠Le Temps Divin系列,以三大主題詮釋東西方神話:希臘時間之神的渾天儀陀飛輪、四神獸細木鑲嵌工藝,以及日本神祇的琺瑯工藝。每一款均為獨一無二之作,展現270年製錶工藝的極致成就。
...著歲末年終的到來,Bottega Veneta全新膠囊系列自美國繪本大師暨插畫家 Richard Scarry的經典童書作品中汲取靈感,更攜手義大利高端燈具品牌Flos,推出Gino Sarfatti經典之作 Model 600 特別版桌燈,重新定義藝術與實用美學之間的奧妙連結。...
故事開始於2017的夏天,來自果農之家的青年們組成團隊,在山林間打造了一個循環再生且開放共創的社群空間—「森果川」。
每個品嚐過 MERCER BRUNCH的人,都會對那入口即化的柔軟法式吐司念念不忘。有著「東京最強早午餐」之稱,這份東京經典的美味經歷11個月的籌備,正式進駐民生社區,由富錦樹集團創辦人「J哥」吳羽傑引進,將日本高人氣早午餐品牌 MERCER BRUNCH 帶回台灣,落實集團美好生...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台北SOGO復興店全新開幕,林柏宏、范少勳、隋棠、施柏宇、韋禮安、章廣辰、錢裕揚等明星也受邀出席。
隨著春天的腳步臨近,家也該換上新的面貌!今年HOLA以「對不起春天」為題,攜手新銳插畫家朱緹、花藝師嶺貴子,共同呈現2025春夏新品,打造明亮而清新的居家氛圍。
日式建築、海風與百年大樹在花蓮市區交織成迷人風景,爵士樂與咖啡香氣點綴著閒適氛圍。1944年完工的花蓮放送局,作為日治時期最後一棟大型建設,如今搖身一變成為震後花蓮最受歡迎的咖啡館。就讓我們以此為起點,展開一趟花蓮市中心的歷史文化之旅!
#AD當約翰走路JOHNNIE WALKER推出BLONDE波浪威士忌時,它不只是在酒品系列中增添了一個新成員,而是顛覆了百年品牌的規則。以其獨特的輕盈口感、明亮風味以及百變的喝法,挑戰「威士忌必須濃厚沉穩」的陳舊教條,重新定義出無限可能。
勤美集團今年首次以「勤美草悟」生活圈品牌策劃聖誕村,集結藝術、音樂、特色市集及香氛限定商店,還有超過30場精彩表演,打造最具代表性的台中冬日樂園!
昆汀.塔倫提諾是當代最知名的電影創作者之一,也是現今最歡樂、最有感染力的電影迷。從1992年處女作《霸道橫行》橫空出世開始,昆汀用了九部片在電影界確立了大師地位。他眼中的好萊塢電影,是電影評論,也是精彩的個人生命史。昆汀用他獨特的說故事口吻,帶你窺探一個...
源自東京的城市藝文指南「HereNow」,2024年由台灣黑潮文化接棒經營。首波活動「Urban Express城市快遞」於11月29日至12月22日每週五六日在信義區吉祥道登場,集結台北、東京、首爾三地新銳創作者,以工作坊、講座、餐食計畫與選物品牌,打造一場跨越國界的城市文化快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攜手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時藝多媒體,集結38位藝術大師,精選81件橫跨印象派至現代主義的重量級典藏,於今夏首次在台完整展出。
在新竹九芎湖的山巒間,佇立著一座八萬坪的古典園林—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在這裡,即將上演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第一屆「The One異數悅遊節」集結了10多位台灣頂尖職人,他們將在這片充滿東方底蘊的園區中,展現令人屏息的工藝與味覺饗宴。
穿過鐵路平交道,穿過芭樂田,穿過鄉間阡陌,穿過淙淙溪流。尋訪「小高潮色計事務所」主理人色長位於彰化二水的工作室,是段長長的旅程,但這條旅程再長,也比不上她和家鄉二水與原生家庭和解的過程,以及她所走過的一條與眾不同的非典型藝術家之路。
...義大利香氛品牌 Santa Maria Novella 推出全新 Firenze 1221 系列香氛蠟燭,以佛羅倫斯文化為靈感,結合天然草本與義大利手工藝,展現優雅與詩意。此系列包含皇后之水、秘院玫瑰、秘方撲撲莉等8款香氣,包裝融入文藝復興建築細節與藝術元素,成為香氛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出身自彰化縣溪州鄉的黃懷德,一路從舞蹈科班進入台灣頂尖職業舞團,並曾入圍國內當代藝術指標獎項「台新藝術獎」,直到成立自己的舞團,他以「闖」為名,集結傳統與當代的舞蹈,反思家鄉文化、科班歷練的來時路,在一次次的探索中不斷改寫「闖劇場」面向世界的身體語言...
第三屆「霓虹綠洲音樂祭」以「霓虹」為全新主軸,於4月19、20日在台北市萬華華中露營場舉行,並邀集如City Pop傳奇Original Love、高中生話題新星AKASAKI、動畫《BanG Dream!》鼓手聲優米澤茜、NJZ成員Minji力推的Brandy Senki等英、日、韓、泰音樂人齊聚。
全新42 mm版本保留鏤空設計的動感美學,也讓日常佩戴更舒適。
台中勤美洲際酒店「Rolling Bar 滾BAR」正式開幕,由知名的究方社設計師方序中打造市內空間,完美結合運動和時尚,並打破了傳統酒吧的框架,致力成為中台灣夜生活的新地標!
源自ISSEY MIYAKE的男裝副線IM MEN正式插旗台灣,並同步推出限時品牌特展。展覽聚焦六大系列,交織日本傳統製衣工藝與當代科技語彙,從布料的選擇到結構與剪裁的轉化,層層演繹服裝如何回應身體的韻律、擴展空間的流動,重新定義穿著與美學之間的關係。
食物是生活與文化的展現,也是能夠承裝珍貴記憶的載體。《VERSE》編輯跟著移工朋友們的腳步,來到桃園和中壢火車站,一探這些對他們來說如家一般的道地餐廳,品嘗新住民老闆匠心復刻的家鄉味。
Bally 2025春夏系列在台灣登場。這也是Bally創意總監Simone Bellotti前往Jil Sander任職前,倒數第二個親自操刀的系列。
以美式波希米亞風起家,去年迎來創立20週年的美國設計師品牌TORY BURCH,今年在台北101的專門店正式開幕。
想像一下,優游於時尚夢境裡,感受一如鳥兒般自由,如孩童般快樂。2025春夏時裝周掀起一股活力熱潮,設計師們拋開靜奢與演算法的束縛,從紐約到巴黎,每座城市都以鮮明風格詮釋春夏的輕盈之美。秀場上,模特兒穿梭如珍稀禽鳥,展現飄逸靈動的服裝魅力。「薄透輕盈」成為...
截至2024年9月底,台灣的移工人口數已突破80萬大關,這群主要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大軍,已成為少子化、高齡化的台灣勞動市場主力。隨著缺工浪潮白熱化,全球爭相搶工,台灣也開放移工變移民的政策管道,面對這群未來有機會成為台灣人的移工族群,我們該以什麼樣的視角重新...
義大利時尚品牌Valentino今年由新任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帶領下重現1970年代美學,復古風格也同樣呈現於Alessandro Michele構思的北京SKP全新限時概念店,讓人彷彿踏入一場復古與嬉皮交織的宴會。
安縵京都在京都北部鷹峯地區一座巨大的「森之庭」,這裡從食物到空間設計,都讓人深深體會京都與日式文化的深邃。最難得的是,當如今京都已經面對過多觀光客和過度喧嘩的挑戰,唯有在安縵京都,才能真正感受到屬於這座古都該有的詩意與禪意。
四十分之一,是東南亞移工在台人口比例,非營利組織「One-Forty」以此為名,提醒自己永遠都要以移工本位思考。他們是全台唯一提供免費多元課程協助移工進修的教育文化協會,創辦人陳凱翔與團隊夥伴們所關心的,不只是移工的現況,這裡所提供的任何資源與協助,都是為了...
台南鹽水曾以「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的月津港走過一段繁華歲月,如今這座港鎮因為藝術與燈節再度為人所知,鹽水居民擁有與歷史共生的生活記憶,也隨著藝術和歷史場景的翻新為小鎮注入別樣風貌。鹽水的豐富生活透過在地人陳瑩如以書寫與記錄地方、帶領導覽向外界...
在這個音樂隨手可得的年代,我們更懂得珍惜高品質的聆聽體驗。位於蘭陽平原的礁溪老爺酒店,這次與擁有半世紀歷史的英國名廠 CASTLE 攜手,為旅人打造一場結合精緻音響與度假的沉浸式體驗。
一年一度,《VERSE》舉辦融合思想與體驗的春季年會方才落幕,透過論壇對談、飲食體驗與實地踏查,帶領參與者深入探索台灣當代美學與風土文化的多元面向。
CELINE 高訂香水系列向來以極致優雅與獨特香氛美學聞名,全新推出的手部身體清潔凝露、香氛身體乳與髮香噴霧,從手部清潔到身體潤澤、髮絲芬芳,為日常增添奢華氣息。
香港是一座融合東西方文化的國際大都會,從摩天大樓到傳統茶樓,每處皆蘊含豐富歷史人文,香港旅遊達人阿金將帶你深入探索這座城市的精髓,讓你在這片繁華與本土風情交織的城市中,體驗最獨特的香港魅力。
15家知名餐廳主廚們在「百富宴」傾注畢生功力,巧妙運用在地食材,與百富威士忌的蜂蜜及香草香氣相互輝映,創造一個能讓兩者相輔相成的平衡點。這般匠心獨運的巧思,不僅展現了極致工藝,更成就了新年餐桌上最動人的風景。
近年音樂圈裡,從大型活動至音樂專輯,都很難忽略見本生物的參與;而每一回參與對盧翊軒而言,都是個重拾創作者意識的過程。「做音樂類型的作品,會讓我更覺得自己維持在創作者的角色。」他這麼認為。
自 2014 年開店至今,ALL DAY ROASTING COMPANY 迎來了第十年的里程碑,除了延長營業時間至 10 點半,同時也加速展店計畫,更於今年冬天與澳洲知名品牌 Bondi Chai跨界合作,推出限定暖心香料飲品和甜點,陪伴大家一路慶祝到明年三月!
「鬥鬧熱走唱隊」在2005年以「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作品為基礎創作音樂專輯《河》,引起許多討論與關注。當年的學生成員如今是大學教授、金鐘編劇與外科醫師,今年重新聚首發行第二張專輯《自由花》,並邀來柯智豪擔任製作與方序中負責設計。對他們來說,雖然十九年來,...
台中,一個距離台北車程約莫兩小時的城市,不同於台北的擁擠快節奏,更開闊的視野與自由感,重置一下心靈的解放。著有《啡嚐日本》、《咖啡寶島》、《滷肉飯寶島》的作家Chez Kuo,不藏私地與我們分享他用去趣APP安排的台中彰化兩天一夜行程,挖掘藏在老城區的日本味,...
由江丕禮主廚(Pili Chiang)執掌的「le beaujour芃卓」以秋季的溫潤調性為題,推出全新秋季套餐《秋韻 · Autumn Rhythm》,並攜手承POUYUENJ一同譜曲Fine Dining與茶的樂章。另外也同步推出全日單點A La Carte菜單,以「隨心享受精緻日常」來傳達精緻餐飲的料理精神,...
2025年3月,Ninety Plus 全球首間旗艦店正式落腳 NOKE 忠泰樂生活。在這裡,從聞香瓶感官之旅到即時烘焙客製化體驗,再從限量微批次珍稀豆款到 Fine Dining 的味覺饗宴,每一個細節,皆為精品咖啡重新定義奢華的可能。
國際級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在台灣首度舉辦的大型個展「超越理想的風景」,近期於基隆美術館登場。這座前身為文化中心的基隆美術館位在基隆海港城的精華地帶,經由禾磊建築主持人梁豫漳重新規劃改造,去年4月開館後,為這座城市標示出交匯各方創意能量的新可能性,讓文化...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總經理Karan Berry以他二十多年的酒店業生涯,立下獨到的管理理念和創新精神,帶領這家五星級酒店走向新的高峰、下一個精彩十年。
美術館已經是各城市推動創意經濟的重要文化設施,尤其在六都之外的其他城市,也有許多各具特色的美術館,不論是歷史建築改建的美麗空間,或者是位於海邊與山下的浪漫基地。
以國道三號清水休息站聞名、曾任加拿大溫哥華Patkaus建築師事務所、美國紐約Bernard Tschumi建築事務所設計師及OMA香港及荷蘭鹿特丹辦公處的資深設計主任,張淑征難以被複製的豐富經歷,揭示著她在建築領域的天賦與熱愛。
這些咖啡空間不僅提供美味的咖啡與甜點,更是藝文展覽、社交活動的重要場域,展現出文山區獨特的社區活力與文化底蘊。
新北市美術館於4月25日揭開序幕,四位知名藝術家莊普、陳順築(1963-2014)、吳東龍與蘇匯宇組成的藝術團體「新店男孩」以〈Don’t Worry, Baby〉展覽投下一顆藝術彗星,劃新了傳統觀展體驗,並與XTRUX攜手,以演算法與遊戲引擎帶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重現Bar Jacket曲線美學的New Look,到全白樣衣的「Dior工坊」、色彩繽紛的「Colorama」展區,再到「巨星與Dior」的紅毯時刻,「The Christian Dior:Designer of Dreams」猶如一場交織文化、藝術、時尚與記憶的夢幻旅程。...
Louis Vuitton 2025「Savoir Rêver典藏工藝展」從4月24日至5月4日展開,於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揭幕。本次展覽結合全新硬箱、全亞洲首度曝光的全新家居系列Home Collection、Objets Nomades生活藝術風格傢俱、Les Petits Nomades家居擺飾系列、珍稀皮革臻品、頂級珠寶暨腕...
母親節即將來臨,各大頂級甜點品牌紛紛推出限定款蛋糕與甜點,以最甜蜜的方式向偉大的母親致敬。從法式經典甜點到創新客製化蛋糕,從奢華酒店主廚特製到藝術感十足的可食藝術,今年的母親節甜點市場呈現出多元且精緻的風貌。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2024年壓軸鉅作《虛缺號》將於11月9日在桃園展演中心首演,隨後移師台中國家歌劇院、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展開巡演。這部融合當代馬戲與舞蹈劇場的創新之作,將呈現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更於明年定檔在歐洲展開巡演,將台灣的創新馬戲藝術推向國際舞...
你是否曾留意過每天通勤使用的地鐵或捷運站的設計呢?其中來自台灣高雄捷運的「美麗島站」又再次入選了全球最美的12座地鐵站之一。
在這座有著四百年歷史積澱的古都,一份早餐不只是一天的開始,更承載著台南人對生活的想像與追求。2024台南早餐生活節即將在11月2-3日重磅回歸,這次不只是一場美食盛宴,更是一場跨越時空與地域的生活美學展演。
在時光的長河中,The One走過了第一個20年。這是一段以「東方款待」為心的溫潤旅程,也是一場關於在地風土的深情對話。歡慶20周年,第一屆《The One 異數悅遊節》在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驚喜展開,集結各領域風土引路者帶你嚐見台灣最動人的文化味,讓旅行成為改變的起點...
美術館附設咖啡廳似乎已成了一種「標準配備」,《VERSE》編輯特別推薦全台9間美術館內外的絕佳咖啡館,從北美館、高美館,到金馬賓館,讓你充實心靈之外,也可以享受餐飲的文化體驗。
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親自操刀,歷時六年籌建、凝聚上百張概念草圖,這座以410坪曲線綠屋頂為特色的地景式美術館——「勤美術館」,即將在12月13日正式開幕。
在台灣音樂劇創作圈中,張清彥是個特別的存在。他的作品不追求華麗的修辭,而是執著於讓音樂貼近生活、貼近角色。從華岡藝校的自學摸索,到紐約深造的專業淬鍊,他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創作路徑。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今年首度攜手Koshi Café,以限定聯名的方式合作,讓藝術自展場蔓延至街角,於生活中留下氣味、味覺與美感的痕跡。
素有「文字造型師」之稱的馬來西亞作家范俊奇,以獨特人物書寫的《鏤空與浮雕》系列廣為人知。新書《天涯太遠,先到海角》則是一本關於旅行、卻又非關旅行的非典型散記。
2024年,一部醞釀六年的電影《女兒的女兒》登場,不僅在多倫多影展上獲得破例頒發的特別提及獎,更牽動了無數觀眾的心弦。這部由侯孝賢監製、新銳導演黃熙執導、張艾嘉主演的作品,探索了現代女性在母親與女兒雙重身份間的掙扎與成長。張艾嘉書寫《女兒》新書,不只是以...
2013年成立的韓國獨立搖滾樂團Silica Gel,是韓國音樂圈的大勢樂團。今年不只與韓星鄭浩妍、車銀優等人一同獲頒韓國大眾文化藝術獎,繼上個月來台灣首度舉辦專場演唱會開唱後,近期更榮獲金音獎「亞洲創作音樂獎」肯定。
在這個城市空氣日益擾人的時代,一台優雅而不張揚的空氣清淨機,或許正是現代人居家生活的完美詮釋。美國百年品牌BROAN百朗以其深厚工藝底蘊,推出極簡主義傑作PETNONA,將空氣清淨機化為一件富有美感的生活藝術品。
當高級時裝走入日常空間,設計重新定義生活的質感與尺度。
李梅樹紀念館展示大師作品與文物,每年舉辦「梅樹月」特展,促進國內外藝術交流。透過志工導覽,遊客可欣賞李梅樹的多點透視技法,感受三峽的歷史文化魅力,讓藝術融入日常,是探索三峽的重要景點之一。
探索瑞芳,感受山海交會的獨特魅力,發現礦業文化的深厚足跡,透過古奇山稜了解地質與礦脈,重新認識水金九礦工性格。從礦工後代的童年記憶,賦予熱門景點全新詮釋,感受台電以藝術延續的礦山文化,移居者用閱讀與行動,守護這片土地與大海。
在藝術的世界裡,總有那麼一杯酒,能讓藝術家們的靈感隨舌尖綻放。從雷諾瓦筆下的《船上的午宴》、《煎餅磨坊的舞會》,到莫內描繪的《草地上的午餐》,那些畫中舉杯暢談的人們,彷彿都在向我們訴說著美酒佳釀在法國生活與藝術脈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透過干邑描繪出...
卡地亞在英國V&A博物館推出近30年來首場大型回顧展,呈現卡地亞的珠寶與腕錶傳奇傑作,並首次公開典藏手稿。
2025 「島作」纖維集2nd.於4月18日至20日在台北華山紅磚區隆重登場,以「交織之間」為主題,匯聚41組來自台灣、日本及香港的纖維工藝創作者,以及島作精選邀請的陶藝、花藝、攝影、選品及飲食等生活品牌。
曾憑藉專輯《台南》拿下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暨最佳台語男歌手的創作歌手謝銘祐是名符其實的「府城歌王」(但他自稱「府城流浪漢」)。自30歲那年回家後,謝銘祐再也離不開台南,他的創作與人生哲學,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這座城教會他的。
2025大阪世博引起討論潮,欣傳媒編輯直擊五大亮點,從話題建築「大屋根」、鋼彈到未來科技與飛行車體驗,一探最具吸引力的設計與創新科技!
有「全球蕾絲王」之稱的偉特企業,供應世界多家頂級禮服品牌。近年旗下則成立品牌DAVID’s ANGEL,繼續將深厚的蕾絲工藝體現於輕奢時裝等項目,並在台北信義新光地A4打造首間品牌概念店。
國家影視聽中心推出歲末重磅節目「請回答!韓國近代史經典電影選」,透過經典15部電影,帶領觀眾探索韓國的歷史軌跡脈絡。本文編輯精選五部片單,推薦讀者一定要進戲院觀賞!
金音獎最佳新人 LÜCY 推出第二張專輯《Dance on the Shoreline》,主打單曲〈貝比〉邀請Z世代創作人JOYCE就以斯合作,輕快俏皮的旋律描繪青春期對愛情的幻想。
深受Lady Gaga、佐佐木希、三吉彩花、新木優子和石原里美等明星喜愛的香港時尚品牌Cafuné,前來台灣舉辦快閃店。
Louis Vuitton 2024「珍稀皮革展」從11月6日至10日展開,一睹路易威登精湛技藝、創新傳承和工藝文化。本次珍稀皮革系列展出超過五百多件的作品,蘊藏過往經典以及2024年全新限定的鱷魚皮革飾面,並展出首度來台的特別訂製高級晚禮服。
深受頂尖咖啡職人喜愛的頂級精品咖啡Ninety Plus,全球首間概念店插旗台灣,在台北「NOKE 忠泰樂生活」盛大登場,帶來巴拿馬風土的極致風味。
謝盈萱、柯佳嬿、詹子萱三位金鐘女力,為義大利時裝品牌Max Mara經典外套詮釋出不同的優雅氛圍。
全球時尚權威媒體WWD(Women's Wear Daily)今年WWD Honors盛典以「韌性的力量」為主題,表彰卓越的設計師和企業。Tory Burch獲頒年度女裝設計師獎,她的品牌風格優雅兼具實穿性。不只重視創新設計引領潮流,更在社會影響力上不斷前進,成功經營自己的時尚帝國。
現今男裝時尚已進入多元潮流的時代,單靠趨勢與風格來進行分類似乎已不再簡單。隨著全球男裝週在倫敦、米蘭與巴黎展演,品牌透過獨特設計語言呈現自我風格,每場秀都在重新定義男裝文化。然而資訊的高速傳播縮短了大眾對趨勢的專注,迫使時尚變化愈加快速。在這時代,男...
奢華即品質、即永恆。無論時代潮流如何演變,義式經典建築如同精雕慢鑿的藝術品,透過精煉的線條語彙、卓越的工藝美學與完美的細節,凝聚出超越時間的優雅,矢志於守護純粹且雋永的人文精神。聯聚建設攜手寶格麗飯店御用建築事務所 ACPV ARCHITECTS,建造包含住宅與商辦...
台中如邑堂餅家跨界攜手國際名廚江振誠,以「A Golden Journey of Taste 尋味之旅」為靈感,推出全新跨界聯名作品——「法式國王太陽餅 Sun Cake des Rois」,將法國、台灣代表團聚與祝福時刻的糕餅重新演繹,為經典注入新生命。
2024國際建築盛事「打開台北 Open House Taipei」將於11月16日至17日登場,今年以「入場:共融」為題,邀請民眾走入建築,體驗其中設計理念與故事。
Assouline是全球頂級的奢華精裝書出版社,專門出版奢華精裝書籍,主題包括藝術文化、精品時尚、旅遊探索等。如今他們從出版社,到全球的概念書店或專櫃,甚至發展高級生活風格用品,也為客戶打造私人圖書館。Assouline既可以說是出版界的「精品品牌」,也是一個奢侈生活...
「嘉義 Holopark 羊角藝術村」自去年試營運以來即吸引大量排隊人潮,迅速躍升為當地熱門的旅遊景點。很多人未必知道,這成功背後是光禹國際董事長字維新的商業智慧與對於主題樂園運營的豐富經驗,他以精準的市場眼光和創新思維,將這裡打造成兼具文化深度與娛樂價值的園...
皇家禮炮為慶祝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加冕而生,如今,這份榮耀延伸為一趟珍罕無價的私人之旅——唯有保樂力加集團Le Cercle尊爵俱樂部會員與皇家禮炮53年藝術珍藏系列、恆久限量系列的典藏家才能受邀,深入倫敦塔與蘇格蘭斯佩賽地區的祕境,體驗連英國上流社會也難以觸及...
皮拉提斯場館品牌「Joshua Pilates」2024年夏天於台中開立,致力為追求身心靈和諧的都市人提供頂級訓練體驗,展開與身體的對話,找到身心的綠洲。
精選釜山5間必訪海景咖啡廳完整攻略!從釜山第一美店 cafe coralani、人氣文青咖啡廳차선책到早午餐名店 working holiday,帶你享受最愜意的釜山海景咖啡時光。
Steven Lin林易即將於2025年3月26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辦「十週年鋼琴獨奏會」,這場音樂會不僅是回顧他過去十年的音樂旅程,更是一次重溫音樂初心的深刻對話。從童年的莫札特《小星星變奏曲》,到疫情間重新拾起的貝多芬《月光奏鳴曲》,壓軸是充滿了戲劇性、能量與歡愉的...
還在為情人節餐廳煩惱嗎?VERSE精選了台北7間氣氛餐廳,從最新開幕東區餐酒館,米其林星級主廚現代美式餐廳,到由來自日本新潟主廚操刀的無菜單日料,以佳餚美酒陪伴大家度過浪漫節日。
深杯子自2014年成立以來,致力將西班牙品質絕佳的葡萄酒與橄欖油引進台灣,十年來持續傳遞西班牙地中海飲食與悠閒慢活哲學。在掀起「下午酒」概念風潮的首家石牌概念店後,2025年深杯子再度拓展版圖,於大安區東豐街成立第二間門市,打造與土地和心靈相共振的神往空間,...
只要看見巨型蜘蛛,就會想起她!二十世紀女性主義藝術先驅、當代心理藝術的傳奇人物——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以象徵母性與創傷的蜘蛛雕塑聞名全球,繼去年東京森美術館破紀錄締造20萬參觀人潮,這場轟動國際的藝術盛事即將於3月15日在富邦美術館震撼登...
中壢位處桃園市的中央地帶,從日治時期鐵路建設開始,歷經許多新的改變與族群的移入,形塑出多層次的文化風景。桃園市長張善政跟著扎根於中壢的在地團隊「桃園藝文陣線」,走讀以中平商圈為主的舊城區。
由屾屾市團隊及十鼓文創園區攜手打造,第三屆「魔法屾林」再度登場台南,透過魔法故事、建築、歷史、藝術、料理和表演深度展演關於魔法世界的寓言,打造一系列最具魔幻氛圍的主題樂園!
「我跑,所以我存在」——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在他的新書《我還在跑,沒時間變老》中,以多年跑馬拉松的經歷和體會,深入探討人生哲學的核心議題,透過馬拉松中的痛苦與挑戰,不斷體驗和重新認識自己的存在價值,從中感受到真實的自我。
在台北101最高處,「饗 A Joy」正以一系列溫暖的料理與藝術策展,演繹著團圓的意象。冬季限定的每一道豐富滋味,都如同團團的篝火,召喚著人們圍坐在一起,分享生命中最珍貴的時刻。
寒冬漸暖的韓國,雖然天氣仍帶著涼意,但已能感受到春天即將來臨的氣息。漫步在古意盎然的韓屋村裡,傳統韓屋散發的溫暖氛圍特別讓人心動,彷彿走進了時光故事裡。以下精選 5 間融合復古與現代設計的絕美特色韓屋,讓旅人能在舒適的空間裡,細細品味最道地的韓式生活風...
近年,隨著觀光列車鳴日號、福森號、海風號等推出,台灣鐵道旅遊掀起一股新風潮,對於喜愛新奇旅遊方式,或是熱愛鐵道旅行的人,絕不能錯過台灣觀光列車之旅。
鋼琴,對許多人而言既令人憧憬,又帶點距離感,然而,程伊萱的鋼琴聲卻是色彩繽紛的畫面及豐沛多變的情緒。2023年與先生自舊金山返台後企劃了《伊萱與朋友們》系列演出,最新的主題為極富戲劇性的〈唱吧!沒有明天的唱吧!〉,程伊萱將透過這場音樂會,帶領聽眾暢遊超越...
想為日常增添驚喜?那就別錯過熱度爆棚的「美食調香氛」!2025年春季,10/10 Group全新香氛選物品牌「10X」攜手全球10款獨特香氣,聯合藝術家與料理達人,於2025年1月15日至4月6日松菸概念店推出《沒有保存期限?》美食調香氛展。當潮流遇上創意香氣,會交織出何種香氛...
提到花蓮物產,你腦海中會浮現什麼呢?依山傍海的花蓮,東臨浩瀚的太平洋,西靠綿延的中央山脈。山的巍峨與海的無垠在這裡相互交織,造就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山脈之間,溪流蜿蜒而下,孕育出一片片的花東縱谷,對於西半部的民眾而言,花蓮壯闊的山海藏著大自然的原生力...
台灣老字號潮流品牌REMIX以顯眼「Wing Logo」聞名,在最新秋冬型錄裡再次濃縮次文化街頭形貌。
自2000年來,野柳地質公園陸續和中國、日本各方的地質公園所簽訂的「姐妹公園」、「友好公園」,透過頻繁交流彼此學習,也讓遊客認識更多世界地景。本篇將介紹在日本幾處獨特的火山、沙丘與石灰岩等多元地景。野柳地質公園透過連結世界的觀光和旅遊趨勢,讓遊客能以舒適...
設計不僅是美學表現,更是推動城市創新、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力量!VERSE 專訪艾淑婷副院長,深入探討「台灣設計展」如何改變台灣城市的未來。
亞洲有許多國家城市值得探訪,2025年就來一場深度亞洲之旅感受文化、歷史與現代魅力的完美融合!推薦2025年必訪的8個亞洲城市。
十多年前從台中移居到花蓮的蔡昇達,是長年推廣在地文化體驗的「森深試務所」主理人,他所經營的「梯田山民宿」也是花蓮最有代表性的民宿之一。雖然403花東大地震重創花蓮,但蔡昇達將它視作另一個機會,要讓更多人透過在地深度旅遊,認識自然美景之外的花蓮。
依山傍海的花蓮,擁有優美的名勝風景以及許多排隊在地小吃,不過在街角巷弄內,還有些微醺好去處等你去拜訪!
1871年多名沖繩船員與乘客在船難滯台時,因溝通誤解而遭原住民殺害,史稱「牡丹社事件」。導演胡皓翔耗費7年時間進行調查與訪談,以採訪與戲劇重演的方式重現被掩蓋的歷史真相,獲選為2025年第二屆Cinema at Sea - 沖繩環太平洋國際電影節開幕片。
這期的《VERSE》是一封邀請函,一個(不完整的)旅遊指南,也是一段為花蓮寫的詩(「VERSE」的英文原意就是詩歌的一段)。讓我們捧著楊牧的詩集回到他歌頌的花蓮,讓我們帶著這本記錄當下的《VERSE》雜誌去花蓮,重新走進這裡的山海,體驗這裡的文化,認識這裡的人們。
京都東山悅榕庄酒店位於日本京都最熱鬧的觀光核心,無比方便,卻安靜地隱藏於森林中。而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以日本文化核心的「幽玄」為核心的設計,更讓人處處感受到這一座感官殿堂的魅力,戶外的能舞台更是不能錯過的朝聖之地。
2025台灣燈會隆重回歸桃園!今年以「棒球國門」與「光聚千塘串桃園」雙主題,結合桃園獨特的地景與光影藝術,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燈藝饗宴!
近年來,跨文化與種族的電影日益受到重視,然而,電影製作背後的辛酸卻鮮為人知。劇情中的挑戰,更都於現實生活中真實上演。《兄妹之地》榮獲世界影展8項大獎及11項提名,更曾獲日舞影展世界電影最佳導演獎與入圍評審團大獎,究竟是甚麼樣的寫實電影,能夠擄獲許多影迷...
奧斯卡影帝Adrien Brody與一眾國際模特詮釋COS 2025 春夏系列形象大片,低調時尚中一展極簡奢華。
「池上蔣勳書房」於2023年九月成立,原屋建於1936年,是當時「池上公學校」(現在的福原國小)的校長宿舍。2025年初,蔣勳文化基金會出版了一本只送不賣的小書《蔣勳書房與堀尾一彥》,述說關於這個空間與池上的歷史。這本書也是一封邀請函,邀請人們來到池上這個美麗的...
...期吸引超過28萬觀展人次,並獲得國際繆思設計大獎概念設計類-公共空間金獎。第二屆新營波光節在今年2月8日正式開展,展期將持續至3月16日。台南市長黃偉哲說,如今新營波光節和月津港燈節都是台南不可錯過的文化盛事,尤其適合大家排入走春旅遊行程,在欣賞燈光藝術的同時,感受台南城鎮的獨特氛圍。...
繼台北成功展出後,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偕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共同呈獻之「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緊接著在2025年初移師至嘉義故宮展演。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饒舌歌手Kendrick Lamar,近期以一首Diss神曲〈Not Like Us〉橫掃葛萊美五大獎後,接著又成為美國職業美式足球大聯盟(NFL)超級盃史上第一位個人秀的饒舌歌手,且史無前例在現場以音樂嘲諷加拿大饒舌歌手Drake掀起話題,觀看人數甚至打破Michael Jacks...
第16屆大港開唱Megaport將於3/29、30亮相,特別企劃由閃靈主唱Freddy監製、金獎製作人柯智豪操刀,透過AI技術重現傳奇歌手陳一郎的經典歌聲。
英國香氛品牌Jo Malone London 與星野集團虹夕諾雅 谷關共同推出期間限定「湯泉潤肌」住房專案,透過五感的沉浸體驗全面療癒。
屬於台南春天文化盛事之一的新營波光節,今年二月初開展後,許多外地民眾都專程前往新營,欣賞新銳藝術家們在天鵝湖公園周圍的創作。為期一個多月的展期裡,新營波光節也與在地店家合作舉辦講座、工作坊,讓大家有機會多感受新營城鎮的故事與活力。本篇我們彙整了八個適...
從擁有夢幻櫻花庭園的No.7 PANE,到融合阿美族文化的部落皇后藝術咖啡,這些充滿特色的店家不只提供美味的餐飲,更用心將在地文化、藝術與生活美學融入其中,為造訪花蓮的旅人們帶來一場豐富的味覺與心靈饗宴,感受在地獨特的慢活魅力。
精品品牌的櫥窗設計如同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展示商品,更傳遞品牌故事和核心精神。為慶祝品牌成立100週年,Fendi全球各地精品店年初開始紛紛換上全新的FENDI Ribbon緞帶櫥窗,生動活潑地融合創意與傳統,展現百年工藝精髓。
自去年起,SKM PHOTO開始探索更多元的攝影創作與表現形式,並致力於提升展覽及獎項的包容性。今年正式進入第二年,「2025 ART TAIWAN|SKM PHOTO 攝影藝術博覽會」展出近 500 件攝影藝術作品、開設20場影像系列活動,無論是攝影愛好者、藝術創作者,或是對影像輸出有興...
睽違9年,草間彌生的藝術奇跡再度登台!「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將於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5月4日亮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重現1988年時在台北雙年展顛覆想像的藝術盛事。讓我們一起勇敢走進草間彌生的無限宇宙,體驗藝術與生...
擁有約600年歷史的長門湯本溫泉,是山口縣最古老的溫泉鄉。這座溫泉小鎮於2017年展開地方創生計畫,重新規劃音信川河岸景觀並引進特色店家,為古老溫泉街注入新生命。改造計畫的成功不僅為小鎮贏得2020年日本地方創生大賞的肯定,更在2023年躋身日本溫泉百選前30名。
法國知名聲學工程公司Devialet為提升使用者聆聽體驗,打造全新擴大機Devialet Astra,並以金箔呈現精緻外觀的巴黎歌劇院聯名版,讓聽眾在家也能感受頂級音質的迷人魅力。此外,Devialet也特別邀請金曲得主HUSH擔任導聆人,傳遞Devialet的非凡聽覺體驗。
在七期市政路的黃金地段,一座沉穩石材與橘色調和的獨棟建築悄然崛起,這是台灣高端鍋物始祖「橘色涮涮屋」首度跨出台北的全新里程碑,在3月25日盛大開幕。
融合爵士的迷人之處,在於它總能在不同元素中找到平衡,創造出意想不到的美感。天際線融合爵士樂團(Skyline)走過二十年,在音樂中融入台灣特色,譜寫出專屬於自己的獨特聲音。
位於花蓮鳳林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曾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擁有超過百年歷史,隨著1991年全面禁伐天然林的政策實施後,便逐漸沒落。十彥建築師事務所在保留生活文化軌跡的基礎上,透過異材質結合,為此建築注入新生命,榮獲2023年農業部優良建設獎,並入選2024年美...
後疫情時代,為了尋找身心靈的平衡而踏上旅程已是眾多人們的選擇之一。在台灣東部,有首家結合靜心及度假的花蓮旅宿品牌「丘丘.森旅 CHU Resort」以及台東在地的身心靈活動品牌「自然醒慢活祭 Taitung Spirit Festival」,提供忙碌的人們最佳的放鬆療癒體驗。有機會不...
誰能不喜愛動物園呢?無論是雄偉的獅子、大象,或是可愛的水豚、企鵝,每到動物園總是令人愉悅,本篇推薦全球超人氣的「無柵欄」野生動物園,讓你更近距離觀察動物的生活樣貌,感受如同野外探險般的樂趣!
國立歷史博物館2025年迎來建館70週年,攜手點睛設計(Dot Design)展開永續創新計畫。透過將館內退役的大理石、瓦片等建材,轉化為限定紀念商品,探索「回收」與「創造」之間的共存。
關於品飲咖啡,你是奉行醒腦派的「乾了再說」?還是充滿儀式感、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光?這杯攜帶風味、文化、情感與故事的載體,裡頭每一口都可能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更是體驗不同生活的味蕾介面。來自北海道的森彥 (MORIHICO.),以獨特深焙風味與空間美學,首次與台灣...
穿搭是最能盡情展現自我獨特的證明,而音樂與文化正慢慢影響穿搭時尚的風格潮流。從台北赤峰街的質感選物與古著店,到浮現祭青春洋溢的穿搭現場,無論是信義區高端精品的摩登氣場,還是衛武營市集的文藝氛圍,這些城市地標別具風格與態度,展現無限可能。讓我們一起透過...
Diptyque全新限量爵夢系列仿若60年代巴黎聖日爾曼街區爵士樂俱樂部的邀請函,以當時經典的Orphéon爵士樂俱樂部為靈感,完美捕捉巴黎奢華魅惑的夜生活氣氛。
台灣高級訂製服品牌JAMEI CHEN SS25早春系列發表,以藝術為靈感,譜寫古典與當代的浪漫之詩。
捷運永春站街區,雖然和繁華的信義計畫區只差一站,卻是完全不同風情。這裡的虎林街、松山路一帶是庶民生活感強烈的老社區,但在那些看似平凡的巷弄中,其實隱藏著不少家非常厲害的咖啡店,甚至形成一個精彩的咖啡聚落。VERSE編輯部親自走訪品嚐,帶你進入這個台北的咖...
Ferragamo台北101專門店全新亮相,並找來韓國人氣男星李鐘碩與台灣金鐘影后楊謹華站台。
想認識經典文學作品但無從入門,抑或讀了名作卻無法體會字裡行間流動的情感與文化?敦南藝術講壇創辦人張志龍有感於此,今年以文學導覽人身份推出新書《文學覺醒》,從德國最偉大詩人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德國文豪赫曼赫塞《鄉愁》、《徬徨少年時》到村上春樹《海邊...
自2008年開幕以來,The One 將豐富的生活風格體驗帶到南園,呈現深度慢遊之美。在今年迎來20歲生日之際,The One 不僅提出全新旅遊宣言「異數悅遊」,同時展開為期三天的「The One 異數悅遊節」,以及一日行旅生活提案「南園拾樂」,重新定義了旅行的意義,要讓每位旅人...
回顧這位英倫出生、台灣成長的藝術家在蘇格蘭高地的一段難忘旅程,此刻的蘇格蘭,正籠罩在冬季的靜謐中,與他夏季初訪時的景致大不相同,卻更能襯托出威士忌在寒冷中醞釀的溫度。
酷兒文化與變裝皇后啟發潮流美學,激發性別平權與創意穿搭。知名攝影師登曼波、林建文以酷兒美學為主軸,舉辦「Qoo Pa 酷趴踢」,結合音樂、藝術紀錄台北夜生活。主題「流鶯氓匪」更致敬逝去的友人,凝聚愛的力量,為酷兒發聲!
鳳小岳2023年以創作歌手之姿推出首張專輯《柒》,與娛樂圈經常「讓藝人跨界搞張EP/專輯來玩」的宣傳訴求截然不同,這張debut收錄十首成熟的創作,不僅好聽、耐聽,而且超級有料。或許我們在戲裡看過很多種鳳小岳,但其實「吉他手」這個身分遠超過他做演員的日子,演員是...
第十五週年的月津港燈節,已於1月18日在鹽水正式開幕,展期將至農曆新年後的2月16日,讓全台各地民眾與外國遊客,都有充足的時間前來走訪,體驗這場一年一度最具藝術性的燈節。
House of Story Wear以全新零售模式,集結國內外的續時尚選品,且融入租賃、修繕服務與二手書交換等多元永續元素,同時結合教育推廣與循環經濟,為台灣永續時尚建立全新的里程碑。
Netflix人氣日劇《宛如阿修羅》裡,宮澤理惠扮演勇於追愛的女性獲得討論。這是她繼2006年的電影《花之武者》後,第二次與導演是枝裕和合作。其實,宮澤理惠已有三年沒出演電視劇,為了陪伴家庭,她都避免拍攝需要三個月以上的戲,會出演全因為信任是枝裕和。出道至今40...
由台北捷運公司主辦、有趣餐飲行銷策劃的「好年味市集」第二屆正式登場,除了《黑白大廚》人氣主廚鄭智善攜手台灣米其林餐廳行政主廚蔡瑞郎打造創意年菜秀,本次市集更集結超過60家文創、手作、服飾、美食品牌,一起來看看!
義大利潮流丹寧品牌DIESEL重返台灣,在台北信義A11開設全新概念店。由創意總監Glenn Martens打造的未來感空間,以鮮紅色調與工業風格完美詮釋品牌叛逆精神,為台北時尚圈注入全新能量。
在這個提倡「清醒好奇」(Sober Curious)的時代,一棟台北市中心的百年日式老屋正悄悄展開新生。BEMO Salon攜手亞洲50大最佳甜點主廚Angela Lai,為城市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味覺藝術展演——《春日繁花盛宴》。
去年現象級港片《九龍城寨之圍城》和《破・地獄》締造香港影史票房新紀錄,儘管有破億港片出現,但香港電影產業蕭條的爭論一直存在。香港作家暨文化評論人李照興(Bono)最近出版新書《等到下一代:香港流行文化與身分認同史備忘》,VERSE特別邀請李照興與香港知名影評...
在許多人認知中,YouTube上有MV的歌,通常是那位歌手專輯中的主打;然而陶山音樂並不遵循這個原則。在他們擁有32萬多訂閱的頻道裡,幾乎找得到陳忻玥、李杰明、王艷薇等旗下歌手所有歌的MV,熱愛他們魅力嗓音的粉絲,除了藉由這些影像欣賞歌手本人,也更了解歌曲背後的...
韓國的星巴克極具特色,巧妙融合在地文化,從傳統風格的韓屋星巴克到漂浮在水上的星巴克,每間門市都展現獨特魅力。到韓國旅遊時,不妨走訪這些別具風格的星巴克!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將首度來台開展,跨海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共同呈現藝術界具有重要地位的雷曼收藏,讓台灣人能近距離欣賞西方藝術的七百年發展歷程。
現移居台南的熊一蘋,在無人的沙灘、失去時間感的街道找回自己的生活感。
身為一名籃球員,林書緯深知接受建議和面對批評是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他習慣用球場上的表現來回應外界的質疑聲浪,他也將穿搭視為一種無聲的語言,認為這是最能直接表達「我是誰」的方式。
創立於2023年的The Press & Co,是一個專做女士襯衫的品牌,更準確地說,它像是一間女裝正裝裁縫店,經營哲學宛如隱身巷弄裡的老牌男士西服店——只專注做好一件衣服。
在豪宅林立的台中,國際建築大師競相角逐,使這座城市的建築與豪宅美學獨樹一格,其中,被譽為台中「豪宅鼻祖」的寶璽建設,以謙遜低調卻實至名歸的頂級品牌形象著稱。儘管推案數量不多,但每每推出新作總讓業界為之驚艷,也因此被視為最能掌握富豪高端生活品味的建商品...
繼2年前發行迷你專輯《ADICA》後,ØZI在近日帶來全新專輯《SWIRL》,邀請中、日、韓歌手合作,打造一首首跨越語言與文化的歌曲,且即將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演唱會《SWIRL 漩・渦》。
藝術家胡嘉有個特殊的別稱:台灣猴鶴雙形拳第三代傳人,他同時也是「滅劇場」的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長年進行現代舞創作。2025年1月,宛儒畫廊邀請胡嘉舉辦個展《能量的黑線》,展出他的當代書藝作品。許多人誇他創作跨域甚廣,但他的初心其實始終不脫離台灣本土武術的哲...
年節將至,饗 A Joy 攜手藝術家陳普打造全新冬季特展《島嶼繫》,為過年聚餐增添藝術新意。延續「島嶼」為核心的空間主題,這次特展巧妙融合東方新年與西方耶誕節元素,以一系列獨特的生物造型裝置,為101高空中的餐飲體驗注入奇幻想像。
簡盟殷首次踏上府城土地,就被深深吸引,多次拜訪旅遊後,萌生移居念頭,並決定收購改建台南在地老宅,發展餐飲事業。
對於大洞敦史來說,人類社會就像座金字塔,每個人都期盼著塔頂的生活,這個焦慮感也讓他漸漸感受到靈魂失和,直到來訪台南的街道,純粹樸實的居民互動關係,讓他再次感受到心靈和諧,同時也種下了移居台南生活的種子。
安藤忠雄說過:「去美術館吧!提升自己的好奇心。」你知道台灣有哪些特別的美術館嗎?除了大型公立美術館,以及今年話題十足的富邦美術館,《VERSE》特別精選七間民間的美術館,不論是國際大師的建築作品,或者改造自穀倉和軍人驛站的老建築,這些都是你一定要去造訪的...
自2019年開館以來,臺南市美術館迅速成為台灣當代藝術的重要平台,結合歷史建築與現代展覽,展現了台南豐富的文化底蘊。隨著二館籌設臺南國家美術館,這座城市的藝術風貌將再度提升,開啟更高的藝術高峰。
37歲的David猶如現實中的《孤獨的美食家》,總是獨來獨往地吃飯,「只是想當一個默默無名的人,默默無名地吃飯,默默無名地結帳,默默無名地離開。」一切美味,只了然於心。
多次登上倫敦時裝周與紐約時裝周的oqLiq,擅長文化符碼的翻玩與新譯,將東方美學融入街頭。oqLiq共同創辦人暨服裝設計師洪琪分享,她喜歡關注一個時代如何發光。例如1990年代日本裏原宿文化崛起。究竟洪琪的三個穿衣風格關鍵字是什麼呢?
臺灣演摩莎劇團(Performosa Theatre)睽違兩年推出全新製作——《未來世界假說》,由劇團藝術總監洪珮菁與越南裔澳洲籍編劇Chi Vu和五位台、澳演員共同發展劇本;並找到曾替Lady Gaga設計服裝的菲律賓視覺藝術家Leeroy New合作。這齣結合劇場、視覺藝術及不同出生地、不...
還在想台南要去哪裡玩嗎?或許在街角轉彎處,或者你平常經過看似平凡的店面,其實都蘊含著有趣的事物讓你挖掘,跟著VERSE的腳步,來趟不一樣的台南特色店家巡禮吧。
大陸建設邀請來自澳洲的日裔建築師髙田浩一Koichi Takada,以其擅長的自然建築筆法,打造「衡沐」頂級建築,樹立人與環境共存的永續價值,展現獨特又極具美感的設計哲學。
法國現代主義設計大師Jean Prouvé,不僅以經典的Standard Chair建立單椅標準,更融合工程師、建築師、設計師等多重身份,以工程思維為基礎,創造一系列兼具實用與美觀的家具。繼2023年Café Prouvé企劃之後,明日家居MOT CASA此次於NOKE忠泰樂生活舉辦全新展覽「REIMAGIN...
熱鬧的東京澀谷有新的購物景點了!2024/7/8正式開幕的「澀谷AXSH」位於澀谷站東口,連接起澀谷到青山,還能藉著空中步道漫步周邊商圈,就像台北信義區空中迴廊一樣愜意。不妨安排一遊澀谷十字路口、SHIBUYA SKY、澀谷中心街、宮下公園,徹底沉浸在澀谷魅力之中。
臺南建城400年,臺南市立美術館以「水」為核心,推出臺南400文化治理特展「我們從河而來:流域千年.文化共筆」,邀請大家為家鄉溪流寫一首歌,共筆打造臺南未來的想像。
2024年7月17日起至8月11日【愛馬仕飛馬行空On the Wings of Hermès】電影版於台灣限時上映,大眾可透過掃描下方海報愛馬仕官方LINE帳號QRcode免費預約觀看。
THE BALVENIE百富是蘇格蘭少數堅持傳統製酒工藝的威士忌酒廠,建廠超過百年,酒廠中的匠人秉持「一心造一藝」的精神,全心投入每一道製酒環節,蔡依林繼去年合作獨一無二的翻糖作品後,今年更深入蘇格蘭探訪百富風味版圖的源頭。
(編按)由日本雜誌《自遊人》開創的「里山十帖」,是創辦人岩佐十良以編輯者的角度,實踐豐富美學的生活風格旅宿。這個遠在偏鄉山上的溫泉旅館,卻在開業三個月即達成了九成住房率,更是獲得「優良設計百選獎」和「造物設計獎」;位於長野縣的「松本十帖」,則是淺間溫...
《魷魚遊戲:第2季》即將於今年年底上線,第一季的原班人馬李政宰、李炳憲、魏嘏雋和孔劉也將重返遊戲,導演黃東赫亦在親筆信中埋藏伏筆,分享第二季的拍攝感想。
當整個香水產業都在追求華麗包裝與複雜故事時,來自法國的 Essential Parfums 卻選擇了相反的道路。這個顛覆性品牌現已攜手美妝通路 10/10 HOPE正式進駐台灣,帶來一個大膽的提問:如果拋開所有多餘的裝飾,香水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2024 年卡地亞Trinity三環系列問世一百週年,於新加坡展開大型慶典,並舉辦「卡地亞Trinity 100快閃展覽」,回顧Trinity過去輝煌經典,更首度將百年歷史的俐落圓環造型更迭,以全新枕形戒指迎向未來。
身兼收藏家與古物經營者的葉家宏,手上的物件來來去去,真正會讓他想留下來的收藏是什麼呢?跟著VERSE一起來探訪這些能觸動心中浪漫情懷的老東西。
時間從不等人,但至少,可以偷一些點心時刻。各種滋味,輕輕一咬,碎成細細的顆粒,落在舌尖,也落在歲月深處,化作微甜的餘韻。分針秒針滴答流逝,無聲地記錄著一切,那些沒說出口的話,來不及品嚐的味道,還有餅乾屑落在桌角的一隅。直到記憶走遠了,餘味還留著。
巴黎奧運開幕,讓世人眼光再次聚焦巴黎。尤其是開幕式不在傳統的體育館,而是在塞納河上。這個開幕場景,正詮釋了本次巴黎奧運的特色。巴黎市政府從2015年贏得奧運主辦權後就進行新都市計畫,減少蓋新建築、改革既有建設、善用歷史古蹟,以永續城市為目標,讓這座古老而...
今年3月,位在台北市中心、原為歷史建築的「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由勤美集團取得營運權,打造成為台灣唯一山系概念店「0km山物所」,開幕後迅速成為眾所矚目的新地標。這是勤美集團副總經理何承育從苗栗勤美學一路以來對自然與生活結合的思考與實踐,「0km山物所」以山...
一切或許是從海安路的藍曬圖開始,或者是當時很「文青」的佳佳西市場旅店和正興街,又或者是剛興起的老宅民宿,搭著2010年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後的觀光熱潮,伴隨歷史街區的規畫,老屋、巷弄與小吃成為極富魅力的城市風景,散步是移動於城區的絕佳速度,十多年過去,...
臺南400城市空間大展「透.南城-城市穿行400年」 於臺南美術館1館開展,藉由AI科技、藝術美學展現古都文化底蘊,提取不同向度的歷史脈絡,並提出與城市一同前行的未來展望。
從劇場服飾的設計,到奪下《魯保羅變裝皇后秀》冠軍的變裝皇后妮妃雅身上的傳統戲服,以及一尊尊精美、充滿懾人氣魄的神將,「塑神師」李育昇在大稻埕的工作室裡,一針一線地將傳統文化與當代價值結合,縫進群眾的視野。
追尋人生富足儼成普世價值,然而意識之外,你我仍渴求身心平靜,牽引自我向內觀照,一如「弘一法師」所悟得的「八然之道」,捨去執念、擁抱自然並順應節氣採取更趨原型原味的健康飲食種種。而在木柵僻靜的山野之間,真有處遺世獨立、完整實踐此哲思的桃花源「馥森八然」...
頂尖花藝師凌宗湧的西恩花園2.0首度開放,攜手最厲害的野炊職人Jimmy Food Place林擠米與最酷的文化創意媒體VERSE,帶來五感解謎探險,在沉睡千年的火山之心,將飲食變成詩歌,將熔岩的風土記憶化為盛宴火光。一場限定24席,9/6-9/8錯過不會再有!
如果台南是一杯調酒,那會是什麼風味?台南酒吧一間接著一間開,成為這老城的新文化與生活方式,完全可以自成一份Top 50甚至Top 100名單!它們在夜色裡綻放,散出醉人的故事,今晚一起來跑吧,找到你心中的Cocktail Right。
今夏台灣最令人引頸期盼的重量級藝文盛宴,莫過於被《紐約時報》譽為21世紀最偉大女演員——蒂妲史雲頓首度登台共演《親愛的帕索里尼》,從影多年來,已累積近70個電影角色的她,究竟有哪些不可錯過的必看經典作品呢?
繼「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後,奇美博物館推出全新特展「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集結近六十件館藏畫作,並搭配科學檢測分析與藝術史研究,建構出一個不只看畫也看時代風景的獨特展覽。本篇精選四大亮點,搶先揭密本展的必看之處!
「彩耀日COLOR BOOM!!」是個極度適合親子與家庭參與的活動,透過繽紛沁涼的水戰,來為今年的夏日假期做個美好的收尾。
Devialet台北101的旗艦店全新開幕,門店格局在改裝後大升級,並打造藍色視聽室空間,讓聽眾能享受最高規格的感官體驗。
台東長濱的Sinasera24,旗下複合式咖啡餐飲品牌Luma Café,主打以平易近人的價格,讓在地居民感受法式概念的越南料理。今年7月,Luma Café宜蘭店新開幕,並聯手「TERRA土然巧克力專門店」、「Bonsoy」合作,推出限定聯名餐點。
音樂向來是時尚品牌agnès b.的重要元素,這一點,在品牌副線SPORT b.裡更是表露無遺。睽違10年,品牌再度端出「Plugged Live」演唱會。
想要去別人沒去過的日本嗎?搭乘虎航可以直達福島,清靜又悠閒的景色令人著迷,又是個水果王國,夏天正值水蜜桃產季,很適合暑假來這裡放空度假。
《可憐的東西》在2024年橫掃奧斯卡四項大獎的掌聲未歇,金獎導演尤格・藍西莫一鳴驚人代表作《非普通教慾:4K數位修復版》又在2025年6月6日在台上映,讓影迷在大銀幕上重溫這部奠定導演獨特美學的經典之作。本文帶你回顧藍西莫如何用他獨特的「令人不安美學」,逐步建構...
時裝設計師詹朴成為2024年第59屆金鐘獎視覺總監,如今他在做衣服之餘,更要為這場台灣影視界盛事擎劃嶄新一面。
擁有「嘻哈校長」之稱的OG級饒舌歌手大支,因為致力於動物保護、不想殺生,改吃蔬食至今已經18年。生活在台灣美食之都台南,他平時都吃些什麼?台南的蔬食又是什麼樣的面貌?本期我們邀請大支校長分享五家他私藏的台南蔬食,帶領我們認識台南美食場景的另一種風貌。
...悅,而成為一場關於質地、空間與風味敘事的感官提案。由栗林裏攜手百年乳業品牌中澤奶霜,於6月13日至15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男澡堂,松山文創園區男澡堂推出的期間限定展演《此地禁止融化.Creamscape》,以「柔軟」為核心主題,邀請觀者走入一場與甜點、藝術和風土的深層對話。...
韓國是台灣人熱愛前往旅遊的國家,除了好逛、好吃之外,隱身在街頭上更有許多值得你留意的建築作品,這次編輯將視角深入首爾當地,本文介紹首爾不可錯過的8個建築地標、景點,不只好拍,更能感受當代建築大師們俐落且奇幻的建築美學。
台灣B-Boy代表孫振在首輪battle中炸裂全場,拿下所有評審票數,第二輪對上荷蘭選手門諾、第三輪力戰哈薩克好手阿米爾,能量爆棚,雖敗無憾,下屆再戰!「霹靂舞」(Breaking)於2024巴黎奧運首次登場,成為全世界引頸期待最新潮運動競技項目,它究竟有何魅力?
台南晶英十歲了!這些年的故事說不完, 從第一年2014開幕斥資十億裝潢、在台南西門商圈短短三個月就獲利,到近年聲勢愈漲愈高,不僅主辦執行台南女兒林志玲大婚,還在疫情期間逆勢獲利億元好成績,疫後住房率穩占八成。今年與成功大學合作「臺南400」系列展覽,展現歷史...
鮮少人知道,台南其實是全台灣爵士樂文化第二活絡的城市,僅次於台北。爵士樂一直緊貼著這座城市脈動而發展,近年來,除了培養樂手與聽眾,在地樂團及酒吧也透過與特色商家合作、開拓融合在地文化的演出形式,創造出屬於台南的新旋律。
英籍名廚James Sharman攜手台畜旗下精品肉鋪共同開設「RÒU X James Sharman」,打造血統純正、甚至皇室規格的英式早餐,讓人見識「早餐之王」流傳300年的魅力。
「早上咖啡館,晚上變酒吧!」在台灣一種新的混種咖啡館型態風潮正在流行,就是「日咖夜酒,或者「早C(Coffee)晚A(Alcohol)」。從台北的酉日咖啡吧、現在超夯的Fake Sober,到嘉義的IN COFFEE,VERSE精選全台各地10家特色日咖夜吧店家。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共同推出「神出鬼沒─新媒體藝術展」,透過數位體驗帶領觀眾進入院藏國寶〈宋馬麟三官出巡圖〉的世界,探索台灣在地信仰,創造充滿想像力的神鬼世界。
傳統市場反應了當地的歷史與人情味,從現代到傳統、從東方到西方,一起從這10個各具特色的傳統市場,探索背後的文化故事。
從莫內對光影的執著追求,到史蒂文斯筆下的母性光輝,印象派藝術家們以全新的視角重新定義了繪畫的可能性。他們不再滿足於複製既有的美學標準,而是創造出一套全新的視覺語言——一種屬於現代性的表達方式。我們精選了《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展覽中十幅必看...
泰國音樂組合HYBS風靡全球,但卻於今年解散。我們與前成員Karn Kasidej相遇,他在近期化名為「WIM」,與VERSE分享他的新身分、新作品,以及更真實的自己。
雨林世界音樂節(Rainforest World Music Festival)今(2024)年6月28日起連續三天於馬來西亞古晉(Kuching)登場,本次音樂節的主題為「進化」(Evolution),旨在推動永續發展和負責任的旅遊活動(Responsible Travel)。而二十多年來,這場大型國際性音樂節對於砂拉...
剛好十年前,我在香港擔任《號外》雜誌總編輯,做了一期關於台南的封面故事。那時,台南已經很夯,在香港也是,不論是小吃或老宅民宿——但我們決定不做這些很熱門的題目,而是把重點放在:文學場所、藝術和創意空間,與台南的生活style。目的不只是介紹台南的魅力,更希...
來自台南的胡文偉,自從當兵來到花蓮後就愛上這裡。十年前因緣際會來到新城,為了當地的小朋友,他成為棒球隊教練、創辦練習曲書店、豆花兒以及山海百貨,從偏鄉兒童的教育及照顧,到整個小鎮的活絡跟復甦,胡文偉用愛與熱情持續澆灌這片土地,帶領新城朝向永續發展的未...
位於岡山縣的茶飲專賣店「SABOE OKAYAMA(茶方薈岡山)」,以21世紀現代茶道美學,持續推廣悠久的東方茶文化。喫茶體驗的店舖「T., Collection」,以特製的十茶十色,為生活的作息時間注入10種好茶,更搭配恰到好處的茶點、典雅的茶器,享受個人平靜的小茶會。
休傑克曼(Hugh Jackman)的金鋼狼早已是一位流行文化偶像,如今隨著新電影《死侍與金鋼狼》即將於7月底登場,也再度引起巨大關注。從《X戰警》系列電影到現在,經歷《鋼鐵擂台》、《悲慘世界》等多部名作,休傑克曼有哪些必看經典電影?
當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後,除了歌迷的熱烈討論外,業界專家們的眼光更能看穿表象,發現一般觀眾容易忽略的專業細節。這次我們找來四位業界專家:殷振豪、黃宣、方序中、閃靈 Doris,談談今年的入圍作品呈現什麼樣的趨勢?哪些作品在他們心中已經得獎?
LV路易威登台灣首家高級珠寶期間限定店開幕,並攜手首位台灣籍米其林三星主廚Taïrroir態芮 何順凱Kai Ho,一同打造品牌在台首座快閃Café,坐落於寶麗廣場Bellavita的一樓中庭,吸引時尚珠寶迷與甜點迷感受華麗盛夏。
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首次亞洲巡迴演出於近期落幕,這亦是樂團總監、指揮家亞尼克聶澤-賽金(Yannick Nézet-Séguin)受瑞士頂級鐘錶品牌勞力士(Rolex)邀請成為代言人後的第一次亞洲行。
2024年,韓國釜山影島迎來了令人驚豔的新地標—全球最大的沉浸式光影美術館「ARTE MUSEUM」正式開幕!這座占地達1,700坪的沉浸式媒體藝術館,不僅規模驚人,更結合了在地文化與國際級藝術美學,迅速成為釜山旅遊熱門景點,也列入韓國釜山通行證Visit Busan Pass免費景點...
要多久才能成為台南人?你只要能找到自己的練習方法,就能很快地被這座城市接納,謝仕淵分享從小到大經常搬遷的經驗。從台南、從石暘睢身上,發現經由生活踐行所產生的連結,足以讓許多來自他方的人,產生對在地的認同,於是我一方面追尋石暘睢為這座城市留下的種種,我...
《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英文數位版介紹台灣5處秘境,包括新北市坪林、屏東小琉球、台東都蘭、屏東與嘉義阿里山。報導指出,許多人造訪台灣以台北為主且台灣美食很多,但令人驚嘆的還有生物多樣性,因為超過一半土地被森林覆蓋,從亞熱帶雨林延伸至雪松...
榮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重量級演員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首度來台,為《親愛的帕索里尼》(Embodying Pasolini)進行亞洲獨家、首次演出,將於8月23日至25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演出。
建築、藝術迷又有一份踩點清單了!2025世界最美七大博物館名單揭曉,亞洲僅兩座入選,分別為韓國首爾的音響博物館 Audeum 與印尼峇里島的 SAKA Museum,除此之外巴黎大皇宮也在榜單內。
時隔三年,夏季奧運即將於7月26日在「時尚聖地」巴黎展開,作為體育界最高殿堂,除了世界各地的運動選手需要關注外,參賽各隊的戰袍也處處有亮點。尤其地主國法國隊找來「公雞牌」Le Coq Sportif攜手設計師Stéphane Ashpool、Ralph Lauren為美國隊增添潮流感、時尚大師...
2024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即將在7/19-7/21在圓山花博爭艷館開跑,主辦者新創教育平台「雜學校」走入第十年,他們所搭建起的平台,連結與展現教育的多種可能性,如今這些組織逐漸茁壯。對創辦人蘇仰志來說,自己如今的挑戰是如何找到下個十年願意做出改變的人。他也始終堅...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二展覽館今日(6/14)正式揭幕,經過兩年的整修,這座前身為圖書文獻大樓的建築,以嶄新面貌呈現「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為台灣帶來一場難得的西方藝術盛宴。
7月26日即將迎來2024巴黎奧運開幕式,每個國家都將在法國展現「最時尚」一面。美國媒體《富比世》更選出十大最美進場服裝,第一個就是中華台北!VERSE精心研究各國服裝後,選出我們認為九隊最有特色的開幕服裝。
「臺南文學季」是以台南為舞台的年度文學盛典,串聯演出、講座、展覽與創作。今年透過聽覺、氣味、飲食、藝術、地景、科技等跨域素材,將所有感官融合,以文學作為引子,與當下的自己和時空對話。
我所喜歡的鶯歌,是小鎮裡一代一代累積的生活氛圍,還有帶著家業基礎的新生代、後到的移居者,他們既復刻又調和出新的鶯歌本色,更有醞釀多時的美術館準備開張。這一路走來,我在層層疊疊的小鎮風景裡,探索出一條有趣的路徑。
一年一度的大稻埕夏日節又來了!今年總共有3場主題煙火秀及1場情人節煙火秀,另有5場音樂展演活動!
1985年的紀錄片《坂本龍一:東京旋律》最近在台上映。這部電影讓我們重新遇見一個還沒有完全成為「坂本龍一」的坂本龍一 :那時他剛離開YMO,也剛為電影《俘虜》做電影配樂,大受好評。從 1984 年東京街頭那個正在尋找「尚未形成的聲音」的年輕音樂家,到 2023 年在空蕩...
實驗室也能培育鑽石。除來源外,成品與開採鑽石在化學、物理以及光學屬性方面100%相同,足以展示Swarovski對光線和工藝的精湛掌控。
旅遊作家楊馥如,2020年與義大利籍的丈夫移居到台南。身為新台南的人的她,台南這座新舊並茂的老城,在她眼裡是什麼模樣呢?
「森/CASA」是把北歐家具引進台灣的重要品牌,建築人毛森江與共同主持人毛鈺婷耗時三年打造全新建築空間「森/CASA」旗艦店,在台南漁光島開張,並採取預約制,以款待朋友登門拜訪的心意,融入台南慢生活的節奏,邀請你探尋空間的更多可能性。
基隆兩天一夜推薦去哪裡?近年從硬體到氛圍的轉變令人刮目相看,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以自己視野所及的基隆外在內裡,透過「去趣APP」來安排一趟基隆旅程,包括太平青鳥書店、廟口夜市、正濱漁港,還有更多秘境步道。
枋橋文化協會創辦人莊文毅及其妻林秀美老師、大觀國中邱子容老師等人,因為不捨都市開發造成湳仔溪消逝,發起「守護湳仔溪」行動,後續成立「枋橋文化協會」,與板橋的國小與社區合作,培養地方文化認同。
「煙波花蓮太魯閣—沁海館」位於面向太平洋的第一排山海絕景中,步行片刻即可抵達曼波海灘與遠眺月牙灣。每間客房設計簡約穩重,融合自然與奢華,擁有遼闊的窗景視野。白晝環繞美景,夜幕下賞星月伴浪潮聲,讓旅人在此盡情徜徉山海間,是夏日度假放鬆的最佳選擇。
距離捷運府中站約10分鐘散步腳程之處,坐落著1930年代建成的「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這個建築群及草坪約占地5千坪,過去卻因為封閉久年少為人知,目前由「當代傳奇文化藝術基金會」進駐營運,以當代傳奇劇場累積深厚的能量,為板橋創造一個全新的文化與藝術地標。
從「政治片始祖」《市政廳》,到這兩年Disney+的《逆貧大叔》、Neltflix的《造后者》,再到今年的《政壇旋風》,政治劇都掀起不少討論。究竟還有哪些必看的韓國政治劇呢?
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曾經是電影世界最獨特的美學先鋒,是這個新視覺時代的icon,但當他不斷自我重複風格,且在這個風格可以被濾鏡化、AI 化,且影像爆炸的時代,他成了審美過剩的象徵,讓人們開始對他的影片感到疲乏,不再興奮。而這不只是他的問題,而是整個時...
2024臺灣文博會,即將於8月23日至9月1日於臺南盛大登場,今年的主題「寶島百面」和全新主視覺現已正式揭曉。本屆文博會由文化部主辦,將以多樣化的展覽內容,探索臺灣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嶄新的視覺體驗。本文帶你一次瞭解2024臺灣文博會的主題概念、主視覺設計及展覽亮點...
台南市政府今(2024)年首次舉辦「臺南人權月」展覽與相關活動,以四大展區、28組創作、22場藝文活動呈現不同的白色恐怖受難者生命經驗,認識人權議題的多元面向。
《TIGER STREET超熱派對》將於7月13日至7月14日在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新生橋下滑板場登場。
當巴黎奧運主辦單位宣佈將在塞納河上舉辦史上前所未有的水上開幕式,全世界都非常好奇——法國如何將巴黎這座老城市,玩出最新奇的花樣?消息一出,許多人開始尋思找一個最佳的觀賞據點,而位在塞納河岸邊八層樓高的銀塔,擁有360度全景視野,面看聖母院,無疑是奧運開幕...
新加坡人氣時尚品牌CHARLES & KEITH(小CK)在今年首度與同集團的高端品牌PEDRO共同推出秋季新品,並邀請男星王陽明展示鞋包的永續魅力。
KK ITTEKI SPIRITS以其獨特的文化背景與工藝技術,創造出兩款充滿活力的限量琴酒:鳳尾琴酒(Phoenix Tail Gin)與黑潮琴酒(Mashio Gin)。這個品牌的誕生,不僅是對琴酒工藝的致敬,更是對台灣和日本文化的深刻探索。
鬼才導演魏斯安德森的最新電影《腓尼基計劃》,合作鋼筆之王萬寶龍(Montblanc)與英國頂級男裝品牌dunhill,兩大品牌特製的品項皆成為裡頭重要道具。
知名電子音樂人Sonia Calico於2024年發起的光球音樂祭,今年第二屆即將登場。
每當月亮從海面升起,粼粼波光恍如月光大道,看著每日橫陳眼前的都蘭之海,我們就會想起阿才,這個人活得如此純粹、自覺,就連他的死也能點燃了每個人心中那把生存下去、做點什麼的火種。
當迷因不再只是迷因,而能撼動資本市場的邏輯,狗狗幣成了最戲劇性的證明。
2024年華語影壇年度盛事第61屆金馬獎入圍名單出爐!頒獎典禮將於11月23日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舉行。今年競爭激烈,總計718部報名創下歷年新高紀錄,來自港澳台、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作品同台角逐,究竟誰將成為今年的最大贏家,令人期待!
從aMEI 人生首場演唱會《妹力四射世界巡迴演唱會》到這次的高雄演唱會,每一場巡迴的音樂總監都是 Martin Tang。這位來自新加坡的音樂人,也為她的音樂生涯操刀過不少金曲編曲,舉凡〈三天三夜〉、〈Bad Boy〉、〈好膽你就來〉、〈掉了〉等,都是經由他之手。3 月22 日...
Golden Goose以義大利威尼斯總部為靈感,將全新精品店打造成沉浸式空間,融合文化傳承、匠心工藝與社群精神,體現真誠精神與創新美學。
吳明益首部圖畫故事書《三隻腳的食蟹獴與巨人》即將於五月底正式出版發行,並帶著新作於全台獨立書店巡迴與讀者相見。
東海岸以台11號公路為軸線,近百個聚落依山傍海帶狀分佈著,其中都蘭這個小小的海濱聚落,本身就是當代多元紛呈的全球化世界的縮影。
2024 年由導演殷振豪創立的金狼獎,以推廣MV美學及鼓勵MV產業工作人員為核心,孕育出台灣首個專為MV設置的頒獎典禮;今年則暫別頒獎典禮形式,期待擴大交流推出「MV 新狼潮」活動,從線上串聯到線下,讓觀眾與音樂愛好者,感受MV魅力、深入認識MV製作。系列活動中的「MV...
隱居在都蘭山下的王家祥,以自然寫作先驅聞名於臺灣文壇,但在近二十年前移居東海岸後,便以關懷照顧流浪貓狗為生命職志,並轉以繪畫為生命情感抒發之途徑。
台11線上的濱海小鎮都蘭隨著自城市回鄉的部落藝術家、一波波的新舊藝文移居者,讓部落的阿美族文化得以存續,更有新的藝文能量在此蘊積。《VERSE》第25期邀請移居都蘭二十餘年間從事策展、藝術書寫的李韻儀,撰寫都蘭成為台東藝術聚落的故事,同時也分享都蘭必去的各式...
Netflix最新韓國料理實境秀《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即將迎來精彩結局,節目中白湯匙與黑湯匙廚師們的精彩交手除了在網路上掀起討論,他們端出的料理即便隔著螢幕也讓人垂涎。《VERSE》編輯特別整理了這些廚師各自經營的餐廳以及背後故事,一起來認識他們吧!
日本頭號時裝暨選貨店BEAMS,是如何透過百搭、跨越年齡層與世代的風格在時尚精品與頂尖潮牌的縫隙間,殺出一條截然不同的時尚道路,更透過獨特的經營策略打造跨足全球150間分店的時尚帝國?今天就和VERSE來一探究竟他們背後的品牌故事!
生活不只有一種可能!由「SANU 2nd Home」開創的「第二居所」商業模式,縫合城市與自然的分野,讓人們在享有城市便捷的同時,也能自由地親近自然。一種全新連結城市與大自然的新生活風格方式,誕生於東京關東地區,即將翻轉人們對於居所的日常想像!
基隆美術館在今年四月甫開館後的首檔國際大展「第 25 小時」於9月26日至12月1日展出。由策展人林裕軒和黃郁捷策劃,邀請來自各國共 17 位(組)藝術家參與,其中還有由基隆美術館與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藝術家三方共製的大型作品,以及5件全新作品。「第 25 小時」透過...
「江南太子」李洙赫為Dolce&Gabbana台灣全新旗艦店站台。
2022年底成立的新興家具展間「MTBLM 新陳代謝」,隱身於中和廠辦熱區的商業大樓內,以販售新舊設計家具結合策展企劃、展間租用、軟裝設計等服務,打開各式體驗舊世代居家美學的大門,負責人Bug期許這個空間能為台灣中古家具市場帶來些許變革。
在台灣南北不到四百公里的土地上,早餐文化如同島嶼多變的地形,亦呈現出南北迥異的風貌。在高雄米其林一星餐廳「HAILI」迎來兩週年之際,從台北南漂的康仁維(William)主廚,決定以一套充滿個人觀察與情感的「朝食味道」套餐,向這片土地的晨間飲食文化致敬,5/24、5/...
1971年次的蔡政良,出生成長於新竹,人稱阿良。自述「個人認同流動於新竹客家人與臺東阿美族之間」。他和都蘭結下一生的緣分早於大部分藝文新移民,融入都蘭部落的程度更是自古以來的移居者中最深的。
國際建築師田根剛為《大美不言》特展操刀空間設計,巧妙融合故宮、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梵克雅寶三方藝術風格,打造一場跨越古今的沉浸式展覽體驗。本次他親自分享這場東西方藝術對話的設計巧思。
2024年度頂級珠寶焦點集聚大量珍稀寶石與創新概念工藝,除了藉由多面向的形貌、線條極致展示寶石的純粹無瑕,亦善加運用高科技複合媒材,為作品刻劃出天馬行空的幾何結構。頂級珠寶的存在不再僅限於珍視收藏,更多是匠師夢想與情感的永恆傳續。
法國精品服飾品牌LEONARD PARIS將希臘文化體現於2025春夏系列,帶出專屬地中海的柔和與優美。
這些文具店不只是購物空間,更是體驗日本文具職人精神的最佳場所。想感受不一樣的東京之旅,別錯過這些充滿手作溫度的文具天堂!
2024年雅加達雙年展紀念50周年,以「穀倉」為策展核心,展現藝術與社會實踐的力量,而台灣策展計畫「策展地誌學三部曲」在現場更添亮點。
台灣樂團 Hello Nico 睽違八年再出EP《Plan B:如果回來,我們一起看海》,2020年發跡的Blueburn也將發行首張專輯《Type The Way You Talk》。以新作品洗滌耳朵之際,同是團內主唱身份的詹宇庭、趙廣絜兩人齊聚,聊音樂、聊唱歌、聊創作。
踏入台北101大樓86樓的饗 A Joy ,一片由地面延伸到天際的環繞式落地窗迎面而來,一盞盞精心設計、如同天上繁星的燈具,從晝時到漸暗的城市天色相互輝映,獲入選為「2024台灣光環境獎」。在這個涼秋,我們一起親嚐12道美味秋菜,經歷充滿詩意的五感巡禮。
繼於東京、京都成功打造「ONKUL DAILY STORE」期間限定店,「ONKUL DAILY STORE」首度跨出日本,以台灣為海外第一站,打造耳目一新的購物體驗。
讓人想一再回訪的城市——台南。選好日子,上午悠閒出發,約中午抵達,一天半(36小時)的極樂美食散步路線,是旅居台南的作家楊馥如,結合在地觀點與自身心得,搭配在地優惠卡「台南甜甜卡」,分享給打算來台南一直吃、一直吃的大家。
從創造五感賞屋體驗到把米其林餐飲帶入接待中心,敦聯開發總經理邱宗博對於「服務」二字有著截然不同的全新見解。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日本傳奇動畫大師宮﨑駿職涯堅持手工為動畫繪色,近日將於台灣上映的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裡,便串連他11部經典動畫電影,經由作品時而了解他的生平,時而了解他如何關心世界與大自然。
在大安區的一個寧靜巷弄裡,有一座散發著地中海風情的磚紅色獨棟建築,推開Iliya選物店那扇來自比利時的古董木門,彷彿穿越時空,踏入了一個充滿藝術與生活美學的綠洲。
逾20年來引領北歐生活哲學的北歐櫥窗,以北歐深度價值放眼全球美學設計。自2023年進駐大直最美藝文購物商場「NOKE忠泰樂生活」後,隨即大舉改裝擴大雙倍門市,透過更舒適寬敞的空間,企劃更豐富多元精彩的設計展演,更隨著秋冬到來,引進了全新品牌——瑞典時尚寢具Magnib...
身為法國知名攝影藝廊YellowKorner台灣區執行長的程大洲,私底下喜歡拍照,不僅收藏多款Polaroid拍立得古董相機,也收藏許多攝影名作。
對方序中而言:「電影海報如果能做到『我給你線索,但我不講話』,是一件最棒的事。」《VERSE》邀請方序中解密他設計的7張電影海報,探索背後的設計靈感。
勤美集團以永續經營為理念,於2024年正式推出「勤美草悟」作為全台首創、區域整合的生活圈領導品牌,以「Incredible Life 精采生活的起點」為理念,結合旅宿、商場、藝文與住宅等多元事業的能量,讓人們能自在探索、享受此地獨特的驚喜、更產生歸屬感,一起來看有哪些亮...
東京皇宮飯店在日本具有最尊榮的地位。你可以在這裡欣賞到最獨一無二的皇居外苑風景,品嘗「日本之最」的料理和調酒,觀賞如美術館般的各種藝術作品,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感受到「日本之心」:最極緻的日本服務和最精緻的日本文化。《米其林指南》於今年首度評選全球最傑...
諾貝爾文學獎於上周公布今年得主,由韓國作家韓江一舉拿下這頂世界文學桂冠,今年53歲的她,不僅打敗呼聲極高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等人,更創下歷史成為首度獲得此項殊榮的南韓作家,以及第一位得獎的亞洲女性,為文學史譜寫新篇章。
在談論高級餐廳和美食評鑑時,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往往是米其林指南。然而,在美食的世界裡,還有另一個同樣舉足輕重的名字 —— Gault & Millau。這個源自法國的美食指南,雖然知名度可能不及米其林,但其影響力和權威性絕對不容小覷。
被選為「21世紀十大前衛藝術家」的草間彌生回來了!「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睽違9年後,將重現1998年台北雙年展《圓點的強迫妄想》,展覽將以四大子題解析草間彌生的藝術軌跡,展示她近70組經典作品,涵蓋繪畫、版畫、行為藝術等多種形...
南台灣最美書店誕生!誠品生活台南近日試營運,這座獲「世界設計大獎首獎」的6,000坪文化新地標,不只有挑高10米的壯闊雙層書店,更打造南台灣最大兒童館「誠品繪本公寓」,集結國際大師級繪本作品。
小說家和鐘錶匠師都是想像力的藝術家,用一筆一觸鑿刻天馬行空的畫面與故事。走進他們的世界,重拾閱讀經典作品,時光彷彿永恆定格靜止。在注意力被偷走的時代,是最奢侈的幸福小事。
安縵集團姐妹品牌Janu進駐東京最新地標麻布台之丘,以「聯結」為靈感出發,飽覽東京鐵塔住房、大型身心靈放鬆空間,數間多元特色餐廳,力求營造不僅是為住宿而生,更注重人本生活的酒店。
「悅榕」集團「京都東山悅榕莊(Banyan Tree Higashiyama Kyoto)」在歷史悠久的東山區中心盛大開幕,豪華客房及套房、著名的悅榕莊水療中心、天然溫泉,更是唯一一間設有能劇舞台的酒店。
布萊德彼特最新主演電影《F1》親自駕駛賽車,搭配最新IMAX攝影機第一視角拍攝,帶領觀影者沈浸飆速快感。
2024年唯一獲得米其林一星牛排館A Cut,是屬於台灣人懂吃牛排的時代記號,一個月光是肋眼牛排就能賣出1200客。如何呈現心中完美的牛排?讓行政總主廚凌維廉告訴你。
美國饒舌天王Ye(原名:Kanye West,在台灣被稱為「肯爺」)近期陸續舉辦新專輯《Vultures》試聽會,雖然最終八月底來台的行程臨時取消引起諸多討論,但在南韓專場中,人氣團體NewJeans、aespa與2NE1成員一個個都成為小歌迷,反映出這位天王跨世代的魅力。出道至今,Ye...
身為台裔美籍第二代的徐華,以回憶錄《Stay True 保持真誠》(Stay True: A Memoir)獲頒2023年首屆普立茲自傳文學獎,甚至被《紐約時報》選為21世紀百大好書之一。書中記錄大學時期青春的悸動與喜悅,以及失去摯友的椎心傷痛,文字深刻動人,不僅在美國迴響很大,在台...
設立於1905年(明治38年)的西市場,正是台南人皆以台語為稱的「大菜市」。作為台南第一座公營市場,不僅是日治時期其他分市場的中心,對當地公共衛生及城市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昔日更是台南各大魚菜肉品批發市場的源頭。西市場從被指定為古蹟到整修完成,歷經二十多年找...
面對消費型態的改變,Longchamp攜手英國設計鬼才Thomas Heatherwick,以嶄新視角融合設計語彙、敘事精神與品牌底蘊,重新打造紐約SoHo Spring Street上的旗艦店La Maison Unique。
米其林公布《臺灣米其林指南 2024》的名單,再次掀起了美食界的波瀾。然而,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名單中透露出一些值得深思的趨勢與訊號,顯示出台灣餐飲業的多元化發展與國際化路線的進一步深化。
愈是冷門的地方,愈是能夠看到他的身影,YouTuber「融融歷險記」吳宇堯目前已造訪超過70個國家,舉凡印尼食人族部落、北韓、阿富汗等地都是他曾留下足跡之地。這次欣講堂與融融合作打造「風格旅人帶路」行程,前往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埃及,平常都只能透過影片看著融融冒險...
第81屆威尼斯影展(Venice Film Festival)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揮別去年好萊塢史上最長的一次罷工,今年可說是眾星雲集,且每部參展影片都來勢洶洶!
今年夏天超級無敵熱,如果不想曬太陽不妨趁著假期間來看看有趣的展覽吧!不僅能吹冷氣還能拍出絕美的文藝照片,還有適合親子一起「玩中學」的展覽,千萬別錯過!
2024年臺灣文博會在8月23日到9月1日於臺南展開,首次融合商展和文化策展空間,打破過去的策展界線,有超過570個品牌參展,設有700個攤位。面對場館變大、參展攤位變多,到底什麼樣的IP和文創品牌可以代表臺灣文化特色?黃昱禎以商展角度來看,今年的文博會規模正折射出...
在台灣少子化的浪潮中,育兒焦慮卻日益加劇。深夜時分,當孩子們終於入睡,許多父母會在寂靜中反思:我真的是個好父母嗎?護理師出身、有四個孩子的李芃萱(Ivy),深知這份掙扎。她將蒙特梭利教育與基督信仰結合,創辦了「蒙式角落」——一個讓疲憊父母可以喘息、與孩子...
西元1624年,臺南與臺灣迎來了面向大海、連結世界的新起點。2024臺灣文博會首次在臺南舉辦,策劃「寶島百面pó-tó pah- bīn」主題,展現庶民臺派的語調與深刻的文化探索意義。文博會以大臺南會展中心為核心,延伸至臺南文創園區、321巷藝術聚落等地,通過展覽、表演、互...
澳洲衝浪品牌BILLABONG在最新春夏系列,透過服飾布料升級,持續結合永續、衝浪運動和流行美學。
2024年,老爺酒店集團全新推出的「老爺式旅行」以「破框」為主題,打造八條挑戰體能極限與心靈成長的獨特旅程。這些行程涵蓋從台北101徒步至礁溪的壯舉、拜師國寶級歌仔戲大師的文化體驗,以及深入台灣自然與歷史的探索。無論是追求冒險挑戰還是文化深度體驗的旅人,都...
2025年,丹麥知名瓷器品牌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 )迎來創立250週年的重要時刻。在這片以極簡與詩意著稱的北歐國度,這不僅是一個品牌的紀念日,更是一場穿越兩個半世紀、關於工藝、設計與文化靈魂的藝術對話。
Bottega Veneta全新形象廣告《Craft is our Language匠藝吾言》邀請舒淇、劉俊謙、宮澤理惠和Julianne Moore等名人慶祝皮革編織工藝50週年。
忠泰美術館雙展盛大登場!近期推出全新展覽「當自由盛開成舞」,探討建築空間與自由的關係;「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也同步開展,探討解嚴之於臺灣建築的影響,透過兩檔展覽探尋人與建築、自由之間的脈絡。
Samsung三星特別打造的「Chill星人創意市集」網羅台南Stable Nice BLDG.、Her呷奶酥厚片與餃子樂40間以上特色店家,不只有美食、手作,還能體驗AI手機的強大功能!
「本事空間製作所」是近期台灣最活躍的空間設計團隊之一。共同創辦人謝欣曄(小又)私底下也擅長用鏡頭捕捉城市建築空間,細膩觀察到別人看不到的細節之美。循著他的視角,本期VERSE特別邀請他推薦5間獨具設計風格的台南私房景點。
華康將於6月5日舉辦設計論壇《言嶼之間》,結合文化詩意、設計語言與商業應用,邀集字型設計師姜鳳怡與設計名家共探台灣文化語氣。主視覺以華康金蝶體呈現柔軟美感,搭配Monsoon主廚打造的風土小點,打造多感閱讀體驗。
被譽為「時間膠囊」的音樂紀錄片《坂本龍一:東京旋律》(Tokyo Melody: A Film about Ryuichi Sakamoto),將於6月13日以4K修復版首次登上台灣大銀幕。這部1984年拍攝的作品,不僅捕捉坂本龍一創作巔峰時期的身影與思想,更封存了一段東京80年代的城市節奏,對樂迷而言...
三百年前,由官民合作築起的「台灣府城」,是歷經戰亂與社會動盪,台南人以集體之力築起的生活疆界,也是台南作為台灣交流中心的象徵。三百年後,台南延續這股合作共創的精神,透過「府城城垣300年」號召民眾一起探索實踐當代台南的無限可能!
阿美族金曲歌王 Suming 舒米恩術後回歸舞台,今年發行新專輯,也當了劇場導演,接下來還將在台北101帶來演唱。
台式牛排館承載著許多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從餐巾擋鐵板到奶油餐包,這些經典元素早已深植人心。近月,台北的「小統一牛排館」因火災停業,引發了居民的不捨,凸顯出這些牛排館在社區中的重要性。《VERSE》編輯精選全台經典台式牛排館,邀請你重溫珍貴的味覺回憶。
全新推出的Aesop 蔚香水旨在引領思緒潛入夢幻的遐想世界,令人憶起某個在暖陽綠蔭下度過的靜謐時光:樹影枝葉在微風中恣意搖曳。香水名稱 Virēre (發音: Vee-leh-leh)源自拉丁語動詞,意指「青翠;萌發新芽」,帶給人明亮的感覺,呼應其使人心曠神怡的活力香調,同時...
即日起至2024年9月18日於台北101舉辦的「Forces of Nature 高級珠寶展」,是De Beers Jewellers 品牌有史以來所推出過規模最大的高級珠寶系列,首度發表於六月份巴黎高訂週,共推出8套, 58件獨一無二的高級珠寶臻作。台灣做為亞太區巡展首站,特邀氣質女神林熙蕾演繹 F...
前身為軍營「六一三補給庫」的「中原文創園區」,經歷歲月洗禮後華麗重生,成為創意江湖人士心靈交會的天地。在這片靈感匯聚之地,展覽、音樂、科技、文創市集與表演舞台等多功能空間交相輝映,讓文化創意活動的價值,在民眾的體驗中得到擴散與傳遞。
在台灣的房地產界,有一顆亮眼的新星——華誼建設。在許多巨大危老案改造的背後,是查詠禎與查建志這對相差不過一歲半的兄弟。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商業成功的寫照,更是人性堅韌與白手起家的勵志傳奇。
曾打造《憐憫的種類》、《可憐的東西》與《單身動物園》的金獎導演尤格藍西莫,2009年憑藉《非普通教慾》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現在也將在台灣大銀幕播映。
本文由編輯精選與親自走訪、拍攝值得一去的咖啡廳,包括長壽的富錦樹咖啡勺子咖啡廳、民生工寓和許多新咖啡館,如果你好陣子沒來民生社區,一定要來走走。
Bally 創意總監 Simone Bellotti 藉由 2024 秋冬系列展現他對品牌的熾熱決心,綜觀秋冬秀場的風格與設計細節,可以清楚看見與春夏系列的脈絡連結。
獲選為 2023 年金馬影展閉幕片的《愛情城事》以台北為背景,講述十種意想不到關於「愛」的故事,不僅由眾多台港影帝后與新生代演員同台飆戲,電影海報更是邀請到十位平面設計師,透過他們的視角,針對十段愛戀篇章操刀設計,聯手打造十個新時代關於愛與情的面貌,絕對要...
吃牛排從來就不僅是一種飲食行為,而是一種生活中的小儀式、一種人生的歡慶時光。
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買機票一天來回玩日本?台灣許多地方良好保存著過去日治時期所遺留下的歷史痕跡,木造日式建築、溫泉文化、道場、神社,有些是將和式老宅改建後為店家,重生後更具濃厚的日本味,有的店家則是將日本當地的服務與精神,完全移植至台灣。
以多元自我風格出發,2025「Monster Night Out 魔爪特調之夜」攜手雙北 20 多間潮流酒吧,總共推出近 30 款超特別的期間限定「魔爪調酒」,只要在5/15-6/23活動期間於官網免費領取線上優惠券,即可到店用品嚐獨一無二的魔爪個性特調。
Ferragamo在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的全新概念精品店,帶來了一片充滿義式奢華的時尚天地。這座佔地30.7坪的專門店,不僅是品牌精神的實體化,更是佛羅倫斯風格的完美演繹。
激ROCK(GEKIROCK)DJ PARTY結合眾多表演藝術家共襄盛舉,將在今年(2023)12月2日來台盛大登場。除了搖滾派對,廣受年輕世代喜愛的Overprint也推出聯名單品,由曾為YOASOBI操刀視覺的古塔Tsumi設計。
電影史中有一群名為「辯士」的人,他們伴隨無聲電影現身,用聲音詮釋故事,陪伴大眾熟悉影像的世界,卻隨時代的演進凋零,走入人們的回憶。這幾年,辯士重新出現在台灣影展的螢幕旁,不僅是延續一個古老的文化技藝,更讓我們重新思考,走進電影院可以有什麼樣的體驗?
英國新銳設計師Richard Quinn讓現實與夢幻交錯的瑰麗華美,成為頂級威士忌的新奢之作。
Lexus和《VERSE》聯名PODCAST推出實體活動「MY WAY Together」,每季邀請PODCAST節目《MY WAY》的三位來賓,從線上走到線下,展開難得的文化派對!
從建築到策展,衛武營都秉持「劇場與生活零距離」的精神,希望帶領南台灣的表演藝術接軌國際。
電影《漂浪人生》是一部關於「逃離」與「何處為家」的電影,是影史上首部同時提名最佳動畫長片、最佳紀錄長片和最佳國際影片三獎的電影。
「VERSE baR」是VERSE與青鳥書店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一、二樓,共同打造的一個結合餐飲與閱讀的全新混種文化空間。
如今已經傳承到第五代的舊振南餅店,在力求留存好滋味的同時,也致力於提升漢餅的設計美學及文化體驗,為傳統文化注入生命力。
西蒙波娃與桑塔格都是非比尋常的女性,關於她們的敘事,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如何看見自己。這正是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起點。
美國獨立製片的語言將成為未來的影展、甚至商業主流,台灣電影也會持續汲取其中養分,慢慢煉成屬於台灣影壇更新、更特別的語言與美學。
攝影師楊雅淳2022年全新創作計畫「台灣女子狀態攝影所」,目標以鏡頭紀錄1000位台灣女子現下的生命時刻和轉變階段。
音樂經濟的轉型早在2000年初時就已悄然發生,整體市場呈現更加分眾化、數位化、多元化的現象。
台灣髮梳品牌Pandora's Beauty Box擁有七十年髮梳生產歷史,卻不願產品止步於梳髮用途。
聯聚與談會首場以「談談食文化」為主題,邀請到重量級與談人鼎泰豐董事長楊紀華、美食作家舒國治。
一座劇場要從節目、教育、社區關係到創新等各方面都推向最大能量、不斷創造事件,才能轉化我們的生活。
適逢電影《教父》上映50週年,《教父寶典》一書正式於台灣授權發行。本文由譯者李泳泉的視角詮釋編譯過程,探討柯波拉對於電影的堅持。
仙島致力融合傳統東方文化與現代手搖茶飲間的交集,將台灣茶、漢方食材的美好,藏在這趟推開仙島大門的奇幻旅程裡。
成立於1987年的國家兩廳院於今年邁入第35年,推出系列計畫「廳院35・藝術行動」,以首檔活動《2057:給35年後的活存演習》拉開序幕。
香港詞人周耀輝在香港浸會大學開設歌詞班,推動粵語歌詞創作,推廣粵語音樂走入社區。
阿潑認為一場理想的旅行,既是要生出問題,也要追尋答案,將自己「置放」在該地的群體裡,嘗試用當地人的視角來看陌生之地。
《犬山記》就像是一場透過影像藝術精心打造、細火慢煮進行的社會實驗,對準劇中角色,亦朝向座椅上的觀眾,緩緩探索人們判斷善惡、解讀人性的浮動標準。
東昊影業的負責人張全琛,在濱口竜介將《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帶進坎城影展的那一年與他認識,本文講述他所認識的濱口竜介。
從2008年《暗湧情事》,再到如今入圍四項奧斯卡的《在車上》,濱口竜介總用他獨特的風格及口白的堆疊,從一顆顆鏡頭探求自我。
有「中國第一文青」之稱的令狐磊,集資深雜誌人、編輯、文化人、書店總監等各種身分於一身,他如何看待這20年來中國文化雜誌產業的變遷?
對高雄人來說,張孝維所經營不僅僅是餐飲空間,更是一種代表高雄生活氣味的城市文化地標。
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的音樂劇《漢密爾頓》撼動美國的流行文化,開啟了一個屬於他的音樂劇宇宙。
《教父》在1973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上奪得最佳改編劇本,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其實有位「劇本醫生」,協助他撰寫電影中的關鍵場景。
隨著「南美春室」在1月27日正式對外開始營運,卻讓人驚喜地看見在這兩種目的之外的嶄新可能,重新定義了美術館與咖啡廳的關係。
法國音樂人Dorothée Hannequin及Sam Tiba透過「貴人散步音樂節」的邀請,來到台南駐村,與本地音樂人一同交流、創作。
2021年初開幕的台南新總圖,以全新姿態座落在永康大道上。這座歷史僅次於國立台灣圖書館的老圖書館,我們能看見的是一部台灣地方圖書館的百年演化史。
提到政論和益智節目主持人和律師,許多人都會立刻聯想到謝震武,究竟他是如何建立出理性嚴謹、專業誠懇及內外兼修的公眾形象呢?
屏東歷年來舉辦的音樂祭,無疑是台灣音樂歷史上獨特的一章,不僅唱出許多台灣人氣樂團,更銘刻眾多樂迷熱血沸騰的年少記憶。
眷村是高雄作為台灣重要軍事基地的縮影,高雄市政府在2013 年推出「以住代護」政策,為眷村保存注入新生命。
和莫子儀對話就像在閱讀一本書,他會盡可能完善闡述他的想法,但又不希望你受限於他的答案。他熱愛閱讀,也明白世上沒有一本書能解惑所有事;他熱衷思考與懷疑的自我辯證,崇尚思想的解放與自由,他認為,那是人類最難能可貴的資產之一。
位於水交社園區內的敝墟書店,是座兼具書店與借閱圖書功能的新型態閱讀場域。其中隱含著「必須」提振閱讀風氣的使命。
認識雜誌在當代的魅力,《VERSE》將於 5/7(六)、5/8(日)兩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One Page Festival 2022 VERSE 雜誌節 」。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團隊暨2020年「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之後,再次共同完成《臺灣美術兩百年》的書寫壯舉。
睽違25年,台灣終於又舉辦一次洪瑞麟的大型個展──「掘光而行:洪瑞麟」,補償了漫長的25年間,他在台灣欠缺的聚焦及討論。
圖書館是保存文明火種的聖殿,是知識流動的公共領域,但現在,也可能是閱讀的遊樂園。
帶著新的視角走讀宜蘭,或在歷史與文化的縱深之中閱讀地景,或走進山海雲霧之間,體驗與自然共好的宜蘭式慢活哲學。
滅劇場帶來《2022舞踏亞洲——歷史與現世》亞洲當代舞踏論壇計畫,希望透過肢體,將對生命的不反抗,化作舞蹈的迷人樣態。
雲門舞集最新作品《霞》探索舞者們的內心世界,並以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作為結構,映照出形形色色不同的生命故事。
我無法想像身為莫子儀是多麽辛苦的一件事。他對待一個虛構的生命是如此認真,對待現實世界中的生命就更不用說了。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系列座談「我們的歌是如何被唱出來的?」,次日講座邀請陳建騏、理想混蛋雞丁、林煌坤與姚謙討論流行音樂裡的故事,寫詞人的身分與角度如何影響填詞?
為人所熟知的士林夜市,除了著名小吃外,也有藏身其中的酒吧。那是資深記者梁岱琦經常光顧之處,本篇就跟著他逛趟不一樣的士林夜市。
過去以夜市為人熟知的士林,近日因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巨球」建築外觀再引起討論,本篇由懷舊達人張哲生回顧士林夜市的發展過程
2022年是音樂劇《The Fantasticks》62週年。作為美國外百老匯最長壽的音樂劇,不只演出跨足四海,也跨越了好幾世代人的記憶。
張國榮作為《霸王別姬》主演,本人又是一名酷兒偶像,他如何看待《霸王別姬》以及他所飾演的程蝶衣呢?
綜藝教父王偉忠以其獨特的哲學幽默筆鋒,書寫20篇關於「他」那些朋友的故事,於「聯聚與談會」暢談書中紀錄的人生百態。
對擁有商業、文學背景的古乃方來說,調香不僅是創作,更像透過氣味進行一場藝術的獨白。
濱口竜介的電影有著獨特的魔力,存在於他與空間、暴力、語言、及真實「之間」,模糊現實與虛構間的界線。
本文將帶你一覽奧斯卡入圍影片,並且分享他們何時在院線上映,以及在台灣可以從哪些串流平台上看到。
對鄧為治來說,山林是一片汪洋,植物是他的方舟,無聲地陪伴他穿越黑暗、從少年到中年,他懂了,人會懼怕是必然,然而有了森林,他不再孤單。
2021年台灣設計展,邀請策展人張智舜策展、周榮敬和蘇弘,分享究竟他們從「回嘉」走入「在嘉」的旅途,看見了什麼樣的嘉義?
經歷了智慧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之後,2016年,HTC將業務擴展到VR(虛擬實境)領域,成立HTC VIVE ORIGINALS部門,企圖透過發展VR內容建構虛擬實境生態系。
客語音樂早已是台灣當代流行音樂的重要力量,但一般大眾對於客語音樂的印象,卻始終脫離不了農村、懷舊、鄉愁……等標籤。
2021台灣設計展除了吸引旅人前來,還需做到讓在地人有感,策展人潘岳麟和張伊增分別從嘉義人熟悉的廟宇與林業中,重現家的記憶。
香港是文化沙漠嗎?作詞人林夕這次不從音樂出發,而是以電影作為切角,談台灣與香港之間的文化關係。
從青澀的大學時代,樓一安與陳芯宜就在輔大大傳系廣告組同處一班,往後,倆人的合作關係持續了許多個年頭,並各自走出自己的敘事風格。
桃美館以書藝館為場域舉辦「書藝之夜」,邀請藝術家、舞者推出「非墨之舞」跨域展演,結合舞踏、新媒體展演,開啟書寫的多重想像力。
要讓漫威電影《永恆族》眾多角色的形象深植人心,除了歸功於導演、演員的努力外,更不能忽視背後促成一切的重要選角部門。
擅長同志題材的劇場及影像導演周東彥,近年來探索記憶、夢境與空間,而透過VR媒材,他看見更多創作的可能性。
平凡編集工作室的黃銘彰和台灣田野學校的葉哲岳,分別擔任嘉義文創園區A棟和V棟、以及嘉義舊監獄的策展人。展覽場域選用嘉義市代表性的歷史建築,透過設計提煉這座城市的尺度,實驗出未來的探索想像。
奧美團隊與萬秀洗衣店、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以「被遺忘的衣服」扣連失智症「被遺忘的回憶」,支持正在遺忘的人,發想時裝品牌「回回憶 REmemory」。
遇到喜歡的人卻躊躇不前?歌手陳忻玥的〈You Like Me〉或許能給你一點主動追愛的勇氣。
透過展覽走進達利腦中的瘋狂、從中感受到來自超現實的「魔幻力量」,能為過度運轉的今日,帶來一絲想像的浪漫。
HTC旗下內容品牌HTC VIVE ORIGINALS投入VR內容領域,致力於原生IP開發與原創內容的製作。總經理劉思銘認為,VR設備就像登陸火星的技術。
洪建全基金會自創立以來,一直扮演著鼓勵「創造的文化」推手,主要專注於文史哲藝知識普及的工作,隨著時代邁進,基金會將從古典人文領域轉向,把視野瞄準當代藝術。
居家整理不一定等同汰舊換新,賦予物件新的秩序也是一種選擇。HOLA長年體察台灣日常生活習慣,進而量身打造全新設計,讓空間自成時髦新潮態度。
當疫情下物質社會的封鎖尚未解除,人類已能創造虛擬「元宇宙」,在混亂的世界新局中,北美館展出的「現代驅魔師」正能提供反思的機會。
近年來台式風格美學、台灣味當道,諸多創意產業工作者攜手將這股潮流帶起,「台」被重新定義,成為新銳、酷潮的象徵,而在這台潮崛起的時代,生活風格也面臨全面翻轉。
作家劉克襄帶領大家深入探訪香港山林,看看中環的玻璃大廈、九龍的熙攘之外不被熟悉的那部分香港,也細數一路上走出的那一處處與台灣山林不為人知、卻十分緊密的連結。
VR創作已經不再是幻想的境地,台灣的電影導演與新媒體藝術家,也不斷嘗試用技術探索想像的邊界,讓更多想像成為真實。
港台電影在不同的文化熏陶下開創出各異的產業模式與風格,以關本良、卓男及王師於產業中不同的角度帶領聽眾走進香港電影世界。
為推動觀光發展,並呈現台灣在地文化與內涵,文化部規劃十條深度體驗的旅遊路線,以學習、體驗進而帶來反思的概念串連各景點,期待旅人打開五感,深度認識在地文化。
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丁曉菁、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與《VERSE》社長張鐵志暢談台灣影劇近年的發展,以及這些精采佳作如何被帶向國際舞台。
管管始終相信「把自己寫成詩,比寫詩好!」他一生熱愛自由,總能放縱想像力,不受到世俗羈絆。
屏東縣政府與在地年輕團隊推動的「半島歌謠祭」,不僅讓這恆春民謠傳統得以傳承,更在各種跨界中長出新生命。
「年貨大街」這個年前市集,其實是九〇年代產物,而遠在年貨大街之前,大稻埕早已是老行業和手藝人的密集處,年節時仍有些老店可仰仗。
從屏東的半島到高雄的海灣,我們走進不同族群與不同世代的生活,穿越傳統與當代並想像著未來,探討台灣豐盛多元的音樂歷史。
在時間長河中不斷調整著自己的步伐與節奏,盧廣仲的創作初衷十幾年來未曾改變。
外百老匯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推出華麗的全新演員陣容,發起連演六個月150場的瘋狂計畫,在台灣的舞台上寫下傳奇。
《MY WAY》的聽眾除了線上收聽之外,還可以參加線下「MY WAY together」活動,由張鐵志以及客座主持人顏伯駿分享《MY WAY》旅程的心得,歡迎報名參加!
總有個地方,在你疲憊不堪之時,總會想起它,想到那兒歇息喘口氣。對走走池上」社群經營者羅正傑來說,這個地方就是池上。
旅歐攝影家張雍與學學文創規劃為期一年的「2022學學線上攝影節」,要告訴大家:「攝影從來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生活才是。」
台灣的當代攝影擁有怎樣的面貌?這是攝影家沈昭良不停尋思的問題,一次次不懈地投入長時間跨度計畫,以攝影向世界拋出他的探問。
2021年是NFT的關鍵年,文化銀行共同發起人及美感細胞教科書推動者陳慕天,也因此從文化教育領域跨足金融科技領域,展開NFT的探險。
回顧不同生涯時期,林夕認為自己是永遠喜歡做不同的東西的人,雖然寫歌詞是生命,但第二人生就試試看用講的。
邁入第十屆的「2022月津港燈節」以「禮物╱PRESENT」為策展主題,打造結合地景光影的美學饗宴。
高雄三鳳中街,短短400公尺的街上及其周邊,不僅有各式年貨、南北雜糧、糖果糕點,還有三塊厝過往的歷史脈絡、美味市場、悠久廟宇與日常青草街。
李行本名李子達,改名具深意的「子欲達,必先行」。他對電影的信念與熱愛,全都落實在他的行動中。
台灣燈會20年後再度回到高雄市舉辦,以「主燈是一條河」的概念,串聯光景藝術與城市紋理,不僅是重新定義燈會文化,更是再造城市美學。
位於台南市美術館2館5樓的「南美春室The POOL」,集結台灣頂尖設計與餐飲團隊,在美術館打造融合咖啡、甜點、餐飲、選物的嶄新空間。
獨立出版風行的年代,攝影書(Photobook)成為將自身推向大眾的重要媒介之一,在面對攝影書這個藝術形式時,我們該如何欣賞?
由圖書、講座、共享資源等工作軸線相織而成的10坪空間Lightbox,以關注台灣攝影與創作環境,是台灣第一個由民間發起並免費開放的攝影專門圖書館,
素還真是許多霹靂戲迷心目中的第一男主角,2022年開春霹靂布袋戲推出以素還真為主角的同名電影,宣示打造霹靂武俠宇宙的企圖心。
林哲瑋不只是花藝師,他寫詩、畫畫也懂占星,這兩年還學了標本、陶偶製作,並開始熱衷於慢跑。他是生活的實踐者,將自身體悟投射於花藝。
中山北路至林森北路之間的小巷,座落日式酒店、日式餐廳和卡拉OK,走進條通,有如走進另一個世界,這裡便是為人所知的「條通區」。
身為歷史最悠久、位處都市核心的台北植物園,在更迭的政權下、研究與推廣的使命中,打造以植物為主角的空間,讓市民與自然、人與環境得以長久共存,
bulthaup為使用者創造獨一無二廚房的理念,並邀請所有人在疫情逐漸成為生活常態的當下,重新定義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
位在台北天母的意識畫廊,在2021年末推出以獨特植物裝置藝術創作聞名的藝術家李霽個展 ,首次以 Fine Art 創作,展出10件2021新作「becoming」系列作品。
北鳥老師巫佩璇認為植物繪畫是一種對自己誠實的過程。「我們不需要去美化它,因為植物的存在本身就是種美,畫畫只要真實傳達就很好。」
1977年由洪建全基金會出版的唱片《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已絕版45年,2022年洪健全基金會計畫復刻這張絕版黑膠唱片。
本期《VERSE》要探討未來敘事方式的「虛與實」,深入報導在台灣最新也最值得關注的在現實中製造想像的努力。
前陣子進戲院看《媽的多重宇宙》,體驗何謂影像 / 故事 / 字幕多軌並行,於是發覺翻譯一舉,原來能讓譯者在原文之上創造多重宇宙:除了製造語意對應、複製脈絡效果,還存在一種「你手寫我口」的可能,讓「誰在哪裡為何翻譯」的疑問夾藏文本中。而王大閎譯寫的《杜連魁》...
這些年,加諸在唐鳳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她既不抗拒也不同意。在她心中,這些標籤只是發語詞,不是語言中有意義的一部分,如果一定要給自己下個標籤呢?她說:「可能就是『我』吧,這是個沒有所指、沒有意義的字。」
「一張好的照片,抵過千言萬語」這句話闡明了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在眾多文化獎項中舉足輕重的原因;由時藝多媒體主辦的「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今年暑假在華山文創園區中4B館開展。
奧美廣告創意長龔大中自認是個「迷物」的人,並於2021年出版《迷物森林》寫自己與收藏之物的故事。探進他的辦公室,裡頭擺滿各種能為他帶來「創意能量」的物品,提供思考的信心與工作時的安定感;對他而言,那些不僅僅是物,是時間、情感、故事與奇想。
...年,有感於故鄉屏東東港新村的拆遷,設計師方序中發起「小花計畫」希望以溫柔的提醒,讓更多人找回記憶中「不想失去的那件事」。2022年6月「小花計畫 ─ Re:小花盛開的回音」在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開展,VERSE邀請小花計畫的發起人方序中和負責現地藝術概念的執行長邵雅曼,詳談移展的經過與金馬賓館的故事。...
人稱廖桑的資深電影剪接師廖慶松,入行近半世紀以來,無數台灣電影在他手中有了生命、且變得更加精彩。九〇年代初的經典黑道片《少年吔,安啦!》同樣由他操刀,30年後也由他負責指導修復,真實呈現那個時代的台灣,最生猛與美麗的色澤。
光明分子與蔡司台灣不謀而合的經營理念及彼此對好東西的堅持,是雙方從不打不相識到團隊建立深厚信任的一切基礎。
從一本雜誌和一間書店,VERSE與青鳥書店在北藝中心集中結合表演藝術的驚喜與魅力,開創屬於台北士林的新興文化基地。
GAUTE可說是本世紀最受注目的台灣在地訂製西服品牌,今年適逢這間全訂製西服(Bespoke)成立十週年,對品牌主理人兼打版師Lee而言,一切仍如他26歲創業時的想像般——西裝店,應該要有更多的可能性,他邀請國寶級手繪畫師顏振發與九天民俗技藝團三方合作,推出「Peerless...
1950、1960年代,台灣在現代詩運動之下,主張詩歌分家,追求現代詩的自由表現。2022年,夢田影像推出「滾動的詩」計畫,讓現代詩與獨立音樂創作者相遇相撞,詩與歌的結合,在此刻,成為更自由的藝術形式。
郭強生2020年以《尋琴者》獲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年再出版散文集《作家命》,同年鍾文音則以《別送》拿下台灣文學金典獎年度大獎,兩位作家相識二十餘年,皆從年輕時便開始寫作,寫到至今,同樣多了照護者的身分,生活不可能再只有文學,然而,如此卻也成為兩人必須寫下...
喜豐香1985二代店有別於沙鹿一店,以創新、明亮的風格傳承漢餅,致力保留舊時好滋味的同時,也不吝於突破漢餅的框架,使之更貼近現代人的口味,並且力圖將漢餅文化揉入麵團中,為這小小的餅找回屬於它的當代意義。
2017年Mondial du Pain世界麵包大賽拿下冠軍後,在台北開立「陳耀訓·麵包埠」,轉而嘗試麵包與各式食材的可能性。他改變了大眾對於台式麵包廉價不健康的印象,讓蛋黃酥成為中秋節最炙手可熱的必備糕點。但他理想的麵包店從來不是精品路線,而是平價的、日常的,讓每個人...
青年漫畫家、插畫家高妍2019年受邀為村上春樹的《棄貓》繪製封面與內頁插畫,在台、日引起廣大關注,成為一個小小的傳奇。在她的首部長篇作品《綠之歌——收集群風》於兩地同步出版之際,高妍再次回望那段奇妙經歷,以及創作之路走到今天,這一路上的風景。
認真的搞笑最迷人,很正經地去做不正經的事,也特別容易引起共鳴。於是,嘖嘖史上最狂刊物募資《好初漫報》就此誕生,狂到3秒就達標!究竟,他們怎麼可以那麼不正經呢?
2018年4月5日,當高畑勲高齡82歲逝世時,電影圈曾掀起一波緬懷他的熱潮。好作品非但不會被遺忘,還會愈陳愈香。如今幾年又過去,人們依然為高畑勲的影像而著迷,過往作品更一舉登上大幕。今年位於北流的「高畑勲展」,及精選六部作品的「高畑勲影展」接連登場,邀請舊雨...
攝影師陳詠華,是社群媒體上受矚目的人氣新銳,時尚雜誌的愛用班底。光影和色彩在她手中,總能被編織成一幀幀美如畫的影像創作,風格濃郁、意境獨特。然而,在她的攝影現場,一張照片的背後,有多少看不見的層次?每次按下快門的瞬間,又潛藏了多少的細密心思?
張鐵志,一個總被多方定義的名字,他是雜誌創辦人與總編輯、青鳥書店共同經營者、媒體人,更是寫作者。他的書寫一直是多向的,一手寫文化、一手論政治;就像他的多元身分,在多方之間、跨越界線,也為他的寫作定下基調。
位於屏東竹田鄉的醬油品牌「豆油伯」創⽴50年,始終堅持保有傳統釀造豆⾹甘甜的醬油⾵味。二代接班之後積極推動品牌再造,不僅導⼊現代化設備,還使用台灣在地生產的大豆與小⿆,與農友契作、復興台灣雜糧農業,打造本土醬油品牌的夢想藍圖。
「MINTVERSE 第二宇宙辭典計畫」原定上線的5月1日,NFT 巨頭 Yuga Labs 推出的虛擬土地「Otherdeeds」讓幣圈掀起 gas war,該計畫只好延後上線。正式上線當周,又遇到 LUNA 幣暴跌,計畫發起人陳慕天說:「第二宇宙應該算是幣圈最後一波牛市熱潮,在此之後,基本上沒有...
每個車主的心中,都有一條專屬的療癒公路。煩憂時跳上愛車,馳騁在喜歡的公路上,隨著窗外的景色切換,重新獲得面對世界的勇氣。
在萬千種健康旅遊、身心靈體驗崛起的時代,品牌「靈魂聚落 Soul Barn」將僻靜營(Retreat)的概念帶入人們生活中,團隊同時也著重台灣在國際健康產業中的優勢,希望協助人們舒緩身心的同時,來自異國的旅人亦能因為這塊土地的溫情,而決意花上更多時間佇足停留,領略台...
富錦樹集團創辦人Jay再次種下富錦樹的樹苗,選中山北路二段與南京東路一段交叉口開幕「富錦樹咖啡中山店」。中山店除原先的經典咖啡與自家製甜品外,首次延長了營業時間,入夜後化身酒吧,搭配米其林星級主廚熬製的滷味拼盤,台北市多了一處入夜的棲息地。
COFFEE LAW今年於台北市中心打造一座限時 136 天的老宅再生咖啡館:「城市之丘——COFFEE LAW願景城事店」,在有時效性的場域,以咖啡生活為載體,結合展覽、藝術、講座等多元活動,闡述對城市的想像。
從台北赤峰街起家的「小器」,是現今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民藝選物品牌之一,並陸續開設食堂、梅酒屋、藝廊與料理教室等多樣化類型空間。2022年,小器迎向十周年,創辦人江明玉繼續堅守初心,承載著眾人對於小器的情感與期許,穩健向前。
前身為「桃園國際動漫大展」的桃園漫畫節已邁入第11年,今年以台漫多重宇宙為主題,展現當代臺灣漫畫家多元面貌與在地的發展特色,包含日常生活、成長歷程、科普教育、在地文史、臺灣文創等五種面向的展出,彷彿走入一間一間不同的漫畫宇宙,激發大人與小孩的想像以及熱...
潛藏在海面下的生態環境,除了餐桌上的飲食和偶爾見報的新聞,平時不易以肉眼觀察它的變化,比起陸域,也更加難以推動永續行動。台灣作為海島國家,過去受限於傳統大陸思維教育框架,民眾缺乏對海洋的關注和了解。有一群熱愛海洋的人們,從海鮮飲食著手,透過編纂《台灣...
2016年5月,台東卑南的達魯瑪克部落宣示推動「綠能百分百」實驗計畫,翌年成立台灣第一座公民電廠「達魯瑪克綠能電力公司」,不僅呼應政府近年推動「非核家園」的政策,也希望以綠能實現電力自主、守護傳統領域,達到部落自主目的。達魯瑪克如此創舉在當年吸引媒體爭相...
你知道千年不搖的羅馬萬神殿是用「垃圾」蓋成的嗎?在小智研發創辦人黃謙智眼中,垃圾一點也不負面,反而很「性感」(sexy)。十多年來,他和團隊以無毒再製技術,將垃圾化為各種創新建材,打造出全新魅力的建築與空間,不僅是時代的先鋒,也不斷創造永續循環的新實踐。
全台第一座循環住宅「台糖沙崙智慧綠能循環聚落」,導入建材銀行、以租代買等循環利用思維,打破建築業從原料開採到廢棄的線性經濟,師法大自然的循環再生,讓這座循環聚落,既是建築,也像是一個共享資源、生生不息的大自然。
一棵長成的柳杉,從林場、製材廠一直到手作木構之間的形態變化,是木構建築設計師郭恩愷最享受的旅程。以 design(設計)+ make(實作)精神,郭恩愷用一件件木構串連起台灣林業、木業、建築業與一般大眾,將台灣林業復興的故事微縮在其中。
非營利組織「小紅帽 WITH RED」近年在台灣持續推動月經平權,繼今年6月底打造了全球唯一的「月經博物館」,在小紅帽即將成立滿三年的此刻,舉辦「我們的『經』驗」大型實體展覽,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隆重揭幕。
台灣插畫家鄭曉嶸以寫實中摻雜夢幻、清新又蒙著層粉霧感的人物畫像風格獨特,作品在社群世界深受歡迎,也活躍於影視、音樂、時尚等各產業,更曾與迪士尼、Apple、Spotify等各國際公司合作。《VERSE》第14期封面特別與鄭曉嶸合作描繪島嶼的未來,她筆下海洋與人像的疊加...
1890年代,當人們聚集在巴黎興奮又驚恐地看著盧米埃兄弟的電影《火車進站》時,一定不會想到百年以後的我們,只要輕輕戴上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頭顯,別說是火車了,就連深海底以及外太空,都可以瞬間身歷其境,渾然忘我。
「Why Taiwan Matters:台灣對世界的獨特意義」是《VERSE》在2020年8月的創刊號提出的大問題。如今邁入第三年,我們想提出另一個大問題:你希望這個島嶼有什麼樣的未來?
紀錄片《他還年輕》花了超過三年的時間長期駐點,隨著吳晟的身影穿梭於彰化、濁水溪,亦飛往美國探訪老友。拍攝期間恰逢女兒吳音寧因「北農事件」遭受攻擊,詩人因而無法寫詩,只能勉強執筆寫下《北農風雲》一書。本片記錄下的,是詩人的轉折,也是詩與土地無法割席的證...
在「美感細胞團隊」發布「校園掃具改造計畫」後,討論聲四起,有人懷疑我們的美學是否該被匡列在類MUJI的極簡風格中,也有人認為過往的紅綠掃具備「常民美學」應當被保留。然而「美」的判斷是否有一套標準,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常民美學?
創立於2013年的「Ponpie 澎派」以台灣四季水果為元素,透過季節甜點分享土地的故事。繼新北板橋創始店、台北大安店之後,Ponpie於2022年7月正式開幕「Ponpie Life 永和店」,為品牌開啟新的篇章。
礁溪鄉,溫泉湧現之地,曾因多石乾荒與高溫泉水難以拓墾,在日人看中溫泉的價值後隨即成為觀光勝地。迷濛的白煙熱氣之中,曾經「溫柔鄉」的情迷記憶已然褪去,現在礁溪是雪山隧道外的宜蘭門戶,嶄新的公共建設與深根在地的旅店,也為此地注入人文美學新氣象。
「永續循環」必將成為下一代人的生活日常、你我這一代人要面對的議題。在台灣,新竹春池玻璃「W春池計畫」於2022年夏天發起「透明祭_Galas」檔期活動,邀請全台灣不同類型的品牌、餐廳、店家與咖啡廳等共同響應循環意識,也讓大眾能藉由行動響應議題,並喚起新竹玻璃工...
循高雄熾熱的光線走入2022臺灣文博會「嘉義館」,第一眼便會發現運用光影變化顯現而出的展覽主標題「摩登時光——大通小城」。除了視覺感受,步入展館時,由展場大量木結構所散發的木質香氣撲鼻而來,整體感官彷彿瞬間沉浸在「木都」嘉義的氛圍裡頭。
今年10月,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邀請到台灣新媒體藝術大師黃心健、日本設計大師皆川明,規劃「X人稱—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和「minä perhonen / minagawa akira TSUZUKU」兩檔精彩特展,響應高雄「台灣設計設計台灣」的文化盛會。
即將於8月19日登場的「2022桃園電影節」以「魔幻時刻」為題,探討電影與觀眾間的關係:「未來當下」單元匯集了聚焦未來與近未來的科幻作品,叩問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及擔憂;「魔幻電影院」單元則模糊了電影幕前幕後與觀眾之間的界線。
松菸北側澡堂改建的讀書空間「不只是圖書館」,自7/19起展出「平面設計的思辯展」,以法國《Revue Faire》雜誌為主軸,引發觀眾探索當今美學與平面設計角色的思辨浪潮。
cama café 第二號旗艦店「CAMA COFFEE ROASTERS 豆留文青」進駐松山文創園區市定古蹟「鍋爐房」,於8月5日正式開幕。強調「Think Fresh」的五感沉浸式咖啡體驗,規劃特色餐飲、創意咖啡調酒、camagift咖啡文創選物、藝文主題策展及光雕投影等多項體驗,並於夜間化身為古...
本屆(2022年)臺灣文博會首度移師高雄,我們特別於展前和三位主要策展人——「豪華朗機工」林昆穎、「莎妹工作室」王嘉明、「水越設計」周育如暢聊設計理念,看他們如何用一場文博會的參觀時間,讓觀者有如環島全台的壯遊體驗。
2013年成立的「美感細胞」致力推動美學教育,今年6月,一份發布在粉絲專頁的「校園掃具改造懶人包」引爆了一場「何謂美感」的爭論。然而,爭論之後,改造還是要繼續。
這是一間書店,也是居家護理所,四位主理人是護理師背景的愛書人,自著名的「有河book」接手經營獨立書店,如今自稱「書店女工」,為所有到來的人安放一處療癒身與心的空間。
燈光可以如何改變一個空間,與一座建築呢?光拓彩通照明創辦人暨設計總監孫啟能比誰都更理解,他的作品結合風格詩意與工藝,從豪宅到公共空間都可以看到他的照明設計作品,近期更為基隆城市博覽會操刀,點亮歷史建築漁會正濱大樓,更是深獲好評。因為燈光改變的不只是一...
宇宙人生涯第五張專輯《理想狀態》,展現出在音樂與生活上都更加自信、成熟的樣貌。
2021年4月正式開館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於2022年4月27日主辦開館一週年館慶典禮,由VERSE協助策劃執行,以「歲月鏡好,影耀今昔」為主題推出一系列活動,其中「攝影之夜-攝影文化講座」邀請八位跨世代攝影師擔任主講者,分享對自己而言最有意義的攝影作品,是一...
台東縣池上鄉是全台灣自我經營最成功的鄉鎮之一,但,池上是如何成為池上?在地人凝聚共識、作出行動,在新時代中面對新挑戰,也為地方帶來新的可能性與想像。
全球獨立雜誌圈知名人物Jeremy Leslie,曾任雜誌設計總監,而後在線上撰寫雜誌介紹與評論,再走入線下舉辦雜誌愛好者聚會,最後落腳倫敦St. John街區開設雜誌專賣店magCulture。經營六年至今,magCulture不只是一間書店,更已儼然是歐美獨立雜誌的訊息中心。在報墨積極...
也許你聽過大甲草蓆,嗅覺記憶仍銘刻著那令人安心的香氣印記,但不一定清楚那一蓆藺草,是來自苑裡阿嬤的巧手天工;也許你聽過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聽過他那交織東西方文化、領先現代性風潮的音樂創作,但是可能不知道他的創作靈感,來自兒時在苑裡媽祖廟埕前聽到的南北...
「果醬是一門封存的藝術,這個瓶子裡面封存的是時間之美。」橙花金棗黃檸檬、桂花鳳梨黃檸檬⋯⋯好食光 Keya Jam 的每一道口味靈感,都汲取自創辦人柯亞的感官體驗與生命視野。不 計製作的時程長短,只願將日常中的好時光,都化作大地的香水,為台灣的每一寸風土增添耐人...
這一年來,我的工作是為密涅瓦大學(Minerva Schools)設計台北城市校園體驗。密涅瓦是一所沒有實體校園的大學,結合生活體驗和網絡學習課程,4年中遊走在全球7個城市校園學習:舊金山、首爾、海得拉巴 、柏林、布宜諾斯艾利斯、倫敦, 最後一站是台北。 為什麼選擇台...
對許多人來說,圖書館或許是一個早已陌生的場所。然而這裡已不是你記憶中老舊安靜的所在,而是新時代的朝聖之地。藏書從實體擴至數位,空間從封閉變得透通,影音室、簡報室、討論區之外,部分圖書館甚至有廚房和創客空間(maker space),讓大眾可以把腦袋裡所想的實作...
盛夏末了,劃分舊昔街庄的埔心溪堤岸,一座廠房內甫改建成的排練場。這個週一午後,既為蔣勳排定雜誌攝影與受訪日,也是他在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自社子島搬遷至桃園蘆竹後,初次造訪新基地與團長林智偉等年輕朋友們。但見他在表演者隨攝影閃光明滅的動態中,沉靜趺坐中央...
一個社會需要不斷有新的思潮攪動,才能在時代更迭中走向更好的未來,「內容策展」無疑是最有效的一種溝通。過去台灣的大型商業策展主要由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系兩大媒體集團在經營,2020年底,隸屬於旺旺中時的時藝多媒體脫離原集團,以全新的股東架構組合獨立營運,依然企...
法國劇場導演戴米恩.夏多內,攜手台灣演員,將英國劇作家 Dennis Kelly 小說改編為劇場作品《人性交易所》,於2020年搬上台灣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舞台演出,收獲諸多熱烈迴響。
鄒駿昇,跨域插畫家、視覺藝術家,來自藍天常駐的台中豐原,善用科學式手法描繪出植物深藏不露的浪漫,喜歡山比海多一些。作品曾獲義大利波隆納插畫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曾與國際精品品牌Gucci、Johnnie Walker等國際品牌合作。身為親「綠」的人,他認為綠並非刻意找尋...
近兩年來,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以下簡稱屏東總圖)及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以下簡稱台南總圖)相繼以全新面貌面世,兩者不僅建築外觀皆令人驚豔,成為城市新亮點,空間規劃上更突破過往僅以閱覽為主的想像,開展出多元功能。這兩座圖書館新總館,可說標幟著台灣圖書館建...
透過Google搜尋位於聖保羅的「Cinemateca Brasileira」(巴西電影資料館),會看到1940年代磚紅色老建築的相片下方,有著「暫停營業」四個字。在電影保存成為意識之始的三、四十年代就跟上步伐、同時為南美地區典藏量最大的巴西電影資料館,就在去年巴西飽受COVID-19攻...
採訪當天,王盛弘帶了一個大包包,裡頭塞滿了紙張、書本、筆記本甚至還有一台筆電。他說,自己怕忘詞,這些東西都是提醒用的小抄。但採訪的過程中,他幾乎沒有碰觸袋子,讓裏頭的東西繼續安放著,彷彿被書寫的記憶也是如此,妥善安置在某處,成為生活的一部份。王盛弘徐...
...片總計85集,從1986年開始播映到1991年,翔實地紀錄當時代各行各業勞動者面貌,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職人紀實節目。在勞動紀實之外,當年參與《百工圖》紀錄片新銳導演──黃明川、高重黎,也分別在作品中注入具個人風格特色的音畫實驗,從中可窺見其日後在不同藝術領域創作的端倪。...
...991年合製的電視節目《百工圖》系列紀錄片,翔實地紀錄當時代各行各業勞動者面貌,可以說是台灣最早的職人紀實節目。《百工圖》系列中,不只有黃明川《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這種大眾認知中較為熟悉的勞工階層,高重黎《漫畫人》裡的漫畫家,雖然可以稱其為藝術家,其實也是一種勞工。相較於石礦工主要為住在東岸的原住民,《漫畫人》裡的漫畫家,則幾乎都是西岸、都市裡、戴了眼鏡的漢人。...
攝影師汪正翔於3月出版新書《旁觀的方式》是文化界最近重要的話題書。副書名為「一個台灣斜槓攝影師的影像絮語」,不僅紀錄他在拍攝現場的各種觀察,也是與攝影理論進行一場對話辯證。說是絮語,更像一套觀看台灣的新論述,而所謂的旁觀是什麼?書寫廢文比經營攝影作品...
士林甜點名店COME UP Patisserie,曾經是隱身在二樓、難以找到的甜點秘境,今年三月在士林捷運站重新開幕,人們從一樓就可以走入這間閃耀著幸福美味的明亮甜點店。對主理人Ginny來說,或許不再像之前有點任性,但不變的是,他想要帶給顧客對於甜點的完整美好體驗。
打開匯聚著全球各路視覺創意好手的線上平台Behance,進入設計師「李宜軒」的個人頁面,呈現在眼前的是一連串漂亮數字——自2014年起發布61項專案作品、44面由Adobe官方授予「優秀精選作品」認證旗子,以及台灣前三高、累積逾114萬次的總閱覽量。仔細探尋李宜軒的設計旅程...
「深山裡的香港圖書館」是 Wo Gwong 禾炚在粉絲頁中的自我簡介。禾炚開在台灣唯一沒有道路可抵達的三貂嶺車站附近,要來這裡看書,需要花上一點時間,及一些步行腳力。圖書館空間只有方寸之大,但對於主理人阿燊來說,位置及空間都剛剛好,這裡不僅有關於香港的書,還有...
士林深山咖啡館「Merci 裏山」之所以能吸引絡繹不絕的人潮,與三位不尋常的幕後推手有關,這是他們聯手恣意揮灑共同愛好的遊樂與實驗。
「我很怕無聊。」是YELLOW黃宣採訪中說過最多次的一句話,他幾乎做任何事都是以「拒絕無聊」為出發點。伴隨新專輯《BEANSTALK》問世,黃宣與我們訴說著他的煩惱:「我一點都不了解我自己,我甚至不知道我自己喜歡什麼顏色。」(是的,不是黃色。)
音樂創作向來是當下社會現象的反饋,在陳珊妮的作品中,更有著前瞻的數位文化反思。近來,各種創作形式席捲全球,音樂變得好似只是媒介,不再敘說完整故事;演出者可以是虛擬歌手,沒有人在意背後是否真實;創作者不用本名,也不用露臉,就可以創造未來。未來,縱使撲朔...
林楷倫的《偽魚販指南》自今年三月出版以來,持續占據書店暢銷排行榜,這其實是過去屢以小說創作拿下文學獎的他,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作品。他不僅書寫當魚販時的真實經歷,亦自我剖析成長故事。以第一線工作者的視野書寫產業的文學作品,還有入圍第21屆台北文學獎年金類的...
這幾年,即使不是饒舌樂迷、不了解嘻哈文化,也能清楚感覺到嘻哈的力量來勢洶洶,而熊仔(熊信寬)正是這股浪潮中難以忽視的名字。他出現在各大頒獎典禮、電視選秀節目,甚至是你喜歡的歌手的歌裡。2022年,他交出生涯第三張專輯《PRO》,袒露一度職業倦怠的心聲,也帶...
在劇場界活躍將近四十載的劉若瑀,於2021年接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董事長一職。從與「優人神鼓」在山林裡排演練功的生活轉身「入世」到熱鬧的士林,打破了許多人對劉若瑀的想像。北藝中心歷經九個寒暑的曲折,漫長而艱辛,2022年3月,終於正式開啟試...
作為職業吃瓜群眾,懂得政治正確是基本禮儀,但是過度的自我審查,輕則解嗨、重則偽善。知道只滑臉書「爛笑話社團」不能長見識,於是前先時候,抱著致敬心態讀了保羅.貝提(Paul Beatty)的小說《背叛者》(The Sellout),我們姑且稱之為一部黑人諷刺小說。
由阮劇團與劇場空間臺港共製的舞臺劇《皇都電姬》,以臺港兩座即將被拆遷的「電姬戲院」與「皇都戲院」為故事背景,藉由回溯臺 港母語電影的黃金時代,探討母語文化失根的過程。2022年《皇都電姬》演員製作陣容全新升級,並進一步融入「元宇宙」(mataverse)議題,在魔...
如今備受討論的地方,多了廢校改建的南華微光、眷村再造的勝利星村、相映森林光景的圖書館總館,還有結合歷史遺構活化再生的縣民公園,各建設由點至線,再由線到面,扎扎實實地褪塵穿新而生。
2022年7月18日至8月7日,伴隨老火車駛進富岡車站的叮噹響聲,第二屆富岡鐵道藝術節將再次啟動。
自2011年起,《他們在島嶼寫作》作家系列紀錄片記錄了近20位作家的故事。 與此同時,有許多台籍的重量級作家,默默地在島嶼寫作了一個世紀,尚未完好地被看見。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於2022年應運而生,由《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之王文興紀錄片《尋找背海的人》的製...
當影視圈都在追求「大IP時代」的效益時,在商言商,需要投資大場面與大調度的戰爭類型電影還有搞頭嗎?
「MY WAY Together」是由Lexus和《VERSE》聯名PODCAST《MY WAY》推出的實體活動,每季邀請三位來賓,從線上走到線下,展開難得的文化派對!
什麼是基隆的性格?這樣的性格又怎麼形塑出基隆這塊土地的模樣?
過去總會被定位為海洋文化城市的基隆,時常強調的是不同時期來到這裡的移民文化,以及依著海洋而生成的海鮮文化。然而,當我們以不同的視角重新看待這座由山與海交織而成的城市時,不僅可以更具體地見到...
繼2004年《聲音與憤怒》、2010年《時代的噪音》後,作家aka VERSE 本刊社長張鐵志再度回到他的「老本行」——搖滾樂的文字書寫。最新出版的《未來還沒被書寫:搖滾樂及其所創造的》將許多「還沒被好好說過、但應該被知道的搖滾故事」紀錄成冊,橫跨多方領域的香港作家廖偉...
吃蔬食不只是每一餐、甚至是生活態度的新選擇,這個選擇也許會對世界產生一點點影響。你不用是純素主義者,而可以是一個彈性蔬食主義者(flexitarian)。
ISSA,為生活雜貨與設計品收藏家,身兼線上商店「叁拾選物」老闆,從事多年選物工作,如今在住辦合一的家中經營事業,屋內空間除了工作用品,還包含大量藏書、設計傢俱、與各式各樣的收藏品。
1999年的921大地震,震垮了埔里鎮立圖書館。五年後圖書館重新開幕,五層樓的建築物拔地而起,蛻變的不只是建物,還有埔里圖書館在地方扮演的角色。在這座人文氣息豐厚的小鎮,駐館藝術家以及年年舉辦的「閱讀埔里」主題活動,讓圖書館成為重要的文化策展中心。
透過與建築師黃惠美、太平青鳥主理人蔡瑞珊與張鐵志、書店副店長胡維銘、景觀設計師吳書原——這五位太平青鳥靈魂人物的採訪,重新梳理這座山城書店的全貌與精神。
要在這場瘟疫蔓延時開店實屬不易,倘若開的是書店則更加艱辛,然而「一間書店」就這麼誕生在當前疫情高峰下,主理人威利愛書成痴,他深知一個供給人們閱讀的第三空間有多麽重要。
《VERSE》第11期封面邀請2021年榮獲波隆那SM國際插畫家大獎的台灣插畫家卓霈欣描繪她理想中的圖書館。「植物、自然光和貓,任何有這三者的地方都能讓我很安心地窩上一整天。」即使現在已經鮮少踏入圖書館,但她仍難忘懷在繪本區留下的回憶,「因為讀者通常是孩子,閱讀...
我們終究是想念那春賞櫻、夏煙火、秋美食、冬泡湯的四季絕景之旅。如今,台日旅遊航線上,終於開啟一道曙光,除了定番的風物詩行程外,這些年我們究竟錯過了哪些日本的新體驗?
說起金門高粱酒,總令人聯想起父執輩的豪邁,逢年過節或是歡暢的宴席,幾瓶白酒,佐以豐盛的台菜,無論是熱炒海鮮或蒜泥白肉,都能為甘淨醇厚的高粱酒襯托出層次分明的口感。
一道漆黑的長廊,一張源自1932年的黑白印刷邀請卡,成了開啟時空、星際的穿越入口。90年前,香奈兒《Bijoux de Diamants》的璀璨,逐一重現。
2004年小提琴家胡乃元返國創辦TC音樂節、聚集海內外優秀人才,一起為台灣而奏。
隸屬於台南市立圖書館,許石音樂圖書館的前身為興建於1975年的「育樂堂」,一度鬧熱輝煌,但隨著館舍老舊,與市內新展演廳的啟用而漸漸靜默,也近乎走上「蚊子館」的道途。在思索如何能讓昔日飄揚在館內的樂音再次迴響時,台南市立圖書館洞察到,全國的公共圖書館中尚未...
中華飲食文化圖書館的成立,緣起於三商集團董事長翁肇喜的心願——集結散落世界各地的中華飲食古籍,讓這個文化能有系統地一脈傳承。自1989年創館至今,館內已累積典藏包含圖書、食譜、菜單、期刊等館藏共三萬餘冊,在「中文圖書分類法」中「飲食;烹飪」的基礎上,再按菜...
近七年來,吳透領軍的「II Design 硬是設計」團隊成為備受關注的商業空間建築團隊,完成不少代表性的作品,從替老新台菜操刀新創品牌「永心鳳茶」的首店,到為老字號餅鋪「舊振南」打造漢餅房,他重新理解老店的時代意義,以空間定調品牌的新形象。接著又設計「全球50間...
《濁水漂流》以李駿碩就讀新聞系時期對街友遭政府清場事件所做的採訪為基底改編,沒有試圖運用戲劇元素操弄觀眾情緒,甚至拍出了超越事件本身的格局,猶如一則「後雨傘時代」的寓言。
在跨國、跨界的趨勢中,柳美和不畏艱難,整合藝術思潮、傳統戲曲與在地文化的藝術實踐,推動國際交流上的多重意義與可能。
過去這一年,區塊鏈最火紅的應用無非是NFT(non-fungible token,簡稱非同質化代幣)。對創作者來說,這個新的載體創造了無限可能,新的創作形式、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價值版圖都在刷新每個明天。NFT創作此起彼落的現象,預示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在風車詩社外,對於台灣同一時代其他藝術領域的創作者來說,面對西風東漸的現代主義,他們是如何轉化舶來的現代主義思潮,展現接地氣的能量?
我時常覺得「聲音」最浪漫的存在意義,便是身為一座把萬物連接起來的橋樑。這座橋樑是很原始的,無需多言,也沒有任何接縫。
八里山坡上的鐵皮屋頂舊工廠將王春子的家與工作室圈在一起,前院是先生的藝術創作場域,再往裡面則是一家三口的生活重心。
身分萬變的詹宏志,談論領導的「獻身」與超剋知識的意志及愉悅,也敘說在那交錯的年代極力掙扎的台灣文學主體性。
《張羽煮海》是國家影視聽中心的精裝非賣品,「這本書最初只求推廣,暫時先不販售。」VERSE獨家揭秘,帶大家一探這可遇不可求的珍藏。
身為作家,吳明益表示「會一直寫到死為止,但寫出好作品的時間快要結束了。」然而他坦然接受這樣的狀況。
提起文學的啟蒙,吳明益自誠他並非「從小熱愛閱讀」,然而,是文學領域最終給予了空間安放雜學的他。
電影膠卷該如何被保存?樹林片庫資深專員鍾國華解釋道,日本的播放鍵漢字為「再生」,意味著經由播放即能讓一部電影再次活起來。
CATCHPLAY+獨家邀請《親愛的房客》導演鄭有傑、主演莫子儀、白潤音、姚淳耀、配樂法蘭,分享他們熱愛的家庭、科幻、愛情、紀錄片及喜劇。
走進2020台北雙年展的大廳展區,看藝術家拼裝前現代的信仰符號及現代化的物質和電力之下,這些嵌合體都體現了傳統與進步之間的拉鋸。
導演魏德聖是台灣當代的重要導演之一,電影《賽德克・巴萊》投資者郭台強指控魏德聖積欠4500萬元,近期他的辦公室「果子電影」將遭到法拍。VERSE在第三期曾對魏導進行近萬字長訪談,關於電影理念、文化與商業的關係。分上下篇登出。這個拍攝地點——就位在他的辦公室。
河岸留言成立滿20年,名稱源自林正如、雷光夏、黃中岳於大學畢業前夕舉辦的音樂會。今年三月盛大舉辦河岸廿音樂祭。
祝融、疫情雙重重擊優人神鼓,但危機亦成轉機,帶領劇團突破框架,走出戲院遁入山野民間,用更開放的創作迎向無限可能。
中華商場並非楊雅喆的童年場域,但透過吳明益的小說,卻喚醒了他曾經歷的台灣1980與1990年代。
在成為影視聽中心董事長前,藍祖蔚已是著名影評人、記者,也曾主持電台節目,亦曾任中影製片部經理,但最為人所熟悉的是他的抒情文體。
公共電視監製系列紀錄片《未完成的任務》以每集50分鐘的篇幅,講述台灣邁向現代化治理的演進過程中,受不同帝國在各個時期殖民的影響。
猶若紀念自由主義,不被制約的理想年代;暗夜仰望稀微星光,李雙澤的青春熱愛殉身山海兼美的淡水小鎮,影片結語是林洲民不勝欷歔的悼念。
高美館推出重量級特展《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啟用升級後的國際展間,邀請眾人回到高美館感受藝文美好體驗。
2021年新春由華裔設計師Daniel Wong,與花藝界鬼才吳尚洋及十位創作者合作,利用時令鮮花結合印花設計,於屏東勝利星村打造藝術燈區。
台灣有屬於自己的顏色?何佳興與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捨棄安全穩當的設計路,深入民間田野調查,發掘你我身邊那些習以為常的色彩。
電影配樂盧律銘從台下走到台上,在《消失的情人節》、《無聲》、《腿》三部入圍金馬57的電影中,以不同形式的配樂,呈現某種「盧律銘風格」。
成長並不必然是幻滅,從《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到《親愛的房客》,鄭有傑道別了青春張狂,帶領他的電影成熟長大,繼續前行。
米其林評鑑提升了飲食文化內涵,然而米其林應是評鑑餐飲的最高圭臬嗎?VERSE特於米其林來台三週年舉辦講座,邀請四位重量級評論家探討飲食文化。
藉由劇場版《複眼人》,盧卡斯希望告訴觀眾的僅僅是「台灣在這裡存在著」,腳下的土地是多麼好的地方。
聆聽雷光夏的音樂,彷彿能看到音樂裡描述的場景,其行雲流水的創作,成就了金鐘、金曲、金馬「三金」大滿貫。
該怎麼評價這場《我庄三部曲》演出?看完之後只能說,張玹,實在厲害。而我最感動的時刻,是Joanna和生祥合唱〈南風〉。
詹宏志坦言,做了編輯,全世界的事你都可以做。你就是各式各樣的matches,需要各式各樣的策展的概念。
凝視20世代,不只是要關注年輕人,不只是促進世代之間理解,理解他們的美麗與焦慮,就是理解我們自己。
導演應亮在半自傳電影《自由行》中,冷靜而不失溫煦地探問自己中國流亡者的身分認同。
在近幾年,新竹吹起了一陣陣改變的風,吹去了保守、猶疑,讓人期待這座舊城未來將不斷蛻變而生的嶄新青春。
周奕成的每個人生階段,都與民主進程息息相關,即便後來離開政壇,仍以文化行動投入當代的文化運動。
2021年台北電影節與Audi品牌攜手為創作發聲,積極與在地藝術文化活動共同創作,尋找出品牌與在地化的創新連結。
土生土長的馬祖青年邱筠,特別推薦馬祖必去五地點,讓你一次飽覽戰地遺跡、海洋文化、閩東聚落、海神信仰及美食市場裡的文化故事。
再拒劇團演出的議題,面對的不只是受難者,還有不知道這件事的年輕人、受難者的二代或三代,以及他們的創傷。
東西德統一之後,弗柯·克普導演成了旅人,他並非明確地直線移動來拍攝影片,他沒有把目光移向從前的西德和西歐,而是移向東邊。
高中開始特別喜歡找曾被禁的小說來讀,從而發現戒嚴時期被禁的書,改編成電影可能沒事,禁書和禁片往往是兩回事。
以台南老城元素、大正時代浪漫美學、自然綠意、主題選書及南國日光打造的 U.I.J ,讓不期而遇的美好隨機發生。
水做的城市匯聚了創作的靈氣,青春直率地注入絲縷柔情,讓告五人的音樂溢滿柔軟輕盈的魔力,他們將宜蘭生活唱成一首首歌曲。
「若是在類似的處境中,女性在現代有沒有可能脫離受害者的處境」?編劇吳明倫的答案,就在《十殿》。
深澤直人在特別為TG旗艦店錄製的開幕誌慶影片中,道出選擇玻璃杯作為原點的理由,其中也蘊含著他喜愛台灣的初心。
「謝宅」主人謝小五是台灣老屋活化風潮的先驅者,然而他的私宅位於安平區的現代化公寓大樓中,風格與謝宅歷久彌新的韻味截然不同。
詹偉雄認為,關於旅行的那些「有用的事、大膽的事和美麗的事」,化身為存在的焦慮,讓你寫下來,成為一位作家、成為一個現代人。
本期是旅行台灣的另類提案:相對於社會流行的「輕」旅行,我們稱這次的路徑為「重」旅行,邀請各位踏上六條豐盛的文化路徑。
悅知文化、三采文化、游擊文化和行人文化實驗室四家各具特色的出版社,分享它們如何成為暢銷與硬核內容的推廣者。
台南「目圍書店」重視內閱體驗,讓讀者或坐或臥的舒適空間中走進近千本店長精選的攝影書世界。
意外躍身影劇演員的林予晞,時而沉浸閱讀,時而投入攝影創作,在光影交錯的身影間,慢慢走成他最好的姿態。
為推廣把閱讀帶進生活,立委吳思瑤發起「讀樂樂公園圖書館計畫」,透過建築師在天母北投的十座公園創作並發現閱讀的新可能。
李霈瑜,主持、音樂、戲劇都有所成績,這些成果他確實都「修」得賣力。從走秀、拍廣告到電影,她隨著生活的機遇勇敢踏尋。
成軍於2009年的Cicada以鋼琴、木吉他、小提琴、大提琴交織而成。2020年小白兔重發《散落的時光》黑膠及CD,並在誠品音樂廳主辦他們的音樂會。
我常講「旅行開始在遙遠的過去,結束在不可知的未來」,這句話對我有重大意義。
不是每個在那樣時代中掙扎的人都能游到岸上,不是一直游,污濁的海水就會變藍。
「1910 年代,這個館舍在台南建成的時間點其實是台灣文學的起點,後來整個被忘記。」長期關注都市社會學與文學史的蘇碩斌,娓娓道來臺灣文學館與台灣文學史的交織命運。
作為全球五大博物館之一,故宮很早就在改變體質,求新求變。一路走到今日,它現階段的考驗是什麼?我們可以期待怎樣的明日故宮?
在台北這個大都市裡,大家的生活是很疏離的;而走入場館,就是民眾與世界、與城市、或是與所處的社會再次對話的機會。
在生活中,用舞蹈製造美好的相遇!座落於高雄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兩年一度的「臺灣舞蹈平台」,今年將以「相遇 Encounter」為主題,於 11 月 2 日至 11 月 8 日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內熱鬧展開。共 9 檔節目 20 支演出作品,橫跨室內室外9 大表演場域,不論...
收到要採訪廖偉棠與黃衍仁的消息時,心中不免稍感興奮;前者是我寫作的學習對象,後者的歌曲在某一段時間撫慰了自己紛亂的心。訪談的過程中,我不斷想起詩人布羅斯基(Joseph Brodsky)〈文明的孩子〉的某一段落:「一件藝術作品,永遠要比其創造者更久……藝術不是更好的...
報業與副刊從過去擁有絕對的「領導權」,紙上能生風雲,走到今日,副刊如何面對新時代?在採訪間,思考解答,卻不約而同地被幾位「大編」們,反將一題:「你們還看副刊嗎?」
黃韻玲是台灣流行音樂史一個奇特的精靈。她出身於民歌時代,走過 80、90 年代黃金歲月,創作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經歷流行音樂產業重大變遷,卻始終還站在時代浪潮上,依然被大家喜愛、尊敬。一如訪談中她重複強調的:創作這件事永遠都沒有「夠了」。
當人們談及嘉義,腦中浮現的第一印象,時常是令人垂涎的火雞肉飯。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嘉義人,深知這座城市絕對不只如此。
在賈樟柯的電影宇宙裡,藍天不會消失,只是距離很遠。一旦有機會卸下口罩,就要趁機呼吸一下最真實的空氣。而這一切,他總要持續透過電影去說出來。
VERSE ✕ 礁溪老爺
森林論壇.營火讀書會.森林電影院.露天溫泉.野奢露營.山林健行
作為一個熱愛藝術的房地產企業主,13 年以來,李彥良左腦掌管土地開發,動輒上億元的豪宅推案一戶戶;右腦浸淫文化,透過基金會辦藝術展、搞聚落。有人質疑後者只是為前者化妝,但兩者真能如此簡單畫上等號嗎?
這座城市三百年歷史,在台灣城市的發展脈絡,新竹市非常重要。在日治時期,桃竹竹苗的管理中心就是新竹市,現在市長上班的新竹州廳。現在桃園進入首都圈,可是竹竹苗的核心城市還是新竹市,對林智堅市長來說,在做任何的建設和規劃,都想到竹竹苗,因為確實是一個共同的...
2020年忠泰美術館與德國建築博物館合作,讓台北成為粗獷主義建築展「SOS拯救混凝土之獸」亞洲首展的第一站,展覽並新增了台灣六件在地案例的研究成果。因大受觀眾熱烈好評,忠泰美術館將展期延長至11月29日,並出版展覽專刊《SOS 粗獷主義:臺灣與全球建築選輯》。
...站的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電力修護處(以下簡稱台電修護處),於今年底前廠內全數機具與人員將搬遷至林口。一個進行轉換的時間點,恰巧遇上白晝之夜,在各方努力促成下成為主要展演場域之一,修護處首度面向公眾打開大門。這也是繼 2017 年後,台電再度參與此大型藝術活動。巨大的廠房本身就是歷史,也是一件歷經 36 年刻畫著台電工作人員工作樣貌的大型作品。作為此回白晝之夜南港廊帶西端「秘境」,更準備迎來國內外藝術家以各式創作呼應空間的量體與意義。一夜限定的「打開」,開啟那些原先不被看見的,更加打開對於一個國營...
白晝之夜,是 2002 年於法國巴黎首創,在夜晚展開的大型藝術活動。2020年台北白晝之夜藝術總監林昆穎提起白晝之夜的緣起,是源自於「巴黎人『怕』什麼?」。在市民的回答中,占比最高的兩個答案,是怕微弱路燈下夜晚的黑、以及怕難懂的當代藝術。
「爵士詩」所指到底為何?大約有兩種路徑,一是內容的取材:以爵士樂的樂手、樂器、樂曲及爵士樂文化為主題的詩作;另一則是形式的取法:仿效爵士樂的節奏與聲響,在語言上作即興實驗的詩作。後者往往伴隨樂器演出,大盛於與「咆勃」(Bebop)同期的垮世代,其影響延續...
高美館座落在自然園區,臨近的愛河、中都溼地、歷史窯廠等等,是一座尊重自然、生態,且連結土地紋理與城市歷史記憶的美術館。作為孕育城市創意的發電機,我們持續立足在地,連結世界,凝聚情感,並打造屬於「大南方」的經典。
營運兩年來,我們持續關注藝術、社會、科技,並本於這三個維度投射出相應的平台;正因為高度能動,且許多機制仍在建置當中,我們顯得有點野性、剽悍,總是不斷在實驗,也持續跨域。而這過程中蘊含的無限可能,便是C-LAB獨有的氣質與能量來源。
北美館作為一個以觀眾為主體、容納多元觀點的「大客廳」,兼具日常性及表演性,不但要能面對過去、料理現在、建構未來,同時也讓觀眾在身心靈層面都與藝術充分相處,喚起身體意識,鼓舞人性裡的正向特質。
當手機上的鏡頭首次突破千萬畫素,人們對於拍照姿勢就此從請人拿相機拍攝,到反手高舉手機、仰角來張自拍照,攝影的目的正式自「記錄」轉向「展示自我」的形象養成。與此同時,社群平台的興起,更實踐了普普風藝術家 Andy Warhol 的名言:「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左岸咖啡館「 左岸巷弄沙龍計畫」,與方序中跨界合作,在華山舉辦五種色彩精神展覽,打造獨立書店的精神場域,重現塞納河左岸的藝文精神。
「先說我後來得出的原則跟結論,就是越不像歷史博物館的東西越好,越是我想要的。」談起這幾年,國立歷史博物館(後稱史博館)縱使修館也休館中,卻反倒開創出更明確的策展動能,館長廖新田絲毫不是玩笑話地切入主題。
看似輕佻,卻也容易勾動讓人嘿然一笑的江湖熱血,《同學麥娜絲》有黃信堯趴在土地上用力呼吸的創作手痕。
早前獨自旅行那幾年,舒國治的雙手若非抓緊方向盤,就是握著筆桿。這回他再度發揮犀利觀察力,為眾人娓娓道來關於路上行車之旅的種種。
南港不一樣了!今年9月,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帶著豐沛的創作能量正式進駐南港。繼協辦金曲獎之後,北流團隊為耶誕節企劃首發活動「北流耶!誕爵」,要以爵士樂帶大家認識不一樣的南港,以及這座連結在地與世界的台灣流行音樂新地標。
「海洋是我們共同祖先追尋太陽升起的地方的捷徑,是海洋讓我們認識這個星球。」唯有回到海洋,南島民族才有擺脫殖民霸權邊緣化的可能。
馬來西亞作為華人世界中文出版和中文閱讀的邊陲地帶,不管是中文出版品或中文出版社的數量都遠遠不及台灣,馬來西亞中文出版正面對嚴峻困境。
鼓作為人類最早的樂器之一,不需語言,只靠節奏,就能激勵人心,一場疫情把鼓藝推向線上,真正地成就了「天下鼓手是一家」。
從「排隊買到一個很難買到的物品」,提升至「理想中未來生活的情境練習」是市集很少被談及的社會責任。
台灣的特色就在於複雜多元,比較好的發展模式不是一直強調某些文化特色,而是讓大家都小小的,卻都同樣繁盛,呈現遍地開花的態勢。
即便在文學界闖出了名堂,「作家張耀升」從未放棄他的電影理想,多年後繼續耕耘導演夢。
攝影藝術家林育良 Makoto Lin 於2011年進入蔡英文的競選團隊,隨著蔡英文2016年當選總統,他進入府方擔綱總統首席攝影。
這幾年台灣的農產品開始被關注、被認同,這些都是進步象徵,未來十年我覺得農業市場的機會很大。
劉冠廷很拚命,有時拚命到幾乎失去自己!演鄭花明,跑去學嚼檳榔;演聽障學校的老師,練習打手語;演阿泰,掛著特殊妝左眼幾乎看不見⋯⋯
2019 年底,阿爆在台灣以排灣語載道的創作專輯《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滿貫入圍八項金曲獎,台灣與世界同樣思考族群。
我最初開始拍片,拍的是一部短片,一切的出發點是音樂。例如《阿拉巴馬:2000 光年》(Alabama〔2000 Light Years〕)這支短片就是出自巴布·狄倫的一首歌:〈沿著瞭望塔〉(All Along the Watchtower),這首歌一共在這部電影中出現兩次,首先是巴布‧狄倫唱的,然後是吉...
在馬來西亞從事文化保存,面對諸多挑戰,陳亞才和張吉安在這場明顯處於下風的比賽裡,卻從來不言放棄。
本節內容是溫德斯和法國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對談的文字紀錄。首次刊載於《南德日報雜誌》1990 年 11 月 16 日。
來自英國的獨立雜誌訂閱平台 Stack,陪伴著無數個熱衷於印刷刊物的老靈魂,給他們一個逃出數位織網的機會,在紙與墨的小眾世界裡盡情摸索、自在奔馳。讀者以 7 英鎊的訂閱價格,每個月可以收到不同的雜誌,讓人每一次拆開信封都令人驚喜。
書店最重要的元素是「人」,包含經營者、夥伴、盟友和讀者,書店因此不會是「一個人」的書店。
莫子儀,大家叫他小莫,很多人心目中的男神。在那些愛慕者眼中小莫就像自帶 2K 大燈,在片場就只有我會叫他笨蛋,跟他講幹話。
搬來哈瑪星六年多了,昔日憧憬著大山大海以及對歷史文化的熱愛,生活在由旗津、鼓山、鹽埕組成的「旗鼓鹽」一帶,就像是一間大型社會教室,學習到不再用北部觀點看地方、走讀於歷史事件的場景裡、親近大自然找到不同的生活意義。
廚房,不只是料理三餐的地方,而是一座家屋的重心所在,這裡牽繫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覊絆,也創造了共享生活的歡樂時光與溫暖記憶。可以說,是廚房讓「家」這個詞產生了意義。德國頂級廚具品牌bulthaup提案「讓廚房成為生活空間的一部份」,以充滿前瞻思考的大膽創新,...
導演李哲昕在《迷航》將中國農村「烏坎」喻為一艘方舟,載浮載沉的人們在船上迷失方向,漂流洋上,沒有此岸,也沒有彼岸。
《高雄百分百》的架構來自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百分百城市」(100% City),最早是2008年的《柏林百分百》,當時是柏林黑貝爾劇院(Hebbel Theater)為了慶祝劇院創立一百週年而委任的創作。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歷時兩年多打造的首部全自製大戲《魂顛記-臺灣在地魔幻事件》,從臺灣鬼神信仰以及喪葬文化出發,深刻地描寫於不同時空下,同一片土地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產生的連結。
近年來,文化先行的城市治理,似乎讓基隆變得有些不同,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齊心協力下,多元歷史場景透過大規模的保存、修復及串接重現風華,引擎般帶動城市各區嶄新的發展契機,也讓市民更認識自己從何而來,又將朝何而去。
在網路即為現實的今日,蔡傑曦仍然期待自己有一天能關掉手機,不做任何展演,還是能喜歡自己的生活。
人權館是面向普羅大眾的文化機構,有責任搭起不同族群、世代間的溝通橋樑,持續透過藝文的力量,為人權正義發聲。
國際關係研究學者沈旭暉帶領大家透過香港電影回看香港政治與歷史的刻痕,電影也能成為一種表達與參與時代的方式。
注入虛實整合、異地共演、釋放原始碼等元素,Taiwan NOW由涅所開發、數位藝術基金會共同開發虛擬展演,實踐數位自然。
洪裕鈞指出,藝術、文學、音樂創作是推動台灣發展的動能,面對下一個50年,基金會更要發揚開創精神,支持前衛思想與創作。
以台灣原生種作為景觀設計的浪潮,近年從公共景觀到私宅都開始有劇烈變革。也在景觀建築師吳書原的作品,一次次成為大眾關注焦點。
對當代傳奇劇場總監吳興國來說,封箱演出的意義在於將傳承的重任交棒給下一代,也是自己舞台生涯的一個里程碑。
龔書章與今年代表台灣參加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自然洋行」創辦人曾志偉對談,從建築人新觀審視自然與建築間的巧妙關係。
設計師徐景亭翻動並尋找著潛藏在三重巷弄間的寶藏,希冀讓「黑色聚落」中傳統產業的豐富面貌為更多人所知。
當年蔣渭水診斷臺灣社會患「知識的營養不良」,那在2021年,臺文館館長蘇碩斌對現在台灣現在的文化與思想狀態提出診斷。
文協創立百年,國立臺灣文學館以「百年情書」特展來討論過往歷史,館長蘇碩斌分享從中如何看到文化推動社會的力量。
高雄電影節策展人黃晧傑,自2007年接下策展人一職,便以風格強烈、聳動的影片為影展開出一條「生猛有力」的生路。
第8期封面故事「這島嶼是座植物博物館」聚焦台灣人理應熟悉但實際卻頗陌生的植物園,探索島嶼與植物學的過去與現在,以及植物與生活的關係。
《台灣人》音樂會由跨界音樂家李欣芸與夢想動畫攜手,結合音樂的聽覺與視覺,加入虛實整合技術,引領觀眾浸入虛擬宇宙。
今年是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年,各地舉辦呼應文協百年活動。本篇介紹四位1920年代的「文青」,以他們的歷程為各位拼起臺灣文化地圖。
1920至1940年代,蔣渭水、林獻堂等第一屆文協成員熱力協助第一代藝術家們赴海外學習,逐漸孕育出台灣獨有的美術。
「跨域創作」是TaiwanNOW的關鍵價值。秉持合創共製精神,集聚音樂的多元魅力,邀請全球觀眾一起用影像與音樂認識台灣。
作家連明偉評選2021臺灣文學獎,235本書必須在一個月半閱畢,三日評選的激辯後的結果,遺珠之憾在所難免。
黃子佼談張雨生寫〈我的未來不是夢〉那時代,年輕人開始有話要說,那些蠢蠢欲動的主張,作詞人全植入歌裡。
不做刻意的事,把故事說好,是JL DESIGN的設計核心。Taiwan NOW緊扣「台日友好」,主視覺以「花與祝福」為題向日本獻上祝福。
台日兩方都是以島嶼孕育創意與文化,透過Taiwan NOW的參與,《未來之花見:TAIWAN HOUSE》將創造亮眼的藝術風景。
施岑宜一路上擔任黃金博物館館長、經營地方美術館⋯⋯到今日在瑞芳辦學「新村芳書院」,她走出屬於自己,也專屬瑞芳的幸福之路。
在弘千建設、中鹿開發共同推出的「大承建案」所在的迪化街區,大承光雕前夜祭除了照亮大稻埕,同時也向土地與歷史致敬。
彼得.威爾導演早期作品致力於創造各種各樣風格以及對於文化衝突的洞察和反思,無論在視覺或敘事上,都更深具野心。
2021年10月,臺北眷村文化節以「拾眷拼圖」為主題,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策劃,聯合北北基桃之力,廣邀大眾親近眷村文化。
今年是正是文協成立100週年,「文協對於這一代最重要的影響,是它真正意義地啟蒙了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邵璦婷如是說。
今年10月基隆太平青鳥書店開幕首展:《流轉的島嶼記憶》邀請人們一同通過島嶼與海共讀。
1980年,年僅26歲的黃建業出版首本電影著作;2021年,台北電影獎頒發卓越貢獻獎給這位資深影評人,肯定他對電影圈的長年付出。
文化內容策進院近年鼓勵企業投入文化發展(CSR for culture),希望創造文化、企業、商業價值更多的跨界合作。
在月夜也穿不透的1930年代政治黑暗中,古倫美亞唱片正在三線路的另一頭,用音樂書寫著唱盤上旋轉不止的歷史。
甫上檔的電視劇《茶金》,藉由美術指導賴勇坤與美術設計尤稚儀的巧手,幸運的我們得以透過戲劇,重新遊歷那個記憶中的黃金年代。
詞人林夕從他的文學養成談起,談到歌詞的藝術、音樂產業的變化,也分享他正在参與的一項AI歌詞寫作計畫。
樓一安所編導的新作《該死的阿修羅》,分別由飾演不良少女的琳琳(王渝萱飾)與阿興(潘綱大飾)入圍最佳女配角及最佳新演員。
文化內容策進院在11月舉辦第二屆TCCF創意內容大會,展現許多新創意內容與創新科技的各種可能,豐富呈現了未來文化內容場景。
2021臺南設計獎「簡法臺南:老巷新弄」,共選出1個首獎、3個佳作,期望喚醒巷弄中的老臺南魅力。
結合傳統、在地、街頭文化與劇場藝術,台灣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透過獨到的肢體語彙轉譯,致力於創造台灣多樣化的當代馬戲藝術。
資深劇場導演王嘉明和創作《阿婆蘭》的藝術家柳美隔空對談,分享兩人的劇場經驗,也交換在今日新譯古典的心得。
近年台灣的奇幻類型片風起雲湧,因疫情延至今(2021)年甫在台北電影節與金馬影展放映的《詭祭》,正是以吸血鬼為主題的奇幻片。
疫情蔓燒年餘,全球表演藝術產業受到重擊。本篇邀請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資深藝術節策展人耿一偉,對談後疫情的展演生態。
「探索礁溪」計畫由長期深耕宜蘭的田中央建築師黃聲遠開啟,群策眾力串連起四大新景點,希望為礁溪引入公共建設與藝術能量。
Taiwan NOW台日計劃透過藝術的魔力締結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邀請兩位台灣藝術家林明弘、李明維把作品帶到東京的核心地帶。
Open House國際建築盛事登場,在適合以雙腳探索城市的秋冬年末,民眾將可以親身走入台北與新竹共約150個空間,自在探索公共、私人空間。
這個冬季,《VERSE》集結台灣最具魅力與洞見的文化創造者和理念創新者,以礁溪老爺所在的山林大地為場域,開啟一場文化與知識薈萃的 WINTER FESTIVAL。
誠美建築秉持「想蓋最好的建築,就不能離開生活本質」,重視居住文化與長住久安的本質,以體現「人」與「家」質感合一的美好。
「ITF台北國際旅展」在11月於台北南港展覽館開幕,文化部今年以「文化帶路」為主題,在地文化體驗為核心,規劃10條文化觀光示範遊程。
職業燈光師蘇揚庭(May Su)看日本跨域前衛藝術團體Dumb Type跳脫傳統的多媒材視覺實驗,他也從控台轉移到舞台,展現自身創作。
作家陳慧與廖偉棠談論文學在時代劇烈變遷之中如何映照社會現況,形成一場溫柔而有力的抗爭。
太平青鳥10月底開幕之際,邀請了基隆市長林右昌、太平青鳥的主要策劃者張鐵志與蔡瑞珊,一起聊聊「太平青鳥」的前世今生
歐陽藹寧作為REnato lab營運長,由商業和藝術管理背景,毅然跳轉到環境工程與社會設計團隊,持續追尋與環境共生的解方。
隨著各出版社相繼投入有聲書錄製,有聲書的討論進入公眾視野,成為推廣閱讀的新方式,我們相信,台灣有聲書的發展,也將如海外日漸蓬勃。
面對後疫情時代,藝術創作何以持續下去?藝術家張碩尹將以限地創作帶領大家進入一座虛構的「肥皂工廠」。
以「聲音」為主軸,小島裡團隊將帶領人們走入回憶。方序中以「一刻15分鐘」為單位,精選三十餘則大稻埕故事於各展區供聽眾聆聽。
由洪和培與謝欣曄一起兩人主導的神祕空間團隊「本事空間製作所」,其設計風格在全台掀起風潮。
告五人團員們至今仍不惜舟車勞頓,堅持居住宜蘭;他們暢談成團至今的創作養成,以及家鄉宜蘭之於他們的意義。
走尋「台味」是李俊賢一生的志願,他的藝術表現了特殊而豐富台灣社會性格的視覺思維,並展示如何做著一位自我認同驕傲的台灣人。
李俊賢畫髒罵的強烈繪畫語彙,從畫外音到燦爛的多巴胺,給觀者跳脫畫室馴養的身體世界,那正是他童年最重要的身體吶喊和土地經驗。
從滾石時代走到現在,當代音樂工業中的作詞人哪裡不一樣了?我想,聽眾的消費行為和以往的習慣已全然不同。
從小在台北東區長大的美食家Liz 高琹雯,分享自身經驗及吃食提案,告訴你:東區並未真正沒落,而且依舊不平凡。
在《VERSE》雜誌邁入第二年的第一期,我們聚焦於「時代的合唱」,亦即歌詞學、時代記憶與流行音樂的轉變。
各國封城的作法都不太一樣,以荷蘭為例,過去這一年經歷不同程度的限縮與鬆綁。台灣或也能從他國經驗,看見疫情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京盛宇透過創新的體驗與視覺設計,希冀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並提醒大眾慢下生活腳步,讓台灣茶重新回到在地的日常。
北回歸線也能是認識台灣的方式,從澎湖虎井嶼、台灣之巔玉山到靜浦,一路貼著北緯23.5度17個景點,儼然橫走了台灣一遭。
依海而生的港都基隆,曾是世界第七大貨櫃港,如今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盼透過文化與歷史的探尋,延續其百年繁華夢。
瑞士紐沙特奇幻影展與台灣文策院共同推出「奇幻福爾摩沙」單元,帶領國內外影迷探究台灣的各式類型電影之走向。
這個名字離你的時代太遙遠,卻是許多藝術家與策展人心中閃爍散光的一顆星宿。爐主李俊賢褪金身,以腳為逆旅。
沉浸式體驗在台灣發展還不久,在沒有太多前例可循之下,從「無光晚餐」到「微醺大飯店:1980s」,驚喜製造持續嘗試各種可能性。
募資平台嘖嘖一路走來,總募資金額達46億元,總贊助人次190萬次,至今共有3771個專案上線,它是募資者們的天才夥伴。
兒時嚮往成為偵探,建築學者李清志如今以「都市偵探」之姿走訪世界各地,在各個城市找尋各種線索。
2021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以「解.邊界ReStart」為徵件主題,Bito Studio創意總監劉耕名擔任評審之一,並分享他的策展觀點。
勤美璞真執行長何承育表示:「工家美術館的創建初衷,就只是希望以設計改造工地,以策展彰顯台灣勞工精神。」
沒有任何歷史資料顯示,沙特到底對波娃說了什麼,令她心灰意冷。不過我們知道,波娃的父親與她身旁的文化都不斷告訴她,女人沒有才華。
《台女》拍攝計劃最初的名稱是「台北女孩」,經過三位作者的討論後,索性就改成包容性更廣、更俐落的「台女」。
小野認為「台北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抓緊技術教學與人格培養,給學生更自由的學習環境。
「打掃龍」成立於2002年,成員全都是「柏林城市清潔」的員工,這些城市無名英雄每年到處參加龍舟比賽。
從2006年到今日,《字花》不斷在變,卻也有始終不變的事,那就是「如何用更好的藝術形式,說『我們』的故事。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推出攝影展「臺灣的模樣」,策展人黃建亮選入日治末期至今日的攝影,跨越庶民生活與藝術性景象,使台灣完整顯現。
2020年日本因疫情宣布東京奧運延期一年,經過整年的漫長等待,今年隨著多支精采預告的推出,東奧的聖火台終於在2021年7月23日燃起。
2021年蔣勳《欲愛書:寫給Ly’s M》二十週年紀念再版。書中刻劃的情愛與欲歷久彌新,親密戀人的離別之傷也依舊深刻。
接掌文策院之前,李明哲已陪伴KKBOX走過21年。今年在疫情下臨危受命,他分享自己如何帶領文策院扮演台灣文化內容產業的推手。
VERSE與Lexus聯名出品的podcast節目《MY WAY》,吳庭安以「創舊」的循環經濟革命為題,談他如何讓逐漸消失的老工藝擁有全新價值。
《漢聲》與《雄獅美術》反映了1970年代台灣新誕生的文藝風潮,自創刊至今50年,像是一條帶領本土藝術從錨定自我到內向反省的創生軸線。
藝術節「Reborn-Art Festival」第三屆以「利他與流動性」為旨,邀人類社群懷抱起「利他」之心,擁抱與自然共生的嶄新日常。
justfont從設計「金萱」的理念即從台灣出發,在2018年末,justfont開始發展「蘭陽明體」計畫,以全新的視角設計「明體」這樣日常而基本的字體。
於1970年寫下「歷史就是我們自己」,將一生靈魂奉獻給藝術,席德進透過水彩、水墨、油畫捕捉了三十餘年的台灣山水與鄉土民情。
藝術家Beeple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是NFT熱潮的里程盃,是加密技術與收藏市場交叉結合至今的頂峰。
走入「馥森 阪治」,裝飾性的鷹架象徵泰雅族建築語彙的表達,那是出於對傳統家屋的尊重與致敬,期望在此找回原住民的文化與信仰。
2016年8月,在「華山文創園區二樓」狹小的18坪空間中,青鳥書店的巢從此處築起,數年後開枝散葉,長成最迷人的姿態。
林鐵及文資處與囍樹品牌規劃合作,一起為阿里山林鐵設計全新LOGO與品牌識別,以嶄新視覺讓大眾再次認識阿里山之美。
塩田千春為什麼轟動?1980年代的台灣藝文生態,又有什麼值得發掘?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帶你看見北美館的定位與未來展望。
1991年,村上春樹的《舞舞舞》在台問世,當時他這名字還沒跟文青連上關係,第一頁的字句如寶可夢一般,把我吸納了進去。
設計是關於才華的故事,應該自由發揮於性別框架之外,李君慈、Misc、森田達子都熱愛自己的工作,設計定義了她們是誰。
當黃崇凱遇上拍謝少年,出身同時代的創作者們重新審視「台派」標籤,細數關於自己和彼此創作脈絡的過去和未來。
當作家黃崇凱遇上拍謝少年樂團,出身同時代的創作者們開懷地暢聊關於創作、關於彼此、關於文學與音樂的那些大小事。
若有任意門,我真想回去當年的羅斯福路,再從辛亥路走到公館站牌,看看唱片行裡的老友與論敵。雖然忘不掉,再見一次也很好。
重要的時尚雜誌《Harper's BAZAAR》台灣版去年成立滿30週年,總編輯廖秀哖分享她所觀察的時尚與時尚媒體,以及台灣的時尚產業。
VERSE與Lexus聯名出品的podcast《My Way》,由劉軒以設計人生為題,談他體悟出的生活哲學,以及對人生規劃的突破與思考。
台灣這座海島的孕育創造了8000年的旋律,各族族語自地底萌芽。本篇書寫卑南族歌手桑布伊,及阿美族歌手舒米恩的創作脈絡。
蛋堡,aka Soft Lipa,近年晉升為 Soft Lipapa。1982年從宇宙降落台南的杜振熙(蛋堡),從名字就能窺見其人生軌跡。
新北市作為全台最大、人口數最多的城市,安居樂業不只是侯友宜市長對市民的承諾,更要極力與世界連結,分享並傾聽其他城市發展的經驗。
1990年初,塩田千春在博物館看見藝術家瑪格達蓮娜.阿巴卡諾維奇的纖維雕塑作品,從那一刻起,她注定要和懸在空中的裝置藝術緊緊相連。
春池玻璃與Simple Kaffa興波咖啡從玻璃煉造和咖啡烘培過程中的共同關鍵元素「溫度」出發,合作策劃聯名展覽「玻°C—————波°C」。
...的方案之一,受疫情影響延宕至今年八月舉行。VERSE 希望能夠透過台式圓桌宴席的形式,成為一雙推手,讓文化人能夠齊聚一堂、互相交流,以期為台灣文化擦出更精彩的火花。首屆文化辦桌在君品酒店頤宮舉辦,除了主廚匠心設計的經典台菜,搭餐酒也慧眼挑選了同樣具有藝術靈魂的格蘭路思單一麥芽威士忌。...
過去,老屋在一般人眼中是廢墟的代名詞,十多年前,全台吹起老屋再生⾵潮,開始將老屋視為地方重要文化資產。其中,位於桃園⻱山的曹家洋樓正是一例,藉由修復老屋的契機,不僅催生「桃園回⻱山陣線」團體,吸引⻘年投⼊地方事務,也讓這股能量成為⻱山地方創生的重要起...
大型音樂藝術祭「ISLAND’s LA RUE MUSIC & ARTS FESTIVAL」(以下簡稱「ISLAND’s」)於上個月(10月)底盛大落幕,這是「LA RUE文創設計」首次從市集主辦跨足到大型音樂祭,也是2023年台灣最大、最國際的戶外型音樂生活祭典,連續兩天的華麗陣容吸引逾3萬聽眾熱情參與。...
適逢雲門50周年,《VERSE》獨家開箱位於淡水雲門劇場的典藏室,由藝術總監鄭宗龍擔任導覽員,看見這支傳奇舞團在台灣半世紀的精彩。
我認識楊德昌於1981年。要探討楊德昌,最值得細細琢磨楊德昌的時代。他的時代,充滿了他一看就要皺眉頭的事物。⋯⋯這諸多的糟糕,後來往往是他創作的源泉。
...lling》 ,邀來紐西蘭爵士女伶Kimbra、曾獲多項水星音樂獎提名的英國獨立歌手Bat For Lashes擔任客席人聲;以十首絕美曲目打造與世隔絕、如催眠般靜謐的沉浸空間。今年10月,The Album Leaf將再度以樂團編制、結合絢麗的視覺藝術裝置,在台北THE WALL舉辦專場演出。...
雲門舞集將帶來結合身體與科技的全新作品《波》,10月12日(四)至11月5日(日)將於台北、台中與高雄登場。
《查無此心》在2023年「台北電影獎」共入圍包含劇情長片、導演、編劇等十二獎,著實是入圍名單中的亮眼作品。然而,這其實是曾英庭導演的長片處女作。
2022年,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頒給了《九槍》,歡聲四起。這是台灣的移民工議題首次進入主流觀眾的眼中。但在掌聲之外,是網路上一波波的罵名與負評⋯⋯
「彡苗空間實驗」是由八位設計師組成、年齡平均30歲上下的年輕團隊,擅長將品牌精神與故事轉化成設計語彙,成為以空間說故事的說書人。
我在林聖峰和「嶼山工房」的建築作品之中,感受到他們似乎在建築中尋找一種更內向的秩序體系、更自由的抽象形式、更清晰動人的材料構築,以及一個更具紀念性的整體。
1985年開幕至今有近40年歷史的「天下南隅」,如今以將成為混搭台歐風格的台南新地標。
MAD系列全新企劃「MAD:MEN面麵酒屋」,選址帶點hipster氛圍的台北六張犁,打造美感獨樹一格的摩登「居酒屋」。
Chanel在巴黎落成的Le 19M工坊總部,或是位於士林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都以各自的樣貌,表達了對時尚、藝術、表演的關懷及對環境及意義。
北師美術館推出「酷共生」展覽,援引演化生物學與性別理論的概念,交織出數個充滿差異與活力的共生提案。
如何打造完美BDSM裝束?我的建議是:走一趟巴黎右岸的「瑪黑區」(Le Marais)。
凌晨三點半,我站在富士山海拔三千三百七十公尺的中繼點本八合目,這裡距離富士山頂上的劍峰,還需要上攀將近四百公尺,約莫四公里左右的步行里程。
「誠品生活新店」將於今年9月進駐新店裕隆城,邀請多位跨領域名家聯手設計,打造一座所有人都能在其中盡情探索的「明日之城、眾人之所」。
生活的場景不限回家途中,卻是永和與居住這座城市的人們發生連結的重要時刻。
去過「富士搖滾音樂節」(FUJI ROCK FESTIVAL)的人,通常都會用「此生必去」來形容對這場音樂節的感想。而這個舉辦了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音樂節,究竟是有什麼樣的特別之處,以至能圈粉無數?5月底,VIBES獨家專訪了主辦單位SMASH社長小川大八。隔著視訊鏡頭,社長與我...
為了迎接七夕,BOSS 攜手《小王子》(Le Petit Prince)推出限量版聯名系列,慶祝此部享譽盛名的兒童文學作品問世80周年,同時獻禮情人節。
當代華人作家馬家輝,是真正的跨界文化人,同時也是一位超級型男。在他邁入60歲之際,訪問他的寫作生涯,到香港的文化狀態,以及人生體悟。
以活力感設計聞名的「OLAH POSHTEL悅樂旅店」,在暑假期間於花蓮、台中館同步推出推出限定活動「夏酒祭」,將獨立樂團演唱會搬進旅店、打造高空露營異國風造景,更祭出四季調酒、Tequila Shot住房專案等活動,用音樂、美酒搭配夏夜晚風,邀請旅客一起過暑假。
「食色性也」的本意是「喜歡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擁有淵遠流長美食文化與無限美好事物的巴黎,或許能被視為是最符合這四個字的所在。
當黑膠唱片機上的那一張Jerry Mengo的《Trip To Jazzland》開始自轉,下降的唱針令樂聲開始流動——我感覺,這間房間忽然活過來了。
我常想,寫字或不寫字,往往是先天上的。60年前,我開始拿起鉛筆寫起小學生該寫的字,到30年前沒被電腦鍵盤的打字改變,其實有先天上——也就是血液裡——的來由。
從小生活依附於員林的街頭巷尾,熟悉這城曖曖內含光的性格,而且一如此地的每個人,都有屬於「員林人」的獨特認同。
6年前,自美國回到台灣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的杜奕瑾,看中台灣在文化藝術音樂領域的多元潛力,從成立之初便投入相關領域研究,並以AI技術開發歌曲生成、歌聲生成,希望創造人機介面的新可能。
《八尺門的辯護人》被稱為2023年最強台劇,引發媒體和觀眾熱烈討論,不論是劇情故事,或者死刑和移工的議題,還有這座讓人熟悉又陌生的山海之城——基隆。2024年金鐘59囊括「迷你劇集獎」、「迷你劇集編劇獎」、「迷你劇集男主角獎」等7項大獎,再次引爆話題。
我曾經被文化打開過。還是486電腦的年代裡,插入磁碟片,在DOS系統輸入指令, CRT螢幕閃爍著256色遊戲畫面,遊戲開始,帶我進入一個無遠弗屆的世界。
「2023臺南臺語月」於9月2日(周六)在臺南吳園藝文中心盛大揭幕,此次活動以五大主題精彩呈現,阮劇團、蘇大俠團長、民生電氣、拍謝少年等眾多團隊共襄盛舉,展現臺語文化的多樣風貌與應用,引領民眾在各種場景中自由運用臺語,展現臺語之美,並親身感受臺語文化的迷人...
悅樂旅店鄰近中山路與繼光街口,百年前的繼光街是產業雲集的台中市榮町,直至戰後初期,仍是老台中人記憶中熱鬧的商圈。
走上台中以鐵道園區為中心點,往南北延伸長1.6公里的綠空鐵道軸線,就能盡覽日治時期發展至今的歷史建築、文化空間,同時體驗日本政府在台中規劃出的宜居城市想望。
走入中美街的本冊圖書館,曾經閒置的老透天在佔空間Artqpie團隊的整理之下,轉化為迷人的閱讀天堂,小心翼翼收藏空間主人張宗舜熱愛的城裡生活。
中國音樂歌手刀郎的新歌〈羅煞海市〉在全球播放次數超過80億,不僅流量驚人,而且其曖昧歌詞引起各種解讀,有人說是暗喻中國政治,有人說是諷刺國際局勢。還有人說,「刀郎是樂壇魯迅」。來看看中國文化評論人李源,如何解讀這種十億級別的集體狂歡?
花藝大師、 CNFlower創辦人暨總監凌宗湧近日大聲倡議,希望能在台北市建造一座「蕨類博物館」。我們的島嶼為何值得、且需要擁有這樣一座蕨類博物館?透過認識、尊重蕨類,我們又能抵達什麼樣的未來?
先作詞,還是先作曲?每一位創作人心裡都有兩個「作者」,來和韋禮安一同品味一杯亞伯樂14年雙桶單一麥芽威士忌,如何透過兩種不同性格的橡木桶交織成最完美的作品。
野柳地質公園攜手青鳥文化、一頁文化打造的海邊書店——「女王的書店」於8/11正式開幕,勢必成為北海岸暑假的熱門旅遊景點。在踏進野柳前,由VERSE先帶你從5大亮點開箱女王的書店,從裡到外一探究竟!
新濠建設機構董事長蔡家福一早從位於自家建設的「馥人灣一山區」住處準備出門,不時與進來的住戶打招呼、閒話家常,難以想像建商老闆與客戶的互動是董事長的日常。
「馬太鞍欣綠農園」從生態導覽、食農教育帶領外地人認識馬太鞍文化,持續新增的特色遊程,來自眾人齊力推動農村再生。
景觀設計師解子建因應本案的區位特色,於基地範圍北側打造一片森林,以綿延的綠帶串聯森林與水岸,實踐人與自然共好的城市綠色生活。
作為國內豪宅會館指定設計師,王勝正善於轉化視覺經驗為設計思考。從米蘭行旅見聞,創造出融合雙城美學的公設設計。
桃園龍潭「台灣客家茶文化館」即將開啟最新展覽「尋客茶路」,以茶領路,揭開北部內山的客家茶路之旅。
台灣大道林蔭下,由MOT明日聚落所成立的設計選物店「明日選品MOT SELECT」,近日玻璃櫥窗換上新形象,比天空還深、比海還亮的鈷藍色,觸動設計人感覺敏銳的神經。
由SAMBA打頭陣,adidas Originals品牌的「T-TOE家族」鞋款在全球造成風潮,適逢系列各大鞋款正式上市之際,位於台北信義鬧區的「adidas Brand Center」品牌概念店特別推出與藝術家合作的展覽與 「STYLE YOUR T-TOE」球鞋手作改造活動,派對記者會更特別邀請韓國明星李俊...
台中草悟道年度街區慶典「草悟系.七月半」於7月28日正式登場,以「Summer Splash!」為年度宣言,一起創新玩翻草悟道!
綠光創藝董事長吳念真慶祝71歲生日,《清明時節》及《人間條件八》演員、紙風車基金會董事長小野、導演柯一正、社會學家姚人多、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黃韻玲等一票好友到場慶生,並為即將在9月於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的《清明時節》2023昇華版演出票房達八成、全台觀眾...
2024第96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不僅榮獲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也同步拿下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配樂等七大獎。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他是原子彈之父,是改變世間烽火之人,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
台灣樂壇的年度盛事—金曲獎,每年的入圍和得獎名單,都在見證流行音樂的發展,也推動這座島嶼的聲音更加蓬勃多元。
今年為著名國際賽車賽事——利曼24小時耐力賽(24 Heures du Mans)100週年,攝影集《24 HOURS OF LE MANS – 1923-2023》記錄了這項頂級賽事100年來的珍貴歷史畫面。
清晨六時,醒來第一眼看見的,就是照片中的畫面——陽台庭院的綠蔭透著晨光,三兩隻小鳥在竹林飛著、跳著,悅耳歌唱著——我就這麼盤坐在床邊,出神地望著此景。一時半刻之間,我彷彿自己住在一幅畫裡。
訪談開始前,陳明珠與吳奕蓉就坐在角落用客語聊起了天。她們說:母語是土壤,滋長自己成繁盛與特別的模樣。
台南晶英酒店隆重迎接「台南400」,以「台南原點・四百再續」為主題設計系列活動,與各大頂級團隊合作,規畫多場極品饗宴,今年八月開放顧客熱烈搶購。
今年5月,曾博恩成為台灣第一位站上小巨蛋的喜劇演員。售票首日,近萬張門票銷出,連一席要價十萬元的「盤子席」也奇蹟似秒殺。博恩證明了自己有巨星等級的魅力,舞台之上,萬人簇擁;但舞台之外,不喜歡他的人也塞得下一座小巨蛋。在專場演出前夕,他道出身為一位喜劇...
綠光劇團成立30周年的大戲「台灣文學劇場──《清明時節》」,改編自國家藝文獎得主鄭清文〈清明時節〉及〈苦瓜〉兩部作品,講述在一場外遇所引發婚姻與愛情的思辨,以及一男兩女間的無奈與糾結。即將在6月四度加演的「2023昇華版」,由吳念真編導,邀請到許久未出現在螢...
UNIQLO首度攜手Julia吳卓源量身打造UT專屬主題歌曲〈世界潮我看〉,更在今(2023)年5、6月集結羅浮宮名作、泡泡瑪特Molly、七龍珠經典再現,推出三大潮酷系UT新品,與UT女神一起翻玩夏天!
5月6日至5月14日,愛馬仕邀請觀眾乘著想像的翅膀來到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探索由比利時導演 Jaco Van Dormael 和編舞家 Michèle Anne De Mey 合力構築的愛馬仕奇幻宇宙——《愛馬仕 飛馬行空(ON THE WINGS OF HERMÈS)》,以及由 Astragales 舞團所帶來的精彩演出。這是繼...
林炳存是台灣備受推崇的商業攝影大師,曾掌鏡林青霞、崔苔菁、林志玲、張惠妹、舒淇的人像攝影,與蕭敬騰、伍佰等天王級巨星的知名MV。如今林炳存回歸自我,探索攝影藝術更多元的創作領域,揭幕最新創作個展《蒼藍小點》,突破具象形體的框架,重塑影像流動的組成。
鮮少人認識「邱彥翔」,但所有人都知道「全聯先生」——台灣近二十年來最知名的廣告角色,靠著出演該角色,邱彥翔一舉成為廣告明星,後來表演面向更跨足劇場與大銀幕。然而作為一位幾乎被代表作定型的演員,這位你我熟知的「好鄰居」是如何與這個角色拉扯,又是如何看待表...
2022年8月,睽違劇場逾兩年的導演李銘宸帶著新作《超級市場 Supermarket》,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從常民生活出發的主題、標誌性的集體創作,再次將忠實觀眾們帶進熟悉卻又久違的「銘宸宇宙」。
魔術師周瑞祥於2019年開展《新人類計劃》,在追求新潮的表演中反其道而行,回溯人類過往曾有的超能力。與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合作的《新人類計劃》已進行了三部曲,藉由不斷地探問,突破魔術的框架,真假的辯論早已不重要,他想帶著觀眾到另一個靜好之地瞧一瞧。
呱吉(邱威傑)本質上是個複雜的人。「包含我自己在做的、大部分的東西,都是垃圾。」他說,看多少垃圾不要緊,但別忘了用一些經典事物的養分來補充自我,那才是創作者應該要做的事。
從2013年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的白癡公主,頻道邁入第十年。她在過去一年面臨許多改變:首次擴編團隊、實現了一直想要開咖啡廳的夢想、和YouTuber理科太太合作一檔益智節目《多理多知》⋯⋯這不僅僅是一個創作者在尋求更大規模的野心,更是她在創作之路上,想要找回真實自...
2004年隈研吾出版了《負ける建築》一書,就此「負建築」一詞走入了世俗視野。「負」視其原文,確實取其敗北之意。字詞的反面便是勝建築,例如摩天大樓,現代化世界以建築高度奉為人類文明發展的圭臬,越高越代表能與天爭地,彷彿創世紀的巴別塔再現,最好還要被眾生凝視...
以台灣苦茶油相關產品為消費者所知的茶籽堂,在歷時19年的土地摸索後,於2023年迎向地方創生第二階段的開花結果。創辦人趙文豪表示,茶籽堂近20年來從清潔用品踏入農業與生活產業,發現永續不僅是以商品角度出發,也可從源頭的原物料開始改變,甚至開始關注環境、土地與...
第四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在今年5月12至14日登場,每年皆為觀眾精準展示國際當代藝術界的發展動態。此次將有 90 間國際頂尖畫廊的展出,來自台灣的「谷公館」從第一屆便參與至今,代理羅智信、韋嘉、劉安民、蔣勳等人作品,旗下擅長水墨媒材的簡翊洪更是近年最受矚目...
反送中運動期間,許多藝文創作者無畏發表時事相關言論,漫畫家柳廣成便是其中之一。他以鉛筆繪製政治漫畫,透過畫筆作為社會運動的紀錄者與反抗者,因此2021年從香港移居台灣後,曾以「香港漫畫家」身份為人所識。然而過去33年的歲月裡,柳廣成曾居住在日本、中國、香港...
在2023年第二季,Podcast《只能喝酒的圖書館》以少見的哲學類節目之姿,在台灣熱門不分類排行榜一步步登上冠軍。這是主持人夫妻檔Ting和Hank開播兩年來,從未想過的事。他們不刻意企畫,用生活哲理交錯幹話,隨心聊日常的困惑和觀察、情感與自我的掙扎。這對夫妻有到底...
身為中職第一位應援男孩的小螞蟻,他在因緣際會下成為棒球啦啦隊員,從表演的外行人到內行人,他的工作也不只是球場應援:在周末與球場之外,這位自稱「靈活的小胖紙」會帶著各式服裝與道具穿梭在學校、親子場合與劇場等,隨時都在為下一場表演做準備。
你還記得哪些來自《小王子》的金句?《小王子》音樂劇4月1日至4月5日於台北「PLAYground空總劇場」首周演出成功,連假場次不受人潮出遊影響,吸引破千名觀眾來訪劇場。4月底直至5月7日於空總劇場仍有16場演出接力上陣,安托萬·聖修伯里的飛機也將降落至高雄衛武營戲劇院...
「Première 腕錶」自 1987 年誕生後,便一直是香奈兒製錶世界裡的耀眼巨星。問世35年,這支兼具風格與美學的錶款終於以致敬原創設計的全新款式隆重登場。為慶祝再次回歸,香奈兒以富有趣味與創意的方式呈現「香奈兒 Première Funfair 嘉年華體驗活動」,在主題樂園的夢...
寒微的出身不給人做夢的餘地,但苦痛是寫作的養分,文學是從不放棄的夢。以大名鼎鼎的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成為唯一投稿到日本文壇,並成功得獎、一躍登上文壇的作家,龍瑛宗擅用細膩的藝術之眼,令讀者感到昇華。本次選入四篇作品〈貘〉、〈白鬼〉、〈不為人知的...
身為藥師、理化老師,文學創作宛如他的另一間實驗室,他在其中以文字調製出各種形式瑰麗、奇巧、大膽的新詩。他融合物理思考於文學中冶煉新意、開臺灣圖象詩創作的先河,也在兒童詩中流露童心。詩選集結30首詹冰代表作品,看「藥學詩人」如何實踐「 在我的理化實驗室裡...
已有20年歷史的泰山分館揮別昔日的陳舊,邀請徐忠瑋建築師事務所操刀設計,以挑高書牆、明亮寬敞的閱讀空間為主,翻轉化身為以高山流水為設計概念的的複合式閱讀空間, 並以多項細心空間規劃與四萬本藏書,重新開館服務讀者。
時尚街拍常見的「小狐狸」Maison Kitsuné 終於在台設置專門店,落腳於台北信義區BELLAVITA,除了有全球獨家限定的台北專門店商品,品牌旗下咖啡名店也同步進駐,以稀有的複合型購物空間形式服務每一位狐狸粉絲。
...,同時也是品牌歷史最悠久的運動鞋。70年多年以來,SAMBA本身的設計語言已成為永恆的經典:標誌性構成元素包括T-Toe(T字形鞋頭)設計、褐色橡膠鞋底、皮革材質鞋面、燙金Logo與標誌性鋸齒三線,缺一不可。近年此雙經典之作透過潮流品牌、時裝設計師和藝術家等不同視角重塑,隨著網路社群傳播,也在全球名人與穿搭ICONs分享下獲得關注。...
一位是釀酒師出身的主管,另一位是為料理注入靈魂的食物設計師。她們的工作,因為多了一份熱情和關懷,意外地溫暖他人的寒夜,並成為支撐他人生活的力量,在人心中慢慢發酵,醞釀出專屬獨特的意義,宛如美酒佳餚般,點綴生命的風景。
1990年舉辦至今,邁入第34屆的金曲獎是華語流行音樂人角逐的重要獎項。除了星光熠熠的頒獎典禮,從第25屆起,更針對扶持台灣流行音樂的目標策劃「金曲國際音樂節」系列活動。迎接十週年的到來,這個媒合台灣音樂人與海外買家的交流平台,堅持的目標從未改變。
逃開吵雜的水泥叢林,奔向浪漫台三線,在這條將客庄人文、地理環境、產業特色與美麗自然風光串聯起來的客家夢幻大道,伴隨著 Mercedes-AMG SL 43 融入旖旎風光之中,也成為他人眼中的美麗景色。
文學是(地球上)人類獨有的語言藝術,為我們帶來某種其它形式難以替代的情感連結,從主觀視角的抒發與創作、私領域的感受與體悟,再延伸到客觀的社會探討與鑑賞,透過書寫,作家與作品如何影響整個世界的脈動?
端午節後正式進入酷夏季!居家生活品牌HOLA準備「涼」心送禮提案,以專為台灣氣候打造的HOLA SNOW TOUCH冰紗系列,帶給大家一個透心涼的夏天。
Yozakura 夜櫻,指在夜幕之下欣賞櫻花的魅力,是日本風行的文化活動。櫻花短暫而多彩的個性,自古至今經常成為創作者的靈感,將櫻花盛放的美好剎那轉化成永恆珍貴的作品。
台灣嘻哈音樂歷經三十餘年的厚積薄發,已逐漸內化為除了青少年流行文化之外,穩固存在的音樂和文化力量。台灣首檔嘻哈選秀節目《大嘻哈時代》則讓世人認識一位以客語為創作核心的年輕饒人——Yappy。
身為客家與印尼華僑「混血」,黃宇寒能唱的不只是客語,還常以音樂包羅英語、印尼語等多種語言,在多聲道之間轉換,不僅是她創作上的祕密武器,更是平凡不過的家庭日常。
幾個月前,我們去苗栗公館拜訪台灣文學大前輩李喬老師。年少時,因為對於島嶼歷史的追尋,閱讀文學史詩《寒夜三部曲》,深為震動,直到多年後的此刻,我才第一次見到他本人馬上就被圈粉。將近九十歲的李喬老師實在太可愛了。
客家人也許是台灣最會運用「柑橘」類鮮果的族群之一,不僅熬煮成桔醬,還製成酸柑茶——而當代客家菜就像是一個待開拓的領域。
客家籍小說家李喬以《寒夜三部曲》奠定在台灣文學史的重要地位。在形塑李喬文學世界的源頭—苗栗縣公館鄉,李喬與作家朱宥勳長談自己走上現代主義路徑,及近幾年在這遠離「文壇」之處,對文學創作的思考。
書法家王意淳最新系列作品「慢行」,6月16日至6月26將於「Merci 裏山」展出,透過裏山日式庭園充滿禪意的氛圍,將書法家的所思所想、一筆一畫傳遞進你我心裡。
電影導演楊德昌全球首次完整回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影視聽中心)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共同策辦,2023年7月22日至10月22日將分別以影展與展覽同步於兩館進行,除了呈現歷來最齊全的楊德昌電影創作系列以及特別主題放映,同時以沉...
「給時間以時間」,借自夏宇的詩題,而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導演蕭菊貞向南迴借了點時間,為過去寫下的詩。她花了五年拍攝,讓藍皮普通車在停駛前、電氣化前留下最後的身影。當那抹藍離去,似乎沒留下什麼,卻留下了些什麼。
王文志和王慶富,兩位創作者都姓王,但兩人沒有血緣關係,巧合的是,兩人有許多共通點,都在時代潮流下堅持走傳統的路,都為傳統表演藝術、以及印刷付出許多。
創作歌手廖士賢於2022年底,推出第三張全台語專輯《入》,延續《西部》的創作組合,富有實驗性的音樂結合意象迷離的台語詩,可視為音樂風格走向完熟的第三部曲。
我信了昆德拉的愛情觀(因為這概念,昆德拉讓不少大學生感到困惑),跑去提倡多元關係,輕而易舉地就分手了。
儲玉玲、儲嘉慧創作的《熱天的時陣:嚕嚕的夏天》與《咱的日子:我們的日常》,打破大眾對於台語文繪本的傳統印象。在書頁之後,兩本作品其實藏著來自屏東里港的她們,與母語走向和解的過程。
由科文双融推出的《絕美之島—縮時台灣映像誌》六月開展,結合新銳攝影師馮業輝的百萬張8K縮時攝影作品,濃縮呈現出台灣的自然山川及人文景色,打造最美麗的人文科技風景。
台灣的喜劇元年是什麼時候?是台語片演員王哥柳哥開始遊台灣起、表演工作坊將相聲搬上舞台劇、還是曾博恩登上小巨蛋那天?若以「站立/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為主線,台灣第一間喜劇俱樂部「卡米地」絕對是重要標的,大概沒有人能如創辦人Social(張碩修)如此...
...外重量級爵士音樂家睽違四年再度於夏日爵士的舞台聚首。今年兩廳院夏日爵士以「Play it Forward!」為題,五檔演出節目集結國際巨星、樂壇名家與台灣爵士樂手的豐沛能量,揉合出更多元的音樂樣貌;並推出爵士工作坊、兩廳院夏日爵士戶外派對市集,與表演藝術圖書館的夏日爵士推薦館藏展等系列活動,邀請樂迷一起至現場同歡。...
2023年「金點新秀設計獎」於5月21日正式揭曉年度得獎名單,共有五千多件作品報名參賽,包含產品、工藝、空間、時尚、傳達、數位影像、數位互動、產學合作與社會設計等九大類,競爭相當激烈,許多作品也以設計響應循環永續的國際趨勢,成為此次設計獎的一大亮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主辦之第10屆「X-site計畫」於5月20日在戶外廣場正式啟動,呈現由聲音藝術家王仲堃、法國藝術團體 hellobastworkshop、空間設計劉佳豪及裝置設計郭仲輔攜手創作的大型體感建築《途中》(Find Your Way Out)。本屆X-site計畫強調跨領域、多元性...
每年回春一次,2023南國生活節將於五月底盛大登場,集結16組國內樂團、恆春在地品牌、全台風格餐飲,連續三天輪番上陣。
編劇施如芳是臺灣當代戲曲的創作者,是鏈結觀眾與土地的橋樑,引導眾人去探索、深掘屬於臺灣的故事。她說編劇必須「邏輯先行」,但在打造《鯨之嶋》這齣屬於「臺灣自有的山海經」時,卻無法如是,得反其道,順從身體的感知,感知到自身也是臺灣的一部分,方能會意這座島...
摩登懷石餐廳Le Duet,主廚林迎達以敏銳感官、新潮觀點,跳脫傳統懷石料理以季節時令設計菜單,以藝術創作的心態,啟發當代料理靈感。
吳念真的確是台灣最會講故事的人,用他深受大家喜愛的「聲音」,彷彿是在大樹下娓娓說給眾人聽—而這他正是如此聽故事長大的。
2023 Prada Frames 研討會將分別在香港和米蘭舉辦,以「Materials in Flux」為題探討廢棄物作為轉化中物質的概念,邀請設計師、建築師、科學家等專業人士,採用跨學科的方法論和共用環保的關注方法,集體反思結合創新思維,為概念定義一個全新的現實。
10月13日到10月15日,今年秋天最盛大的音樂祭「浪人祭」,在台南安平觀夕平台順利落幕,現場三天一共湧入近8萬人共襄盛舉,不僅打破活動有史以來最多參與人數,更為浪人祭五周年寫下新的里程碑。
《彰化.前進三百》帶領讀者概覽這座300年歷史的城市,如何在時間長河中淬鍊出獨樹一格的精神與面貌,並且始終大步前進。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今年迎來15周年,也適逢雲門舞集50歲生日,舞團特地重返池上,藝術總監鄭宗龍特別呈獻池上專屬版的《天光・霞》,更邀請由林懷民老師親自指導的池上孩童們復刻《薪傳》〈耕種與豐收〉。
最受台灣人喜愛的日本戶外品牌Snow Peak來台10周年,最新品牌基地暨全台最大旗艦店「Snow Peak HQ LOUNGE」於10/21盛大開幕!200坪的實體空間除了擁有最齊全的Snow Peak產品外,也同步開賣五款台灣10周年限定商品,喜愛outdoor風格的年輕朋友絕對不可以錯過。
2019年從選秀節目《Super Band》組團而後出道的LUCY,目前已是韓國散發寶藏光芒的超人氣樂團,今(2023)年夏天推出EP《Fever》,象徵夏天的熾熱。在夏末秋初的時刻,終於在台灣粉絲們的千呼萬喚下,迎來了用音樂描繪著青春與夏季清涼感的LUCY,來台舉辦首次專場演出。
台灣設計師品牌WANGLILING最新2024春夏系列與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展開聯名合作,以漫畫家官方授權、參與製作設計的台劇《聰明鎮》為核心,完成時尚品牌、漫畫與影視的跨國合作壯舉,帶來一場詭譎華麗的視覺饗宴。
愛爾蘭樂團Kodaline(柯達線樂團)主唱Steve Garrigan以及鼓手Vinny May與我們分享這次亞洲巡迴的巧思、音樂創作的過程,以及令人期待的新專輯資訊。
第二屆的「館前1號所」再度登場,搭配著各式新穎體驗,以熟悉又陌生的嶄新視角,重新愛上夜晚的科博館。
史上最大「2023 ISLAND's」音樂藝術生活節,有亞洲35組夢幻陣容在10月底登陸高雄,VIBES搶先採訪10CM、Schoolgirl Byebye暢談夢想與期待。
「究方社」視覺總監方序中和設計師山姆,分享自己參加音樂祭的親身經驗,與設計「Island's: La Rue's Music & Art Festival」主視覺的靈感過程。
擅長國際策展的時藝多媒體,將「空軍三重一村」歷史眷村賦予新的生命,透過半年的策劃,現在的三重一村不僅是歷史博物館,更是藝文的天堂。
身為「馬格蘭攝影通訊社」首位華人終身會員,攝影師張乾琦的鏡頭向來關注社會弱勢,堅持用照片讓大眾窺見並同理這個社會與世界的多元樣貌。
數位體驗設計團隊叁式Ultra Combos遊走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用空間說故事、以想像顛覆體感,他們想傳達的從來不是看到了什麼,而是感受到了什麼。
作為第一支進駐「麗晶精品」的台灣設計師,汪俐伶與她的同名品牌WANGLILING,走出了一條不同於他人的時裝道路,路上有光。
迎接台南建城400周年,台南晶英首波客座餐會「尋味」,邀請名廚江振誠率領RAW團隊,與AKAME主廚彭天恩等,一共九位不同領域的箇中好手,聯手致敬府城的豐饒食材與歷史人文,在餐桌上展演文化古都的美味與美學。
巴奈與巴大雄合作單曲〈你說你又沒有推他〉,點出當代原住民仍然面對的困境,一次次提醒聽者──平權仍是漫漫長路。
臺灣文學館20歲生日了!2023年由擅長城市文化輸出的策展單位屾屾市籌劃,翻開台灣文學新篇章,於10/14-10/15舉辦為期兩天的「文學暢秋日」。
雙十連假來鶯歌!「2023台灣設計展」10月6日起至10月22日鶯歌登場,開展首周末10月7日、8日除有音樂派對,邀請魏如萱、韋禮安、壞特?te等重量級卡司獻唱,兩天還有歷時300秒的絢麗煙火秀,此外美味圈圈市假日市集首周「山的野味」也將於7至10日登場,邀民眾一同「O起來...
台灣第一間以飲食文化為主的行銷顧問公司Foodie Amber,今年創立十周年,重磅邀請同為開店十周年、倫敦最火紅華人品牌「BAO」首度跨海於亞洲快閃,在「A STAND by Foodie Amber」外帶店,邀請饕客品嘗倫敦刈包傳奇的魅力。
今年秋天最盛大的音樂祭「浪人祭」即將於10月13日到10月15日在台南安平觀夕平台熱鬧登場,超過百組陣容連續三天帶來精彩演出,其中包含十五組海外藝人,遍及日本、韓國、澳洲、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可說是浪人祭五週年最豪華卡司。
由嘉義市政府攜手創意團隊「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推出的「2023 有事青年節」將於 10 月 21 日(六)、22 日(日)盛大登場!以「實驗新嘉義 Chiayi, the City Undefined」為題,攜手蔡振南、鄭宜農等 14 組超強卡司演出,以及張志祺、馮宇等 8 位重量級講師開講,...
擁有澄澈及飽滿能量歌聲的創作歌手柯泯薰,近期與日本樂團Fake Creators合作,在10月4日推出全新EP《Rain Dreams》。首次以樂團主唱的身份登場的她,不僅圓夢,更與團員們一起激盪出不同於個人時期的全新作品。
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中,年紀最大者為已高齡91歲的瘂弦,作為華文現代詩的啟發者,獲頒此殊榮當之無愧。瘂弦於2024年10月11日早晨於溫哥華逝世,享耆壽92歲。
本屆金馬獎唯一指定啤酒品牌百威金尊,這回再次與金馬獎攜手推出限量兩種版本「百威金尊X金馬60屆聯名禮盒」。
以暈船系R&B聞名的加拿大韓裔歌手「首爾小孩」slchld(念作Seoul Child)即將來台,在11/28於The Wall開唱。
受財團法人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之邀,JJP潘冀聯合建築師跨刀參與首屆「煉計畫」,跳脫建築作為實用藝術的框架,以挑戰鋼結構的極限為目標,結合建築、結構、施工三方之力,共同激盪出創新的形態,為「煉計畫」揭開序曲。
當代甜點名家平塚牧人(Makito Hiratsuka)主持的akeruE Dessert,即將滿周年。這一次,我們爬梳這位大師不為人知的一面:一位眷戀老物的藏家。走入他的餐廳(也是他人生的博物館),按圖索驥那些物件與其遊歷世界的連結,發現這位甜點鬼才的眾多靈感,正是奠基於他念舊...
不僅是一場追尋土地永續理念的盛宴,更在美食趨勢的潮流中寫下新的一頁。
會議結束隔天就是搭台工程,黎仕祺這天就要南下高雄,為演唱會做最後確認,雖然台北場已經有過經驗,但是高雄場地的限制更多,減少了許多天花彩幕以燈光取代,他拿出厚厚一疊設計圖仔細地事前模擬,到了現場必須確認舞台每個環節都與圖面相符,自嘲有強迫症的他有自信地...
溫蒂漫步全新專輯《Midnight Blue》即將誕生,第一首單曲〈愛到宇宙爆開〉MV於11月7日上線,以搖滾曲風呈現火熱直率的情感,表達愛的不同面貌。
連續六年榮獲米其林指南推薦的Orchid蘭餐廳,即日起迎來新任日籍主廚Sato Kiyoshi坐鎮操刀,演繹耳目一新的當代日本料理。
編輯部特選四個鄰近國家知名的音樂祭,感受音樂祭撼動人心的魔幻時刻。
2001年,納莉颱風重創北台灣,嚴重的淹水讓自1978年開幕、曾日日高朋滿座的玉成戲院損失慘重而歇業。2016年,美國錄音/混音師Andy Baker將這個戲院改建成一個錄音室,成為如今全台數一數二的錄音室。Andy Baker是如何善用空間獨特的優勢,又憑藉怎樣的專業和信念,才將...
獨創溫熟成吐司的輕烘焙品牌PILLO BAKE,攜手靈活將花藝融入生活體驗的Miki Wei Studio,打造限定的「美好時光」花藝烘焙快閃店,描繪外帶花束與吐司的浪漫儀式。
三宅一生旗下熱門副牌「霹啵包」BAO BAO ISSEY MIYAKE,正式於台北101開設專門店。
Acne Studios台灣首家專賣店插旗A9館,遵循品牌全球商店設計概念,以前衛創新融入台北年輕活力。
無名小吃的魅力在哪裡?為什麼這些小吃寧願無名也不取名?循著這些疑問,VERSE編輯部組成了「無名小吃島嶼探險隊」。
跟隨 Antonio Citterio 的步伐與思緒,看看這位當代傳奇設計師是怎麼看待台北這座城?
蔡明亮第11部電影作品《日子》於近日上映。這部僅有46顆長鏡頭、全程幾乎無台詞的慢電影,是這位一代宗師近十年的生活總結。
多年來,「牯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持續透過表演藝術空間營運、策展及創作,豐富了台灣的多元文化,並為表演藝術工作者,提供一處容納各種前衛創作嘗試的展演場所。
從大稻埕、剝皮寮到三峽清水祖師廟,淡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米復國長期扮演重要文化資產保存的推手,為市民搭起與台北文化歷史溝通的橋梁,進而提升對城市的認同。
全球奢華葡萄酒與烈酒集團酩悅軒尼詩與美國加州納帕山谷(Napa Valley)國際標誌性酒莊「約瑟· 費普酒莊Joseph Phelps」攜手合作,其葡萄酒版圖再添美國頂級酒莊。
台北慕舍酒店(HOTEL MVSA)與全球最具權威之一的法國攝影藝廊YellowKorner合作,推出「藝饗之旅」攝影藝術展覽。
台北東區無菜單日本料理「栩栩OMAKASE」開幕周年,11月推出深獲好評的大閘蟹宴2.0。
迎接品牌創立十周年,onefifteen初衣食午以「繁花似錦」為主題,品牌回歸自然而純粹的初心。
繼「來美術館郊遊」、「無無眠」之後,蔡明亮三度與北師美術館合作。10月27日起,在電影院上映《日子》,並於美術館展出「蔡明亮的日子」,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感官馬拉松體驗。
Spotify最近公布Q3財報,用戶人數增加和調漲串流服務費,迎來這兩年來的首季獲利,每月活躍用戶數高達5億7,400萬個。
嘉義縣台語使用比例為66.7%居全台之首,對於在地人而言,台語不但是日常生活中最慣常的語言,更是常民文化與藝術創作的根本。
迎接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開幕兩周年,邁入第三屆的「Takao Rock 打狗祭」將於10月8日、9日無敵盛大登場。今年活動首度於7日增加前夜祭,更豪邁祭出五個舞台、56組演出團隊。多元的音樂風格,匯聚來自各地的歌手與樂迷,在南台灣最舒服的季節,一起享受軟綿綿的陽光、涼鬆鬆...
大倉久和大飯店歡慶開業11周年,再與日本和菓子品牌「関市虎屋」聯名合作,邀請3位和菓子職人至大倉久和大飯店客座,呈現精緻如工藝品的和菓子給台灣的消費者;更推出限時限量的「四季雅章」和菓子禮盒,即日起開放預購。
W春池計畫於東京開設為期17天的展覽——「東京春室POP UP」,以「柏青哥」(Pachinko)為概念,攜手五位台灣創作者,從另一個面向看見循環設計的各種型態,展覽於9月1日至9月17日快閃展出。
Brunello Cucinelli在其位於義大利索羅梅奧小鎮的總部中,在針線與編織的美感中,創造他對自然與文化的觀察,以人文精神結合資本主義,實踐了當代烏托邦存在的可能。
《VERSE》編輯部來到這座義大利中部的中世紀古老山城,並且在佛羅倫斯(Florence)男裝周獨家訪問Brunello Cucinelli先生本人,真實感受到屬於BC的文化理想與永續精神。
Mortlach慕赫走入傳奇200週年,在台北華山舉辦首場實體特展《慕態》,打造兩大沉浸式體驗空間,邀請酩家一同探索威士忌精髓。
「2023 台灣設計展」首度在新北市舉行,總策展概念從人出發,以「O」作為這座城市的核心意象。
設計更小巧、更符合人體工學的Devialet Gemini II新世代真無線耳機,全新第二代,帶來無與倫比的全方位臻美音色!
第五屆 DigiWave 數位科技藝術展 ,10月7日至10日將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鯨魚堤岸 O1 正式啟動!
永和的三大名店之一「客家小館」 ,不光地點隱密,就連經營者作風也低調,鮮少露出於媒體面前⋯⋯
今(2023)年6月,「宅 · Jhouse Coffee Bar & Jazz」在台南的一棟老公寓吹出第一段旋律。這座城市上次有爵士酒吧開幕,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主理人孟峰正透過不一樣的經營方式,讓家鄉重新響起爵士樂聲。
今(2023)年8月,阮劇團應香港劇團「一條褲製作」之邀,以《FW:家的妄想》參與第三屆紀錄劇場節,這是他們第一次登上香港的舞台。這個週末《FW:家的妄想》(9/16 、9/17 )將回到嘉義演出。
今年初,建築名家Maxime d’Angeac為東方快車巧手改裝;上個月,另一傳奇列車Venice Simplon-Orient-Express,也翻玩「移動式骨董」,再次開啟奢華火車旅遊風潮。
無論書店或展覽,繪本作家黃一文的畫作總是一眼就令人著迷。看似童趣的揮灑,埋藏了許多巧思於其中。讓人好奇,她眼裡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Berluti隆重推出Marbeuf印花帆布系列,這一全新的旅行產品線為2023年秋冬增添新彩。
來自日本的國際級珠寶品牌TASAKI推出自家Atelier系列的高級訂製珠寶展,現場展出作品亦包含最新上市的danger系列新品。在9/6的媒體發表會上,品牌大使林志玲盛裝出席,演繹Waterfall系列的珠寶作品,與大家進入蘊含生命力的頂尖工藝美學探索。
Gucci位於台北101購物中心的旗艦店歷經近半年時間升級、改建,即將在9/14盛大開幕,兩層樓豪華店面完整展示男女服飾、皮件、配飾、鞋履、香水、珠寶、腕錶及眼鏡等全品項,同時提供多樣獨家單品與頂級訂製服務。
白色沙漠南極探險之旅(White Desert)隆重推出為期21天、跨越七大洲的全新壯遊行程「白色沙漠世界White Desert World」。
永雄建設機構第三代從小生長於板橋,留學異國總留心於不同的城市規劃,返鄉10年來,持續在板橋建造出獲獎建築,更導入藝術與文化元素,為老府中創造新風景。
發源自合歡山西麓的北港溪水,深入南投縣的惠蓀林場,穿越賽德克族所在的清流部落,一路奔流過逾80年歷史的縣定古蹟糯米橋。在山巒環抱的「糯米橋休閒農業區」,有一群在地青年與政府單位協力串聯,打造揉合米香、咖啡香與客家飲食香氣的體驗遊程。
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強調與環境對話,並以人在空間的感受出發,從而創作出與城市共鳴、環境共融的建築作品。
《BRUTUS》為日本知名出版社集團MAGAZINE HOUSE旗下的雙周刊雜誌,每期專題特輯以強大的編輯力與企畫力,創造出各種具嶄新視野的議題內容。
香奈兒一年一度的重要盛會「Métiers d ’art」工坊系列大秀選在當地首都達卡(Dakar)舉行,這座位於人類搖籃非洲大陸最西端的港都,是如何展現香奈兒已臻化境的工匠精神以及維吉妮獨到的音樂品味?
鳳梨、鵝肉、鬼屋,是許多人對於民雄的粗略印象,但其實近年來的民雄,似乎是個不斷強調「連結」的地方。
靜靜矗立於百年歷史的北門古城牆旁,「恆春奧美」是一座充滿活力和創意的新樂園,實現一南一北「雙城」工作的夢幻環境,正式啟動不到一個月時間,房間預訂已經滿到12月。
「The MGEA Yunlin 雲林厚工學」展前記者會以「藝術時裝秀」為主軸,與享譽兩大時尚服裝大師Daniel Wong和林國基攜手合作,藉由服飾闡述五大雲林學的概念核心。
「太巴塱文物館」首檔展覽「TAFALONG 太巴塱」將部落神話作為主要軸向,一虛一實交織鋪墊出文化傳承在未來的可能性。
「好棒,新店又多了一個地方可以去!」新店人幾十年來的期待,在2023年九月底實現,新店裕隆城頂著「亞洲最大」誠品生活的人氣光環,以及精品品牌、威秀影城、各餐廳入駐,搶攻大台北南區商機。
世界一直向前,不曾停止,但是經典的人事物卻會被時代用力地記下,供我們不斷回顧,得以鑑往知來。這就是我們永遠熱衷於經典的原因。
哪裡是天堂城市?「其實沒有什麼天堂城市,沒有最好的城市,也沒有最好的地方。」導演俞聖儀說道,即便其首部劇情長片叫做《我的天堂城市》,但她認為天堂不在任何一個實質的地方,「重要的是(那座城市)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文化部所屬「國家鐵道博物館」向大眾展示全區保存修復轉型的階段性成果,首度開放「總辦公室」、「澡堂」、「鍛冶工場」、「客車工場」等四大重點展區,並以修復完成的DR2303號藍皮柴油客車推出試乘體驗,體會鐵道文化的深厚底蘊。
被行家們譽為「老酒銀行」的大摩單一麥芽蘇格蘭威士忌,將在10月7日-10月26日展開「大摩BELLAVITA璀璨奢展」,以深度主題式劇場沉浸體驗「大摩尊榮品酩」。
串聯全台 100+ 風味餐廳、米其林名店,今年的餐廳週以「風味博物館」為題,只要擁有餐廳週專屬的「風味博物館護照」,就能讓全台各類型的主廚、職人們當你的專屬風味導覽員。
由藝術家大腸王和呂英菖共同創作的作品「24 Hours 365 Days—跟著大腸寶寶來許願」,即日起至12/25於「松菸風格店家」展出,這是一場台灣罕見的街頭藝術與純藝術的大膽跨界,呼喊藝術世界不存在高低之分,邀請大家以最原始的直覺感受藝術與生活。
老屋承載地方記憶,具有無法替代的價值,因此在都市開發擴張過程中,更應保護及活化利用許多具特殊歷史意義的老屋,讓珍貴的地方歷史紋理得以保存下來。
彰化完整保留南管、北管音樂戲曲,也有懷古風韻的木作與木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持續提供文化永續傳承的養分,恆常建構人們對在地文化的認同。
六個在地品牌繼承者成立「社團法人新北市陶次瓦代代合作會」,期待透過一連串的行動振興鶯歌。
除非有意識的騰空,否則我們多半在資訊超載中過活。我們鮮少自發的去『接受』,感官成為被動。
...策展人 | 台灣田野學校:葉哲岳
🚂 導覽路線 ⇢⇢⇢
CHECK IN
LOBBY. 款待的大廳
ROOM 1. 入住角頭放,來杯療傷特調
ROOM 2. 拜訪長住房
MARKET. 到舊監手作市集逛逛(放風)
ROOM 3, 與藝術角頭聊聊天
私房景點 ⇢ 嘉義樹木園後火車站:北港車頭...
延續臺北時裝週AW23〈敬藝〉開幕秀中民藝與時尚跨界合作的精彩火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推出「民藝・時尚-傳統工藝與表演藝術時尚跨界展」,藉由台灣傳統工藝師、表演藝師與服裝設計師的跨域合創,展現既傳統又時髦的文化美學。
...境的體驗,讓你感受木頭如何走入生活當中。
☗ 策展人 | 同心圓設計•影像:張伊增
🚂 導覽路線 ⇢⇢⇢
START. 走入嘉義製材所
PALNTFORM 1. 木材產業的誕生
PALNTFORM 2. 木材料的轉變
PALNTFORM 3. 木藝術
PALNTFORM 4. 木生活
VIDEO. 萬物到One Wood的過程
私房景點 ⇢ 老城區咖啡與美食(Ex.秘密客&秘書店...
「一部90分鐘的文藝片,即可能有50顆以上特效鏡頭。」操刀《一把青》、《月老》、《斯卡羅》並獲得金鐘及金馬獎項的嚴振欽,從踏入媒體藝術研究所的那刻,便展開了電影的人生。曾協助創建數位修復、特效的他,2016年成立DCraft Studio罡風創意映像有限公司,負責視覺創...
「比起劇場的票房,影視的銷售更有壓力。」擁有豐富劇場編導經驗的簡莉穎,曾擔任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參與過的作品超過30齣,近期跨界到影視產業,任職大慕影藝公司的影視內容總監。從一開始劇場劇本的創作到影視內容的管理,簡莉穎面對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也在這過...
「表演教育對我來說是一項手工藝。」郎祖筠,曾入圍金鐘獎最佳女配角,2000年創辦春河劇團。她從事於舞台劇、主持、相聲、電視、電影、教學、寫作等不同領域,是一位全方位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天生性格加上家庭的耳濡目染,郎祖筠自高中就認知到表演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配樂有時候很像另一個演員。」王希文,自由作曲家,電影配樂、編曲、製作人,瘋戲樂工作室創辦人暨藝術總監,他苦戀音樂劇15年。近期工作室將外百老匯的經典戲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轉譯成中文版,並以定目劇的形式在信義誠品輪番上演,王希文...
「當代展覽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不那麼強調視覺性,反而有很多概念和參與,讓觀眾進入議題後也要親身反思。」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的王俊傑,自1984年開始錄像藝術創作,讓觀者深入討論消費與媒介對個人的影響。2021年接任北美館館長後,也不斷思考如何透過美術館為社會...
「我們不用硬體或商業思維在經營,而是想凝聚成有自然、有文化,長久發展下去的有機體。」任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何承育貫徹這套生活美學,從台中勤美誠品到苗栗勤美學,不斷創造新的在地精神和生活態度,也不斷思考以文化為本的永續經營。本集節目,何承育將分...
「當我們要發展一個前無古人的科技時,就必須要去創造一個生態系。」HTC VIVE ORIGINALS投身VR領域,探索未來內容的無限可能,不只投資硬體設備,也積極與電影、音樂、表演藝術等不同領域結合、創作內容,而結合捏麵傳統工藝的VR動畫《病玫瑰》更入圍今年威尼斯影展。本...
「創新的基礎要建立在舊的東西之上。如果沒有舊的基礎,你的創新可能只是空談。」作為春池玻璃第二代的吳庭安,原本並未考慮接棒,而是在英國劍橋唸書時打開對藝術文化的感受,回國進到台積電累積企業管理的視野,一步步走來,才對春池玻璃的新樣貌有了想像,所推出的「...
時尚也可以很永續,澳洲環保設計品牌Moral Bags使用25個以上550毫升的寶特瓶製成設計潮流包。不僅穿搭要有型,也要實踐愛地球的理念。
2020年,周東彥的《霧中》幾乎是全世界首見結合男同志色情影片、劇場概念與當代錄像等藝術語彙的VR電影,他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視覺與體感經驗,誘惑出觀賞者的身體慾望。順著疫情加速推動VR技術的新功能,他也不斷思索《霧中》的故事尚有許多未竟之事,這位創作者在2022年...
鄧小樺是一位面向「公共事務」的香港作家,除個人的寫作,她也做編輯、出版、評論、策展、社會運動之事,而這所有角色導向的是她對於「解開束縛」的追求。今(2023)年2月,鄧小樺於台灣創立了出版社「2046」,希望在華語出版界的自由前線,搜尋所有渴望解放的遊牧者們...
2007年,陽明春天創辦人陳健宏為不再殺生而茹素,放手建構多年的葷食餐廳版圖,進駐陽明山中的清幽莊園,在台灣的蔬食餐廳仍大量使用加工素料的時期,潛心推廣僅使用原型、時令食材烹煮的天然蔬食料理。
1988年剛從紐約學習歸國的劉若瑀,為了延續葛氏「貧窮劇場」的方法,於是在老泉山上的地,從自己搭帳篷、整理場地開始,種下從優劇場到優人神鼓34 年的發展。
來到薔薇(本名江威成)位於萬華的家中,其房間如藝術家的畫室,凌亂、失序,接近寸步難行的地步——這裡是魔法發生的地方,因為兩小時後,他將變身全台(或至少萬華)最美的全職變裝皇后。
創立於2009年的雲朗觀光集團,旗下酒店莊園遍及台灣及義大利,是台灣知名連鎖飯店品牌,不僅打造出台灣首座「五星級文化酒店」,餐飲也接連摘星,並推出全台唯一酒店專業「藝術導覽」。對雲朗集團來說,文化藝術與永續自然,是支撐集團營運最重要的價值指標。
為了能讓人們了解基隆這座山、海、潮共生的城市魅力,基隆市文化局透過「基隆好物」計畫重新定義在地生活,透過政府、在地品牌及設計師的三角共生合作,在八年的努力下,如今構築出美好的城市品牌。
《流麻溝十五號》是基於真實歷史改編,以國民政府白色恐怖時期的綠島政治犯為背景的電影,也是台灣首部以女性政治犯為主視角的電影。黑暗又殘酷的日子何以能夠溫柔的被訴說?那些身處苦痛中仍碩果僅存的善良,就是這部電影想要傳遞的光明。
...域舞台」更一次集結各種屬性的表演,詮釋當今文化內容產業的多元樣貌。於六、日兩天免費入場的「奇幻樂園」可說是最能展現跨域概念與當代娛樂產業多元樣貌的特殊場域,這場製作統籌紀柏豪與設計師賴慧珈心目中的「非典型音樂祭」是如何海納百川,重新探索屬於未來的表演藝術?...
雜學校首度跨過濁水溪,在嘉義市政府支持下,11月12至13日在綏靖侯嘉邑城隍廟舉辦「造反教育節」。雜學校以「為改變而學」發出徵集令,邀請來自全台新創教育團隊共襄盛舉,規劃16場小型論壇,由重量級講師親自蒞臨分享。
以嘉義為根據地的阮劇團與「兩廳院藝術出走」推出的《我是天王星》正巡迴台灣七個縣市,團長汪兆謙找來了蔡振南領銜主演,這次的合作,讓不同世代的兩人憶起自身成長的故事,將個人經驗巧妙融入《我是天王星》,創作出超越時空的台語歌舞劇,也思考未來台語文化的方向。
公館「海邊的卡夫卡」將於明年1月熄燈畫下句點,一念電影攜手海邊的卡夫卡,發起「再見卡夫卡-來Chill溫羅汀」音樂影像跨界計畫,推出六大系列活動保存、回顧台灣獨立音樂。
國家影視聽中心12月將舉辦系列歡慶活動「Wish you a MOVIE Christmas」,結合克里斯馬克經典回顧展及由DJ 秋波電台 qiūbō Radio 現場放送音樂,歡迎大家前來享受年末熱鬧的節慶氣氛!
原本開在城南的咖啡館「生活在他方」,以獨立繪本選書為特色,在尋覓新店址的過程,恰巧在貓空發現了適合的空間,便決定在此地展店。因為法規限制,在山上開店並不容易,外人要居住也有難度,「生活在他方 夜貓店」成為近幾年,貓空少數新開設的咖啡館。
隨著後疫情時代來臨,人類開始改寫旅行的意義。更「在地」的街角日常也開始備受旅人青睞,買東西、吃東西不再是搞懂一座城市的唯一手段,深入當地與居民創造文史對話,也逐漸成為遠行的理由。受Taiwan Pitch邀約,英國旅遊頻道「Jason Billam Travel」主理人Jason Billa...
那個冬季的夜晚,就讀大三的洪佩瑜回到家鄉高雄,如常地坐在母親的機車後座。母親不經意問起:「怎麼好久沒有聽你唱歌了?」她心頭一驚,原來自己對唱歌的熱情好似已默默消失。當年的她二十二,兩年前在選秀節目《超級偶像5》拿到亞軍,並唱紅〈踮起腳尖愛〉。
圍繞阿拉寶灣與和平島周邊,一條文化路徑從大航海時代開始,看著西班牙人上岸、阿美族人們深入海灣撈捕及日本人興建防禦工事,此地有著世上最美的日出之一,埋藏的是一則又一則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臺北設計獎」(Taipei Design Award)頒獎典禮將於11月10日正式揭幕,作為臺灣獲得多項國際認證的設計競賽之一,臺北設計獎邁入第15屆委任「白輻射影像」操刀主視覺,白輻射團隊也將其擅長的流動視覺語彙帶入設計,以品牌定位的角度回應大會形象塑造。
從1624年熱蘭遮城建立到2024年,是台南的四百年。在這悠長的時光中,台南與台灣經歷了不同政權的變遷,也從傳統走向現代和民主。台南更由歷史古城轉變為一座具有深厚文化與智慧科技的未來之城。更重要的是,台南的四百年就是整個台灣的四百年。
「作為酷兒——德國酷兒發展史」即日起至12/25止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本展由歌德學院、柏林同志博物舘與德國聯邦政治教育中心共同策劃,為紀念52年前性別弱勢群體反抗政府迫害的紐約「石牆酒吧事件」為起點,並從中探討德國近代酷兒運動發展。
《週日床上》是本職會計的香港作家丘世文,在 1979-1984 年於《號外》雜誌連載的私小說。作家陳冠中曾封丘為「最後的存在主義者」,他習染羅蘭巴特、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文學底蘊,廁身八零年代華麗的香港職場,以筆名「顧西蒙」寫下人間觀察。
「2022 TCCF 創意內容大會- 跨域展演」將在11月11日至11月13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登場,共有逾四十組跨界團隊現場演出,希望帶給觀眾文化內容跨域新體驗。「跨域展演」單元為今年度首次推出,三大舞台輪番上陣,日前公布第一波名單與釋出完整演出時刻表、場域圖,連續...
當傳統與現代的界線逐漸變得模糊,甚至開始相互介入,因而產生許多前所未有的全新型態:這正是臺灣戲曲中心持續在做的大膽實驗。今年邁向第五屆的「戲曲夢工場」,再度呈獻六檔劇作,透過對傳統戲曲的解構,取出其精髓的肢體、音樂、曲文故事及唱腔表現,在 「寫意」的...
作為一種文化類型,酷兒(Queer)在文學的世界裡,始終是最前衛的存在。澳洲肌膚保養品牌Aesop深信,酷兒故事具有變革的力量,自去年開始,主動與世界各地書店合作選書,推出期間限定酷兒文學圖書館,接續美國、歐陸、日本和香港等各地城市,今年再度盛大回歸,為期十二...
「提姆波頓異想世界展」10月20日起至2022年3月5日,於中正紀念堂1展廳盛大展出。展覽以十大展區收錄包含繪畫、素描攝影底片、雕塑和多媒體影像等超過500件原創作品,並展示約150件從未公開發表的內容,記錄其過去50年來的創作軌跡,帶領觀眾一起探入提姆・波頓詭譎又幽...
你還記得青春期來臨時,是如何了解「月經」的嗎?或許是家人同儕間的口耳相傳,或許是學校老師將女同學帶到一間教室指導月經相關知識,同一時間,其他男同學可能在球場打球,或是被帶到另外一間教室看不相關的影片。月經,就像是房間裡的大象,它始終存在,卻一直被忽視...
2022年適逢張雨生逝世25週年,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特別邀請格式設計展策總監王耀邦、五月天瑪莎、新媒體藝術家王宗欣及作家陳德政組成策展團隊,於11月推出「想你到月球|張雨生特展」。以張雨生十年創作生涯中無數動人經典樂章鋪成音樂奇幻旅程,帶領歌迷們一起探索、回味...
在電影《誰先愛上他的》之後,所有人都認識了許智彥,但他總覺得不自在。不論面對人群或自己,他有時候前進,有時候後退,最後乾脆躲起來,創作了VR短片作品《諾弟》,在藏匿處偷偷觀察人們的表情。
穿越鮮紅色的西螺大橋,來到這座以醬油聞名的小鎮。西螺規律的作息數十年如一日,它一邊靜靜地保存著歷史記憶,一邊忙著運作全台最大的蔬果交易市場,不緊不慢的節奏,是這裡獨有的步調,也是一代代西螺人成長的養分。
當你流落到一座無人荒島,你會帶著什麼樣的唱片陪伴你度過餘生?
霹靂布袋戲傳承民間百年的文化傳統,並不斷為傳統開拓新路。依循霹靂的創新理念,何佳興帶領季風造型工作團隊為戲偶提出全新詮釋,邀請跨性別模特兒酸六走入街頭,演繹霹靂傳奇英雄素還真等角色,將霹靂不畏挑戰框架的精神,再現於模特兒與戲偶的影像互動中,藉此回歸霹...
「自然其實是需要訓練的,以前老人家唱歌很自然,但我們現在不會唱,反而要回頭去不自然地練習古謠、訓練身體。」
歌謠,蘊含了土地的聲音。1960、70年代鄉土意識興起,台灣人開始探問起「我是誰?」而在最南的恆春半島,陳達彈奏月琴唱著島嶼故事的滄桑歌聲,成為那個時代的原聲帶。此後恆春半島歌謠曾漸漸安靜,但始終有人在堅持傳唱屬於這片土地上的獨特音樂。近年來,由年輕世代和...
被譽為美國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傳人的許芳宜,與身體共處、並以它追求藝術已超過五十個年頭,她將對生命磨耗的體悟、創作中掙扎的血淚揉合成一部個人傳記電影《我心我行》。電影由侯孝賢監製,金馬最佳攝影姚宏易擔任編導、攝影,許芳宜親自演出。為了這部作品,她重...
作為台灣最聲譽卓著的指揮家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藝術總監,簡文彬經常穿著T-shirt,並且帶著非常親切,甚至可愛的笑容。這樣的人格特質其實正是他希望帶給位於高雄的衛武營的精神—接地氣。
作為一名公眾人物,吳青峰經常看別人整理、歸納,甚至定義他這個人,但這些他者眼中的「吳青峰」,對本人而言卻是陌生的。他覺得真正的自己是一株軟爛的藤蔓,總需要依附他人(支架)才能長出形狀。全新個人專輯《馬拉美的星期二》收錄12首跨界合作的作品,某種程度來說...
高美館〈X人稱—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是高雄市立美術館首次以VR/XR為主題的展覽,亦是藝術家黃心健首次於台灣舉辦的大型回顧展覽,將完整展出近年藝術家戮力發展、屢獲國際獎項肯定的VR系列作品,包含《沙中房間》、《登月》、《高空》、《輪迴》與《失身記》等。
蔣雅淇與她的孩子們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與默契:無論家人平時有什麼爭執或不滿,一進到廚房,大家就得和好,同心協力地做菜,只要坐上餐桌用餐,彼此就要敞開心胸,分享近況。在餐桌上,她帶著孩子們吃盡人生的百味與百態,也在廚房裡,教他們做菜與做人的道理。所謂的居家...
這個冬季,《VERSE》集結台灣最具魅力與洞見的文化創造者和理念創新者,以和煦的南方古城為場域,探尋台南新舊文化交織的獨特韻味,在這念舊且包容創新的城市,品味台南人對美食的固執與挑惕,來一場屬於大人們的冬日文化假期。
「你們相信祝福嗎?」這是邪教恐怖電影《咒》開場的第一句台詞,由蔡亘晏飾演的「李若男」以低沈語調、略帶遲疑地將問題拋給第四面牆後的觀眾,讓觀影者不知不覺落入「祝福」的陷阱。蔡亘晏除了因此獲封「台灣鬼后」,更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是她首度入圍金馬...
鶯歌是台灣的陶瓷重鎮,現正緩慢地步入衰落中。2022年,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執行三鶯文創整合計畫「鶯歌藝術城鎮推動計畫」,深入當地,發掘一群正在推動鶯歌美好改變的「生活實作家」。讓這些鶯歌人帶我們走進生活,透過五個在地美食,重新認識鶯歌...
「特攝」是無中生有的技藝,是源於日本的獨到特效風格。從1984年投入至今,導演樋口真嗣見證特攝電影成為影響全球流行文化一股勢不可擋的風潮,度過它的繁盛與衰敗。如今特攝隨著哥吉拉、超人力霸王再起,要再一次創造流行巔峰。
今年幾部院線紀錄片,林靖傑都參與其中,他擔任了《臺灣男子葉石濤》的監製,詩人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大俠胡金銓》二部曲等作品的導演,更以《大俠胡金銓》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誠品禮物節」為你準備好擄獲人心的聖誕交換好禮,也將在誠品信義店帶來驚喜的巨型聖誕版鬍子大叔,以及包括好樂團Good Band、吳獻Osean、法蘭 Fran、Crispy脆樂團以及壞特?te等總共11組嘉賓獻唱聖誕音樂會,11/11~12/25 就在誠品信義店禮物節!
走進「無垢舞蹈劇場」的排練空間,安坐在練舞室一方,眉宇間顯露幾近凜然的禪、輕聲細語地指引團員,優雅身態保持絕對從容,散發習「舞」之人才有的靈氣,這是無垢舞蹈劇場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林麗珍,2005 年第九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從舞者到台灣當代最重要的編舞家,她帶...
「讓布料說故事」的概念貫徹了三宅一生的所有設計:從研發布料開始,就能看見其所埋下的設計脈絡,並透過服裝做為媒介,融合於日常之中。2022秋冬,HOMME PLISSÉ ISSEY MIYAKE以「A Work Of Arc 畫弧作衣」為題,將帳篷結構揉合於設計之中,引發了一系列對3D形式的新探...
蔬食飲食已成顯學,全台亦早有大小蔬食餐廳於各地林立。《VERSE》嚴選十家蔬食餐廳,從茶樓港點到日式拉麵,從鄉間小店到百貨連鎖,菜色各異、風格不同,相同的是,他們不以「蔬食」二字框限人們對美食的想像,反而潛心以天然、純淨的食材,翻玩出關於美味的千百種可能...
吳書原從小就與大自然結下不解之緣,追尋如何將美學以更優雅的姿態注入景觀設計。這才發現,景觀設計如同生命哲學,將自身對荒野的浪漫投射其中,並且以這片土地的植栽為媒介,創造看似「無為」的庭園景觀,實則是島嶼生命精華的濃縮,讓每件景觀作品,都是獻給土地最美...
許多人不知道,臺灣南投埔里是手工紙的故鄉;而廣興紙寮更在數位化時代中努力不懈,延續著創辦人黃耀東先生的精神與技藝。
近幾年,台灣的城市行銷百花齊放,從刊物發行到大型展覽或藝術節,有時以幾天的展覽講座市集組成,在宣傳之下一時之間奪人眼光;有的則是將目光放在每日的實踐中,一點一點向在地學習,累積知識並推進溝通。臺東設計中心自2017年成立後,即一個固定單位以設計導入作為城...
2019年,余佩真發行了首張全創作專輯《真真》,並在隔年以〈昏你〉拿下第31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然而在以歌手身份面世之前,她的演員專業早已在劇場與戲劇圈獲得肯定,不管在大螢幕、小螢幕都不斷能見到余佩真的身影。2022年,她首次領銜出演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更...
彰化縣這幾年重現鹿港溪水岸風光、興建茉莉花壇夢想館及活化永樂商圈,從水文景觀改造、農業轉型到老街區活化,以美學爲經,歷史脈絡為緯,創造出一個嶄新的城市美學故事。
「質物霽畫」創辦人李霽從建築系畢業,卻不走建築人的常規路,2013年創立個人工作室並投入植物裝置藝術領域至今,成為這領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2020年起更跨足時裝、產品及家具設計,新創副品牌「file」及「WASTE」,並成為靈氣治療師,甚至也回到建築設計。對李霽來說...
2023年金馬60最佳動畫片《八戒》,我們專訪沒有小孩的動畫導演邱立偉,他說,動畫就是自己的小孩。
2022年台灣設計展「部署壽山:西子灣隧道與全民防衛展」,以西子灣隧道附屬防空設施為場域,爬梳歷史政權的話語線索、空間在戰略轉移下的部署關係,讓觀者透過防衛演習、避難空間,進入異托邦式的地道迷走。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了,人龍排隊,我到了門前亦寧可轉到附近的油麻地小區逛蕩。那邊有天后廟、有老押店與長長的騎樓和果欄,之於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我來說,有著太多故人故地的好故事;之於我,那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故宮」。
什麼是永續旅遊?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定義為「充分考量目前及未來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影響後,落實遊客、產業、環境與當地的需求。」然而具體的做法為何?永續旅遊如何實踐在產業與消費者端?本系列文與「傳遞土地美好的良善生活品牌」茶籽堂合作,邀訪四位深耕永續發...
在台灣建築品味啟蒙的關鍵時刻,建築代銷公司甲桂林在1983年成立,用深厚的人文美學涵養,打破代銷常規,把建築行銷提升到文化層次。「當時台灣建築剛從『求有』到『求好』,我們填補了原來空白的文化論述,」甲桂林廣告董事長張裕能與甲桂林不動產代銷經紀公司董事長曹...
深耕八年的「基隆好物」計畫,如何透過設計輔導無數在地品牌,讓外界看見山、海、潮共生的基隆城市魅力?
搖滾樂團成員出書不算新鮮事,聊年少輕狂或潮起潮落、談人前喧囂與人後寂寞,這些對於芝加哥獨立名團Wilco主唱傑夫・特維迪(Jeff Tweedy)都經歷過,他寫過自傳、出過詩集,關於新書《如何寫一首歌》(How To Write One Song),顧名思義就是關於寫歌的二三事。然而不...
在這許多人都處於「更新都來不及」的焦慮氣氛中,張鐵志的《未來還沒被書寫:搖滾樂及其所創造的》出現在市面上,看似是逆風,但其實讀來有對「世代密室」破門而入的趣味。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三樓「3C迴廊」呈現全新年度計畫「崎Heterogeneous」,於9月17日正式開放參觀。本展為北美館首度與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合作,委請FENKO鳳嬌催化室策劃,針對北美館3C迴廊空間通透、開放、流動的場域特性,以山中奇景為主題,現地製作一處可隨意穿...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以下簡稱 TSO),在眾聲殷盼下,今年將年度歌劇重新帶回舞台,演出歌劇巨擘威爾第改編自莎士比亞著名悲劇作品的歌劇:《奧泰羅》,講述主角在惡人挑撥及善妒之心催化下,如何一步步踏入陷阱的故事。
要如何用設計說出台南400年的故事?台南,這個歷史悠久的古都,在每個階段都呈現不同的意涵與特色。今年台南市政府特別以「臺南400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計畫」,透過再造歷史現場,傳達「台南的400年,就是台灣的400年」精神。主視覺亦邀請台南出身的知名設計師李明道Aki...
2022台北白晝之夜以「士林大戲院」為主題,將於10月1日傍晚6時展開12小時的奇幻之旅。VERSE邀請今年白晝之夜的藝術總監林昆穎,詳談本次的策劃概念與故事,以及他如何透過白晝之夜去思考、辯證、傳達台北市潛藏在深夜中的可能性。
《戀戀風塵》電影海報裡那對走在鐵軌上的學生情侶已成影史經典,漫步在瑞芳老鎮的兩小無猜,傳遞著一種未經世事的純真。但少人知道,這張照片的攝影師,其實是攝影名家劉振祥第一次的劇照拍攝。這位總是在第一線捕捉台灣文化的攝影師,如何讓服務於電影的劇照,昇華為紀...
2020 年,從后里的一間洗衣店發跡,「萬秀洗衣店」的 Instagram 在短時間內吸引了世界各地超過 60 萬人追蹤,打開萬秀洗衣店的帳號頁面,是一對年齡都已八十歲,相守超過一甲子的老夫老妻——萬吉和秀娥,一格格互動照裡,他們像潮流人士一般,不論是年輕繽紛的街頭運動感...
金鐘影帝傅孟柏受邀擔任第一屆「高雄城市書展」閱讀大使,說起自己的閱讀方式,就像是肚子餓要覓食一樣,對什麼事物感到好奇,就會盡可能透過大量閱讀去了解、接近關於那個領域的所有,「其實就是種生物本能吧!」他笑著說道。
走進民生社區是寧靜的,腳踩人行道磚,風吹樹葉搖擺,雲朵與藍天交錯飄蕩,這些都像只存在這裡,不著邊際,純白外牆的食尚餐飲行銷顧問公司「 Foodie Amber 」辦公室在這之中一角,平面一樓如精品櫥窗,看上去吸引人卻摸不著端倪,在寧靜裡有某種鮮明。
「MY WAY Together」是由Lexus和《VERSE》聯名PODCAST《MY WAY》推出的實體活動,每季邀請三位來賓,從線上走到線下,展開難得的文化派對!
「2022年誠品信義會員之夜」今年於 9 月 23 日(五)至 9 月 25 日(日)盛大舉行,將以馬戲團為發想,從驚喜製造、散播歡樂出發,自誠品信義店 1F 戶外廣場以及五米大道周邊策劃五大活動,5F 森活遊藝區、6F 展演廳亦有劇場演出,邀請大小朋友一同探尋誠品信義店的魔幻...
台灣設計研究院與經濟部工業局主導「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希望透過創新設計思維與不同領域之間的人才協作,讓地方沒落的傳統產業得以重獲生命力。今夏,這項長期計畫攜手鶯歌在地瓷器業者,各別串聯了各具風格的米其林餐廳和經驗豐富的設計品牌,創作出專屬的聯...
「臺北白晝之夜」今年將以士林為舞台、士林大戲院為主題,策劃四大展區、三種新玩法,於10/1(六)傍晚6時到10/2(日)清晨6時邀請民眾遊進你未曾發現的城市。
舞台周圍散落的譜架和天井撒下的陽光,為狹長而灰白的衛武營展覽廳點上了水藍色,魚貫進場的觀眾——他們都是吳青峰的客人,席地或在椅上就坐,等待著沙龍開始。吉他手小洋和屠衡調好了音,燈光暗下,一片安靜,才見青峰吹著木笛從角落走來,伴隨掌聲與歡呼演奏的,是德布...
百年歷史的「原臺北刑務所官舍」歷時三年多修復,打造成「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於即日起進入試營運、9月7日正式開幕。引進了養生體驗、餐飲文化及親子友善等15個多元品牌服務,並規劃社區健康照護站,期待成為一處適合全年齡民眾共同體驗的生活園區。
台灣設計展今年以「台灣設計設計台灣」為核心,將舊蓬萊商港區打造「設計中島」,展現港都新氣象。今年邁入第四屆的DigiWave作為台灣設計展第一棒,展演融入AI、5G、3D混音等新媒體技術,令高港棧庫群變身超現實科幻密室,也讓世界看見高雄推動科技策展、智慧城市的動能...
秋高氣爽的時節,躺在草地上讓微風輕撫,或者與親朋好友將準備好的美食、酒水攤開來享用,聽起來已經足夠夢幻了,倘若耳邊再傳入來自世界各地各式曲風的音樂,以及迷人的歌聲,起身跟隨著旋律與節拍,手舞足蹈、搖頭晃腦,認識陌生卻同樣熱愛音樂的人。跳累了索性流浪到...
位於大安區的紅房餐酒館(Red Room Rendezvous)是賣蔬食料理的餐廳,也是賣畫的藝廊,是間有著現場音樂演出的Live House,更是倡導跨語言、跨文化交流的國際空間。與其說它是一間餐廳,不如說,它是一家「社會企業」,在經營生意的路上,實踐它心目中的烏托邦。
2022年,萬千聽眾終於等到以「安溥」為名發行的第一張創作專輯《9522》。
曾是台灣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手繪的電影海報影響了幾代人,是戲院看片時共同記憶。如今重要的海報畫師陳子福辭世,他所代表的時代正式走入歷史,而他留下的作品將持續影響著眾人,告訴我們想像的世界什麼都有可能。
電影《罪後真相》以「高雄監獄挾持事件」為起點,導演陳奕甫與編劇葉乃菁思索,當過了氣的名嘴遇上逃犯,「真相」會以何種模樣被述說?懸疑故事的編寫是困難的,角色的建構更尤其不容易,經歷多次挫敗與修改、中途拍攝懸疑犯罪影集《沉默的真相》,也才驚覺推動故事的,...
台北酒吧地圖新增一家質感香檳紅酒吧!位於台北大安路上的初衣食午Onefifteen Cafe,在原址推出新餐飲概念品牌「C’elet 115」,打造C’elet 115香檳紅酒吧,聘請曾任海外米其林餐廳首席侍酒師的Ricco Luo帶來全新酒單,10/22起正式開幕。
台灣最資深國際場館、兩廳院即將於10月底滿35歲。兩廳院將這時間點,視為一個回望的節點,推出兩大企劃《平行劇場——軌跡與重影的廳院35》、《『NTCHaiR』智慧體——明日生存索引》,透過展演,檢視台灣過去藝術軌跡,累積未來前進的養分。
今(2022)年第57屆金鐘獎入圍名單中,歌仔戲(kua-á-hì)小生出身的演員陳亞蘭成為演技獎項中的最大焦點:她憑藉《嘉慶君遊台灣》中的嘉慶君(愛新覺羅永琰)入圍並拿下「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成為台灣首位以「女扮男」獲得男主角獎的演員,表示其精湛演出與角色詮釋超...
TCCF 創意內容大會 - 未來內容展,今年主題為「擴增宇宙 運算中 Future Processing」,以數位技術策動內容商業價值,從台灣在地或原生文化延伸出內容體驗的展出作品——《百岳計畫》、《新台潮宮廟元宇宙》、《請神造夢:XR 沉浸式演唱會》、《中華隊4DNFT》,將新穎技術...
高雄市立美術館攜手日本當代設計師皆川明創辦之「minä perhonen」推出品牌大展《minä perhonen /皆川明 つづく》,將於10月22日(週六)正式登場,引領台灣觀眾進入minä perhonen迷人的時尚世界。
的確,路是人走出來的。有些步道是前人走出的古道,上面刻寫著一段島嶼的故事;有些步道在城市近郊,是市民生活的日常;有些步道甚至是徒手做出來的,是一種重新建立人與自然關係的工法。人們走上不同步道,為了接近自然,為了強健身體,更為了認識我們的環境。
經過大疫之年的調養生息一個年度,引領期盼的「島作市集Island Craft Fair」回來了。將於10月21至23日,於台北華山 1914 紅磚六合院(西1西5),以「心念的形狀」為題,帶領45位陶藝創作者與島作精選金工皮革木藝、閱讀、選品及飲食等品牌共襄盛舉,探索作者於心與手的...
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與亞洲的關連十分密切,這位路透社記者出身的小說家,在多次來訪亞洲後,對台灣抱以濃厚興趣,不僅兩度出席台北國際書展,在Taiwan Pitch的協助與邀請下,今(2022)年更前往台南、蘭嶼、金門等地進行田調取材,不以常見的「台北天龍...
「VR 360影片沒辦法好好說故事嗎?」導演陳芯宜叩問著。她的新作《無法離開的人》拿下今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最高榮譽「最佳體驗大獎」,因為她試圖挑戰敘事的可能,尋找VR影片的極限。「我自己覺得,這可能也是我們為什麼會得獎的一個內在原因。」
什麼是永續旅遊?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定義為「充分考量目前及未來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影響後,落實遊客、產業、環境與當地的需求。」然而具體的做法為何?永續旅遊如何實踐在產業與消費者端?本系列文與台灣在地生活品牌茶籽堂合作,邀訪四位深耕永續發展的企業家,以...
嘻哈天團頑童MJ116成員瘦子E.SO成為AllSaints亞洲首位飾品大使,並合作聯名六款獨家設計,打造不分性別、跨域各種音樂類型與穿搭風格的全方位飾品。
至11月27日,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國家影視聽中心)將推出「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臺灣新電影四十年回顧」主題影展。開幕片《竹劍少年》特映記者會特別邀請張艾嘉、杜篤之、林文錦等金馬影人們共襄盛舉。
一齣客語時代劇《茶金》,讓沉寂許久的北埔小鎮再度迎來人潮。遊客們會大排長龍,一睹作為拍攝場景的「姜阿新洋樓」,再向慈天宮奉祀的觀音、媽祖求過平安,到老街上吃米粄、喝擂茶,最後走走老聚落,結束北埔一日遊。然而一天的時間著實看不盡這個客庄小鎮的百年故事,...
...到企業界來臥底的。的確,他是台灣科技界最重要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台灣文藝界最重要的支持者,從書店、文學、影劇到紀錄片,甚或公益媒體,還有許多公眾未必知道的計畫。這一切的背後,是因為他有一個想要不斷挑戰條條框框的靈魂,而這種挑戰精神,是商業創新,也是文化藝術的核心。更重要的,他念茲在茲的是社會資源分配問題,所以,他長期以一己之力,讓更多值得被珍惜的文化力量可以被保存,可以被看見。...
從那個尚未確定解嚴但社會已然躁動的80年代初期開始,前衛出版社就是許多台灣人的本土意識啟蒙。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十月一日展開了首次的夜間活動「館前1號所」,要讓走遠太久、未曾再訪的大人們,能夠再度回到這座歷史悠久的場館,並且帶著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全新體驗,重新愛上夜晚的科博館。
2022好港生活節將在10月8日、10月9日於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國門廣場登場。結合好港市集、音樂演出、多項基隆在地團體響應聯名的內港走讀,透過多元視角、五感體驗重新認識基隆港口文化與生活。
陳玉霖建築師設計的「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以下簡稱「屏東總圖」)獲得2021「台灣建築獎」首獎。在得獎感⾔中他提到這個作品的三個重要核心提問:什麼是面對當代知識生活的圖書館?如何再現一個已存在建築的新的本質精神?—什麼樣的建築能創造出屬於當代的在地風景?
《VERSE》來到《電影筆記》位在巴黎的編輯部,一探這本老牌雜誌的生存之道。
世上第一只腕錶可能是拿破崙親妹那不勒斯皇后所配戴的珠寶錶,然而第一只引領都會女性穿搭時尚的腕錶,則必然是香奈兒的Première腕錶。
新北市林口區,曾經的美軍駐紮之地,這些風月殘跡如今已被時間洗去。
臺北市立美術館年度大展「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歷時三年的前期研究、訪調與籌備,聚焦跨領域開端和自我啟蒙的臺灣八〇年代,帶領觀眾探尋在當時政治社會背景下,視覺藝術、劇場、新電影、音樂、文學等各藝術領域相互交織與碰撞的文化現場。
法國精品Louis Vuitton 2023「Crafting Dreams典藏工藝展」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揭幕,從4月13日至23日展開,一睹Louis Vuitton引以為傲的造夢工藝技術。本次展覽結合經典硬箱、Objets Nomades生活藝術風格家具、Les Petits Nomades家居擺飾系列、珍稀皮革臻品、高級珠寶...
全球跑鞋領導品牌 New Balance 今宣布與兩度入選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明星賽、榮獲 2021 年美國聯盟 MVP 的球星大谷翔平攜手合作。
不僅國際級博物館與時尚圈爭相收藏、米其林星級餐廳與名廚指定使用,就連士紳名人家中的餐桌上都經常見到德國名瓷品牌赫昀柏林hering berlin的身影,其大力提倡的「讓藝術走進生活」理念廣受名流喜愛,就在30週年特展中,本次除了經典白瓷餐具與器皿系列外,展區更設有...
新世代的純電車款現世,新動力型態改寫了人們移動的方式,以全新電動性能車款Mercedes-AMG EQE 43 4MATIC為例,承襲了Mercedes-AMG對動力的堅持與追求,新世代車款以科技化的未來姿態,跨界展示絕佳平衡,展示了專業領域對未來新生活型態的追求。
「我等這個劇本等了一輩子。」息影22年的陸小芬如是說。從80年代初期的女性復仇電影跨入台灣新電影,她是台灣電影變遷的縮影。如今與導演傅天余相遇,以《本日公休》重返大螢幕,她說那是她們靈魂相通,所以相逢,才能一同以電影述說人生。
時尚是即時,風格才是永恆,真正生活風格家不追逐最新流行趨勢,而是從生活中挖掘鑽石般雋永的靈光,活出自身閃耀繁華!這一群領導風格美學的新奢領袖,我們從他與她身上看見跨感官的審美互動。
坐落東北角海岸的八斗子漁村,早年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匯集了漁獵、炭礦及火力發電三項重要產業,帶動地方發展盛極一時,也形塑了有別於其他漁村的生活樣態。環遊一圈八斗子半島,或漫步在岬灣海岸的山稜與潮間帶,眺望孤立在海天一色中的基隆嶼;或迷行在漁港老聚落...
畢卡索的七位情人是他精彩創作歷程的靈感繆思,來自蘇格蘭詩貝河上游的 SPEY 威士忌以此為靈感,和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的創作意象結合,推出了七款世界上絕無僅有的「SPEY × PICASSO Inspiration系列」聯名酒款。
從清領、日治至戰後,三個時代不同的城市治理,讓基隆的市街地景幾經更迭。清國與英、法二國交戰之後於基隆所建的軍事設施,日治時期的基隆港築港工事與市街改正,戰後對基隆城市的再詮釋,在基隆文史工作者陳世一的帶路下,從基隆港畔的城隍廟出發,走上港岸邊的山稜至...
2023年1月,《VERSE》雜誌創刊了全新雙月刊音樂雜誌《VIBES》,旨在以音樂為核心挖掘當代文化、時尚和生活風格。「VIBES Forum」邀請創刊號內的重要人物,一同針對當代音樂場景進行交流討論,也與讀者有更多的連結,讓樂迷們一同參與這本音樂雜誌的誕生。
在許多人的眼裡,梁朝偉總是安靜——有人說他是無比地認真,有的人則認為那顯得自閉。對他自己來說演戲是表達的出口,他在角色裡找到自己,就如同《悲情城市》中他所飾演的林文清,看似文靜,內心卻澎湃不已。
...日畢卡索(Pablo Picasso)於莫金斯(Mougins)的家中離世五十年來,他留下來的巨作對整個20世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個緬懷畢卡索的紀念週年,巴黎畢卡索美術館特別邀請了以色彩與創意聞名於世的英國時裝設計師Paul Smith擔任特展的藝術總監,重現館藏作品。作為畢卡索逝世50週年紀念活動之一,Paul Smith以嶄新的獨特視角重新呈現畢卡索眾多傳世傑作,該展覽於3月7日起對大眾開放。...
跟著景觀設計名家吳書原,前往他的故鄉台南漁光島, 遠望波光粼粼的鯤鯓海岸,從大海、植物與駕車中,領悟自由的真諦。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下稱國家影視聽中心)邀請雲門舞集共同推出「動靜光影—雲門的電影對話」影展,於3月4日盛大開幕!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與國家影視聽中心董事長藍祖蔚,以「1978至2023,《薪傳》再現」為核心,選在開展初日進行跨界專題講座,為影展揭開序幕。
魏海敏,臺灣國寶級著名京劇演員,亦是京劇梅派傳人之一。自13歲正式粉墨登場,至今數十載來依然在戲臺上獨領風騷,讓戲迷百看不厭,扮演古今中外無數經典角色,唱徹東西世界各地,成為跨地域、跨世代的共鳴。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2023年2月於台灣上映,這部自1995年開始放映、影響了幾個世代的作品,終於在大銀幕上迎來最終結局。攝影師作家汪正翔分享他為何喜愛《新世紀福音戰士》,以及為何不想搞懂《新世紀福音戰士》。
北美館與設計品牌「+10・加拾」合作,以兩件抽象館藏畫作陳幸婉《作品8220》及薛保瑕《起始》為發想,推出四款質感襪著。+10・加拾以其多年於織襪產業實驗創造的豐富經驗,靈活運用材質、織法,使兩件典藏品之意象一躍成為行走的風景,亦為美術館既有之襪品增添系列感...
去(2022)年成立的榮耀基金會,為台灣首個專注於音樂劇的基金會,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協助孵育多個臺灣原創音樂劇文本,開發其商業價值為目標。同時也將位於二條通的百年日式建築變身,打造音樂劇創生基地「二條通劇匯」,提供音樂劇工作者交流及共學環境,並以培育商業音...
穿越34年的時光,侯孝賢導演執導的《悲情城市》,今年推出數位版。率先曝光的兩款海報「遙望版」及「出征版」相繼登場,引起廣大的讚聲及熱議。負責操刀的設計師陳世川說,海報就是一種號召,有好的設計才能領著觀眾走入一部好的電影。
《VERSE》創刊號的其中一款封面人物就是一位很特別的主廚,第一年開闢兩個與飲食相關的固定欄目,Creative Dining欄目的深度報導也一直延續至今——畢竟,飲食是我們每日的文化享用與創造,也必然是這個文化媒體要不斷挖掘與述說的故事。
由木博館與衍序規劃設計合力完成的《大溪大禧: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一起策展》一書,於2/15在北藝青鳥書店舉辦新書發表會,邀請木博館館長陳倩慧、社會觀察學家詹偉雄、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衍序規劃設計總監劉真蓉、設計師廖小子以及VERSE社長暨總編輯張鐵志一同...
百年蘇格蘭威士忌酒廠百富(The Balvenie)推出「一心一藝說來聽聽」Podcast,宛如一部聲音紀錄片,「聲」入匠人一心一藝的精彩故事,本季隆重邀請到御鼎興第三代製醬人謝宜哲以及知名編舞家布拉瑞揚,雲林西螺的醬油、臺東原鄉的舞蹈,是如何成就出一心一藝?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下稱國家影視聽中心)於2月20日舉辦年度形象影片首映會,邀請以《誰先愛上他的》提名金馬的新銳導演許智彥編導、年度形象大使蔡振南出演,新生代影人與三金資深藝人首度合作,一起出席首映會現場,也呼應國家影視聽中心傳承台灣影視歷史文化的...
由漫畫家廢廢子改編劇作家簡莉穎的漫畫《直到夜色溫柔》,描繪不同性別、種族、性向間情慾與情感的流動。此作之前,廢廢子自費出版的系列漫畫《廢廢子の充氣大冒險》聚焦女性追求情慾的探索之路,引發讀者廣大迴響。關於創作,廢廢子思考的不只是表現人的情感和慾望,還...
HOLA與TIN TIN STUDIO策展事務所合作舉辦《82生活主張特展》,於3月17日至3月19日三天限定展出。HOLA春夏新品「植居拾光」貫串全場,透過立體互動方式及系列感官體驗,帶領民眾打開對家的想像,挖掘靈感,體驗藝術與居家空間的完美融合。
在媒體業穿梭奔忙近四十年,攝影師何經泰心中一直藏著一個願望:移居海邊、開間小店。因緣際會下,他與伴侶黃宥瑜雙雙退休,在2018年搬到瑞芳海岸邊的煤礦聚落,開設一個面海的餐飲與藝文空間「HOHObase 好好基地」;在這裡,他們共同學習放下城市裡的成就得失,一步步...
...Range Rover Sport 重新定義奢華跑格,正式在台上市提供 D300 Dynamic SE 與 P400 Dynamic SE 雙車型選擇,向層峰人士展示他們的設計遠見、迎向未來的嶄新實踐。這場巡迴全球的分享交流盛會3/28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登場;賓客隨著光線穿越秘境隧道,一場震撼感官的全地形征服試驗也驚艷揭幕。...
每年4月盛大的大甲媽祖遶境,聞名世界的腳踏車公司和周邊聚落,以及說到芋頭必然會聯想到的生產地,大甲這座被海滋養的小鎮,看似偏遠,但其實一直都在台灣人的生活之中。
15年的淬鍊及蛻變,曾柏庭帶領Q-LAB建築事務所長出豐厚的羽翼,讓我們看見建築要不斷打破傳統,才能看見更多想像。
一絲簡單的氣味能讓我們遠離外間的煩擾,重回「內心深處」。紐約高級訂製香水品牌 Le Labo 2023 新品棕瓶正式上市,藉由嗅覺品味高貴的寂靜盛放,並喚起對家、樂享的獨處和所有熟悉和珍貴事物的記憶。
在清邁旅行的日子,風格編輯黃銘彰喜歡伴著大把灑下的日光,每天挑選一間座落舊城區外的咖啡店步行造訪。於是,這些散落城外的5間私藏咖啡店成了旅途中重要的身心寄託,更是深度認識清邁這座老城、走進當地生活場景的絕佳途徑。
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宮部美幸名作的同名華語劇集《模仿犯》,在Netflix上架首週即奪下台灣榜首,不僅在多個國家地區衝進熱門榜,更進入全球即時排名前十名,成為串流平台裡最高收視紀錄的華語劇集,為產業立下新標竿。片頭名單中的出品人欄位,陳國富的名字喚起許多影迷記...
隨著2020年蘇花改的正式開通、疫後國內旅遊結構的質變,遠雄遊憩休閒事業旗下的遠雄海洋公園與遠雄悅來大飯店今年共同邁向二十週年;其中後者投資逾四億、歷時兩年改裝後正式揭幕,鎖定「親子家庭」與「熟齡玩客」雙客群主軸,提出「悅來,與驚喜相遇(Destination, The...
雲門舞集適逢五十週年,今年春季特別演出創辦人林懷民的傳奇舞作《薪傳》,目前全臺近22000張票皆已完售。為了讓更多觀眾可以看到演出,二十八年來皆支持雲門戶外演出的國泰門金控,此次也繼續支持加開戶外轉播。同時,在演出謝幕後,更有近四十位義工在廣場拉出由董陽...
透過俄派古典芭蕾博士李巧、第19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何曉玫與編舞家葉名樺,一起從古典芭蕾探索至當代舞,發現香奈兒與舞蹈共同為身體創作的每一瞬。
4月11日起,由客家委員會攜手文化雜誌《VERSE》舉辦的「(亻厓)庄文學季」正式開幕,將於4/15 - 7/15期間,圍繞亻厓庄文學系列選集,在全台客家文學館舍或獨立書店舉辦文學行讀、在地閱讀沙龍、亻厓庄文學巡迴展等實體活動,期望透過在地閱讀,讓更多人認識客籍文學大...
北流與柯智豪團隊近期共同推出節目「樹洞裡的沙龍」,由台、泰獨立樂團巡演經紀人薑黃,與樂悠悠之口場館營運團成員Boris共同主持,更精心為來賓設計客製化酒單微醺暢聊;目前邀約來賓包含八⼗八顆芭樂籽樂團主唱阿強、A_Root同根⽣團⻑楊智博、放克兄弟薩克斯風手石大...
電影《白日青春》是馬來西亞導演劉國瑞對自己的隱喻。他的這部首部長片於59屆金馬獎入圍六項提名,更獲得最佳新導演、男主角以及原著劇本三項大獎,而他的隱喻成為了所有異鄉人的共鳴,推進彼此在困境中找到繼續生活下去的方式。
辣是痛覺,不像其他味道可以讓人清楚記得其中的細微差異,要不要加、要配哪種辣也終究是個人偏好,但不可否認,吃到辣對張國耀來說就是回家。
1989年創立的「高雄市實驗國樂團」,2000年正式更名為「高雄市國樂團」(以下簡稱高市國),走過34個年頭,一路上以恪守「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的經營理念,結合本土題材以及各個藝術領域,或與西洋樂器協奏方式演出,為國樂提供了生動與現代感的多元面向。
雄獅集團進駐松山文創園區打造「Island133」,期待透過飲食與文化策展的新場域探索、分享當代生活文化。首波展覽邀請CN Flower凌宗湧策劃「Root to Table向世界公開台灣可食花草」,展覽於3月29日(三)至6月30日(五)登場,並攜手Island133主廚Leo研發三道可食花草限...
江振誠說得好,台灣味不只是阿嬤或媽媽的味道,是一個不斷變遷的味覺記憶。我們要問的是:屬於我的台灣味是什麼?下一代的台灣味又會是什麼?
粵菜是台灣中菜之巔。半世紀以來,港廚移民在台寫下高檔粵菜的輝煌史。《VERSE》邀集三位粵菜高手:飲食作家蔡珠兒、米其林一星「雅閣」主廚張國邦、新北第一粵菜「望月樓」主廚蘇權暉,對談粵菜在台灣的演進。
現代舞劇作《我・我們》第一部曲由黃金陣容打造,包含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金曲級歌手Abao阿爆(阿仍仍)與視覺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三人一同共創迷幻又具有原民精神的感官世界,將令人們重新瞭解排灣族的世界觀。
臺北時裝週AW23正式登場,3月22日開幕秀首度移師臺南「南鯤鯓代天府」,以《敬藝:傳統表演藝術及傳統工藝跨界時尚》為題,揭開7位臺灣服裝設計師與7位工藝師的融心醞釀,發布70組匠心獨具的嶄新演繹作品。
「因為我只是個演戲的。」黃秋生如是說。從影四十多年、出演過兩百多部電影,終於在2022年第59屆金馬獎以《白日青春》拿下金馬影帝。59歲生日那一天,他許下了「願我能夠將一身所學之技帶到台灣」的願望。
大馬僑生常年居境外學生的榜前位置,台、馬兩地來往密切,許多著名的「台灣」歌星其實都來自大馬。但是相較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台灣民眾對於馬來西亞文化卻不甚理解,在異國美食百花齊放的台灣土地上,彷彿缺少了大馬飲食的拼圖。若問起台灣何處可以吃到「大馬美食」,你...
長年經營台日現流魚貨貿易的「閤豐本舖」,近日在淡水捷運站商圈開設全新割烹品牌「閤豐割烹」,品牌主理人蔡志杰以累績二十餘年的海鮮職人經驗,端出獨樹一格的松葉蟹、3L干貝、極黑和牛等料理,吃得到新鮮嚴選食材以及講究的時令旬味。
影像創作者Rngrang Hungul(余欣蘭)在紀錄片《我是女人,我是獵人》中,記錄媽媽走入山林狩獵,以女性視角呈現太魯閣族的狩獵文化,原住民族的狩獵文化不僅是生活模式,更是一種與自然山林共處之道。
有關注桌球的台灣球迷,對德國好手奧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應該不陌生。他在2012倫敦奧運、2020東京奧運二度在銅牌戰打敗來自台灣的選手莊智淵、林昀儒,粉碎兩代台灣桌球人的奪牌夢。
對多數台灣記者而言,1989年9月都是職涯上採訪國際影展的初體驗,只因為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入圍了威尼斯影展競賽,那是台灣電影的第一次,也是台灣媒體的第一次國際大賽交鋒。
宜蘭山上的「不老部落」是台灣的一則傳奇,他們不是販賣大眾對原住民部落的刻板想像,卻成為最成功經營的旅遊與飲食地點,可謂開創了台灣偏鄉部落發展的全新模式。他們背後的經營模式是什麼?又蘊含了什麼樣的生活哲學?重要的是,正如執行長Kwali說:「傳承不能空有形...
「是男生、是女生,是流動與多元」。《VERSE》第15期的封面故事,從戲曲、流行文化、影視與劇場等各種藝術形式,探討突破傳統性別框架的可能。在專題的結尾頁,特別邀請詩人馬翊航挑選三首詩作、一首歌詞,並以一篇短文補充回應,為更多元與流動的想像寫下註腳。
2018年起,來自桃園大溪,出現了一個萬眾矚目的慶典「大溪大禧」,以「一場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為定位,成為近年台灣具代表性、地域型的台灣文化慶典。本書將五年的實踐過程編集成冊,將深入拆解慶典內容,從博物館學實驗,到策展方法實踐,帶你身歷其境...
電影在光影之間呈現時代的切面,透過和電影學者王君琦教授的對談,我們穿梭了時空,從女性主義的起源地法國開始,談法國電影資料館及電影修復工業,如何透過修復保存,再現並梳理當代女性處境。
電影是什麼?千人一面、一面千人,當代攝影大師李屏賓這樣定義它:「電影是魔術和幻術。」、「電影其實是一種催眠,當觀眾被催眠,就算明明是夜晚,光打得燦亮如白晝,照樣能夠接受。」
祭典,就是幫神明過生日。一年一度的「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暨遶境儀式」已有百年歷史,自2018年「大溪大禧」舉辦後,策展人劉真蓉和團隊深入在地,讓越來越多大溪人在此時回家、外地人認識在地文化。這場「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如何讓魔法發生?
塊根植物單位0343 CONSERVATORY在今年12月攜手彡苗空間實驗、本事空間製作所,打造品牌第一間南部旗艦店,整間店由內斂而中性的元素構成,玩家們可來此盡興交流,新手初學者也毋須卻步便能踏入塊根世界。
史博館將十九世紀流傳至今、橫越百年以上的歷史文物 -「武官二品獅補子」,透過台灣織襪品牌+10・加拾重新策劃監製,將館藏圖像轉化為新穎現代的設計概念,透過絲巾作為傳遞歷史與融合新意的織品載體。
傳奇建築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提出了貫穿現代建築史的一句話:「Less is More」,打開了空間美感的格局,超越時間與潮流的限制。如今,後疫情時代來臨,讓設計美學翻轉與重置,以簡馭繁的精神再度被發揚;誠如「這樣設計」執行長陳渼蓁所說的「去蕪存菁」,唯有簡約...
「在我們的王國裡,只有黑夜,沒有白天。」這是小說《孽子》已成為經典的開場。
以齊柏林的視覺美學為主題的齊空間,首發聯展「TILTLOOK」特別邀請藝術家Makoto Lin與齊柏林的作品開展對話,透過全新展演方式,帶給人們對於視覺質地的新感官。
近期,「綠島」無獨有偶地成為台灣影視聚焦的重心。電影《流麻溝十五號》與影集《綠島金魂》,都帶觀眾重返當年綠島作為政治犯監禁處的那段歷史。繼此前《悲情城市》、《超級大國民》等觸碰白色恐怖題材的經典作品後,時隔多年,當今台灣的影視作品選擇如何呈現白色恐怖...
2023年1月6日,台北路易威登宣布全新信義101旗艦店盛大開幕, 提供女裝、男裝、皮件、配飾、鞋履、香水、珠寶、腕錶以及Objets Nomades傢俱系列等全品項,打造台北信義區獨一無二的璀璨時尚地標。
嘉布莉・麗文(Gabrielle Zevin)的第十部小說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以下簡稱Tomorrow)恰好現身,將遊戲設計師的現實帶至讀者面前。穿梭在遊戲烏托邦與殘酷人生間,發現有限生命中,活著、去愛與相伴有無限可能。
法國攝影師Claudine Doury目前正於威茲勒徠卡畫廊(Leica Gallery Wetzlar)展出她的三個系列作品。該系列均以她的徠卡M6底片相機所拍攝,並提出了一些基礎性問題,探索了人與自然、記憶、稍縱即逝和過渡變遷、失去、改變和全新開始之間的關係。
園林是早年生活藝術的總體凝煉,反映出的人文內涵與美學成就,高度絕對不亞於任何形式的藝術。過去,官邸是一般人無法駐足的尊榮境地,然而作為威士忌之王的皇家禮炮,將高年份奢華品飲盛宴,走進文化底蘊深厚的園林大宅院,成了一片繁花燦爛的風景,開啟頂奢視界的全新...
非製茶世家出身的莊鎔璞,以成為「台灣最有品味的茶農」為目標,積極與文化、生活、餐飲等不同領域的佼佼者展開跨界合作,要讓台灣茶成為新世代生活品味的代名詞。
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第四度以「法國」為主題國,特別邀請去年入選法蘭西文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院士的當代作家香塔勒・托瑪(Chantal Thomas)在線上與台灣讀者見面。香塔勒・托瑪是法國當代重要的文學作家與思想史學家,也是今年香奈兒康朋街文學之約的重要嘉賓。
如果你是第一次跟平路聊天,或許很難想像她的地位,因為她太可愛、親切,甚至常帶著點羞赧。2021年,平路獲得第22屆國家文藝獎,是台灣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跨文類書寫小說、散文,甚至文化評論。平路的經歷與一般文藝創作者不同,這些經歷都沒有影響她的寫作走到更...
要如何定義9m88? 她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新生代創作歌手之一,不僅是台灣難得跨爵士與流行的實力派演唱者,既前衛又復古的多變形象與造型也讓她在社群上深受歡迎,至今Instagram已累積超過三十萬粉絲。她也開始跨足戲劇圈,在《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接招吧!製作...
82歲的簡靜惠帶領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走過半世紀,對台灣各人文藝術領域的影響深厚,而「閱讀」始終是她心中最柔軟也最堅持的一塊,更長期推廣讀書會的意義。2021年底,她卸下基金會董事長的職務,但仍沒放棄推廣閱讀,更將30年來推廣讀書會的經驗錄製成線上課程,持續...
紐約高級訂製香水品牌Le Labo,於2022年12月悄悄進駐誠品生活南西 1F,推出全系列淡香精、蠟燭與身體保養,並提供瓶身個人化印籤——歡迎人們打開「實驗室」的門,自在探索。
一場融合書香氣息、悠揚樂音、風味美饌交織的聖誕派對,即將風光展演!適合全家親子共同參與的「高雄首席聖誕派對」,於12月24至25日,在緊鄰近期發展蓬勃的「澄德重劃區」旁仁武承德公園舉辦。活動免費入場,歡迎大家一同感受溫馨聖誕氛圍。即日起賞屋先贈首席聖誕派對...
無國界醫生(台灣)首度攜手高雄市立美術館及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舉辦《前線:醫療與紀實》攝影展,透過43張紀實攝影作品,將艱辛的醫療前線呈現在南台灣觀眾眼前。
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猶如一位全才,不僅作品散發催眠魅力,其人生經歷豐富多彩、前衛風格聞名於世;這位女祭司是嬉皮年代的象徵性人物之一,多年來, 她始終保有自己的特色。
由古蹟建築、舊工廠改建而成的文創園區遍布全台灣。但在花蓮,有一個很不一樣的以舊鐵道出張所改造的文化園區。這裡不是由大企業由上而下的經營管理,而是由一群原本在地的文化工作者,打造出一個有點另類的文化園區,有電影院、音樂空間、歷史展覽廳,還有一個屬於花蓮...
2023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系列節目《阮是廖添丁》,由楊景翔演劇團(Yang's Ensemble),以及被譽為「臺灣當代戲曲最佳詮釋者」編劇施如芳共同編創,並邀請作曲家柯智豪、音樂執導王希文聯手,重新打造大正時期後、廖添丁時代的傳奇故事。
Louis Vuitton在2023年2月情人節宣布「菲董」菲瑞・威廉斯(Pharrell Williams)成為新任男裝創意總監,他為品牌設計的首個系列則將於今年6月巴黎男裝時裝周期間發布,創作領域從音樂擴展到藝術、時尚,菲董勢必為品牌開拓下一個新里程碑。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THE UNITED UKRAINIAN BALLET)於 2022 年 6 月於倫敦舉辦的成團首演獲得前所未有的掌聲,其強而有力、堅持不懈的舞姿感動無數人。今年,台灣也將一同擁抱這群來自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的舞者們,4/29、30 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演出最偉大舞作《天鵝湖...
白先勇是台灣文學的巨人。他和他的台大外文系同學們,在1960年代創辦了《現代文學》雜誌,為台灣的文學寫作打開了一個新的傳統。在那本刊物的創刊號,二十出頭的白先勇就寫了一篇同志意味濃厚的短篇小說:那可是台灣政治高壓、道德保守的時代。1983年,他出版長篇小說《...
2021年8月,量販龍頭台灣家樂福在市場投下震撼彈:「2025年家樂福全門市將100%只販售非籠飼雞蛋。」這場「雞蛋革命」醞釀已久,早在2018年開始,家樂福便響應法國總部的號召,啟動「Act For Food食物轉型」計畫,期望讓安全健康的飲食、永續家園的理念,成為台灣消費者...
VERSE WINTER FESTIVAL冬季年會今年移師到即將迎來四百年的台南古城,而擁有豐富歷史文化的法國頂級干邑酒廠馬爹利(Martell)再次與VERSE攜手合作,在這個充滿美食、歷史古蹟及文化底蘊的城市,用最獨特的品酒餐會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品飲300年永頹不朽的優雅風味,結合...
即將於2023年2月24日至26日於國家兩廳院演出的泰勒・馬克《Judy秀:美可敵國》,推翻眾人已熟悉,關於美國的偉大歷史敘事,泰勒‧馬克將以獨樹一格的歌舞秀,建立屬於酷兒觀點的美國史。
最近,台北東區街頭出現了一座以LED建造的迷宮,這座號稱全世界最大的LED迷宮《光鑰未來》,是由業界著名的演唱會舞台設計師、人稱「二馬」的馮建彰,與土耳其新藝術團體OUCHHH,為2023年台灣燈會聯手打造的。這座以光築構的迷宮,使用超過2700片LED,運用大樹據、AI演...
當音樂以串流型態被聆聽,當音樂人在元宇宙化身為不同形象,我們為什麼還需要一本如此老派的雜誌?
1970年,作家陳懋平開始以「三毛」為筆名,將她在西屬撒哈拉沙漠中的所見所聞與日常光景撰文成冊,獲得大量迴響,為當時尚在威權統治下的台灣人提供了讓靈魂遁逃的出口,作家白先勇曾讚賞其作品影響力有如「青春偶像」,滋潤了成長於80年代的文青們。這位文字橫跨文學、...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VERSE baR,與英國知名時尚品牌 Paul Smith 自2月7日起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跨界合作。透過改造空間,添入 Paul Smith 品牌的性格與精神,並特別設計具有彩色條紋的拿鐵與甜點,在霓虹營造的幻彩空間中感受文化與時尚的跨界魅力。
巴黎時裝品牌Saint Laurent掌門Anthony Vaccarello邀請北京攝影師林志鵬(又名 NO.223),在巴黎和洛杉磯的Saint Laurent Rive Droite形象概念店舉辦一場獨特的展覽。
你能說出,幾個台灣的「世界之最」?從蝴蝶、野樹、到一口煤礦井等「世界之最」,爬梳間,我認識不可思議的台灣。台灣不大,但在我們的日常不乏「世界之最」,或因近廟欺神,這些獨特被多數人忽略了。在熟悉的土地,我們竟是陌生人。
陳淑芳於今年初正式推出個人專書《戲如妳:陳淑芳的孤味人生》,該書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下稱國家影視聽中心)和遠流出版公司共同策劃製作,書中細述她的成長背景、從影歷程、情感遭遇等,影后的演藝之路也巧妙呼應台灣影視歷史。
CHANEL於 2023 年 1 月 10 日,於位處台中七期精華區的 Top City 台中大遠百開設限時概念精品店。佔地逾 330 平方公尺的開闊空間位在百貨 2 樓,離香奈兒精品店原櫃點僅幾步之遙,原店將於改裝升級後重新揭幕。
成人直播平台SWAG過去曾因「魔鏡號」、「捷運系列」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經歷「抄台」危機,但這些危機也成為品牌與政府溝通的契機,打造合規、不違法的創作範圍。如今的SWAG,不只要做市占第一品牌,更要成為成人娛樂界的模範生。
以軍人造型登上軍裝用品雜誌、化身檳榔攤姊妹花與台灣精釀啤酒聯名、套上紅色短裙與Netflix合作拍攝宣傳短片,影像創作者張藝每回現身都是驚喜,正因為他擁抱獨特的中性氣質,讓他能夠跨越性別、演繹出不同的角色,成為無法以性別定義的創作者。
陳亞蘭在20歲那年拜入歌仔戲國寶楊麗花門下,師父對她說:「小生要練到40歲後才穩定。」57歲時,她摘下影帝頭銜,獎項背後承載更多意義,對這位傳統戲曲演員而言,這是個了不起的時刻,而對歌仔戲與性別議題來說,也是如此。
探險,有可能是對於廣袤世界的探索,也可能是深入內在自我的鑽研;然而,對於插畫家Li Ya Wen而言,兩者或許本為一體。畢竟,若將她的創作脈絡整理成冊,那麼關於身體、性別的探索是大標題;大學時期到瑞士交換、工作後到柏林探險的這兩趟遠行,則是最明顯的章節斷代,...
Dior旗艦店將於台北101重新開幕,坐落於信義區象徵台北市地標的台北101金融大樓,獨具代表性意義的地址,約900平方米的購物空間羅織男女時裝配件、珠寶腕錶系列與首度於台灣呈現的家飾系列。
黑盒子是充滿無限可能的空間,能將具實驗與突破性的作品帶入大眾視野。2022年現象級劇碼《仲夏夜汁夢》在全台巡演,劇中毫無尺度且高度娛樂性的設定讓每場演出皆宛如男同志的狂歡派對,是編劇趙啟運給男同志族群的獻禮。另一位不斷嘗試書寫性別相關題材的編劇簡莉穎,從...
於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展出的「江記的戰國龐克」結合戰國史和科幻,以賽博龐克式美學呈現「烏有史」想像,探詢自由的真義。江記的展覽是亞裔未來主義的實踐,一方面抗衡科技東方主義,另一方面以香港的邊陲視角介入中原史觀,在帝國支配下書寫反叛敘事。它的例子顯示,...
繼華山旗艦店與The Coffee One,興波咖啡Simple Kaffa全新旗艦店「天空興波 Simple Kaffa Sola」於2023年1月進駐台灣最著名的地標——台北101。座落於88樓的「天空興波」,讓咖啡愛好者在詩意的空間俯瞰台北美景與群山,隨著晝夜交替、四季更迭的高空景色變化,品飲來自世...
以1990年代到2000年代文化為靈感的日本潮牌9090,結合古著、街頭元素,在2018年成立後逐漸受到年輕世代歡迎。來到台灣,繼南港LaLaport打造首店,今年再插旗中山、敦南,接下來還將陸續拓展店面。